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南卫视又又又上热搜了。水下飞天舞蹈再现曹植名篇《洛神赋》,霸屏端午的序幕。
不得不说 洛阳 虽然是三线城市,但在文化保护方面一直做得不错,13朝古都岂是浪的虚名。
正好最近刚去过洛阳, 给各位被飞天小姐姐“安利”的人做个参考~
Day1 飞机落地→丽景门→十字街→洛邑古城
Day2 龙门 石窟→洛阳博物馆→白马寺(4月去可以再加芙蓉园)
Day3 老君山
人数:2
类型:自由行
费用:1500元/人
我是五月份去的洛阳,一般来讲,五月的黄河是最适合出游的季节,不冷不热,不湿不干,花儿未谢,绿荫已成。
出发前查了天气,全程晴好,完美。
……
飞机落地后,我感觉不太对劲。
点开天气面板……乖乖,为什么五月初的洛阳会有37℃的鬼天气啊喂?!
所以来洛阳,防晒工作一定要做好(记笔记)。
本想趁下午在洛阳市内逛逛,这下一觉躺到日头西沉,出发前往丽景门填饱肚子。
“不到丽景门,枉来洛阳城”,丽景门是洛阳古城历史文化最具特色的标志之一,原名丽京门。
很多人会将其与隋唐时期同名的丽景门弄混,但隋唐时期的早已毁于战乱,现存的丽景门始建于金代1217年,几经损毁,于2002年正式重建。整个丽景门景区由城门楼、瓮城、箭楼、城墙和丽景桥(古时为吊桥),护城河等部分组成,护城河水已经干了,但城门依旧高耸,依稀能看到千年前的气派景象。
晚上五点,天色还未深,城门前已经聚集了不少来纳凉的老人,三五成群谈天说地。虽然我觉得还是热的要死,搞不懂有啥“凉”好“纳”的。
丽景门最精华的部分就是城门头,城内则是古色古香的小吃街和饰品店, 洛阳水席和不翻汤店十步一家,是每个城市标配的“旅游打卡一条街”。
搜攻略的时候都说吃东西就去丽景门,但可能是这种古街逛多了,看着黑黝黝的店面无甚胃口,便又往前走,穿过丽景门、青年宫,来到洛邑古城。
洛邑古城是在文峰塔和洛邑公馆的基础上 新建 的仿古步行街,商铺风格比丽景门大气很多,此时天色已经暗了,夜景灯亮起,古旧的街区金碧辉煌。
和街区风格配套,洛邑古城的商铺也多是文绉绉的,剧院、文房笔墨、玉器,还有很多汉服体验馆,街上头戴步摇身穿汉服的小姐姐们随处可见。
说实话,看着很热。
不过逛着逛着我就凉了。谁能告诉我这种商业区里为什么还有丧葬一条街啊喂?!大晚上一个人都没有,风倒是不小,金色的夜景灯也不知道为什么变得绿幽幽的,很恐怖的啊喂!
