有人问我,已经一年多没法出国旅行了,为什么还要写国外的游记呢?如果说身体与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可能在我看来,让要灵魂在路上不只是读书吟诗,还包括写游记吧?每当我翻看旅行时拍的照片和影像,许多美好的回忆便会浮现眼前,而把它写成文字,则是从心再走一次当时的旅途。

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地方能比“神秘又清澈”的 贝加尔湖 更适合来一次存住时光的旅行,这座犹如海一般的湖营造着如世界尽头一般的寂寥之境。在泰加林中,在湖畔的小木屋里,在冰冻湖面上洗刷尘垢,聆听自己,来一次自然与自我之间的对话。

贝加尔湖的时光旅行

提起 贝加尔湖 ,也许它是你 中国 历史课本里苏武牧羊的“ 北海 ”,也许它是李健歌中清澈又神秘的情人双眸。它的美与辽阔,是众多文学家和诗人的吟咏对象。契柯夫曾写道:“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作家瓦西里·帕尔申则赞颂:“在这里,画家不需要虚构,诗人用不着灵感。”

直到今天,发达的科技仍然无法探测到真正的湖底,而那莫名出现的海洋动物则让很多人相信湖的另一端与大海相连。人们摸不透它,当地的布里亚特人则对它充满敬畏。在他们眼中,贝 加尔 不是湖,是圣海,它的神灵,住在最神圣的萨满石的洞穴里。

而这座大湖最令人着迷的,是它所营造的极致自然风光。冬天,剔透的蓝冰可以从脚下一直延伸到地平线,艰苦而又充满乐趣,寒冷却生机勃勃。在这里,光是冰的各种形态就足以让人心醉,蓝冰、水母冰、冰裂、冰洞……让人惊叹自然的神奇。

在李健的歌里, 贝加尔湖 “春风如醉,绿草如茵”,到处充满生机,相比满目葱绿的春天以及色彩绚烂的秋日,冬天的 贝加尔湖 是旅游淡季,却是自然界的高潮乐章。只有在冬天,才能明白 贝加尔湖 为何被称做西伯利亚的蓝眼睛,也能懂得冰湖之上,遥望繁星是怎样的洪荒之感,也只有当天地粹成一片纯色,万籁俱静,才能听到来自自然的声音,以及内心深处的声音。就像曾在 贝加尔湖 度过茫茫冬日的 法国 作家西尔万·泰松所言“当我想到一片雪花从山脊到湖泊,再通过河流进入大海时,会觉得自己和自然相比,不过是平庸的旅人。

D1 西伯利亚的茫茫雪原和林海

如果说,旅途中有什么比风景更重要,当然是旅伴了!敏华和月儿是我的好朋友,一直自称为疯华雪月组合,因为我们一直玩得很疯。

出发前的一段日子,敏华忙得不可开交,而我习惯随遇而安,于是月儿就承担起这次旅行的总策划。从出发前就开始做行程计划,督促我们准备各样东西。她自己更是根据不同的场景准备了数不清的衣服来搭配,所以她在我们眼中一直是百变魔女。而我们就等待月儿给我们准备的惊喜。唯一做好的准备就是带足镜头、相机、无人机,立下决心不和我们的带头大哥抬杠。做领队的经验让我深知准备工作和安排行程的不易,所以,出发前我就说了,只要让我拍好照片就好,行程什么的,全听她安排了。

我们出发的时候已经是晚冬,和大部分旅行者不同,我们一到达 伊尔库茨克 ,并没有留在城里逛,而是吃过午饭就跟着接我们的鲲哥开车真奔奥利洪岛而去。我们三个从 广州 飞 伊尔库茨克 ,并没有直达的班机,得经过 北京 换乘西伯利亚航空的飞机,是名副其实的红眼航班。

从 伊尔库茨克 驱车前往奥利洪岛,要6个多小时。一路并不觉难熬,路上的风景看也看不够。车子驶离市区便是茫茫雪原,浅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画面简洁干净。

北风呼啸,雪海茫茫,这里曾经是人类被放逐的最后疆界,苏武以及俄国的许多流放贵族都是被流放到此。如今,冬天的条件依然艰苦,却成为寻求纯净自然的旅者向往之地。

路边的白桦林的积雪依旧很厚,我们看到时候还早,决定到里面玩玩雪拍拍照。这是一种松软的粉雪,干燥、轻盈,轻轻扬起,便如粉末般随风飘散。

长期生活在南方的人,虽然也不是第一次见这么厚的积雪,但面对着白雪,内心还是有难于抑制的兴奋。

虽然冬天的白桦林没有秋天的梦幻绚丽,但却有种独有的宁静感。

离开白桦林,路上的森林变成了茂密的泰加林。这是在 俄罗斯 最常见的森林。

这里除了路两旁的薄薄的积雪,骤然看去,完全没了冬天的迹象。

起伏弯曲的路面,让驾驶变得更有乐趣,对于坐在副驾座的摄影师同样也是如此,因为你不知下一个弯道或者下一个坡会有什么样的风景等着你。

突然,我被眼前一片金色的牧场吸引了。我连忙叫停车。阳光下闪耀着金光的牧场,像是油画一样场景,但对面的满是积雪的山坡竟然像幅水墨画,这真是种神奇的组合。

这是个牧民过冬的冬牧场,四周用木栅栏围着,一群牛在懒洋洋地享受着午后的阳光。

山坡上是洁白的冬天,而山脚下的草原却是一副金秋模样,这本来就特别吸引人。

我可不愿意因为急匆匆地赶路而错过这温暖的阳光,说什么也要下来好好享受一下这舒适的冬日暖阳。

与贝加尔湖第一面

我曾无数次幻想 贝加尔湖 的样子,是清澈宁静,还是浩瀚如海?是碧绿如玉,还是深邃蔚蓝?可是当我真的来到她面前的时候,她却以一副我从未想像过的模样和我见面。

一路停停拍拍,到了 贝加尔湖 的时候已经是太 阳西 斜了,夕阳把结冰的湖面照耀成迷人的金黄。当我们的车子将要驶上金黄的 贝加尔湖 冰面时,我的心情还是有点紧张。结冰的湖面见得多,也曾经冰湖上漫步过,但开车在湖面上行驶却是头一回。但当我们的车子真的驶入冰面的时候,我紧张的心情早已消失无踪。如果说刚才行驶在辽阔的雪原公路让人心情开朗,那么在冰面行车,我们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无拘无束地驰骋着。我们在广阔的冰面任性地玩起了漂移,这绝对是最西伯利亚的玩法。

如此美妙的时光,我们当然不会错过在 贝加尔湖 冰面看日落的机会。

静静看着太阳掉进冰湖里,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一路奔忙的心,在这刻终于也平静下来

D2 萨满之岛,奥利洪

贝加尔湖 腹地的小岛奥利洪,如 贝加尔湖 孕育的一个婴儿,安静、与世隔绝。这个弹丸之地,却有着与其面积和人口不相称的文化地位。从公元6世纪至今,它完整地保留下萨满教的文化传统,岛上信奉萨满教的布里亚特人认为,这是世界上五个萨满能量极点之一。

奥利洪岛上中心的小镇叫胡日尔,说是小镇,实际和我们的村子差不多大。第二天一早,我们到镇上交了个自然保护费,这个是必交的,因为在路上有森林警察检查。

这里聚集了好多苏联时代便开始制造的车型瓦滋旅行者,这款车型在 俄罗斯 随处可见,可以理解为俄版的五菱宏光。但它的乘坐体验远比不上五菱宏光,车子开起来可以用抑扬顿挫来形容,你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司机的每一脚油门和换档。但是它的越野能力却是超凡的,配备分时四驱系统和后桥差速锁,最大涉水深度能去到500毫米,十分适合 俄罗斯 这里的恶劣路况,所以又被称为小钢炮。还有那憨憨的造型,我甚是吃它的颜。

如果说 贝加尔湖 是西伯利亚的蓝眼睛,那么奥利洪岛便是它的眼珠。在这里有人们梦寐以求的各种自然奇观:蓝冰、水母冰、冰穴、冰裂,岛上有森林、草原、石山,夜晚可以看到璀璨的星河……

奥利洪岛可以游玩的点很多,一天之内是玩不完的。冬天的行程一般会把奥利洪岛分为南北两条线,我们第一天游玩的是北线。

为了保持这里的原生态,奥利洪岛上没有任何道路基础建设,草原上、针叶林中的路,都是被一辆辆小钢炮碾压出来的曲折和坎坷。草原路上时常有些造型怪异的孤树,鲲哥告诉我,他们就是靠这个来认路的。

早晨的松树林

我们离开村子不远便进入了一茂密的泰加林。阳光穿过树梢形成美丽的光影,我觉得这是个不可多得的美丽场景。后来才知道,这里是很多游北线的车子喜欢停下来拍照的圣地,我想大家也和我一样,都是被早晨树林里的美妙光影迷住了,不肯匆匆而过。

泰加林里,柔和的阳光穿过树梢,宁静的林间小道,弥漫着清凉的空气,让人陶醉不已。

据说 俄罗斯 最古老的的树——一棵778年的落叶松就在岛上,去的时候没有专门查到这个攻略,否则一定要去拜访一下。

阳光洒在脸庞上,笑容就定格在我按下相机快门的一瞬间。

目光穿过头上的树梢,望向悠远的蓝天,深感这是个适合发呆的地方。

三兄弟岩

这是北线上的一个打卡点,有着美丽的传说,不过我一般对这种传说不太感兴趣,无非是主人公最后化成了三块大岩石之类的故事。

小伙伴镜头中的我,一下车就四处找角度拍照,一刻也闲不住。

其实这里不是很适合拍人像,怎么拍都像游客照。所以随意拍两张打卡照便开始用无人机航拍。

三兄弟岩下的湖面停着几辆小钢炮,我好奇地把无人机飞到他们头顶,看看他们在干嘛。

原来他们拿木柴直接在冰面上架炉子烧水煮食物,竟然不会把冰面煮化,也是让人大开眼界了。

这是我在另一处地方拍的他们煮食物的场景,帮助大家看清这个有趣的过程。今年在国内也开始流行这样的野餐形式,不过装逼摆拍多过实际享受烹饪和食物。但在这里,真的只是每天的日常,在野外普普通通的一餐,没有高大上的食材,大都是鱼汤加土豆。

乐极生悲

在三兄弟岩没有停留太久我们便继续向北去找奥利洪岛的最北角——哈伯伊角。

眼前这是一条看似平静的草原路,于是二话不说,我们便沿着它向山顶冲上去。结果就悲剧了,由于积雪太厚,直接把我们车的底盘架了起来,四个轮子都不着地,四驱脱困功能根本用不了。更糟糕的是,车上没有任何铲雪的工具,手机还没信号……有冇搞错?!!

