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这座城市的色调热烈活泼又奔放,正如第一眼所见闽南建筑的红砖墙,还有满城刺桐花,再次确认对炎热的南方没有抵抗力。来泉州是临时的决定,只因为多看了一眼西街上的双塔日落图片,从杭州出发往返12个小时大交通来泉州过个周末。痛快!
所幸,眼前所见即预期所想,本次冲动拔草成功!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唐朝时泉州就已经是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为“东方第一大港”,被马可波罗誉为“光明之城”。
在快速城市化的现在,越来越多城市在趋同,而像泉州还能延续本身的特质和风格也实属可爱与难得。我实在文笔有限,这段话能充分表达出我想说的——“如果每座城市都是一本书的话,那么大多数城市是词典,泉州则是一本辞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从来都不在博物馆里,而在寻常生活的一呼一吸中。它的古老并不流于形式和物件,而是一种至今犹存的气质。”——齐晓瑾《元气泉州》
作为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西街自唐朝已经"列屋成街",1300多年前就已经是商贾如云、行人如织,市井来往十洲人。到现在还保留着成片的古厝、近现代的骑楼洋楼小巷,而且这个区块的建筑都不得高于开元双塔。走在老城,仿佛穿越。
从开元寺到钟楼这一段街道最为经典也是精华所在,不过500来米,旅游景点的商业气息和饱满的市井烟火气相互中和。下班时分汹涌的电瓶车大军让人印象深刻,林立的商铺里也藏着当地人爱去的老茶馆和书屋。在这里散步遛弯也是件幸福的小事。
西街是立体多面的——穿行而过,制高点俯瞰,小巷子里的弯弯绕绕不同的角度能看见不同的西街。
开元寺的南门出来就是象峰巷,一回头就是小巷子和东塔的同框,这个角度绝佳。旧电线红灯笼悠长的小巷里是醇厚的生活气息。
巷子口有家很低调的芥子书屋,店里有很多店主的收藏老的CD、杂志报刊。书柜里有很多都是关于福建、泉州风物历史的杂志书籍,这家小书屋就好像闽南文化的微缩陈列馆。沿着陡峭的楼梯上去还有意想不到的别致空间,阅读区、影音室,还有能和古厝红瓦近距离接触的小天台。
杂志封面的老奶奶受理拿着蟳蜅女的头饰,这个在下一站蟳蜅村深度体验
踩着日落的点直奔西街上的天台咖啡馆,抬头见古老双塔,低头看熙攘行人。然后就这么坐着等日落里的心动画面。
这家咖啡馆刚好处在西街中部的位置,还能看到十字路口的白色钟楼。对面居民楼里的鸽子时不时成群结队地飞行,交错的电线,曲折的小巷子,满城烟火气。对面楼顶上特别布置了地球灯,等夜幕降临的时候特别有感觉。
最喜欢日落前半个小时,光线开始慢慢变得温柔,逆光下很适合拍人像。天空也在不同的色调里快速切换,从暖橘色到淡紫色再到蓝色调直到黑夜降临。所以看日落一定要提前看准时间哦,咖啡馆天台的位置也有限。我是从4点多的时候就在天台占位了,不过热是真的热,也没有遮挡物,不过看到这日落也值了!
另外还有几个天台日落好去处推荐:莓超疯天台店/芥子书屋,都是能够看见双塔的视角
Tips:
具体位置:有鲤天台咖啡馆
最佳角度:咖啡馆有分室内和露天区,露天区的视野当然最棒
饮品口味:有颜值但口味一般
价格价位:人均35左右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这是泉州开元寺天王殿里的一对楹联,可见泉州的宗教氛围源远流长。是否满街圣人无从分辨,不过不得不感慨——泉州真是宗教信仰开放之地,儒释道妈祖伊斯兰教在这里都能够和谐共存,不愧是世界宗教博物馆,由此得以窥见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
开元寺始创于唐初,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是处于闹市中的佛门清净地。整体的建筑风格是活泼的暖色调,生动诠释了那句顺口溜“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式”。
正对大门口是两棵古老的大榕树,树下经常有鸽子群在此等待投食。
大雄宝殿附近有一面红墙,中间嵌着几扇小圆窗,红砖墙琉璃瓦彩绘屋脊,大场景很是出片!四舍五入就是故宫同款了!
