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刚写完天山+南疆游记,现在到贵州深度人文摄影了,其实记录下来也挺好的,等若干年后再回看,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2022.7.16~22日出行的老师:白龙马大大、谢思南、淡淡花2人,郭丽霞、廖龙深、扁舟69、王氏如烟、飘摇16、闲庭信步、柯羽、BaileymC2二人,骑士_72101、hfs,共15人。地接:小东。
一次很开心的贵州行,认识你们真的很高兴,感谢大家对我们游侠客的支持。
贵州,其实来过多次,但每次来都有不同的感觉,每次来都充满惊喜。贵阳是来贵州的必经之地,以前一直没来贵州,皆因交通不便,除了飞机,就是十几二十小时的绿皮火车,还有就是长途拔涉的自驾游,总之来一趟很艰难;2014年12月16日贵州通高铁,我们到贵州来就方便得很,第一次到贵阳来,是2015年,那时只有贵阳北站,贵阳东、龙洞堡站还没建好呢。记得第一次在高铁上点快餐,45元一份,真心贵呀,当时我们这里的快餐也就12元左右一份。
贵阳,简称“筑”,别称林城、筑城,贵州省辖地级市、省会。是贵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全国综合性铁路枢纽之一。
贵阳市区其实有挺多的地方可游玩,如:1:红枫湖,贵州西线黄金旅游第一站;2、青岩古镇,贵州四大古镇之一;3、黔灵山公园,公园里猴子很多,每天早上9:30左右工作人员就拿着食物去喂猴子,公园门票极便宜,只要五元;4、甲秀楼,始建于明代的贵阳的标志建筑;5、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贵阳市的新地标,可以一睹古生物化石,热门打卡景点之一;6:钟书阁等等。。。
贵阳的小吃也特别的多,每次到贵阳来,都是吃得不亦乐乎。
甲秀楼的夜景真的极其漂亮,如到贵阳来,必定要到这里打个卡。
贵阳最古老的一栋建筑之一就是位于南明河上的甲秀楼。甲秀楼始建于明朝,据资料显示甲秀楼还是中国九大名楼之一。
甲秀楼是一栋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阁楼式建筑,现在保存的原样是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重修的。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鸟笼制作村,至今仍保存着祖辈传承下来的传统鸟笼制作技艺。“卡拉鸟笼”是贵州省丹寨县卡拉村制作而得名,在苗语里卡拉是好的意思;其编制的鸟笼远销国内外,编制技艺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2007年,卡拉村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鸟笼编织艺术之乡”。
2017年第一次到这里来时,商业味还没这么浓,当地人还是很多在村子里,这次到这里来,感觉村民少了很多,大多是老人和小孩,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
精致的鸟笼,一个个如艺术作品般摆放着,美丽的苗家姑娘正在编织鸟笼。
卡拉村鸟笼制作工艺复杂,有选竹、破竹、蒸煮、定型、编织、上色等十几道工序。
鸟笼具有不干裂、不变形、坚固耐用的特点。2009年,卡拉村鸟笼制作技艺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卡拉村以“公司+党支部+合作社+集体经济”的组织方式,扩大了卡拉村鸟笼生产的规模。
在全村的努力下,每年卡拉村的鸟笼制作数量可达8万个,累计为全村创造近400万元的收入,成为卡拉村的主要经济来源。
世代聚居卡拉村的苗族人,素以鸟笼编制技艺见长,他们编制的鸟笼,主要以楠竹、金竹、雷竹等为原材料,坚固耐用且不变形。
村子里现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民宿和饭店多了很多。但房子还是保留了原样。
贵州大山里的人们大多喜欢建木房子,或者是取材容易,成本低的原因吧。
我们正在村子里闲逛,走到一个房子的后面,正好碰到一个给蔬菜施药的阿姐,阿姐见我们拍她大方的对我们友好的笑着打招呼。
村里的玩耍的小孩子。
闲聊的村民们不知在梳发还是在别什么东西,笑得十分开心。
