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因疫情原因,西北大环线没走成,一直很遗憾,今年6月又因疫情原因大西北线差点无法成行,等公司确定终于可以出行时,心情自然是快乐无比的。
2021.7.10~20西北行同行老师:mofei1997二人,yangcabic四人(谢谢四位帅哥,4月杨兵和安安和我一起走了贵州姐妹节,当时已约定七月走大西北,谢谢你们支持我),咖啡加美酒四人(谢谢碧兰姐和宁宁,5月走闽南摄影认识后,一直都有联系,知道我带西北线,专门带宁宁一起来参加),春华秋实小米二人,心净二人(特别要感谢的是周大哥和朱姐姐,我们是去年走中越边境认识,短短几个月时间,你们跟随我走了五条线了),哈哈哈游侠客,共15人,地接:张清。
每次的出行,都会收获不同的友谊,都结识到不少的新朋友,感谢你们,一直支持我们的游侠。
照壁山观景台位于青海门源县浩门河南岸,是就近观赏油菜花的最佳地点之一。这里虽然没有大片的花海,但是因为属于坡地景观,油菜花和青稞田错落分布,也是值得一拍的。沿石阶上山到达最高处的观景台,可以远眺祁连雪山,俯瞰百里花海中央的浩门镇,这里还是看日出、日落的绝佳地点。可惜我们这天到达时云层太厚,一直没散开,无缘看到山下的景色是怎样的,但云海中美若仙境的照壁山着实惊艳得很。
我们五点就从门源青石嘴赶过去,车程约半小时左右到景区门口,换乘景区车到观景台,车停下赶紧的找地方拍照。
记得那天日出时间是6:04分,雾很大,一直弥漫在山间,早上山上极冷,风吹得云雾不停飘逸。
景区工作人员说:你们要到山顶上的观景台去拍的话,赶紧上车,我们车子送你们上去(注:我们到这里来游览,其实是景区刚修建好重新开张才四天),等我从洗手间出来一看,车子不在,人也不见影了,一问留下的几人,才知道大部分人都坐车上去了。
自己想上高处看下,于是忽悠杨兵和安安顺着木栈道边走边拍,早上的木栈道好些地方都结了冰,一不留神,差点摔倒了。
最高处视野果然是不同,四面都可以看到拍到。
我们走上来的木栈道,其实也不高,下车点走到最高观景台约15分钟。
远处山坡上的羊群,用70~200的镜头拼尽全力拉回来也就白噪点大。
对于门源,其实并不陌生,油菜花是最有名,九月十月走额济纳线也会经过这里。7月11号到门源青石嘴镇入住,我们团只我一个是广东人,于是毫不意外地被抓去备案了,从我7月2号坐高铁到贵州,贵州再乘飞机到兰州,再7月9号从兰州坐火车到西宁查个底朝天,例行检查没事不耽误行程就没问题了。
门源油菜花是指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一种美丽而蔚为壮观的人造景观。门源县是北方小油菜发源地,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小油菜种植区,种植面积达50万亩。这里油菜花的种植范围是,它西起浩门河畔的青石嘴,东到大通河畔的玉隆滩,北到与甘肃省交界的冷龙岭,南至高峻的大坂山,绵延数十公里。
我们请了当地藏民模特拍人像。
二位女孩子,五官精致漂亮,看上去都很小的样子。
漂亮的迷人姐姐,特别上镜好看。
爬上圆山观景台拍个全景。
入目皆是金灿灿的油菜花,看着就欢喜。
这个叫红牙合村,名字真拗口,差点记不得了。
乌素特雅丹地质公园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的西北部,历经千万年的地质运动和时空苍变,孕育和形成一片世界面积最大、最为壮观的雅丹群落,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南八仙、俄博梁地区。乌素特雅丹位于南八仙雅丹群之中,区域内雅丹土丘高10-25米,最高可达50米。雅丹遍布于湖泊之中,是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一处水上雅丹景观。
