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时间是笼统地向前流逝的
但一年四季的变化让这座星球的智慧生物还是划出了各种计算方式
这个时间,我们就要携手走到下一个叫2021的单元,开始新的一年
地球人把从最后那一刻叫做跨年,凹造出特别的年节仪式感
虽然不知道有什么特别的肉眼可见的效果,但是还是有人乐此不疲,比如——我
那么要去哪里?从身边的朋友打听起了计划,东北的滑雪场,潮州的小吃街一个个蹦到了眼前,江山如此多娇,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而杭州突如其来的降温,冷空气成功的带跑了我的选项,今年还是去个暖和的地方吧
目光锁定相对温暖的东南沿海,一遍遍的筛查能填充我2-3天假期的目的地
“闽南还是不错的嘞”、“一定要到这边来,很好吃”、“你帮问候下哦,拜拜要这么那么…”
寺庙,小吃,慢节奏,元旦人少这样的信息开始输入的时候,选择就开始逐渐清晰起来了
我要去的是一个刚刚满足我短途出行计划的小城
宗教文化盛行且交融,民族特色突出且独特,小吃多样且选择丰富
2021的开年之行就从“鲤城”开始最为合适,希望借着锦鲤的气运,开年大吉!
这样的小城规划看似很容易,但是没人喜欢拾人牙慧,完全照着2天1夜的行程安排
所以我给自己加塞了很多不容易被发现的安排,或者没那么好到达的地方,让原来时间里的内容变得“拥挤”起来
这将会是一场独行,至于为什么,因为“人生是一场属于自己的孤独旅程呀”
好了,其实我有言不由衷的邀请过几个朋友同行,半开玩笑一样的
但只要看出他们有一点点前往的意思,我便再也绝口不提此事
所以一边自怜自叹,孤独呀孤独,一边是兴致勃勃的开始准备自己的旅行计划
独行于我而言,需要自己落实制定内容庞大的旅行内容,尤其是对于城市,我更习惯了的变成暴走暴龙族
这对同行的人一定难说友好,所以大踏步的跨年还是让我自己来吧
这让我想到刚刚过去的2019年跨年的跨年愿望
我写到要做一个“秋水揽星河”的人,现在看来,十分矫情
这一年知道了秋水很凉,看星河不滚烫,至于这个“揽”更是找不到一点点逻辑
也许是水面倒影星空的意思?
但这一年好像也完成了愿望,做了一个“生动”的人,“俗气”的人,“幼稚”的人
2020的跨年我用了,米兰昆德拉在自己的书中写道的一段话,以作寄语。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过去,我要向前走。”
天广,地阔,朝前走的第一站就是泉州,只停留了短短48小时
对于这做老城应该只算惊鸿一瞥,但就是这一瞥已然是满目传奇,圣人之国?刺桐城?
我查到泉州有众多的别称,每个称呼后面同时代表了一段段的属于城市的高光时刻
小城不大,却卓然不可思议,让你才发现,你为他预留的时间其实全然不够
只能不断地加快脚步,在白驹过隙的倏忽中,多看看,挽留万一
▶️去闽台缘博物馆,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曾经的东方第一大港
▶️去清净寺,这里是东方麦加,世界宗教博物馆
▶️马可波罗说这里是光明之城,繁荣延续了整整700年
▶️刺桐花说,我通过海上丝路从南洋而来,演化了一整个刺桐城
我到了,然后发现
▶️到泉州要配以一碗加料十足的古早味
▶️东西塔间可以看到不同宗教如何和谐相处
▶️骑楼抵御了百年风雨“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风”
▶️西街象征了一代人的乡愁
▶️天后宫、关帝庙保佑海上人家信徒
▶️府文庙、开元寺、清源山,儒道释三家和和气气,海晏升平
▶️白岩松说泉州,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
那匆匆掠过的瞬间中,街头一撇,就像是被放了慢动作,那个画面中,老人煮水祭祀,烧火生炊
方才能知道泉州的一砖一瓦里砌成的古城,真的住着“半城烟火,半城神仙”
20年12月30日,杭州遭遇寒流,是全年最冷的一天
带着一个26寸的行李箱正常上班,下班,随后转车到机场,开始跨年旅程
对于晚上11点的航班,到达机场的时间算是刚刚好,前序航班到达开始准备
而在我到达机场10分钟前,有朋友刚刚发圈起飞,前往拉萨,在机场的时间刚刚错过
让我开始发散的想,在漫长的生命线上曾经遇到的人,若是没有巨大的吸力,真的很难再相遇
所以又回到一个朴素的道理,要珍惜时间上每个宝贵的节点,在泉州尤为明显
从杭州到泉州的两个小时,落地就已经凌晨了
从落地开始,到1月1日晚间离开的火车,有大概48小时的时间
在四处游荡过程中,更发现这是一个适合调出周末放空地方,活动丰富,物价亲民,交通便利
如下便是给出行泉州,所整理的部分攻略,用以参考:
泉州,唐嗣圣元年,因泉山得名。
在泉州市内,会以鲤城区、丰泽区作为主要的生生活区,所以周末的泉州路线也主要围绕在这两个区域,最集中的应该就是以鼓楼为核心的大十字区域,由两条道路交错组成,一条叫西街,一条是中山路(又被分为中山北路,中路,南路)与东西街,涂门街交叉。这个大十字集合的泉州最具代表性和最精华的风土人情,景观文化,如果有第一选择一定是这里,具体的路线如下图,我是从西街开始顺次游览,最后结束于天后宫。
以上另外一张是第二天的路线图,主要囊括的是泉州古城外围的著名和非著名的景点内容,是两日线路第二日的内容。但是游览的节奏因人而异,城内休闲的漫步两日也是足够的。外圈的内容更倾向于遗产类,名声和意义逐渐大于参观的实物内容。以下三点分别是从左到右,清源山、洛阳桥、浔埔村。
再者是我没有去到的泉州周边,2日的时间远远不够,但是有想要多拿出几天呆在泉州的小伙伴,可以去崇州古城、寻找惠安女,寻找风车岛,或者去晋江也是蛮不错的选择哦
通常我们考虑最多的就是气候和节日。
【月份】对于泉州来说每年的夏季比较炎热,但是各种花卉植物也是最好的时候,如果想下海这个时间可以作为首选。但是泉州游览的重点不是海滨所以推荐大家还是春天来,泉州的冬天天气温和,而且春节等等节日都会有很多民俗活动,普遍价格也比较合适,所以推荐这个时间
12-次年3月,推荐时间;3-6月,淡季价格;6-10,传统旺季;
【天气】因为是短途出行,周末天气很容易预测,所以找个晴好天气的周末,也是很重要的。
泉州的游览,主要在各类寺院和街巷,彼此之间也多步行;其次泉州建筑的颜色丰富,在晴朗的天气下,颜色更加的饱满。
【年节】一年中活动丰富,最值得关注的有这么几个节日
