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前看过一部纪录片《轮回》,影片一开场,画面定格在波帕山顶古老的寺庙,随着镜头变换,航拍视角下的 蒲甘 平原,裹胁在雾气中的无数佛塔犹如一张画卷在平原上徐徐展开,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了我对 缅甸 这个神秘的邻国的第一印象,恰如毛姆在《客厅里的绅士》中对 蒲甘 的描述------
“晨雾中,它们隐约浮现,硕大、遥远而神秘,就像幻梦的模糊记忆”
缅甸 在西方世界里有个绰号叫“ 亚洲 隐士”,可见这个古老的国家的神秘色彩,虽距离 缅甸 开放现已过去十余年,但是这个国家绝大部分的信息还是模糊的,旅行者来这里大多围绕着 仰光 、 蒲甘 、 曼德勒 、 茵莱湖 三城一湖,视时间长短而定,如果四个都去最好预留10天左右,如果你有更充分的时间,那不如
探索探索一些比较小众的去处如 蒙育瓦 , 毛淡棉 , 丹老 群岛等,相信绝对会有收获。
我在蒲甘足足探索了三天,感觉还是意犹未尽
Day 1 蒲甘 北部平原
Day 2 蒲甘 西部平原
Day 3 蒲甘 中央平原
在此我想先安利一下 蒲甘 应该怎么玩,对于 蒲甘 ,有一句经典的描述:“手指之处,皆为浮屠”,在 蒲甘 王朝鼎盛时期, 蒲甘 平原的佛塔数量达到13000座之多, 蒲甘 因此享有“ 万塔 之城”的美誉,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几个世纪以来, 蒲甘 经历了世人的遗忘,战争的掠夺,风沙的侵蚀,地震的蹂躏,昔日 万塔 林立的 蒲甘 早已凋敝,但是这片被马可波罗描述为世界最美的景色之一的平原上还有2230座佛塔保存至今,太多的未知等待你去探索。
众所周知, 蒲甘 由老 蒲甘 、新 蒲甘 、 良乌 镇组成,三地成三角形排列,其间1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都是 蒲甘 游览区,住宿的话,老 蒲甘 位置最方便,价钱也比较贵,我和33在老 蒲甘 住一晚, 良乌 镇住两晚,后来证明真是挺折腾的,不如三天都住同一个地方。 蒲甘 很大,所以交通工具必不可少,依我看来骑电瓶车是最自由最好玩的,自行车对体力是个考验,马车或汽车价钱贵而且缺少了探险的乐趣,我的玩法是分三个区域对这片土地进行探索,按图所示分成 良乌 到老 蒲甘 之间的北部平原;老 蒲甘 到新 蒲甘 之间的西部平原(标注南部);以及最大最原始也是最好玩的中央平原,三天时间,不多不少。
凌晨4点半起床,摸着黑一路骑行,肆虐的冷空气刺激着每个毛孔,周身酸爽无比,本想按朋友之前发来的定位去许三多附近的一座小塔,谁知平原上伸手不见五指,道路错综复杂,怎么找也找不到目标,像无头苍蝇到处乱撞之际,后方驶来一辆TUTU,心中大喜,跟着当地人走,准有门,再一看TUTU后还尾随着另一辆电动,看来都是同道中人啊,跟着TUTU一路七拐八绕,眼前忽然出现了一座四方小塔,塔上人影攒动, 塔下 车灯闪烁,今天的日出有着落了,不由分说停车脱鞋,弓着身爬进狭窄的甬道,片刻终于豁然开朗
由于耽搁了太长时间,塔上最佳位置早已被捷足先登,此时天边已露出了一层鹅黄,只能退而求其次在人堆里挤出个空隙架好三脚架
这座小塔的位置位于中央平原,距离北部知名大塔都比较远,只能把镜头对准前方最显眼的金色葫芦形大塔——达玛亚日卡佛塔 (Dhammayazika Pagoda)
人群里传来一阵骚动,原来远处的热气球不知何时已经悄悄集结,好像池塘里等候喂食的一群锦鲤,跃跃欲试、争先恐后,随着火光闪起,气球缓缓升上天空,这座塔的位置有些尴尬,距离大塔太远,以至于在热气球的飞行轨迹中很难拍到比较好的同框照,不过在现在整个 蒲甘 可爬的塔屈指可数的环境下,能找到一座幸存的塔就很不容易了
远处可见臭名昭著的 蒲甘 瞭望塔,这座整个 蒲甘 平原最高的建筑物由于其格格不入的外形招到了社会各界的抵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是怒斥之破坏文化遗产,而今,整个 蒲甘 明文上禁止攀登所有佛塔,这座瞭望塔也成了仅剩的几个日出日落观赏点之一
气球徐徐升起,在 缅甸 乘坐热气球价格不菲,单次费用接近人民币两千块,在这些土豪们上天欣赏风景的同时,他们也成了一道最亮眼的风景
忙不迭抓拍热气球之际,太阳已悄悄从群山后露出了头,赶快调转方向拍日出,太阳从露头到完全升起只有短短2-3分钟,而在这转瞬即逝的时光里,每个瞬间都是无法复制的,这几分钟也是光线最舒服的一个阶段,温暖而不耀眼,鲜艳而不浓厚
我看过许多地方的日出,比起风景,其实日出最大的期待是等待的过程,看着天边的颜色由黑变蓝在变黄,直到太阳升起,我前方的一对外国情侣一直双手紧握依偎着坐在石阶上,并不像我们疲于奔命地按着快门,只是静静地欣赏着。是啊,我们很多时候忙于摄影,其实忽略了旅行本来的意义,如果像许多欧美游人一样什么都不做,只是安静的待在角落里欣赏想必也会很有收获
最先升空的雄鹰图样的气球终于飞来了,可以与日出同框了
回看平原另一边,无数气球也已纷纷升空,从北向南横跨平原
气球掠过头顶之际用长焦拍下了气球全貌,以及气球里的土豪们
冉冉升起的太阳时而隐藏在云层中,时而露出半张脸
太阳的光芒透过云层,竟出现了耶稣光
和33合影来了一张KAPPA,纪念一起迎接的新年第一缕阳光,请不要吐槽我们乱的跟鸡窝一样的发型
接了一张平原全景,受到高度和视角的限制,比起前几年的经典照片要逊色很多啦,可惜错过了来 缅甸 的最好时光,如今许多大塔受地震影响满目疮痍,芳华不再,禁止攀登的高塔也带走了最佳视角
沐浴在阳光下的 蒲甘 平原,马车已经出现在乡间小路上,这景象仿佛把人带到了100年前的 缅甸 ,平原上尘土弥漫,热气蒸腾