有些地方,一眼万年,如乌素特水上雅丹,你只要看过见过,才能领略它那荒凉寂寞的美。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意为“陡壁的小山包”,也叫“风蚀林”,是一种奇特的风蚀地貌。由于亿万年的地质变迁,因褶皱而隆起和因断裂破碎的裸露第三级地层在外因力的长期作用下,吹蚀一部分地表物质形成的多种残丘和槽形低地。“雅丹地貌”如今泛指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
水上雅丹如同静谧的海市蜃楼,而整个雅丹林就像外来星球,奇异的沙丘造型,独特的地理地貌,瞬息万变的沙漠气候,更让魔鬼城的称谓显得名副其实。
天至蓝,水至碧,土林至奇,情趣至真。一处荒漠中的汪洋,一片蔚蓝中的绝美,摇曳着神秘莫测的灵动。此刻,映入你眼帘的是苍凉、浑厚、深邃;是博大、空灵、超凡脱俗。
没有雕琢的虚伪,没有刻意的炒作,展现在面前的只有憾人的原始之美。这里有你想象的一切,也有你想象之外的一切,没有人能在这无与伦比的美丽面前无动于衷。
目前发现的绝大多数雅丹分布在极端干旱区,柴达木的雅丹,是75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和第四纪早期的湖泊沉积物,由于地质运动抬高而脱离水体,期间的盐和沙凝结地壳被西风侵蚀雕塑而成,是迄今国内发现最大的风蚀土林群。
后来,地壳巨变海水干了,而这一片水上雅丹,本来就处于海底比较低的位置,相当于湖心一样,史前大海的还残留着一些海水,加上周围雪山融化的地下水汇聚到这块低地,在雅丹的周围形成了一些并未干涸的湖泊。
由于大气热效应的作用,旁边两个湖的水域面积逐渐扩大,并逐步淹没了旁边的雅丹群,于是就形成蔚为壮观的水上雅丹。
翡翠般碧绿的湖水,静美如画。
这个地方,走了很远才到达,如果时间再多点,估计我们还会再走得更远。(景区最后一班车是20点,而我们要到景区门口处赶拍日落),拍完日落后还要拍星空,安排得满满的。
我们爬上小山包拍日落时,刚好遇到一对新人在拍婚纱照,于是偷偷的溜过去蹭拍。
沙漠中的绿洲,湖里应该有不少的鱼,不然不会有这么多海鸥。
日落也是极美丽的。
水上雅丹的星空,极是壮观迷人。
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州乌兰县茶卡镇盐湖路9号,“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蒙古语“达布逊淖尔”,也就是青盐的海,茶卡盐湖还因盛产大青盐驰名,成为中国首家绿色食用盐生产基地。
上次去茶卡盐湖,是2019年7月,记得那天也是极冷,天气也不错,那时拍的星空也很漂亮,这次因天气原因和光污染严重,很遗憾没拍到星空。
那天坐小火车到茶卡景区终点站下车,天气阴沉沉的,一会就下起小雨,雨后出现的火烧云极漂亮壮观。
早上一早赶到景区拍了几张日出,可惜没下雨,盐湖几乎没水,爬到盐田里才拍到一点点的倒影。
以前运盐的小火车铁轨。
很有地方特色的盐雕。
现在的小火车不再运盐,而是改成游客观光车了。
阳光下晶莹剔透的盐。
这三张茶卡星空的照片,不是这次拍的,而是2019年7月带西北摄影时拍的。
大柴旦翡翠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形态迥异、深浅不一的盐池宛如一块块晶莹剔透的“翡翠”。约6平方公里的“翡翠湖”名为大柴旦湖,是原大柴旦化工厂盐湖采矿队采矿区,经多年开采形成采坑,变成了如今美丽的“翡翠湖”。其实这个地方航拍是非常好看的,因器材问题,没有航拍,只能在地面拍几张了。
虽没航拍效果,近看也很是惊艳的。
站在湖边,宛若镜面般的湖面倒影着蓝天白云和皑皑雪峰,宛如仙境。
盐湖就像是调色板一样,大概是因为盐湖里面的一些微生物以及光合作用的关系,以及湖水中不同浓度的盐分所导致的,水中的离子游离折射成不一样的颜色。
如果说赤红的恶魔之眼像是“人间地狱”,那么大柴旦翡翠湖就是上帝流下的一滴眼泪,一滴堪称为人世间绝色的眼泪。
老实说,我个人是很喜欢阿柔大寺的,虽然寺院不大,但喇嘛们很友好和亲切的,不同有些寺院的喇嘛掩面恶言,游览过阿柔大寺6次,每次都是很安静平和,那些小阿卡,几乎看着他们一年一变样。
