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须早入,莫被刺桐迷”诗里的刺桐就是现在的泉州,
泉州古时候便被称作刺桐城,
因五代时扩建城池,遍植刺桐树而得名。
刺桐港是东方乃至于世界第一大港,
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有了这样的背景,
泉州也成为世界各国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群聚集地。
他们在这里经商、生活,把自己的信仰带到中国,
修建庙宇,给自己以心灵的寄托。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南宋朱熹曾这样评价泉州,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说泉州“半城烟火半城仙”的由来吧。
为什么说泉州是“一座活的宗教博物馆”,
他的历史从来都不是封存在博物馆里的。
千百年来,文化代代相传,
这里的人、街道、建筑、港口和风物,无不让你感到历史的温度。
西街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早在宋朝,它象征着泉州的繁荣,它还是泉州市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如今的西街还存有20多处文物单位,包括古建筑、古遗址、石刻等,可以说是泉州历史的真实写照了。
从钟楼到开元寺这段的是西街比较热闹的部分,但是想看到市井的西街,开元寺之后的那段更有烟火气,晚上各色小酒馆也都在这个区域,要是住在西街附近,晚上不如寻个小酒馆去坐坐。西街上的古建筑很多,都藏在巷子里,建议多往里走走。随便一栋楼的天台都可以看到开元寺的双塔。
泉州钟楼可以说是泉州的中心地标,它始建于民国23年(1934年),位于泉州中山路与东、西街交叉口的钟楼,钟楼高13.8米,由留英设计师设计,具有鲜明的欧洲风格。如今的泉州钟楼与东西塔、谯楼等成为了泉州的标志,来到泉州只要你逛逛西街,总能不经意的来回路过几次钟楼。在西街和中山路上,也总能一眼就看到它。
如今钟楼上的钟由机械钟换上石英钟,还装上了节日灯,夜幕下的钟楼放射出新的光辉,更加灿烂夺目。本体以西洋风格建造又融合闽南风格,是福建省首屈一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泉州社区巴士小白
票价:2元/人
这个很灵活的小白公交车值得特别说一说,小白实行“块状经营”,采用主干道按站停靠,实行不定线、不定点、招手即停,并按上车先后依序送达,送客到门的运营方式。在乘客上车时会对其出行目的地进行询问,遇到多名乘客前往不同方向目的地时,在征得先上车乘客同意的情况下不分先后顺序将顺路乘客提前送达。
夜里下起了小雨,在西街周边的小巷里穿梭,一回头,东西塔就在身后,暖色的灯光这冷色的夜幕中,这一幕画面,能记很久
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该寺始创于唐初686年,初名莲花道场,738年更名开元寺。在寺院中参观,你会发现历史留下的痕迹还是很多的。大雄宝殿雕塑技术高超,尤其是粱槽间的24尊飞天乐伎,在中国国内古建筑中罕见。大雄宝殿之后的甘露戒坛,系中国现存三大戒坛之一,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的24尊木雕飞天......都是非常值得一看的,要是不跟着个熟悉的朋友,或者没带导游,进寺院估计就是看个热闹了。
开元寺最热闹的时候是勤佛日,那时候到开元寺的信众超级多,还有斋面可以吃。
开元寺正面挂着“紫云”二字,正对面的石壁(照墙)上书“紫云屏”。这个“紫云”一个说法是在建寺的时候有紫云覆地,遂名紫云。而另一个比较靠谱的说法是,这个“紫云”是“黄氏”的堂号,江夏紫云黄氏。因为相传泉州开元寺的檀越主是黄守恭,因此挂着其堂号。
关于“桑莲法界”这块牌匾就关于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记载,早在唐朝初期,泉州已盛产丝绸,开元寺这片地原是泉州富商黄守恭的桑树园。传说,一天,黄守恭梦见有一个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说等桑树开白莲花后就献地结缘。几天后,满园桑树果然都开出白莲花,黄守恭深被无边佛法所感动,果然把这片桑树园捐献出来。其实,黄守恭本来就是一位乐善好施的人,“桑开白莲”之说乃是人们敬慕佛祖,附会而成,但这一神奇的传说却为泉州人民所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因而开元寺也得了“桑莲法界”的美称。