看完日出回酒店洗了个澡吃了早餐,便带着地图出门探塔,我们第一天住在 良乌 ,所以按照自东向西的顺序一路往老 蒲甘 前行探索北部平原,第一站是与瑞光大 金塔 并列为 缅甸 四大圣塔之一的 瑞喜宫塔 ,在寺庙外停好车,走过一条长长的走廊,金光闪闪的 瑞喜宫塔 映入眼帘,值得注意的是长廊尽头有工作人员检票,在 蒲甘 玩了三天,这里也是唯一一处检票的地方,一人25000K的门票按 缅甸 的标准并不便宜,只使用了一次感觉有点亏亏的
坐落在 伊洛 瓦底江东岸的 瑞喜宫塔 是 蒲甘 最古老的寺庙,也是 蒲甘 唯一用石头堆砌的建筑,这座佛塔的修建历经了两位国王Anawrahta(1044-1077)和Kyansittha(1084-1113)时期,是 蒲甘 王朝的开国之塔,是 缅甸 佛塔的源头,也是早期建筑的典型代表。这也是 仰光 大 金塔 的原型,只不过 仰光 的更加高大威猛一些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 瑞喜宫塔 的游人和信徒非常多,阳光照射在金碧辉煌的塔身上格外耀眼
庙宇里的小广场上有许多鸽子,鸽群时而在青砖石路面上踱步,时而扑棱棱飞向天空,引得无数摄影人抓拍不停
鸽子掠过塔尖,在蓝天的衬托下构成了美丽的图画
闲逛之时,一支盛大的游行队伍缓缓走来,有的好似天兵天将下凡,有的好似仙女准备蟠桃宴,不过怎么越看越像西游记呢
在 缅甸 ,无论男女都穿隆基,一般女子的较为鲜艳,以前我觉得男人穿裙子简直是大逆不道,而在 缅甸 穿了一次就爱上这种感觉了,方便舒服还自由,33更是爱不释手,买了一条又一条。
步兵阵列后还有骑兵方阵,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游骑兵队伍,他们英姿煞爽,所向披靡,岁月腐蚀了唐吉可德的矛,却闪亮了勇者的心
离开喧闹的 瑞喜宫塔 ,我们沿着地图来到 悉隆敏罗寺 ,最新版的孤独星球就是以它做封面哦,不巧的是正值修缮,寺庙大门紧闭,使得本就伫立在田野深处的 悉隆敏罗寺 更是门可罗雀,传说中全天24小时不间断的诵经大喇叭也关闭了,在外边拍了两张照片便骑车离开
关于狄罗明洛佛塔的建造还有一个小故事,传说修建这座塔寺的 蒲甘 王因为在这里从五个兄弟中被立为太子,因此把他的塔寺建在这里。在距离佛塔很远的地方就可看见耸立在田野中的悉隆敏罗神庙,神庙高46米,由红砖建成的精美外表虽然历经风雨,但是依然风采犹存
一路边走边玩,发现路边好看的野塔就去瞧个究竟,不一会便又是汗流浃背,灰头土脸,事后回想每天在 蒲甘 骑车穿梭,真是每日吃土胖三斤,不知不觉便进了老 蒲甘 古色古香的城门,眼前一座大塔造型精美、气势非凡,金色的塔顶更是璀璨夺目,被公认为 蒲甘 现存最完整,造型最漂亮的佛寺—— 阿南达寺 到了
百度百科中对于 阿南达寺 有如下描述:
阿南达寺 由江喜陀王(Kyansittha)于1091年修建完成,此时正是 蒲甘 王朝的中期,工匠们已经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建造经验,相比早期单一简陋的佛塔,无论从砌砖、砖石混用,还是采光通风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更重要的是,设计者已经不再单一地模仿,而是在建造中融入了 缅甸 传统的因素,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阿南达塔就是这个时期建筑的代表。佛塔的每边长约60米,主塔高51.24米。塔为圆形,塔顶尖尖,通体贴满黄灿灿的金箔,并镶嵌着无数光彩夺目的珠宝,在阳光的照下异常夺目与端庄。塔的底座是 印度 式的四方佛窟。佛窟和塔基外壁上共有1183块以佛本生事为内容的浮雕,佛窟内 通道 两侧墙壁上设有洞,内有1304尊佛像。主塔的周围环绕着小塔、佛像和各种动物怪兽的雕像。整座塔工艺精湛,繁而有序,集 缅甸 古代建筑艺术之精华。
嗯,说一千道一万,就是三个字,666
美轮美奂的 阿南达寺 是拍人像的好地方,33早已摩拳擦掌,这件我俩在 巴厘岛 购买的紫色的隆基从 曼德勒 一直穿到 蒲甘 ,先后扮演了裙子、披肩、围巾等角色,原因不是没衣服穿,而是我俩功课做得不足,忽略了 缅甸 的温差和无比强烈的 日照 ,带来了一堆背心短裤根本无用武之地,而 缅甸 的尘土更是几乎把洁癖的狗子逼疯,必须捂得严严实实,这条可怜的隆基就成了挡箭牌,要不是后来又买了好几件,这条怕是要被丢弃在 缅甸 了
赤足行走在正午的 蒲甘 大地上,地下传来的热浪会如海浪一般不停翻涌着刺激脚底,加上地面的陈年灰土会牢牢吸附在裸露的皮肤上,据说每个来过 缅甸 的人回国后脚底都会增厚一层,对此我深信不疑。
抓拍之际发现一个小朋友好奇的盯着我,于是有了这张照片
塔内有四尊约十米高的站立金佛,分别站立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每尊的姿态都不同,代表了不同的寓意,无数当地人和许多不远万里前来的香客一起朝拜、献花
Ananda一词源自梵文,意为“无尽的智慧”,而 阿南达寺 也不负其名,融合了建筑艺术之大成,从任意角度看都是精美绝伦,既气势磅礴,又兼并古 希腊 雕塑风格,细节丰富美妙。
此时正是一天中最炎热的时刻,小贩都躲到了树荫下,游人也是零零星星,这空无一人的广场倒是给了我俩凹造型的机会,不过顶着大太阳在这拍拍拍也是真够拼的
总觉得 阿南达寺 不像一座寺庙而像一座宫殿,这也说明了佛教在这个国家的地位
广场一侧有个小水池,虽然已经干涸的差不多了,但在摄影师眼里,哪怕是一个水泡子,都是能制造倒影的利器
在 塔下 漫步的欧美背包客,喜欢研究历史的他们大多手持一本LP,边走边翻
寺庙后身有几座平房,看起来像是僧院,许多粉袍的小尼姑和当地小朋友在此乘凉,不时爆发出一阵阵银铃般的欢声笑语,老实说在 缅甸 虽然经常看见小尼姑,但大多时候都是低头沉默不语,据说虽然在 缅甸 和尚的地位很高,但是尼姑的地位并不高,而妇女的地位则更低了,看见开心的小尼姑不觉意识到她们也只是孩子,有着这个年纪里应有的天真