香火真的太旺了!来拜拜的人络绎不绝,入口处衍生出很多算卦老师傅吆喝着免费算卦看手相。但大部分还是直奔庙里头,从正门处开始拜到正殿里。
关岳庙的全称是通淮关岳庙,坐落于泉州涂门街,是闽南最负盛名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之一。在泉州,说到抽签,许多人都会想起通淮关帝庙的关帝灵签。这里的灵签版本的全国最完整、通行于闽台地区最流行的一种。以至于有这么一种说法——在闽南这个地方,如果你有什么事情是拿不定的,有一种方法可以缓解你的焦虑,那就是到庙里卜个杯、抽支签、问问神。
(该段来自官方科普,我们一起涨知识呀)
关岳庙整体并不大也就三大殿,整体建筑风格非常繁复热烈,翘起的檐角上雕梁画栋。随手一拍就很有画面感,刚好有个蟳埔阿姨走进画面里,浓浓的闽南人文气息。
距离关岳庙不到200米就是清净寺了,这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满满的异域风情。
建筑整体都很素雅,石柱上的新月标记透露着宗教气息。整个寺不大,简单逛游20分钟足矣。
特别提醒
①售票处在寺后方,记得先去买票,3块钱
②要注意着装长度哦,不要穿膝盖以上的短裤短裙等,不然会被禁止入寺
这是一个很小众的古渔村,一下车就是满满的海腥味扑面而来。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敲海蛎,一路走来都是忙忙碌碌的女性,身着传统的蟳埔女服饰,大裾衫、阔脚裤,盘头发插花。确实是非常生动真实的人文图鉴。
村子里也有蟳埔女装扮体验,从发饰到服装道具一应俱全,只是对发际线要求也太高了!!!毕竟是要梳成大背头。这也是我为什么都是背影的原因。不过花米家阿姨的手法真的非常娴熟专业,全程不过5分钟就搞定了。还特别热情地帮你拍照。
村子不大,慢慢逛玩预留3个小时也是足够的,顺济宫/百年大榕树/陈氏宗祠/花米家展示馆。整个村子真是把靠海吃海诠释得淋漓尽致,随处可见海蛎壳,有不少房子是用海蛎壳混着泥建的,有个专有名词蚵壳厝。蚵壳厝的优点是就地取材及隔音效果好,与墙模厝一样,冬暖,夏凉,不怕蛀虫。有人说它墙体坚固,可以抵挡炮的攻击。所以沿海流传有:“千年砖,万年蚵壳”的俗语。
沿着村子里弯弯曲曲的小石巷就能到顺济宫了,这里供奉着妈祖。建筑整体在几棵大榕树的掩映下显得特别宁静。
逛累了,来一份四果汤,酸酸甜甜透心凉!这个闽南小渔村现在还未被过度开发,都是真实的生活场景。
做一回异乡观察者,感受一下文化差异和碰撞,这也是奇妙的体验!
1、关于大交通
杭州到泉州单程高铁5-6小时,飞机单程1.5小时,而且有时候还有特价机票,值得推荐
2、关于住宿
首选当然住西街比如小南风民宿(简约ins风)、上清楼(古厝庭院民宿)。不过我这次太临时中意的西街住宿都满房了,选择了距离西街2.5公里左右的民宿里巷栖墅。宜家房子改造很温馨,还有一只很乖的大金毛!
3、关于当地美食
这次2天1晚行程太匆忙了,没来得及好好探个美食店,印象最深的是面线糊、姜母鸭和吴氏手工麻糍。一开始到店里还不知道面线糊该怎么点,原来是面线糊做汤底单点其他的料像油条大肠牡蛎蟹柳等等,再撒点胡椒粉还不错。面线糊在泉州人心中的地位相当于糯米饭于温州人吧。姜母鸭和我预想的不一样,以为是老鸭煲之类的汤鸭没想到是砂锅油煎翻炒的干鸭。吴氏手工麻糍椭圆形的小小个,馅儿里有脆脆的小碎片,还挺好吃的。最后我觉得我棒的是高铁站的猪脚饭!价格实惠猪脚又大,黄豆酥软!
4、关于小白车
小白车是古城区域内的公交车,有点像观光车,招手即停,只需2块钱支付宝可刷。而且古城区域内大部分的景点都会到!
48小时不到的旅途,所想即所得的满足感让路上的辛劳都值得!所谓动力也不过是好奇心满格。
泉州,值得二刷。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