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甘南+莲宝叶则摄影】在灵魂深处倾听花开——九色甘南-拉卜楞寺-扎尕那-莲宝叶则-花湖-黄河第一湾-郎木寺-阿万仓-各莫寺七天摄影创作团

    甘南 /【甘南+莲宝叶则摄影】在灵魂深处倾听花开——九色甘南-拉卜楞寺-扎尕那-莲宝叶则-花湖-黄河第一湾-郎木寺-阿万仓-各莫寺七天摄影创作团

    再次行走在甘南,总是感觉很开心,反复的疫情折磨得人也快疯了,总算可以到大西北去,尽管也有顾虑,但无损雀跃的心情,虽然去兰州的路上也曾折腾,但能出去走走,过程多艰辛都是值得的。
            2021.7.3~9同行老师:Helen Zhang,林,旭,乐亭,叶子NJ2人,什锦拼盘,心净2人(特别感谢二位老师,一直支持我,跟着我走过几次了),榆木323二人,山中无老虎,荣2人,林惊羽,共15人。地接:老万。
            2021.7.31~8.6同行老师:大沙坑5人,爱不单行,非常自嚎,ping_s16,凌云志2011(谢谢倪姐姐,老铁了,一直陪着我走过好多地方),陈红4人,Taojing2人,JI111,右耳,艳艳1,共19人。地接:瑛瑛。
    每次的出行,都会收获不同的友谊,都结识到不少的新朋友,感谢你们,一直支持我们的游侠。

    中国最美的草原湿地——阿万仓

    在2008年《中国国家地理》举办的“选美中国”活动中,阿万仓湿地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草原湿地”的第一名。如今的阿万仓湿地已成为甘南自驾的必去之地。阿万仓乡距玛曲县城约55公里,是我国著名湿地若尔盖、尕海、曼扎塘湿地的核心区。这里因水泻不畅而形成很多汊河和沼泽,使这片广袤的草原水草丰茂、牛羊肥壮。天然自成的优质草地,是一片原生态的、苍凉而壮丽的草原。

    走到阿万仓湿地上的一个小山包上,恰好碰到一对藏族新人在拍结婚照,我们也赶紧的去蹭拍。

    我们在不停的拍,他们也不理我们,随便我们拍个够。

    来自果洛的喇嘛,他们也到这里来游玩,我们厚着脸皮问他们可以拍下你们吗?他们说:可以,然后就抓拍了一辑相片,当然后来加了他们的微信,把相片都传给他们了。

    中间的小帅哥笑得特别灿烂,逗他几句,居然害羞得满脸通红,经常不好意思把头转到一边去。

    当地来玩的藏民,也挺多的,见到他们撒龙达,可是赶过去都撒完了。

    带着小孩子的大叔,问他们可以拍照吗?他们说可以可以,随便拍,还问我们要不要喝一杯?藏民真的很热情和淳朴的。

    七月的山坡,草地上,开满了各种不知的野花。

    阿万仓乡,拍照的效果真的很不错。

    蜘蛛网一样的河流,就是黄河的支流。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阿木去乎寺

    这个地方其实不是我们的景点内容,只是几次经过都有不同的收获,去年走这里,下大雨,雨后马上出现的彩虹,今年再次经过这个地方,只见成群的牛羊在吃草,远处几个红衣喇嘛席地而坐,如画般绮丽,于是赶紧的停车跑过去拍了几张,后来看路牌才知道这个寺院叫阿木去乎寺,这名字很拗口,读了好几次才记住。
         阿木去乎寺,藏语称“阿木去乎贡噶丹曲科朗”,汉语译意为“阿木去乎寺具喜法轮洲”。坐落在今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西南105公里处阿木去乎乡境内。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二世嘉木样活佛于藏历第十三绕迥金龙年(公元1760年)6月正式建成阿木去乎寺。当时有僧众600余人,二世嘉木样活佛出任第一任法台。

    雨后彩虹,有一张背景是阿木去乎寺的,上图(2020年9月)