离开ananda寺我们来到瑞古意寺,Shwegugyi有“伟大的黄金石窟“的意思。瑞古意最中央的塔与阿南达有点相似,据说是模仿 阿南达寺 而建,可惜模仿的不太 成功 ,除了建造初期的木门一直延用至今之外,其他的部分都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山墙上还有到处喷漆过的痕迹,整个寺庙显得很斑驳,在16年地震之前,这里是仅次于许三多的日出观赏地之一,可惜今非昔比
下面就来到整个 蒲甘 最高的建筑——他冰瑜寺(达宾纽寺)了,刚刚进入老 蒲甘 ,身高67米的他冰瑜寺便映入了眼帘,好像一座巨型的堡垒,事实上,无论你在 蒲甘 任何一处佛塔登顶瞭望,都能看见他雄伟的身姿
有别于 阿南达寺 的正方形结构,他冰瑜寺东翼部分向外突出,打破了完全对称的格局,这样的形式被之后很多大庙所继承。塔分两层,每层上有三级浮屠,次第收缩,用墙垛和小塔装饰,最上面是一座高高的 金塔 。塔内分5层(第一二层曾经由僧侣居住,第三层是冥想空间,第四层为图书馆,第五层为佛)。
他冰瑜意指“般若”,即佛祖的无上智慧,无上正等正觉,也应了它的名字——“无所不知”
从他冰瑜出来看了下时间,大概下午四点钟,准备动身回 良乌 ,骑行间看了下地图,发现 布勒迪塔 就在公路南侧,这座塔也就是传说中神秘的394塔,据说是个看日出的好去处,现在对于此塔是否还能上的说法莫衷一是,既然顺路就去一探究竟吧。
沿着导航走上一条小路,右手边金字塔型的砖塔就是 布勒迪塔 ,来到面前一看心凉了半截,基座入口处修了一圈栅栏,再仔细看看一看却发现别有洞天,原来虽然为防止攀爬修了栅栏,但是栅栏并不是很高,踩着砖墙可以轻松从上边翻进去,大抵许多朋友来此看到栅栏就放弃了,但这可是个“网开一面”的格局,想破解还是不难的。爬上塔身看了看视野,发现 蒲甘 瞭望塔就在前方,真是煞风景,而且可活动的空间十分狭窄,早晨来看日出摸黑攀爬还是不太方便,就作为备选方案吧。
从老 蒲甘 一路骑到 良乌 ,还车,退房,又背着行李打车回到老 蒲甘 ,要问为何如此折腾,只怪忽视了 蒲甘 的面积,今天入住 蒲甘 最有名的网红酒店—— 旧蒲甘坦德酒店 ,作为老 蒲甘 仅有的几家酒店之一,这家接待过爱德华八世的庄园式酒店性价比很高,当然最吸引我的还是紧挨着 伊洛 瓦底江的这棵网红菩提树
餐厅6点钟开始点餐,眼看时间充裕便在花园式的酒店里到处闲逛
金色的夕阳沉到了天边,餐厅里的游客也多了起来,和33点了大餐准备犒劳下早就在提出抗议的胃
靠近江边的露台是绝佳的观赏江景日落的去处,想来 缅甸 可以悠闲地吹着风喝着饮料,而不必忍受风沙尘土看风景的去处实在是屈指可数,也不难理解为何这里是LP上力荐的日落观赏点之一了
日落的金色光芒把 伊洛 瓦底江也染成了金色,江中不时缓缓驶来小船,显得画面格外宁静,除去游人, 蒲甘 的本土居民大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千百年来一直如此,随着 缅甸 逐渐对外开放,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避免的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只希望他们能保留虔诚的信仰与微笑
安静的欣赏了日落,美美的吃了顿大餐, 蒲甘 第一天北部平原探索告一段落,在 蒲甘 的日子可以总结为披星戴月加吃土,每天天不亮就出门,白天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平原吃灰,晚上天黑了才算结束,虽然疲惫,但是乐在其中
上灯之后的 大树 餐厅
美好的一天从凌晨的闹钟开始,从被窝爬起揉揉眼睛,把自己裹得里三层外三层便骑着电动出了门,夜晚的 蒲甘 是真冷啊,可能 缅甸 的凉季仅仅局限于夜间吧,在路上还意外捡了一个小姑娘,聊天中得知看我和33动作毫不拖泥带水一看就是胸有成竹,跟着我俩一定有塔可爬,妹子也是够随意的,万一这俩人是大半夜不睡觉的神经病呢……
昨天在探索时顺便去踩了下原定第一天要去的日出点,谁知哪怕踩过也险些找不到, 蒲甘 平原本就缺少地标,而导航往往不够精确,最要命的是许多塔在各个角度看长的完全不一样,只有凭借记忆力分辨,有了昨天的教训,今天预留的时间长了些,有惊无险,登塔 成功 ,此时天色尚早,月光皎洁,繁星点点,索性架上三脚架拍起星空来
今天恰逢金星伴月,深邃的夜空里,两颗耀眼的明星闪烁不停
今天登的塔位于许三多东南侧的树林里,前方可看到达玛央吉寺、 苏拉玛尼寺 等知名大塔,视觉效果虽比不上许三多,但起码可拍的佛塔多了一些,可能是拍的太过兴奋,今天早晨的记忆出现了断层,画面中的大塔我一度认为是被地震毁去了塔尖的 苏拉玛尼寺 ,可整理照片时发现 苏拉玛尼寺 应该在达玛央吉寺的后方,虽然也没了塔尖但是有绿幕遮挡维修,那么问题来了,眼前这座塔是谁呢,这就是 蒲甘 的神奇之处,以为自己已经对这片土地了若指掌,但你其实还一无所知
安静的夜色中,除了陆续登塔的游人外没有一点声音,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游人或坐或站,都心照不宣的等待着太阳的升起,随着时间流逝,最后一颗星星也慢慢躲藏在了天际线后
很喜欢这个城堡状的小塔,宁静幽深
夜色褪去后天空的色彩变化是非常快的,眼看天边由蓝转红,再由红转黄, 东北 方的气球也如约而至
阳光再次洒满 蒲甘 金色的平原上,新的一天开始了
无数飞鸟掠过有如玛雅金字塔的达玛央吉寺,传来阵阵鸟鸣,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该吃早饭了
如今平原上的高塔悉数禁止攀登,可攀的小塔在高度上远逊色于昔日许三多等大塔,这就导致气球略过塔顶时角度过高,一般的焦段很难构图