还有一种说法是:僧人向黄守恭募桑树园地地建寺庙,黄守恭就说你袈裟多大,送给你的土地就多大,于是僧人将袈裟抛向天空,袈裟在空中投下一大片阴影之地,于是这片阴影便是现在的开元寺。
开元寺的另一看点要数甘露戒坛
大雄宝殿后面的甘露戒坛,建在中轴线的第二台阶上。甘露戒坛始建于宋,明末重建,重檐八角攒尖顶,四周环廊,占地645平方米。坛有五级,最高一层供奉明代卢舍那佛坐像木雕。开元寺甘露戒坛与北京戒台寺、杭州昭庆寺并称中国三大戒檀。
坛台的最上层供奉明代的卢舍那佛木雕坐像,其所坐莲花台座有一千叶莲花瓣,每片莲叶上各刻一尊6厘米大小的佛像。卢舍那四周各层侍立着金刚钩、金刚索、金刚铃、金刚锁四菩萨,还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寒山、拾得、千手观音的及韦驮天将等24尊菩萨神像。其中尤以八大金刚塑像为最佳。它们怒目结发,赤足袒胸,显得无比威严。环绕坛座的束腰处还有护三皈、护五戒的各种神王牌64个。
据说唐朝时候,此地常降甘露,一个叫行昭的和尚于是在这里挖了一口甘露井。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在井上建坛,遂称甘露戒坛。南宋建炎二年(1108年)敦炤和尚认为戒坛不符合规范,又按《南山图经》改建为五级,其间高低宽窄都有严格的限制。后经元、明多次重修,现存建筑是清康熙五年(1666年)重建的四重檐八角攒尖式结构。坛顶正中藻井采用如意斗拱,藻井下分五级,交叠上收,如蜘蛛结网,似回纹织锦,结构复杂而精巧。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24尊“飞天乐伎”,身系五彩飘带,手持琵琶、二弦、洞萧、响板,轻歌曼舞,翩翩若飞。
谈及开元寺,就不得不提东西塔。位于开元寺内的东西塔,是开元寺的镇寺之宝,也是古城泉州最具标志性的地标之一。唐朝建寺时,最初建的是木塔,因为火灾,宋朝重建时改为砖塔,后再改为现时的石塔。东塔名镇国塔,高48米;西塔叫仁寿塔,高45米。
东西塔各建五层,每层有飞檐,有楼阁;塔身八角形,四面开圆拱门,设佛龛,每层的拱门和龛互相调换;塔尾有一粒铜葫芦,8个角有8条链和塔尖相连;每层塔角挂风铃,整座塔共挂40个风铃,风铃随风飘动,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塔身的浮雕石像,刻有武士、天王、金刚、罗汉,每座各80仙,造型生动,神态各异;塔底座的中部还有40幅青草石绘画雕刻。
如此高的石塔,到底要用多少石头奠基?用多少大石头造塔身?传说,当年造塔时用的石头从西街排到泉州城郊,即现在泉州城东南的东海镇法石村,所以这个地方叫“石头街”。在800年左右的历史当中,东西塔经历了台风、地震、冰灾等自然灾害,依旧安然无恙,特别是西塔连大修都没有过,就只有过几次的小修。
关帝庙位于福建泉州涂门街,与清净寺毗邻,来到关帝庙才知道泉州人的宗教信仰有多强烈。据说,每年前去进香的都有数十万人,其中不少是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泉州关帝文化也作为闽南文化乃至闽台文化重要的一支,为促进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淮庙一开始是服侍水神。闽南在水域边,很多闽南人到四大洲五大洋。明郑和下西洋,几次在泉州起船,所以最早泉州神为海神。明太祖朱元璋信服关羽,下令泉州七个城门要建七座关帝庙。当时泉州刚经历改朝换代,经济不发达,要建一座庙不是很有能力,就将这间水神庙换作关帝庙。这样,从明初到现在已有600年的历史。一直到1914年,北洋政府下令在北京鼓楼西兴建关岳庙,将关公与岳飞合祀,祈望北洋军将领能与关公和岳王爷一样勇武善战。当时,全国的关帝庙都陆续改名,于是泉州关帝庙就改成了关岳庙,同时供奉关公与岳飞,并且延续至今。泉州的关岳庙关公有神像,而岳飞没有,只有一块圣旨牌。
目前,泉州各县(市)区关帝庙还有不少,其他的都叫关帝庙,叫关岳庙的只有这一座。
民国三年(1914年)大规模重修时,将三义庙前殿退后同主殿的前殿并列,使三座神庙连成一体,形成结构对称,庙形壮观的建筑群。修复后的殿宇,装饰精美的木雕、石雕和泥塑,屋脊剪瓷龙雕,造型各异,其间配有花鸟走兽,体现闽南古建筑的艺术风格。主殿为武成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单檐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正位左祀关圣帝君(关羽),右祀岳武穆王(岳飞)。
逛了泉州好几座寺庙,要说香火哪里最旺还是要数这关岳庙,信众络绎不绝,门口烧香,庙内许愿的人多的都快走不动路了。
