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浙江,我在诗意“最江南”

论诗意的风景,我生活的省份 浙江 ,算得上是能在华夏大地上拔得头筹的。工作原因我常年在这片土地上来来往往,每次都还会被窗外不经意间的风景给惊艳到,以至于老是觉得,似乎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充盈着造物主对山山水水的眷顾。

七山 三水 一分田,这个地域面积不大的省份却成为了 中国 山水美学的代表。无论是堪比天堂让苏白二人流连的西子湖,是黄公望画就传世画卷的富春江,还是被一种当代人奉为完美度假地的莫干山, 浙江 的山山水水成为了秀美河山的典型代表,成为了一副天然的山水画卷。

在这里也是人文荟萃的宝地。唐诗之路在这里留下不朽篇章,徐霞客的足迹在此走向华夏大地,星罗棋布的 江南 水乡,仿佛让我们一下穿越回小桥流水人家的旧时光。

这一次,我把目光停留在了“浙北”这一方土地上。通常意义上,浙北指的是 杭州 以北的杭嘉湖平原一带,以运河为主干,这里有密密麻麻的水系,倚岸而生也诞生了许多带着温润气质的 江南 水乡,清幽的莫干山也给这里带来了更多秀丽的山山水水。

鱼米之乡,也从不缺少美食。“一方水土稻香鱼鲜,灶香弥漫古道乡间”。从平原到山区,从陆地到海洋,从城市到乡村, 浙江 的美食在不同地域演绎出不同的文化与故事。

当归园田居邂逅 江南 水乡,那一方乡土之上最治愈的滋味,成为我魂牵梦萦难舍难离的牵挂。

【湖州】

湖州 ,位于太 湖南 岸,与 无锡 、 苏州 隔太湖相望。元代大诗人戴表元在游历 湖州 之后,就曾经兴致勃勃地写下“行遍 江南 清丽地,人生只合住 湖州 。”足见 湖州 山水之秀丽,景色之清幽。再想到茶圣陆羽曾在此常住,就更加笃定这片山水“灵性十足”。

南浔古镇

在群星闪耀的 浙江 , 湖州 并不是那个最高调的存在。这里是湖笔和茶文化的发源地,明清民国时代这里曾经群星熠熠,出了许多声名显赫的名人,保存至今的那些水乡古镇保留着旧时的情怀与烟火气,在潺潺流动的河流中步履徐徐,悠悠然飘向远方的山岗。

莫干山

---归隐山林·莫干山---

莫干山的晨光微熹中醒来,迎接我的,是山间还未彻底苏醒的清晨和早已竞相高歌的鸟鸣。
清晨醒来,我走上酒店后面那幢楼的观景台,山中的雾气还未完全散去,远方的山影影绰绰,我仿佛自己是位归隐山林的隐士,准备在这山林中好好地放空自己。

莫干山

其实,我也已经接近两个月没有出过 杭州 了。虽然莫干山距离 杭州 车程不过1小时,但在疫情管控之下还是显得仿佛相隔千里。进入景区需要核验48小时的核酸证明和双码通行,终于我还是顺利地抵达了。酝酿许久的出行,天气足够给面子,淅淅沥沥下了几天小雨之后终于露出放晴的迹象。铺天盖地的绿意扑来,让人觉得身心欢畅。

莫干山

莫干山位于 浙江 北部,因春秋末年吴王阖闾派干将莫邪在此铸成举世无双的雌雄宝剑而得名,山峦连绵起伏,风景秀丽多姿,又被称为“ 江南 第一山”。群山、瀑布、修竹,让这座山间的景致拥有独一无二的美感,因而多年来,有许多名人、富商在莫干山造起了别墅,这里成为他们度假的“后花园”。历史变迁,许多别墅如今成为了保护建筑或移为他用,但行走在山间,仍然可以寻觅到当年这里阔绰的气度。

莫干山
莫干山
莫干山

下榻处

坐上游览车所到的第一处游览点,是位于华厅停车场不远处的“下榻处”。沿着一条林荫小道走进来,赫然出现一座气派十足的别墅。1954年3月,领导人在 杭州 主持制定第一部宪法期间,曾抵达莫干山视察,并在此下榻休息,于是这座别墅也便因此而命名了。

莫干山

这是一座典型西式风格的别墅,半圆形的木窗、壁炉、油画陈列等都依样保留了下来。如今楼上保留了卧室和会客室,其他房间基本都作为展厅。

莫干山

展厅部分,陈列了许多历史上的珍贵资料。

莫干山
莫干山

旭光台

若不是因为清晨的云层太厚雾气太重,旭光台应该是莫干山看日出最佳的地点。
从停车点身后的岔路走下来,没几步路先看到一个气派的门楼——清凉亭,这里是抵达旭光台的检票口,过去再走几步山路,就能看到前方山尖上飞起的屋檐,那就是旭光台了。

莫干山
莫干山

沿途都是修的平整的台阶,几乎不太费力气就能步行抵达。观景台一律铺着水泥地面,入口前侧还有可供休息的石质桌椅。

莫干山
莫干山

沿台阶登上二楼,可看到莫干山全景,眼前翠绿一片,参差楼台,竹海别墅,尽数铺展于眼前。难怪古人总爱登高远眺,立于山巅举目四眺的心境是完全不同的。当大千世界的悉数美景徐徐展于眼前,我们很难再悲悲戚戚、怨天尤人,仿佛通过这满目苍穹的绿,我们可以抵达繁星。

出发前读的那首关于莫干山的诗,“参差楼阁起高岗,半为烟遮半树藏。 百道泉源飞瀑布,四周山色蘸幽篁。 ”伴着眼前的景色,古人那时那人那风景也逐渐明晰了起来。

莫干山

武陵村&大竹海

车停在一条铺着塑胶跑道的马路旁,一边是壁石高耸,一边是竹海茫茫。这里是通往武陵村的入口,左手边的峭壁也有自己的名字——滴翠潭。
这里原本是一个废旧的采石场,当地人在此凿石成潭,又因为莫干山遍山翠竹,著名书法家钱君匋为此题写了“翠”字,镌刻于崖壁上,潭也因此得名。如今在这个硕大的“翠”字边上,也能看到许多书法名家曾留下的笔迹。

莫干山

沿着马路向前走几分钟,就到了武陵村的入口。这里是莫干山上一处较为集中的别墅群,其中最有名的一幢,便是蒋介石官邸,也是走进来的第一幢房子。

莫干山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 上海 举行显赫的婚礼盛典后,连夜在二百名卫兵的护送下乘专列准备上莫干山度蜜月。1948年7月底,这幢房子曾作为蒋介石的临时总统官邸,召开了所谓“币制改革会议”,决定发行“金圆券”。

莫干山

如今,这里不仅保留了当年召开会议的场景,也拓展成为了一个展馆,详细介绍了那次会议的背景经过。

莫干山

别墅之中,也仍然保留了蒋宋二人许多生活的痕迹:卧室和各种生活场景都进行了还原,墙壁上还能欣赏到宋美龄的画作。

莫干山

到过 南京 的人应该都听说过一个关于蒋宋的爱情传说:当时因为宋美龄说自己喜欢梧桐树,蒋介石便在 南京 种满了梧桐树,数不清的梧桐树,围绕着美龄宫。在莫干山这栋别墅的庭院里,也种植着许多梧桐树。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有意为之,却让这段爱情传说更加生动了起来。

莫干山

山间满是被竹林覆盖,许多年久的房屋已经俨然与这座青山融为一体。我又沿着路向上走了走,回望别墅群,已褪色的砖石和长满爬山虎的外墙在这山中竟然和谐得如此迷人。

莫干山

脚下所在,被称为“莫干山 大竹 海”。“竹”,是莫干山“三胜”之冠,连片竹林127平方公里,品种之多、品位之高、覆盖面积之大列于全国之首。竹海碧涛,“风摇摇兮绿竹扬波”,即便说莫干山是个百竹陈列馆,也毫不为过。

莫干山

向下望去,竟然发现了一潭心形的水库,正对着武陵村的方向。猝不及防地,我又被前人撒了一把“狗粮”。

莫干山

白云山馆&芦花荡公园

白云山馆与白云饭店彼此相邻,一个在路边一个却隐藏在不远处的山间。我下了车,在路上跟着导航绕了几圈,还是晕头转向。此时恰好遇到了前一天一起接我进山的小张,正在白云茶馆门前整理物件的他给我指了正确的路,还热情地邀请我一会儿回来喝茶。

莫干山

茶还没来得及喝,我先背着相机奔向了白云山馆。抬起头来一条笔直向上的台阶让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以前总说“白云深处有人家”,没想到这些富人连别墅都喜欢建到“白云深处”,像是生怕别人容易找到而惊扰了他们宁静的生活一般。
给自己鼓了鼓劲,走上了这条蜿蜒的山道,长长的山道让房屋居高临下俯瞰着来客。果然,在我抬头仰望的时候,这座山庄在我心中有了非同一般的气派,筋疲力竭的攀登让我不得不肃然起敬。

莫干山

想当年喜欢游山的蒋介石和宋美龄,也走过这条山路。一天他们从这条山道下来,宋美龄看见有一种花长得很漂亮,问导游:“这是什么花。”导游说:“这是美人茶。”宋美龄移栽的美人茶在露天舞池边。如今早已长得枝繁叶茂,花朵儿开的鲜艳。