还是换上长焦吧,70-200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这幅图符合我对 蒲甘 的一切想象,有佛塔、有飞鸟、有气球、有日出,只是眼前的佛塔已经残缺不堪,真应了那句话:“美好事物要抓紧时间去看,不然恐怕以后就没机会了”
仔细分辨发现地上还有两个人,是不是迷了路错过了可爬的塔呢
远处的彩色气球飞过修葺中的塔顶,好像给无头塔重 新安 装了头部
看着从沉睡中苏醒的金色 蒲甘 大地,内心中无比宁静
看日出时还有一个小插曲,一名剽悍的外国妹子爬到了我们所在塔的最高处,以超乎常人的平衡性稳居塔尖岿然不动, 塔下 群众无不暗自称奇,可当来上班的守塔人大喊:“go down!go down!”时画风就不那么美妙了,原来佛塔在当地人信仰中乃神圣之物,岂能容闲杂人等随意登顶,妹子看了看下边,人头攒动,根本腾不出位置了,又不想错过这日出时刻,便将呼喊置之不理,你喊你的,我拍我的,一副你来咬我啊的态势,守塔人眼看也只能作罢,引得众人忍俊不禁,不过笑归笑,这种行为还是不推荐的,别的不说,掉下来砸到人怎么办,砸不到人砸到花花草草也不好啊
当气球纷纷集结在南方丛林中时,今天的日出算是完美落幕了,人群也纷纷散去, 蒲甘 的佛塔好象一块充电站,每当日出日落便将游人聚集过来充电,而其余时间便是自由活动时间,游人穿梭在田间小路,释放能量
游人散去后终于可以独享这座塔了,小心翼翼攀爬至高处,开始了人像模式
发现 塔下 的田野也蛮上镜的,微风拂过金色麦浪,农民伯伯高兴的合不拢嘴,看来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晨练结束后回酒店沐浴更衣,在消灭了四个煎蛋后再度跨上e-bike开始今天的探索地图模式,第一站是立于 伊洛 瓦底江边的卜帕耶寺,你看这个塔它又大又圆,可别小瞧它呢,像一个大铃铛一样的卜帕耶寺是 蒲甘 地区最早的寺庙,但是1975年地震的时候完全被损坏,所以现在看见是之后重建的,虽然不确定何时所建,但根据入口处的碑铭来看,可以追溯到3世纪。从佛塔的风格来看,很可能是9世纪 蒲甘 建城或者11世纪建城墙时所建造的。
有种传说讲到: 蒲甘 平原第一位国王Thamuddarit治国时,遇老虎、飞天鼠、公猪、大鸟和一株大葫芦等5种怪物作怪吃人,大葫芦藤蔓伸向各处,断其茎即长回原样,直到Pyusawhti(163-243)王子带着神钵来到 蒲甘 收服这5样怪物。并在登基后于政府怪物之处修建佛塔,竖立在白色的石坛之上,外面涂金,里面供奉了舍利。而卜帕耶的意思就是“葫芦之塔”。另外,这里也是看日落的好去处哦。
从最北边的卜帕耶寺出来沿着东路一路向南骑行,路边一座造型另类的寺庙吸引了我的目光,查了下发现原来眼前充满 印度 风情的高塔便是精美的大菩提寺(摩诃菩提寺),由Htilominlo王去 印度 朝圣回来后所建,名字和式样均拷贝自 印度 菩提加雅的大菩提寺
摩诃菩提寺的建筑风格在整个 蒲甘 独树一帜,极其富有辨识度,令人过目不忘
不远处就是离坦德酒店很近的葛道帕林寺,其实在昨日来酒店的路上便注意到了这座造型精美的高塔,查了下资料发现眼前的金顶佛塔竟然是 蒲甘 第二高佛塔,有55米高,而且建筑风格和第一高的达宾纽寺有相似之处,只不过看起来更修长
门口偶遇刚从寺庙走出来的 缅甸 一家人,你问我怎么看出来是一家人的,看衣服啊
网路上对于葛道帕林寺的描述并不多,这座寺庙是那拉帕蒂斯胡建完 苏拉玛尼寺 后的延续,与苏拉玛尼、达宾纽、悉洛明罗非常类似。葛道帕林的意思就是敬重的宝座,不知为何获得的关注远没有其余几座多
关于那拉帕蒂斯胡国王兴建葛道帕林寺有两种说法:一是传说国王因为过于狂妄自大,宣称自己的成就远远的超过了历代祖先,结果导致自己变成了瞎子,后来得到 印度 高僧的指点,塑了先祖的人像来忏悔赎罪,之后果然眼睛好了,于是国王就在举行供奉仪式的地方修建了葛道帕林寺。另外一个说法是德高望重的高僧Panthagu Mahathera受不了那拉帕蒂斯胡的狂妄自大而逃往 斯里兰卡 长达6年之久,葛道帕林寺是那拉帕蒂斯胡为了表达对Panthagu Mahathera的敬重而修建的。
下一站来到葡甘西部最著名的佛塔——明噶拉塔,明噶拉塔与瑞西宫塔的形状很相似,唯一的区别是它是建造在砖结构的平台之上。由国王那罗梯诃波帝(Narathihapati)建造于1284年,是 蒲甘 国所修建的最后一座大型佛塔,在3年后也就是1287年, 蒲甘 国被忽必烈所灭,之后的 蒲甘 国便成为了元朝的藩属国。可惜在16年的地震中损毁严重,现在没法进入参观了
从明噶拉塔出来继续南行,在公路的东侧,也就是右手边是另外一座西线著名的寺庙—— 古彪基寺 ,说到这个 古彪基寺 ,在 良乌 地区还有一座同名的, 缅甸 寺庙名字本就复杂难记,而译名在各处网站还不统一,属实令人摸不着头脑。从外边看起来 古彪基寺 似乎平淡无奇,可寺庙内部却别有洞天,此塔与众不同在于内部的大量精美壁画,而且由于光线昏暗,墙壁上的玄机需要借助手电筒光才能一窥究竟,我和33蹭了一对白人老夫妻雇的当地讲解员,大饱眼福的同时还了解了一些佛教故事和 蒲甘 的历史,美中不足之处是为了保护壁画,寺庙内部是禁止拍照的,所以没有照片啦
紧挨着 古彪基寺 有一座金顶佛塔,名叫妙泽蒂塔,传说阿奴律陀国王是依靠决斗杀了前任国王——同父异母的弟弟Sokkade后登基的,为了忏悔而于1044年在决斗的宝座处建成了妙泽蒂塔。
妙泽蒂塔的亮点是塔前的一座小屋内存放着的一根四方形 石柱 ,柱子的四面有骠、孟、旧 缅甸 和巴利四种文字
我们来到位于新老 蒲甘 之间的明卡巴村时正值当地一场盛大的活动,说来也是巧,这几天频繁遇见当地人各种庆祝活动,可能他们也过公历的新年吧
一台大卡车拉着当地乐队到此,直接就开启了乡村野台子演唱会模式,我和33饶有兴致地观看了一会便忙不迭的撤退了,额,怎么说呢,听得脑袋疼.....
