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过一句话:“地上文物看山西”:三座半唐代木构建筑中有3座在山西、5座五代建筑中4座在山西、至于宋、辽金、元朝的建筑,山西大地上更是不计其数。山西还有应县木塔、广胜寺上寺琉璃宝塔两座宝塔界的杰作。另外,山西还有着四大石窟之一的云冈石窟,佛道寺观壁画的两座巅峰:洪洞广胜寺下寺壁画和芮城永乐宫壁画,也均在山西。其实,山西地下的文物也有不少精品:除了陕西、河南,也就山西可以专门为青铜器建一座博物馆了;而随着娄睿墓、司马金龙墓、虞弘墓等古墓的发现,这里又出土了大量的精品文物。(刚刚看到二十世纪百大考古发现,山西入围丁村、陶寺、晋国故城及墓地等)上面这些,可以用词汇来形容:“土木华章、壁上云烟、山右吉金”,于是我很早就规划着要去山西旅行,跟随着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先生的脚步,来到山西这个中华文明诞生和宝藏之地,寻根问祖。
本来想报名北线——“古建之光”的线路,毕竟景点会更加有名,担心国庆期间游客太多,还是报名了南线——“壁上云烟”,我看了一下景点,好多都是那种散落在乡间的古建,游客估计会很少,后来还真是印证了这一点,好几处寺庙都是独家体验,感受甚好。至于北线那些大名鼎鼎的景点,一定会再来一次山西一一参观的。
来到太原已是傍晚,太原武宿机场离市区很近,大概20分钟就能到在市中心的酒店,完全不用为去机场预留较长的时间。办好入住,在点评上找了一家小店,点了晋南特色的涮牛肚等,在与之后在运城吃到的涮牛肚相比,略有一些逊色,不够厚,花生酱也不够浓。不过在这儿点的山楂酪量是真多,吃完打包时还有一大杯,味道也很不错,酸酸甜甜的很开胃。吃完晚饭来到汾河边,正值国庆,汾河两岸的夜景真是不错,河水也挺干净,很适合周边居民锻炼休闲。
正式开始了《壁上云烟》的旅程,大咖陈伟东老师一开口,就给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口音也不像山西人,一路猜到散团,还是不知道是哪儿的,估计是台湾或南方人,声音很好听。当然,更关键的是陈老师的专业讲解水平,总结起来,陈老师对古建筑非常擅长,对于梁架、斗拱结构,给外行讲的话,可想而知是非常难讲的,老师用了7天时间,终于让我们这些游客记住了一些古建上的名词,根据不同特点也稍微能区分不同朝代了,这就已经很不错了。老师在不同的古建面前讲的重点也不一样,由浅入深,特别能贴合受众的接受能力。而对于壁画,讲的非常清楚,当一面壁画扑面而来,满满的一墙,没有人讲是完全看不懂的,随着陈老师的指示和手电,马上条理就清晰起来,我们也能看懂一点点了,也感受到了壁画的无穷魅力。对于彩塑,老师讲的也很好,彩塑塑的好不好关键就是看有没有做到两个字:传神。
陈老师一路上不太讲宗教,但又避不开,所以在讲解时就会有所取舍,重点讲的都是寺庙的建筑的梁架结构特点和里面塑像、壁画的特点,也会涉及一些宗教故事,而宗教本身是不怎么讲的。这也是我来山西之前比较困惑的一点,就是同样都是寺庙,我要看什么?可以算算,这一路上,会要参观各种寺庙,比如镇国寺、双林寺、天台庵、大云院、龙门寺、法兴寺等等,其实寺庙嘛,无非都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藏经阁这样的布局,最多就是有所增减而已。但是,当我这些都看过之后,我还是想看古寺庙道观,因为每座寺观,都会有着不同的看点,当然,我指的是元代之前的,明清的看个热闹就行。
