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菜花飘香、遍地金黄。
4月,春行中国北纬30度。
背上双肩包,坐上火车或当地汽车,从上海出发一路西行。经武汉、神农架、神农溪、清江、恩施、武隆、抵达重庆,沿途神山奇水相伴、淳朴民风迎送。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里,我们似乎忘记了旅行最“原生态”的方式是“脚踏实地”,似乎忽略了季节对于旅行的特殊意义。
其实说白了,旅行就是“望野眼”。看几眼水泥森林里看不到的风景,吸几口写字楼里吸不到的清气,闻几声城市噪声中听不到的天籁。然后,带回一点别人难以体会的感受、感动、感悟。那么,“感时而发”和“走在路上”,就是旅行最本原、最简单的方式。
带着这种简单的向往,两人行,上路。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江城武汉, 晴川阁旁目送一江春水向东流。
从上海坐动车六个小时,经大别山区进入江汉平原,抵达武汉。以前坐普通火车,要从郑州绕道,需耗时二十多小时,而现在也就是喝一杯茶、浏览两份杂志的时间。
这时候来武汉,是为了赶上东湖的中国武汉樱花节。东湖樱花园位于磨山南麓。建于1979年。当年邓颖超精心选址,最终将78棵樱花树栽植于周总理生前在武汉工作和生活期间十分喜爱的武汉东湖之滨。
早春时节的樱花被作为春天的象征。武汉东湖樱花园占地150亩,与日本弘前樱花园、美国华盛顿樱花园并称为世界三大樱花之都。50个品种1万多棵樱花遍植园内,八重垂枝樱、关山樱、云南早樱等都是樱花中的极品。
都说樱花美,美七天。然而园内种植的樱花早中晚品种搭配合理,盛花期可达20天,弥补了樱花花期短的缺憾。游客们可以欣赏到灿若云霞的单瓣樱花,雍容华贵的重瓣樱花,还有婀娜多姿的垂枝樱花,盛花时节微风拂过,片片花瓣飘落而下,娇美妩媚,让人心醉。
爱花人知道樱花的花语是:生命、幸福,一生一世永不放弃。于是,留在镜头里的花影,也有了别样的感觉。
园内地形起伏、溪流潺潺、曲径通幽,虹桥、小岛、叠水、置石等景观掩映在烂漫樱花丛中。
作别樱花,坐动车两小时到宜昌,次日转车上了神农架。
湖北省西部边陲的神农架林区,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包括一个国家级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和一个国家湿地公园。
神农架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由大巴山脉东延的余脉组成中高山地貌,区内山体高大,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神农架平均海拔1700米。山峰多在1500米以上,其中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海拔2500米以上山峰20多座,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成为华中第一峰,神农架因此有“华中屋脊”之称。
山下的宜昌地区已感初夏的暖热,这里仍是冰天雪地,银装素裹。神农架所在的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区,气温偏凉而且多雨,海拔每上升100米,季节相差3、4天。由于受到湿热的东南季风和干冷的大陆高压的交替影响,高山森林对热量、降水的调节,形成夏无酷热、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当南方城市夏季高温时,神农架却是一片清凉世界。
神农架发育受到第四纪气候的冷暖变化影响,部分地段残留了冰川地貌,山峦迭嶂,沟壑纵横,河谷深切,山坡陡峻。根据区内地貌形态特征和成因类型,可分为构造溶蚀地貌、溶蚀侵蚀地貌、剥蚀侵蚀地貌、堆积地貌等四种类型的地貌单元。