还好,丧葬一条街不长,穿过一排大门紧闭的寿衣店花圈店,就是先前路过的青年宫。十字街的夜市已经开了,白天和夜晚的十字街像两个世界。
晚上的青年宫活了。虽然名字一本正经,但它就是洛阳古城区的夜市区。白天路过十字街时看到的宽阔街道,此刻被移动的小吃铺塞得满满当当,大红灯笼和锃亮的白炽灯交错,空气中缭绕着油烟和人声,好不热闹。
听从洛阳土著美伊的建议,我们去了离主街道有一些距离的“南关小碗牛肉汤”店吃夜宵。
美食都藏在脏乱处,这家就是。别看其貌不扬,可是官方认证的“十大名汤”之一,在洛阳开了好几家分店。十点半了,人还是满满当当,地上散落着厨余垃圾,空中都是丸子汤的香气。
价格很便宜。8元份的丸子汤就足够饱,油旋1元一个,各类肉食也不贵。我和妈妈点了一份汤,两个油饼,30元牛肉,没吃完。
来洛阳这类历史文化名城,三分在看,七分在听。如果不是有百科全书体质,建议报团。
牡丹花季已过,牡丹园是看不成了,我们便选择了“龙门石窟+洛阳博物馆+白马寺”一日游。
沿伊河而上,穿过有“洛阳赵州桥”之称的龙门桥,便来到了龙门石窟景区。
龙门石窟是我来洛阳最期待的景点。它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数十万个佛像凿于山体,想想就震撼。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鼎盛于唐朝,终于清末,历经了长达1400余年的修葺,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由于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
在龙门石窟中,共存有11万余座佛像,最大的高达17.14m,最小的仅有2cm,每一尊佛像都需要经历制胚、打磨、粗加工、细加工、成型的制作步骤,眉目精细,个个上彩。虽然多已风化,仍依稀能看到昔日辉煌壮丽的景象。
按照位置,龙门石窟被命名为不同的片区。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动用了80多万工人开凿的宾阳三洞、整齐排列了一万五千尊小佛的万佛洞、以及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卢舍那大佛。
卢舍那大佛也是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也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座造像,以神秘微笑著称,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可以说,门票90元,有60元都是用来瞻仰这尊大佛的。
除了石窟,龙门本身也是一块颇有历史典故的地方。《水经注》记载:“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
相传龙门山本是一个相连的整体,后来大禹为治水,将龙门山开凿成东西两山,引入伊河水。而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沿河栏杆上也可以看到鱼跃龙门的花纹。
看到了卢舍那大佛,也就到了景区的末端。隋唐之后,龙门石窟虽仍在开凿,但已大不如前,很多石窟开凿了但没有佛像,至今仍然空置着。
大诗人白居易就非常喜欢这里,曾作诗:“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并死后于此立了衣冠冢。白园与龙门石窟隔河相望,风景不错,可以去逛逛。
爱旅游的人,不会错过当地的博物馆。洛阳作为13朝古都,洛阳博物馆的价值更难以估量。
从外观上看,洛阳博物馆就很特别,像一个大鼎,寓意“鼎立天下”。内部多为不规则的极简设计,挑高很高,有透光的天井,阳光自天阶洒落,整体庞大但全无厚重之感。
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居所,是当之无愧的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
自夏朝开始,洛阳便已是都城,经历了夏、商、东周、东汉、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朝历史演变,即使宋朝未能成为都城,赵匡胤也曾有迁都洛阳的想法。
承载着洛阳千年历史印记的洛阳博物馆,展出文物约有1.1万余件,馆藏文物更达40多万余件,展出量仅占1/40。但即使如此,也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从远古时期的石器瓦罐,到商周时期的青铜方鼎,再到举世闻名的唐三彩,那些历史长河里的辉煌时光皆被洗刷成残垣断片,让千年后的人们得借一窥过往。
可惜,在博物馆里导游讲解的少,匆匆浏览,也没太看明白。
总之,就是牛逼。
今天的最后一站是洛阳白马寺。白马寺看着平平无奇的,但说出去名声都得吓一跳——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
可以说,国内的所有佛教寺庙,见到白马寺后都得恭敬低头,叫一声爸爸。
佛教虽起源于印度,但发展却在中国,究其源头,就是这汉明帝创建的白马寺。佛门弟子们一向公尊洛阳白马寺为“祖庭”(祖师之庭)和“释源”(佛教发源地),足见其地位尊贵。
虽说白马寺地位崇高,但毕竟年代久远,要没有导游的解说,非教徒容易闹出不少笑话……
比如白马寺的门口矗立着两座白马石像,我一开始以为是唐三藏所骑的白龙马,还想怎么有两匹。后来才知道是汉明帝遣人去印度引入佛教时,两匹驼经书的白马,比唐僧早了五百多年。
或许也是佛门清净之地与众不同,虽然过季了,花园里仍开着不少牡丹,让我对没看着牡丹花的怨念降低了不少。
除了中国建的佛殿,白马寺还有一个片区留给了印度、缅甸、泰国。白马寺也是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
印、缅、泰区域的寺庙都是当地政府出资建造的,非常有当地特色。比如缅甸的佛像都是白玉和翡翠,泰国的庙堂前有大象等等。
白马寺能够成为国际化寺院,是因为佛教从印度引入中国后,正是白马寺将佛教又传到了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使佛教在亚洲得到普及,后来又进入欧美,成为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参拜的圣地。
因此,白马寺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寺院,每隔一段时间,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均来此受戒,美国、德国、加拿大皆出席该寺方丈升任法会,尤其在日本更享有很高的声誉,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寺”。
或许是因为中国没有举国统一的宗教信仰,白马寺在国内的声望反而没有国际上的高,让我觉得有点可惜。不过好像这种事发生的也不少,经常能听说国内某某文化销声匿迹,但在某个大洋彼岸发扬光大了。这难道就是5000年历史古国的优越感吗,量多压身?