这突如其来的意外让车上的妹子都傻眼了。

我和鳎哥只好直接趴在雪地上,用三脚架(没看错,是照相用的三脚架)把车底厚厚的积雪挖出来,趴在雪地上的感觉真是透心凉,足足挖了两个多小时直至车子的轮子着地,才脱离了困境。继续向奥利洪的最 北角 出发。

奥利洪之北,哈伯伊角

哈伯伊角(Cape Khoboy)是位于奥利洪岛的最北端的一座壮观的崖岸,又有叫合波角或者 北角 ,指的都是这里。这块巨大的岩石很像女人的轮廓。

关于这块巨石,当地信奉萨满教的布里亚特人有个著名的传说。相传有一个萨满,神很喜欢他,送给他一座城堡,贪婪的萨满妻子要求神也能送她一座城堡,神听说后直接把他的妻子变成了一尊石像,并警告萨满除非你的妻子不再妒嫉和贪婪,否则她永远不会再变成人。这个类似渔夫和金鱼一样的传说正体现萨满教最朴素的理念,教育信徒戒除贪婪。

车子并不能开到最 北角 上,只能徒步沿着脊线上的小路才能走过去,积雪未化的小路让人瑟瑟发抖生怕一不小心就掉到湖里。而此刻,湖面结着厚厚的冰,在阳光下泛着蓝光。

哈伯伊角也是 贝加尔湖 冬天蓝冰最集中的地方。从高空看哈伯伊角脚下的蓝冰,确实是蓝得心旷神怡。

果不其然,航拍视角中的哈伯伊角非常震撼。这是我的无人机飞出好远连拍数张拼接出哈伯伊角的全景。

爱情山

从哈伯伊角一路颠簸来到两块大石头前,这里叫做爱情山。是常规奥岛北线游最后一站。爱情山是一座分成两半的山头,像雄鹰的两翼。左侧的叫男孩山,右侧的为女孩山

这里是传说中的求子祈福圣地,左侧求男孩,右侧求女孩。最高处的那颗树上系满了祈福用的彩色经幡,在蓝天白 云和 冰面的映衬下分外鲜艳。

神秘山坡上的树神

离开爱情山,鲲哥把我们带到一个小山坡,这里矗立着一座怪异的树,在这之前,我在网上查不到任何和它相关的消息。在奥利洪这个天地万物皆是神的萨满之岛上,我暂且把它称为树神。

走近去看,我们都惊叹为什么这棵树会长出一幅人的面孔,我用手一摸才发觉原来它是一个金属雕塑。

结果后来有人告诉我,这是当地政府前两年请一位艺术家创作的雕像。

如果有朋友知道它的来龙去脉,麻烦科普一下。

“遗愿清单”上的贝加尔湖蓝冰

看蓝冰是许多人冬季前往 贝加尔湖 的理由。它被称之为“西伯利亚的蓝眼睛”。美伦美奂让人心醉。许多人将看蓝冰列入自己的“遗愿清单”。

每到冬季 贝加尔湖 水会冻成巨大的冰块,当它足够清澈并达到一定厚度时,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呈现出纯洁的蓝色。

蓝冰是怎么形成的呢?当时有人问起这个问题,于是我这钢铁直男就直接无视寒冰上被冻得楚楚可怜的妹子,开始我的科普演讲:蓝冰又叫冰川冰,其实就是积雪变成粒雪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粒雪的硬度和它们之间的紧密度不断增加,大大小小的粒雪相互挤压,紧密地镶嵌在一起,其间的孔隙不断缩小,直至消失,慢慢地变得晶莹透彻。

所以这种蓝冰并不是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的,观蓝冰的最佳位置在哈伯伊角附近,最佳观赏期是每年的2月中到3月底。

看着这些阳光下晶莹剔透的冰块,真想立马敲下一块,放进 俄罗斯 国民饮料伏特加里一饮而尽。

那冰块为什么是蓝色的?阳光中波长较长、衍射能力强的红橙光都能穿透冰层,而波长较短的蓝光被致密坚厚的冰层散射。冰块便呈现出水晶般美丽的蓝色,这与天空、大海呈蓝色的原因一样。

太阳光照射下来,湖面更蓝,有云彩点缀,更加出彩,冰越纯,色越蓝,自然界的蓝冰,一般是盐含量越少,则越蓝,所以我们看到的蓝冰湖都是 淡水 湖,像 新疆 的赛里木湖和 西藏 的普莫雍措也有蓝冰。落日斜照结冰的湖面,一望无际的蓝冰在侧逆光的映照下晶莹通透,就像泛着蓝光的水晶。

看着太阳渐渐向山边滑落,我突然醒起要抓紧时间拍照了,赶紧帮快要冻僵的妹子咔咔数张。

夕阳下柔和的光线特别适合拍蓝冰人像。

随手拿起一块冰块,透明得就像一块玻璃,足以证明这时的湖水是多么的纯净。

之前有小伙伴问为什么他们拍的蓝冰不够蓝。其实拍蓝冰除了需要纯净的天空,还需要柔和的斜阳,太猛烈的光线除了景物的颜色很死,模特会被晒得睁不开眼。

众所周知, 贝加尔湖 是全球最深的湖泊,深度超过1600公里,这里的 淡水 储存量占到全球的两成,因此有着地球之井的美誉,据说这里离 贝加尔湖 的最深点很近,我们拍摄的时候,冰下的湖水拍打着冰面,耳边不时传来冰裂的声音,确实有点心惊胆战。

除此之外, 贝加尔湖 还有另一个世界之最,这里的湖水是全世界最纯净的,湖水每升的矿物盐含量不到100毫克,而每立方的氧气含量达到0.83克,简直如同蒸馏水一般。所以奥利洪岛根本没有自来水供应,这里的居民都是直接从湖中取水,甚至当地出产的矿泉水都是用湖水直接灌装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打算在超市买一瓶矿泉水的话,还不如直接在这里敲一块冰走。

太阳渐渐落下,湖面已经没有阳光,仅有一点余晖继续照耀在岸上的山坡上,不时传来的轰隆隆的冰裂声也在催促我们离开。于是,我们决定上车回胡日尔镇。车子行驶在这种崎岖的冰面,不但考验司机的驾驶技术和乘客的搞颠簸能力,更是挑战着众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总是担心突然一声巨响之后,我们就落入冰湖中。

在挣脱崎岖的蓝冰区后,又回到了平静如镜的区域,眼前的美景却又让人舍不得走,车上的妹子刚才早在蓝冰区里冻呆了,只有我这个风光狗依依不舍,让鲲哥再次停车,摇下车窗,架在窗边连拍数张,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岸边的一个小营地,只有三几间小屋,这里远离城镇,看起来像个度假地地方。

木屋边上还可以看到两辆用来运水的小车

在漫长的冬季住在这里有点孤寂,但在夏天,这里想必是个惬意的度假胜地。

夕阳下的哈兰茨湾

车子回到哈兰茨湾的时候,夕阳已经染红了西边的天空和湖面,虽然经过下午的意外陷车,早已经饥肠辘辘,但冬季难得一见的火烧云再次让我们停下来了。

日出日落时分的光线一直是我最喜欢的,通常别人匆匆赶往餐厅吃饭的时候,正是我们出片的时间,很庆幸一起的玩伴都是像我这种为了拍照可以放弃一切的疯子。

刚才拍蓝冰的湖面正好位于阴面,想不到上到岸上,太阳仍然没有完全落下去,夕阳把草原照耀成温暖的金黄色。

温暖的阳光下,一组堪称完美的闺蜜照就诞生了。

直到现在,她们还会看着这组照片聊起她们的许多趣事。

据说找一对完美的闺蜜比找一对完美的情侣更难,谁知道呢?反正她们找到了。

远处的落日和冰湖,眼前的枯草和薄薄的积雪,如此美景,我们怎舍得早早离去?

利用日落的余晖,又收割一箩筐满意的照片,激动的心情早已让人忘记了饥饿。

晚饭吃什么?真的不重要,因为大家都在期盼着赶紧吃完饭,回去把照片整理出来发朋友圈……

星河之下的萨满石

城市的灯光让星空的璀璨只停留在儿时遥远的记忆,来到 贝加尔湖 这样的自然纯净之地,我们都很想再亲眼看看璀璨的星河。哪怕是要凌晨两点之后银河才升起,哪怕是零下的低温,都不能阻挡我们对星空的向往。

说到在奥利洪岛上看星空,最佳前景非岛上的萨满岩满属了。一般人可能会选择在胡日尔镇上看萨满岩那个观景台,但我看了银河的方向,决定把车开到 贝加尔湖 的冰面上拍。这个角度看萨满岩,就像一头趴在大地的雄狮,银河的银心就位于“ 狮子 ”的头部,一直延伸到无尽的夜空。这真是个不可多得的时刻,我开始相信这是萨满岩的神力。

说实话,要在凌晨两点起来拍星空,尤其是这么寒冷的季节,对于一般人来说真的很不容易。但想起将要收获的大片,我这种风光狗早已激动得热血沸腾。夜晚的冰湖其实并不是一片死寂,时不时从远处传来一阵阵如轰隆隆的声音,像是雷声,却又比雷声沉闷。鳎哥提醒我这是冰裂的声音,在这个化雪的季节,虽然我们还能踏上 贝加尔湖 的冰面,但随着气温回升、冰面会渐渐消融。果然美丽总是和危险共存的。

在萨满岩旁点燃一发焰火,焰火划出一道美妙的弧线,照亮了漆黑的夜空,也照亮了我们的心。

在不同的地方看过很多次星空,但我还是被眼前的星河震撼到了,苍穹如黑色的幕布,幕布上挂满耀眼的星。这么近那么远,每次遥望夜空,总是会先心生恐惧,宇宙之大,人类是多么渺小。但这次在萨满岩前看星河却心生温暖,即使寒风就在身边呼啸,冰面下不时传来轰隆隆的冰裂声。但是想着身边陪我一起疯的小伙伴就如心里有一股暖流在流动。

