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5日---22日,我们6个老朋友兴致勃勃开始了自驾 浙南 一线采风行。一周的时间,我们按照老L的旅游攻略,游历了 浙南 境内的 丽水 古堰画乡景区, 遂昌 南尖岩日落与风光, 云和 的九曲云环梯田和七星墩梯田, 泰顺 “ 中国 古廊桥之乡”, 徐岙底古村落, 泰顺 廊桥文化园景区, 丽水 的仙都景区, 丽水 缙云 的岩下石头村以及 绍兴 安昌 古城……大开眼界,收益良多。

预告片

丽水 古堰画乡之瓯江景

丽水 古堰画乡之古村落

遂昌 南尖岩日落与风光

云和 九曲云环梯田

云和 七星墩梯田

泰顺 “ 中国 古廊桥之乡”

丽水 古堰画乡之瓯江景

从 苏州 出发,我们的两俩车首先入驻在 浙南 的 丽水 古堰画乡景区瓯江畔,欣赏这里的水天一色。
丽水 古堰画乡景区坐落在 浙江 省 丽水 市莲都区碧湖镇和大港头镇境内,面积15.53平方公里,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氛围浓厚,把一个生态和人文的 丽水 完整地传达给世人。
丽水 古堰画乡景区包含了通济堰和瓯江莲都段。通济堰、拱形大坝以及千年古 樟树 群、古村落构成的美景更是独树一帜,这里已成为 中国 著名的美术写生、艺术创作和摄影创作基地。
我们住宿在“溪居民宿”,这里的好处是紧邻景区入口。

“古堰”表明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有建于公元505年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有古街古亭古埠头、青瓷古窑址、大小的古村落和古 樟树 群,形象地表达着真山真水,自然古朴的美丽风貌。
“画乡”突出了文化特色和发展定位,这里有省内外著名的“ 丽水 巴比松画派”,建有 丽水 巴比松陈列馆、 丽水 油画院、古堰画乡展览馆等,另有专业美术写生创作基地,“在水一方写生创作基地”等。

浙南 瓯江是 温州 的母亲河,从山中来,到 温州 湾入海;绵延八百里,奔流不息;多少文人墨客徜徉于瓯江山水之间,写下一首首诗篇,传诵至今,让瓯江山水诗路闪耀千古。瓯江,发源于 丽水 龙泉,盘踞千岭间,一路奔腾向 东海 。瓯江沿岸,秀峰、奇石、涌泉、深潭、碧湖、浩海,构成一幅绮丽的画卷。

山水是一种风景,也是一种心情,同样的山,同样的水,在不同的人眼里就有了不同的理解。安祥的河水、幽深的山地,都是那样美好。我想,这就是一种心境。而瓯江的山水就是这样一种由风景写成的心境,难怪有许多人在看过这里的美丽景致后,便会将一种恋恋不舍的情感留在这片风景里。

大自然慷慨地赐予这里清纯秀丽的碧水,绵延起伏的群山,巍峨耸立的峰岩,苍莽葱郁的林海……景色无限的 丽水 里,落日余晖更使“瓯江山水诗路”贯穿整个 浙南 地区,流经 丽水 、 温州 等地,其承载的诗歌文化底蕴,独具诗的气质与禀赋。

瓯江流域千米落差,水流湍急,布满险滩暗礁,舴艋帆船经常触礁沉没,过去沿岸山贼出没,常将过往船只洗劫一空。船主们结帮出航,过险滩、抗山匪、战倭寇, 互助 互利!“瓯江船帮”在300多公里的航道上来往穿梭,雄风尽展,抒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船帮史。诗人说瓯江,宛如一条蜿蜒的罗带,牵挽起 浙南 的山海大观。

“画乡”指的便是大港头镇这边的古街。 小镇不大,一条街的长度,却吸引着众多游客和绘画爱好者慕名前来。带给我震撼的,是沿街的店铺,保留着淳朴的味道,记录着镇子最初的模样。没有过分的商业,而是一家家既文艺,又古朴的小店。走在古街上,如同走在几百年前的古街道,沿街的商铺都是那时候的模样。

“画乡”突出了文化特色和发展定位,八百里瓯江,数不尽的碧水白帆,每一幕都是一幅画。这里诞生了著名的 丽水 巴比松画派,早已成为 中国 美术写生、艺术创作、油画生产基地和摄影创作基地。 看美术学校门口的雕塑多么可爱,童趣!