咱也不敢多说什么,反正导游你说就说说,游客我就听听,感兴趣的再上网查查。虽然听得越多越觉得自己像文盲,但能在脱离校园后,从另一个角度回看历史书,也觉得挺别致的。
搜洛阳风景的时候,在网上看到了一张图,云雾缭绕的群山顶上坐落着金顶道馆群。我还没说话,路过的老妈大手一挥,“去这里!”
“得令!”
后来发了朋友圈才知道老君山是网红景点,想想沿途景色,确实绝绝子。
老君山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形成于十九亿年前的大陆造山运动,它记录着19亿年来华北古陆块南缘裂解、离散、增生、聚合、碰撞、造山等构造演化过程。春秋时期,被公认为道教始祖的老子李耳到此归隐修炼,老君山便成为了“祖庭”(祖师之庭)和“道源”(道教起源地)。
咦,怎么佛教道教都喜欢在洛阳扎根?
不过老君山仙气飘飘的,确实有仙人归隐的感觉。
无论照片上多么仙气飘飘,在洛阳这几天热得像见鬼的天气里,云海什么的是不存在的。
但喀斯特地貌的山脉绵延起伏,奇石林立,倒也算得上十里画屏。就是在这窄窄的山路上走,感觉有点腿软。
我们就一边暴晒,一边腿软,一边赞叹劳动人民的崇山峻岭建步道的智慧,一边抖抖索索拍照片,向着山顶进发。
路上碰到带娃爬山的夫妻两三对(看着都觉得累),穿着汉服带着摄影师拍照的小姐姐若干(看着都觉得热),还有带宠物狗爬山的小家庭一组(真·目瞪狗呆)……
大概攀登了两个小时,我们登顶海拔2217米的伏牛山主峰。在这里可以看到金顶道馆群的全景。
特别的是,主峰的岩石上有个蜜蜂巢,倒也不咬人,就绕着石头乱飞。
嗯,是名副其实的主“蜂”了。
主峰之后再徒步20分钟,便到了金顶道馆群。也是抖音上火的不行的网红景点。
不愧是道教仙山,香火鼎盛,我掐指一算,定有奇遇。
奇遇事件1:上山天晴,到金殿起雾,到山脚下雨。
上山天晴下山起雾很正常我知道。但为什么偏偏就刚好是我到了道馆,参观一圈,参观最后的金殿的时候起雾呢?
为什么偏偏就刚好,把没有云雾、云雾半遮半掩、云雾没顶三个阶段都观赏完了呢?
而且这云雾起的快且浓厚,伸手不见五指一点都不夸张,隔着3米就看不清人。
这不是仙气是什么?
没有什么好解释的,硬要解释,就是上天给唐半仙的优待。
云海起来的时候拍了段小视频~
奇遇事件2:我点香半天不着,我妈点香一点就着。
奇遇事件3:有个女信徒,点了三根香烟,还做了场法。没错!是香烟!不是香!是香烟啊!吸了会上瘾的那个香烟!你这样真的好吗!你是想让老君闻二手烟吗!道士们不拦一下真的没关系吗!
奇遇事件4:有个男人在我面前昏倒了,又被道士传功救活了!一点没夸张!男的就跪在我前面哭着祷告!结果他身子就软下去了!然后一个格子衬衫道士就给他传功了!最后从老君佛像前抓了口仙气撒在男人身上!男人站起来了!窝草这就是仙术吗!