这次的旅行也是做到了极致,按我们大咖老师的说法,景点呢又叫名胜古迹,而名胜和古迹其实是不一样的。就比如北线,我们要看的是五台山台外的南禅寺、佛光寺,而不是台内的五爷庙等;南线呢,到了平遥不怎么逛古城本身,重点是城外的两座寺庙;到了洪洞,不去大槐树景区,而是直奔广胜寺而来;到了运城没有去关帝庙,也不去盐湖,重点落在了永乐宫、广仁王庙,这就是这趟行程的特点:以古迹为主,名胜只是调剂而已。
来到了第一站:镇国寺,五代北汉时代,这是我们这次旅程中接触的第一座古建,所以老师讲的也很细致。五代时期的斗拱和彩塑精美绝伦,印象最深的就是万佛殿内那传神的彩塑,老师教会我们应该如何欣赏塑像:重点不是看主神,而是旁边的“配角”,因为主神没法发挥,都是很严肃庄重的样子,但是,两边的配角往往塑造的会很生动;比如这里在主神边站立的两位胁侍菩萨,真的特别优美,体态婀娜:既有唐代遗风,也不乏宋代的风韵,这也是最能代表镇国寺彩塑艺术的两尊菩萨。在镇国寺,老师也第一次给我们介绍梁架和斗拱,我们没有任何的基础,只是记住了几个概念和名词,比如斗、拱、耍头,还有昂,这就已经很不错了。
中午来到双林寺,就在寺外点了一份面食,都不会读:擦蝌蚪(音),来到山西你会发现这里的面食种类是真的好多,并且面食当菜的,碳水很容易超标。
进入双林寺,这里最大的特点就是彩塑,殿外四座元代的金刚就已经很传神了,而在殿内,这里的塑像各具特点,特别是三尊观音菩萨和韦陀像,还有地藏王的大弟子,堪称是塑像的巅峰。
接着去了王家大院,名胜在外,这里人很多很多,也是山西晋商大院的代表,但说实话,不止是老师这么认为,我也很认可,这次行程中所有的景点,这里最没意思了,完全可以去掉。(我第一稿差点漏了这个景点)。
晚上进入平遥古城,在南大街,终于感受到了国庆的热闹,找了一家晋菜,最大的特点就是酸。我作为一个镇江人,吃醋的能力真的甘拜下风。晚上住在古城里的一家民宿,古色古香还挺有特点。
这几天在山西几乎天天下雨,后来听说平遥古城的城墙也有一段坍塌,祝山西好运!
第一站来到隰县小西天(千佛庵),这个景点其实很小,虽然在网上看到了悬塑的照片,以为是在洞窟里,或者这里的空间会比较大,实际就在大雄宝殿里,进入殿中,真的太震撼了,满满的三面,从上到下,分了若干层,眼花缭乱、琳琅满目,小的可能只有手指大小,大的就是一尊尊的佛像,包括梁上、柱子上、地上,全都是塑像,照片是完全无法还原现场的,一定要来现场,在无数的佛像、菩萨面前,心灵会受到冲击。其实在双林寺也有一座千佛殿,就已经感觉很不错了,但老师说那只是开胃小菜,果然,来到了小西天,才知道什么是悬塑的巅峰。
第二站来到广胜寺,首先要批评一下景点的管理,外面建了太多的无关建筑,比如大广场之类,路边还插了很多的假桃花、梅花之类,完全没必要。先到了上寺,广胜寺的七彩琉璃飞虹宝塔真的是漂亮,每一层的雕塑也很生动。回来发现《孤独星球》山西卷的封面就是塔上飞檐头上的小人,很活泼。我们的运气也非常好,冒雨上山,但是看到了很清楚的宝塔,不一会儿就起了大雾,宝塔完全藏在了水雾之中。在上寺,可别忘了后面的弥陀寺和大雄宝殿,里面元代的彩塑,有一个娃娃也很生动。窗棂也很漂亮。
其实广胜寺的三绝,不为人知的是下寺水神庙的壁画。经过老师的讲解,画的是真好,特别是捶丸图、卖鱼图、对弈图、梳妆图、很生活化,很亲近世人,而唱戏图,堪称戏曲界的瑰宝。而在广胜寺下寺的另一殿内,看着空空的墙面,听到一段壁画被盗走的故事,很可惜,很可惜。
赶到长治已是晚9点,在城隍庙门口胡乱吃了点驴肉甩饼,不说也罢。
