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又是一年春来到,我们一起共赴花期。

    四姑娘山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我国地貌第一阶梯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与汶川县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连,属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地质公园类型为极高山山岳地貌、第四纪冰川地貌。其园区山势陡峭,为东北高、西南低。河溯源切割强烈,谷深坡陡,相对高差达2000~2500米。分为中切割极高山、深切割高山和深切割高中山三个地貌区,发育规模大小不等的数十条现代冰川。总面积49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面积394.83平方公里。 四姑娘山,以雪山、冰川、峡谷、湖泊、飞瀑、绿柱石和天河石矿物等极高山山岳地貌、第四纪冰川为代表的地质足迹在全国53家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成为阿坝州继九寨沟国家地质公园、黄龙国家地质公园后的第3处国家地质公园。

    四姑娘山被当地的藏民尊称为神仙山,据有关传说,一共有四位既美丽又善良的姑娘,她们为了给自己的父母报仇以及保卫村子里面的村民,齐心协力势要消灭恶魔墨尔多拉,与凶猛的恶魔作战后,四位姑娘最后变成了四座挺拔险峻的山峰,即为四姑娘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金川梨花如约盛开。

    神仙包,金川梨花最著名的观赏、拍摄地点,每当梨花盛开时节,整个大渡河河谷,都会被漫山遍野雪白的梨花覆盖,蔚为壮观。

    如果你来过金川,你就会懂得为什么它成为梨花盛开的代名词。

    阳春三月,春风拂过,十万株梨树占地万亩。

    树上的梨花争先恐后的盛放,淡淡的梨花香气随着春风,洒向世间,与世人共享。

    大片大片的梨花,犹如一场温暖人心的大雪。将川西这片土地点缀了一番,让春天变得更加的惊艳。

    四川省丹巴县位于川西高原,海拔1800米左右。丹巴是一个出美女的地方,因此丹巴也有“美人谷”之称。丹巴的中路乡更是古东女国的皇宫遗址所在地。

    “中路”在藏语中的意思是“人和神向往的地方”。

    中路藏寨坐落于小金川东岸山坡半山腰的一处开阔平地上,除了五个村子的民居,还有为数不少的碉楼星罗棋布其间。在墨尔多神山脚下宁静如诗的田园与美丽的藏寨碉楼交相辉映,又有着“最美的古碉藏寨”的美名。

    图片来自团友
    图片来自团友~
    图片来自团友~~
    图片来自团友~~~

    每年3月-4月,中路周边的梨花盛开,绵延河谷数百公里。山谷中,风在梨花树间吹过,片片梨花簌簌飘落,神仙一样的生活!

    雅拉雪山,藏语全称为“夏学雅拉嘎波”,意为东方白牦牛山,是中国藏区四大神山之一。由于藏语翻译的版本不同,在丹巴一侧叫作“亚拉雪山”。雅拉雪山位于四川甘孜州康定、道孚和丹巴三县的交界处,海拔5884米,与它西北方向的墨尔多神山遥遥相对。

    “亚拉”在藏语里的意思是“舍得”,理解为亚拉雪山是一座代表牺牲和奉献的神山,是八美地区的保护神,不容亵渎。民间流传着一个传说:阿尼玛卿山神应众神之请而舍得让自己的大儿子来到了亚拉雪山。

    木雅金塔,又名木雅尊胜塔,是多吉扎西活佛为纪念十世班禅大师于此灌顶布法而修建的佛塔。金塔位于雅拉神山、夏古冬青山、文殊山、观音山等八座神山所环绕的中心,藏语称“古汝塘”,意为“莲师道场”。

    墨石公园景区(八美石林)位于道孚县以南的八美镇,自然地理上属横断山系大雪山脉北端,分布面积约5平方公里。八美石林是人们通常的说法,用专业的定义则有不同的称法,强调其构造作用,称之为“构造石林”, 注重其变质作用,说成是“变质石林”,从组成石林的岩性特征定义,叫做“糜棱岩石林”。无论是“构造”、“糜棱岩”还是“变质岩”对于普通游客都是生涩的名词,但恰恰最能表达八美石林的价值和与众不同。

    黑石城在318国道2913公桩左边的祝桑乡境内,据说这里是一处神秘的宗教圣地,山上遍布的黑色经石是由早年在当地修行的喇嘛背石垒砌而成,也有人说此山是300年前部落之间征战的要塞,现仅余荒凉废墟。黑石城地处贡嘎山西北方,与贡嘎主峰直线距离约68千米,是观赏贡嘎山(夕照)的最佳观景点之一。向黑石城东北方还可望见雅拉雪山,与雅拉雪山主峰直线距离约51千米。

    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海拔4298米,是康巴第一关。折多山又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西面为高原隆起地带,有雅砻江,右为高山峡谷地带,有大渡河。大渡河流域在民族、文化形态等方面处于过渡地带,主要分布着有“嘉绒”之称的藏族支系。其地域往北可至四川省阿坝州的大小金川一带,折多山以东是山区,而折多山以西则是青藏高原的东部,真正的藏区。“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写成汉语又是“折多”二字。

    折多山是大渡河、雅砻江流域的分水岭,也是汉藏文化的分界线,翻过了折多山,就正式进入了康巴藏区。“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写成汉语就是"折多"二字。折多山的盘山公路确实是九曲十八弯,来回盘绕就象"多"字一样,拐了一个弯,又是一个弯,难怪当地人有句话叫:“吓S人的二郎山,翻S人的折多山”。

    举报

    本篇游记共含0个文字,0张图片。帮助了0名游客

    相关游记

    游记目录

    • 01 / 默认目录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微信扫描二维码👆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2025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