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镇老茶馆位于成都双流区彭镇杨柳河畔,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老茶馆
是远近闻名的摄影圣地,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拍客前来摄影
老茶馆现已被列为成都第五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荥经砂器有着两千多年的烧制历史,与江苏“宜兴紫砂”齐名
荥经砂器以“荥经砂锅”闻名,是以本地盛产的一种黏土和煤灰,经过1000℃以上的高温烧制而成
2008年,荥经黑砂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牛背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境内与泸定县交界,属二郎山分支,原名大矿山、野牛山
是青衣江、大渡河的分水岭,山顶海拔3660米
四面环山中间突起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它获得360度全方位“中国最大的观景平台”和绝佳摄影圣地的美称
摄影领队:迷藏
司机:还是迷藏
时间:2022.07.02-07.05
游侠:2位
老规矩开始还是合影镇楼
相传,距今约150年前,彭镇突遇大火,几乎将整个小镇化为灰烬,唯有此处幸免于难
祖辈念其有观音庇佑,故而得名观音阁
2008年汶川地震当天,老茶馆水缸晃动,竹竿拉扯断,可茶馆一片瓦都没有掉
几分钟过后,人们发现房顶的青瓦片堆了起来,开了个小天窗
大家都说是观音想看一下里面的茶客有没有事
睡觉的猫,前面的小猫比5月长大了不少
荥经砂器烧制一直沿用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手工作坊生产方式,全部采用纯天然原料
其制作古朴,做工精细,烧制考究,工艺要求极高,集艺术性、实用性为一体,具有很强的收藏价值
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
荥经砂器的制作方式分为采料、粉碎、搅拌、制坯、晾坯、焙烧、上釉、出炉、入库等几道程序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砂器,荥经砂器的历史远在宜兴紫砂之前
仅从秦惠文王建筑严道(前312年)算起,就有2500年左右的历史
根据考古专家对严道古城遗址附近春秋战国墓葬和秦汉墓葬出土的砂器陶器进行研究
发现春秋战国时的陶器其原料、配料、器型、制作工艺已具备了荥经砂器的主要特征
而秦汉时的陶器其配料成分、比例、器型、制作工艺、烧制温度均与今天基本一致
点火
锯末点燃后放入煤炭
烧制的砂器放入窑内
烧制过程中开窑
手工制作砂器
2009年底,国家地理杂志著名摄影师无意中在泸定县内发现一片可以观赏到众多雪山的无名山坡
此后以牛背山为名,声名鹊起,八方摄友蜂拥而至
2015年7月起,牛背山地区开始进行封山开发
如今牛背山一期开发基本完成,再次回归到我们的视野中
清晨日出时分的贡嘎雪山
牛背山因山顶一面悬崖有巨石突出酷似牛头,山脊细长貌似牛背而得名
2009年第9期《国家地理杂志》这样描述牛背山:“在波涛滚滚的云海之上,一座座山峰梦幻般呈现开来
极目而望,自东向北、再向西,泥巴山、瓦屋山、峨眉山、夹金山、四姑娘山和二郎山在前
贡嘎雪山在侧,大渡河大峡谷在后,几乎天府之国的所有名山峻岭在此时都变成了玲珑盆景
而翻滚的云雾之下,群山丘陵逐级降低,缓缓融入稻浪翻滚的天府平原。”
使它获得360度全方位“中国最大的观景平台”的美称
日出分时拍摄的贡嘎雪山和田海子山的全景接片
牛背山风景有六绝:云海、夕阳、日出、贡嘎雪山、佛光、星空
我们这次的行程天气十分给力,六绝一一看到、拍到
清晨的日照金山
日落前的耶稣光
云海之上,悠闲的牛
日落时分的爱德嘉峰
云海之上的星空
慢门云瀑
崇山峻岭,层层叠叠
航拍镜头下的佛光
行程的最后一天,我们在成都解散,行程也就此结束。
4天的时间如白驹过隙,
旅途的时光总是短暂,
这次的行程天气很是给力,
计划中数次日出日落只为拍摄,相信两位老师也都拍到了满意的照片。
一路车程,我们从成都出发最终又回到成都。
人文开始,风光结束。
相信这次行程会让大家难忘。
在此和大家别过,有缘江湖再见啦~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去牛背山天气要很给力,很幸运了
动心了牛背山。
闻名的摄影圣地
照片拍的好好呀
想去牛背山露营
雪山之巅的向往
好漂亮的川西北一众群山,很幸运奈
闻名的圣地
令人震撼的云海
摄影的人文风展现满满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