莫干山
莫干山

白云山馆,是民国时期黄郛的别墅。1937年8月蒋介石在此与周恩来进行过第二次国 共和 谈,最终导致其“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敌之责”的 庐山 谈话的发表。如今在别墅之中,还有许多关于此次和谈的图文资料在此展示。

莫干山

院落里,还存有黄郛亲笔所写的“莫干山”碑刻。

莫干山

石阶纵横错落,连接着这里复杂的地形。这里也可以算的是山中岔路最多的一块区域,从地图上看,这里有许多可看的点:莫干山开山老祖像、莫干山碑林、陈帅诗碑亭、鹤池......哪怕随意走走邂逅几处,也觉得很有趣。

莫干山

开山老祖塑像就位于白云饭店台阶的正下方,有一位老翁与仙鹤童子的塑像,相传莫干山的开山老祖名叫莫元,从太湖移植芦苇来莫干山,为救被秃鹰追逐的仙鹤坠入芦荡,最后莫元成仙跨鹤而去。

莫干山

围绕公园中心芦荡一周,便是开山老祖塑像、莫干山碑林、陈帅诗碑亭、鹤啄泉、鹤池等等,许多颇有文化感与传说感的景点都在这一区域,这里也被统称为“芦花荡公园”。

莫干山
莫干山

沿台阶笔直向下,就能看到芦花荡公园入口的题字和仙鹤雕塑。

莫干山
莫干山

芦花荡也是山中最佳的“消夏湾”之一,它位于整个莫干山风景区的中心区域,竹林密布,怪石嶙峋相映成趣。沿着蜿蜒的山中小径前行,每一个方向几乎都能触抵另一处景观点,若是有当地人带领,还可以不用地图导航走几条“捷径”。
于是,从白云山馆到剑池,我索性开启了徒步模式,按照酒店小哥的“导航”步行走到了剑池,也因此拥有了当天最疲惫却最有乐趣的一段路。作为一个新晋徒步爱好者,这样一段山野之旅真的太治愈了!

莫干山

剑池&古望吴台

从芦花荡公园的长阶梯一直向下,走到公路上以后,向左手边可以看到一座黄色屋顶的庙。庙宇的边上有一条小路,走进去,就是通往剑池的入口。
一直向下的山路给人种不好的预感,一路上都在盘算一会儿是不是需要原路返回,又看了看地图:剑池-东望吴台再到旭光台似乎也不远了,于是打算着索性一路走到旭光台再坐车,不走回头路。

莫干山

几公里的山路已经让我的小腿开始抽搐了,一路上经过几座亭台楼阁,却并没有瀑布的影子。直到下的足够低,耳边突然传来了哗啦啦的水声。于是,在这白噪音的伴奏之下,步伐也变得轻快了许多,目的地就在不远的前方了。

莫干山

经过一处满是祈福红线绳的平台,向一位工作人员再次确认了方向。几分钟后,我看到了第一缕山泉水,从我刚才走下来的高处哗啦啦地流向山底,发出清脆的叮铃声。

莫干山
莫干山

再没有什么能比炎热的夏季,在山里看看水更加舒适的了。头顶的树木遮天蔽日,山泉水带来的清凉让此时此刻汗流浃背的我格外舒适。在泉水的指引下,我于是首先看到了山间正在铸剑的干将莫邪像。

莫干山

相传早在春秋末期,群雄争霸,吴王阖闾欲争盟主,得知干将、莫邪夫妇是铸剑神手,便限令三月之内,铸成盖世宝剑进献。宝剑铸成,吴王残忍地将干将杀死。后人为纪念莫邪、干将,将其铸剑、磨剑处叫剑池,将剑池所在之山命名为莫干山

莫干山

铜铸像再下行几步,就到了传说中的铸剑处——剑池。池水清澈,上有飞瀑悬空泻下,旁有亭栏磴道,上下盘旋。剑池也是莫干山摩崖题刻最集中的地方,尤其是一些近现代名人,如抗日名将马占山等的题刻,借景抒怀,充满了爱国激情。

莫干山
莫干山

相传,当年莫邪、干将夫妇奉吴王阖闾之命,在山中铸剑期间,经常登临附近山岗岩顶,遥望远在吴国的故乡,思念亲人。后人便将他们驻足的地方称作“望吴台”,并建亭以作纪念。如今从剑池再向前走十来分钟,就能看到这座古亭。绿色的屋顶与山势浑然一体,飞起的檐角舒展大气,站在亭前,山景一览无余。

莫干山

本该沿着山路继续向前,却发现路被结结实实地挡住了:前方修路,需要原路折返继续游览。想到一开始愉快下行的那十几分钟山路,此时我的心情已经不足以用“懊恼”来形容了。无路可走只能返回,于是又游了一次剑池、又看了一次青铜铸像,又跟着山泉水逆流而上......在这山间最美最清凉的风光下留下了最筋疲力尽的回忆。

莫干山

莫干山会议旧址&大教堂

急着赶路,大坑没有足够的时间进入,于是靠近下山口的大教堂成了此行莫干山上最后一个观景点。地图上的“莫干山会议旧址”和“莫干山大教堂”其实是同一处建筑,这座中世纪城堡一样的教堂,是由 美国 传教士海依士于1923年所建。

莫干山

1984年9月12日,莫干山会议在此召开。正因为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使得这座教堂不仅作为一座历史建筑,更作为重要历史事件的见证地被保留了下来。

莫干山

除了仿佛欧式结构的古堡,这座教堂的许多细节也都非常考究,彩绘的玻璃窗非常好看,光线透进来仿佛置身在 欧洲 小城。

莫干山
莫干山

教堂内部保留的非常完好,宽敞的大厅墙壁上是关于莫干山会议的图文介绍,还可以从旁边的 通道 走上布道台,以第一视角观看这座雄伟教堂的内部。

莫干山

阳光从屋顶的彩色玻璃窗里透过,五彩斑斓地倾泻而下。厚厚的墙壁将正午的暑热统统隔绝在外,置身其中只觉得清凉无比。在这样一种氛围感之下,我又开始神游了。一霎时,仿佛我不是置身在 浙江 北部的一座山里,而是在 欧洲 一座中世纪小城的教堂里。
莫干山就是能给你这种错觉。某一个瞬间,仿佛干将莫邪在你身边煅烧铸剑,一个转角,好像民国的翩翩公子与盈盈美人正从远处款款而来,每逢整点时分,教堂浑厚的钟声又让你恍惚地迟疑自己究竟身在何方。

莫干山

庾村

莫干山景区内吃喝玩乐配套已经相当完备,但普遍价格比较高,选择也相对少,对于许多游客而言,山脚下的庾村是个非常适合的中转地,这里也是非自驾游客想要进山的必经之路。晚上住在庾村的酒店,第二天一早乘游览车进莫干山景区进行一天的游览,傍晚返回庾村,这样的行程安排是许多人来到莫干山的首选。

莫干山

整个村子规模并不大,两条交叉的主路几乎构成了村子的全部。人气最旺的,还是村子里的标志性建筑——钟楼,位于一片空旷的广场上。钟楼上长居的客人是一群白鸽,会时不时飞落在广场的地面上接受投喂。

莫干山

钟楼下面是当地的城市书屋,可以在这里找到不少关于民国文化的书籍。

莫干山

整个庾村被建设成了民国风情,建筑、牌匾和路边的装饰都是满满的民国风。这里商业气息非常发达,咖啡店、甜品店、餐厅、酒店民宿一应俱全。路旁载满了茂盛的 法国 梧桐树,也让这里氛围感十足。

莫干山
莫干山

那家莫干山顶最早的“网红餐厅”金鱼妈妈的分店,就在庾村,主打当地山野特色的菜,味道做的相当好。

莫干山
莫干山
莫干山

庾村有四个停车场,分别位于村子外围的不同方位,那天在四号停车场取车的时候,看到一位阿姨推着小推车在卖烧饼。现烤出炉的梅干菜烧饼,它足以治愈每一段饥肠辘辘的疲惫旅程。

莫干山

张静江别墅&蔓庭花园酒店

为了方便第二天一早出门拍照,我提前一晚便抵达了莫干山。刚入夏的山里晚上还有点凉意,我开着热空调一夜酣睡。第二天一早绕着酒店转了一圈,才发现这个建在半山腰的酒店居然有点绿野仙踪的感觉。

莫干山

庭院里种了很多花,颇有点“大隐隐于山”的宁静。

一碗清粥,几样小菜,几个点心,吃罢早饭我背上相机就出门了。原来一直好奇的“张静江别墅”,竟然就在酒店内,是我身后的那幢!