村里许多树上挂着提线木偶,木偶的形象千姿百态,不过对于这种按照人类身体比例制作的东西我总觉得邪邪的,尤其被挂起来以后整个木偶的身体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姿态,给本就僵硬奇怪的木偶平添了邪气,要是在晚上忽然撞见一棵挂满了傀儡娃娃的树,简直是恐怖片既视感
发现了两个邪恶的娃娃,这美滋滋的表情还真生动
村里有手艺人在路边画海娜,作为一个地道的社会人,不来一套怎么行,于是半小时后,我和33都成了花臂社会人
画师技艺精湛,寥寥数笔,复杂的图案便跃然臂上,这种染料大概能保持2-3天,当然要是像33这样欠儿欠儿的没过一会就用洗手液去洗,也就2小时吧
马努哈寺就坐落在村中,这座寺庙的来历也是充满戏剧感,马努哈王原本是下 缅甸 的孟族小国直通(Thaton)国的国王,他在战争中输给了 蒲甘 自己也当了俘虏,成了 缅甸 版南唐李后主,李后主在成为宋朝俘虏后写诗,而马努哈王成为 蒲甘 俘虏后则开始盖庙,盖成了就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吧,这么一看 缅甸 人都是天生的建筑工,郁闷盖庙,开心盖庙,赎罪盖庙,怪不得庙宇这么多
寺庙的背面佛室内有一尊20米长的大卧佛。据说这尊卧佛同这座寺庙的所有坐佛一样,栖息在逼仄的狭小空间里,可能是国王把自己的处境和心态投射到了佛像身上吧,由于功课没做足,我和33没有走进去看到卧佛,也蛮遗憾
离开马努哈寺向南前进,道路西侧发现了一个小土坡,隐约看见坡上的寺庙塔顶似乎有人,难道是座可爬的塔,走近停好车一看,果然可爬,爬上去一看这塔顶是个不小的平台,视野不错,就是高度略低
塔下 一位瘦瘦的沙画师看我的隆基系的实在太随意了,主动过来帮我重新系了一下,怕我记不住步骤特意慢慢地一步步演示, 缅甸 人说话都细声细语,动作也很轻,这个沙画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觉得他是我在 缅甸 行走中遇到的友善的 缅甸 人的一个代表吧,只可惜我最后还是没记住怎么系.....同样没记住的还有这塔的名字和坐标......
西线看的最后一座寺庙叫做圣涅特姐妹寺(Sein Nyet Sister Tamples),位置已经非常靠近新 蒲甘 了,这是以一座名为圣涅特阿玛(Sein Nyet Ama)的寺庙和一座名为圣涅特尼玛(Sein Nyet Nyima)的佛塔为组合的建筑群,这个名字真是无力吐槽了...
两座塔虽然名字听起来几乎差不多,但是样貌却差远了,方形的阿玛是姐姐,圆形的尼玛是妹妹,所以综合起来就叫姐妹寺了.......
离开姐妹寺不一会就到了新 蒲甘 ,午后两点钟的新 蒲甘 十分炎热,街上游人零零星星,按照LP上的推荐找到了silver house餐厅,餐厅老板是一对和善的老夫妻,和33一人消灭了一大盘盖浇饭,心满意足的上路了。
从新 蒲甘 出来一路向东骑行, 蒲甘 南部的公路人迹稀少,一路狂飙测试了下e-bike的极限速度,50KM/H不能再多了,接下来的目标是探索达玛亚日卡佛塔(Dhammayazika Pagoda)周边的860塔,一路来到 蒲甘 平原南部最大的佛塔——达玛亚日卡佛塔前,发现寺庙正在修葺中,数名工人正在脚手架上干活。
LP上说这里有闹鬼的传说,传闻中此塔是一位将军主持修建,可世界上最悲哀的事就是塔没修完,人没了,将军不甘心啊,于是乎后人经常在各种照片上看到将军的身影,最近一次是不久前的一次政府主持的仪式上,不知道将军抢没抢到C位。
由于地处位置偏僻遥远,达玛亚日卡佛塔少有人知,其实这座寺庙也是 蒲甘 不可错过的寺庙之一,为什么呢,因为整个 蒲甘 的佛塔都是四方形的底座,而眼前这家伙却是个奇葩,它的底座是五边形的,在五边形的五个顶点各有一座小塔,共同围绕着中心的大 金塔 ,通常四面安佛的时候比较简单,依方位分别供奉北方拘留孙佛、东方世拘那含牟尼佛、南方迦叶佛、西方释迦牟尼佛四位现世大佬即可。可现在是五面,多出一个位置怎么办?最后只好一名替补充数了, 弥勒 菩萨 (Metteyya)以候补的身份提前挤上了主席台。
从达玛亚日卡佛塔出来费了一番力气找到了860塔,可不幸的是860塔已经彻底被封了,而且从封住楼梯入口的大量新鲜树枝来看就是这几天的事,日出的好机位又少了一个,真是个悲伤的消息,闲逛之际,860塔附近的两座塔引起了我和33的注意,这不是860塔日出时的前景孪生塔吗
这里安静得可怕,和世界上大多数名胜不同, 蒲甘 是个无时无刻能给你惊喜的地方,这片平原上有太多人迹罕至的佛塔,和错综复杂的小道组成一张复杂的网,沿着网络一层层抽丝剥茧,也许在下一个路口就会发现一个未知的神秘去处