阿柔大寺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境内,县治八宝镇东南21公里处,是祁连地区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也是较大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
那次拍他们辩经,很是精彩,他们一直在争论不休。
上完课,小阿卡们到唯一的篮球场打球。
老师在授课,不认真听的阿卡们偷偷玩自己的。
去年十月份到这里时下雪,胖胖的小家伙冻得手都哆嗦。
一年不见,小阿卡长高了好多。
偶遇上山的牛群。
阿柔大寺曾是世界最大帐篷寺院。原来,阿柔部落辗转北迁过程中,寺庙也要跟随北迁,所以最初没有固定寺院,多以帐篷、蒙古包为经堂,故得名。当然,现在这里已经不用帐篷了,而是将其中的一个大殿建成帐篷形式。
卓尔山景区位于青海省祁连县八宝镇,紧靠八宝河与藏区神山阿咪东索(牛心山)隔河相望。卓尔山藏语称为“宗穆玛糊玛”,意为美丽的红润皇后,站在卓尔山顶视野极度开阔,云海飘游,美伦美幻。卓尔山一年四季都不同景色,七月花开时节最为漂亮,秋冬时白雪皑皑更如童话世界一般。
站在卓儿山顶视野极度开阔,四周没有任何遮拦,山对面是一山尽览四季景色的牛心山,左右两侧分别是拉洞峡和白杨沟风景区,背面是连绵起伏的祁连山,山脚下滔滔八宝河像一条白色的哈达环绕在县城周边……处处美景,宛如仙境,令人心旷神怡。传说中卓尔山与祁连的镇山之山--阿咪东索(牛心山)是一对情深意重的情侣,默默守候在八宝河两岸,共同护佑着祁连的山山水水。
爬到山顶拍日出,当阳光打在山脊时,如起伏的人体草原。
爬到最高的烽火台往下拍又是另一番景色。
顺着这个木栈道爬到最高的烽火台。
金黄油菜花开满了山坡。
兰姐姐和宁宁,特别听话乖巧的宁宁。
可爱的小宝,还没到15岁,已经是180了,暑假跟他老爸一起出来玩的。
青海省青海湖景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西北部、刚察县南部,距西宁市136公里,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青海湖古称“西海”,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最大的咸水湖。 湖面海拔3196米,湖岸线长360公里,面积4583平方公里,湖水冰冷且盐份很高。湖中有海心山,四周高山环绕:北面是大通山,东面为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为橡皮山。湖区盛夏时节平均气温仅15℃,为天然避暑胜地。
每年七月,青海湖边的油菜花就盛开,金黄的油菜花旁就是碧青的青海湖,一冷一暖,一金一碧的色彩极是浓烈,好看。
站在山坡上,眼前一片金灿灿的花,远处碧青的湖水。
今年的油菜花没前几年的长得好,矮了很多。
走在花丛旁,阵阵的油菜花浓香袭来,从来不知道原来油菜花也有香味的。
一大早青海湖边策马扬鞭的藏家汉子。
其实让马立起来这个动作极危险的,马扬得太高,骑手一下没抓紧缰绳,摔倒在冰冷的湖水里,幸亏人没事,只是衣服湿透了,吓得我们赶紧制止他做这么危险的动作。
我们是AB团,请的二个当地的藏民模特。
湖水太冷,马儿不肯跑到湖里去,所以马踏水花就只这么一点了。哎,想想马也很辛苦的,做马做牛就是这样的吧。
大片的油菜花,成群的牛羊,还有无数的蜜蜂。
爬到高高的山顶上鸟瞰青海湖。
湖边盛开着各式的花,他们说这个不是薰衣草,是马鞭草,具体是什么,我也不懂。
被栓在花丛里的白牦牛,无奈地等待着给钱拍照的人。
刚出生的小羊,也被拉来作为拍照的道具。
不知道什么鸟,我们在它旁边经过时它理都不理我们,动都不动一下。
拍张集体照也不容易呀,好艰难才把人集中起来拍张合影。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
前几天问黄飞龙在哪里了?他说在嘉峪关,正在爬长城,叫我去爬,想想去了嘉峪关这么多次,还真没去过爬长城呢,有机会的话真的去走走。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
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