管家小哥哥拿着钥匙亲自带我参观,我于是终于得以一窥这位“民国第一奇人”曾经的居住地。这幢房子名曰“静逸别墅”,曾是他的度假别墅,如今几经周折改建为酒店对外开放。别墅的二楼,有一间顶配的套房,家具、墙纸、地毯似乎都依着原样没有改变过。

墙上至今还挂着前任主人的老照片和字画,若是喜欢来山中访古,住在这里也是不错的选择。

📌莫干山游览Tips

莫干山景区内白天禁止私家车穿行,很多地方都是单行道或禁止通行,所以只能采取徒步或乘坐景区游览车的方式。景区内游览车15元一位,可以单程逆时针坐一圈。需要在华厅停车场购票,购票后会在手背上盖一个章作为当天的乘车凭证。然后按照下榻处-旭光台-武陵村-白云山馆-大教堂-大坑顺序游览即可。
除大坑景区外,其他几个景点直线距离并不远,体力好的采取徒步的方式也可以走完,沿途岔路多但指示基本清晰,不太会迷路。只是近期莫干山很多路段在施工,有可能要走回头路,乘坐游览车可以节省不少体力。
自驾车进入景区需要走指定的出入口,每天8:00-17:00期间只能走牛头岗售票出入口,除此之外的时间段可以走其他出入口。车子可以停在景区内的指定停车场,也可以停在景区外的庾村,从庾村乘坐换乘车辆统一前往景区。
无论任何时间段进入景区,都需要购买景区门票:80元/人,提前在网络平台预订70元/人。

---衣带渐窄·衣裳街---

从河对岸的另一头,走过一座名叫“青莲桥”的廊桥,就到了衣裳街历史街区最热闹的区域。早在清中叶,这里就已是湖城的主要商业街坊,因有众多的估衣店而得名“衣裳街”。后来,在原来街道的基础上,整合了其他古老的巷弄、旧居、馆驿,现在这片街区规模已经是相当大了。每逢假日,这里都集中了 湖州 市区大部分的热闹人气。

河中尚有游船、茶座,因此这片区域已经尽可能地保留了原始的市井风貌。福 泰和 ,万 泰和 , 新泰 和等十多家嫁妆店和陈信源银楼,森益源中药店等皆坐落于此,据说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谢安故居旧址如今仍然能寻得到痕迹。

伫立桥头,有一座“ 湖州 古代贤守纪念馆”,主要讲述 湖州 历史上的贤明的父母官。原来,我们曾经历史上耳熟能详的名字——王羲之、谢安、柳恽、颜真卿、杜牧、孙觉、苏轼、王十朋、陈幼学、劳钺等,都曾在此地为官,造福一方百姓。

作为一条综合性的商业步行街,这里的“商业”气息明显更加浓郁。主街旁的小巷弄里也密密麻麻开满了小店,各式小吃应有尽有。时下最火爆的、曾经最火爆的小吃,在这片街区里都能寻得见。

也有一些曲折的小径里,还保留着相当古色古香的文艺气质。屋顶斑驳的瓦片、悬挂的大红灯笼、街巷头顶密密麻麻的油纸伞,仿佛都在用另一种语言,诉说着 江南 的情愫。

河边一带最多的,便是茶座。相传茶圣陆羽便是在 湖州 著成了《茶经》,因而 湖州 这座城市茶文化尤其浓厚。每逢午后,河边的茶座上坐满了在此谈天喝茶的当地人,一坐就是大半天。

兜兜转转,伴着人群的喧闹声走到了主街上。两侧密密麻麻的都是各种各样的食店,其中也不乏大排长龙的。街区好像从疫情中得到了喘息,回复到了一如往常的喧闹。比肩接踵的都是人,手里端着奶茶杯和各种小吃,缓缓前行。这条街上卖的大部分小吃与国内其他美食街上的并无二致,精华几乎都集中在街入口处——那几家名字响当当的老字号,就足以在这块美食土地上四两拨千斤了。

丁莲芳千张包

衣裳街路口这家“丁莲芳千张包”,老是人头攒动,即使不是饭点,也难以在这家店寻得一份清净。这里的千张包算是 湖州 最有特色的“宝藏小吃”之一。其实千张包并不是包子,而是一种用豆腐皮包裹的肉卷,外面是扎实而有韧性的千张皮,内里则是用鲜肉、干贝、虾米、笋等食材混合后的馅料,一整个包裹起来以后煮熟食用。

看似清淡无奇,其实最看重的是一个“鲜”字。肉的鲜、水产的鲜、笋的鲜,被豆腐皮系数都包裹在其中,在高温的作用下彼此融合,共同升华在冒着热气的汁水中。千张包的口味现在除了传统的馅料,还有鸡肉、虾肉、三鲜的,店里贴心地准备了什锦套餐可以一次品尝到。最佳的搭配,就是和粉笔粗细的粉条,一起煮成“千张包粉丝汤”,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么粗壮又Q弹的粉丝,扎扎实实的口感让我直呼“内行”!

周生记大馄饨

千张包虽然扎实,但浅尝辄止下我还是决定有所保留,一墙之隔的周生记依然勾去了我的魂魄。周生记馄饨以白嫩细腻、光润晶莹、馅心饱满、皮薄滑润、入口汁浓、油而不腻、味道香鲜的特点脱颖而出,成为 湖州 家喻户晓的名点小吃。馄饨汤的熬制更是别开生面,用腿骨、鸡脚骨等文火煨成乳白原汁兑成。周生记的馄饨用料非常足,馅大饱满,或许是因为里面加了芝麻,吃起来格外香。

店里面卤的“三宝”,一阵阵香气扑过来,大个儿的 狮子 头,圆滚滚的卤蛋还有扎实的香干,搭配馄饨来上一口,是一整个身心的大满足!

最后,终于还是没能忍住点心的诱惑,试了一下店里的“臭包”,果然不会失望!臭豆腐、辣椒加上许多种菜切碎卷进了类似素烧鹅的外皮里,一口咬下冲击感十足,味觉被拿捏得死死的。

📌衣裳街游览Tips

衣裳街原本是一条街的名字,如今已经扩展为 湖州 市区内一片大型的访古区域。临河而建,有许多复古的小店、茶楼、餐厅等等,每天都人气很旺。街区不设门票,从多个入口都能进入。自驾停车相对不是太方便,街区有专门的智慧停车,但数量有限且SUV及以上的车都不能停放。可以选择停在附近商场的地下停车场或是周边几条马路的路边停车位上。

---豪门云集·南浔古镇---

出行的时候,得知因为疫情缘故, 南浔 古镇已经暂停网上售票了,大概率景区不开放,这让我在抵达的前夜多少有点辗转难眠。还好酒店的工作人员有够热情,在我刚一抵达就已经帮我问了个清楚:疫情原因, 南浔 古镇确实暂停了网上售票,但可以在现场的售票处购票进入,景区里面的小景点也都可以正常参观。

终于松下一口气,回房间休息了一会儿,我打算出门去看看古镇的夜景。
早已是 江南 的夏日,夜晚通常来的迟了些,直到接近晚上七点钟,一轮雨季里久违露面的红日才恋恋不舍地退了去。古镇里房屋遮挡,并不能很好地看到落日全貌,但清晰可见的是天边被染出绯红的轮廓,让本就楚楚可人的水乡多了点羞涩的神韵。步行到百间楼,恰好看到一位老法师正在拍摄延时照片,于是也拿出相机在旁边凑了个热闹。

百间楼的老房子里,有许多当地人开的小餐馆,虽不及 长兴 馆等老字号的端庄大气历史悠久,却都有几样拿得出手的特色菜惊艳又落胃。最后选了“顾家阿公阿婆店”这样一家名字很温馨的小店,女主人贴心地帮我把餐位放在了河边。于是,伴着暮光眷恋的夕阳,我在 南浔 吃了一顿相当有“仪式感”的晚餐。

晚饭吃罢,夜幕终于登场。 南浔 的夜,绝对美得可圈可点。楼阁、桥梁、水面的灯光次第亮起,波光粼粼反射着光影悠悠,大红的灯笼彼此相连成廊阁,星星点点的灯光串联起河道的蜿蜒。晚上进入古镇不需要门票,因而人也多了起来,唱戏的、跳舞的点燃了沉寂已久的老屋,让小桥流水的眉梢眼角多了些妩媚的万种风情。

想起木心的一句话,“ 日光 之下皆覆辙,月光之下皆旧梦”, 江南 雨巷使人想起戴望舒,然而这蜿蜒泛着昏暗灯光的石板路,不单单属于诗人,也是属于所有人的 江南 旧梦。
如果说每块土地都有自己的气质,那 南浔 想必早已脱离了“小家碧玉”。以往造访过的 江南 水乡,多是整齐划一的民宅、沿河而居的住户也多是些本地的小商小贩。但 南浔 不同,这里林立的,尽数是大气磅礴的深宅大院。
“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的商界传奇在这里诞生,尤其是刘、张、庞、顾这最富有的四大家族,他们被统称为“四象”。若说是富可敌国有些夸张,但 南浔 商人在晚清时期所拥有的财富,绝对是其他地区难以匹敌的。

南浔 依着京杭大运河而建,这条又被称为“頔塘故道”。随着 中国 大运河项目 成功 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座 湖州 小镇除了是许多富商巨贾商业帝国的见证者,也成为了绵延千年的 中国 大运河文化变迁的亲历者。

踏上摇摇晃晃的乌篷船,在带着毡帽船夫的摆渡下,在荡漾之中,缓缓穿行。每一座深宅大院诉说一个家族故事,若是细细道来, 南浔 的故事,怕是可以不只讲上个三天三夜。

房梁窗棂,木雕地砖,园林喷泉,这些亦中亦西的风格成为 南浔 所有住宅建筑最大的特点,晚清时期民间贵族思想的西化在此可见一斑。房屋沿河而建,显然是经过了比较整齐的规划,即使是小门小户也毫不穷酸,门前多数栽了些花花草草,屋内的装潢也绝不马虎,整个古镇在构造上主次分明,参观起来也清爽了许多。

