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只是怀着购物的心态来到中英街,并没有想到在这条狭长的街道尽头,发现了一个巨大的警世亭,黑色的大钟挂在那里,有些好奇,走近一看,原来这里就到了中英街历史博物馆。
和很多地方的博物馆相似,这里也不收门票,走进去就赶到意思凉意,在这炎热的天气里,逛累了来此处,倒也不失为一种避暑的好地方,只是在忙碌的人群中,唯独很多人都没有发现这个街尽头的地方,因为走进去就没有几个人。
博物馆建筑合计为五层,一层大厅外有观海平台,可以看到大鹏湾和香港新界的景致。
进入二、三《中英街历史》陈列厅,依次能够看到热土、割占、抗争、变迁、发展、回归几个大板块所展现的情形。
也许是因为人少的缘故,四层办公,五层的观景台并没有开放,但是就仅仅在下面的内容,就足足在里面驻足接近一个小时,可见这里讲述的不仅仅只是一个中英街的故事。
这是一部特殊时期,特殊地缘关系下的一部民族历史,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门口的那口大钟可不仅仅只是一种警示,更是一种鞭策。
从里面展示的各种各样的文献、资料,不难发现在过去的清政府手中,作为华夏儿女受到的委屈和磨难有多少,似乎这里就完全而真实的呈现了出来。
从人们日常生活、劳作的蜡像,以及那些收集起来的工具,都能够从点滴之中显示出来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原始道理,也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儿女们,无论是生活大漠还是海边,都能够以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而取得生存的权利。
记得有个电视剧叫做《情陷中英街》,故事虽然以爱情穿插其中,却以商业的变更真正的展示了一个时代出于这样特殊环境下人们的生活。
虽然看这个电视剧的时候,年龄不大,但是依稀记得,就如同如今看到了的中英街,跨过去一步就是香港了。那个时候的人们提起对面的香港,那种悠然而生的羡慕,不知道用一种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
而今,似乎这种香港的优越感渐渐消失,也许未来会尘封于这样的历史博物馆中,但在那个时候的记忆,却永远也抹去不了。
但愿,再来逛中英街的时候,你不要忘记到那个尘封着历史记忆的博物馆中参观,那里有我们祖辈们留下的身影和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