    山坡上赶路的羊群。

    跑到这里来也挺远的,可惜他们没几个跟着我过来,不然我都打算直接走到寺院里看一下的。

    后面的寺院就是阿木去乎寺。

    野生动物的天堂——若尔盖花湖

    花湖位于若尔盖和甘肃郎木寺之间的213国道旁。是镶嵌在草原上的蓝宝石,浮光跃金,一碧万顷,湖岸边芦苇草丰茂。黄鸭、溪鸥、黑颈鹤常栖于湖畔,嬉水自乐,旱獭、灰兔穿梭出没。天鹅、白鹤、黑颈鹤成群结队,或舞姿翩翩,或翱翔于蓝天,欢快的百灵鸟在空中翻飞、身临其境,犹如进入梦幻的动物王国。壮观的草原蜃景更是妙不可言。
         几次到花湖,除第一次天气不好,没什么小动物外,其余几次都见到不少的小动物,特别的漂亮又憨态可掬,每次都只恨时间太短(其实每次都有四小时拍摄时间),镜头太短(70-200),拍得不过瘾。

    和平共处的小动物。

    小鸭子嫌鱼儿挡着它们觅食,用嘴去啄路过的鱼。

    我这个鸟盲,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品种的鸟类。

    一家三口。

    这个应该是白骨顶鸡。

    刚出生不久的白骨顶鸡,毛都没长出来。

    长大了不少的小黄鸭。

    白骨顶鸡妈妈喂它的孩子。

    白骨顶鸡妈妈喂它的孩子

    一只鸭子闯进了白骨顶鸡的地盘,被二只白骨顶鸡追得呱呱大叫惊慌逃亡。

    这里的鱼十分的肥大,经常看到不少的海鸥,还有老鹰在盘旋抓捕。

    唐克——黄河第一湾

    九曲黄河第一湾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唐克镇 ,此处是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处。黄河缓缓流过唐克城区,从若尔盖驱车大约61公里,经过唐克镇,唐克镇以北9公里到黄河九曲第一湾,坐电梯20分钟到一个小山包,黄河九曲第一湾的美丽景象跃入眼底。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的自然景观要数第一弯和壶口瀑布。这两处景观被誉为神 奇的九曲黄河立体大乾坤地图,它是黄河流经这两处景观时形成的一个S形大弯道,因其在地图上恰似《周易》中阴阳太极图,故而誉为。它与藏族本教("卍" )和藏传佛教("卐" )的"生命轮回"或者"日月轮回"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黄河第一湾,见过最美的双彩虹,圆滚滚的,近得伸手就能抓到。(2020.9)

    一边下雨,一边就来个双彩虹。神奇的大自然。

    本来以为这么厚的云层没戏了,谁知到最后居然天边的云会烧起来的。

    日落也很壮观,只是山顶风极大,很冷。

    这条路下山是一个寺院,可惜不对外开放。

    很友好的同行人。

    美人朱姐姐,超会摆动作。

    阿坝县——各莫寺

    各莫寺又称慧园寺,为四川省阿坝州藏传佛教三大格鲁派寺院之一,是黄教六大寺之拉卜楞寺的分寺之一。各莫寺以其宏大的寺庙建筑、大佛塔和神秘的藏秘修炼而著称。距县城13公里,占地18000平方米。
         各莫寺去过几次,印象最深刻是2019年莫郎节和超美,李红姐跟李老师去的这次,见识了很多的藏族节日盛典,在阿坝县呆了8天,也拍了很多的人文照片。

    各莫寺,拍了比较多的是人像片,卓玛,一个活泼的女孩。

    不认识的藏民,蹭拍了。

    各莫寺不对外开放,里面是不让拍照的,我们偷溜进去拍了几张,马上就跑了。

    姐妹俩,雨中,拍了一组。

    卓玛其实会跳舞的,也跳得很好看。

    倾听灵魂深处花开的声音——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1980年对外开放旅游。
    每次都这里来都是中午时间,每次都赶上他们下课了,所以每次都拍不到有几个阿卡,且这里的阿卡十分不喜被人拍,态度不是十分友好的。