古镇古街,古亭古埠头、青瓷古窑址、古村落和古 樟树 群无不展示的 江南 水乡的古镇风貌。
傍晚,观八百里瓯江,诉不尽的风土人情、道不尽的人间沧桑、写不尽的诗情画意啊!

往回走,瓯江边灯火亮起,竹筏安静,小舟安静,江水亦安静,三两游客惬意地散步着,一切显得如此宁静与自然,却又优雅的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这里为恬淡静美所覆盖,品水者就来瓯江吧。

观望着岸边飘着民谣的村野和渔舟竹排沿浅滩自横,这种闲淡逸情的景致让人憧憬和向往。谁还能说这里不是人间最后的桃花源呢?这里让瓯江充满了诗情画意。

第二天清晨,我们又来到瓯江边,再赏清晨的景色……

从码头坐船来到古堰画乡的“古堰”景区,这是与 都江堰 齐名的地方,古代劳动人民为引水灌溉打造的古堰。船靠上码头,一颗葱郁的 大树 ,引得众人驻足观赏。它在这片土地屹立了数百年,就像一只张开五指的手,生长在瓯江边。

千百年来,龙泉青瓷、龙泉宝剑与 青田 石雕通过“瓯江船帮”走上“海上 丝绸之路 ”,走遍世界的角角落落,最终获得“ 丽水 三宝”的美誉,成为瓯江文化的绮丽瑰宝!

曾几何时,八百里瓯江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海上陶瓷之路”的水道最终演变成“海上 丝绸之路 ”的重要支线。两条丝路,遥相呼应,把东方与西方紧紧地绑在了一起。宋代沉船“ 南海 一号”上,被海水浸泡千年的龙泉瓷器,仍在叙述着“海上陶瓷之路”曾经的繁华与荣耀。

唐诗“青斗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说的是一种心情。其实山水隐情,正是这风情和心情的交汇。我们的心情在观赏这清澈见底的江水时,如涌泉般的明净和欢畅。

瓯江畔的民居,石屋,亭台,总不时地令人驻足观望,流连……

那边看见一组人群,它们的摄影器材好像更高级,大概似在拍摄山水记录片……这里太美啦!

丽水 古堰画乡之古村落

古堰画乡景区,距 丽水 市区二十公里,核心区块包括大港头、堰头、坪地和 保定 范围。这里的古村落山水隽秀、风光旖旎,文化底蕴深厚,生态河川保存完好。“湖边也敌西湖景,曲曲长亭树下行。”清代诗人朱小塘曾在诗中把大港头描绘成可与 杭州 西湖媲美的地方。

古堰画乡有古街古亭古埠头、古村落和古 樟树 群, 旖旎的自然风光,滋养着碧湖平原的数万亩土地,滋养着古村落的百姓。古堰画乡之间隔着一条瓯江,只能坐船往来,瓯江水碧波荡漾,江中小洲绿树成荫,远处白帆点点,青山倒影,完全应了那句“人在船中坐,船在画中游”,我们都成了画中人.

古堰画乡的小门楼前,我们各种拍POSE啦!

古堰画乡,画乡先有画啦!

丽水 的古堰画乡,是一个有着独特画风的小镇,它没有过于浓重的商业氛围,却有着如画一般别致古村与古街。一路上我们想象着这座古村该有的样子,却终究在见到的那一刻,感到了眼前一亮啊!

进入古村,先看见的是白雾弥漫的景色,很是别具一格,如入仙境……

十一月的古堰画乡山清水秀,自然古朴,典型 江南 风貌。 文昌 阁周边: 大树 参天,小草青青​,野花争艳,曲径通幽; 文昌 阁下、小桥流水辉映成趣,吸引众拍客拍照留影。楹联:“高阁文界齐 北斗 ,中书亮节映长虹。” 

文昌 阁外面可见:鹅卵石道、溪畔小筑、高耸古樟、深潭倒影,使人心境空灵如入仙境、进天然氧吧。 文昌 阁内,有张麒麟送子图啦。

香樟水桥下,有古樟民居民宿,红灯笼耀眼,绿色植物爬满了小街,处处展示着勃 勃生 趣。很喜欢这样里的氛围----印证着历史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这条古村数百年发生的故事。
堰头村希望客人能够停下脚步,驻留下来,看一看这里的秀丽景色……

古村落眼前是仙雾蒙蒙,醉人心目……可它却是人为放出的烟雾啊! 哈哈!