缅甸 的妙处在于不论何时,只要你愿意,就可以花几个小时一个人拥有一座佛塔或者寺庙,而到了 蒲甘 ,你甚至可以坐拥有一个王国
这两座漂亮的城堡型双子塔在任何地方我都没有查到名字,也无从得知他们背后的故事,但这并不妨碍它们成为旅途中最惊喜的存在,每个人都希望在 蒲甘 找到一座属于自己的塔,我觉得我已经找到了
赶往日落点的路上误打误撞找到了一座很小众的日出塔,只可惜和860一样于近日被封,只能一路吃着灰来到官方观景大土坡,搞笑的是上土坡竟然是收费的,不过有通票就不需要再买票了,等上坡一看,土坡另一端根本没人看管,也就是说,没买票的可以从另一边绕上来……绕上来……
等候看日落的不光有游客,还有许多和尚,看这帅气的和尚和姑娘们聊的兴高采烈,想想 缅甸 的和尚还挺幸福的
官方观景土坡本是政府为取代禁止攀登的佛塔所建,但是位置和高度差强人意,前景基本被树遮挡,佛塔也不突出,坡下不时驶来满载游客的大巴车,搅起漫天灰尘,远处的景物看起来雾蒙蒙一片
太阳在薄薄的云层中渐渐下落,柔和的余晖轻轻地洒在大地上,一层一层地给天下万物着色,使大地上的一切,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在发生变化
蒲甘 的日落综合看起来是不如日出震撼的,原因便是缺少了热气球的点缀,而这个季节也很难出现火烧云
看完了日落驮着33在平原闲逛,想寻觅机位拍星空,经过达玛央吉寺发现暮色中的达玛央吉寺好似一座史前文明遗迹伫立在荒原上,巨大的金字塔型神庙透露出莫名的暗黑氛围,当下准备在此拍几张星空,日落后的 蒲甘 平原黑夜降临很快,眼看天边已经有星星向我眨眼,高兴之际一盆冷水浇在了头上,达玛央吉寺居然开灯了......而且是那种巨亮的探照灯......额洗洗撤退吧
回酒店路上心里不甘心啊,于是路过合眼的塔就停下来拍几张,说实话,在入夜的 蒲甘 平原溜达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这些在平原上伫立了成百上千年的古老建筑按 中国 人的传说来看都有些灵性,到了晚上总觉得他们都是活的,尤其是当你用电筒照射时忽然发现某个寺庙中的佛像面带微笑注视着你,加之平原上到处传来不知何种生物的嚎叫声,神经脆弱的还是不要尝试
本想拍几张银河,无奈方向都有光污染,只能拍拍星轨玩了
在 蒲甘 的第三天依旧是披星戴月的节奏,早晨起床便骑着电动带着33直奔394塔,顶着寒风骑行20分钟后抵达时发现塔上还空无一人,欢喜之际发现身后车灯闪动,只见几台tutu正在尘土中逼近,嘿嘿,你们来晚了,刚高兴了不到一分钟,几辆tutu竟在我目送下绝尘而去,义无反顾驶向平原深处,迟疑间又有几辆车接踵而至,此时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在我脑海里,能让tutu扎堆前往,前方一定有更好的机位!当下发动车子尾随追赶,半晌间柳暗花明,前方是一个观景土坡,心里一下子凉了大半
此时土坡上已有不少游人,犹豫了片刻还是停车上坡,眼前日出方向有一水潭,和昨天的坡应该不是同一个,看着水潭不禁想到了气球略过的倒影还是有点厉害的,便决定今天日出就在这拍了,架好三脚架来了一张,看这水中的月亮,看这自然的冷暖对比,就差气球肥来了,嗯,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可这时还没意识到
金鹰气球意料之中的第一个飘来,可以清晰看见气球升空时的火焰
由于今天的位置更靠近 东北 方,所以距离气球比前两天近了一些,好处是镜头里的气球大了一圈
连续三天的日出看来已经有些审美疲劳,想拍好 蒲甘 的日出,找到一个好的佛塔做前景很关键,可惜今天前方的佛塔比较矮小,已经隐没在树丛里。看着薄雾中星罗棋布的佛塔不禁想起了奥威尔对宗教的质疑:那些相信佛祖的权贵怎么会怕作恶众生?他们可以踩在平民的身上得到想要的一切,他们相信暮年之时再做些功德弥补之前的罪孽。 比如 出资修建佛塔,修建的佛塔要有石雕、镀金的塔顶,和随风叮当叮咚作响的铃铛,每次的铃响都代表一声祷告。这样,来世他还是会投生为人。虽然书中机关算尽的吴波金落得应有的下场,但以修佛塔抵消自己的罪恶还是莫大的荒谬
与前两日观赏日出身边游人心照不宣的宁静不同,今日周围异常嘈杂,无数坐旅游大巴来的各路旅行团在身边吵吵嚷嚷,叽叽喳喳,中年大妈们拿出了丝巾,锥子脸美女们掏出了美颜相机,想想本可以独享394塔安静地欣赏日出,真是悔之晚矣
当太阳冉冉升起,气球也飞到了水潭高空,然鹅,飞得似乎高了点,画面要装不下了,期待的倒影,空欢喜一场......