黄岗侗寨位于从江县和黎平县交界处双江乡,距离从江县33公里,是一个藏在山中尚不为人知的侗寨,这里的侗族大歌、民俗、风光都居从江之首。走进寨子里,这里是典型的侗家鼓楼和杉木吊脚楼,寨里有五座气势雄伟、建筑独特的鼓楼。鼓楼是统一族群的地方,黄岗的鼓楼独具特色的是:每一座鼓楼中都挂着一块写着二十四节气的木板,供大家掌握节气。每座鼓楼还有两条龙,栩栩如生。
这里给我的印象是非常原始和纯朴,村民们都非常友好,拍他们时或会友善的对着你笑,或是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去,从没有一个人骂你还是对你不满的,真的很喜欢这个友好原生态的地方。
黄岗侗寨民俗循古、民风淳朴、民俗活动较多。寨子里每年农历六月的"喊天"节和隔年农历正月初七初八的"抬官人"活动延续着千年的生活传统和新年习俗,“抬官人”习俗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为纪念黄岗青年吴志和与祸害乡里蛇精殊死搏斗除大害的英勇壮举,他是黄岗侗寨崇拜的民族英雄。
喊天节又叫求雨节,侗语称:谢萨向,意思就是祭雷婆。喊天节的神奇之处在于:如果仪式之前是晴天,那么仪式后一定会下雨;如果仪式前是雨天,仪式后就一定晴天。如此持续多年,屡试不爽。之后开始摆起长桌互相敬酒。晚上则开始著名的侗族大歌,热闹非凡。
路过一个亭子,村民们都聚在这里聊天,乘凉。
寨子里的小孩子漂亮又可爱。
我们寨子里闲逛,路过一家门口,可爱的小家伙们爬到沙发上表演给我们看。
她见我相机对着她,摆好姿势让我拍。
坐在门口努力剥玉米的小男孩,我们逗他,他一声不吭的忙自己的事。
村民们都习惯坐在门口或干活或聊天的。
我们问她们,编这些小玩意干啥用?她们告诉我是用来装红鸡蛋的,原来一个个红鸡蛋挂脖子上的绳子是这样编织出来的。
心灵手巧的女子们。
家家户户门外都有一张宽大的长板凳。
她告诉我今年83岁了,如果她不说,我还以为60多呢。
今年在家乡没看过荷花,也没拍过荷花,以为今年没机会见到荷花了,谁知在遥远的贵州的一个大山里看到。
他说他家养了好多猫,小猫刚出生一个月,小小的,有六只。
她告诉我说80多岁了,真的看不出来,村子里80岁以上的老人家真的很多。
银潭,一个宁静、祥和的侗寨。距从江县城20.5公里,全村共240多户、1300余人。坐落在一个深遂的山谷中,四面群山环绕,山上林木青翠。站在山上俯瞰银潭,一条清澈的小溪蜿蜒流淌,吊脚木楼鳞次栉比,青色瓦檐排列有序,两座鼓楼遥遥相望。村寨四周生长着140余棵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红豆杉。这里景色怡人,民族风情浓郁,节日内容丰富多彩。节日里有斗牛、青年男女红豆杉下荡秋千、唱歌传情等习俗,其中金道抬官人、银潭婚俗更为独特。
坐在鼓楼里的长凳上,静观寨中老人栖息、编织,村妇舂米、纺线,村姑浣纱、捶布,孩童玩耍、嬉戏,一派悠闲自得的怡然景象,堪称“世外桃源”,是一个让人“发呆”的好地方。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家园”。
银潭的山美、水美、景色美,林木青翠,风光旖旎,空气清新。银潭的人纯朴、好客。每当客人来到银潭,村民都要举行独特且隆重的迎宾仪式迎接客人。热情好客的侗家人,常以其俗食――糯米饭、腌肉、腌鱼、红肉、牛瘪、羊瘪、烧鱼、鱼生、米酒、米炖菜等来款待客人,席间侗族姑娘常向客人唱歌敬酒,用歌声表达对客人的热情,让客人感受侗族的习俗。银潭传统的节日有侗年、三月的下谷节、四月的棉花节、六月敬牛节、七月七吃新节。
这里的民风同样纯朴,村民友善,同样是我喜欢的地方之一。
走进寨子里,首先映入眼内的是一片建在池塘上,高出地面一米多二米的小木屋。这个就是禾仓粮仓群,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侗寨里的粮仓大多采用吊脚的形式修建在水上,这样就有利于防火和防鼠。
每年秋收时节,村民们都会把粮食晒干放到粮仓内。步道两旁有很多杉杆搭建的梯形建筑,这就是禾晾架,
每当金秋时节来到这里,就可以看到架子上晒满了糯禾把,金灿灿的一片,蔚为壮观。
这里家家户户收割的粮食都不藏在家里,而放在村口这个地方,粮仓又都不上锁。
这天下着中雨,无人机飞不了,征得村民同意后走上他家的四楼往下拍了这张图片。
寨子里的人亲切友善,热情的邀请我们进他们家坐坐。
70多岁的老人家身体硬朗,行动敏捷,走路都带风的。
进寨子的小道。
二楼的老人家好奇的看着我们这群陌生人。
看到没,这么大的雨,淋到的话肯定浑身都湿透,幸好我有随身带雨衣的习惯。
一群小孩子冒雨冲出来,看到我拿着相机,整齐的排队让我帮他们拍照。