1、元宵节,正月十五泉州会有热闹的新民街花灯节,天后宫还有特别的乞龟活动。
2、妈祖诞辰,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福建最重要的地方神妈祖节日。
3、关帝诞辰,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泉州最灵验的准通关岳庙的盛大活动。
4、其他传统的农历节日
【怎么去泉州】
泉州拥有机场(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和高铁站(泉州站,泉州东站是老火车站),临近城市和省份做高铁出行,到高铁站后,乘坐30分钟左右的车子就可以到老城了。如果出现隔着省份的地方,可以比较高铁和飞机的价格,飞机到达,换乘车子到市区,大概40min~1h左右的时间。
【泉州市内交通】
如果在古城的范围,招手就能打到纯电动的公交(样子像是景区电瓶车),没有指定的路线,和师傅说了目的地以后,就会带你,就像是拼车服务一样,微信可付。这种交通方式是古城内最方便的和便宜的,在这个指定范围,基本上2元满足了所有的需求。
要是远一点的地方,比如洛阳桥、清源山、浔埔村,都是有对应的公交系统的,但是建议大家直接打车,可以比较快捷的赶到目的地,同时价格也相对是合理的。(以上三地的总价格大约在150元)
【住宿怎么选】
泉州的住宿,也许有高中低档的差别,但是总是离不开老城的范围。住在中山路和西街大十字附近,就满足了基本的便利性。周边景点一般也都可以1日往返,所以住在这个区域是相对不错的选择。
而除了常规的连锁酒店和奢华酒店,青旅与民宿也是很好的选择。他们一般都是用曾经的古厝改建,利用几层和天台观景,视角比较独特,是最值得入住的理由。
泉州是我第一次来福建,闽南味道也第一次刻在我的心里。淡淡的甜和咸鲜,淀粉调出的汤羹留下了最深的印象。但是美食的口味从来千奇百怪,每个人的感受大相径庭,所以仅供参考,具体的店面和招牌菜放在下面慢慢介绍,先了解下泉州美食地图吧。
以上是我出发前翻了很久的口碑产品,但是两天时间,并没有给我那么多探索的机会,集中成片的为大家介绍出三个具体的区域,涉及了大部分美食
1、东西街美食长廊
从开元寺到钟鼓这一段,大大小小的店铺不少,即使是有名的总店也都愿意在这里开分号,为的就是这里庞大的人流,从西到东,吴阿姨亲手做的手工麻糍、黑暗料理土笋冻、阿姨鸡架、候阿婆肉粽,都是必须尝试的老味道,当然你来到这里以后发现,奶茶、kfc、等等在这条街上应有尽有。
2、金鱼巷区域美食
从钟楼下来会有东兴牛肉和另一个手工麻糍,走到金鱼巷口,就能吃到泉州传统汤圆-元宵圆,另外一头是著名的爱啊石花膏和鸡腿怣烧烤店。这三家基本都是常年排队系列,特别是烧烤常年满客的状态
3、清净寺周围区域
从府文庙走来,是人生一串特别找的古趣烧烤鸡翅,一街之隔的是斯丹姜母鸭和好成财牛排,
这个区域似乎都是围绕在清净寺周围的,从这里往天后宫的路上,还有两家老店,水门国仔的面线糊和泉州牛肉小店的海蛎煎都亲测美味,再往下就是天后宫旁边的秉正堂石花膏了。
在跨入2020年最后一天的那一刻,我在飞往泉州的空中,2个多小时的航班,航班越过了一个又一个城市,虽然已经进入子时,但是大地的火光好像并没有减弱,特别是道路灯光准确的划出了每个城市具体形状,就像是大地绘画一样。
天空还会有一层域外的光源呼应,虽然没有那么连接紧密,但是还是被大家划分出许多许多的星座,我们的飞机就在这么一上一下两层光源中穿梭,如果我可以平行于我们飞机的角度看向我,想来是很壮观的场面。
守着飞机上的小窗看的时间久了,又想起了很久以前的希腊神话的一个场面,普罗米修斯将火种带给大地,从天空俯瞰大概也和我的视角是相似的,黑夜之光。
等到落地泉州机场,差不多就到了下个时辰,丑时,入夜已深。
夜已深,所以提前预定好了接机。往泉州老城走的路上,打个盹,就到西街附近了。因为酒店位置距离开元寺不太远,所以就选择在开元寺大门口这里下车,虽然已经折腾了一晚上。
但是到了这里,发现还是迫不及待开始了辛勤的摆拍,到泉州的第一张合影就是与大门紧闭,昏黄灯光一起开元寺“紫云”大门。
大门前的围栏、团队入口、检测站歪歪扭扭的摆在那里,后面就是开元寺的南大门,大门的牌匾与众不同,也称为“紫云匾”对面象峰巷前还有一座“紫云屏”。
一个姓氏家族的荣耀就都凝结在这两个字中,开元寺的起源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在唐贞观,泉州有一位黄守恭,开元寺的土地是他私有的桑园,种种灵异下,他献出了桑莲法界的土地,这才有了后来的开元寺。这样颇具有大智慧的做法,让他在献出土地后,并没有给子孙留下更多的物质财富。反而鼓励自己的5个孩子分遣在外,开枝散叶各有建树,时间久了,各地的族人们就把紫云匾和紫云屏记作家庭的荣耀,成为宗族联系的精神想象,因为这样的认知反而传承的更久远。
和这精神象征的牌匾反复凹造型以后,我好像也摸索到了一丝泉州府与众不同的地方。
按照入睡时间,今天还应该算是早起的一天,刚刚进入辰时,就已经把手中的无人机放到天空之中,看到被金色阳光照亮的寺庙。
泉州的夜很安静,和各个景区的灯光有关,像是这样的寺院类的景区,大部分没有夜景,全全凭借自然光的补给,所以日出日落的光线对这样的景观增色不少
飞起来以后看到两座石头塔、建筑都有红色瓦片屋檐、榕树和道路见缝插针填满画面,泉州的色彩就这么很直观的出现了,然后绿意最多的地方就是开元寺,昨晚写着紫云牌匾的寺院。
横飞在天空,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了开元寺建筑布局还是呈现中轴线对称的,面对街道的右边还另外会有几个红色的建筑,不知道具体用作什么。
寺院的结构很清楚了以后,我发现里的远一点,还能发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比如象峰巷一个红色砖檐的现代建筑,好像是一个学校或者是剧团一样的建筑,成片的红砖厝有若隐若现的巷道,也许探一探还会有不同的发现,这样的探看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最快的了解小范围的情况,让行动有所指南。
而昨天通车的西街,突然就变成了步行区,这是一条宽阔的大路,从开元寺起到钟楼,中间挤满了零零碎碎的小店和网红点,来往的机会很多,便粗滤的筛选而过,飞在空中俯瞰西街,车水马龙之间,一天真正的打着呵欠开始了。