D3 奥利洪岛南线,看冰的各种美丽形态

昨天去的是奥利洪岛的北线,今天接着去南线,南线都是在结冰的湖面上绕着岛开,比起昨天北线颠簸的原始野路要平稳得多了。南线可是个非常适合摄影的路线,这一天收获颇丰。

刚一出发,我们就在冰面上遇到了几辆“小钢炮”。

趁着游客都跑去别的地方拍照,而司机又在一旁晒太阳的空隙,我们跑去围着车蹭拍。

假装这车就是我们的。

月儿终于完成了和小钢炮合照的心愿。

可怜的我,只有在飞无人机航拍,托旁人帮忙拿一下相机的时间,她们才会顺手给我拍几张。为了证明我真的是去了这趟旅行,不得不强行插入几张照片寻找一个存在感。

俄罗斯版棉花堡,冰挂洞穴

贝加尔湖 的冬天几乎集成了冰的各种形态,奥利洪岛一到了冬天简直就是冰雪奇观的展览馆,初看南线岸边的这些冰柱,简直以为自己去了 土耳其 的棉花堡。事实上,眼前这些冰柱比棉花堡钙化池更加洁白晶莹。

清澈的湖水化作了姿态万千的淡蓝色钟乳石,在 贝加尔湖 沿岸的崖壁形成了波浪的化石。

在光线的作用下,洁白的冰散发的浅浅的幽蓝。

这些美丽的冰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是 贝加尔湖 的波浪拍打在岸边的岩石,水沿着岩石滴下的时候被冻成了冰,随着浪花不断拍打,冰柱也越冻越长,就像是洁白的钟乳石一样。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这些奇形怪状的冰雕就像抽象派的艺术杰作。

这里倒像一张贵妃椅,至于坐上去是什么感觉,就得问坐上去的贵妃才知道了,我想一定也是高处不胜寒吧。

这些被巨浪拍打所形成的“棉花”有时会有数层楼之高,人站在旁边就像站在一座通体洁白的大山之下。

感觉红色的斗篷在这洁白的地方会更出片,于是敬业的月儿又去换了一套造型。巨大的岩石下面遍布着形态不同的冰柱和冰洞,特别壮观。

其实在这个冰雪开始消融的时节,要找一个完整的冰穴已经很难,要么自然消融,要么由于被先前的游客撞断冰柱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隐秘的冰穴,里面保持得还算完整。这个冰穴隐秘到什么样子呢?我们是胸口贴地,匍匐而进的。里面就像水晶宫一样令人惊艳。

一个不小心头就顶到上面的冰锥,所以戴着帽子至关重要。即使没有碰到,洞内的冰锥也在慢慢在脱落,时不时还能听到清脆的落地声。

在冰穴里,我们还遇见了融雪季节里变得非常罕见的冰花,也许 贝加尔湖 真的想让我们这群算不上特别有见识的人开开眼界吧。

里面的光线不足,我们没有久留,又回到外面,以倒吊的冰柱为前景,从冰穴里面往外拍,又是另一番景象。

内外光比反差过大,导致天空变得白茫茫一片,其实最佳的拍摄时间是日出及日落时,太阳在低位,面前的冰柱会被阳光照的通透晶莹,可惜我们没有在最佳的时间段来到这里。

另外要强调的是,红斗篷在冰雪中的出片效果相当好,强烈推荐妹子们要带上一件。

佛塔岛,偶遇一群虔诚的信徒

在 奥尔洪岛 西南边,有一座叫Ogoy的小岛,岛上有一座藏传佛教的白塔,佛塔内有卓玛那嫫黑空行母(Dakini Troma Nagmo)的铜制塑像以及其他许多藏传佛教文物。白塔建在小岛的最高处,从上面俯瞰湖面非常美丽。

车子可以开到半山坡,上山顶的白塔就需要靠徒步了

我们到达 塔下 的时候,一群金发碧眼 俄罗斯 人正在围绕白塔顺时针转圈。这着实让我感到惊讶,原以为信仰藏传佛教的都是有 蒙古 血缘的布里亚特人,想不到 俄罗斯 人也这么虔诚。佛教徒认为,绕着圣地(神山、佛寺和佛塔)转经,是一种修行,可以积累好功绩。转经的次数越多,今生的修行可以为来生积德。

他们转完圈后,一起面向奥利洪岛的方向念经祈祷,我想他们是向着奥利洪岛的萨满石诵经吧?萨满石和萨满柱挂满五彩经幡已经是和藏传佛教整合的结果。

山上的枯草足有半米高,正好没过车轮,从这个角度看,很有感觉。

还有一名独自骑行的哥们,一个人骑行穿越冰封的湖面上山来,真是佩服。

山顶相当于一个360度的全景观景台,小岛曲折的优美的海岸线便是一景。

从山上看下面冰封的湖面,湖面泛着蓝光倒映着远山,仿佛发光的蓝宝石。

不时有车子从山脚快速驶过,划出一道道美妙的弧线,这个天然的观景台的风光真让人目不暇接。

山脚下的风光再美,又怎么及得上眼前的小伙伴呢?

一袭红袍在漫山遍野的枯草中显得格外好看

如果说有什么地方可以拍照不用滤镜,那就是这里了,不用精心打造什么照骗,随手一拍就非常吸引。

没上岛之前对这里并没抱很大期望,结果发现月儿的红斗篷和山上的枯草,还有湖面的蓝冰真是天然的撞色配搭,拍出来的效果相当好。于是又是个燃烧快门的时刻。

老人头

从佛塔山下来,继续南线的行程,遇见这个像老人头一样的山。但是我在网上查不到关于这座山的任何相关资料,也许它真的没有名字。

离远看,那白色的冰挂就像是老人的白胡子。

这里应该是当地一个固定的观景点,停了不少车在周围。

五指山

去看气泡冰之前,我们去了一个特别的地方——五指山。当然,也是我给它取的名,这么小众的地方几乎没有什么人去过,想知道它原本的名字真的太难。

离开冰封的湖面,仿佛从冬天倒退回金秋。

穿过这片金色的草原,前面便是五指山。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山上的大石像向天的手指。

山顶有一个玛尼堆,我想佛祖的**就在那吧?可是绕着山走几圈都没到五指山下有压着孙悟空。

这座石山只有零星的枯草,裸露的崖壁长着黄黄的苔藓,也算是一道特别的风景。

除了我们,还有一对 俄罗斯 情侣在这里拍照,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人来这里,估计这不是奥利洪岛南线的常规景点吧。

为了拍照,月儿可以爬到任何地方,这也是我把她定义为最佳旅伴的重要原因,常常跟着我一起徒步几公里只为了拍一组满意的照片。

当然,摄影师为了取景常常比模特爬得更高,模特站的是上图是同位置,而我爬到了石壁的顶上。

既然爬到了山顶当然要顺便拍一下四周的风景,毕竟无限风光在险峰,从高处看风景显得更有层次。

月儿说湖面像心形,可我没看出来 。

我倒觉得这一张的湖面像人的侧脸。

在奥利洪岛的几天,看尽了冰的各种形态,想不到在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的风景和 新疆 很像,辽阔、无边无际,却又变化多端,包含各种地形地貌。

神奇的水母冰

贝加尔湖 的水母冰,吸引着无数人眼球,许多因为网上的一张照片便誓要来到 贝加尔湖 一睹这神奇的自然现象。其实这并不是水母被冻在冰里,而是来自湖底的气泡被冰封的时候形似一只只飘浮的水母。它是来自湖底动植物尸体分解后产生的甲烷,也就是沼气,甲烷并不溶于水,它们会成为气泡。一年四季,湖泊都在孜孜不倦地制造这种易燃气体,但在冬季,沼气从湖底上升的时候受冰面阻挡,然后被新冻结的冰封锁在其中,如此循环,形成一群群被冰冻住的”水母“。直到冰雪融化,这些沼气才会陆续释放在空气中。

这些气泡,美丽!但其实暗藏杀机。2013年,科学家凿穿 阿拉斯加 加湖泊的冰层,喷涌而出的沼气遇到火源便瞬间爆发,火球窜起足有一人高。 贝加尔湖 湖的气泡奇观和 阿拉斯加 的如此一辙,只是它凭着湖泊特有的幽蓝来模糊了恐惧,增添了一份柔美。

气泡的大小一般像钮扣那么大,个别有乒乓球大,小的像发丝。

融雪季更适合看气泡冰,冰面上没有积雪,冰里的气泡清晰可见。

但是冰面上有车轮轨迹和人的脚印难免会影响清晰度,有一个很重要的小TIPS:随心带的保温瓶里倒些热水出来就可以把冰面擦得清晰如镜了。

拍这些小气泡,最好是有微距功能的镜头。50MM定焦等平时常用的镜头很难拍到这样的特写镜头,凑得太近,距离小于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的话是对不上焦的。

有些大爷大妈会穿着冰爪在冰面上走,但走过之后冰面就花了,拍出来的效果非常糟糕,其实普通人根本用不上冰爪,我穿着户外品牌的雪地靴就能在冰面上健步如飞了。

冰面上停了许多瓦滋旅行车,游客们都去寻找水母冰了,只有司机和导游在车上闲聊等着客人回来。

虽然早上也有拍过,但一看到这些小钢炮,我们又兴奋起来,接着又来一波蹭拍。

一顿疯狂摆拍后,车上的司机终于忍不住要下来要联系方式了,我们最终留了他的EMAIL,好把照片发给他。

离我们比较远的地方,有人在扎营冰钓,鱼儿一上钓就直接生火煮鱼汤,这也是非常有趣的冬季活动。

这些单人单车在寒风中垂钓的人,颇有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韵味。和我们这些只是打卡拍照的人比,这才些最西伯利亚的玩法。

日落最佳观赏点,萨满岩

结束了南线的行程,回到胡日尔时,正好夕 阳西 下,顾不得一身疲惫,直接把车开到萨满岩。这不仅是萨满教的圣地,也是奥利洪岛上观看日落的胜地。前一晚我们在冰面上以萨满石为前景拍了那些震撼的星空照,这次拍日落我们则选择萨满岩后面的高地。