当地人说这里的气候是“山脚盛夏山顶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
山顶还被厚厚的冰雪覆盖着,山谷里开始冰化血融,春水已悄然在深山里汇流。
神农架境内地表水资源丰富,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堵河4大水系在此发源。
高山杜鹃正含苞欲放。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立体小气候,使神农架成为中国南北植物种类的过渡区域和众多动物繁衍生息的交叉地带。神农架拥有各类植物3700多种,其中有40种受到国家重点保护;有各类动物1050多种,其中有70种受到国家重点保护。几乎囊括了北自漠河,南至西双版纳,东自日本中部,西至喜马拉雅山的所有动植物物种。
传说这里是“野人”留宿之地。20世纪50年代以来,神农架不时有“野人”存在的报告传来。“野人”之谜是当今世界未被破解的四大谜之一。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发现过“野人”的踪迹。神农架是发现“野人”的次数最多、目击者人次最多的地方之一。
神农架不仅是东西南北野生动植物种类的交汇地,而且是华夏民族四大文化种类的交汇地。以神农架为原点,西有秦汉文化,东有楚文化,北有商文化,南有巴蜀文化。神农架是一处文化洼地,各种文化溪流在这里交融。
相对与人们关注“野人”的兴趣,对这个地区鲜明文化特色的新角度探寻,才刚刚开始。
神农架以它博大的胸怀拥抱探访的人们;以它精深的内涵给人一连串的惊艳。我们从半山腰的木鱼镇一路上来,穿越千树万草,攀登冰雪山道,站在神农顶眺望群山沟壑,背后春风袭人,眼前斜阳正暖。
拜访神农祭坛。主体建筑是炎帝神农巨型牛首人身雕像。雕像立于苍翠群山之间,以大地为身驱,双目微闭,似在思索宇宙奥秘。祭祀区内,脚下是代表天和地的圆形和方形图案。
在神农架行走,总觉有千万年的时光在身边流转,历史和神话绸缪纠缠着。传说华夏始祖神农氏尝草别谷,为民疗疾,开创了中华医药学和农业的先河,而神农架曾是他尝草采药的地方。
千年古杉树。山中常见参天古树上系着红布条,这是山民祭祀山神树神的方式。“尝草别谷,以教民艺;尝草别药,以救民夭”的神农氏,作为神农架山民最虔敬的祖神,在祭祀活动中得到最隆重的供奉。但是今天,我们祭奠先贤先哲先帝的方式,仅仅只是供奉和叩拜?他们悲天悯人的情怀呢?他们的济世之药呢?他们披荆斩棘遍尝百草的勇气和胆识呢?
从神农架转车抵巴东县,此地东连宜昌、秭归,南接五峰、鹤峰,西近重庆巫山,北靠神农架林区。武陵山余脉、巫山山脉、大巴山余脉盘距南北,长江、清江横贯东西,扼川鄂咽喉,据鄂西门户,历来为经济和军事要冲。
境内峰奇峡幽,山清水秀,民风古朴。
上午,山间云雾缭绕,似在异域,疑为仙境。
神农溪发源于神农架主峰,流经湖北巴东县境内,由北向南穿行于深山峡谷之中,至巫峡口东汇入长江。神农溪是一条典型的峡谷溪流,两岸山峰紧束,绝壁峭耸,溪水在刀削般的峡壁间冲撞,水道曲折,湍急的溪流中有险滩、长滩、弯滩、浅滩六十余处。
漂流神农溪所乘的船,形如半个剖开的豆荚,当地人称为“豌豆角”,小巧轻便,用坚硬耐磨的花栎木制成,浮力大而吃水浅,可在水不及膝的浅滩处行驶。“豌豆角”全凭人工操纵,每条船需六名船工。船工撑船是神农溪景观之最。
以前神农溪水急滩险,船工几无立锥之地,全需涉水拉纤,走在最前边的“头纤”和船尾的“驾长”带头吼起号子,声震峡谷,船工前呼后应,力随声出,一鼓作气,拉上滩去。下水时船在呈“之”字形的水道中横冲直撞,“驾长”手中一把橹一杆篙控制着船的方向,船在急湍的水流中飞速窜行,船中乘客心跳如鼓。
三峡大坝建成后,神农溪水位抬高,河道变宽,急流消失,惊险不再。当然也方便了深山峡谷里农家人的出行。这位大哥口衔哨子,冲浪遨游,遇到其他船只,便吹哨警示。既当驾驶员,又当警察,实在够潇洒。
今天在三峡地区、包括神农溪流域仍有大量的悬棺葬和船棺葬遗迹。唐代孟郊《峡哀》云:“树根锁枯棺,孤骨袅袅悬”。
悬棺葬最早出现三峡地区的时间尚无定论。但有专家认为其时间大约在战国时代。历代的一些诗作描述或记载了纤夫的祖先巴人的悬棺葬和船棺葬习俗:晋人常璩的《华阳国志》中就记载了土家族地区的崖墓葬现象。