山坡上的人家,小男孩一脸好奇的打量着我们。
我们问他是不是在等雨,可能孩子太小了,还不懂得怎么回答我们,又或者听不懂我们说的话。
坐在门口绣花的姐姐,问她可以拍吗?她说不好看呢,我说每个年龄的女人都有不同的美,每人女人都是花,什么时候都好看的,她听到特别的开心。
其实这次梵净山是没有拍到相片的,大雨,大风,排队坐车坐缆车,雾茫茫的一片啥都看不到。不是自己拍的,我也不想在网上找图片凑合,这次就空着吧,等下次拍到再展现给大家看。
虽然没相片,必要的介绍还是有的。梵净山是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位于贵州铜仁境内,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最高海拔2572米。这里是我国南方最早从海洋抬升为陆地的地方之一。至今,山顶上仍保留着14亿年前原始洪荒的地质奇观。梵净山还是全球同纬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被誉为“生物资源基因库”。这里繁衍着野生动植物7100多种,是黔金丝猴唯一的栖息地。2018年梵净山被列为我国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为了保护好这片净土,近年来,当地政府将梵净山沿线近两千名群众搬迁到缓冲区范围以外,景区每日最大游客接待量也严格控制在八千人以内。梵净山一年四季都可游玩,春天的杜鹃花,秋天的满山红叶都是非常壮观漂亮的。
到岜沙苗寨时,大暴雨,犯懒没带相机(之前去过几次),这次的图片是之前拍的。岜沙苗寨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丙妹镇的一个纯苗族村寨, 距从江县城7.5公里,由老寨、宰戈新寨、王家寨、大榕坡新寨和宰庄等五个自然寨组成,海拔高度480~660米之间,土地面积18.28平方公里。由于受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岜沙村民长期与外界很少交往。封闭的环境、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独有的语言和心理素质铸就了岜沙人独特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岜沙是侗族语言,“岜”是茅草多,“沙”是杉树多的意思,岜沙就是草木繁多的地方。
岜沙女子盘发于顶,插木梳,身着黑色对襟衣,百褶短裙,配以色彩鲜艳的刺绣。岜沙人信仰树神、太阳神,留传的历史文化资源十分神秘奇特。因此,岜沙誉为苗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和“博物馆”。
岜沙男子汉身穿左衽右开圆铜扣黑色高腰衣,黑色直筒大裤脚,头部四周剃光,顶部挽着称为“户棍”的发髻,
最后的枪手部落,持枪的男子。
出门身背腰刀,手牵猎狗(几次去没见他们牵猎狗),肩扛火枪。
岜沙苗寨男子佩带的火枪是公安机关特别批准的。
岜沙苗寨保留着镰刀剃头、祭拜古树等古老的生活习俗。
怎雷水寨,一个极少游客到达的地方,位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镇,怎雷水族寨由于地处绵延的大山之中,交通闭塞,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水族文化特征,尤其是民居建筑群更为突出。现仍保存着8栋上百年的“干栏”民居,与贵州出土的汉代陶屋形式十分相近,为研究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木结构建筑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见证。
这天我们顺着蜿蜒盘旋的山路来到村口,我下车去看路况,看看我们的大巴能否开进村子(村路窄小),找了一会没人,也不见有人经过,恰好看到一黑色小车从村子开出来,我就上前问司机村里大巴能否调头,后面的窗子摇下来,一个声音告诉我说:村路弯曲狭窄,好像不能调头吧?最好你们进去看看。。。这声音怎么这么熟悉,我喃喃的问:你的声音怎么这么熟悉,好像我认识的一个人,他叫徐明;他惊愕的睁大眼睛,张大嘴巴,懵圈了半天才说:我就是徐明呀。我一下子愣住了,擦了擦眼睛,看着打开车门快步走出来的人,果真是徐明,18年7月他报了游侠客桂林晒衣节摄影线,刚好是我带队,那次之后就没有再见到他,想不到在贵州、在这个边远偏僻深山里的小山村,几乎无游客踏足的地方见到他,巧合得小说都不敢这么写,我问他怎么跑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来,他说走,我带你们进去,边走边说,原来他是无聊想到这边走走,于是自己一人包了一辆车到这里来看下,并说今年3月15号因工作原因出差,离开上海,3月17上海有疫情,之后就一直没回上海,已经在云贵川流浪了几个月了。。。。。谢谢你,热情的帅哥,下次我们游侠客见。