一早就有很多人聚集在这里等日落,连冰面都站满刚乘坐气垫船登岛的人,这也是冰雪季节特有的交通工具,可惜我们这次没有体验到气垫船。

奥利洪成为北方萨满教的中心其实也是有段历史的,萨满教起源于史前时代的 中亚 和 北亚 地区,后于藏传佛教结合,在藏族、 蒙古 族以及满族中盛行。成吉思汗时代,曾强制推广藏传佛教并压制萨满教,奥利洪岛由于 贝加尔湖 的阻隔,成了许多逃到此处的萨满巫师的最后庇护所。

“萨满教”其实是种原始的宗教,没有寺庙、没有经书、甚至没有统一的宗教仪式,天地万物皆可是神, 比如 蒙古 族信仰的“长生天”,原始森林中的参天 大树 ,又或者眼前的大岩石,信奉者只是虔诚地敬畏大自然。在 东北 农村偶尔会听说某某家请来个会“**”的巫师去灾,也和萨满教渊源颇深。

奥尔洪岛 的萨满岩据传说住着 阿尔泰 的神灵,当地的布里亚特人相信族中的巫师拥有可以和神对话,预言,**等能力,而这样的沟通需要被一些神秘的祭祀形式所激发。他们认为萨满石拥有神奇的力量,常围着萨满岩举行仪式、贡献祭品以及念咒发誓,以澄清诬告或捍卫荣誉。

在萨满岩的背后立有十三根萨满柱,他们平时的祭祀多在这里举行。本来是个十分神圣的地方,但由于游客太多,我也就没心思拍这些一直被游客围着拍照的萨满柱。既然萨满教是信仰自然的宗教,那倒不如让自己的心灵和这里的天地对话。

和在 西藏 一样,纯净的自然环境让我的心灵似乎找到了与天地对话的 通道 ,星辰湖泊、斜阳大山都仿佛有神力。凛冽的寒风让人更加清醒,仿佛思考也在加快。

斜阳把结冰的湖面映照成淡淡的橘红色,让我惊叹大自然的调色是多么高明,温柔却不过分热烈,但又足以让人心生暖意。

在夕阳下眺望脚下结冰的湖面,竟然和海面如此相像,只不过那一条条曲线不是正从大海奔涌而至的浪花,而是被冻住了的冰墙。就仿佛是一张定格了的照片。

这是在奥利洪岛看到的第三场日落,每次都在不同的地方,心情又各有不同,或惊喜、或激动、或平静……但都是美好的。但如果你只能选一个地方看日落,那我还是落下俗套地推荐萨满岩这个地方。

在萨满岩这块充满神力的大石旁守候日落,聆听自己,也感受最纯粹的自然。慢慢地,眼看太阳掉进冰湖里,仿佛听见天空拉起帷幕,听见雪花落下,听见思念的声音,它跟孤独的声音很像,但更轻。

在这里,喧闹的东西会变得安静,沉默的东西会发出声音。对于我而言,神秘的 贝加尔湖 ,关乎自然,更是一次来自心灵的洗礼。

D4 “泼水成冰”的清晨

这一天依然起得很早,叫醒我们的既不是闹钟也不是梦想,而是对美景的期盼。

找了个位于胡日尔镇后面的山坡想拍日出,结果一看这前景预计不会有很好的效果,拍了张朝霞便撤退。毕竟在化雪的季节长时间等日出还是比较难捱的。

趁着太阳初升,逆光拍了张“泼水成冰”,完成了月儿的心愿,这可以她从 广州 出发便开始一直念叨着的心愿清单必完成任务之一,由于气温开始回升,差点完成不了。“泼水成冰”实际上并不是热水瞬间结冰,图片中白茫茫的一片,是水雾的效果。真正的原理是:开水在零下的温度中泼洒开来,在极冷的空气中由于温差的原因形成大量水气。所以为什么一定要用开水而冷水不可以的原因。

在户外要拿到一杯热水是极不容易的,所以为了一次拍摄 成功 ,一定要准备充分再拍:快门速度务必要够快,建议调到1/640秒以上,人物动作才不会拖影;同时选择高速连拍模式,总有一张在最佳状态;构图时在人物上方预留足够的泼洒空间,后期可以通过二次裁剪了稍微修正构图;逆光拍出来的水雾是金黄的,人物接近剪影效果。顺光拍出来的水雾是洁白的,人物是清晰的,到底喜欢哪种风格根据个人喜好来决定了。

不知不觉,已经是到达奥利洪岛的第四天,在离开之前,一定要把所有行前愿 望都 实现,例如躺在满是冰裂的湖面拍照。

红斗篷在哪都那么显眼,在冰面上更加是。

躺在冰湖上和冰裂来一张合影,是大家冬天来 贝加尔湖 必做的事情,如果人多能躺成一圈肯定效果更好。

这是飞到500米高空拍的湖面,我们的车了在下面一点都不显眼。从这张照片仍然可隐约看出,除了深蓝,还有部分冰面是呈碧绿的,这就是冰面厚度及湖水深度不一的原因。

看似无边无际的 贝加尔湖 其实也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开车上冰面的,毕竟冰层的厚薄有差异,在奥利洪岛附近有一条12公里的官方冰路,路两旁插旗做标识,每年冬天专家会检验冰层厚度,可承受10吨重量才允许通车的。

冰裂也是 贝加尔湖 冬天一道独特的风景,湖面虽然结冰几米厚,但对于深度达到一千六百多米的 贝加尔湖 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冰下的湖水涌过会让冰面形成纹理复杂的冰裂。但冰裂也不是整个冬季都能看到,起初下雪的时候,湖面可能还没完全冻得严实,只有冰的厚度达到数米厚,才能让车子驶上冰面。还得等北风把冰上的积雪都吹走,冰裂才会完全露出来,所以在融雪季来其实是最美的。一条冰裂的长度常常有几公里那么长,所以航拍才最拍冰裂的正确打开方式。

回城路上的小酒馆

从奥利洪岛回 伊尔库茨克 的路上,我们找了一间小酒馆,不是为了喝酒,只为了填饱肚子。

走进里面,这场景可不像在 俄罗斯 ,似乎有点 美国 西部的感觉。

琳琅满目的各种啤酒让人眼前一亮,看来这个在路边并不起眼的小酒馆是内有乾坤。

里面贴满世界各地的钱币作装饰,其中上面那张绿色的毛爷爷让我陪感亲切。

有密集恐怖症的人不知受不受得了这里?

鹿角被用来作挂钩,真有种狂野 俄罗斯 的感觉。

坐在对面的 俄罗斯 美女,五官算不上精致,但却有种让人说不清的魅力。

趁着等餐的时候,拍了一些照片消磨时间,出片效果还不错。

靠窗户的位置,逆光仿佛给照片加了一道天然的滤镜,根本不需要再作调色。

我们的管家手握金融大权,难怪如此得瑟。

这个小酒馆竟然有google翻译的中文菜单,可惜没有图片,我们连朦带猜,点了几样。相比奥利洪岛上的餐饮,这里的出品要好不少。

马铃薯在 俄罗斯 是主食,也是我的最爱。

肉丸是 俄罗斯 很普遍的一道菜,去哪都有。

很简单的面条,但味道不错。也许我们也真的太饿。

吃饱之后继续上路,回 伊尔库茨克 的路上并不寂寞,一路说说笑笑唱唱跳跳,几个小时就过去了。

雪原、泰加林、牧场从车窗外掠过,而我们就像在风景画中行驶着……

喀山圣母堂

回到 伊尔库茨克 ,我们第一时间来到城郊的 喀山 圣母教堂,因为这是拍摄这座美丽教堂的最佳时刻。

整体看来, 伊尔库茨克 的教堂与西部传统教堂略有差异,它们在规模上更小巧,颜色却更加明艳,在冰天雪地中有着夺目的光彩。

在 俄罗斯 ,有一半以上的国民信奉**,**堂随处可见。早在10世纪, 俄罗斯 还是 基辅 罗斯 时,它的国力无法与强大的拜占庭帝国为敌,为了自身发展而结为联盟,拜占庭信奉的**也顺理成章成为了俄国的国教。从外形上看,俄国的**堂延续了拜占庭经典的十字结构,但它在圆顶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特点鲜明的“洋葱头”穹顶。

在 喀山 圣母教堂就可以看到这种经典造型,外部被金色或鲜艳色彩装饰着,像童话城堡一样。有人认为这样的造型,是象征燃烧的烛火,但大多数人认为:俄国冬季多雪,“洋葱头形”可以避免雪在屋顶积压过久,设计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

喀山 圣母大教堂门前有一对守护天使,分别是是大天使加百列和大天使拉斐尔。其中加百列是天使中惟一的女性,位列天堂重要的警卫长职位,担任整个天界的警戒工作。

喀山 圣女是 俄罗斯 人的保护神, 喀山 圣母像是**的最高圣像。这座教堂采用拜占庭式的装饰风格,是 伊尔库茨克 最漂亮的教堂。在全 俄罗斯 教堂排名仅次于 莫斯科 红场的瓦西里大教堂和 圣彼得堡 的滴血大教堂。 喀山 大教堂建筑呈橙红色,外形华丽,色彩鲜艳。圆顶、窗框和房顶有好看的蓝色点缀。

教堂不仅外观宏伟,内部更是精美绝伦,走进 喀山 教堂后,真的被惊到,没有想到,在 伊尔库茨克 的城郊竟然有一座如此精美的教堂。

可以说,每一座教堂,不但是 俄罗斯 人与上帝的心灵交流之地,还是一座艺术的宝库。金碧辉煌的装饰,简直可以与宫殿媲美。建筑、绘画、雕塑等各方面的艺术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

进入教堂的内部,**的特点就会流露出来。**堂里面不摆设座椅,没有耶稣受难十字架,取而代之的是精美、神圣的圣像画,墙上以及穹顶则是关于宗教内容的精美壁画。

教堂内的绘画是如此逼真,在烛光中,几乎难分哪是现实哪是画作。

女性进入教堂需要戴头巾,男士需要脱帽。一般来说教堂内不允许拍摄,但 喀山 大教堂对游客十分友好,是唯一一座内部允许拍照的教堂,不过大家在拍摄的时候还是要注意礼仪,不要影响到教堂内的正常秩序,例如当信徒下跪的时候,不要跑到正面去拍摄。