看来政府修建观景台的主要面向人群便是跟团来的游客了,想想也挺搞笑,这些土坡好像一个个草场,每天牧民(导游)便带着羊群(游人)来这吃草,吃饱了回羊圈休息,周而复始
远方的瞭望塔也成了景色中的点缀,看起来还是不 太和 谐
凉季的 缅甸 往往少云,空气并不通透,在阳光映照下平原上的一切看起来都被镀上了金色,而雨季由于空气湿润,景物的色彩看起来会更鲜明,此时往往能看到壮观的朝霞和晚霞,但美中不足是雨季并没有热气球
鸟群飞向空中,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鸟群掠过苏拉玛尼塔,这座曾经出现在无数 蒲甘 宣传照中的城堡状美丽佛塔在16年地震中损毁严重,精美的塔尖全部坍塌,无一幸免
似乎热气球也看不下去了,来给这些无头骑士安个头吧
鸟群渐渐远去,却有一只落单的在塔尖沉思
这几座塔都在维修头部,一直没搞清谁是谁
金色的天,金色的土,金色的树,金色的塔,一切都是金色的
在 蒲甘 的最后一个日出不尽人意,但 缅甸 孩子的笑脸总是能治愈不愉快
路遇感兴趣的野塔便停车进去观瞧,许多外表不起眼的野塔内部却都别有洞天,瞧这佛像诡异的眼神总觉得在盯着你看
看完日出回酒店吃饭洗漱,今天还剩中央平原等待探索,比起大 塔扎 堆的老 蒲甘 区域,中央平原要冷清的多,尘土弥漫的田间小路像迷宫一样连接着藏身在树从中的佛塔。
前往达玛央吉寺途中在此碰见了这个像口巨钟的怪塔,总感觉像某种外星生命的飞行器,走近绕了一圈发现这座塔竟然是实心的,连门都没有,这还真是在 缅甸 头一次见
距离不远就是达玛央吉寺了,想找塔并不难,眼前的大家伙在平原任意位置都能看到,所以当你迷路的时候,只需要找找他的位置就可以了
说起达玛央吉,还有一个关于“弑父”的故事。
12世纪,阿拿翁薛胡王的次子Narathu为了争夺王位,
弑父杀兄,成为 蒲甘 王朝的第五代君王。
他知道自己罪孽深重,为了赎罪,开始建造最大、最精致、最具个性的寺庙。
暴君的本性使他对佛塔的建造要求极为苛刻。
据说如果砖块之间有裂缝,就会砍断工匠的手指,刑具至今还留在寺内。
正因为此,在1975年的地震时,其它佛塔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
而达玛扬基寺却安然无恙。
甚至这次2016年8月的地震,它也几乎毫发无损。
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达玛央吉只有塔座,没有塔尖,好像一座祭台。廊道内通向佛堂的门已被封上不能进入,据说里面就是拿勒胡王被刺杀的地方,后人觉得比较恐怖,加上还没有建完,就给封上了。
虽然这里被认为是不详的去处,当地人也把它称之为“厄运塔”,但是塔内一层回廊里的光影却很迷人,温暖的阳光透过门窗照射进塔的内部,犹如一道时空隧道
昨日拍摄日出时我就注意到了达玛央吉寺东部后方那座漂亮的城堡型佛塔,今日正好仔细探索探索,走近发现这其实是一个佛塔群,这座漂亮的佛塔是其中最高那座,看了看石碑上的名字,瑞南因它僧院,原来传说中的穷游塔就在这里,而眼前这座塔便是知名的封面图了,只可惜后方拥有大平台的穷游塔平台早已上锁,没法攀登了
前方便是 蒲甘 平原另一大地标建筑—— 苏拉玛尼寺 ,曾几何时,这座承载了 蒲甘 建筑艺术之精华的大型佛塔是多少人纷至沓来的所在,其漂亮的火焰状塔尖也是 蒲甘 明信片中的常客,只可惜一切都已成为过去,眼前残破的 苏拉玛尼寺 已经看不出原本的样子
寺庙前的小广场上有当地人在做布施
一开始对于这种不明食物我们是拒绝的,但禁不住正在拿它喂孩子的 中国 同胞大姐的强烈推荐,就来了一份,这一吃停不下来了
吃饱了年糕便蹭着一个旅游讲解团进入内部参观,寺庙内部区域面积不逊色于达玛央吉寺,与黑黢黢爬满蝙蝠的达玛央吉寺相比, 苏拉玛尼寺 大量精美的壁画算是阳光多了,这里也是唯一允许自由拍摄壁画的寺庙,墙面完全没有防护栏,上千年的壁画毫无遮拦呈现在我们眼前,大量细节栩栩如生,不过最好不要用手去触碰壁画哦
在 苏拉玛尼寺 足足转了40分钟才离开,接下来横切平原一路来到瑞山陀塔,提到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会觉得陌生,但提起国人给他起的另一个亲切的名字——许三多塔,你是不是恍然 大悟 呢,作为 蒲甘 曾经最负盛名的民间观景台,瑞山陀塔以其完美的视角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人,不过随着全面禁爬的开展,曾经热闹的许三多也恢复了冷寂
在瑞山陀塔边的一座长方形佛寺内可以看到一尊足有20米长的卧佛,与众不同的是,寺庙入口极其狭窄,庙内空间逼仄,压迫感十足。山陀塔名字的意思是“金色神圣的发舍利”,以供奉珍藏在塔内由庇古王进贡的佛发舍利为塔名,也许塔内当真藏有佛陀的头发,可眼前这尊卧佛处境还真寒酸,连翻个身都做不到...