与关岳庙比邻而居的就是百米外的清净寺。清净寺,又称艾苏哈卜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是泉州最早建立的伊斯兰教寺院。寺院在元至大三年(1310年)由穆斯林主导修缮奠定了现存建筑群的主体格局。寺院整体为伊斯兰建筑风格,现存建筑包括门楼、礼拜堂、明善堂,一处古井,以及多方与寺院历史有关的碑刻。
清净寺的门楼形式是很典型的西亚清真寺风格,尖拱门逐层内凹,第一、二进门道外观均为尖拱形,顶部均为半穹顶,主体风格为伊斯兰穹顶式样,又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藻井装饰风格。第三道门道为穹顶,其南北两侧门洞的尖拱下方的支撑构件类似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雀替。
一幢巨大的异域风格的建筑在涂门街上特别显眼,这便是拥有千年历史的泉州清净寺了。泉州清净寺是国内少有的用花岗岩和辉绿岩建造的礼拜寺。
门楼之上还有望月台,那是伊斯兰教斋月里阿訇登临望月决定封斋日期的地方。上面砖砌的部分是17-18世纪重修的。望月台最高处呈垛状,宛如众多手臂高举伸向苍穹,似乎也有某种玄奥、空灵的意味。月台东、西、南三面墙体上端砌筑24个“回”字形垛子,据说象征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南墙正中,内、外各砌饰一尖拱墙龛。相传月台之四角还曾建有四座阿拉伯式小尖塔,台后原有一座拱形圆顶小亭,均毁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泉州大地震,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曾重修,后因年久失修而再度毁于清初。如今远观月台,遥思其旧貌,不失为一份亘古的遐想。
2008年,阿曼苏丹国王全额捐资,在寺东边添建新礼拜堂。
西边就是清净寺的遗址了。奉天坛屋顶原为巨大的圆顶,于明万历年间地震中坍圮,留花岗岩石砌成的大殿四壁和巨大的尖顶窗户。圆柱虽已搬移或散失,可是柱基、柱础却大部分依旧遗留原地。为体现原结构风貌,1998年又将倒塌后四散数百年的12根石柱础及9根残柱收集重新竖立于原位。
东墙辟一尖拱形大门,高4.45米,宽2.25米,平面为横长方形,四壁都是花岗岩石砌成。南墙开八个长方形大窗,北墙开一门。南墙外壁窗上及室内大小壁龛上,均有古阿拉伯文字的石刻《古兰经》经句。
浔埔与崇武、深沪为泉州三大渔港,浔埔女,与惠安女、湄洲女并称为“福建三大渔女”,浔浦村是泉州著名的历史文化名村,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据说他们还是阿拉伯人的后裔,虽然和汉族通婚多年,但是依然留存着一些中亚遗风。传统习俗里,浔埔女都习惯用一根象牙簪子将长发挽在脑后,再把鲜花串成花环点缀在发髻上。服装是衫不露脐、不带腰饰。至于裤都是清一色黑色大筒裤, 裤头为腰部的两倍宽。曾经浔埔村内的建筑都是用蚵壳修筑的蚵仔厝,现在日子都过得好了,蚵仔厝少了,多数都是用来装饰了。从他们的老房子里,总能看到很多和海外有关联又很泉州本地特色的生活用品或者装饰。
这都是八九十年代泉州比较著名的地标。
浔埔女的头发都很长,从来都没有剪过头发。把长发梳成一串后,把这串长发盘成几圈髻子,中间横插一根象牙,两端外伸,就轻而易举地干脆利索地完成。
用花苞或花朵,用麻丝把它缀成一串串碗口大小的花环,然后在发髻四周围拢起来。平时只用一二串就够,每遇喜事时则围上四五环之多,有的还可再选一二朵美丽的鲜花,用镀金珠子针插在头髻上,使整个头髻花团锦簇,美丽而芬芳,形成浔埔妇女在头饰上一大特色。
浔埔村男女为了生活,都有明显的分工。男的一大早就赶海去了,他们驾着船,在海上捕鱼或经营运输业,或经营些工商业,一直到下午潮涨后返回。而妇女则在家织鱼网,带小孩,敲蚵,开蚵,在古代还为商人搬运货物。在近代和现在,许多浔埔女还经常到城里各农贸市场贩卖海产品。
如今,渔村开放,很多喜欢人文风情的朋友都喜欢来渔村看看。还可以参观一下蚵仔厝,尝试换装浔埔女的体验。在村里随处可见头戴簪花的浔埔女,她们大多都一边欢快地聊天,一边剥着蚵壳。
泉州滨江皇冠假日酒店位于晋江边上,外观像一艘杨帆的大船,全玻璃幕墙的设计,紧贴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设计理念。酒店大堂顶部的水晶灯饰充满线条感像是海里起伏的波浪,以及编织精致的流线型艺术座椅,无不在细节之处上体现泉州海丝文化。
详细地址:泉州市鲤城区江滨南路2233号(泉州滨江皇冠假日酒店)
宾至如归的服务
从下车那一刻开始,办理入住手续、餐厅用餐、游泳池放松、房间打扫,所有碰到的服务人员都让我有一种宾至如归的亲切感。果然酒店还是要选品牌的绝对没错。
.