顺着浊漳河谷,我们来到了第一站,天台庵:其实村子里的一座小庙,庙内空无一物,要不是门口树立着国保单位,这不就是一个村里小庙嘛!但当你看到飞檐,站在廊檐底下躲雨,就能体会到这飞檐挑出去真的好远,这个出挑很不成比例,就像是小脑袋顶个大帽子,再看梁架结构,非常简单,这才更能体现出古人的智慧:用最简单的梁架做最实用的建筑,而不像后来明清的建筑,用梁思成的话:我不愿意看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天台庵很好的体现了唐代建筑的风格。
大云院:前往大云院,路上的体验可能印象会更深。大云院坐落在山腰处,从村口需要走上一段才能到达,虽然正在修路,以后就可以直接开车到寺门口了,可爬这小一段山路其实感觉还是挺不错的。站在山上,可以俯瞰大地,脚下浊漳河水急流而过,太行山延绵千里,山西的又一别称:“表里山河”,在这儿终于有所体会。至于大云院本身,院外的的石塔和院内的壁画是一定要仔细观赏的,都是五代时期的,保存下来实属不易。
龙门寺:你会认为这次看的寺庙建筑太多吗?会不会看腻?其实完全不会,每个建筑都各具特点,策划人找的这几座古建都各有特色。就比如这龙门寺,五代,宋,金,元,明,清,这里汇聚了六个朝代的建筑,可以直接进行对比,西配殿是五代时的建筑,山门是金代的,而元朝的建筑特点也太明显了,就是用料不将究。后来再看到一座古建,我竟然一眼认出来了,小小自豪一把。去往龙门寺的山路走起来也很有感觉,当时还下着细雨,颇有深山访古寺的意境。
回到长治时间尚早,不敢再随便找一家了,于是找了长治前三的饭店,果然,这才能体现晋菜的水平嘛!
法兴寺:不便多聊,总之就两个字:感动。
在这里需要感慨的是不管是天台庵、大云院,还是龙门寺、法兴寺、开化寺,所谓的文管员其实都是当地朴实的百姓,有一些人自学成才,可以娓娓道来,而有一些人,就在那儿默默守护,而他们看护的这些文物都是一千年的老房子,很脆弱的,也许一场大雨就会造成伤害,而山西大地上又有着无数这样的古建,国家和政府也顾不过来,就是靠这些“看门人”的守护。后来听说好几处古建都漏雨了,房子里还有壁画和塑像呢,真的禁不起折腾的,很揪心。
开化寺:除了是宋代的古建筑,墙上的壁画才是重点,号称墙上的《清明上河图》,壁画绘制了很多很丰富的宋代的民间生活场景。而老师讲解了壁画描述的几个佛教故事,就是我之前说的,要是没人讲,自己看是很费劲的,但当顺着手电讲完了,故事的逻辑线索就清晰多了。
玉皇庙: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古建,也不是塑像,而是无处不在的保安。这里的安保是真的严,进入看二十八星宿塑像,两三个保安跟随。我有一段时间离开大队伍,单独在看一座塑像,以为保安都关注人多的地方了,没想到一回头,一位保安正看着我。再讲元代二十八星宿彩塑,形容词已经词穷,还是用传神吧,而其中的几座塑像,在游戏《黑神话》中有露脸,可想而知这里不久就会成为网红。比较遗憾的是周围每个房里都有十几尊塑像,很多殿都没有打开,只能透过窗户扒着窗台睁一目眇一目往里看,而里面的塑像,在黑暗中也看着你,这种脊背发凉的感觉,也挺有意思。
到侯马雨下的更大了,附近找了一家饭店随意吃了一点湘菜,一般一般。
晋国博物馆:说实话对这里是有点点失落的,以为会看到精美的青铜器,实际虽然有很多,但大多是复制品,晋侯鸟尊盛名在外,但只有复制品,大多真品还得去晋博。这里主要看的是车马坑,规模之大还是很出人意料的。所以,如果要看青铜器,去太原,如果是来遗址实地看墓坑的,来这儿就对了。