整装待发,就从昨晚合影的地方进来了,昨晚知道了牌匾紫云意味着什么,但是今天入门的时候,有讲解经过,我便又知道了一个故事。“一朵紫色云彩覆盖,夷平此处,为佛门献土”
这让我有了一个消极伟大价值的猜测,会不会是一个雷电毁了庄园,家财散尽讨生活的故事,当然这就是像是暗黑童话故事一样没有依据,就是一闪而过的念头。
真正进入大雄宝殿所在的院子,两列的古榕树和石雕交错并行,上了年代的榕树垂下气根扩展势力,几百年了,这些石雕年代没有名木那样写明时间,但是粗粒感很有年头。寺院可能时光经前流转,但是无论怎样的变化都围绕了这些已经成行的树木,没有在改边过。
这其中有一只石龟霸下,显得不太一样,十分光滑,背后的凹槽上的石碑已经不见踪影,这只石龟算是开元寺收留的一员,原来它驮着石碑在泉州城隍庙,后来城隍庙拆除,才来到这里安家,同样来落户的可不止这一只石龟,还有就是大殿须弥座下那些狮身人面的浮雕。
内核其实涵养了很多不同的文化的内容,让开元寺更加的兼容并包。
虽然都是石塔,但是不同的,大殿月台前,两座宋代的阿育王石塔,也是一东一西,早上阳光透过榕树,最先到达的东塔的位置,之所以会关注到它们,就是因为他们的造型与雷峰塔地宫中的金属阿育王塔相似,但是放大这么多倍的石塔比较罕见,而且在维护过程中,还发现塔中藏有经幢和金银器,看来传说中器物藏金果然所言不虚。
关于大雄宝殿,也被称为百柱殿,除了中间神像的部分,其实总共与86跟石头立柱,这样是保存最好的部分。至于中心的神像,有五座如来造像,称为五智如来。开元寺主持皈依了不同的佛学流派,可能也是在这座寺院长久以来能兼容并包的关键。
须弥座束腰间嵌有72幅辉绿岩的狮身人面像和狮子浮雕。它们是婆罗门教的雕刻,据说这些狮身人面石刻石明朝重修时从元代婆罗门教寺院移植过来的,宋元时间的文化繁荣和交流可见一斑,这些狮子浮雕特色也很明显,螺髻长耳,璎珞莲花,还符合佛教中一些形象的。
须弥座上就是桑莲法界的宫殿,我对宫殿内部印象最深的还是房梁上,那些鸟人妙音鸟,在内地寺院中不怎么多见,大雄宝殿后面的柱子也有典故,依旧是外来品种,一对古印度教石柱,我不由得像,当时修建从别的教派建筑山还真是“顺”走了不少建筑物件,才完成了主体的构建。
时间还真的是给这些舶来品涂抹的面目全非,看来是这样的,在长久时间里最先被忘记的可能就是人的面孔了。
事先的路线是参观中轴线,东塔,然后到西塔从西门出。但是早晨的阳光打在西塔上金光灿灿的,让我都来不及走入大殿就往西边的去了,西塔前一条小长廊,一片小广场,自然没有逃过早上晨练的人,不是太极,是另一种略有刚猛的功夫,这块小广场全是露天的,和树荫覆盖的东边不大一样。
开元寺的东西塔首先是整个泉州的旅游中心,这对石塔也是国内现在最为古老、高耸的石塔。因为火灾频频,索性由木塔转化为了砖塔,石塔。因为沉重的石材是考旁边堆山土山运送建造,对于45/48米的两塔来说,可见需要多大的山体才能构造。
穿过广场就离石塔越来越近了,走进了看,到是不如远观石塔的,挺拔高耸,但是却能看到之前在网络上找到的石头细节。五层,每一层8个面,每个面2尊雕像。西塔(仁寿塔)上总共有80尊塑像,基本是建塔原物,只有清代替换了其中的19尊雕像。好玩的是据说西塔上的石刻种类丰富,也没有按照佛教等级排列,童子可能在上层雕刻,菩萨躲在下面的楼。
至于网传的“著名的戴金箍的“猴行者浮雕”(第四层东北面),它脖子上挂一串念珠,腰悬佛经一卷,栩栩如生。”是有一种西天取经的感觉,但是专家考证,这里应该是描绘的印度猴神哈努曼才对。
不过站在塔下,看到一面是一面,无法放在平面一起对比倒也看不出特别多的区别,据我观察,根据近大远小的原理,两塔还是保持些距离好看些。东西塔均不能上塔,最多只能走到塔下,所以不是为了特别去看看石刻倒也不用特别赶来。
从西塔返回大殿的途中,会路过一块麒麟影壁,影壁一般对着大门,这个不合理的安排让我顺手查了一下,原来是和霸下一起安家开元寺的城隍庙遗迹。两边的侧边有些瓶子、松鹤的吉祥图样,瞬间脑补了讲解员借助谐音讲出的种种祝福。
回到中轴线,大殿之后还有一个我种草的“甘露戒坛”,在杭州有一条北山街,消失了一座香火鼎盛的昭庆寺,只留下其戒坛。在我漫游西湖的时候,无意记下了整个信息。而与之并列的三大戒坛,就是开元寺甘露戒坛和北京戒台寺,自然要看一看其他的戒坛,戒坛的功能性是受戒,所以整个戒坛规格很高,殿内寒山上菩萨和佛陀雕刻精美,甘露落下成戒,也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从此往后,零零散散的建筑不少,有地藏庙,有客堂,越是往后越和生活区相似,后面已经有住宅小楼。这是一个活着的寺院,就是这么一个特别的感觉。寺院的功能没有丧失,又包容万千,延长出了无限的生机,那时才突然了解了朋友说的旅行的氛围感究竟是从何而来
同样展示出生机的还有这里一颗1300年的古桑树,“桑莲法界”就由此而来,千年的风风雨雨老桑树曾经经历了不少,但至今依旧还是郁郁葱葱的
而我们前面讲到的紫云黄氏,在寺中也有一个小小的祠堂,祠堂并没有对外开放,但春秋二祭,黄氏游子还是会赶回来,那时应该很热闹。
再来便是走到东区了,因为疫情原因,李叔同纪念馆并没有开放,从天空俯瞰,是很规整的建筑,纪念馆并排是泉州湾古船馆和泉州邮局邮局很常规,但是这里的彩绘邮筒是个很好的打卡点,带有卡通拜菩萨们的邮筒写满了祝福,恰恰映照了泉州自己的配色
古船博物馆早上9:00开门,作为了我离开开元寺的最后一站。古船博物馆,只陈列了一件文物,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由海外返程且已出土的唯一一艘古代海船。这是13世纪泉州造的三桅远洋商船,至今已有700多岁,周围介绍了制船的技术和方法,一些船体的配件,但是怎么都绕不开巨大的船体底托,就像是水族馆里的虎鲸一样,让人移不开眼睛,在船底上就建立起来郑和宝船的整个样式。
转出寺院,还有就是围绕着寺院的各类的营生了
返回到紫云屏,接下去两个小时的内容显的零散和琐碎,从天上俯瞰,道路中西街最为明显,但紫云屏后有一条笔直的小道,就是象峰巷了。《泉州市地名录》一书解释称:“此处有一小丘陵似象峰,故名象峰巷。”其实是巷子的名字还是几经变迁的。原有王张丁三世家,现在就变成小小的居民和商业区了。根据规划我给自己安排了长长的巷道穿越,那些老院子和味道据说都藏在这些枝枝杈杈里
刚刚绕过屏风,就看到了昨晚没有开门的戒子书屋,小小的书屋里藏的是旧书和器物,那些爆款流量品一个未见,就是老板也不在收银的位置,躲在一旁看书去了,就像是某处用书店遮掩的特别联络点一样。泉州的慢生活就从书店老板这里开始,书店这个位置再往前走两步猛一回头,能直接看到西塔,就像是无数城市网红机位一样,市井街巷种猛然有一塔,对比强烈,但是泉州的电瓶车可能习以为常,想要站定拍照,身旁两侧飕飕而过,一定不能突然乱动