怎雷村峰峦延绵,古树参天,梯田层层,云雾环绕,植被丰富,犹如世外桃源般秀丽。
本想走到村子里探访一番,无奈徒步进来耽误了不少时间(村口走到村子起码30分钟,还得原路走到村口坐车,即来回都一小时,山路弯多窄小,时见前段时间大雨塌方的痕迹,我们晚上还要赶到三都县城入住),拍摄的时间只能缩短,无人机飞了一下拍了个大环境就匆匆的赶路了。
白色的小路就是去上面村子的。
这里三岔路口分二条路,一条路去上面的村子,另一条去下面的村子。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是我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肇兴侗寨据说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寨子里全是侗族,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分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每个团都有一个鼓楼。这里原汁原味保存了侗族的生活状态与特征,由于长期以来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反而让他们保留了更多的本民族特色与文化,原生的人文生态系统保存完整。肇兴侗寨还是2018年春晚的分会场之一。
肇兴的美食:酸汤鱼、酸汤牛肉、牛瘪等,各种酸汤的底料都是自家自己制作的,味道相当鲜美,而且特别开胃,放什么进去都好吃。
这里跟大家聊聊什么是牛瘪,牛瘪,又被称为百草汤,是黔东南地区独特的一种食品,深受侗族苗族人民喜爱,被黔东南少数民族视为待客上品。牛瘪的制作工序复杂,人们将牛宰杀后,把牛胃及小肠里未完全消化的内容物拿出来,挤出其中的液体,加入牛胆汁及佐料放入锅内文火慢熬,煮沸后将液体表面的泡沫过滤后食用。去年带贵州姊妹节时来到肇兴,曾经尝试过一次,黄色的汤汁在锅内翻滚着,浓郁的味道扑面而来,薰得我头昏眼花,硬着头皮吃了几片牛肚,喝了一小碗汤,就再也吃不下去了,这种重口味的东西我还是吃不惯,当然于当地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可能是去这个地方次数比较多,也懒得带相机出来,就专心的教老师们怎么拍夜景和烟花。
肇兴侗寨的图片均是之前几次拍的,其实在寨子里走了好多趟,一直没有拍过寨子里面的夜色,想起来是每次在观景台拍完回到酒店都已经是晚上8,9点了,就没拍,下次要拍些才行。
寨子依山而建,都是木制的阁楼,一条溪水从寨子里穿过。看的出来很多房子都是以前以前的房子,老建筑,临溪水的房子还会有翻新或者改造的迹象,变成临街商铺,饭馆,工艺品店,但是越往里走,往巷子里钻就会发现基本都是本地居民的老旧宅。
下景区车的地方就可看到这个标志性的鼓楼。
夜幕降临,天未黑时,约19:30寨子的灯就亮起来了。
肇兴侗寨的夜景很漂亮,特别是三四月份放水时。
澄黄的寨子加盛放在夜空烟花,美得绚丽夺目。
在寨子大门外面高处的一个亭子上,是欣赏夜景最佳的位置。入夜后,灯火璀璨,不论用中焦或长焦镜头,拍出来的照片都很漂亮。
鼓楼是侗族地区特有的公共建筑物,是侗寨的标志。也是休闲、社交、待客、议事的场所,由全体集资修建,共同使用。现在成了侗寨的标志性景观,晚上亮灯后特别好看。肇兴侗寨有五个团,就有五个不同的鼓楼。
郎德上寨位于贵州省凯里市雷山县,是一个拥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离西江千户苗寨不远,车程约40分钟左右。朗德苗寨距离雷山县约17公里。朗德苗寨分为上、下两个自然村寨,其中朗德上寨是对外开放的,就是以旅游观光为主的村寨,且是贵州民族风情的重点旅游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与2001年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则被国家列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也是2008年奥运圣火传递过的地方,是贵州最原生态的民俗风情村。寨子依山傍水,建筑肌理与原住民生活脉络保存良好,相比西江千户苗寨的人声鼎沸,商业味浓厚,这里悠然闲适,清幽宁静,让你深深体会到原生态的苗家田园生活。