时过境迁,曾经“富可敌国”的 南浔 商人们,在这里留下了豪华精致的深宅大院。走进一间间老宅,那种财富带来的底气和优越感依然强烈。有人形容 南浔 “大气、洋气、财气、文气”,行走其中便能感受的到,这种财大气粗却不粗鄙,中西结合却不庸俗,早年的这些贵族们,虽然拥有着大量的财富,却也重视教育、饱读诗书,留下的不仅仅是堆积如山的金钱,还有崇德尚学的家风。也正因如此, 南浔 从未没落,而是将这种辉煌一代代保存了下来,以另外一种方式为子孙繁衍财富。

除了那些固定的景点,古镇中每天定期上演的民俗表演也非常值得一看。每天9:10在景区大门口有四象迎宾,每天三场水乡婚礼,还有醉忆 江南 的表演等等。我走在路上,正好遇到热闹的水乡婚礼,喜庆十足的大红色乌篷船是 江南 水乡特有的迎亲交通工具了。

百间楼居民群

刚好趁着夕阳还未彻底落下的时候走到了百间楼。从远处看,这里整齐的建筑颇为壮观一座座民居依河而立,一条条仿佛骑楼一般的长廊沿着河道延伸到远方。长廊边悬挂着的灯笼随着暮色将至次第亮起,水波荡漾之间有种中式水彩画的美感。

百间楼是由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其女眷和仆人而建,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始建时约有楼房百间,分布在河两岸,故称“百间楼”,也是 江南 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沿河民居建筑群之一。百间楼依河立楼,河道蜿蜒逶迤,与映在河水中的倒影,构成了一副 江南 水上人家的画卷。

一个又一个券门由青石板路相连,既使得房屋之间彼此联通方便行走,又不会占据太多水面区域,每走几步就有石阶直通水面,可以在此停靠小船,也方便居民日常用水。如今,廊道蜿蜒反而成全了游客移步换景,在探索水乡小巷发现无穷乐趣。

小莲庄&嘉业藏书楼

从地图上看,小莲庄占据了 南浔 古镇内相当大的一个区域。这里是晚清 南浔 “四象”之首刘镛的私家花园,始建于1885年。此“刘镛”并非影视剧中的“刘罗锅”,而是晚清的 南浔 富商,为“ 南浔 四象”之首,财力之大可想而知。

从古镇的主街转角,先看到停着众多游船的“小莲庄”码头,再向前走便到了参观入口。这条河道叫做鹧鸪溪,古镇的游船多是从此出发转入主河道,再穿梭于古镇各处观光游览的。疫情影响,即使周末古镇的游客也寥寥无几,游船更是无人问津。码头的河道上空落落挤满了千年古镇的无奈与寂寥。

小莲庄的入口毫不出奇,但内里却宏大复杂到几乎会迷路。穿过狭窄的门堂,我先是被一股脑铺展开来的莲花池给惊到了。虽不是繁花盛开的季节,但接天莲叶的壮观已经让我可以想象盛放时节的诗情画意。绕莲花池一圈,分别是宽敞的亭台楼阁、碑廊(有主人刘镛亲笔字迹)、夏日赏花的凉亭“退修小榭”、曲径通幽处的小庭院。庭院内的假山可以登高,虽已被繁茂的树木遮挡了视线,却足以在广阔的庭院中觅得一处私密之所。

绕到莲花池另一头,便是官方认证的“最佳摄影点”。粉墙黛瓦,莲池曲桥,奇峰怪石,这里看去应有尽有。

园中的核心建筑,是两座牌坊与刘氏家庙。古代建造牌坊是件需要朝廷批准的大事,这里的两座牌坊是皇上恩准的,显得气派十足。刘氏宗庙正大门的门槛建的奇高,隐隐显露出豪门大户“高攀不起”,如今游客也不能从宗庙大门进入参观,需要从侧面绕行进入。
进入宗庙的连廊两侧各有一座门廊,上书着匾额“奉先”、“裕后”,彰显着美德代代相传的家风。

一桥之隔的另一片区域,为刘镛的孙子刘承干所建的“嘉业藏书楼”,也是 江南 四大藏书楼之一。因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题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穿过门廊就能走进主体建筑,藏书楼内部不能进入,但可以从外面看到房间内整齐摆放的藏书,还有正中厅堂上挂着的那块金匾。

藏书楼的总体设计为中西合璧园林式布局,据统计,鼎盛时有藏书6万卷,共约16万册,其中不少为海内外秘籍和珍本。

张石铭旧宅

同样气派非凡的还有古镇街角座落的“张石铭旧宅”,是 南浔 “四象”之一张颂贤之孙张石铭所建,正大门直面着古镇的主河道。整个大宅由典型的 江南 传统建筑和 法国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式建筑群组成,处处呈现中西合壁的特点。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玻璃雕堪称“四绝”。

老宅一进套着一进,前两进为中式,石雕匾额都异常精美,到了第三进和第四进,则画风一转,变成了洋气的西洋风格。

西式彩绘玻璃、印花地砖,墙壁上满满的西式风格浮雕......在这里,典型的 江南 传统建筑和 法国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式建筑完美地融合了。

这种融合毫不夸张做作。也许还是受了传统思维的影响,这幢大宅无论是从前门还是从后院望去,西洋建筑都完全被掩藏在白墙灰瓦之中。只有步行进入其中,才能发现内藏乾坤。或许在晚清时期,许多社会名流也已经如同自家的宅子一样,“外中内洋”了起来,西洋开放思想与中式传统观念在他们头脑中碰撞,非但没有水火不容彼此吞噬,反而彼此成就,也造就了一个个商界传奇。

隐藏在张石铭旧居中,还有一座“唱片博物馆”,收藏着从晚清到民国时期的各种老唱片、旧画册。在这里走走,也能对前主人高雅的情操和审美略知一二。

刘氏梯号

走进去之前,我一直好奇,为什么这座建筑叫“红房子”?作为清晨第一位到访的游客,整个庭院空空荡荡得让我心里发怵,老房子一扇关不严得的木门时不时发出诡异的响声,让我几乎不敢有半刻停留地径直穿行到宅院的后花园。

这里是完全不同的天地。老宅子入口处明明是传统的 中国 式厅堂楼厢,到了后院,却突然“画风一变”成了巴 洛克 风格的恢弘高敞,庭院正中央还有廊柱和喷泉,大气十足。

这座“刘氏梯号”,是 南浔 “四象”之一刘镛第三子刘梯青所建,是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又一经典之作。红砖墙、欧式喷泉与环廊、彩色玻璃窗......这不是中世纪的 欧洲 ,而是晚清的中式老宅,房屋的主人不是某个来自异国他乡的传教士,而是土生土长的 中国 人。
这种实实在在的冲突带来了一种别样的美感,也造就了 南浔 ——这座 江南 水乡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来历与气质。

辑里湖丝馆

南浔 的辑里湖丝馆,是一座中西合璧式建筑,占地950平方米。历史上为 南浔 商会,由 南浔 商会会长梅屐中等人于1926年发起建造。该馆共分五个展厅,是一个综合性介绍 南浔 丝绸发展史的展馆。

早在两宋时期的 南浔 ,就以盛产优质的生丝而闻名,南宋时期, 南浔 已然是“耕桑之富,甲于浙右”了,到了明清时期, 南浔 “蚕桑之利,其盛于湖”已经远负盛名。当时的湖丝称之为“七里丝”,为七里村人所生产的湖丝,后来康熙帝赐名为“辑丝”,辑里湖丝为丝中极品,是世界上最好的蚕丝,就连近年来非常火爆的影视剧《延禧攻略》中都提到,“辑里湖丝可是珍品”。

这座展馆内,从蚕宝宝的培育,到丝绸的纺织,再到丝织品的制作和丝绸贸易都有较为详细的介绍,相信看完,心中许多的问题都有了答案:为什么 湖州 的丝最好?为什么 南浔 成就了这么多富甲一方的丝绸商人?为什么丝绸最能代表古代 中国 的生产力和贸易水平?
辑里湖丝质地明显优于他地所产蚕丝,成为独一无二的丝中极品和优质 中国 蚕丝的代名词。近代, 南浔 的“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大都也是依靠经营蚕丝发家致富的。 中国 古代商业贸易曾抵达世界许多遥远的角落,形成了“ 丝绸之路 ”和“海上 丝绸之路 ”,其中最大批量的商品交易便是丝绸。

辑里湖丝馆搜集、陈列了大量与湖丝相关的历史图片和实物,尤其还展出了辑里湖丝在历届世博会上所获得的荣誉,这是许多其他的 江南 古镇未曾有过的盛誉。

在辑里湖丝馆的对面,还有一座“丝业会馆”,建于1910至1912年间,距今有百余年历史了。这里曾是 南浔 商业组织中最早、实力最强的同业公会,如今是一座半展厅半商场的丝绸展示馆。