出巴东进始建,见到了清江。
清江发源于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的齐岳山,流经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长阳,在宜都陆城汇入长江。古称夷水,因“水色清明十丈,人见其清澄”,故名清江。清江流域山明水秀,号称八百里清江画廊。这里主要是土、汉、苗三族混居地。
清江发源于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的齐岳山,流经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长阳,在宜都陆城汇入长江。
清江古称夷水,因“水色清明十丈,人见其清澄”,故名清江。
清江流域山明水秀,号称八百里清江画廊。这里主要是土、汉、苗三族混居地。
春江水暖鸭先知。清江水清我深知。伫立舟头,有点醉意。
始建野三河区域一派秀丽青翠,草木幽深,不知有多少生灵隐匿其间。
建始县花坪镇一个靠近清江边的村子,农耕画卷,年年延续。
田园风景,日日清新。喜鹊在树林里叽叽喳喳,飞动起来身姿矫健。
它们每天无数次地在村里巡视,常常在农家院子里呼朋引伴,大模大样落在庄稼地里找吃的,还主人也不驱赶它们,所以也不能算抢劫。敬佩主人的大度。
有一只似曾相识的鸟闯进了镜头,像灰喜鹊,仔细分辨,它的嘴是鲜红的,尾巴很长很漂亮。这是红嘴蓝鹊。红嘴蓝鹊性喜群栖,经常结成或集成小群在林间作鱼贯式穿飞。
红嘴蓝鹊尾长曳舒展,随风荡漾,起伏成波浪状,极具造型之美。
大树上传来嘈杂的鸟鸣声。循声找去,一群小鸟象是在树上靠“派对”,蹦着,跳着,叫着,戏闹着。身材象画眉鸟,但眼部没有白纹。老乡告诉我,这是 “土画眉”。其实跟画眉鸟不是一个家族。它们的学名叫“黄臀鹎”, 尾下覆羽鲜黄色。与俗名“白头翁”的白头鹎是同族远亲,是长江以南低山丘陵地区较常见的一种森林灌丛鸟类。
回家的白鹡鸰。它飞到了土家族人的屋顶上。这里的土家族百姓是百鸟之友,他们对鸟类的行为也很“纵容”,并不在意它们到处“违章搭建”。
从始建坐汽车去位于恩施市屯堡乡和板桥镇境内恩施大峡谷。
恩施大峡谷是清江大峡谷一段,全长108公里,一路上百里绝壁、千丈瀑布、独峰傲啸、原始森林、远古村寨美不胜收。
有学者将清江流域的恩施大峡谷与美洲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相比:论壮观,科罗拉多大峡谷与清江大峡谷不过伯仲之间;论美丽,恩施大峡谷的沐抚段实在无与伦比。八百里清江中,恩施屯堡至沐抚的大峡谷,以气势雄阔的绝壁险峰称奇于世。
云龙地缝雄奇险峻,厚重幽远,具有奇异独特的喀斯特景观。地缝至少形成于5千万年前,从地缝顶部到地缝底部的地层主要为形成于2.至2.9亿年间;全长3.6千米、平均深75米,平均宽15米;上通天水暗河,下联莽莽清江;两岸绝壁陡峭,飞瀑狂泻;其外巨壑环抱,山峦叠嶂;其内流水淙淙,奇石林立。
这是世界上唯一两岸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缝。右岸为三迭纪地层,左岸是二迭纪地层。早期地壳变动使地层呈断层接触,后经过山地抬升和水流沿断裂薄弱带长期下切、侵蚀,形成现在的深谷地缝。曾是云龙河的伏流段,以暗河形式沉睡地下二、三千万年,后因水流在地下强烈掏蚀,在地表不断剥蚀、致使暗河顶部坍塌,地缝才得于面世,成为大峡谷一大奇观。
与大多数名山的云海显得闲散无序不同,沐抚大峡谷里从清江上升起的云海象一条腾飞的巨龙,蜿蜒曲折,延绵百里,形态丰润,美不胜收。
绝壁栈道。盘行于海拔1700余米、净高差300余米之绝壁山腰间。
深谷高峡,一路危岩耸壁。恐高症者,只求穿岩而行。如欲走回头路,刚才流尽大汗攀上来的一千多级石阶,还得一步步走下去。胆小者只得扶壁轻挪,一步一颤抖。
神经比较大条的,沿着栈道游览,一路可以欣赏大武陵风光。
但是在此闲庭信步,还需一些胆量。望远看,美!望下看,晕!