在 塔下 闲逛间居然发现了在织布的长颈族老奶奶,久闻 东枝 的 茵莱湖 有个长颈村,不过早已沦为游人拍照的对象,没想到在 蒲甘 居然也有“野生”长颈族出没
逛完了许三多,整个平原的核心区域基本已经探索完毕,展开地图,平原东南部的敏南达村吸引了我俩的注意力,好吧,其实只剩这么块地方没解锁了,当下跨上e-bike,沿着土路一路向南前进。
广阔的中央平原人迹罕至,正午的阳光下除了偶尔可见在树荫处纳凉的当地人基本看不到游客,骑行至达玛亚日卡佛塔附近,忽听附近有人声传来,仔细循着声音看去,竟发现声音是从不远处一座佛塔上传来的,再仔细一看,上边居然有人,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歪打正着找到了一座可以攀爬的佛塔,通过狭窄的楼梯进入,顿时豁然开朗,鲜花、气球、蛋糕,嗨,你看,为了庆祝我们找到这里,当地人都给我们准备好接风了,“欢迎 沈阳 代表团莅临此地指导。。。”好吧,不装13了,人家小朋友是在这求婚。。。啊,不对,还没成年呢,是过生日,浪漫的过生日,今天的小寿星要不要这么幸福
这里距离已经彻底封闭的860塔很近,视角也很赞,这里地处平原南部一隅,位置极其难找,如果住在老 蒲甘 或 良乌 骑车过来至少需要近半个小时,不过综合来看,这里无疑是最棒的日出观赏地
爬上最高层平台放眼望去,达玛亚日卡佛塔就在眼前,可以想到清晨热气球从眼前掠过的画面,这里是绝佳的日出机位,可惜我们昨天过来没有找到这里,没有机会在这看日出了
告别了孩子们,在各种土路迂回中前进了许久,墨镜都快被灰尘糊满了,在颠簸下33已经坐不住了,在后座叫苦不迭,车子驶过一个三岔路口,终于到了,这里竟然还有个观景土坡,爬上去看了看,整个村子尽收眼底,不少村民拿着农具正在劳作,在村里逛了逛,与游客集中的区域相比,这里要原生态得多,路上遇到的村民都热情的向我们挥手致意,整个村子里没看到一名游客,可能90%来 蒲甘 的人都不知道这么个地方吧
从村子出来和33一路往北前行,这边是彻头彻尾的未知区域了,各类攻略上对此的描述都是少之又少,而这一带的佛塔就像荒原中伫立的一座座古代遗迹,静静等待你去发现
眼前的佛塔我没查到太多信息,不知是不是不出名的原因,在地震中损坏的部分也无人维护,令人叹息
眼前三座并排相连玉米状尖塔构成的寺庙,名叫巴耶通祖寺,俗称三圣庙,建于13世纪后期,是 蒲甘 建筑样式最独特的寺庙,其风格和高棉文明的建筑有相似之处。三个佛塔互通的结构沿袭了 印度 尼泊尔 的佛教建筑风格,这在 蒲甘 是比较少见的
没有任何攻略和路线,在荒凉的东南部平原探索,这种随心的自由探索常会带来惊喜,下午的阳光柔和而不刺眼,洒在金色的草丛中,莫名有种童话故事的感觉
下午在这片区域玩了许久,许 多佛 塔并没有记名字,你问我都去哪里了,谁care呢,记住这个温暖的下午就够啦
不知不觉又到了太阳落山的时间,今天的日落点选在了另一个小土坡,说是选的,其实就是乱转时候偶然地发现,诶,这里看上去不错啊,登顶朝西看去,可以看见昨天看日落的小土坡,不过今天的视野要好一些
这个土坡的视野到底好在哪里呢,就好在前方这座造型精致的小佛塔了,无论是日出还是日落,前景都是最重要的
又是一个无云的日落,眼前的景象若有彩霞相映会是怎样一副美妙的图画呢
飞鸟也列队归巢, 蒲甘 平原的一天即将结束,对这片大地来说,每一天都和过去的一天没什么不同,唯一的变化只有在这活动的游人
总而言之,今天的日落点还算可以,在可爬的塔越来越少的今天,这个土坡的视角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太阳落山后天色黑的很快,由于一直对白天那座形如巨钟的实心塔耿耿于怀,晚上便又专程来此拍摄星空,本想离得更近些,无奈夜色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白天那条能走到 塔下 的小路了,只有远远架三脚架拍摄,一组星轨没拍完,平原深处又传来了鬼哭狼嚎,声音极大,在静寂的夜色中穿透力极强,而且感觉声音越来越近,尼玛打不起还躲不起嘛,走,大不了不拍了!事后问狗33听起来像什么,33说像狼,可我感觉像是人在吼叫,还得是那种正在受尽折磨的人凄厉的哀嚎,这片平原有太多的故事,晚上有点邪门也不足为奇
【衣】
缅甸 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没有春夏秋冬,由于受季风的影响, 缅甸 全年可分为热季(3月至5月中旬)、雨季(5月中旬至10月)、凉季(11月至次年2月),最佳旅游季节是凉季,此时也是 缅甸 旅游的旺季,需要格外注意的是, 缅甸 的凉季昼夜温差是真的大,别看中午头顶的大太阳十分毒辣,早晨看日出穿羽绒服都不多余,此外坐夜巴和大部分酒店的空调基本没有热风,一定要带长袖、长裤、厚外套!我们俩带了一大包背心裤衩根本无用武之地!
另外佛塔寺庙参观,上身不能露肩、胸、肚脐等,下身要过膝,最好的办法是买条隆基,哪里不行围哪里,所有寺庙禁止穿鞋袜,为了穿脱方便,一定要带双比较灵活且耐脏的拖鞋。
【食】
1.silver house,LP推荐,位置在新 蒲甘 ,一对老夫妻开的,盖浇饭不错,餐具都是银制的,卫生还好
2.little bit of bagan,位置在娘乌,从隔壁超级自信的 印度 老爷爷开的巨难吃的 印度 菜餐厅(谁在网上推荐的想打他)逃出来无意发现的一家,在 蒲甘 吃的最好吃的一家,带着眼泪吃完第一顿,后来去 茵莱湖 那晚又去吃了一顿
【住】
在 缅甸 住的酒店多以经济实惠为主,着重推荐下位于老 蒲甘 的 旧蒲甘坦德酒店 ,原因就不多描述了,老 蒲甘 最具性价比的酒店,没有之一
【行】
缅甸 的城际交通有巴士,火车,飞机,飞机都是比较破旧的小型飞机,机票昂贵且难买,火车奇慢无比而且卫生堪忧,大部分旅行者都会选择巴士出行,大部分巴士公司为游人准备了夜间巴士,上车睡一觉第二天一早就抵达目的地,还是蛮节省时间的,你可能会担忧巴士上的睡眠质量,放心, 缅甸 的夜巴车绝对是五星级标准,2+1的座位可以放到160度,车上准备了腰靠,小枕头和毛毯,还有一名“车姐”和“车少”推着小车服务,你可能想象不到画面如何,就当他们是山寨版的“空姐”“空少”吧......
说到这里想起第一天晚上看着”车姐“推着小车给乘客分发食品,小车外形粗糙甚至有些破烂,按我们的标准早就该淘汰了,与之相反的是他们在小车上装饰了许多鲜花和毛绒玩具,不免想到了《少林足球》中赵薇给周星驰缝补的那双烂球鞋,他们的生活可能并不美好,但遇到的许多 缅甸 人眼中并不消沉,而是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努力生活
出租车
仰光 和 曼德勒 出租车比较多,不计价,上车前一定要和司机讲价。市内景点一般在2000K以内。
仰光 和 曼德勒 可以用Grab,但是比较少
电动车
只在 蒲甘 有,我们去的时候正值元旦,好像也赶上当地节日,内地游客特别多,于是价钱水涨船高浮动较大,第一天11000kyat/天,第二天7000kyat/天,第三天6000kyat/天,从日出用到日落
自行车
娘水镇 价格3000K/天。
马车
30000Kyat,有人包的7个小时 220左右人民币,这次没坐。
包车
一般 曼德勒 包一台tutu车价格约35000-40000基亚/天,线路比较固定,后去的朋友有靠谱包车司机联系方式,想要可以留言或私信
茵莱湖 包船
基本单程15000Kyat,去远的景点要加钱,可以讲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