喀山 圣母教堂所在之处曾经是 伊尔库茨克 市郊工人的生活地。因为这里没有教堂,所以每天早上工人们不得不到市内做礼拜,然后再返回工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决定在此处修建一座教堂。教堂始建于1885年,于1892年完工。教堂采用 俄罗斯 拜占庭的装饰风格,由许多当时著名的圣像画家,银匠,镀金匠和雕刻家共同完成。

为什么我们要赶在下午来这里呢?教堂的玻璃是独特的彩色玻璃,每逢下午,阳光穿透玻璃窗投射到教堂内部,形成神奇的丁达尔光。由于这种光经常被用于教堂及基督教相关的宗教绘画中,所以它另一个名称“耶稣光”更为大众所熟悉。

透窗而入的耶稣光和教堂内的烛光营造出一个神圣的氛围。

身处其中,感觉自己在一幅会动的油画中。

要下午来这里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每逢下午四点左右,这里就会举行弥撒。你会看到神职人员带领大家做祈祷仪式,为人们洗礼等。

你也会看到虔诚的信徒在 喀山 圣母面前祷告、忏悔……

弥撒开始,信徒们突然齐刷刷地跪下,场景十分震撼。

每逢有弥撒举行,诗歌班会在一起唱圣诗歌颂上帝。

在教堂的偏厅,信徒依次把额头靠近圣物,一旁的牧师抚摸他们的头部为他们祈祷祝福,祷告完的信徒在胸前划个十字架,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开。

许多人数十年如一日,从不缺席。

小孩从出生起就会被父母每天带来教堂,这个调皮的小女孩一起想要玩桶里的水,妈妈把她抱走,一会儿她又绕回这里,如此反复来了三四次,这才真是磨人的小妖精啊。

参加完弥撒后,人们就会逐渐离去, 俄罗斯 的小孩似乎都特别调皮,父母常常指东,他们偏要往西。

从教堂出来,在门口遇到一家四口,小宝宝很着急的想往前面跑,爸爸很细心地牵着宝宝的手,生怕他摔倒在湿滑的冰面上,宝宝的小表情更是亮点,画面十分温馨。

俄罗斯 的小孩还特别热情,这几个小孩在教堂门前玩,他们带着足球,于是趁同伴在咖啡厅里喝咖啡的空隙,我和他们踢了一场街头足球,在我生命中没有什么比足球更让我振奋,效果绝对比喝咖啡好。他们只是一群普通的 俄罗斯 小孩,但是足球的技术和基本功远胜国内同年龄的小孩,不是靠着腿比小孩子长,估计他们面前占不到优势。

热情的不止小孩,还有这群刚从酒吧里出来的大叔,看到我在拍照,非常有表演欲的摆各种POSE。

D5 伊尔库茨克,一座老城的人文漫行

伊尔库茨克 ,这座 贝加尔湖 畔最大的城市,名气可能远比不上 贝加尔湖 ,却是 俄罗斯 少数超过300年历史的城市。它独特的魅力,来源于在历史上的多重身份。

早期,这里曾是贸易商和税更冬季歇脚的驿站;进入19世纪后,由于列娜河附近发现了举世闻名的金矿,一时间成为了世界的产金中心,由此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向往财富的人们一夜间涌入,轰轰烈烈的西伯利亚淘金热发展起来。

作为距离 贝加尔湖 最近的城市, 伊尔库茨克 是很多人踏入这个地区的第一站。这里拥有1500多处浏览胜地,大量的教堂、建筑遗产和博物馆,蕴茂着醇厚的文化气息。在前往丰富的自然宝库后,再仔细感受这座俄国城市的文明精华,也许会让此行更 加平 衡和丰满。

在130街区前代表城市徽标的雕塑——“海狸衔紫貂”,正是象征着这种力量和财富。繁荣的过往,让 伊尔库茨克 被誉为“东方的 巴黎 ”。

但无论曾聚集多少财富与喧嚣,这座城市的气质中总是带有一种沉默和伤感。

这是因为在俄国统治的历史上,它曾经是著名的流放地:从艺术家到官员,从政治分歧者到反抗的贫农,一旦忤逆统治者的意图,就被放逐到这个寒冷、隔绝的地方,承受内心和身体的双重惩罚。很多体弱的人忧郁伤病而死,永远留在了这里。

流放的外来客带来的文化、艺术先进理念和 欧洲 礼仪规范,意外造就了 伊尔库茨克 成为了地区的文明中心。而他们所留下的故事,更是为这块荒凉之地增添了一份深厚的温情。

走在 伊尔库茨克 的主干道上,你不难发现头顶上像蜘蛛网般密布的电车供电线,再看地面的轨道,原来是有轨电车。叮叮当当作响的老式有轨电车,唤起我对曾经在电影或小说里看见描述 欧洲 街景的回忆。

俄罗斯 ,各个城市都依然活跃着众多有轨的、无轨的电车,这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经典产物。 伊尔库茨克 的有轨电车上的广告涂装颇有特色,光看画风就很有年代感。

在我心目中有轨电车属于情怀与浪漫,它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城市的街道,带给你的是一种随处可见的亲切与 平和 。一条又一条轨道,连接的不是远方,而是城市的大街小巷,如同一根根长长的血管。有轨电车,则是那流动的血液。

与上帝对话的建筑艺术

都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我每到一座城市都喜欢专门去探寻那些有年代的建筑,走在 伊尔库茨克 街头,最让人无法忽视的便是那造型各异,精致得像艺术品一样的教堂,一千多年来,俄国人都在信奉**,他们认为接近上帝不是为了获得神圣的至高地位,而是追求终极的道德,作为信徒,他们常常带有一种“神选民族”的使命感和骄傲。

斯帕斯卡亚教堂

救世主教堂,又叫 斯帕 斯卡亚教堂。这座教堂是 伊尔库茨克 市现存最古老的石头教堂。上世界三十年代这里一度变成博物馆,才幸存下来不被拆毁。这样的故事,经常在国内旅游的朋友应该不会陌生。

这座建于18世纪的 俄罗斯 **堂,白色的墙壁和绿色的屋顶搭配得非常协调。教堂有六层,但建筑面积不大,有着西伯利亚巴 洛克 式特点,如镶板、浮雕、多层花框等。最独特之处在于教堂外墙的壁画装饰,其中最大的壁画是《耶稣圣像》。

教堂后面有一座铁铸的亭子,那是为纪念 伊尔库茨克 初建时期360位阵亡士兵而建造的,纪念碑的牌子上面写着:“后代感激 伊尔库茨克 市的创始人”。

波兰救世主大教堂

而在救世主教堂斜对面的一座哥特式建筑风格的石教堂同样引人注目。它是 伊尔库茨克 唯一的一座天主教堂。1831年-1863年间,超过20万 波兰 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他们都信奉天主教政府允许他们修建自己的教堂。所以这座建于1758年的天主教堂,也称为 波兰 救世主大教堂。

现在这座教堂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了风琴博物馆,平时不对外开放。只有举行活动或表演时,才接待观众或游客。我只是在外抬头仰望,也被它高耸向天的穹顶所折服。

主显大教堂

从 波兰 救世主教堂向安加拉河畔走,这里还有一座造型极艺术感的教堂——主显大教堂。它是 伊尔库茨克 地区第二古老的石质建筑。原先这里是一座木制教堂,但于1716年在城市大火中被损毁。据说在那之前,这座城市几乎都是木建筑,经历那次城市大火之后,市长下令城区不允许再建木质建筑,所以如果我们今天在 伊尔库茨克 看到的老木屋,都有二百多年历史。

关于这座教堂的中文翻译有好几种:主显大教堂、主显容大教堂、上帝产生大教堂,还有的称它为博戈亚福列涅大教堂。实际都是指这里。

这也是一座命运曲折的教堂。自原本的木教堂毁于1716年的城市大火后,两年后开始用石头重建。教堂建成后专家不确定是那种风格,所以直接命名为“西伯利亚巴 洛克 ”。从1930年开始,苏联政府决定废除所有的教堂,但是由于这个教堂太漂亮了,决定把它用作面包房,1970年又开始设为美术博物馆,直到1994年开始才重新还原为教堂。

教堂外观确实很有特色:造型附有瓷砖、盾形装饰、画框和雕刻的挑檐,各层由长方形、圆柱形、三角锥形组合在一起,远看仿佛是一座积木搭起的精美玩具,两个金色洋葱头形状的穹顶衬托着,洁白亮丽,非常别致。

教堂可以内进参观,但不允许拍摄,只好在外面拍张打卡照以示到此一游。

西伯利亚开拓者雕像

这三座教堂的区域是 伊尔库茨克 城最早建都的地方。就在离三座教堂不远的安加拉河边,耸立着一座“西伯利亚开拓者雕像”。

这座手持步枪目视前方的哥萨克战士雕塑修建于2011年9月14日,为纪念当时开发西伯利亚的急先锋哥萨克人,在这个荒芜、寒冷、艰苦的不毛之地建起了这个美丽的城市,也是用来庆祝 伊尔库茨克 城市350周年纪念而修建。

西伯利亚开拓者雕像铭文为“后代感激 伊尔库茨克 市的创始人”,和 斯帕 斯卡亚教堂那个铁亭子里的铭文是一样的。ps.上图那个白衣风光狗依然在辛勤工作,早已忽略了身边的人。

吸引我的是安加拉河的美景。河流一方面能为人们的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一座城市提供灵气,而安加拉河正是 伊尔库茨克 的灵魂之所在,正是由于安加拉河的存在, 伊尔库茨克 才从一个偏僻荒凉之地逐步发展成今天这样一座工业 大城 市。

有数百条河流汇入贝加尔湖,却只有一条河流从 贝加尔湖 流出,这便是眼前的安加拉河。这也许是为什么 伊尔库茨克 会选择在安加拉汇入贝加尔湖的地方建城。

这个季节的安加拉河基本已经融冰,野鸭子时而在冰面上晒太阳,时而在河中觅食,好不休闲。

安加拉河畔聚集着许多绿头野鸭,当它们成群一起飞翔的时候,颇有壮观。

最大的一群足有数百只,如果不是那响亮清脆的“嘎嘎”声,真让人以为天上飞的是一群小蜻蜓。

河的另一边有一座和斯帕斯卡亚教堂造型几乎一样的圣女修道院(天象女修道院),同样的绿色穹顶搭配白色墙体。如果不熟悉,根本分不清两者。始建于17世纪的圣女修道院是 伊尔库茨克 最古老的修道院之一。 最早的修道院是木制的,后来因为木头腐烂,19世纪初用石头重新修建。它是 伊尔库茨克 最具灵气的地方,许多在 伊尔库茨克 的名人 都安 葬在这里。例如:曾经被流放在 伊尔库茨克 的十二月党人及妻子, 伊尔库茨克 州长等等。