南浔古镇

一进门的展馆里,展示的是用湖丝织造出的各种不同风格的旗袍,以及各种花纹、图案的丝巾等。另外还有许多与湖丝相关的手工艺品,以及一些独具 湖州 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创纪念品,都可以在这里一次性购买到。

南浔湖笔

湖笔和宣纸、徽墨、端砚一并被称为“文房四宝”,更是被誉为“笔中之冠”。传说是秦代大将蒙恬在 湖州 “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从而发明了毛笔,但在 湖州 的制笔传统确实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据说湖笔真正的“出圈”,还是因为大书画家赵孟頫,由于他对笔的品质要求极高,也就造就了湖笔的良好口碑,高标准严要求之下,也让 湖州 从此诞生了多位制笔名家。

湖笔工艺操作纯系手工,主要工序有笔料、水盆、结头、装套、蒲墩、镶嵌、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大小工序达120余道。每道主要工序分别由技工专司,制作选料精细,工艺精湛,讲究锋颖尤显其独特之处,所制湖笔以 “尖、齐、圆、健”四德具备而著称。

如今,在 南浔 街头巷尾都有许多湖笔的专卖店,这些笔产自不同的厂家,但大多都来自于 南浔 的另一个小镇——善琏。如果想探寻湖笔的真正起源,买到品质最好的湖笔,可以到善琏湖笔小镇去看一看。

干挑面

住宿酒店的早餐,提供了一份龙凤面馆的双交面,于是给我省下了挑选早餐的困扰。 南浔 街头大大小小的面馆不在少数,一份热气腾腾的面条也是当地人早餐的首选。刚刚八点不到,这家面馆里已经满满当当地坐满了人。老板在灶台前忙前忙后,面条煮好捞出放在事先调好料汁的碗里,然后趁热放上浇头,这是 南浔 最特色的面条做法。

浇头的选择有很多,通常店里墙壁上都会密密麻麻贴出各种常见的组合。著名的是双交面(双浇面),浇头是在于爆鱼(草鱼)与烧肉的组合,鱼和肉都是提前准备好的,炸的酥酥的鱼刚一出锅就迅速地浸入汤汁中,疏密的空隙将汤汁吸了个饱,一口下去酥香爆汁。肉则是卤过之后放凉切成大片,在面条热气的作用下变得柔软,入口即化。将面条趁热拌匀,一口下去,鱼与肉的香味与鲜味互相交织,甜鲜十足。

很多人到 湖州 知道要吃“干挑面”,其实“干挑”是一种面得吃法,与之相对的便是汤面,完全取决于个人口味。大概是由于离 苏州 比较近, 湖州 面的口感和苏式面比较像。面条虽然纤细,但韧劲十足,吃起来爽滑但不难嚼,也能够很好地裹住汤汁。汤汁口感偏甜,用雪菜、卤汁等调味,浓油赤酱光是看上去就食欲满满。

南浔三道茶

“ 南浔 三道茶”,是 南浔 地区从清代流传至今的礼仪性品茶习俗。主要是指逢年过节和“毛脚女婿”第一次登门时招待的,分为了甜茶、咸茶和清茶。据说在当地,只有对女婿满意,才有机会喝上这“三道茶”,若是上桌只有一道清茶,那多半是等于被下了“逐客令”。

第一道风枵茶,是在茶碗里放上用糯米做成的锅巴,再加白糖用热水冲泡而成的。又香又甜,一小碗吃下去也已经差不多可以吃饱了。

第二道咸茶之中,用料就复杂得多。熏豆、芝麻、胡萝卜干、陈皮、枸杞等等都可以拿来泡,食材本身的咸味使得这一杯不像是在喝茶而更像是在喝汤。

第三道清茶,则比较普遍,几乎多以 安吉 白茶为主,三杯茶集合了甜咸淡三种口味。如今在 南浔 的街头还有很多店在售卖三道茶,点上一套再听听老板讲讲这背后的故事与渊源,也是游览古镇时很有趣的体验。

定胜糕&南湖糕点

带着一点点粉红色, 南浔 街头上到处都在售卖的“定胜糕”,看上去像极了少女心十足的金锭。用糯米、梗米、红曲米加上桂花白糖等制成的小小糕点,最早甚至可以追溯至战火纷飞的南宋,自然也就明白了“定胜”这个名字中所包含的意义。

江南 水乡连点心都带着温柔,想象着在小桥流水的楼阁之上,一卷诗书,一杯香茗,配上几块玲珑精致的糕点,都觉得多了份文雅又精致的气质。

南浔古镇

如今的 南浔 古镇街头,许多商家都在售卖各种点心,淡淡的米香飘散在古镇柔软的空气里,夹杂着令人悠然的桂花香气,仿佛把古镇都浸透在温柔之中。
南浔 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糕点有桔红糕、定胜糕、雪饺、子孙糕、姑嫂饼、麦芽塌饼、会须蛋、十二生肖圆子等。在街上走走,顺手带上几盒糕点,古镇的甜糯可以绵延在时光中很久很久。

📌南浔古镇游览Tips

整个 南浔 古镇分为南北两个景区。北部景区免费开放,无需门票,南部景区则需要购票进入,两个部分可以串联起游览。古镇沿河而建,因此只要沿着河堤两岸走,几乎就不会错过那些经典的景点。
建议游览顺序:辑里湖丝馆-张石铭旧宅-小莲庄-嘉业藏书楼-刘氏梯号-广惠宫-丝业会馆-张静江故居-百间楼民居群
景区开放时间:夏令(4月-10月)8:00——17:00,冬令(11月-3月)8:00——16:30,此时间段外无需验票进入,但景区内小景点也不开放。
门票价格:95元/人,乌篷船实行包船制,价格和游线可以在码头咨询购票。
(配图来自 南浔 古镇官方)

南浔古镇

---烟火人家·新市古镇---

从停车场走到新市古镇的中心区域,会经过一个酿酒厂。高高的烟囱直耸入天,周围的空气弥漫着一种经年累月浸润着的酒香。就在这样一个周围工厂林立的区域里,新市古镇静静地隐藏其中。相比其他规模宏大、开发完善的 江南 古镇,新市从过度的商业化中幸存了下来。虽然宽敞崭新的入口和周围正在开发的工业区使得现代化的痕迹将这里团团围住,但古镇里人们的生活一如往常:河边洗衣晾衣、老屋外墙些许斑驳、废弃的船只停泊在河道上、到处是修缮的痕迹......这里的嘈杂更加原始真实。

新市古镇因水而生,因水而发展。一条与京杭大运河直接相通的市河环镇而流,使得这里成为 德清 这一带主要的贸易集散地,也是历史上京杭大运河最大的水运码头。水巷和街巷是新市古镇整个空间系统的骨架。水巷既是作为水上交通的要道,是城镇与四邻农村、城市联系的纽带,是货物运输的主要 通道 ,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人们的房屋多依水而建,街巷逶迤,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水乡风貌展露无遗。

水系复杂,这里自然桥梁众多,千姿百态的古桥将古镇联成一片。据说,在清代古镇内曾有桥梁72座,至今这里仍保存有古桥11座,像驾仙桥、会仙桥、望仙桥、广福桥、太平桥、龙带桥等,大多始建于宋朝前,许多桥的名字多与“仙、福”等相关,也体现了当地人美好的寓意。

在古镇的停车场停好车后,需要从游客中心后方的码头绕到河对岸进入古镇。这里的墙壁上绘制着古镇的风貌图,还有些废旧的水车被保存在这里供游客观赏。

一路走来,许多民宅院落里种植的枇杷树已经结了果子。于是想起了那句诗,“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南汇街是进入古镇的主要 通道 ,也是一整条古建筑保护街道。风格独特的走马楼,工艺精湛的砖雕门楼,飞檐翘角的屋脊,充满着浓郁水乡古镇的韵味。这些房屋许多至今仍是民宅,门前屋后悬挂的衣服将满满的生活气息烘托了出来,是不是几位上了年纪的老者从家中走到河边洗洗涮涮,这种生活方式几十年来从没有改变过。

古镇的河道上尚保留着几处河闸。我国古人历来对水充满了敬畏,不然也不会写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如此高度赞美的诗句。但同时,我们的祖先也是善于与水相处的,大禹治水消除了威胁人们生命的水患,苏白二人清淤治水成就了 杭州 西湖的美景无双,李冰父子兴 修水 利造就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工程 都江堰 。使用人类的智慧善加利用水的力量,从古镇的闸口河道就能略知一二。

南汇街一处民宅,挂着招牌“ 江南 刺绣馆”。局促的老房子只有几间狭窄的房间,大都堆满了各种刺绣材料和作品,这里是许多当地艺术生的实习实践基地基地。我进入参观时,主人正在另一个房间向客人讲述着自己的艺术理念。不敢过多打扰,匆匆在房前屋后拍了几张照片,就赶紧离开了。

古镇里的几条步行街相当热闹,不过与其他古镇的商业街并没有太大区别:小吃店、茶肆、土特产商店,不过在此经商的多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说起当地话来也是让人感觉与这片土地的联结更加紧密。