在寨子门口迎接客人的苗寨小姑娘,当地的习俗是,想要进入寨子里,首先要饮完十二道拦路酒,才能进寨。我也跟着喝了一些,入口辛辣,对于滴酒不沾的我来说,实在是不太习惯。
苗族人民秉性豪爽,热情好客,酒在他们的心目中是接待亲朋好好友的佳品,也是对来访贵宾古老的一种欢迎仪式。据说起源于苗寨之间的娶亲迎亲,和苗族节日其他苗寨尊贵客人的来访。
寨子中央的芦笙表演场,来到这里会让你惊艳到淳朴中带着华丽的民俗特色,各种丰富多彩的苗族民间歌舞在此上演。芦笙场的地面是用鹅卵石以仿古代铜鼓面十二道太阳光芒和飞奔的骏马,南上方还设有“杨大六文物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当年杨大六领导反清抗暴时的刀、叉、头 盔、铁炮等战斗武器。
等待表演的苗族阿妈。
这天我们来得早,赶到寨子才九点多,十二道拦门酒还没到时间,正在发愁间,忽然看到寨子里的村民穿着盛装缓步而出,一问才知道是比我们早到的二辆旅游大巴专门请的,我们趁机会蹭拍了不少的相片。
小小的孩子也跟着大人来凑热闹了。
芦笙表演场边等待上场的妇人们。
离开表演场,顺着村道往里走,不时看到村民三三两两在聊天。
表演场边奔放的奶奶。
路过一吊脚楼,二楼一小孩专心的画着什么,我问他几句,不理我。
十二道拦门酒迎客,不仅有年轻姑娘,年长的奶奶,还有不少的男子,几乎是全村出动迎客了。
还有背着娃的年轻父亲。
女孩子们站在一起怯怯地看着远方的来客。
山脚奥运圣火传递标志石旁,迎接远方客人的小孩子们。
寨子里的小狗,懒洋洋的回头看了我一眼,就转过头去不理我了。
路过寨子外面风雨桥旁,随手拍下来的日常生活。
镇远古镇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下辖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镇远古镇交通方便区位优越,湘黔铁路、株六复线、320国道、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铜仁机场、湖南芷江机场和贵阳机场分别为90公里、170公里和270公里。县境东界湖南新晃,南临三穗、剑河,西毗施秉,北接岑巩和铜仁地区的石阡,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
镇远历史悠久,自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设县开始已有近2300年的历史,其元代、清代为道、府所在地达700多年之久。
镇远古镇安静清幽,相比其他的古城,更显秀丽和安宁,我个人是很喜欢这个地方的,特别是夜晚的镇远,手握一杯香茗,静倚栏干,看远处灯火辉煌,人影绰绰,碧绿的舞阳河水缓缓流淌,此情此景,如诗如画。
碧绿的舞阳河给古镇增添了诗情画意。古镇的夜景很漂亮,特别是在高处往下看时。
下午办好入住,稍稍整理一下东西,就带着老师们边走边拍,走到新桥这边拍夜景。
等教了老师们怎么构图拍摄后,我匆匆忙忙的找地方去飞无人机了。
飞机飞起来时还是迟了点,金红的云彩已渐没,太阳早下山了。
这次太匆忙,只能在新桥这边飞一会,下次去的话要在祝圣桥这边飞一下,对比看下效果那个更好。
拍车轨时人实在太多,人行道又窄,很艰难才拍了一二张。
站在祝圣桥往两边看,河边的房子极具特色。
这个就是祝圣桥,一座历经600多年的历史沧桑,光是修建的年代就长达250年的古桥。祝圣桥原名“溪桥”,后因为康熙大帝祝寿,改为“祝圣桥”。它不仅在贵州,甚至在西南地区都是比较长的一座桥。 这座桥全是青石建造而成,桥墩是明代的,而桥身却是清代的,它的始建年代是明初洪武二年,据说当时因为阳河爆发山洪,该桥数次被冲毁。因此直至雍正元年即1723年才修建完成。
古镇主街道,游人不多,安静祥和。
新桥旁边,也就是我们拍夜景的地方,我就是在这里飞了一下。
祝圣桥上的雕像(真人)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南贵村,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公里,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十多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约有1000多户人家,所以称为千户苗寨。