爱情桥

和许多旅游胜地一样, 伊尔库茨克 也有一条挂满许愿锁的爱情桥。

安加拉河边的栏杆锁着许多各种各样的同心锁。原来这是个在苏联时期就形成了这种风俗,新婚夫妇在安加拉河畔的卫国战争无名烈士墓的长明火前献花致意,以感谢前人用生命换来自己幸福的生活,然后沿着爱情锁桥来到安加拉河边结下同心锁,再一起把钥匙扔进安加拉河里。

风光狗的爱情桥

单身狗的爱情桥

万人迷的爱情桥

传说安加拉河是 贝加尔湖 的女儿,有一天这个调皮的小女孩跑出了贝 加尔 的怀抱,与一个叫耶尼塞的小伙子相爱并私奔,贝 加尔 怎么也追不上,于是就扔了一块石头想阻挡女儿的脚步,但是失败了,最后安加拉和耶尼塞一起流入了北冰洋。

胜利广场长明火

从安加拉河边跨过那座被称为爱情桥的小桥便是胜利广场,纪念碑上写着:“你们的名字无人得知,你们的功绩无人不晓。”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二战的战火并没有到达 伊尔库茨克 ,但也有21万 伊尔库茨克 年轻人战死在沙场。这个广场便是为了纪念1941-1945参加卫国战争 伊尔库茨克 人的无名烈士墓,前面还有一个建在银色的五角星形基座上永不熄灭的长明火以纪念逝去的无名英雄们。

列宁大街

从基洛夫广场到130街区经过的大街叫列宁大街。

列宁大街是 伊尔库茨克 市内最主要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市内大部分的车都能够到达这里。列宁大街的两旁大部分都是古建,例如 伊尔库茨克 艺术博物馆, 俄亚 银行, 贝加尔湖 经济学院等。

这些经典的俄国建筑,倒让我有点漫步 哈尔滨 街头的感觉。

圣十字教堂

在伊尔库茨克市繁华的列宁大街的南端,我们看到了一座教堂:圣十字教堂(又称举荣圣架大教堂),教堂地处一个小高地,被树木环绕,一眼竟难以看清 庐山 真面目。

圣十字教堂的一个特点是既有 俄罗斯 传统的“洋葱头”穹顶,又融合了佛教的建筑思想,红白相间中有一些多层的塔结构,正面装饰的花纹十分精美,是当地布里亚特人的手工艺品常用的花纹。

走近细看外墙红白相间的各式花纹,让人不得不惊叹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这也是一座“西伯利亚巴 洛克 ”式的建筑。

130俄罗斯风情街

130风情街位于 伊尔库茨克 历史中心南部,圣十字教堂旁。这里和 中国 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街区是最早的茶商驿站,当时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并不产茶,茶叶均来自于 中国 。对于处在高寒地带,长期多肉少菜高脂的 俄罗斯 各民族,茶叶成为重要的生活品。贸易及转运的需要,让这条街遗留下了各个年代、各种风格的传统俄式木屋。

现代城市规划以此为依托,建成了一条集餐饮、购物、娱乐、文化为一体的古俄式建筑休闲街区;也是现代与历史融合的浪漫风情街。如今这里已经不仅仅是一般的商业街,更成为许多人必打卡的知名景点了。

这些俄式木屋现在被翻修一新,以色彩明艳的面貌来吸引过往的游客。

风情街有大型购物商场和各种餐饮咖啡店等,在奥利洪岛可以选择的餐厅很有限,回到市区终于可以找些好吃的来补偿一下了。

苏联怀旧餐厅

我们在130街区找了一家评分很高的餐厅解决午餐,名字叫Rassol'nik餐厅。入口并不大,一不留心便会错过,从下图那个红黄间条的遮阳棚进去,经过狭窄的楼梯到了下面就别有天地。

楼梯底下便是衣帽间,专门有个老爷爷负责给我们存外套,然后给我们一个号码牌。这在 俄罗斯 几乎是常规操作,毕竟这里冰天雪地,个个穿得像熊一样的,进到里面暖气又很足,没有专门存外套的话,坐起来很不舒服。

这是一家以前苏联怀旧乡土菜为主打的餐厅,菜品非常地道。环境非常好,一进到里面,仿佛进入了某部旧电影的场景里。

复古的钢琴、留声机、收音机、古董相机…还有餐厅的桌子、沙发,一切布置非常复古,林林总总的摆设让人瞬间入戏。这真是一间即使为了环境也值得来吃一餐的地方。

这里有正儿八经的中文菜单,所以也会有很多 中国 人来吃。据说晚上来这里是一桌难求,庆幸我们是中午来的。

餐厅的服务还是非常好的,我们照菜单上的照片点了每个人的汤、扒等,这里的茶和面包是无限供应的。在 俄罗斯 ,菜品的份量绝对有保证,不用担心吃不饱。这一家的菜品出品也非常棒。

没来 伊尔库茨克 之前一直听说 俄罗斯 是美食荒漠,实际在这里的吃到各种扒类、汤等都非常美味,甚至很多菜品都让我非常惊艳。

篇幅有限,就不具体说我们吃的菜了,随便上几张图大家看一下吧,我觉得这家餐厅还是值得推荐的,不算便宜,但享受这样的环境物有所值,如果对照国内一线城市的消费, 伊尔库茨克 的消费算是偏低的。像很多在shopingmall里的餐厅,鸡尾酒一杯只要15人民币。

南瓜汤

三文鱼扒

亚历山大三世塑像

午餐后,我们去到距离130风情区不远处的 亚历山大 三世雕像, 俄罗斯 ,见得最多的就是各种塑像和鸽子,但这是 伊尔库茨克 最雄伟的雕像之一, 他是西伯利亚之路的伟大创始者。

雕像修建于1903年,由 大理 石基座和铜像两部分组成,基座的正面是一只俄国标志性的双头鹰,鹰的爪子上抓着一个卷轴,这个是 亚历山大 三世下令修建西伯利亚铁路的命令。基座的两侧分别是东西伯利亚总督的浮雕头像。

我们在雕像前留下这张著名的照片——三傻大闹 伊尔库茨克 。

这个广场游客并不特别多,基本都是当地人休闲生活的场所。

这位帅哥的逆光照,这是我此行比较满意的照片之一

开阔的广场,有许多鸽子,有人追鸽子的时候完全放飞了自我。

广场旁边便是创办于1782看的 伊尔库茨克 州方志博物馆,它也是 俄罗斯 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起初它仅仅是本城图书馆的一个房间。1854年,该馆被移交 俄罗斯 皇家地理学会东西伯利亚分会,博物馆藏品也建立于该学会的收集之上。博物馆每年举办50多个展览,介绍西伯利亚、远东、 中国 、 韩国 与 蒙古 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 中亚 民族志方面的藏品超过3万;独具特色的考古学藏品超过10万,自然方面的藏品同样数以万计。

这座西伯利亚小城寒冷却充满故事与人情,像冰雪融化后渗入土地一样,所有的历史最终都流入了 伊尔库茨克 人的血液中。一对挽手而行的闺蜜, 俄罗斯 人、布里亚特人,也许就是这座城市的缩影。

D6 利斯特维扬卡,湖畔小镇的冬日时光

俄罗斯 政府对 贝加尔湖 地区进行着非常严格的保护,沿湖建了很多自然保护区,所以想要环湖游是不可能的。除了奥利洪岛,地处 贝加尔湖 与安加拉河交汇片的 利斯特维扬卡 是游客必到的一个小镇。

从 伊尔库茨克 到 利斯特维扬卡 沿涂都是森林,至今没有修建高速公路,森林中住着许多动物:狼、狐狸、兔子还有熊。据说天气暖和的时候,这里常有熊出没,说不定在公路上就能和它们遭遇。

如今通行的公路还得益于 美国 前总统艾森豪威尔。1960年,前苏联准备邀请艾森豪威尔来 贝加尔湖 参观,于是在两个月内抢建了这条长70公里的公路。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当年5月 美国 U-2间谍飞机侵入苏联领空被击落,直接导致两国关系降至冰点,艾森豪威尔也自然无缘 贝加尔湖 了。虽然 美国 总统从来没走过这条公路,但还是因此得名“总统路”。不过这条路却成就了 利斯特维扬卡 ,这个小镇成了 贝加尔湖 沿岸最负盛名的度假区。

从 伊尔库茨克 到 利斯特维扬卡 短短几十公里,却要上下坡各37次,有点坐丛林过山车的感觉。道路两边茂密的泰加林春夏时节郁郁葱葱,秋天时一片金黄,冬天枝干挺拔,遇上有雾淞的时候更是美得像仙境一般。

阿纳斯塔西娅酒店

去 利斯特维扬卡 的路上,也有一些可以拍照的小众地方,例如这家度假酒店——阿纳斯塔西娅酒店。

这些木屋便属于阿纳斯塔西娅酒店。

这里停靠了一些废弃的潜艇和复古的海军船,在这里没有见到其他游客,这里要比奥利洪岛更加寒冷,大部分冰湖已经溶解,都说最冷的季节便是融雪,这个港口真是寒冷刺骨。

在潜艇二层的后面,有个一个小门,推门而入,发现里面别有天地,别看潜艇外部锈迹斑斑,内部却还是很新,所有的仪表盘也都完好的保留。

在潜艇的不远处,还停靠了一艘复古的木帆船,第一眼看到的时候,以为是海盗船。

这艘复古帆船是女孩的最爱

木屋这边是个搞怪的机器人,如果要拍照,这里足足可以拍一个小时。

沿着安加拉河前行,沿途的风景很不错,与冰封的 贝加尔湖 比,安加拉河较为柔美。

对岸是一个散落的小村庄,树林的积雪已经融化,在初冬,这一路是连绵的雾淞美景,在深秋,沿岸是金色的童话世界。

如今,光秃秃的白桦林开始冒出新芽,所以远看树梢是红色的。

贝加尔湖 的美不只在奥利洪岛, 利斯特维扬卡 有另一番风景。

沿途的一个小河湾、一棵树都会让你毫不犹豫地停下匆匆的脚步。

这里竟然有一排 中国 风的木质凉亭,拍照也非常好看。

贝加尔湖 每年有五个月在冰冻之中,不过由于阳光可以透过冰面照进湖水,很多浮游生物可以在此繁殖,这使得它成为 俄罗斯 最主要的渔场之一。其中产量最高的就是秋白蛙,这种低温冷水鱼肉质紧嫩,深受大众喜爱,还被我国引进到赛里木湖等湖泊繁殖。说起来在赛里木湖畔吃现捞现切的秋白鲑刺身还是我在 新疆 旅行最印象深刻的一环。

