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奇遇人生》这档节目,
记得有一期是去冰岛
嘉宾与一位艺术家一起完成了他十一年的心愿。
赵立新说:“离世俗太近的时候,就背离了艺术。
表达和倾诉过多的时候,就很难有时间感受。
出逃生活,给自己感受的时间很重要。”
白举纲说:“我们生活在高压下,跑得快。
很多东西被藏了起来,你感受不到一件简单的事带给你的快乐。”

当我独自一人踏入云南西北 ,
去白沙古镇,寻找与雪山为舞的小树,
去雨崩徒步,感受神瀑被风吹散的瞬间,
去洱海边追光、听风、拾穗......
在大自然的极致景色中,
你会发现,最大的满足其实是来自于自己内心简单的触动。

白沙古镇
雨崩
雨崩
雨崩
雨崩
雨崩
雨崩
大理
大理
大理
大理

白沙古镇丨门前绿水声声笑,屋后青山步步春

十年前,我把 丽江 当作中转地,
十年后,我想栖身于此,
去寻找未被商业化却带着淡淡烟火气的角落。
木楼与石板路也好,流水与鲜花也罢,
古城与玉龙雪山的搭配才是最让我沉醉的,
于是,选择了 丽江 范围内离雪山最近的 白沙 古镇作为落脚点。

来到 白沙 古镇,
寻常游客热衷于城门打卡,
我还是喜欢一个人走在小巷里,
推开一扇门,走进院子中,
与当地留守的老人不期而遇,相互寒暄问候,
尽管很多时候,听不懂对方在说些什么。

或是穿过小镇,走进田野,
去靠近愈发巍峨,却仍不需要仰望的雪山,
看它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和这里的一切打招呼,
未葱郁的稻田,
正发出嫩芽的草垛,
静静伫立着的古镇,
沐浴在阳光下自娱自乐的马匹,
和那棵遗世独立的小树。

一个人想干嘛就干嘛,
是久违了的自由时刻。

偶遇一匹马,还是年少不更事的马,
我举起相机,它就躲开我,
看见我离开了,又跑过来给我摆动作,
我正想按快门,它又把头藏起来,
心想放养的马儿都是机灵精。

走在坑坑洼洼的石板路上,
突闻一阵悦耳的二胡声,
时间,地点,人物,都恰好,
便寻声而去。

这是一个老宅子,院落里种植着各色盆景。
对于我这个陌生人的到访,
拉二胡的老人家并没有感到惊奇,而是大方熟落地和我打起招呼。
原来,宅子的主人是当地一位比较有见识的老人,
自己在当地有一个乐团,平时负责周近的声乐活动。
看着一小屋子摆满的古乐器,
老人家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学了,
就剩下他们那些老东西,以后也是后继无人。

又途经一个院子,
透过玻璃窗看,
院子里开满花的树在阳光下恍惚又亮眼,
只是院子里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

以前的古城门简单朴素,带有时光古朴的印记,
现在上空吊起许多伞,被迫与时俱进一些,也确实带旺了人气。
傍晚的阳光斜射到对面的屋檐上,
随后往山体推移。
此时,游人绝迹,小镇冷清下来。

我不甘心地走回小镇另一头,
想拍个日落金山,
但似乎不尽人意。

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在这里住了一晚雪山观景房,
说是观景,入夜后便是黑压压一片,
打算第二天一早赶到城门拍日照。
时光流转,人来人去,
雪山永相随。

依旧是舒适的一天,
走在镇子旁的田地边,偶遇一棵老树,
并不枯藤,也没有昏鸦,
方圆几十米内数它最妖娆,
果然,长得出众的树都是不合群的。

到处溜达的我,
又走上了不寻常的路,
穿过外围村庄,走了近半小时,
靠着300端长焦寻觅到一棵遗世独立的小树,
不细看会觉得它普通,
当你走近,会发现这是一棵有着网红潜质的树,
前有稻田,后有雪山,
天地一切被其尽享,唯独树下缺了一个人。
在看过的众多树里,我给它打85分。