    抓拍的几张小阿卡,神态很是自然。

    他们赶着去上课,我在一旁记录下来。

    酥油花馆,唯一可以随便拍照的地方,就是味道很浓郁,拍了几张就赶紧的跑出来了。

    花无百日,美好的事物通常易逝难存。酥油花彩塑因酥油材质的原因,特别细腻逼真,体现的花瓣或者人物皮肤,色彩柔和有透明感,百看不厌。然而,酥油熔点很低,15度变形,25度左右融化,所以在灯火通明的夜里展览过后,这精美的艺术品就会黯然倾覆,偶有幸存,随着大地回春,天气日暖,也要恢复酥油的本相。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可以用空调随时保持恒定低温,但是,展出时间一长,仍然会影响到酥油花的色彩,最多维持两年,便要重塑

    制作酥油花是一个很艰辛的创作过程。由于酥油遇热即化,而艺僧的手是有体温的,用手触摸、拿捏酥油膏,酥油就会溶化。因此,艺僧们在制作酥油花时,首先要解决手温的问题。每年的11月和12月,是青藏高原最冷的月份,艺僧们挑来一担担冰冷刺骨的雪水,然后,将两只手缓缓放入闪着寒光的冰水之中。

    温热的双手刚一接触零度的寒水,人体的所有器官都被寒气逼迫和包围,他们不断打着寒颤,肤色变得发红,发紫,发白。此时,艺僧们的头脑因为冰水的浸润而更加清醒和冷静,他们要尽快地将手臂、手掌、手指乃至整个体温降下来,一直降到与冰水同温——零度!唯有如此,他们的双手才能与酥油亲密接触,才能将极易溶化的酥油膏雕塑成生动的造型。

    天神的后花园——莲宝叶则

    "莲宝叶则"的汉语意思为尊严的玉石之峰,民间通常称为石头城堡或石头山。莲宝叶则是雄伟的奇峰异石的世界和艺术圣殿,这里山势雄奇峻伟,充满阳刚之气;山体规模宏大,绵延不绝;湖泊星罗棋布,银瀑飞悬。年宝玉则属于青海久治县,莲宝叶则属于四川阿坝县,其实这两个地名指的是青海四川交界处同一个区域,那里峰峦叠嶂,山奇水秀,神秘传奇,美如仙境。地理地貌上同属巴颜喀拉山支脉,年宝玉则是北坡,莲宝叶则是南坡。他们拥有同一个藏语名字,由于方言口语的差别,汉语表达有所不同。

    “莲宝叶则”汉语意为“尊严的玉石之峰”,民间也称为石头山,相传这里曾是格萨尔王征战的古战场。它矗立在阿坝、九治、班玛三县之间,总面积800平方公里,就像在高原上隆起的一座巨大石头城堡,其间是奇峰异石、冰川遗迹和雪山湖泊。

    扎尕尔措,我自己环湖走了一圈,其实也不远,大概三公里左右,边走边拍,要一个半小时才走完。

    每次到这里来,天气都不同,这次恰是遇上一场大雨后云雾缭绕,美如仙境。

    山坡上开满了各式小花。

    这里快到湖的最里面了。

    如果你向往《指环王》《霍比特人》的魔界仙境,那你一定会爱上莲宝叶则,这里的山绮丽魔幻棱角分明,这里的水澄澈碧蓝宛若仙镜,这里是神灵庇佑的石头山,是藏人灵魂的后花园。

    7月初到这里来,鲜花满地,极是漂亮。

    湖边不知名的小花,极艳丽。

    不同的天气,风景也变成如水墨画般飘逸灵动了。

    甘南的香格里拉——郎木寺

    因为一位西方传教士撰写的一本《西藏的地平线》,郎木寺这个甘南小镇开始名扬海外,让世人惊叹甘南也有这样一个微缩版的“香格里拉”:它不仅是自然美景的天堂,古道的交会口,也是多元文化交融与发展之地……
          郎木寺其实不是一座寺庙,而是一个地名,准确地说,它叫郎木寺镇,位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交界处。或许,传教士埃克瓦尔没有想到,经由他的“神”来之笔,一个微缩版的“香格里拉”——郎木寺(面积600多平方公里,只有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面积的1/20)从此开始传遍世界,引发了世人对郎木寺的诸多想象与寻访……