以前没来贵州之前,第一次听到西江千户苗寨,就一直以为那里的西江,是我们这里西江(西江,珠江水系干流之一。全长2214千米,集水面积约353120平方千米,流经肇庆地区的一条大河,名字就叫西江,我们的母亲河,水流量极大,西江源远流长,干流各段在历史上有过不同的名称。源头至贵州省望谟县蔗香村称南盘江,以下至广西来宾市象州县石龙镇称红水河,石龙镇至桂平市区称黔江,桂平市区至梧州市称浔江,梧州市至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思贤滘始称西江。南盘江、红水河两段共为西江上游,黔江、浔江两段共为中游,西江段为下游,以下至磨刀门为河口段。西江与东江、北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合称珠江。西江是华南地区最长的河流,为中国第四大河流,珠江水系中最长的河流,长度仅次于长江、黄河、黑龙江。航运量居中国第二位,仅次于长江。西江水利、水力资源丰富,为沿岸地区的农业灌溉、河运、发电等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源头,15年去到时还在找西江在哪呢?后来才知道是自己读的书少,完全是两回事,此西江与彼西江根本没干系的。
2015年4月第一次去西江千户苗寨,那时刚通高铁不久,苗寨里面商铺不多,卖东西的都是本地人,东西实惠价格便宜,记得当时的小吃街只是一条窄小而短的小巷子,村民们支起小摊子,打起遮阳伞,就站在摊子前招呼游客,好点的饭店都没几间,现在却是繁华热闹,商铺铺天盖地,都是外地人承包了做生意的,听他们说一年的承包费就要过百万,所以这里的东西都不便宜,我们住的酒店对面,是一间小吃店,店门口摆着饮料酸奶,我走过去买了一瓶蒙牛优益乳酸菌饮品(340ml),15元(我们平时买6元左右),我问店员,怎么比其他地方贵这么多?她说:没办法,这里是景区。。。
走进西江,在具有苗族风情的北大门前,一个个苗族同胞们身穿盛装,脸上满是笑容地聚集在一起,他们用苗寨最为盛行和最有特色的一种最高迎宾礼节——十二道拦门酒,来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迎宾仪式时间:每天早上10:30~12:00和下午15:30~16:30)。
好不容易约了云亭,拍了几张片子,当然是上次的,这次一并发出来只是比较一下,其实在山房的佛掌拍也不错的。
西江的十二道拦门酒不仅代表了十二个祝福,而且每一道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故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实地走进西江,亲身去体验和了解苗族人拦门酒背后的文化。
集体照是要拍的,记录下来自己走过的地方。
白天的西江千户苗寨。
晚上又是另一种景色,西江千户苗寨的夜景也很漂亮的。点点灯光犹如繁星点缀在浩瀚的夜空
之前小吃街村民摆买的腊肉,很大的一块,香浓又好吃,5元,现在的贵了很多而味道差远了。
千户苗寨每天表演时间及地点,2021西江千户苗寨表演时间如下:原生态表演都是可以凭您购买的门票免费观看,演出地点:景区芦笙场(博物馆斜对面),原生态歌舞表演时间是:14:00-14:30;
苗族锦鸡舞,锦鸡舞是苗族芦笙舞中别具一格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发源于贵州省黔东南境内,主要流传于苗族"旮弄"支系中穿锦鸡服饰的锦鸡苗族。
拦门酒中的高山流水,由十来个苗家姑娘排成成高低错落的人墙,酒壶彼此照应,相互衔接,如高山流水,连绵不绝。
而“高山流水”还不算喝酒极致,最绝的是“高山流水”由99人接龙,场面气势磅礴,这种场面很难见到,据说要到苗年大庆典才能一睹壮阔的画卷,估计也没人能喝这99人接龙所倒的烈酒。
夜幕下云亭拍的人像(不是这次的,这次云亭排满了,我们改去其他地方,把这张发出来是比较一下图的佛掌)
在山房餐厅佛掌拍的夜景人像也很不错的。这个地方更好,游人不多,没人和我们抢机位,模特站的地方也足够大,足够安全。
又写完一篇游记,真好,再次感谢我亲爱的同事们,给机会我再一次见识下外面的世界,感谢支持游侠客的老师们,感恩有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