如果可以重来,
我愿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上。

回到小镇,
短短十分钟的晚霞,
不仅照亮了对面的山头,
也照进了我的心里,
以至于我不想拿出相机,
只是静静望着。
随着灯笼隐没,
是时候挥手告别了。

再见梅里丨相隔十年的日照金山

初见梅里那会,刚步入社会,
转眼十年,离职后我又重回这里,
雪山依旧傲视四方,我的心境却不一样了,
不禁感叹岁月如梭,斑驳了流年。

据说,6500万年前,
造就喜马拉雅山脉的那次板块碰撞,
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角,制造了一场当头对面的对决。
巨大力量在不同板块之间短兵相接,
最终,挤压出的褶皱化作7条平行的山脉,便是横断山脉。
留给云南的一小部分,便是梅里雪山,
作为云南境内最高的地带,
它是一个庞大的雪山群,
不仅够高,而且层层叠叠、广阔无比。

丽江出发到德钦,再拼车到飞来寺,已是下午4点。
发现酒店平台视角不佳,又不甘心走寻常的我,
在研究了下地图后,索性开启跑山模式,
两公里的路途,磕磕绊绊,
终于寻找到一个离梅里雪山更近的野生观景台。

此时,山群峰顶正被一片巨大的云层笼罩,
云层铺天盖地地涌来,遮挡一切。
我开始担心起明天的日出,
风再大,是否能将这些云吹散呢?

第二天一早再次赶往野生观景台,
在入口处发现许多经幡可以作为前景,
但天空没有翻腾的云,总是空落落的。
人啊,真是贪心,
有云的时候,怕会遮挡太阳,
没有云了,又埋怨单调乏味。

看梅里雪山,最精彩的便是日照金山,
但由于它终年笼罩在雪雾和云层里,
想要见它一面,不仅要选对季节,更需要运气的加持,
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千里迢迢而来,却失望而归。
有信仰的人,诚心讨个吉祥如意的好彩头,
像我这样的观光狗,纯粹就为那15分钟的视觉盛宴,
顺便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梅里雪山由10多座海拔超过6000米的高峰组成,
位于中心的主峰便是海拔6740米的卡瓦格博峰,
太阳初升,
阳光点亮卡瓦格博傲视群雄的头部,
随后便倾泻而下,
整座梅里雪山由粉红过渡到橙红,
最后变成辉煌的金色,
是叹为观止加上意犹未尽的心理活动。

除了日照金山,
从雪山之巅直抵森林的冰川,也是一大天然神迹。
来自西南的印度洋季风,携带着温暖水汽,
一路向北撞上梅里雪山,水汽无法逾越便被冻在这里。
又因为极大的高差和肉眼无法识别的移动速度,
形成如此磅礴之势。
有时,冰块断裂与相互挤压产生的动静,
会响彻整个山谷。

一路上遇到许多藏民,
这几天正是藏民来上香的日子。
结束日出,
在观景台附近拼车出发 雨崩 ,
好戏开场。

徒步雨崩丨经幡在呼啸,灵魂在飘散

这一趟滇西北之行,精华就在雨崩,
这里是大自然的天堂,
雪山,丛林,冰湖,神瀑,将你环抱,
精灵,人家,与你作伴,
来这里徒步一场,
凝视大自然,听经幡的呼啸声,感受灵魂飘散的神奇,
当我遇见它们时,我也遇见了自己。

#上雨崩吃炒饭,竟发现绝妙机位

从飞来寺拼车到西当村,
再坐越野车到达上雨崩,费用是200元每人。
这段路一路上坡,且没有风景可观,
强烈建议用钱买舒服。
有个小姐姐,
硬是徒步5小时进村,人走垮了,
第二天景点徒步变成软脚蟹,何苦?