象峰巷还是属于较为宽敞的,电瓶车两车道没有问题,不过我要去的是更深入街巷的位置,转过一个刚把卷帘门打开的肉铺,然后呆了两秒,好吧此路不通。从下一个街口顺着路沿横渡,依旧不行
没办法,求助施工的工人,了解到目前古城改造计划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巷子里面虽然幽深,但旧疾颇多,需要好好收拾。只能退出来,原路返回到西街,果然无论多详细的攻略,还是走到了从常规的路线之上。
西街到白色钟楼很短,应该有无数人走过这段路,所以称为商家顶级的流量一点都没问题,工商银行的小楼被画成明信片,这个时间的街边摊也看不出“知名”二字,没有夜晚的勾兑,西街逊色了不少。而又因为难得的晴天,想要更多的看看老建筑,脚步匆匆,很快的旧赶出了脚程,只在路上随意的拍了几张照片,回头整理照片才发现,路上几处还是网红。
这里一个切面可以清晰的看出闽南红砖厝的墙面建筑的一点特色——“出砖入石”。当然这么整齐的墙面排列不是最初的样子。
因为出砖入石是闽南红砖区利用形状各异的石材和红砖交垒叠砌而成。相传明末,闽南地区发生大地震,地震过后当地人民就地取材,后来被人们应用改良成了现在的样子,所以在红砖中偶尔看到几块白石,是地道的建筑表达。
看到这个白色的西式钟塔,就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钟塔分出东街和西街,也将中山路一分为二。纯白色的民国钟塔安装着石英钟,现在还承担着环岛的作用,没有随着顺时针45°,我选择了去中山路北边看看,地图上这条路笔直的的通向山脉那边。
在这条主路上本来有一些在地图上的标识,也有一些意外的发现,北边的路并不是笔直的,从钟楼向北边笔直过去,道路被一座城楼挡住,向右边偏了一偏。这座城楼,写着威远的牌匾,门口的小广场拿着太极扇的阿姨们还没有离开,城楼上有几个人影,应该是可以登临,想着登上去也还好,就围绕着它前后转了转,有点巍峨正统城墙的感觉。猜着是唐代所建,但有记载的部分也模糊不清。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中古迹·天地春》:“天地春,即上条所云‘双阙’也。东西两门,中累石如城,盖楼其上颜曰‘天地春’。”这样的描述估计留给后人也就是一场猜猜乐了。
但是威远楼上留着留一个泉州建筑的基因—“燕尾脊”,有弧度的横梁,在尾端开叉,就像燕子的尾巴一样,一般只有这样大型的建筑和高中之家才会有的配置,在泉州的各类古建筑中非常常见。
没想到穿过这道门,会看到这么打一个露天开放的运动场,塑胶跑道上小跑地市民应该是十分幸福了,威远楼后应该是重要的官家署衙,没想到成为了这么一个天然绿地,中山公园足球场前面留着中山先生的塑像,两旁灌木和花卉环绕,隔开了道路和运动场,我也是在这里操纵无人机的,广场位置上视野开阔,周边建筑都不高,所以在这里飞的高一点后,就不怕会有视觉盲区了。
继续向北,由复建的泉山门,青灰色的匡形状,因为是后建的,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往上街角的土地公,可真是令人惊喜。
如果想找这方面的资料,简直罕见,泉山土地公,街角景区就能看到他的石像,里面的塑像留在一个像是大排档的地方,可能就是因为没有高高的宫庙,所以才这么低调,不引人注意了。
更让我体会到泉州满地神佛的感觉就是从这里开始,土地公庙有一种特别的法会—听香
【“听香”是“土地公”信仰中一种很有影响的祈祷方式,为祈求某种事情是否有利,拿着一枝香,在土地公前点燃后,告知欲求之事,然后以掷确定出门行走方向,并在行进途中仔细聆听旁人交谈内容;之后,重返土地宫以听到的第一句话向土地公请示,以判明所求之事。】
虽然不知道具体操作的流程,但是这样随机的仪式,不知道怎么就想起姜子牙告诉比干的方法,向城外走找一人问,便有了结果。
满地神佛的感觉,不仅来源如此,往环岛朝天门走的路上,道路两旁还有小小的关帝庙,通天宫,这样小宫庙,在我眼里造型倒是一致,内部供奉的主神不同,在我这两天的闲逛中这样场景比比皆是,一条道路街巷就有他们自己的供奉,有人打理着自己家门口信仰。
朝天门是泉州老城的七大城门之一,目前所见也是复刻的,现在道路上的古建筑都像这样,放在了环岛装饰的位置保护起来,起交通疏导的作用了,城市的发展突破城墙向外生长了,现在再往山望过去,红色屋檐慢慢覆盖了过去。走到这里就开始返程了,返程的方向没有问题,但是窜入了另外一条道路。
向东到模范巷,我要找一个据说供奉白狗的寺庙,寺院样貌和路上那些随机看到的寺院相似的布置,为什么要特意来找它呢?因为对狗的崇拜其实来源于婆罗门教。(白狗庙正名白耇庙,奉祀毗舍耶)为了见证宗教博物馆中的一员,一定要来看一看这些散落残留的婆罗门教遗迹,就像开元寺里的石柱和月台石刻,东西塔上猴王哈努曼的雕像,不去收集散落在泉州的遗迹,就像是全套卡牌中少了一张一样。现在庙中除了主神,还供奉了许多道教的神君,大家济济一堂也是热闹。
从模范巷小径回到东街,沿路市井气浓厚,当地的校园摊贩和我记忆里样子惊人一致,在我还啧啧称奇的时候,差不多也就回到钟楼附近了。
从钟楼再转个45°几步路就有有这候阿婆肉粽这个招牌美食,具体的食物放在最后一起介绍,但是作为中饭,阿婆的粽子真的是一个就是一餐饭量。肚子顶着桌椅出门,本来要返回钟楼的我偶然瞥见了熟悉的燕子脊。之前我们讲到这样的建筑规格一般比较高,加上脊背上的彩塑,让我决定向东再走几步,看看究竟是何方神圣。
我是从侧面进到这所宫观的,刚刚好对着正殿的侧面,宫殿的后面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但是大殿的斗拱、牌匾、石柱全部都让人眼前一亮。
众妙之门-元妙观,殿内供奉的道教神像和装饰说明了它的身份,之所以没在大部分的旅行推荐上,可能也是因为现存道观已经是后建所致。但这都不影响整体的参观感受,现代使用古法复原的道观,显得金碧辉煌。
这里是道教最先落脚泉州的地方,也是道教“道纪司”所在。对外称为丹宝齐全也并不算是夸张,从正门出的时候,看着入门的神龛,木制被制作成莲花乱坠,工艺繁复程度完全不输前代。