宋元以前,嘉峪地区有关无城,只起稽查来往行人的作用。
明代,为加强西北边防,宋国公冯胜决定在此修建关城,不久,九眼泉地区平地而起一座黄土夯城,周长220丈,高两丈,宽一丈,这是嘉峪雄关的最早雏形。
明代西部的吐鲁番日渐强大,常引兵进犯河西走廊各城,嘉峪山隘口为必经之地。自建成嘉峪关后,这关便为西部国防重地,对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此后,明孝宗时修建关楼。正德年间修建东西二楼,即光化楼和柔远楼。嘉靖时加固已有建筑并修筑关城两翼长城,每五里设墩台一座。从明洪武五年(1372年)初驻土城,到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尚书翟峦加固关城,修筑两翼长城,嘉峪关断断续续修筑168年,成为较完备的防御城堡。
如今的嘉峪关更多是凭吊古迹、回望历史的去处,不少影视剧里都曾出现这座象征边境的古代军事城堡,摒弃了过去几百年间的一应功能,所谓雄关,仅存人心。
这里是出关的地方,古代从这里取了关文,就出关了。
张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区位于张掖市临泽、肃南县境内,面积约510多平方公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张掖七彩丹霞地貌群以其面积大、集中,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有红色、黄色、白色、绿蓝色,色调有顺山势起伏的波浪状,也有从山顶斜插山根的,犹如斜铺的彩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层红色的轻纱,熠熠泛光,色彩异常艳丽,让人惊叹不已。
七彩丹霞相对而言,拍日落色彩更艳丽,更斑斓好看,日出我也拍过几次,总感觉丹霞没有经过太阳一天的照射色彩是逊色了一些。
其实还有冰沟丹霞的,只是天气不是很理想,我也没拍几张,就带游侠们走到山顶上看了一会就下来了。
这次到七彩丹霞拍摄,也是因天气不是很好,没怎么拍,拿了一些去年拍的片子放上来。
早上的丹霞,侧光还不错的,这个是第四个观景台。
层次色彩很丰富。
在第四个观景台拍得最多。
这个是日落,色彩特别艳丽。
这个印象是第三个观景台,不确定呀,都长得差不多,估计错了也有可能。
这个是第二个观景台,很漂亮
第二个观景台的标志。
第几个观景台,忘记了,丹霞都长得差不多。
敦煌,甘肃省县级市,由酒泉市代管,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为甘肃省四大绿洲之一。敦煌地处沙漠地带,白天非常炎热,我们下午出去拍日落,18点多走到鸣沙山景区内,热得几乎融化,根本不敢走到太阳底下,等到19点多,太阳慢慢开始落下去了才慢慢的顺着木梯爬到鸣沙山上拍月牙泉夜景。
月牙泉的夜景,确实漂亮。(景是实景,银河也是在相同的地方拍的,只不过银河的方向和月牙泉的方向相反,我是二张合成的)。
早上拍完驼影日出和林惊羽走到月牙泉边拍摄。
早上六点多已经有驼队带游客上山了。
下午晒得你融化的鸣沙山,几千匹骆驼在工作,无边无际的游人。
沙漠驼影。
早上月牙泉边的阁楼光影还是很漂亮的。
一大早人不多,只有清洁工人在工作。
我们走进鸣沙山景区内,看到很多穿着统一鲜艳衣服的女孩子,原来不知道她们干嘛的,后来爬到小沙丘上才知道他们是旅拍的。
模仿敦煌飞天舞,只是我看到都感觉累。
敦煌夜市的天下第一猪蹄真的好好吃,朱姐姐一路上跟我说敦煌的猪蹄怎么好吃,他们那次去敦煌吃得赞不绝口,并且真空包装打包拿到阿里去,那味道别提有多绝了,说得我心动不已,到了敦煌那晚,就和朱姐姐周大哥他们去狠狠的涮了一顿,果然美味无匹,皮爽肉滑,入口甘醇,再配上一口冰爽的杏皮水,真是人生一大享受,非常感谢二位大哥姐姐。
敦煌壁画因不允许拍摄的原因,我这里没有图片展现给大家看,非常抱歉,各位看官。
又是一篇超级多图的游记,希望你们喜欢。再次感谢一直支持我们的游侠们,世界因你而更精彩。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