为了去冰湖方便,顺带考虑第二天、第三天的行程,
第一晚,我将住宿订在上雨崩。
到客栈的时候,疲惫感和饥饿感双袭,
于是速度点了份炒饭,
先来说说这炒饭,
蓬松有嚼劲,香而不腻,
是我进入云南后吃过最好吃的炒饭,
就是贵了点,要30元一碗。

再来说说吃炒饭偶遇的绝妙机位,
窗外的景色本就壮美,
遇上能倒影这一切的饭桌,浩瀚之势被巧妙延伸,
让我想起京都的琉璃光院,那是一场小而美的流动盛宴,
而眼前的大美是大自然演奏的咏叹调,铿锵中带着温婉,
我玩了不止一顿饭的时间,
还认真地和老板说,这里可以改造成网红点,
老板听了乐呵呵的,实诚得下顿炒饭给我加了许多肉。

回到房间,透过窗户看雪山,依旧视角很棒,
梅里雪山大概是360度无死角吧,
此时窗边再多个身影就完美了。

晚上还可以不用三脚架,把相机放在窗台上直接长曝星空,
看着下 雨崩 的繁华,
我知道这里离 稻城 不远了,
只要水泥路一铺,各种旅行大巴接踵而来,
再也没有宁静。

早晨慢悠悠起床,
不用出户,直接趴在窗台上拍 日照 ,
金光照射双肺尖的一瞬,让人拍案叫绝。

光很有层次地从山顶慢慢延续至山林中,
正好打在林间寺庙上,
一直想爬上去看看,一直也没行动。

#一只送行的猫,冰湖丛林野游

因为做过功课,冰湖往返需要8小时以上,
今天就只够时间翻过垭口去到观景台,能远眺一下便满足了。

从客栈准备出发那会,那只猫就非常黏我,
看见我背起包往外面走,就一直跟着,怎么赶也不肯离开;
直到我走了很远,往回看,发现它依旧在坡上望着我;
傍晚时候,等我回到客栈洗澡,
它就一直在天花板上滚啊跳啊,
直到我打开房门,它索性溜了进来;
再后来,我搬去了下雨崩,
在村子里闲逛,走过客栈附近的一条巷子时,又遇见了它;
我心里不禁咯噔一下,
在这充满灵气的地方,动物每天吸收着天地精华,
也开始有了人格。

这里留下了多少人的回忆,如今却一片狼藉,
时光与你并存,一起留在了过去。
忍不住拍了一张,看见yha似乎又回到了过去。

进入林子后,就了无人烟了,
信号也是时好时坏,
必须提前下载好离线地图,以免走错方向。
途中有一些分叉路,
会竖立禁止入内的牌子,就不要作死进去了,很容易迷路。

一路上,
都是这种需几人环抱的巨木,挺拔又原始,
四周安静极了,
除了松鼠在树枝上跳动引起的晃动声,
似乎有个黑洞把整个森林的声音都吸进去,
我唯有走在阳光下,才能消除心中的不安。

相继遇到的牛和驴子,
让森林稍有了点生气。
现在是淡季,
驴子没生意,便没人给它投食,开始到处翻垃圾,
有游客时驮着上百斤的人爬陡坡走一步喘一口气,
没游客的时候连填饱肚子都成问题,
心酸之余,更多的是感慨现实的残酷。

当地的放牧人也是厉害,
把越野摩托开上这里,
要知道这里的坡度可是非常陡的。

从山脚连续爬坡翻过垭口,
用了一个多小时来到观景台,
从这里看卡瓦格博侧面,
白雪覆盖得更密集,底下就是冰湖,
沿着树林里的小溪一路向下,便可到达。

在这里发会呆,
又想起那个关于冰湖下必经点笑农大本营、中日登山队和梅里雪山的故事。
卡瓦格博作为当时村民们顶礼膜拜的神灵,登顶之举持续引发众怒,
终于,当中日登山队再次攀登时,所有人在雪崩中全军覆没,
惨烈的91山难震惊世界,也让卡瓦格博从此出名,
后来,梅里雪山宣布永远禁止攀登。
默默看着这片森林 ,唯有一声叹息。