古村里不仅有鹅卵石道和满墙的爬山虎,还有千年古 樟树 群落,十颗树龄上千年的古樟,见证着千年的岁月沧桑,它是古村的风水树啦。

再赏村头的“南山 映秀 ”,精美的砖雕房里是接待游客们的餐厅啊!

一千五百多年前,那时是南朝。南司马和詹司马(这两个是官职)奏请修‘’通济堰‘’,会合当地的阴 松溪 和 大溪 ,以利农事。皇帝准,并令二人督建而成。

‘’通济堰‘’至今仍有些小作用。此堰工程量和水量与 都江堰 都无法比,因而名气不大。

这里到处似 诗情画意的 江南 水乡 , 丽水 的古堰画乡历史人文积累浓厚,气氛深厚,把一个绿色生态和历史人文的 丽水 展示给我们。真正令人流连忘返啦。

遂昌 南尖岩日落与风光

“看山看云看梯田,人间仙境南尖岩”。 遂昌 南尖岩风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国际民俗摄影创作基地”。它位于 遂昌 县王村口镇石笋头村,距离县城约50公里,主峰海拔1626米。景区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共有30多个景点,集险峰、瀑布、竹林、湿地、云海梯田、山里人家、珍禽异兽等资源要素于一体,构成一幅美轮美奂的仙境画卷,被誉之为“相忘于红尘的 桃源 净土”。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路途中打开车窗,我们就能看到数不尽的绿色。去往南尖岩的途中,有几段九曲十八弯的山路等待着,虽然遥远,也享受沿途的村庄风光,很多梯田,茶园,纯净的新鲜空气,抬头是如此壮丽的山河时,愉悦的心情油然而生。

遂昌 这个小山城中,南尖岩算是一道“招牌菜”了,不少游人、摄影家慕名而来。但这儿交通还不是特别发达。

南尖岩景区坐落在 浙江 省 丽水 市 遂昌 县王村口镇石笋头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海拔1100—1626米,最高气温不超过35℃,空气清新,富含负离子,全年平均有雾日约200天,经常形成了奇独的云海、日落、长虹、雪景、雾淞、冰挂等天象景观。我们来到石笋头村啦!

南尖岩风景区主要景观有: 天柱 峰、神坛峰、千丈岩、小 石林 、神龟探海等多处奇峰异石构成的地貌景观;霞归瑶池、九级瀑布、 龙门 飞瀑等构成的水体景观;竹海、针阔混交林、古松为主的动植物160多科,1100多种构成的生物景观。

放下行李,我们就向检票口进去,景区介绍的牌子上写着:景区独特的地形地貌,经历代勤劳的人民耕耘,造就了近2000亩高山梯田景观。可惜当天来晚了,我们决定不进去,在观景台居高临下拍拍晚霞落日。

据说南尖岩一年超过200天都是云蒸霞蔚的景象,晴好时云雾游走于山峰间,犹如置身仙境。景区入口处是山顶,一览众山小,眼前都是美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和梯田,云海奇观美极了!建议摄影爱好者早晚去。这里的云海日出,落日晚霞,梯田花海、群山田埂、静谧的山间小屋处处皆景。

远处的高山一层一层,云雾绵绵长飘,就像波涛一样在山与山的缝隙中翻滚。近处的梯田一级一级向上攀展,竹林下一处小小村落,炊烟袅袅与云相接,似有饭香飘了过来。

南尖岩海拨1100多米,景区独特的地型地貌,经历代勤劳的人民耕耘,造就了近2000亩高山梯田景观。2008年7月,景区荣膺“最令 上海 人向往的风光摄影圣地”和“最受 杭州 人欢迎的十条自驾车线路”。站在这里,随便拍出来的照片都是大片。处处是景,景色如画。

站在观看梯田的最佳视角上,看着太阳一点点落下,阳光慢慢泻满山川、大地,再看着云生云灭、云卷云舒,不免令人感受到别样的宁静 和美 好,多想就这样静静的看天地万物的一切变化,令人心中怡然,而我的心情也跟着轻松下来。