马村宋金砖墓:墓室里过道狭小,不太好拍摄,待的时间也比较短,不过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砖雕的斗拱,戏剧场面,还有能吓死人的特别生动的——妇人倚门。
万荣飞云楼:很壮观的一座清代楼阁,号称南楼北塔中的南楼,斗拱结构可以说到已经顶了,极尽繁复,本来是要去青龙寺的,就在宋金砖墓隔壁,可惜因为下雨,不开放了。这里虽然也很不错,楼上的飞檐做的很巧妙,很精致,但毕竟装饰性更多,陈老师讲起来其实也兴致不大。
在运城,又是找了一家点评的前三饭店,味道真是不错,尤其喜欢黄河大鲤鱼。加上第二天在运城又吃了一顿,加上长治的一顿,可以说把把晋菜的代表菜都吃了个遍,价格不贵分量多,也挺合口味。
芮城永乐宫:三座宫殿看了两座,各有特色。特别是第一幅《朝元图》,跟着老师的讲解,200多个神祇分了若干个单元,各成体系,又相互关联,杂而不乱,美不胜收。这里因为不给使用手电,看着是真费眼力,好在后面再晋博看了特展,又买了画册,那就轻松多了,特别是花纹和图案,之细致,之精彩,之动人,无出其右。
在看过壁画之后,我们就跟美院的学生一样,拿起了毛笔,自己临摹了一位神祇,非常独特的体验,在临摹中,也更能体会这幅壁画的精妙之处。
广仁王庙:唐代建筑,一共三座,这就是其中之一,必须要去看看,虽然周边给整修了一下,没有了古寺的幽静之感,但屋内屋外的斗拱梁架结构非常清楚,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寺庙外面,摆了放大版的唐代建筑的斗拱,陈老师又给大家讲了一遍,非常好的收尾。
散团之后,赶往运城盐池,也许因为雨水多的缘故,实在是一般,也看不出这是盐湖,不过和几位团友请教了一些户外徒步的经历,两个字:佩服。
解州关帝庙:一早就来了,基本没人,逛了一圈大概一个小时,主要是来打卡的,不能说到了运城,关二爷的老家,都不来看看关二爷吧?关帝庙就是我之前说的那种所谓名胜,明清时代的建筑居多,建的是挺精美,容易出照片,但这个斗拱、这个梁架,还有里面的塑像,可就一般了;因为下雨,四龙壁没看着,春秋楼二楼也没给上去,比较遗憾。倒是最后出门了,看到一座“万代瞻仰”牌坊,雕工还真是不错。
出来吃了当地有名的羊肉泡馍,味道真不错,山西真是产面食和牛羊肉的地方。一路上也看到两边很多的苹果树、梨树、柿子树还有枣树,物产丰富。
惊奇的发现回市区打的滴滴还是送我来解州区的那辆,于是就熟络起来,目的地是泛舟禅师塔,坐落在近郊的村子里,聊着聊着,突然发现已经进入村间小区了,特别是发现前方封住了,不能直接过去,需要折返,司机师傅也慌了,好不容易绕到目的地,正有一位一看就是驴友的游客刚逛完出来,一位老大爷和大娘在门口热情的打招呼送行;于是很顺利的进入小院,泛舟禅师塔,唐塔一座,很有特点,这种形制之前也没见过;不过这次一路上见到的各种各样的塔也有不少,各有特点,特别是这座和法兴寺五代的古塔。
让司机在门口等了10分钟,随即赶往下一个目的地:运城博物馆。在运城博物馆重点看了运城的建城史,特别是关公文物特展,在之前关帝庙都没有这里看的过瘾,各种各样的关公像和牌匾,还都是真品。
可能因为大雨,高铁竟然也能晚点,运城不愧是关二爷老家,不光有好多关帝庙,还有好几处关公高大塑像,高铁站前广场就树立了一座威风的塑像。到达太原已是傍晚,在酒店放下行李来到对面找食,一路上听了麦当劳的故事,还真挑了麦当劳,大吃一顿回去休息。