下午四点多,山里就开始没有了光照,
得快速回撤,于是一路跑着下山,
回到山脚,碰到一位老人家进山寻人,
原来在我后面,还有一队老人家没下山,
真是勇气可嘉。

#遇见神瀑,吹散了的灵魂随风飘去

进雨崩的第三天,从上雨崩搬到下雨崩,
路上经过这个垃圾堆放点,
不知是春节未过没人清理还是一直就是个垃圾堆放点,无从而知,
旁边有几只零散的牛在不停地翻东西吃,
人丢的垃圾,牛找出来吃了,
然后,人又把牛吃了,真是可怕的因果循环。

去神瀑的路也是一路向上,
但已经是修得较好的水泥路了,一直通到终点,
路上隔三差五会遇见玛尼堆,
这是途经的藏人堆放以求平安的成果。

每个专用休息亭都会有松鼠的身影,被喂得发胖。
这里还有牧民的休息点,提供骑马,还有牦牛奶喝,
从这里开始,坡度陡然加剧。

在树底下吃鸡腿,
不小心被驴子看见,一个劲地将头拱过来,
连带它的同伴也飞奔过来,把巨大的脑袋凑到我脸前,
又把头塞进我包里找吃的,
看着它们巨大的眼睛,我慌忙地收拾东西跑向藏民那边,
藏民虽把它们支开了,可还是尾随了一段时间。
切记,
山里的动物无论小的如松鼠,或是大的如驴子,都是吃货,
投食务必小心,以免伤了自己。

经过这个巨石,想着如果发生雪崩,可以躲在石头下面。
后来,在我离开 雨崩 后的几天,神瀑发生了一场不小的雪崩,
看了别人上传的视频,可谓是铺天盖地,无处可逃,
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现在是初春,
山上的雪开始慢慢融化,还能看到几股小瀑布,
夏天的时候,
这里真的很有绿野仙踪的感觉,
雨崩还是绿色最好看。

据说, 
雨崩瀑布是卡瓦格博尊神从上天取回的圣水 ,
能占卜人的命运,还能消灾免难,赐恩众生。
我站在神瀑底下,
一阵风将神瀑吹散,雪水倾洒到我身上,
我快速举起相机,
对着飘洒而下的雪水,捕捉下了这一瞬间。

我尽力仰头靠近着,任由脸上湿透,
时间静止,整个心空空如也,
一瞬间,不但身体被净化了,心灵也得到了治愈,
由脸颊滑落至嘴角的圣水,略带甘甜。

经幡的呼啸声,压倒了其他一切声音,
耳畔是最纯粹的经幡拍打声,
我在石头上坐下来,
抬头凝视着不断落下的瀑布,如银河般闪亮,
真想对神山说,把我留下来吧。

拍了太多好照片,以至于把我带的唯一一块电池用完,
我不甘心地回头看着被风吹得逆流的神瀑和飞散的水花,
飘飘荡荡的,正是一个个神灵啊,
神山,神瀑,还有一个被风吹散了灵魂的人,
我一定会再回来。

#尼龙,传奇

曾几何时,尼龙就是一个传说,
那惊险的半人身位悬崖峭壁路,现在已经可以开着摩托车走了,
水泥路尽管走得舒坦,但我还是喜欢脚踩在泥土上的代入感。
从西当村进,尼龙出刚好是一个环线,
地图上还有一个神秘莫测的圣湖,
无论海拔还是强度都比其他几条线大很多,去的人也很少,
除了旺季可以成群结队的走,现在这种淡季,估计连路都找不到。

过了下 雨崩 白塔旁边的桥,沿着泥路走两公里左右,
就可以见到水泥路,也就证明你没有走错方向。
一路上风光平平,
我就全速赶路,毕竟只有我一个人。

对面就是白马雪山,
恰好碰上耶稣光,成了靓丽的风景线,
这一路似乎都和耶稣光有缘,
之后的 大理 行,每天都能见到它。

再往前走完水泥路,就是一段碎石野路,
走起来起起伏伏的,略吃力,
路上会经过各种小溪,
以前没有水泥路时,都是沿着河流往下走,
风光自然要比现在原生一些。

很快,你就可以到达很有名气的秘境客栈,
独此一家,紧握咽喉。
现在是淡季,游客少,老板索性闭门休息,
只有一条会向你讨东西吃的小狗,和几只散养着的黑猪和小鸡。

看着挂出的手写寄语,
想着很多人向往着却始终未出发,
很多人来了又走了,
到最后,又有几个人有勇气留下呢?