绕行出来回到钟楼四面正对的最后一条道路,中山中路。这就和全国大部分规划严谨的商业街别无二致了。步行街打造“四位一体”商圈,据说还引发了不少的争议,将原来的树木移植,重修地点,统一规划,干净整洁。这一段我觉得也是“泉州”变化的地方,如何提升又不失风貌,可能是旧城改造的下一个课题。
当然这条路上还有基督教南堂,正骨馆,这样值得一探究竟的地方,如果你愿意抬起头来看看,二层建筑上的“滴水兽”还是颇有看点的。他们经常以狮子、金鱼、麒麟这样的造型趴在屋檐,作用就是雨漏,在文创盛行的泉州更是做成了明信片和陶瓷摆件。
当然二楼还有些有意思的阁楼和装饰,有些阁楼放着鸽笼,有的是民国时期的洋楼样子。
中山中路周围的小路很多,就像是小溪汇入大河一样,但是目前无论是花巷还是其他什么巷子,大部分还都在维修当中,往觅鲤的这条路也不例外,艰难进来以后发现这里可能更多是网红打卡点,白天基本没什么人流,各类咖啡馆和旅游店铺建在原来的旧工厂上,做了一个创意文化园一样的东西。同样霸占网红集市的知名的小西埕也是同样的道理。
没有将这条路走到头,从中山中路中间就折到了府文庙,从佛家的开元寺,到道教元妙观,这不兜兜转转就来到儒门的文庙了。青松翠柏,文庙就给人更加庄重的感觉,进门以后是完美的轴对称构图,特别的是文庙前面有一座拱起的石桥,和其他建筑不同,内部则比其他的寺院简单的很多,没有金箔加持更显得肃穆,两侧的回廊房间放着的都是相关的介绍内容。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古建筑群反而没那么出名。
文庙门前广场有庆祝跨年的活动,还令我感兴趣的是一个写着“泮宫”的牌坊。《礼记·王制》:"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一般指的就是高等级学府。在这里估计就是指文庙了。之所以注意到它,是因为在地下还留着一件泮宫的阁楼原件,几经修缮,中式楼阁上还有小天使一样的装饰,显得极为特别。一幅“海国闽疆东南重镇,典章文物邹鲁遗风”的对联还真是有些低调的凡尔赛的感觉。
一个候阿婆不足以支撑我的胃,连续6个小时游走也开始进入疲劳期。所以在从文庙出来以后,满脑子就只有觅食这一个念头。还好这里的斯丹姜母鸭、好成财牛排相隔不远,而且这两个小时还找到了一个颇有格调的茶馆,这些在后面会慢慢介绍。
斯丹姜母鸭旁边就是清净寺和关岳庙,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风格。清净寺看起来比较简洁,可能也是失去了原本的功能,就连穹顶也不见了,只能看到一些柱石还保存完好如初。但这一点也没有损伤它的美感,反而显得更加的神圣,像是雅典的神庙的残破,但足够荣耀。
清净寺票价3元,但是游客服务中心并不在大门口,是藏在寺院背后的巷子里,如果提前看到这里,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寺庙中除了原本的清真堂,还有传统的中式建筑当然也属于融合的建筑风格。
旁边还有新建的清真寺,这个就是还在使用中的建筑,在原址的旁边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信仰。
旁边就是准通关岳庙,和清净寺拥有的圣神光辉不同,关帝庙完全不同,充满了烟火气。关岳庙里祭拜的是关公,后来加入了岳飞。这也许是泉州香火最旺盛的寺院,无论是什么愿望,据说在关岳庙都会实现,灵验的示例比比皆是,小小的一进寺院里全部笼罩在信徒的香火里。
与之配套的,是一套非常复杂的打卦仪式,我会在后面仔细写写这部分。求签后,可以在庙里解签,阿婆面前一本厚厚的褐色牛皮色签本,是多年留下的智慧,也直接间接的帮很多人下定了决心。
之前也说了,祭祀的殿堂不大,但是处处有掷jiao的声音,只有两块竹板正反一致,才能继续抽签。
因为有朋友托我带消息给寺院的主人,内部就没拍什么照片,但是寺院外围的雕塑和门楼上的琉璃,当成艺术品绝不为过,猛地一看密密麻麻,重重的屋檐上雕梁画栋,看的人好生佩服,特别是用色大胆,一种生物上往往有十几种颜色和瓦片,也不知道哪里是琉璃哪里是涂色。
看着关岳庙,对面就是上过央视的好成材牛排,而绕行到后门,还被一个特别的茶馆绊住了脚步,休息了约有1个小时,牛排是果腹的美食,而岩茶就是精神的香气,,关帝庙前后没想到都是我的心头好,关于他们就放在后面美食攻略一起介绍吧。
从茶馆出来,本来准备往妈祖庙去,但还有一个承天寺,就不尴不尬的在关岳庙上面。好吧,就让我先去看看这传说中的东南佛国承天寺是什么样吧。路不远所以是步行过去的,路过百川源头和不知名的小教堂。
茶馆往北走着走着,就看到一个放生池,这倒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意味着即将有一大片水域的出现。
这片水域是百川源头了,一个凉亭后面拖着曲曲折折的栏杆,连接在岸边,这个水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两层的屋顶,屋檐向上自然的卷曲,工艺十分的精湛
凉亭的斜对角是铜佛寺,目前还在修缮就远远的忘了一眼
沿路还看到了一座教堂,,但暂时不对外开放
泉州的寺院仿佛都没有高门大院,从一所学校边的小径就走到,这个摆满了石塔的佛国。
一座占地不亚于开元寺的寺院就出现在我们眼前,这里曾经是原来五代节度使的私人别墅,后来改成寺院
有人称这里是城市山林,入寺须知写着“不得喧哗,衣冠整洁,步履端正,一秉虔诚”的须知
这里的殿宇没有闽南建筑繁复,更加的内敛,装饰也十分简约,一景一物,反的自然之境
看了这么多寺院,承天寺其实还真是中规中矩,之所以这样讲,就是因为寺院的配置应有尽有,但是不会多一份,像是开元寺那般有外来的舶来品,但是也不会少一分,不像有些寺院除了大殿就显得有点“敷衍”。承天寺就像是一个标准的寺院范本一般。
但是承天寺也不是没有自己的特色,中轴线东边的大悲殿和前面的两座小殿,就是完美的展现了对称结构的奥义,而且均为重檐圆顶,是看到目前位置最有特点的殿宇屋顶。
从承天寺出来,摆手做到了泉州内城才有的电动公交,就是景区景交车的样子,但是价格合理公道,没有指定路线,告诉师傅目的地,师傅会在脑海里自动形成满足一车人需求的线路。我今天的终点,就是天后宫了,这里也是古泉州南城门得济门遗址所在。城门遗址只有地基了,但是天后宫在斜垂的阳光下缺熠熠生辉。
这就是信仰的世界的胜利吧,天后宫供奉的是妈祖娘娘,作为古代的第一大港,海上的庇护神,是对他们最近的人。
这也是东南沿海现存最新和规模最大的一座,其他地方很多都是这里的分灵,据说,当年郑和下西洋也曾向妈祖祈福保佑