起雾后的伏牛山脉仙气飘飘。
上山三小时,下山却很快,不到半小时。云雾浓厚如白浆,将山脚全遮掩了个通透,倒是少了恐高的困扰。
和我们一同下山的正好是一家老小,小孙子腿脚快跑在了前面,老奶奶在后面扶着栏杆下楼梯。每隔几分钟就要有一段祖孙对话——
“奶奶你在哪里——!”
“我在这里——!”
“奶奶我看不到你——!”
“我在你后面,等一会就到——!”
“奶奶你在哪里——!”
“我在这里——!”
“奶奶我看不到你——!”
“我在你后面,等一会就到——!”
……
着实让人感动。
下山的时候,又看到有一些人刚开始登山,对着满山云雾满口抱怨,直呼上当。我暗笑不语,置身缥缈云雾中,人也有几分沉醉,猛吸几口“仙气”,整个人都飘飘然了。
后来查到当天天气是轻度雾霾,呵呵又是后话。
【关于交通】
洛阳比想象中小很多。比如洛阳机场距离古城区只有十几公里,滴滴不到三十元。
但洛阳又比想象中大很多。比如从古城区到高铁站,十几公里路能开近一个小时。
究其原因,主要是,红绿灯太!多!了!
平均600米一个红绿灯,主干道开元大道更是300米一个红绿灯,一停就是90秒。外地人表示长见识了。
滴滴司机解释说,洛阳城地形方正,自古便被分隔成了一个个小田字格,而新中国成立后又被划分为三线城市,交通没规划好,造成了到处都是红绿灯的乱象。到现在再动已经困难,只能大修高架和地铁,以提高出行效率。
我向司机竖起大拇指,表示这种路况还愿意开出租的都是真的英雄。
【关于住宿】
旅游我喜欢住民宿,价格不贵,老板热情,还有当地特色。
这次选的是一见客栈,黄金地段,房间干净卫生,小花园鸟语花香还有猫,四楼天台坐拥明堂天堂和应天门,一晚只要150元。
真香。
【关于景区】
洛阳的市区内的景区相距不远,公交都可以到达。
龙门石窟也开放了夜景,比白天观看更漂亮,但个人认为太花哨反而缺少了历史的厚重感。
洛阳寺庙多,除了白马寺,少林寺的塔林也值得一去。
洛阳周边可玩的更多,华山、壶口瀑布、都是一绝。五六月正是壶口瀑布丰水期,值得一看。
【关于美食】
洛阳物价不高,15元就能吃很饱。除了先前介绍的丸子汤,我们还点了老洛阳面馆的浆面条,的外卖。嗯,想必都是吃,堂食和外卖也无甚不同嘛。
浆面条是洛阳的特色小吃,用酸味豆浆和面条制成,挺香,但没有同点的醋溜包菜盖浇饭好吃。
由于本人口味清淡堪比吃斋菜,对豫菜不太感兴趣。这里没法给大家做啥推荐了。
不过洛阳的汤品一绝,对美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尝尝洛阳水席、胡辣汤、丸子汤、牡丹燕菜。纪念品的话,牡丹鲜花饼、禅宗果都不错。
【关于我】
穷游爱好者,个人公众号“夜间白日梦”,喜欢旅游的来交个朋友吧。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龙门石窟很壮观
引用 斜阳123发表于 2021-06-17 22:23:10 的回复
龙门石窟很壮观
是的,主要是历史价值高,和莫高窟各有各的风味
行程规划的很好
看起来还不错啊
值得一去啊
与时俱进啊,不错
来到一个城市必然要逛一下博物馆
文明古都是洛阳
河南现在很火啊
中国四大石窟就差龙门石窟没有去了
好多好玩的
精致的石像啊
夜景还是很美的
“安利”的人做个参考~
几个奇遇看的画面感十足
方面一直做得不错,13朝古都岂是浪的虚
卢舍那大佛
给各位被飞天小姐姐“安利”的人做个参考
一直做得不错,13朝古都岂是浪的虚名。
这里很酷啊
十三朝古都的历史沉淀
写的好棒👍拍的也好看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