绝壁栈道虽然有七转八弯,全长也只有488米。许多人眼睛半睁半闭之间,不知不觉又走到了山谷里。早春时节,山中初放的野花,给雄奇峻峭的峡谷增添了几分柔美。
梨花开满了山谷。一丛丛洁白的花树撒满山谷,招蜂引蝶,增姿添色。
到这里旅游最佳季节是四、五月份。恩施州雨多、雾多,雨热同期,在此地旅游常会因为一连几天的坏天气而影响游览,所以前往恩施旅游最好避开雨季。
一路的梨花雨也为远方的客人洗去了风尘,消解了疲惫,滋养了心力。
如果有充裕的时间,可以在这梨花盛开的地方住下,沏一壶当地产的富硒茶,远观云卷日出,近听泉声鸟鸣,闲看花开花落。凡夫俗子如吾等,眼下还无福消受。
鞠躬松,是恩施大峡谷的五大奇观之一。在喀斯特地貌里,有绝壁者无峰丛,有峰丛者无绝壁。而在这里兼而有之,不得不说是个奇迹。当地人说,这棵奇松代表了好客的土家族、苗族人向远方的客人深深地鞠个躬,既表示欢迎,又代表恭送。
这个画面看似并无特色。但当我们在山路上七上八下、气喘脚软的时候看到它时,它竟然给给我一种感动:生命力对于生存环境的挑战是那么坚强。即使在悬崖峭壁,只要给点阳光、给点雨水,它就能回报大自然一分春色。
恩施大峡谷全程8.5公里,走完全程约4到6个小时。最好穿运动鞋,方便舒适。如果是老人小孩或身体较弱的,可以在山下花两元钱买根木拐杖。中途没有捷径下山,也不走回头路,实在走不动可以坐滑竿。如果想带5岁以下的小朋友,还是免了吧。小孩很难单独走完全程,老爸老妈气喘吁吁头晕脚抖的困难时刻,还要背上宝宝,你想好了吗?
“一炷香”,高约150米,最小直径仅4米。此地的岩石强度高,风吹不倒,雨打不动,傲立群峰之中千万年。相传这石柱是天神送给当地百姓的一根难香,如遇灾难将它点燃,天神看到寥寥青烟,就会下凡来救苦救难。晴空万里时,一朵白云叠在峰顶,远看就像天上的香火,宛若仙境;阴雨天里升起薄雾,就像一缕青纱,将它打扮得若隐若现,妩媚动人。
大山脚下的土家族人家。并不富裕,但也充实。
靠山吃山,就地取材。生活,总是能因地制宜的。
重要的是,要有一双动得起来的手,一颗静得下来的心。
山居生活,有声有色。
这里还是巴文化发源地,人文特色浓郁。
据说,大峡谷现在有几个老先生还会定身法、九龙水之类的。老辈人说,定身法不仅可以定人,而且可以定任何活着的动物。用时念咒,画定身符,用剑向对方一指,喊一声“定”,对方即被定住,抬不起手,扭不动腰,二脚入地不动摇。
当地的孩子,还知道多少巴文化的传说?
奇异的巴文化,下一代如何保护、传承和创新?
快乐的孩子,谁能给他们一点“认识”自己祖先的兴趣呢?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风景,每一片风景都是难挡的诱惑。当然,它也充分挑战你的勇气和脚力。但是这里的阳光、空气、看地见的景色和看不见的传说,一定是你行走、探寻的“驱动力”。
恩施城外河边。大山雀躲在密林里飞窜跳跃。脸上的大白斑和腹部的黑色“拉练”,是典型特征。它们的鸣声清脆悦耳,长相清秀。常常可以在树林间听到“仔-嘿、仔-嘿”的鸣叫,就是它,但看清它不容易。
偶然间的惊艳一瞥,就放不下它了。我知道它的大名叫“普通翠鸟”,俗名“钓鱼郎”。栖息于有灌丛或疏林、水清澈而缓流的小河、溪涧、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性孤独,平时常独栖在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小鱼为主。
好张扬的姿态。娇小的躯体,也要有猛禽的范儿!