小镇 利斯特维扬卡 保存着当地渔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古老的西伯利亚文化遗存。传统的 贝加尔湖 地区经济方式是渔猎,“渔”说的便是捕捉捞秋白鲑。 贝加尔湖 的特产秋白鲑在俄语里被称为欧姆利,每条只有三五百克,生长期却长达十年,因为湖水冷,鱼儿的生长极为缓慢。

这里食用欧姆利鱼很简单,用盐淹渍,不再加任何佐料,然后架在松木上慢慢熏烤。加工后的鱼呈黄褐色,吃的时候将焦黄的鱼皮剥掉,吃里面略带淡淡松木香味的鱼肉,风味独特。和 中国 咸鱼不同,即使在这么冷的环境下,这种熏鱼也只能放一周,吃的就是它的鲜香。

要吃秋白鲑其实很简单,秋白鲑在利镇被当作旅游的一大招牌,来到 利斯特维扬卡 的水产市场,这里基本都是卖鱼的摊档,每个摊位摆满不同大小、种类、做法的 贝加尔湖 鱼,煞是好看。见我们走过来,老板娘便打开箱子给我们看才熏好的秋白鲑鱼,生怕我们不懂,嘴里清晰地念着“欧姆利”。

甚至当地许多一日游的路线都是围绕秋白鲑来做,例如出湖捕鱼,或者在野外架起一口吊锅,现煮一顿秋白鲑鱼汤和烤鱼。

除了卖秋白鲑,这个市场里还有许多旅游纪念品,这些萌萌的海豹玩偶就让姑娘们走不动道了。

俄罗斯 还是个宝石类矿石资源大国,紫龙晶石的产地就在 利斯特维扬卡 周围,所以小镇有很多摊档售卖这种漂亮的龙晶石。

还有 俄罗斯 套娃之类的伴手礼,不过我们最后除了吃秋白鲑,什么都没买。

市场的外面便是 利斯特维扬卡 的主街——高尔基大街。

高尔基大街的另一面,则是小镇的天然游乐场——冰封的 贝加尔湖 。

在远方若隐若现的雪山陪伴下,各种冰上运动在这里开展得如火如荼。

冰壶、冰球、冰上足球、溜冰……各种想得到想不到的冰上运动都有。

有人在冰上遛狗

有人在冰上遛娃

冰面上,从马拉雪橇到婴儿车都有。

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子,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简单快乐。

这些被红白警戒线拉起来的是冰潜的入口。

看着这些不畏严寒冰潜的勇者,我真是打心底佩服。我想我还没有作好在这样的温度下,一窥水下美景的心理准备。

这对闺蜜在冰封的码头上留下她们满意的合影之后,我们就开始踏上回城的归途了。

安加拉河畔的宁静小村

从 利斯特维扬卡 回 伊尔库茨克 的路上,我们不想浪费落日前唯美的阳光,想找一处适合拍照的地方,误打误撞进了安加拉河畔的一个宁静小村。

到河边的时候,眼前的场景让我怦然心动,阳光透过松树的枝叶照射到面前,远处一位当地人正在河里取生活用水,我毫不犹豫地举起相机连拍数张。

这就是我一直以来想记录的场景啊,这就是当地人的生活,就像在画里一样。

利斯特维扬卡 有一座介绍当地民俗的博物馆,我们没有选择去,而是来到这里的小村庄,我想在这里看到的才是原汁原味的本地生活。

守着 贝加尔湖 这个全球最纯净的 淡水 宝库,真的不需要什么纯净水。村民们依然用这种传统的取水方式过生活,就像我们的祖辈用水井饮用地下水一样。

这位大哥来往几趟打水,每次装满两大桶,用雪橇拖起来其实挺吃力的。我帮忙推了两趟,他不会说英文,休息的时候拿出香烟问我要不要抽烟,可惜我不会抽,看来敬烟是全球的通用交际行为。

他的牛仔夹克加迷彩裤的造型在这雪山大河边是如此搭调,以致我都忍不住一直给他拍照。他也非常友好地回应我。

在冷落了身边的小伙伴之后,我得赶紧趁太阳下山之前给她们补拍几张。不然可就不能好好玩耍了。

作为一个经常沉迷风光拍摄的风光狗摄影师,我是一路被教育的。此刻怎能没有强烈的求生欲呢?

如此唯美的光线,背影比正面更有韵味哦。

旅行中的好天气,总是能让回忆更加美好,柔和的阳光,安加拉河畔的长椅记载着我们的青春。

作为一名合格的 广东 妹子,就是无论何时何地见到雪都会两眼发光,敏华她做到了。

旅途的快乐如此简单,一路的好天气让我们一路收获许多美妙的照片,每逢别人赶着去餐厅吃饭的日落时刻,我们总是沉醉的夕阳的美丽光影中。

冬日的阳光,温柔和煦,阳光下温柔的笑脸温暖着你我。

D7 南贝加尔斯克,西伯利亚乡村

一般人游 贝加尔湖 ,大都是三个点: 伊尔库茨克 、奥利洪岛、 利斯特维扬卡 。我们的时间还算充裕,决定开车去一下南贝 加尔 斯克,严格来说,那里叫贝 加尔 斯克,位于 贝加尔湖 的南岸,在北岸恰恰还有一个叫北贝 加尔 斯克的地方,所以一般为了区分,会把贝 加尔 斯克中作南贝 加尔 斯克。

出城后依然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有 伊尔库茨克 ,不时有喷气式飞机从头顶飞过,这里的人早就习以为常,因为 俄罗斯 最大的飞机制造厂 伊尔库茨克 飞机制造厂就是生产苏27、苏30等战斗机的厂家。

在一个不知名的小村,色彩鲜艳的房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我们停了下来。

一只出门晒太阳的猫吸引了我,它那勾魂的眼神简直比美女还要让人神魂颠倒。

这些乡村的窗户很有 俄罗斯 特色,围着窗户都能拍半天。

为了抵御寒冷,这些木屋的窗户也有好几层,玻璃窗户外面还有一层厚实的木窗。现在已经过了隆冬,所以外面这层木窗才会被打开,在屋子里才能看到外面的风景。

彩虹毛衣和这个彩色的小村很搭。

乡村里的小教堂,旁边杂乱的电线杆子仍然难掩它的美感。

索伯利亚纳山滑雪场Sable Moun

贝加尔斯克的索伯利亚纳山滑雪场在当地享有盛名,冬天,它是 俄罗斯 南部地区最著名的滑雪运动场之一,加上气候温暖,每年都能吸引众多世界各地的滑雪爱好者云集小镇。

这里滑雪非常便宜,几百元人民币就能玩上一天,还包含了租装备和教练的指导费用,所以成为了许多一家大小冬天的必来的滑雪胜地。

我们没有打算去滑雪,在旁边的餐厅吃个饭就算到此一游吧。

正在吃饭的时候,看到玻璃窗倒映着树影,里面的 俄罗斯 小姑娘长得很好看,顺手拍了这张照片。

还有她们在自拍时的照片

积雪的小村庄

用无人机航拍的时候,发现了附近一个很大的村庄,于是我们决定过去一探究竟。

这条小村更像是当地人夏天才会来的度假地,布满积雪的院子里,甚至都没有脚印。

敏华一直吵着要堆雪人,见没人理她,自己捏了一个,还说这是她的宝宝。咦?!这宝宝怎么看着这么眼熟?这不是那年 广州 罕见地飘了几分钟雪,然后有人在 广州 塔顶上捏的雪人同款吗?

给这对母子拍张合照吧,客家妹子心灵手巧真的没错。

部分木屋顶上尚有厚厚的积雪,看上去就像圣诞贺卡上的图画。

伊尔库茨克 都已经冰雪消融,而这里还是有厚厚的积雪,堪称 贝加尔湖 版 雪乡 。

不过相比人头涌涌的 中国 雪乡 ,这里独有一份宁静,很适合我们这些喜欢拍照的游客。

没人争机位,甚至都没有别人会出现,拍到心满意足为止。

这个村庄很适合慢慢闲逛,这里的积雪蓬松,总是忍不住上前抓一把,没遇上飘雪,那就自己动手吧。

敏华很爱这里,我们来 贝加尔湖 的时候已经是晚冬,大部分地方的雪都化了,或者是被踩得死硬死硬的,唯独这里,还有蓬松的粉雪。

这些粉雪不但是滑雪爱好者的香槟雪,也是我们玩雪者的最好的玩物。

午后的冬日暖阳下,与闺蜜一起享受此刻的宁静。

回程的路上,我们特地在 贝加尔湖 边的铁路上等一辆缓缓驶来的火车。途径贝 加尔 斯克的 贝加尔湖 环湖铁路,原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一部分,全长80多公里,穿过39个隧道,还有 意大利 人修建的长29公里的护山墙。五十年代由于修 建水 库,环湖铁路有一段被淹没,火车改线,这一段被废弃的铁路多年后由一家旅游公司承租并开发成了观光旅游的一日游线路,每两天往返于贝 加尔 港口和 斯柳江卡 车站之间。

和铁路并行的盘山公路穿行同样风景优美,一面是茫茫 贝加尔湖 ,一面是原始森林密布的大山。

前方的冲天而起的浓烟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

原来是发生了山火,在干燥的西伯利亚,这是非常常见的。当森林里的枯叶积聚到一定程度,在干燥天就很容易自燃,只要火势可控,其实这是原始森林给自己积聚草木灰肥料的一个过程,并不一定都是坏事。