    在郎木寺,见到最美的星空,第一次在郎木寺拍星空。

    瑛瑛她们也要跟星空留影一张。

    站在甘肃郎木寺拍四川郎木寺。

    这边是甘肃的。一条小小的白龙江分开了甘肃和四川

    甘肃的是金顶,而四川的是银顶。

    这条小小的只有几米宽的小河道就是白龙江。

    人间伊甸园——扎尕那

    扎尕那是天然石头城,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西北30余公里处的益哇乡的一座古城,藏语意为"石匣子"。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扎尕那山势奇峻、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每次到这里来,天气都是不同的。当然各有各的美。

    就在我们住的酒店对面的山上,雨后风起云涌。

    在仙女滩,见到极美丽的星空,可惜是老猫烧须,我居然没对好焦就拍了。回来一看相片,真的气坏了,没一张是清晰的,只能挑一张勉强可看。

    清晨达日观景台看村子。

    村子后面的小小寺庙,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吃完早餐见有时间就爬上去走了一圈。

    村中大多是这种房子。

    神祇之所在——瓦切塔林

    进入四川省红原县瓦切乡,迎面扑来的是一股博大的佛性气场。这里成片的塔林和经幡,在这方圆30亩的地界里,有一种“寂静之中,充满呓语”的听觉效果。五彩经幡,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偕风诵读。一遍遍地娓娓传颂,藏传佛教的经文。一声声地喃喃细语,民众祈福消灾的意愿。

    佛教建筑,皆有它的基本立意。隆重叙事,是藏人固有的信仰特质。瓦切塔林的入口处,金字塔状主塔,由众多金碧辉煌的小塔组合而成,它们涵盖了藏传佛塔八式,分别代表着佛陀释迦牟尼一生之中不同阶段的佛缘。

    经幡是佛塔的标配,有佛塔处,必有经幡。瓦切的经幡,大都以“大帐篷”的形式出现,藏地,各式经幡,在此荟萃。从内容上看,有经咒类,图像类和无字类。从形制上看,有伞状宝塔式,经旗式,经幡树和旗杆式。从色彩上看,有蓝白红绿黄色。从制作方式上看,有刻板类,制墨类和印制类。不一而足。

    瓦切经幡,虽历经日晒雨淋风蚀尘染,已失去了原有的光鲜,显旧,甚至残破不堪,但其灵智的意绪,丝毫不减,强烈着历史沧桑感。在斜阳夕照下,直觉神祇之语,在四处弥漫。

    这儿的108座佛塔,凝固了佛陀释迦牟尼的人世坎坷和圆满。让我们看到,原来佛陀在修行的路上,也曾蹒跚踉跄,也曾经历重重抵悟,一生也曾光影交织。“见天地,见佛陀,见众生,见自己”的感觉效果,油然而生。

    经幡,或横或竖,因势插挂,随风猎猎飘舞。经幡上,布满着直纹、波纹、螺旋纹字样,由风诵读予佛陀之耳,再由佛陀,给飘忽忽,茫茫然的我们,指引生命的来路和去路。

    1982年和1986年,班禅十世先后两次来瓦切视察,传佛经之密宗,说“善规”之大法。1989年,大师圆寂后,瓦切教徒为纪念这位宗教领袖,在大师莅临处,修建了这108座塔林。

    为何取108之数,说法不一。一说可能与佛教密宗《金刚项经》中毗卢遮那108尊法身有关。毗卢遮那是梵语“大日如来”的意思,是释迦牟尼的称号之一。大日如来所带来的理性和智慧之光,不生不灭,能除一切暗,利养世间物。