位于一个转角处的“玲阿娘梅花糕”,是这个人气不算太旺的古镇上仅有的“网红店”,因为被CCTV报道过而名声大噪。梅花糕其实是一种江浙各地常见的小吃,面皮内裹着糯米粉、糯米团子包裹的豆沙,放置在一个倒圆锥型的模具上进行加热,上面再洒满了芝麻、大枣或者是各种果干,出锅后热气腾腾,饼皮脆韧内馅香甜软糯,是许多人特别钟爱的美味。这家小店只是街巷转角处搭建的一间小房,却总是大排长龙,几乎无需特意寻找,人最多的地方就是这里准没错。

镇上还有一座党史纪念馆,据说是纪念当地第一个党支部的建立而建的。场馆只有三开间,不算太大,进去走走了解下历史也是很不错的。

古镇当中,遇到最多的,除了各式各样的老屋和桥梁,便是茶馆了。沿河一带几乎每家都能坐下来喝茶,每家的饮品种类 大同 小异,有的还兼售咖啡奶茶,最大的区别无非是位置、桌椅的舒适度以及老板是否喜欢放点音乐招徕客人。
刚入夏还未完全适应突如其来的暑热,午后我在古镇的大街上热的头昏脑涨。街上施工的地点太多,走了很久终于还是选择了一家室内的茶馆。点上一壶热茶,又没能挨住喝了一杯冰饮,看着窗外午后的阳光把房屋烤的灼热,我在舒适凉爽的室内给自己放了个假。

镇子上,有间老屋如今被修建为童润夫纪念馆,用来纪念这位我国知名的纺织科学技术专家。

这是纯木结构的两层楼,建筑古朴典雅,简洁 大方 ,和老街风格一致,里面有童润夫先生的介绍、照片,以及他用过的物品等。

二楼的展厅内,介绍了许多童氏家族子女的生平,还有几幅与梅兰芳先生“梦幻联动”的字画,非常值得一看。

镇子北面,集中了几处宗教场所和展馆。越过一块“进士坊”的牌坊,最先看到的是刘王庙。内里有一座祠堂和一处戏台,两侧连廊墙壁上的石刻,记录着刘王壮阔的生平故事。

巷子深处,有一间“桑蚕馆”,用以记录和展示新市古镇的桑蚕文化。 湖州 一带历史上向来以丝绸制品闻名于世,因为我国古代神话认为轩辕黄帝的元妃——嫘祖发明了养蚕,所以新市本地人对于这个传说也相当重视。

每年清明,蚕农们祈求蚕神为蚕宝 宝清 病祛灾赐给丰产年而举行蚕花庙会。每年这天新市邻近县镇的蚕农,都涌到古刹觉海寺、司前街、寺前弄、胭脂弄、北街一带,佛教信徒往灵前山拜佛,祈祷“五谷丰登”,农村妇女怀装蚕种,头插各式蚕花,引得人们前来观看,人山人海,你轧我轧,故曰“轧蚕花”,庙会结束后人们就开始春耕育蚕。

同间院子里,当地有名的杨元兴酱园也在其中,可以看到古代酿酒制酱的一些细节。

“小桥流水新市美,羊肉茶糕醉人归”,这是我在展馆的墙上发现的一句诗,恰如其分地诠释出了这座古镇独有的亮点。它不够整洁、不够豪华、不够现代化,但它却难能可贵地保留了最珍贵的——烟火气,任何一处古迹、任何一种文化,脱离了人的生活,都是不真实的、不可信的。
这座古镇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活着。活得生机勃勃,活得毫不做作,活在不会雾里看花,活在万家灯火。

新市文史馆

新市文史馆位于新市镇西河口神驾潭,记录了新市建镇至今1700多年的历史,想要深入了解这座古镇,来这里最为直观。
展馆需要收取门票,10元/位,或是购买景区通票50元/位,因为许多场馆如今在修缮,工作人员会善意提醒购买单独的门票更加划算。

展馆内函盖了古镇风貌、古镇石桥、历代书画、民俗文化、人文历史等多方面的古镇资料,介绍了古镇千百年来的沧桑变化。

新市古镇
新市古镇
新市古镇

新市名人辈出,出生在这里的有东晋镇国大将军朱泗,南宋参知政事吴渊,状元左右丞相吴潜,明朝 江西 布政使胡尔慥,刑部主事诗人陈霆,著名太医邱圭,清代大画家沈铨,书画家文学家沈赤然,近代神学家赵紫宸,辛亥革命老人俞寰澄,科学家一级教授钟兆琳,著名女翻译家赵萝蕤等。在二楼的新市镇乡贤名人馆,也能对这些名家的生平略读一二。

新市古镇

仙潭民间技艺馆

新市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仙潭。传说是道教宗师陆修静在新市古镇隐居时,住在东栅水潭边的一间小房子里,传说每当陆仙人入潭沐浴之时,上空便有“道光”浮现,故称“仙潭”。
因此,当地的民间艺术馆,也使用了“仙潭”这个名字。

新市古镇

艺术馆一楼主要艺术地再现“新市蚕花庙会”和“新市羊肉黄酒节”二大民间节庆活动的场面,这是当地人最引以为傲的两项文化活动。

新市古镇

二楼分设六个小展厅,以展示当地民间艺人的手工艺术品为主。艺人作品通过书画、摄影、皮贴、竹雕、金石、编织及彩蛋画、瓷版画、卵石画、宣传漫画,还有文学艺术、提月艺术等等。细细看来发现这些艺术品的内容竟是如此丰富多彩,这座小小的古镇竟有如此深厚的艺术底蕴,也着实让人叹为观止。

新市古镇
新市古镇
新市古镇
新市古镇

新市酱羊肉

新市是千年古镇,每天早上的面馆里,羊肉总是主角。询问当地的朋友有哪些美食推荐,“酱羊肉”都绝对榜上有名。在古镇中心区域的“张一品”,是本地人盖章认证的老字号。
听当地的朋友说,新市的酱羊肉制作相当讲究:一定要选当地的圆尾羊,加入特定的香料焖煮到足够的时间,原材料、配料、火候都丝毫不能差,也就难怪连乾隆皇帝都爱不释口。
一份羊肉30元,一小碗大概刚好是一个人的食量。红烧的羊肉酱汁浓郁,肉质非常紧实耐嚼,没有什么羊肉的膻味,又放了些许葱姜调味,配上一碗面或者一碗米饭,都是不错的一餐。

新市是千年古镇,每天早上的面馆里,羊肉总是主角。询问当地的朋友有哪些美食推荐,“酱羊肉”都绝对榜上有名。在古镇中心区域的“张一品”,是本地人盖章认证的老字号。
听当地的朋友说,新市的酱羊肉制作相当讲究:一定要选当地的圆尾羊,加入特定的香料焖煮到足够的时间,原材料、配料、火候都丝毫不能差,也就难怪连乾隆皇帝都爱不释口。
一份羊肉30元,一小碗大概刚好是一个人的食量。红烧的羊肉酱汁浓郁,肉质非常紧实耐嚼,没有什么羊肉的膻味,又放了些许葱姜调味,配上一碗面或者一碗米饭,都是不错的一餐。

新市古镇

据说每逢冬天,走在古镇的街上,时不时看到几个店家门前的锅咕噜咕噜冒着热气,酱香与肉香蒸腾弥漫在空气里。尽快此时已是 江南 的盛夏,但也几乎可以想象,在一个冷雨凄凄的冬夜,一位外地来客被 江南 潮湿的阴雨教训得瑟瑟发抖,他走进古镇的一家小店,老板端上一份羊肉面,那客人吃得酣畅淋漓浑身发热,总算在热气之下重新抖擞了精神。他走出店门,空气中依旧弥漫着醉人的酱香,让这个千年古镇显得格外温暖。

新市古镇

店里的炒馄饨也相当不错,是之前完全没接触过的做法:馄饨先煮熟,然后再加些酱油等调料翻炒,撒上葱花出锅。一上桌香气就飘了出来,往常水煮的馄饨突然有了炒菜的香气,更加入味了,连馄饨皮都是鲜香的。

新市古镇

新市茶糕

茶糕,顾名思义,是一种在茶馆里大行其道的糕点。新市早茶的习俗由来已久,相传在鼎盛时期,小小的古镇内竟然就有十多家早茶店,热闹的盛况可见一斑。
相比于其他甜味的糕点,用肉馅填充的咸鲜茶糕明显是“一股清流”。软糯的米粉包裹着鲜香的肉馅,很像是肉包但是外皮更加糯唧唧有嚼劲了,再配上一壶清茶,古镇的清晨就这样别开生面地登场了。

新市古镇

如今在新市古镇,还有很多老字号坚持用老手艺制作茶糕。真传茶糕、阿福茶糕、同缘楼茶糕都相距不远,在古镇闲逛的时候就可以买来尝尝。

新市古镇
新市古镇

📌新市古镇游览Tips

自驾可以导航到新市古镇的停车场或是到古镇的游客中心,有个规模很大的停车场,小车3元/小时。
进入古镇不收门票,但参观古镇内部的部分展馆、景点需要门票,通常单个馆10元/人,也可以购买通票50元/人,但古镇内有许多地方目前正在修缮暂不开放,可以酌情单独购票。古镇没有门禁和严格的营业时间,各内部展馆通常每天16:00左右陆续开始关门。
建议游览顺序:沈铨故居- 江南 刺绣馆-南汇街-钟兆琳故居-财源楼-明清直街-新市文史馆-陆仙楼-党史馆-童润夫纪念馆-刘王庙-仙潭民间艺术馆-蚕文化馆-胡旭故居-觉海寺。