在《云朵茶语》的茶室后面,那是长长的摄影长廊。摄影师们支起脚架拍的不亦乐乎,拍着梯田间云雾缭绕的美景。本来还兴冲冲地想晚点拍山峦为前景的星空效果,可惜被工作人员撵出去了。

我们在石笋头村的农家乐留宿,第二天早上五六点起来,就与清晨的彩虹碰了个头。来到南尖岩景区停车场抢   拍了2张,紧跑慢跑,到观景台就快下去啦……,

到 遂昌 游玩,肯定要看看山山水水,而南尖岩会给游客带来仙境般的感受,在这儿约上几个朋友,不论是住民宿也好,露宿也好,都是一种极佳的选择,看,南尖岩不仅有升腾的云海,还可以看见美丽的彩虹挂在山谷中的群峰之间。

赏梯田的最佳时间是清晨,光看着梯田便能让人陶醉其中了,看看这梯田,心中不免感叹大自然的无限馈于以及 遂昌 人的智慧,“一方水土一方人”这儿的村民因地制宜的开发土地,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的前提下,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这儿完美落实,为 遂昌 点赞!

有人曾说,它是“神 仙居 住的村庄”,曾千百年与世隔绝。而如今,石笋头村开了十几个农家乐、几百个停车位,守着这一处“ 浙江 省五星级森林旅游区”,全村仅有的100户住家、300多人口,有一多半吃的是“旅游饭”。景区所在地石笋头村民居土木建筑独特,民风纯朴,乡土气息浓郁,当年粟裕将军率领红军还曾在这里开展过游击战争,这里是 遂昌 县的红色根据地之一,文化积淀深厚。

进入景区后,游览步道大约是个先下山后上山的环形山路。山中的指示牌很清晰,走起来难度不算太大,也不用走回头路。景区内首先看到 天柱 峰一对 石柱 突兀而起,高达百米。沿着窄窄的青石板路走不远,就到了观云亭,在此可一览远处起伏的群山,山坳里的大坑村和半岭村由纵横交错的田埂相连,是一处不错的观景台。

来到瑶台啦,这里能看到神龟探海、石猴、情侣石等景点。景色不错,青山绿水小溪,值得去半天~空气超好,风景很美,可爬山可散步。完美!

继续往前,沿路会看到石猴、神龟探海等造型奇特的石头。通天峡蜿蜒狭窄恰如一道通往天庭的天梯,两边峡谷,中间一条石梯很陡很高蜿蜒而下,没有扶手只是在岩壁上打洞装上铜环,游客只能拉着铜环往下走,有恐高真的人每走一步也很艰难。然后,我们看见了 天柱 峰。

天柱 峰高87米,底部最宽的地方50多米,如同刺破云霄的长剑一般。岩层周围的岩块蚀去而保留下独立的岩柱。它是最美丽的 天柱 峰,即南尖岩三大奇峰之一,当地村民也习惯于称之为“石笋头”。

这里我们看到了有名的一线天。在两个山峰之间留出了一道细细长长的缝隙,只能一个人过。两山夹缝如此窄小,仰头看天如一根细线,正所谓“云里石头开锦缝,从来不许嵌斜阳。何人仰见通宵路,一尺青天万丈长”。这条亿万年“缝隙”,正是南尖岩的著名景点“一线天。”

南尖岩的云海梯田景观很受青睐。但它还有 天柱 峰、一线天、观云亭、 双峰 插云、九级瀑等几个景区都值得一看。我们选择在这儿拍照留念,大自然的鬼斧神功永远是出人的意料。

前方更有惊险刺激的超长云端玻璃桥,很是壮观!最高点垂直落差132米,站在玻璃桥上,宛若站在云端看风景,分不清山在雾间还是雾在山间。号称“华东第一云端玻璃桥”。
天气开始下雨,我们没有继续前行啦……

云和 九曲云环梯田

云和 梯田坐落在 浙江 省 丽水 市 云和 县崇头镇,面积51平方公里, 云和 梯田集旅游休闲、摄影观光、民俗欣赏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最早开发于唐初,兴于元、明,距今有 1000 多年历史,分布在 云和 县崇头镇周围高山上,海拔跨度为 200 米 —1400 多米,跨越高山、丘陵、谷地三大地质景观带,最多有 700 多层,是华东最大的梯田群,被誉为 “ 中国 醉美梯田”。