天后宫有一个戏台,平时会有木偶戏的表演,其他部分,还是体现可闽南特别的建筑艺术。
除了戏台天后宫内部建筑如同承天寺一般,中规中矩,古色古香,会给人一类的感觉。也可能是今天已经看了足够多的庙宇,从一开始的大呼小叫,开始变得见怪不怪,也逐渐认知到了满地神佛的来源。
城门遗址之外,是李贽故居,目前还在维修,但先生逆流的文化,没有断绝。
在日落前赶到了无问东西民宿,一层二层是他用,三层是房间,四层是咖啡馆,天台才是这家民宿最为灵魂的地方。正对东西塔的角度,配合夕阳和天台的网红道具,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来这里打卡。这样观看开元寺双塔的咖啡馆倒是不在少数
转日,脱离开市区要往更远的地方走走。清源山|泉州唯一的5A级景区
泉州每个景区都一个主要景区的游览导航,清源山就是其中之一。作为这座城市唯一的一个5A级景区,泉州十八景之一,清源山还真是饱受争议,没有“身高”和“峡谷”的山峰,清源山到底该看点什么,又该如何安排在紧凑的泉州之行中
进门500米就看到老君岩的山口。
这尊雕像是宋代雕刻,《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所以也没有留下具体工匠的名字,但是民间传说则传言,因为工匠是逃难到此,所以不敢留下姓名,但留下的这尊艺术石刻,却是现在全国最大,艺术价值较高的一尊老子道教石刻,旁边立有石碑“老子天下第一”也常被人拿来调侃
除了这尊石刻,从秦代以来,山上留下了大量的文物遗迹,现存完好的有宋、元时期石雕造像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600多方,元、明两代花岗岩仿木结构的石室多处
顺着走,弥陀岩、千手岩、第一山各类的留书比比皆是
弥陀岩和千手岩,旁边都有对应的小寺院,伴随着榕树和巨石朝向泉州城,第一山则是米芾手书,移植在此处;比较特别的是弘一法师的舍利塔,里面的漫画形象和塔外的手术,都不要错过哦
以上都是时间比较紧张的精选看点,如果时间允许,可以选择在此处留一天的时间,后面慢慢爬山到天池,坐下来喝喝福建岩茶,悠悠闲闲的度过一日光景
在清源山的时间不久,其实就是绕着最小的环饶了一周,就到清源山的几公里外的另一个门,这边离着市区还有一段距离,但是现在这个时间,车辆逐渐逐渐多了起来,所以可以很快的找到顺风车。
车上的师傅说,这个点,昨天彻夜狂欢的人们都开始清醒了,新年第一天都爬起来登高喝茶,吹吹风,清爽一点。闽南的口音还没停下了,车子就到了闽台缘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就是在山上西湖前最注目的那个红砖建筑,近处看更是气势磅礴,一尺浅浅的水倒影了蓝天,两侧都摆满了三角梅花,巨大的广场应该能承载不少大型活动,应该是市民广场的范围
闽台缘,顾名思义,展示的是台湾和福建两岸历史沿革的博物馆,级别自然比旁边的泉州市博物馆高一点,大厅正中用烟花燃烧绘制的作品,就是整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一层是主要的介绍,匆匆而过,只对引起兴趣的抓人眼球的颜值品停留,比如八旗战甲,比如那些高头大匾,或者是这里独特的木偶戏,不知名的神像。特别是收集的一张地图,上面还有我们小时候泡泡糖糖纸赠送的水印贴画,蛮可爱的
泉州博物馆就并排在闽台缘博物馆旁边
博物馆前的湖泊,也是城市西湖,另一座亭台楼阁的绿岛。
从博物馆出来,车子在这里需要调个头,从西湖边过,这里已经摆满了各种小吃摊,准备开张,给这个城市绿洲供给能量。乘车平移去看一场表演,这场表演在南少林寺
古老的榕树撑开了大雄宝殿的天空,新年的祈福法会如期开始,梵音笼罩的地方,都有古意
但是古寺之外,有了新的拓展,新建了很多崭新的建筑,他们在原来寺院之外,演武堂就是建在这里,透过层层人影的样子,还是能看到不同寻常的力道,这力道同样传递在另一个地方。门口还售卖着少林馒头就是另外一种力道的体现
这里还要特别说下演武堂的建筑,是一座圆形的,特别是攒尖屋檐,不过这里也就正式走出少林寺范围了,走过一个临时集市,又看到了几间宫观,刚刚开始以为是少林寺的衍生,但是凑近了才发现,非也,是一座道教的宫观,就在少林寺的臂弯里躺着。
在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的之前,楼盘开发的建筑工地里有一个用彩钢板围起来的牌坊,古旧的颜色揭示着年代感,但是这样随意的处理,想来应该不是特别的。可后来没想到,这才是真正的沧海遗珠,这座牌楼大有来头,甚至在现在的整个泉州城里,这是独一份的宝物,当然这些都是我回家整理的时候才发现的内容。
时间又来到了下一个阶段,这两个小时,乘车的时间远远大于游览的时间了,从南少林为起点到圣墓,再从圣墓到洛阳桥去,又从洛阳桥南下的过程,最后这段时间就占了大半。
圣墓,泉州唯二的收费景点,车子拐入小巷,看到一有念头的榕树回头就是了,售票服务中心白墙绿底,里面应该是介绍中心,售票的窗口暂时没有人,可能来这样的景点游客确实比较少吧,敲敲窗口售票员估计也有些惊讶。进来就像是普通的市民公园一样,远远眺望还能看到远处的郑成功雕像。
穿过树林其实很简单就能到圣墓核心了,为了纪念伊斯兰教最早传入的圣徒,这里给他们修建了简朴的形制,园内还有一块拓印了文字的风动石,除此之外,倒是真的没有什么看起来厉害的视觉景观了。
墓葬是简单,但是这里两个人的生平充满了传奇,在穆罕默德时代的远航传教,需要无比坚定的信仰才传播至此吧,青山环翠,安安静静。
下一步,我奔向了了洛阳桥,本打算像是游览长城一样,只走一段,但是因为道路修缮,现在通体会把你送洛阳桥东,想要看到靠近西边的小岛,只能步行走过古时先进的跨海大桥了。
洛阳桥是南迁人们思乡而赋的名字,百年青石桥,用了很多古代的“黑科技”。建设跨海大桥自然求个平安顺利,船型的桥基是乘风破浪的保证,用金属楔子像木头一样钉在一起,而且这里独创的“牡蛎固基”也是当时人们对堤岸观察的生动运用,用自然的生物的繁衍牢固基础成了建桥的独特艺术。
而桥上走,能看到的艺术就是桥上的塑像建筑了,几座菩萨塔在桥东西各分部几座,几块碑石牢固在桥中的小岛平台上,基本就是洛阳桥的全部了。洛阳桥不是笔直一条的,借助了海上的一个小岛,这个小平台也是游人最多的地方。
现在洛阳桥的使用价值已经被旁边平行的8车道大桥代替,在古桥上行走,两面时间流速仿佛不同,朝向大海的那一面,和建桥前基本相似,芦苇一丛一丛,百年如此,回来看,就是座座高楼和密密麻麻的汽车,时间飞快地流动,日新月异,变化非常了。