【嘉兴】

嘉兴 自古,便是富庶繁华之地。7000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在这里起始,春秋时期吴越两国在此风云角逐,到南北朝时期,这里已经富庶得“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而到了隋唐时期运河的开凿,使得 嘉兴 登上了经济繁荣的主舞台。
只有真正了解这座城市的人,才知道这座江畔小城是多么地独具韵味。南湖烟雨迷蒙是它,月河 江南 诗意也是它; 江南 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起源于它, 中国 共产党的伟大征程也诞生于它;文人墨客用诗情画意描绘它,革命先驱用赤子之心拥抱它。

---小桥流水·乌镇---

青石板路铺成蜿蜒崎岖的小巷,小河流水穿过一座又一座的老桥, 乌镇 ,就仿佛是一副千百年来没怎么变过的水墨画卷,它也被称为“ 江南 古镇活标本”。在这里,古诗里提到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细节都一一呈现,它是 江南 水乡的代表。
说它没变过,它却实实在在是这几十年来发生变化最大的一座古镇。原本的 江南 小镇,经过了多年的商业开发,如今成为了最富盛名的水乡古镇。古朴与现代化在这里完美融合,它也成为了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白墙灰瓦的老建筑与现代化的会展中心在这里相遇,很难说哪一种元素在此更胜一筹。

如果你像我一样,时隔十几年再来 乌镇 ,就会发现这里惊天动地的新面貌。 乌镇 如今已经是全封闭管理,主要分为东栅和西栅两个景区。西栅规划得更加成熟,也是整个 乌镇 景观的精华所在。
宽敞立体的停车场遍布古镇外围各处,相比西湖边高昂的停车费,这里的费用相当亲民:小车每24小时只收费20元,许多酒店还可以预约停车券,人性化做的相当完善。

从游客中心检票入内,可以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步行游览 乌镇 。第一站,便是形似巨轮、伫立于水上的大剧院。在木质栈道上步行,就能从多个角度观赏这座地标性建筑。与这座建筑比肩而立的,便是 乌镇 景区内著名的木心美术馆。

身后一片开阔的水域,是 乌镇 的元宝湖。游客乘船的渡口就在此处,可以将游客在这里的安渡坊码和如意桥码头来回摆渡,在摇摇晃晃的船上感受 江南 水乡的另一种景致。

江南 水乡的重点是“水”,因此依水而生的船只也成为了 乌镇 内主要的交通工具。当你穿行在古镇的大街小巷,总能看到来往的船只往返于一座座古桥之中。蜿蜒曲折的河道、岸边古树的垂丝、临河而建的民居、民居外墙上茂盛蓬勃的爬山虎,不知不觉与水中的船、桥上的人融为一体,于是成就了“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共同晕染出了这一幅充满 江南 韵味的水墨画。

行走在 乌镇 ,总会注意到河边非常有特点的一排建筑:那便是从房屋内延伸出来的、架在水面之上的小平台,这种建筑在当地有一个专门的名字——水阁。乍一看非常像是土家族的吊脚楼,这大概归功于生活于水边老百姓共同的智慧。最早是一位商户店内空间狭窄,于是便在店后河床上打了几根桩,架上横梁,梁上钉几块板,盖起了一个阁楼,这样一来便把店内的空间拓宽了很多。其他左邻右舍于是也纷纷效仿,逐渐成为了 乌镇 一道独特的风景。2007年, 乌镇 的水阁和古民居建筑作为 江南 水乡居住艺术的典型代表而被列入 浙江 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道路转角,穿过一个窄门,街巷突然狭窄拥挤,人声变得热闹鼎沸。我就知道,马上要走到这座古镇最热闹的所在。在那之前,我还得经过一个,吸引所有“到此一游”人眼球的区域——草木本色染坊。

纵横交错的竹竿搭起了高高的架子,从最高处垂落下来的,是一条条靛蓝色的印花长布。这些布料的制作过程源自一种 乌镇 当地的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如今已经是一项国家级非遗。
这其实是一种利用物理防染印花法在自然白色坯布上隔染而成的民间染整技艺,全程都是手工操作,通常包含着描稿、制版、烤花、脱浆、染色等九道工序,每一步都是精工细作,又被称为药斑布、拷花布,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它是 江南 水乡一带的传统服饰织品,上面的花纹图案题材十分丰富,每一种都能说出其中蕴含的意义,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较高的审美水平。

如今大多数来到 乌镇 的游客,都会与这片素雅的蓝色背景合影留念,规则整齐的花纹与蓝白相间的配色充满了浓郁的 江南 风格,也仿佛把 乌镇 带回了那个“街巷之中尽是手工作坊”的年代。

整个 乌镇 西栅景区内最热闹的一条街,就是长长的、联通东西两端的西栅大街。这可以说是景区内最长的商业街,酒店、餐厅、特色商店都集中在这里。窄窄的街巷仅能容许几个人并排通过,时不时地,一座石桥或一座石库拱门将长街划分为一个个小区域,每走几步,都能看到房屋之间有一条直通向水边的廊道,廊道尽头的台阶直通向水面,在这个家家户户沿河而居的古镇,居民们可以随时将小船停在修葺着台阶的岸边,走到街市上来。

人们说说 乌镇 过于商业化,大抵是因为,两旁的民居如今大多都改成了餐馆和纪念品商店。但是, 乌镇 仍然保留着那些颇有年代感的老建筑。西栅大街上,建于光绪年间的 乌镇 邮局,在一百多年后仍在营业当中。

与西栅大街隔河相望的另一边,因为水系众多,被分割成了许多零散的街道:秀水廊街、女红街、灵水街、水市口街、通安街......彼此通过一座座古桥相连。相比西栅大街这里略显安静冷清,许多特色酒店、名人故居集中在这里,行过一座座桥,在桥上看船行交错,本身也是一种乐趣。

住在 乌镇 其实选择非常多,景区之外的几条路上,密密麻麻全是各类的酒店民宿,价格也很适中,一两百块钱就能住到不错的房间。若是预算充足,就可以选择住在景区内,在景区入口处就能统一办理入住、行李寄存,游玩了一圈直接到酒店就发现行李都已经放好了,这种省力又省心的体验确实是古镇之中难能可贵的。
当天入住在 乌镇 里的“昭明书舍”,是个颇有古风和书卷气的酒店。夜晚的 乌镇 一切归于沉静,更大的惊喜,已经在第二天清早等着我。

早茶客&水上集市

住在 乌镇 里面,最大的福利不光是能欣赏古镇夜景,而且是在第二天一早,可以体验 乌镇 特有的早茶客。

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直接奔向清晨 乌镇 最热闹的区域——水市口(水上集市)。
感谢早起,让我遇见了清晨的 乌镇 。看惯了古镇常见的喧嚣人声鼎沸,只有在这一瞬间,这里似乎回到了 江南 水乡原本的样子:清净的老屋和石板路,小桥流水静静潺潺,游客皆无,只有我奢侈地独享了这个似水流年的清晨。

乌镇 的水上集市,是如今最能够还原水乡生活百态的地方。我看了下时间,六点一刻,街上冷冷清清,想必是来早了。在水边找了个喜欢的位置,十几分钟后商户们陆陆续续抵达,三轮车、扁担交错着在我面前经过,那些商铺的房子里也开始有了热气和响动。终于,晨雾还没散去,水市口就熙熙攘攘热闹起来,两边的水阁里,茶馆、肉铺、小吃店、豆腐摊也早早的卸下了门板开张了,水乡的一天正式拉开了序幕。

一边吃早茶,一边还能顺便体验下 乌镇 独特的“水上集市”。历史上, 乌镇 地处二省三府七县的交界处,河道密布,四通八达,人们枕水而居,傍河成埠,因水成市。四乡八邻的镇村居民习惯于在清晨摇着船早早的出来喝早茶,顺便赶个早市,把家里种的蔬菜和养的家畜带到集市买卖,添补家用,逐渐的就形成了集市,非常热闹。不一会儿河边已经摆满了许多当地特产,走走逛逛能看到许多有当地特色的商品。

早茶客如今是属于在西栅住宿客人的专属福利,需要通过酒店/民宿进行早茶客的预定才能体验。预定方式是:提前一天在“ 乌镇 旅游”小程序上进入“早茶客”预约,绑定住宿信息后进行预约即可。
水上集市区域周围的大多数店家都属于“早茶客”里包含的商家,可以选择户外的露天茶座、某家店内的座位,或者另外付款选择在船上吃饭都可以。每家店门口都有自家的菜单,可以用手机扫码进行下单,下单时使用预约的手机号登陆,就会自动根据优惠金额进行抵扣。通常来讲,民宿客人有30元的餐食额度,足够品尝一顿丰盛的早餐,酒店客人的额度不限,适量点餐不要浪费就好。

小馄饨、牛肉粉丝汤、笋丁鲜肉烧卖、鲜肉粽、油墩子、小锅面、豆浆油条......选择多到让人拿不定主意。坐下来再叫上一壶免费的茶,等待着古镇在烟火气中,缓缓苏醒。

木心美术馆

我是个文艺女青年,所以,当别人和我提起木心,哪怕不甚了解,我也能说出几句他的诗句。
“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
“你若再不来,我就要下雪了。”
还有那句改编成了传唱度相当高的诗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木心是著名的画家,文学家、诗人,也是 乌镇 人。这位大师去世后,在他的故乡,建起了这座木心美术馆。走进 乌镇 的人,几乎都不会错过这座外形质朴但又非常有设计感的建筑。