下一目标,我们要去 云和 梯田啦。 云和 梯田共分为三个景区,即 九曲云环,七星墩和 白银 谷。七星墩与九曲云环以梯田景色为主, 白银 谷以坑根石寨+山林景色为主。其中,九曲云环的梯田最为壮美。
我们在路边小店“柴火灶” 歇脚吃饭啦。

云和 梯田如同一位四季美人,据说春穿花衫,水满层畴; 夏披绿纱,禾海滚浪; 秋着红裳,金穗漫山; 冬裹银裘,雪毯素装。年复一年,山花不败,鸣禽百啭,流泉不竭。可惜我们来时有点过景啦。

一进九曲云环的梯田景区,便如同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湿地世界:拾阶而下,来到观景台,放眼远望,云遮雾罩之下,一片片、一级级的梯田,呈阶梯式、不规则的状态铺展,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直至远方……

云和 九曲云环梯田,是千年历史、千米落差、千层梯田。游客们步入景区,纷纷拿起手机拍摄这云上的梯田。

梯田最早开发于唐,兴于元、明,距今1000多年来,已形成湿地面积2192余公顷,其中稻田面积840余公顷。这里显示着世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在这一片山坡之上,层层叠叠最多处达700多层的梯田之上,把水留住,构成了千百年来以农耕稻作为核心的湿地生态。这个景点叫九曲云环,是整个 云和 梯田的核心地带和最佳观景点。还有有趣的“稻草人”,“稻草青蛙”。

景区拥有梯田、云海、山村、竹海、溪流、瀑布和雾凇等自然景观。梯田如链似带,从山脚盘绕而上,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其线条如行云流水,潇洒柔畅,磅礴大气与细腻爽洁的点线相谐,形成妩媚潇洒的曲线世界。它是华东最大的梯田群,享誉“ 中国 最美梯田”,素有 中国 摄影采风基地之称。

云和 的九曲云环梯田,无疑是一个天人共创的人间奇迹。在这如诗如画的画卷背后,凝聚着多少代人的智慧和汗水,揭示了多么深刻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理念。让我们感受到: 云和 梯田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既保持了原生态,先辈们对土地的珍惜和利用;又让我们体会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里日出时,红霞满天、云雾滚动;日落时,山村、树林、牧童披着金色的纱巾。这里日复一日,从山岚染成金玫瑰,到白云变幻成苍狗,一幕幕展现大自然造型和着色的奇诡。可惜我们没有看见日出和晚霞……

朋友们从不同角度拍了很多照片,什么时候欣赏都是一种享受! 梯田非常漂亮,我们走 上高 处平台往下看,层层叠叠一大片,是一种自然生长和人工修饰完美融合的浑然天成之美!

平台上,我们一起观赏的有不少摄影爱好者,架着长枪短炮,想等候落日的最美时刻。我们还在平台上看见一些优秀摄影大师的作品呢。

云和 七星墩梯田

七星墩梯田也是 云和 梯田景区的一部分,很多游客慕“ 云和 梯田”之名而来,主要去的是“九曲云环”。其实七星墩梯田显得小众一些,也是非常值得一去的,这里古朴安静。七星墩还是个观日出日落的好地方。我们傍晚赶到此地。

七星墩呈月牙型,在此了望四周有七座大山包,排列似 北斗 七星赶月,到这了望台上,在晚霞映照下,可以俯瞰山脚下的梯田,绿茵茵的,一望无际。

最高点,建有很大一个观景平台,还开辟有专用的露营区,铺着防腐木地板,据说旺季会有好几个帐篷立起来。这里本身没有什么太多风景可拍,但是如果露营的话,可看可玩可拍的就多了。夜晚应该能看到满天繁星,早起就是云海和日出,想象一下就觉得美不胜收。

傍晚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色,红色的云彩渐渐漫延,如此绚丽,不愧是游客爱驻足拍照的网红打卡点。
旅游的意义就在于此吧。在我们呆腻的地方,去别人呆腻的地方,为了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给平凡的生活增添些亮色……