一早来到晋博(山西博物院),永乐宫的特展还有一天就闭展了,特别是看过真迹后,就更期待这个展览了,就是冲这个来的。果然,感受就是不一样,之前因为光线的问题,看不清一些细节,这里就没问题了,比如衣服和椅子上的图案,看的可清楚了,一比一的高清复制,更加震撼。来到主馆区,好几个展览没开,印象深刻的还是“土木华章”,里面分为建筑,壁画,琉璃,很好的复习总结了之前看过的景点。而这里的壁画显然不过瘾,还得去现场。这里介绍的还有几处还没去比如晋北的佛光寺、南禅寺、善化寺、华严寺、应县木塔、朔州崇福寺、以及代县边靖楼等等。而戏曲展区,也不是想象中的那样没啥意思,因为去过宋金墓砖雕,这里看的也更清楚,很是形象。
接着赶往山西青铜博物馆和太原博物馆,这两个博物馆在一起,这里花的时间比晋博时间还长,相机难得的拍到快没电了。青铜博物馆的青铜器实在是太多了,但你也不觉得重复,为什么呢,展览的思路很清晰,从器型,用途,时间,出土地,全方位,多角度,不厌其烦的给你介绍,拍不够。而太原博物馆,我看重点就是几个古墓出土的展品,如娄睿,虞弘等。还有个古镜特展,也很不错。
可惜的是两处博物馆很多展品不在,应该是搬北京去了,有个山西文物特展,不过也是很不错了。
中午就在附近吃了,找了一家朝鲜族特色的,是真实在,大块的牛肉片,舍得给。
因为还要赶飞机,8点半就到了晋祠,刚开门。晋祠外面的公园太大了,径直往晋祠博物馆走去,进入内区,租了个讲解器就逛起来,门口好多导游揽客,也不知是不是景区官方的,其实听听讲解器也挺好。晋祠博物馆其实不大,整个逛了不到两个小时,但走进走出都要快半个小时了。晋祠里就圣母殿,飞沼鱼梁,还有几个柏木,以及金人等等是古迹,而其他,特别是外面的那叫名胜,都是后建的,也许是这一路宋元的看多了,有的是清朝的,都不感兴趣了。晋祠里有一点好,就是可以随便拍照,光线也挺好,不知什么原因,这里的塑像就不怕晒?还是一样,重点看了圣母庙的建筑和侍女像,之前听过了大咖老师介绍的斗拱结构和塑像应该怎么看,果然看的感受不一样。在献殿里都会自己数椽辐了。侍女也挺不错,很生动。到了边上的关帝庙、唐叔虞祠,不自觉的就留意了如元朝塑像,壁画和梁架结构。另外一处惊喜,就是竟然还有苏州园林碑刻特展,看到虎丘好亲切。在外面唯一觉得还行的就是路过了菊花展,也换换口味,拍拍花吧!
接着来到晋商博物院,本来不是很期待,大咖老师单独推荐过,还有时间,那就去吧!大力推荐,不管里面的藏品有多少是真品,但分为五个展区,介绍的很详细。基本覆盖了晋博的内容,特别是晋商的介绍,果然很专业,印象最深的就是万里茶路,从武夷山,到汉口,张家口,库伦,一直到恰克图,就跟又看了一遍《乔家大院》一样,随着驼队来到了漠北。
出来找吃的,不知不觉走到了步行街,还路过了唱经楼,终于感受到了周末的气氛,好多人啊,点菜也慢,随便吃几口一路赶回酒店,拿上行李就赶往机场,还不错,跟预计到达的时间一样的,安安心心候机了。
最后,总结一下:最漂亮的古建——广胜寺上寺七彩琉璃飞虹塔,最震撼的壁画——永乐宫《朝元图》,最感动的塑像——法兴寺十二圆觉菩萨像,最特别的体验——临摹壁画。
期待晋北之行尽快能成行,毕竟大名鼎鼎的几处古建、塑像和壁画,比如一路上大咖老师提了无数次的佛光寺、应县木塔和云冈石窟,还有南禅寺、华严寺、善化寺等,还都无缘相见,待下次朝圣啦!
说明:
因为很多地方,如玉皇庙、小西天、广胜寺、永乐宫等都不给拍照,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
照片太多,更多照片可访问百度网盘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