观星吧大堂酒廊
营业时间:14:00-17:30
水蜜桃双人下午茶 188元/套
旅行的途中一定要给自己安排一份惬意放松的下午茶放空一下,品着咖啡,尝尝精致的甜点,听听放松的音乐,别让行程充满整个旅行,旅行就是放松。
舒适放松的客房
客房的装修风格很现代,睡床像一艘船一样包裹着入睡,很有安全感。区块划分也十分明确,放不下工作的办公桌,放松身心的沙发,总有惊喜的迷你吧,个性化的衣柜+行李架…平衡着生活、工作与休闲。看到这样的布置,心情立马放松下来,一路舟车劳顿的疲惫也消减大半。
彩丰楼中餐厅
午餐营业时间:11:30-14:00
经常住洲际的朋友应该不会陌生,主打粤式茶点和泉州本地闽南菜式,另有多个特色包间选择。,不论是商务宴请还是亲友小聚都是很适合。现在还有多种午市套餐可供选择。
古码头咖啡厅
每周六周日 11:30-14:00,17:30-21:00
位于酒店一楼的全日制餐厅设计得像一座水上贸易市场一样,提供自助早餐,以及周六周日的午晚自助餐,无论是喜欢牛排,还是小龙虾,或是寿司在这里都能得到味蕾的满足。
健身房+泳池
有锻炼习惯的客人,在6楼的健身房也可以坚持日常的锻炼,健身房配备了跑步机、动感单车,哑铃等器材。习惯游泳的客人,可以在船舶结构设计的泳池里畅游。
除此之外,在酒店用餐还有多间不同主题的包间可供选择。
营业时间:13:00-22:00
地址:泉州鲤城区新府口82号(位置略有些难找,但真的酒香不怕巷子深)
乍一看以为是咖啡厅,没想到是一家茶室,特别推荐白桃乌龙,yyds!不管是什么天气来这里都能很放松。艳阳天天井里的光影一绝,雨天在廊下听听雨也无妨,老板常年喂养流浪猫,运气好还能被猫主子宠幸一下。
三个房间一条走廊一个院子,这是一处有历史的闽南老厝,每个角落都布置得十分用心,房间内光影的设置也都恰到好处。
距离泉州西街步行十分钟,逛完景区不妨来这里喝喝茶歇歇脚
店内的布置也很精致,到处都是店家的小心机
这个应该是别管的宝藏机位了,一进门我就看上了这个位置。
如何(咖啡馆)
古厝里的复古异域风情,如何是一家用旧房子改造的咖啡店,店里的很多异域摆设都是老板从世界各地背回来的。复古而又浪漫,别有一番韵味。
文创+咖啡店
把老泉州和新鲤城融合了的一家特色文创店,更想一个泉州特色博物馆的样子。除此之外,后院和楼上都是打卡的好去处,楼上能直接看的开元寺双塔。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好喜欢福州呀
永远热爱泉州的美食
有机会一定去泉州看看
好想去看看
这样的泉州太爱了。
这个的房子好有特色呀
挺想去看看的
一直想去泉州
我马上就去
震撼的黄瓦房建筑群
热闹的街巷
泉州的美食令人向往
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相遇
有了接地气的烟火味
太想去泉州了
不错不错哈哈
赞
半城烟沙
好
好
喜欢啊,怎么能不喜欢😁
好玩吗
打算去那里啊
美
泉州、广州的路上种了许多榕树。
种草啦种草啦
很喜欢一起
半城烟火半城仙
好赞赞哦!
喜欢
赞
很想去的地方
介绍的非常好!
好
也想去泉州玩
大爱,要去耍
喜欢
泉州真的很不一样
富有烟火的气息
已经收藏起来等待去打卡
很喜欢泉州,还想再去
看了好想去
好想去这里
烟火泉州,太喜欢了。
很值得去一次的地方
很想去的地方
亲,请问你用的什么相机和镜头哇~
挺值得一去的
这段内容真有意思,泉州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真是深厚!刺桐港的辉煌让人向往。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