顺着梯田上的小路就可以走到下面的客栈,我们居住在“七星墩”附近的农家乐,可方便观赏这个景区的日出和落日的美景。 按照老L的预定,一路导航,傍晚找到且入住了这家七星墩上面的“拾光二号”的农家乐,老板很热情,条件也不错,木板房暖和整洁,农家饭菜可囗。

第二天早上,再来嘹望台,远望下面层层梯田,雾气蒙蒙渐渐散去,渐渐清晰。太阳也升高了,很幸运,日出云海的奇观,我们都看到啦。

远处梯田的平台上,有N头黑色的牛儿再吃草。

其实蓄水的梯田能反射出天空像镜子一样的光亮,或秋季金黄色稻海的梯田,都会更好看啊,季节不一样,景观就不一样啊,有点遗憾!

泰顺 “中国古廊桥之乡”

廊桥,又名屋桥、风雨桥、蜈蚣桥、虾蛄桥,是在桥面上盖建廊屋而形成的一种桥梁类型。据说也是《清明上河图》中虹桥延续至今的实物。 浙江 的 泰顺 地处 浙南 山区,境内山峦连绵,沟壑纵横,交通极不便利,“遥闻前山相对语,跨绕溪谷数里程” 是其环境地貌的真实写照。 因此,“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便成为了当地人们交通的必然选择, 泰顺 现存各类廊桥32座,是著名的 “ 中国 古廊桥之乡”。

车行至廊桥的故乡,我们顾不上一路的舟车劳顿,沿着小路便去拜访山林隐秘处的廊桥。
截止目前, 泰顺 共有46座各个时期的廊桥,其中19座廊桥在2005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座廊桥于200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15座是:北涧桥、溪东桥、 南阳 桥、池源桥、霞光桥、文重桥、文兴桥、 仙居 桥、永庆桥、薛宅桥、刘宅桥、毓文桥、三条桥、普宾桥、城水桥。

“ 廊桥寻梦, 泰顺 最美 ”! 我们先寻访到第一座 泰顺 廊桥---- 仙居 桥,远观就令人爱不释手!

仙居 桥,系编梁木拱廊桥,位于仙稔乡 仙居 村水尾,是古时 泰顺 至 温州 驿道上的交通桥。桥东西走向,横跨 仙居 溪。该桥创建于明朝,后几次重修。该桥全长42.83米,宽5.5米,单孔净跨34.14米,上建桥屋18间,桥屋梁架七檩四柱,是 泰顺 跨径最长的编梁木拱廊桥。

这是路边的“ 文弘桥”,亦是一座廊桥。

三条桥: 木拱廊桥,位于三魁镇和罗阳镇交界溪上。由原先三条巨木跨河为桥而得名,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宋 绍兴 七年(1137年)重建,现桥建于 清道 光二十三年(1843年),桥长26.63米,宽4米,离水面高10米,建桥屋11间,明间五架柱梁,柱头有蝶形莲花瓣头拱座。

这座古桥座落在崇山峻岭上,清丽温婉、古色古香,不仅远离都市的喧闹喧闹,也仿佛只存在于《清明上河图》中的古廊桥。又名东洋桥,它一头连结了三条千年古道,一头伸向田野,桥下碧波荡漾,四周景致似 桃源 。古桥路旁的枫林外听叶萧萧。桥下的溪水潺潺,蜿蜒向远方。

再路径清代的“永庆桥”,属木廊平桥,且造型优美,工艺精细。桥中间还供着观音 菩萨 呢。

最后我们来到泗溪镇下桥村南,观赏溪东桥,故俗称上桥。这座廊桥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桥屋抬梁有墨书“重表乾隆十年”及“道光七年九月二十五日卯时修造”题记。桥总长41米,中间三间重檐歇山顶,设神龛,壁绘有花卉和蝙蝠图案,栩栩如生。溪东桥的西端连接着一条古老的街道,有临水殿、斗母宫等古建筑。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显示出了 浙南 古老的建筑特色。

远观溪东桥,凌驾于镇中心的东溪之上,该桥系东西走向,长41.7米,宽4.86米。由两组拱骨相贯而成,由九节拱骨并排,与另一层八节拱骨贯穿搭置,自成稳固的梁架。有桥屋15间,角翼12个。它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独特的造型,优美的线条,四周高高翘起的飞角,给人以腾空欲飞之动感。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