市区的清江边,林密水清。我轻轻的脚步还是惊扰了一对小白鹭。打扰了它们的好事,不好意思。正在为错失白鹭而遗憾,忽然飞来了一只小小鸟,停息在水边的石头上。藏身在大树后观察,看清了是雌性的红尾水鸲。发现我的镜头了?没有啦,人家在找哥哥。
约会之前哥哥正在梳妆打扮。它们喜欢早晨在水边活动,停立时尾巴常不断地上下摆动,间或还将尾散成扇状,并左右来回摆动。我倚靠大树的掩护,观察、拍摄了它在那里自在地照照镜子、正正衣冠、玩玩水、洗洗澡。然后,它飞走了,好像飞得更轻松,更漂亮。
恩施市内的土司城。外周建有土司城墙,依山取势修造,逶逶延绵,雄伟壮观。
土家族是远古巴人的后裔。巴人早年生活在江汉平原一带,后楚人强大,巴楚相争,巴人失败。巴人退入现在叫清江古称为夷水的一带,势力达到川东地区。在春秋时期建立了巴人第一个奴隶制诸侯国巴子国。公元前361年被秦国所灭,部分巴人则退居到湘鄂川黔山水毗连的武陵地区,并与当地的一些部族相融合,形成土家族。
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制度起于元代,止于清朝雍正13年的“改土归流”,前后450余年。土司制度是历史上中央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归属中央、权力自治的一种政治管理体制。土司对中央封建王朝纳贡称臣,中央王朝对土司实行册封,准予自治。
九进堂是整个土司城的核心部分,由333根柱子、333个石柱础、330道门、90余个窗、数千块雕花木窗、上千根檩子、上万根椽木组合而成。进深百米、宽33米,总建筑面积3999平方米,是目前国内罕见的纯榫卯相接的木结构建筑。举目望去,亭台楼角、层檐飞爪,高低上下,错落有致,显出雄奇,巍峨和富丽堂皇。九进堂,也就是道地的一座土司皇城。
巴人及其后裔土家族崇尚的廪君,相传廪君是生活在长阳武洛钟离山的巴姓人之子,名叫巴务相,被推举为头领。他嫌钟离山狭小,决意要为巴人另创基业,便率领五姓巴人,沿古称为夷水的清江而上,去开疆拓土,直到古称夷城的恩施,留住下来建立了巴国。巴人由此便从以渔猎为生的原始落后生活方式转为了较先进的农耕生活。土司城戏台上,常有演绎这段历史的节目。
九进堂的第二进是戏楼。戏楼高19米,三层飞檐高耸。戏台上面可容纳几十人同台献艺。戏楼的气派与豪华,印证了当年土司王室生活的优裕和奢靡。我们到达时,土家族风情歌舞正好开始,整台歌舞表演对土家人的生活、恋爱、嫁娶等做了精彩表达。
土家人清亮优美的民歌,是中华民族音乐里的一朵奇妙的山花。土家族民歌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集体创作出来的,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衍展。这种传承方式保证了土家族民歌原始生态美的特点,但也由于没有文字记录导致土家族民歌极易流失。山歌是土家族地区最特色的民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
“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耳熟能详的《龙船调》产生在恩施利川,在清江源头,已经传唱数代,但是到底这首歌起源于何时早已无人能说清楚。自从现代传媒对这首民歌进行了艺术包装之后,这首歌可以说是传唱国内海外。
恩施土家族地区民歌的演唱方式主要分为独唱;对唱(包括两人对唱和多人对唱);合唱(集体单唱和集体对唱)。对唱的情歌既优美含蓄又活泼有趣,富于变化。
歌舞表现年轻人为长辈祝寿的场景。
恩施土家族传统民歌是整个土家族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利川境内再遇清江。江水至此变成长16.8公里的地下暗流。
腾龙洞,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溶洞,洞口大厅可开直升飞机。洞中景观千姿百态,神秘莫测。洞外风光山清水秀,水洞口的卧龙吞江瀑布落差20余米,吼声如雷,气势磅礴。
《夷水丽川》土家风情表演,演绎土家族的生息繁衍。虽是商演,因为是本土演员,表演还算质朴;但对于有心探洞的人来说,有点儿喧宾夺主。
打在洞壁上的影象,对比实景,有点“印象派”的味道。在恩施城里的那个实景,却是仿古建筑,少了些韵味。
在恩施车站上火车,走宜万铁路。体验神奇的宜万铁路,是本次旅程的有意安排。正巧,车上对座是一位去重庆休假的铁路员工。于是我们聊起了宜万铁路。
宜万铁路东起宜昌东站,西至达万铁路万州站,全长377公里,贯穿武陵山区腹地。这条铁路的开通,对于长江流域国土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增进民族团结,完善和优化铁路路网结构等,意义非常重大。
宜万铁路地处云贵高原区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区的接合部。岩溶、顺层、滑坡、断层破碎带和 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广泛,全线山高壁陡,河谷深切,地形极其复杂,被称为我国铁路史上施工难度最大的山区铁路工程。宜万铁路在铁路界称为桥隧博物馆。正线桥隧占线路总长的74%,桥隧占比为世界之最。当火车钻出一座座黑黑黢黢隧道后,车窗外就是这样一幅幅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景象。农民们正赶着农时准备春播。
火车正在跨越长江。宜万铁路集“西南山区铁路艰险之大成”,专家们称之为“筑路禁区”。在我国同类铁路建设中,造价创下中国之最,据说平均每公里耗资约6000万元。
宜万铁路开通不仅方便了民众的出行,处在武陵山区腹地的乡村,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铁路沿线百姓生活的改善已不是个别景象。
2小时后,火车到达万州。宜万铁路穿越隧道159座共338公里,其中10公里以上隧道5座;桥梁253座共68公里。
搭当地班车上武隆仙女山。这里地处重庆东部的武陵山脉,奔腾咆哮的“天险”乌江从其山脚绕行而过。仙女山海拔2033米,拥有森林33万亩,天然草原10万亩,夏季平均气温22度。它以江南独具魅力的高山草原,南国罕见的林海雪原,青幽秀美的丛林碧野景观而誉为“南国第一牧原”和“东方瑞士”。
这时节的仙女山上,冬雪消退不久,新草刚刚萌绿,一株株独立的大树还没发芽。踏春的人们在寒风里奔跑、追逐、放飞风筝。大自然赋予仙女山春观花,夏乘凉,秋赏月,冬滑雪的天然优势。
半山腰的仙女镇上,玉兰花开的正鲜艳。这里建起了一批度假山庄和高档次商品房。据说,重庆市民在山城炎热的夏季,喜欢到这里来避暑。周边富起来的人也向往在此安居。可是,大规模的房产开发,是不是踏准了市场真实的需求?