客栈凳子旁的杂物堆里,
我发现了一张类似狼皮带爪子的东西,
后来在路上还发现动物被撕咬过的残肢,
说明这一带会有带攻击性的野生动物出没,之前据说还有熊出没,
所以,千万不要走夜路,安全第一。

现在的路基本就是眼前这样,
只要不蹦蹦跳跳,不走寻常路,基本上没有什么危险。
看见跨河水泥桥,就到终点了,历时3.5小时。
终点已经有农客车在等着驴友出来,
如果人多,
还可以直接叫 德钦 客运站派车过来接你们到客运站坐大巴。

雨崩之行完整结束,
自认是这次云南西北行中最不舍的部分,
积累了许久的情绪得以宣泄。

悠游大理丨那些慢下来的日子

从雨崩出来,带着一身子山野气息,
本已净化了的身心,在初到大理那刻,重新躁动起来,
想着呆两日足矣,结果一呆就是五天。

每天骑着小摩托,吹着海风,
哼着“不用目的地,不管去哪里,就这样靠着你”。

#光,有了形状

听说,
今年春日里,大理见不到几日晴天,
来的这些天,确实如此,
看见的,几乎是牢不可破的厚重云层。
然而,一种有形状的光,
经常会拼尽全力穿透云幕,倾泻而下,
耶稣光,于是成了这里最常见到的自然景观,
对于大理这个露天摄影棚来说,
这是灯光师羡慕却打不出来的光线。

一刹那,束束光线散射下来,
某一片海面泛起波光,与周围的海面深浅分明;
云正镶上 金边 ,绘成迷人的幸福线;
群山被打出轮廓,层层叠叠的;
驻足于浅滩上的海鸟,与自己的身影为舞;
......
原来,光线有这么多种质地,
只有亲眼见过,才能为它的变化而震惊。

大理呆的五天,
每天下午都会遇见耶稣光,
开着小电瓶,
奔驰在田野边,
跟随变幻的光线,
短短几天把十几年想要拍的耶稣光都拍完了。

随着最后一束光坠下,
方才拥有的,此刻已经失去了。

#起风了

近日,《乘风破浪的姐姐》第2季四公舞台上,
杨丞琳组的演绎重新带火《起风了》这首歌。

当几位姐姐带着各自的故事与经历,满腔热血唱出:
“从前初识这世间,
万般流连,
看着天边似在眼前,
也甘愿赴汤蹈火去走它一遍。
如今走过人世间,
万般流连,
翻过岁月不同侧脸,
措不及防闯入你的笑颜。”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情感被诠释得恰当好处。

大理 风花雪月中的风,便是洱海边的风,
吹得枝摇曳,水波动,
交织成的纹理绘成一幅幅水墨画,
变幻莫测,引人浮想联翩。
与入世引发的深意不同,
赏风景,
我不喜欢一切如初见的恒定,
更喜欢在同一地方呆上数日,
日复一日地来,不同时段地去看,
每日起风的程度,会带来不一样的景致与瞬间,
万般流连可以是这时候的感受。

#寻找最孤独的树

三毛曾在《说给自己听》中写道: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荫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在洱海边,最能寻得的便是各种形态的树,
基本都一头扎进海里,
挺拔着,直冲云霄的,
弯曲着,匍匐水面的,
多是无依无靠,独自生长,
也有成群结队,却始终保持棵棵分明;
因为风大的缘故,
有的倾倒了,甚至连根拔起,
也有纹丝不动的,像一座小岛屹立于湖中,
沉默、骄傲、独立是它们的代名词。
我也想成为一棵树,伫立于这苍山洱海间。

#讲椅背上的故事

这个近日很火的网红地,你来过吗?
又在这里留下了怎样的故事?