    另一说是佛教把人生烦恼归为108种。为清除烦恼,规定拨念珠108颗,敲钟鼓108响,念佛经108遍,籍此推断,建108座佛塔,如同上品佛珠由108粒构成一样,意为清除烦恼。

    世界最大转经筒——宁玛寺,玛曲黄河第一桥

    玛曲宁玛寺,藏语全称为图丹祥德林,又称阿万仓召岱娘玛寺,是藏传佛教四大派之一的宁玛派(红教)寺院(其他三派为:白教-噶举派, 花教-萨迦派, 黄教-格鲁派)。宁玛寺大藏经转经筒总投资4500万元,历经四年建设而成。转经筒总高度35.81米,下筒直径12.43米上筒直径17.6米,筒体浮雕由尼泊尔工匠纯手工锻铸鎏金而成,鎏金使用黄金60公斤,转经筒自身重量达320吨,内装大藏经1008部共11万册,重量达86吨。

    藏传佛教的说法,大的转经筒上面刻的经咒和里面装的经咒比小转经筒要多得多,转一圈划过的轨迹比小转经筒大得多,因而转一圈大的转经筒比转一圈小的转经筒积累的功德也高得多。如此世界之最的转经筒,自然使得四面八方的僧侣信众趋之若鹜,络绎不绝来到宁玛寺,推动巨无霸的转经筒,一圈又一圈地走着、走着。

    宁玛寺转经筒自身重量加上大藏经书的重量达到400吨,这样的庞然重物转动起来谈何容易!但是它就是每天在那里转动,没有任何内装动力,全靠转经人的推动。由于源源不断的人力推动,转动的经筒也会产生一定的惯性。缓慢转动的转经筒,见证着虔诚与信仰的力量。

    另一个团的合照。

    玛曲黄河大桥”距玛曲县城4公里,是黄河上游修建的第一座黄河大桥,1979年建成。桥头原本写的是“天下黄河第一桥”,后来因为青海那边又建了两座桥他们就把名字改成了现在这样。

    “天下黄河第一桥”除了说明它是黄河上游的唯一的大桥之外还有一层含义:它是黄河上游最早修建的一座桥,不管以后在它的前面再修几座桥这个事实谁也改变不了,玛曲人可以理直气壮地恢复“天下黄河第一桥”的称呼

    现在这条桥基本上不通车,都在新桥走了。

    甘肃省省会——兰州

    兰州,简称“兰”或“皋”,古称金城,是甘肃省省会。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自汉至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出现了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兰州逐渐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联系西域少数民族的重要都会和纽带,是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重要交汇地。
        每次到兰州,最喜欢的就是到饭馆吃一顿手抓羊肉(个人喜欢去春台手抓(总店)),真的超级好吃,还有兰州牛肉面,也是一绝,虽然我不太习惯吃面食,但到兰州必须要吃个正宗的。

    那天和周大哥,朱姐姐一起爬到白塔山上拍的。

    山顶上俯拍黄河。

    兰州市内黄河穿城而过。

    夜色黄河,中山桥,很是绚丽。

    又是超级多图片的一篇游记,有些是2020年拍的,其他都是7月和8月拍。再次感谢一直支持我们的游侠们,感恩有你同行。

    举报

    本篇游记共含0个文字,0张图片。帮助了0名游客

    游记目录

    • 01 / 中国最美的草原湿地——阿万仓
    • 02 /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阿木去乎寺
    • 03 / 野生动物的天堂——若尔盖花湖
    • 04 / 唐克——黄河第一湾
    • 05 / 阿坝县——各莫寺
    • 06 / 倾听灵魂深处花开的声音——拉卜楞寺
    • 07 / 天神的后花园——莲宝叶则
    • 08 / 甘南的香格里拉——郎木寺
    • 09 / 人间伊甸园——扎尕那
    • 10 / 神祇之所在——瓦切塔林
    • 11 / 世界最大转经筒——宁玛寺,玛曲黄河第一桥
    • 12 / 甘肃省省会——兰州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微信扫描二维码👆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2025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