天坑三桥,武隆县城东南20公里处,是全国罕见的地质奇观生态型旅游区。以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天生三座规模庞大。天生三桥之间,夹着两个岩溶天坑天龙天坑和神鹰天坑,形成了坑与坑之间以天生桥洞相连,桥与桥之间以天坑相隔的“三桥夹两坑”的地质奇观。在距离仅1.2公里的范围内就有如此庞大的三座天生桥实属罕,气势磅礴,称奇于世。
从天龙桥顶部乘坐电梯直降80米到坑底。仰观拱孔高旷,壁立千仞。沿小道,观舍身崖、望石峰、龙泉洞,两旁灌木丛生,小溪流淌,绿意盎然。
青龙桥。桥面高度281米,平均拱孔高103米,桥厚168米,拱跨13-58米,平均31米,桥面宽124米。青龙桥为世界喀斯特天生桥高度之最,是垂直高差最大一座天生桥。夕阳西下,霞光万道,忽明忽暗,似一条真龙直上青天,故名青龙桥。
神鹰天坑。从这个角度看去,似神鹰展翅。天坑景区林森木秀、峰青岭翠、悬崖万丈、壁立千仞、绿草成茵,修竹摇曳、飞泉流水,一派雄奇、苍劲、神秘、静幽的原始自然风貌,以山、水、瀑、峡、桥共同构成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画卷。山洞内的自然岩壁攀岩项目,极具挑战性。
在四围绝壁的天龙天坑中,有一座四合院式的建筑,这就是《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外景拍摄地——古驿站。导演张艺谋花了200万修建了这个古驿站,为了达到效果,所有建筑材料都做成旧的,而且屋顶上还特意铺了青苔,看上去古香古色。
重庆,在磁器口眺望嘉陵江静静流过。有两个地方浓缩了这座山城的近代、现代和当代的变迁。一个是磁器口古镇,另一个是朝天门码头。
不管外面的天地发生了多大变化,古镇上许多老百姓的生活古意犹存。
凭着当代人的智慧,如今谋生的方式远不止“百业”。
尽管时光荏苒,总有一段历史值得守望。只是岁月的沉淀使得这种守望更为淡泊宁静、心平气和。这位老人家长年陪伴着一段故事。那个桥头立着的雕塑,是《红岩》里的“疯老头”华子良。他的原型人物韩子栋就在这里与自己人接头,又从这里摆脱特务控制。
当年韩子栋脱险的码头,如今是当地人摆“龙门阵”、外来客观光怀古的地方。
还不到吃饭喝茶时候,熙熙攘攘的古镇在这里才找寻得一处清净。
看一江春水流逝,不喝茶,也有许多回味。
老时光背在身后,可以承载难以忘却的记忆;
新希望抱在手里,喜滋滋地尽享生命的延续。
朝天门码头。以前,离船上岸要爬上那些漫长又陡峭的石阶,可以深刻感受为什么叫“朝天门”。如今故地重访,感觉换了“天门”。
依稀如昨日的,是那些普通老百姓的生存方式。
只是,主人公的心情,可能与昨日不同。
春风里,追寻远飞的风筝,只要天清气朗,应该可以看到云天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