海舌公园的临水处,有这样一对夫妻树,
枝繁叶茂,有携手撑起一小片森林之势。
树下放置着几组座椅,
来这里的人们,几乎都会坐到椅子上留影,接受网红树的祝福。
你来我往,时间流转,
树没变,树底下的椅子也没变,
变的是发生在椅背上的故事,
一个人,两个人,一家人......
寂寞的,欢喜的,和乐融融的......

难得有阳光洒下来,
我也尝试坐在这里,
可迎面而来的风,将我吹得愈发孤单,
我不禁蜷缩起身子,此时只有眼眶是热的。
起身逃离时,竟有狗子尾随而来,
果然置身事外,更适合此时的我。

在慕然回首的痛楚里,
亭亭出现的是你我的芳华,
再见。

#做洱海边的“拾穗者”

受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的名画《拾穗者》启发而拍摄的纪录片《拾穗者》,描绘了法国当今时代的拾荒者形象。在导演兼编剧瓦尔达看来,形形色色的拾荒者大致可分为三类: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被生活所迫,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是艺术家,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喜欢拾荒。

洱海很大,设定了它129公里的周长,
租一辆车,
大理古城出发,去磻溪渡口解锁火爆全网的S弯;
来到喜洲古镇,择一家面朝稻田的咖啡馆,体验宁静惬意的慢生活;
再去海舌公园的夫妻树下,拍一组法式大片;
环海西路上的精华点算是走完了。
一转弯来到环海东路,便是双廊古镇,
大部分的人会继续向前,直接去往小普陀看海鸥;
再去理想邦,感受希腊爱琴海边的浪漫;
偶有拍摄婚纱照的情侣,会在途中的挖色码头停留,
在这个置景师做不出来的背景下,定格下特别瞬间。
如今形成的环洱海理想路线,
想必也是喜欢拾荒的人,一步步探出来的。

作为在洱海边骑着小电驴拾荒的人,
环洱海并不适合我,
于是在大理古城住了两天,又去双廊住了两天,
以尽量贴近洱海的方式,找一找人少安静的地方,零散琐碎也无妨。
挖色码头就是这样的地方,
双廊的两天,每天下午都会来这里看日落,
饿了就点个外卖,随意处之。

听这里的大叔说,
这些残旧的铁船都是十几年前买入的,那时候要几千元一条,
如今洱海不准打鱼,便一直搁置在沙滩上,
以后要统一搬到其他地方存放。
惋惜之余,大叔正往船体上写名字,留下纪念。

#去杨丽萍大剧院看一场“大地艺术”

杨丽萍大剧院在大理古城南国城以东,
大理古城很近,骑电瓶车5分钟就可到达。
我本是顺道过去瞧瞧,
结果被与大地缠绕交织的独特建筑风格惊艳了。

大剧院是由倡导和实践自然建筑的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朱锫设计建造的,
据他本人介绍,
杨丽萍大剧院建筑在设计上吸收了中国传统自然哲学中的阴阳学说,
建筑轻柔漂浮的屋顶宛若苍山映于洱海的倒影,
上下起伏的屋顶和凸起下沉的丘陵不仅共同塑造了户外和户内两个剧场,
同时也塑造了虚实相涵、内外相生的自然景观,
其水平线捕捉的正是大理山水相交的那条“天际线”。

朱锫还赞美大理是一个让人感动的城市,
苍山洱海,群山环绕,
就像一个世外 桃源 。
这里的人喜欢在水边唱歌、在田野上跳舞,
他们的生活是多元、包容的,
有着很强的地域特色和文化。
剧院根植于大理特定的土壤,
就像大地艺术,与这片土地缠绕交织在一起。

晚上7点左右还会亮灯,
最好在天未黑带着蓝光的时候过去,
不用三脚架,也能将冷暖氛围表现得当。

#建在山卡拉的伙山美术馆,我去了两次

伙山美术馆,位于双廊镇后面遥远的山头上,
十几公里的盘山路,我愣是骑着电动车上去了两次。

第一次上去的时候,
天气太冷,手脚反应慢,摔了一跤,直接骑进了山沟沟,
幸好人和车都没事,就扫兴地回去了。
第二天我不死心,再一次骑上去,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便顺利许多。
来到这个学校,顺着一旁左手边的小路一直骑上去,
见到左边的大工地,继续泥路上行,就能到达。