燃烧的火焰就在公路旁不远的山坡上,如此近距离看山火还是第一次。

回到早上拍照停留的小村庄,远眺刚才发生山火的地方,烟雾缭绕,暮色茫茫……

结语

在 贝加尔湖 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慢慢地,你可以听见太阳掉进湖里,听见天空拉开帷幕,听见雪花飘落,听见想念的声音,它跟孤独很像,但很轻。对于每位旅行者而言,清澈又神秘的 贝加尔湖 ,关乎自然,更是一地次来自心灵的洗礼。

一些供参考的攻略

💙 行程

贝加尔湖 面积广阔,大部分都会选择在西南部沿线旅行,欣赏沿途风光。湖水的结冻期来到这里,可以选择在当地租车或者包车旅行。游客必打卡的有三个区域, 伊尔库茨克 、奥利洪岛、 利斯特维扬卡 ,其中奥利洪岛除去往返的两天,至少要在上面停留两天,南北两条线都不能错过。我们还去了南贝 加尔 斯克,喜欢滑雪玩雪的建议前往。

D1 机场→ 西伯利亚雪原林海→ 奥利洪岛→ 贝加尔湖 日落→ 胡日尔镇
D2 【奥利洪岛北线】松树林→ 三兄弟岩→ 哈伯伊角→ 爱情山→ 神秘树→ 蓝冰→ 哈兰 茨湾日落→ 萨满岩星空
D3 【奥利洪岛南线】 神奇的冰穴→ 佛塔岛→ 五指山→ 水母冰→ 萨满岩日落
D4 贝加尔湖 冰裂→ 伊尔库茨克 → 喀山 圣母大教堂
D5 安加拉河畔教堂群→ 西伯利亚开拓者雕像→ 爱情桥→ 胜利广场长明火→ 列宁大街→ 圣十字教堂→ 130 俄罗斯 风情街→ 亚历山大 三世塑像
D6 阿纳斯塔西娅酒店→ 利斯特维扬卡 镇→ 安加拉河畔小村
D7 南贝 加尔 斯克→ 索伯利亚纳山滑雪场

💙 【旅行季节】在全面冰封的12月中下旬到元旦左右这段时间是 贝加尔湖 雾凇最美的时节,整个从进入湖区到到达 利斯特维扬卡 小镇中心的这段绵延数公里的路两侧,盛开着壮观的雾凇,加上热交换产生的蒸腾的雾气,宛若置身仙山雪国,如此壮观的雾凇不得不称之为一大奇景。
从每年的1月至5月, 贝加尔湖 一直处于冰封状态,冰层达到90厘米厚,而且平均气温在零下38℃,然而她的美却不会因此减少半分。一些气泡隐藏在蓝色冰层之下。
💙 【时差】 贝加尔湖 与 中国 无时差。
💙 【当地语言】如果你要问,英语不好怎么办?不用怕,俄国人民英语也不好,即使是 伊尔库茨克 市区也没几个会说英文,我们使用翻译机加肢体语言沟通。
贝加尔湖 区的官方语言是俄语,当地的英文普及率比你想象得低,大家提前准备翻译软件就好啦。
💙 【货币和汇率】 俄罗斯 流通货币为卢布。
伊尔库茨克 机场和市区的银行可以找到接受银联卡直接取款的业务,除此以外,携带至少一张Visa或Master Card的信用卡。
100卢布=8.84人民币
1人民币=11.32卢布

💙 【消费水平】即使在相对热闹的 伊尔库茨克 市区,吃顿饭也并不很贵。俄餐的费用在人均50-80元/顿左右,热门的餐厅人均100元也能吃到饱,住宿约200-300元一间房。

⚠️【注意事项】

1、电源插头: 俄罗斯 的电源电压为220V,欧标圆形双针插口,使用时需要转换接头。
2、电话卡:大部分旅行者会选择电话卡,信号比较有保障,也能实时通话保持联络。更重要的是,冰天雪地的天气里,续航能力本就糟糕的移动Wi-Fi会反而成为充电的负担;
3、保温杯:必备!保温杯在 俄罗斯 太重要了,除了能让你喝上一口热水,还能玩泼水成冰还可以用来擦拭冰面方便拍水母冰;
4、 室内的暖气很热,会比较干燥。除了多喝水之余,最好带补水面膜和润肤露。

📷【相机防寒保护】低温作业时的器材使用注意事项
1.冬天的 贝加尔湖 室内或车内与户外温差非常大,要注意冷热温差使镜头产生水雾,影响拍摄。走出室外,不要立即拿出相机,相机包适应室外温度半小时后,再取出相机拍摄。回到室内后,也不要立即从摄影包中取出相机,应将摄影包放置室内,回温2-3小时后再打开;
2.低温状况下,电量耗损比较大,除了多准备几块电池,更重要的是给电池保温,无人机必须要预热再起飞,否则掉电非常快,甚至可能瞬间没电无法返航;
3.如果是-20°以下拍摄,如果可以,尽量使用背屏取景,避免手拿着相机,通过目镜取景,否则呼气会导致背屏、目镜结冰雾和机背操作键冻住而影响拍摄;
4.手机拿到室外若是没过多久自动关机,可以在手机背后贴一块暖宝宝,并备着充电宝。


📚 【签证】
俄罗斯 签证属于“无门槛”签证,什么存款证明、在职证明、银行流水什么的统统不需要!最简单的是在万能的某宝找个代办,30天的个人旅游签证8~10个工作日出签,价格700多人民币。
所需材料:
1、有效护照原件,有效期在6个月以上
2、护照主要页复印件一份
3、彩色证件照(1张,白底,规格:3.5cmx4.5cm)

☎️【电话卡】
俄罗斯 的主要电话运营商为Билайн、МТС、Мегафон、Теле2.

万能的某宝可以买到,也可在机场、市区内四大运营商的直营店、Евросеть商店购买 (需携带护照)。如需充值,可前往运营商直营店、Евросеть商店;多数超市与购物中心门口的自动缴费机也可以充值,但需要支付手续费且不找零。如果在 奥尔洪岛 或小镇需要充值又没有自动缴费机时,可以请酒店的工作人员帮忙。

🛬 【交通】

✈️航班:
北京 和 香港 、 广州 有直飞 伊尔库茨克 的航班,有西伯利亚航空(S7)和 海南 航空提供的直飞航班。由于疫情原因目前国外航班尚未恢复,不作过多介绍。

🚘包车:

建议提前预定,蓝冰季节比较火热,不管是包车还是住宿都需要尽早预定,我们预定了七天包车,含接送机,住宿也可以代预定,行程可以自己来决定,司机大哥还有摄影设备,一路给我们拍了不少照片。

贝加尔湖 区的内部交通可以分为当地交通和主要景点之间的交通。 伊尔库茨克 本地的交通可以通过公共交通和出租车来实现,其实不大的城市通过步行也可以完成参观。前往奥利洪岛、 利斯特维扬卡 则需要选择巴士或包车。

从 伊尔库茨克 前往奥利洪岛需要搭乘巴士抵达渡口,再转乘接驳船上岛,车程约5-6小时,冰封期汽车可以直接从冰面开上岛,但是需要换车。未结冰期间和夏季,则需要在码头转乘船抵达奥利洪岛。

每间酒店的前台都可以预约巴士,巴士会在预约 成功 后在约 定日 期的早晨或上午到客人所在酒店接。

也可以直接前往中央巴士车站搭乘巴士,每天上午有车出发,客满即出发。

价格:巴士900卢布(约100元人民币),渡轮350卢布/人(约40元人民币)

🚍预约巴士:预定奥利洪岛的住宿后,通过电子邮件向房东/酒店方要求帮忙预约上岛巴士,说明上岛时间、出发和抵达的酒店,巴士会在预约当天前往酒店接。

巴士总站:自行前往 伊尔库茨克 市区的巴士总站搭乘上岛巴士,每天上午发车,客满即走。

🏡住宿

由于奥利洪岛与 伊尔库茨克 之间的车程十分遥远,因此当日游览并往返的行程并不可行。如果选择南线或北线其中的一条线路游览,则至少要在岛上住宿2晚,如果选择两条线路都前往的旅行,则需要在岛上住宿至少3晚。奥利洪岛的住宿主要集中在胡日尔镇,镇上有很多俄式风情的小木屋可以选择。

☕️ 美食

俄餐是最早进入 中国 的“西餐系列”中的重要成员,不少父辈们对于年轻时代味蕾上的“奢侈”记忆就有俄餐的身影。因为地处寒带,俄餐有着鲜明的特色:热量巨大。长期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才能藉此补充热量、度过漫长的寒冬。同时,由于农业并不适宜在当地发展,这片土地上传承下来的蔬菜品种并不丰富。远地运输而来的蔬菜成本高昂,当地人和当地的厨师始终还是青睐在土豆上大做文章,各式各样的土豆绝对够你尝个够。
低热量健康饮食”的概念始终未能渗透俄餐传统烹饪口味的壁垒,对于饮食挑剔的旅行者,不妨就当临时御寒和尝鲜来对待 贝加尔湖 当地的俄餐吧。

伊尔库茨克 餐饮行业相对更加发达,比起我去过的 摩尔曼斯克 ,这里算得上 俄罗斯 的美食天堂了。搜寻当地人欢迎的餐厅,可以品尝到地道的俄式高热量口味。牛排和鲑鱼是不容错过的主餐,配菜往往会选择不同手法烹饪的土豆——除此以外,也没什么主食可选了。红菜汤和奶油汤也是驱寒利器,相比之下,红菜汤看起来的油似乎更少一点,受欢迎的餐厅还有招牌的餐后甜点,让你一尝便难忘。

不要忘记点上一杯鸡尾酒,我们在这里几乎每一餐都会来一杯,推荐大家一定要尝一下,物美价廉,一杯只有10-15人民币!太良心了!

💙 关于穿衣

羽绒服、加厚的保暖裤、户外雪地靴最好挑选具备防滑功能、防水的雷锋帽、最佳,由于需要操作手机相机,手套最好准备2双,防水的棉手套再配灵活的毛线手套。

如此美景,当然不能只穿防寒服,而忽略了拍照的需求。 贝加尔湖 基本是蓝白的世界,所以衣服颜色要么鲜艳多彩为主,要么就干脆素一点。

雪地靴一定要买户外品牌的,普通雪地靴大都不防滑,在结冰的地方寸步难行。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