美术馆门票20元一人,不包含在 乌镇 门票内,需要另外购买。尽管如此,这座美术馆也绝对值得一看,常设展完整地展示木心先生的绘画与文学作品,还常常会有一些品质很高的临展,几乎每次到这来都不会失望而归。

都说艺术是相通的,那么木心先生一定也是打破了美学的任督二脉。他的画作唯美、感人,又有些另类,文字也是直击内心,有种伟大的灵动。

整座美术馆由序厅和5个展厅组成,其中展厅1和展厅2为画作展厅,展厅3-5为文学展厅,皆为永久性专馆,长期陈列木心先生的作品。

场馆中,有几幅巨型的手部呈现。仿佛置身在一位伟大的思想者面前,在光影交错中沐浴着思想的力量,此时周遭的一切,都变得暗淡、渺小。

美术馆内亦有一处属于思想者的角落,陈列了众多思想家、作家的经典作品。

参观结束,在门口的纪念品商店买上一本木心的诗集。和有趣的灵魂在 江南 古镇相遇了,也想让这份感动陪伴我接下来的旅程。

茅盾故居&孔令境纪念馆&王会悟纪念馆

乌镇 人杰地灵,除了感受水乡的氛围,也是个适合追思怀古、重温名人人生之旅的地方——茅盾、木心、王会悟、孔另境等众多近现代名人,都是从这座小小的 江南 水乡走出来的。
在水上集市的身后,有几座老房子安安静静地伫立着,这些老房子曾分别是茅盾、孔另境、王会悟三位名人的故居,如今均改建成为了三位的纪念馆。

乌镇 的这幢茅盾故居,是自1896年诞生至1909年离乡求学前的居住地,童年的茅盾在这幢故居中生活了十三个春秋。

茅盾纪念堂内,通过“文学之路”和“人生之路”两条线索,展示了被誉为“ 乌镇 之子”——茅盾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展馆中陈烈有先生珍贵的遗物、作品手稿以及印刷出版的整套作品等。

在茅盾先生去世前,他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如今的纪念馆内,也展示了茅盾文学奖近年来的发展历程, 乌镇 也被定为茅盾文学奖的永久颁发地。

从房子后面绕过去,是茅盾陵园所在地,茅盾与夫人便是合葬于此处。在人来人往的古镇上,此处显得格外幽静。墓地之外,有一“怀思亭”,供前来瞻仰的人们休憩之用。

孔另境先生是孔氏南宗的后代,是著名作家、编辑,这座位于 乌镇 的纪念馆,展示了他为追求真理的坎坷一生,也有许多先生的遗作遗物展示。

王会悟是上个世纪, 乌镇 女性的杰出代表。这位出生于书香世家的杰出女性,接受了新教育、新思想之后,为一大的召开贡献了重要的力量,也被称为一大卫士。

乌镇 的这座纪念馆,也是由旧居改成。二楼还保留着王会悟同志曾经的卧室和书房。

在后期,王会悟同志投身于党的妇女事业,倡导妇女解放和创办书店,不断为解放新思想贡献着力量。纪念馆中,至今保留着夫妻俩的著作和部分重要私人物品。

乌镇羊肉面

红烧羊肉面是 乌镇 的一大特色,在 乌镇 行走,遇到极其热闹人声鼎沸找不到座位的一片区域,大抵就是那家羊肉面馆。

一年到头,尤其是天气稍冷一点的时候, 乌镇 人最喜欢的,便是吃一碗热气腾腾温热滋补的羊肉面。羊肉被剁成二三两的大块,用细绳或稻草捆扎,用酱油、白糖、味精以及去腥味的作料,放在一大锅里或瓦缸中焖煮而熟,通常要煮一个晚上。这面,也叫“酥羊大面”。

在店里,可以选择羊肉的不同部位。真正的老客对羊肉各有所好,有的喜欢夹心的肥瘦相间;有的偏爱腿精的鲜嫩多汁;有的爱好尾部的丰腴肥香;有的专挑脖项活肉,还有的则最爱羊蹄下水……一碗带着汤汁的羊肉,配上一碗刚煮好的素面,就是舌尖上无尽的满足。

📌乌镇游览Tips

游览线路:游客中心- 乌镇 大剧院-木心美术馆-草木本色染坊-西栅大街-秀水廊街-女红街-水市口-风雨长廊出入口
门票价格:东西栅联票190元/人,西栅150元/人,东栅110元/人
停车信息:东栅、西栅都有停车场,通常小车为20元/24小时
景区内游览车:西栅有24小时游览车,分南北两条线路,每人次收费10元,住宿客人凭房卡或住宿登记单免费乘坐游览车。

---江南雨巷·月河---

月河位于 嘉兴 的市中心,是 江南 水乡常见的那种临河长街。如今倚河而立得民居大多是翻新过的,被改成了食肆、商铺。两边的街区,主要有三条东西走向的街巷——中基路、坛弄、秀水兜组成,而大运河、外月河、里月河三条水路则贯穿其中。如果说 浙江 各大地级市中能够寻得到在城市之中的 江南 水乡韵味,月河绝对榜上有名。

虽然也是改造而成的复古街区,但是这里明显出落得恰到好处:白墙灰瓦的建筑既不过分崭新也不可以做旧;植物的藤蔓从墙缝间生长出来匍匐在墙壁上,出落得恰到好处;石板路的街道、蜿蜒的河道纵横交错,是不是有小船摇摇晃晃地驶过,于静谧之中激起一片涟漪。

“月河古镇”的由来,是因为它周围的河水是一轮明月,因此得名“月河古镇”。因此每到夜晚明月高悬,这里就成了诗画中的 江南 水乡。
月光倾泻下来,河水倒影朦胧,白墙灰瓦的轮廓在灯光中显现。如此景致,在我心里轻轻地,撞了那么一小下。

一个下着淅淅沥沥小雨的夜晚,一条空无一人的街道,一次湿漉漉的相遇。是我与这条古街初遇的缘分。 江南 水乡,与其说是一番景致,不如说是一种情怀。

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城一体。仿佛一位 江南 女子,眉梢眼角道不尽的淡雅风情。
一曲 江南 ,不知拨动着谁的心弦。
梦回水乡,我在 江南 徘徊于梦境之间。

嘉兴肉粽

来到 嘉兴 ,当然要吃一个肉粽。
不消多说,在 嘉兴 ,随处随地都能吃到粽子。不论是早已名扬四海的五芳斋,抑或是已经在当地打出一片天下的真真老老,或者干脆是某个家附近的小店, 嘉兴 人的心中,总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粽子。

肉粽是 嘉兴 粽子中的翘楚,也是最能代表地方口味的一种。取肥瘦相间的猪后腿肉切成大块,用酱油、米酒等腌制浸泡一夜,等到肉充分入味后把酱汁倒出,拌入糯米,再一齐包成粽子。蒸熟以后,锅内热气已经伴着肉粽的香味夺门而出,恣意勾引着打门前经过的饥肠辘辘的行人。

剥开粽叶,深色的糯米充满着油光,肉中的汁水已经与米融为一体,米中有肉、肉中有米,随着香气一同蒸腾,这种彼此交融的境界只有刚刚出锅的粽子才能达到。粽子一定要到 嘉兴 去吃,大概也就是这个道理。

南湖菱

清代诗人有诗作“门外南湖菱最美,胜它风味鸭馄饨”,到 嘉兴 之前我一直好奇,“菱角”和“馄饨”是如何扯上关系的?直到在餐桌上见到,才发现这种菱角圆润无角,真的有点像一个饱满的小馄饨,也更像是一个小元宝。

南湖水质好,长出的菱角鲜甜清香。当地人吃菱角的方式也很纯粹:鲜嫩的菱角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米饭、做糕点。去皮的菱角放入油锅中翻炒,再撒上一把小葱末——在月河街区里的老字号餐厅“邹大鲜”这道大道至简的清炒南湖菱几乎是每桌必点。
菱角肉软糯鲜甜,一丝葱香也毫不喧宾夺主。解暑清热,生津止渴,正适合这个突然燥热起来的 江南 初夏。

📌月河游览Tips

月河街区有多个出入口,附近都有停车场,停车相对比较方便。
景区是开放式的,无需门票。景区内有许多老字号的 嘉兴 美食,来这里觅食是个不错的选择。
游玩月河,不如按照这个指引来:
中基路以北,街巷错,美食香,竞相展现,六大场馆花鸟市场与共鸣。
坛弄休闲区,临桥水,风情扬,孕木缠绵,静吧会馆娱乐各异精彩颜。
民居客栈区,康弄拐,碧水悠,曲觞缓缓,欢上古楼远眺夜枕水色眠。

【我的行程路线】

第一天: 杭州 ——莫干山风景名胜区——衣裳街—— 南浔 古镇(宿)
第二天: 南浔 古镇——月河—— 乌镇 (宿)
第三天: 乌镇 早茶客——新市古镇—— 杭州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