洛阳桥的游览也比较简单的,应该没有人回头再走一遭。接下去,是长长的一段车程,虽然离着市区比较远,但还是有特别独特的东西吸引人去这个渔村——浔埔村。
作为自然村,这里可不是景区,所以想看到的东西需要自己寻找。开始的时候简单的定位到了浔埔村,目的地到达,一抬头几个大字,村委会。这里和真正参观的地方还有一段距离。
在村里和无头苍蝇一样转了几个来回,最后还是放弃了直觉,一路走一路问,才找到“正路”。
其实应该导航浔埔村的菜市场,这里就有熟悉的导览牌,找到想去的特色旅游区。
一个当地的寺院,寺院前头戴簪花的浔埔女排练着舞蹈,旁边的市场上也有浔埔女的身影,他们最为标志性的就是,头戴花盘,一般是重大节日才会带,但是现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村子里的女人无时无刻都带着这样的花盘。不过也从鲜花换成了永不褪色的绢花作为保留。
另外一个不得不来的理由,就是由牡蛎铸成的房屋,现在村里的新房都是砖砌,或者留下墙面的部分由牡蛎墙装饰,原本的整座的都在坍塌的路上,所以村子里存活不多这样的墙并不多,只有和百年古树一起的留了下来,勤加修缮,成了打卡的利器。
但是往前追溯,这样独特的建筑也是因地制宜的重要体验,远洋的轮渡带来非洲的独特物种,坚固的外壳成了沿海房屋最方便的建筑材料。勤劳的人民创造了,一个个不同又独特的建筑,然后历经风吹雨打,日月打磨,成了渔家生活
要回市区了,乘坐这里的公交,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回市区的公交线路是一条沿着海岸线的线路,坐在左侧靠窗的一侧,就能享受一整小时的海景套餐,因为看了南少林,回城又顺路,就想看看,这被称为南武当的真武庙是什么样子。
车子停在法院这一站,绕过去就看到馆门,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柑橘的。庙宇没有那么特别,反而是一入山门,就站在了一个巨形圆石上,仿佛道观是建在了一只巨大的玄武之上,作为最好玩的事情。
从这里到市区再到离开的剩下的时间,就都留给吃这一件事情了。从南到北重新回到了关帝庙-府文庙,从中山路一路吃上去,从金鱼巷海丝金凤的汤圆吃到巷子尽头的鸡腿怣,放慢旅行节奏进入品味的时间
准备回到住店之前还有大概1个多小时,不想早早蹲在候车大厅,就又回到了西街,看看晚上的西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一瞧不重要,挤的满满的西街和我白天看到的截然不同,商家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每个店铺前都排着队,人流裹着往不起眼的小巷子里,一抬头,还真来到了个没特意寻找的地方,小西埕。
作为著名的网红打卡点,小西埕里举办了很多具有参与感的活动,明亮的灯光和邀请的网红,每一天都借助新媒体传播出了这里的热闹和繁华,整体风格偏年轻化,祈福牌,拍照打卡的内容多,纪念品和网红造景多,对于旅行是个热热闹闹的地方。
离开小西程,我还发现了西街夜晚另一家有趣的店铺,这家店应该是几个年轻人一同打造的空间,充满了自己的想法和传统的设计,在楼上的咖啡馆,是领略人世繁华的好去处。
时间不早了,到这里基本就结束了,回想起来完全不像是两天旅行的内容,但下一段旅程就要开始,你我都要继续开始另一端人生旅行了
闽南美食文化不在菜系之中,但是独有的小吃,排挡都让这边的味道独树一帜
是属于传说中,从不怠慢五脏庙的地方
来泉州前的适当控制也正是为了在此释放,用味蕾激烈的碰撞出火花
尤其在鲤城范围,口水留下三千尺,大腹便便走不动,整个行程更像是一列加速10倍的蒸汽火车
开始时“逛~吃~逛~吃”,后来呀,“逛~~吃,吃,吃,吃……”
从此全程失去制动系统,一气吃成,直到终点,才停下整一趟饕餮之旅
但是据我观察,泉州的古早味、外来融合食物、个人招牌美食实在太多,有时候也不必强求必须要吃谁
沿街的小店全部都生意兴隆,本地人和游客都会捧场,也许只有符合品质的食物才能在这座城市扎根
所以不用太担心踩雷的事情,只有口味合适和不合适的区别
以下有把食物单,列出来,给所有爱吃的人做个参考,其中还混入一家茶馆,是我推荐的心头好
tips:以下是对店面和食物的感觉,具体的不走回头路美食路线请找攻略部分的美食板块
绕过关岳庙,后街一家古色古香的茶馆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整个茶馆的门楼并不与其他的邻居齐平,是凹进去的,门口一个水缸养着碗莲,门口错落着放着盆栽
颇有“大隐于闹市”的感觉,阳光打在墙面上,指引着我往里一探究竟
从后街往门楼走了三大步,就看到了两个介绍牌
讲的是这座茶馆是在一个典型的闽南古大厝里,具有南音和讲古两种文化内容
就这些已经把我带进了这座古厝之中了
后来里了解,经年岁月下,这里还是泉州的一张名片
联合文教科文组织的官员和很多诸多位歌手、明星也曾来到这里
当然最多的,还是三三两两到这里谈事情,讲里短的本地人,一晃旧时光百年
百年老宅是真,独特的古厝天井四周的连廊是拱形,具有弧度,据说这样的构造在古厝里也是罕见,
现在的茶馆大概有20年的沉淀,三进院落,居有竹林、莲花、榕树,我一进去就被一进的天井吸引住了
虽然这场旅行就像是打仗一样,乒乒乓乓的,但是在随意转了一圈以后,我就决定,在这里好好待一段时间
我来的这天,天气刚刚转冷,露天的茶馆人不多,让我有机会好好挑选位置和茶叶
来到福建一定要尝一尝岩茶,所以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茶馆的阿姨给我推荐了岩茶套餐
但是这里并不一定要消费哦,可以礼貌的打个招呼看看这座旧房子,或者自己带茶叶付个茶水费就好
这里的茶水单会用一个木简呈现,花茶和岩茶,消费大约在50~100元左右
但一般是三三两两的朋友出行,向我这样的1人人均自然会比较高,但是值得
岩茶套餐里有三袋福建名茶,正山小种、大红袍、还有一种忘掉了
因为我也只喝了忘掉的那一袋,剩下两袋的名字还是因为我把他们带回家以后从包装上获取到信息
岩茶属于红色的乌龙茶,不清淡,口味醇厚
点单后等待的过程中,这一套“功夫茶”器具便陆陆续续的摆上了台面
对于一个人,未免奢侈,然后面对越来越多的器具,就傻眼了,除了茶壶和水,其他的器具真的一知半解
那个像手一样的瓷器是?
