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1935是以1935年投入生产的长安大华纺织厂,承袭珍贵的近代工业文明遗存, 定位为涵盖大华博物馆、多元消费的文化商业瓦肆。
大华纺织厂,1935年由西北首富、中国纺纱大王石凤翔建厂,原名长安大华纺织厂。大华纺织厂曾是国军的军需厂,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曾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西安解放时,石凤翔跑走上海,后转居香港。工厂于1951年实行了公私合营,1966年12月收购归国有,企业改名为“国棉十一厂”,厂名一直沿用到2008年倒闭。
石凤翔与蒋介石是儿女亲家,女儿石静宜嫁给蒋纬国,谈不上高攀,倒是蒋介石出于民族工业发展需要结亲的。解放后,石凤翔长时间居住在香港,老死在香港。
现在,大华纺织厂厂区已经作为工业遗迹保护,成为民众怀念凭吊的地方。下边是2月25日在大华旧址拍摄的,时过境迁,一派衰败,让人感慨。
大华纱厂的经历,是民族企业发展的缩影,从它诞生之初就与国家的命运绑在一起,浮浮沉沉,起起落落。中间偶有浪花泛起,演绎出令人瞩目的传奇故事。蒋委员长次子蒋纬国与石静宜的爱情故事就令人惊奇。
从1935年建厂开始,大华纱厂就是当时政府的管控企业,抗战时期则发挥了“补给”的重要作用,因此被日机多次轰炸。据《新城区大事记》(1911-1949)记载:民国28年(1939年)10月11日 日机12架轰炸大华纺织厂,投弹30枚,死伤40余人,炸毁棉花2.5万担,厂房、机器严重受损,全厂停产。5月6日 上午7时40分,日机17架空袭西安,于尚仁路、大华纺织厂等处投弹25枚,炸死炸伤30人,炸毁房屋10间。8时20分,又有9架日机给火车站投弹20余枚,炸死炸伤32人。12月2日 日机空袭大华纺织厂,投燃烧弹4枚,烧毁库房棉花1456包。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