我很佩服来这里上学的小朋友,
听小卖部的老板娘说,
这附近几个山头的所有小朋友都是来这里上学,
每到周末,盘山路还会堵车。

美术馆外围还在建设中,旁边还有家未开业的酒店,
风格相近,是大隐隐于市的感觉。

进入内部,
通道 像迷宫,绕来绕去的,
氛围却像墓穴探险,
没有灯光不说,因为建筑材质的缘故,是阴森可怖的氛围,
独自前往还是要注意安全。

整个美术馆,视觉冲击最强烈的就属这条长长的窄巷子。

好像现在无论在哪,
只要看到这种没有任何装饰的混凝土建筑,
就会让人想到安藤忠雄。
简洁而丰富的几何构图,
融自然入空间的巧思,
最让人欲罢不能的是他对空间中的光的执着。

他认为光使物体的实存成为可能,
一束光,都是一种生命力的体现,
随时间慢慢生长到消失,又到再次的重生,都是一次新的体验。

总体感觉,
特意来此跑一圈还是有点不值得,
如果时间有余,可以上来看看。

#一花一世界,苍山寂照庵

在洱海边兜兜转转几日,今日终于来到苍山脚下,
想去看看有着“文艺花园”之称的寂照庵。

拾级而上,是松柏成荫的氛围,格外幽静,
再抬头,“寂照庵”三字便映入眼帘,
据了解这个名字取自“感而遂通,寂静照鉴”,
是民国唐继尧主持重建寺庙时,亲自所题。

往寺庙内走,
会发觉空间简朴小巧,也没有一般寺院的香火萦绕,
取而代之的是花草簇拥,
像极了平日里爱好莳花弄草、修篱烹茶之人的自家庭院。
妙慧法师说:“佛什么都不缺,不在乎你一炷香,但在意你一颗心。”
便有了寂照庵这样的雅致环境。

一低头,一转身,
不经意间,屋内屋外地走,
视线都能撞上花草,尤其是经过精心陈设的多肉,
只有来过,才能体会这禅房花木深的意境。

韩红曾专门前来寂照庵,与住持妙慧法师参禅悟道,
还留下了“寂照佛光,紫烟生慧“的墨迹来表达对这最美寺院的情愫。
两句话看似简单,
却把寂照庵、妙慧法师都写了进去,颇具禅意,
笔触虚无缥缈,勾勒成画。

茶室内,有一块突兀的石头,
既没有被破坏,也没有刻意去修饰,
只是一块石头,朴实无华,
却在叙述着禅。

转身透过茶室的窗子往外看,
不远处的坡上有一片密密麻麻的多肉,
像是野生的菌菇,自然生长
这似乎是对生命的写照,
顽强、无处不在、繁衍生息。

窗外直冲云霄的树上,
有只松鼠正向楼上的尼姑讨吃的,
寂照庵的尼姑啊,颜值可谓一绝,
不信你来看看。

第一次见到有人用多肉来铺屋顶的,
在这样的屋子里饮茶、问禅,
该是一种怎样的奇妙体验。

寂照庵成为现在的模样,
得益于高鲁东对它的改造,
改造所需的绝大部分材料,
要么是就地取材,要么捡废弃之物,
盖茶室的大石头是从附近的山里背来的,
壁炉上的瓦片是老房子里捡来的,
做蒲团的布是他家里铺床剩下的……
只有两把椅子是买的,也就百八十块,
这大概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案了。

萧然一世外,所乐有谁同。
宴坐能忘老,斋蔬不过中。
无心为佛事,有客问家风。
笑谓西来意,虽空亦不空。

              --------------------------------------------------------------------------------------

如果说照片也能表达禅意,
那么我还是没有将本该表达出来的意念通过相机表达出来,
拍摄多年,技术已然不成瓶颈,
更多的是内心所想所念化作的羁绊。

这段旅行修心修身,心动身动,
日月和流年,你虽不在,只为再见。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