当然这不影响我喝到这杯茶,但是本着物尽其用的理念,还是需要琢磨一番
还好,能顺利完成这套流程
得益于旁边一位还在等朋友大哥(可能实在看不下去了)
主动来帮我理顺和讲解了各种操作指南,让我明白功夫茶上的各种规矩
第一泡茶要倒掉烫杯、紫砂里的茶水要倒干净,福建茶的起源和味道,被娓娓道来
充分讲出了的不紧不慢的闽南生活,和真正旅行的本色
期间讲古的老人还和我聊起了天,互换产地,谈天说地
讲起闽南的思想,我觉得是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解读
在我理解,讲古可能是就是一种讲述过去的方式,带有很多地方思想
比如闽南的生殖崇拜,人丁重于财产的想法,或者对各个其他地方事件的逻辑自洽
虽然有一部分也许不能完全理解,但是不能阻止那种闽南口音传递出来的强大的自信和魅力
老茶馆汇聚了天地来客,无论在何处都别具特色,这里的依然让人惊喜,便是心头好
面线糊是泉州当地古早味,古早,字面理解,应该就是以前正宗味道的早餐
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古早味可能变得越来越精致了,需要对食材的把握更加的精准
说回面线糊,面线丝+木薯粉勾芡的咸味汤汁是底子,在此上搭配其他种辅料,就是简单的早餐
水门国仔,就是地名+人名,以面线糊称霸了整个攻略板块,也许胜在配料丰富和汤头味道
点餐有点像食堂打饭,选好配料,阿姨会告诉你价格,然后到两边座位就餐
在玻璃后面,是一大桶面线糊和三层配料,人多的时候一定要提前想好
油条+醋肉+大肠的组合是我的订单,之所以这么选择,有我自己的理由
油条可以将猪骨汤的味道很好的吸收,醋肉作为泉州必吃,但在其他地方的搭配很难搭配
放在汤头里,就像是酸软的小酥肉口感,至于大肠就是个人口味了
面线糊会把所有的材料的都埋藏起来,粘稠的口感也很棒
后来也在泉州其他的地方尝试了面线糊,发现面线糊的味道似乎差别不大
差别还在各处的配料上,要是不特意经过水门巷,我觉得在其他地方尝试这道美味也没什么问题
动不动登上《舌尖上的中国》或者其他综艺的泉州美食种,有一种清凉解暑的健康甜品—石花膏
可能在查攻略的时候,大家总会有些疑惑,首先石花膏和四果汤的区别,再有就是两家网红店的选择问题
其实石花膏是这种甜品的基础,采用一种叫做“石花”的银耳状汤底,又在里面加入了各类不用配料的甜品。所谓四果汤就是含有传统4种配料的石花膏。
秉正堂属于老字号,堂食大气,配料丰富,多达几十种,火龙果、芋泥、西瓜的配合清凉,位置就在天后宫的左侧,所以生意兴隆。
爱啊石花膏排队的人都到在门外了,两个男生配合,一个制作一个收银,但是店面相对小一点,像我就只能拿着碗蹲在店门口品尝了,这里最大的区别是,有一盆白色手工做的胶质丸子,可能是麻糍?总之是温热的,在冰凉的石花膏里偶尔有一丝温度,是特别的口感。
既然介绍的甜品了,以下还有两种是我路过,但是没有做品尝的,因为对糕点类的甜度实在难以把控。
这两种都是正反两面酥皮,内部一肚子馅料,只不过一个是绿豆沙,一个芋泥。
林记的绿豆饼在天后宫的另外一侧,但是门前没有太多的人,显得有些冷清
庄阿姨则是深谙饥饿营销的套路,明天限时限量售卖,据说至少要半小时来排队,才能有的买
他们的店铺的电话就在招牌山,至于味道就要交给各位甜品大师来决断了
海丝金凤这个名字就十分霸气,进店一看,原来是罗列了闽南诸多民宿小吃,还有可以长久保存的月牙酥等等。但是这里最出名的,莫过于这个用料十分丰富的元宵圆。它的馅料是独一无二的,里面有很多很难煮熟的材料,花生就是其中一个,但是门店会把这个像是五仁一样的馅料煮的软糯,十分独特。
他家有自己的公众号,支持全城配送,还有顺丰快递,但是运费价格不菲,而且据我的经验,拿回家煮的元宵圆十分难把握火候,要不是煮的馅料夹生,要么就变成了一锅糊糊,看来还是自己要到门店才能有正宗味道。
说到烧烤类,有两家被点名的烧烤店都从鸡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的招牌菜
一家是鸡腿怣(you),走到店面前,就能看到老板和各路大咖的合影照片
这样加盖名人效应的小店,自然是排队大户,排到以后可以自己取用食材,交给店家以后
就能享用这样的绝对风味
还有一家只有路过,褒贬不一,叫做古趣烧烤,是以鸡翅称雄
1个多小的央视2套节目,介绍的就是这家的牛肉,给足了面子。实际品尝也是口感绝佳,一份千锤百炼的牛肉套餐,不单单是搭配完美,更是对牛肉口感的极致追求。
首先牛肉材料是老板自己挑选,回来自己处理,只是食材挑选就比很多冷链产品好的多。套餐分三个部分,一碗咸饭,含有小咸菜和油脂,略略发黄。一份牛排,牛排卤味十足,软烂合适,据说是当年下南洋看到牛排改进而来的。一份牛肉羹,这里面的牛肉就大有学问了,是吧牛肉捣烂成泥,抽取所有杂质,精心而做。
这三样拌在一起,真的是上好的套餐类的食物。
没想到群众牛肉小点,居然最好吃的就是这里的海蛎煎和鱼丸。
虽然用了牛肉的名头,但是韭菜鸡蛋加上令人
东街这家烧肉粽,是候阿婆总店。这里主要售卖的就是含有肉的粽子,说是粽子,但和我们普遍意义的不太一样。不如说是借用了肉粽的外壳,粽子有很多种,我选择了含有小鲍鱼的那个,一个超大的包裹馅料的粽子放在碗里,浇上汤汁慢慢化开,可以直接用筷子拨散品尝。
粽子的口味还可,包裹的那些馅料才是点睛之笔,肉粽里的海鲜类拨弄散了,就都浮出来了,一整块的扇贝肉、鲍鱼还有一些其他的海洋水产,造就了鲜味。当人还有其他种类的肉粽,当然就是包裹的内容不同了。粽子比较大,基本是满满一碗饭的分量,不是作为正餐的话,2人分食是蛮合适的。
姜母鸭一定是泉州之行的一道硬菜,每个砂锅里炖煮着特殊调料的鸭子,才成就了这家闽南名吃。
这边帮大家推荐两家,一家是在府文庙和清净寺之间的,斯丹姜母鸭,这家位置十分好,游客很多。属于几年内新晋的网红,另外一家叫做忠绍姜母鸭,是当地人口中的老字号老味道。
其实,实在吃不出什么具体的差异,要是时间不允许,怎么方便怎么来就好了,其实西街也有卖姜母鸭的,而且分成了小份,如果是一个人出行,只是想品尝些味道,在西街也是有选择的。
要是你对以上都没有感觉,就去西街的也是吧,这里不仅是对游人开放,也是本地的年轻人消遣娱乐的基地,所以在这条街上你能找到所有想找到的美食,以下几家店推荐给大家,只是因为实测还可以。
阿姨鸡架和香鸡腿,就像是我们吃的日常炸货;土笋冻就特别一点了,是用当地的一种沙虫包裹在皮冻里,称为黑暗料理,口感也数正常,是属于猎奇范围的美食吧。
至于其他的,只能说西街90%店铺都是食物铺子,所以夜市就来这里,完全没有问题。
新的一年到了,日子依旧如常进行着
被称为艰难的2020,也平平安安的过渡到了2021
人间的烟火气从来没有断绝,那些本来在2020年人类的盛会不也会在2021年重新举办
2021还会有人捧起欧冠的奖杯,有人传递圣火,会延迟,但是不断绝,一如这小城里的香火气和小食物的蒸汽
无论满地圣人的多元思想,还是涨海声音中万国朝的贸易大港,都是在这份烟火气中延续的
泉州无限荣光就是从平平淡淡的烟火中而来
水门通津的这张图,左边是观音宫,右边是炸货店,人们也就是在泉州这两种烟火中生活
只有这两种气息在茫茫暗夜中从未停止发光,照亮整个人间
愿光继续守护长夜
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
(end有延迟到新年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