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天台四万八千重

【这是一座山水神秀之城】

陶宏景《真话》:“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当斗牛之分,上应台宿,故名天台。”

天台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山西南连仙霞岭,东北遥接舟山群岛。为曹娥江与甬江的分水岭。主峰华顶山在天台东北,海拔1098米;

山不在高,悬岩、峭壁、怪石、飞瀑、寒潭、云雾应有尽有;

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情之壮丽”,让它成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

明代著名旅游大v徐霞客(江苏江阴人)一生三次游览天台山,历时19天,总行程近千里,游踪遍及天台大部分风景名胜;
在游历了全国那么多奇山异水后,把天台篇作为旷世著作《徐霞客游记》的开篇目的地,足见其对天台的喜爱“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自奉化来,虽越岭数重,皆循山麓;至此迂回临陟,俱在山脊。而雨后新霁晴,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映发,今人攀历忘苦。”

【这是一座诗文繁盛之城】

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的目的地,浙东唐诗水路的起点,仅唐代就有李白、孟浩然、刘禹锡、杜牧、元稹等400多位诗人游历天台,占《全唐诗》诗人数量五分之一;
一座天台山,半部全唐诗;

蒲轮入翠微,迎下天台峰。
赤城别松乔,黄阁交夔龙。
——白居易《郑生尝隐天台,徵起而仕。今复谢病,隐于此》

夕映翠山深,余晖在龙窟。
扁舟沧浪意,澹澹花影没。
——常建《白龙窟泛舟寄天台学道者》

缅寻沧洲趣,近爱赤城好。
息阴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观》

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
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

——李白《天台晓望》

。。。。。。
在浩如烟海的诗文典籍中,最出彩和出名的还是李太白的名作《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的梦游,也是千年来无数游人、僧人、道人、文人、隐逸者共同的梦;

当然“唐诗”二字并未局限住时间概念,从两晋山水诗的肇始,魏晋风流的清谈隐逸,在到两宋的华美遗韵,都给这条路线、这片山水做了更丰富的扩充;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但“咸阳古道,音尘未绝”,
在百越华顶,赤城落照,在隋塔鼓钟,在塔头松风,在灵溪水畔,在琼台谷中,在飞瀑激流,千年前的逸兴遄飞,在千年后仍旧荡气回肠;

【这是更是一座宗教圣城】

天台是中国佛教天台宗发祥地,也是日韩天台宗祖庭所在,
连同着“茶禅一味”,更是成为“江南茶祖”、“日韩茶源”;
是中国与整个东亚圈文化交流的中心之一;

这里有着“和合”二圣寒山拾得,流传百世的著名对话;
作为五百罗汉应真地,我们耳熟能详的南宋“活佛”济公也出生于此;

除了佛教,天台也是道教南宗的创立之地,从三国时期的葛玄到唐代的司马承祯再到宋代紫阳真人张伯端正式创立南宗,到见证了中国本土宗教的发展兴盛与高峰;


佛道宗源、山水神秀的天台,却是“极致”的低调、朴实,宛如旅游界、文化界、宗教界的扫地僧,四海八荒,九重城阙,百祖祖飞仙,全在一夕风云吐纳间;

白云苍狗,历史上的煊赫盛名,我自岿然不动,就静静地隐匿深山,韬光养晦,“他强由他强,明月照大江,他横由他横,明月拂山岗”,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就像余秋雨所言“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远却并不陡峭的高度”;

浙江乃至全国,有那么多所谓的历史文化名城及宗教圣地,但清净、寂然、祥和如天台者,已经少之又少了,这是一座真正能让人身心安静下来的小城,不管是万佛朝宗、修禅问道、醉心河山还是诗文浸染,总有能落脚的那片净土;

天台全域旅游先遣图

先来一波镇楼图

一访国清寺:隋代塔刹鸣鼓钟

天台第一站,必须是【国清寺】
隋代高僧智越在国清寺创立天台宗,为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

国清寺建于隋,隋开皇十八年为僧智顗修禅于此,梦定光告曰:‘寺若成,国即清;便是国清寺名的由来;和济南灵岩寺、南京栖霞寺、当阳玉泉寺并称中国寺院四绝。

该寺曾驻锡不少有名高僧,包括唐一行法师、寒山、拾得、济公和尚、日本东密开宗祖师空海大师、日本台密开宗祖师最澄大师等;

智者大师创建的天台宗根本道场(天台宗是中国本土第一个佛教宗派),被列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日韩佛教天台宗祖庭 ;

于21年6月,江南的“梅子黄时雨”的季节,寻访国清寺;

犹记得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乔峰就和阿朱一路从雁门关穿越中原直抵达浙东天台山,
天台山风景清幽,但山径颇为险峻,崎岖难行。。。。天台山诸寺院中,国清寺名闻天下。。。。数百年来为佛门重地。但在武林之中,却以止观禅寺的名头响得多。乔峰一见之下,原来只是一座颇为寻常的小庙,庙外灰泥油漆已大半剥落,若不是朴者和尚引来,如由乔峰和阿朱自行寻到,还真不信这便是 大名 鼎鼎的止观禅寺了”。

但塞上牛羊空许约,但最终都烟消云散,如金刚经云“如梦如幻,如露亦如电”;

国清寺景区是去过那么寺庙中地域算最大的,老远就能看到千年隋塔,傲立山野之间,和不远处的赤城山遥相呼应;

这座隋塔是为隋开皇十八年,晋王杨广为报智者大师受菩萨戒而建造的报恩塔。
是整个国清寺仅存的隋代古文物(隋梅算是古植物。。。。)

【隋塔及细节】

再入期间,国清寺的标志之一的七佛塔如林排列,肃穆安静;
入得寺庙的古桥,仿佛就是出世和入世的分界;

在国清寺门口,听到有游客说这对威严大气的汉白玉石狮子是上世纪70年代从北京故宫里运来的;

国清寺整体的突出印象就是与众不同的斑驳黄色墙体,一眼望去就充满着历史厚重感,让人仿若穿越到隋唐大国风华时刻;

国清寺主体建筑重建于清雍正年间,为清早期的官式建筑,弥勒殿和雨花殿为单檐歇山顶,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顶,三圣殿、罗汉堂和禅堂是典型的南方厅堂建筑,妙法堂、方丈楼和迎塔楼为中西合璧。

国清寺里还有“一笔鹅字碑”,据说是王羲之的真迹;但两次去都忘记看了;

见莲开满寺,1300年的隋梅蓊郁,听佛号阵阵,国清寺真的是能让整个身心安静缓慢下来的地方;

北京故宫运来的“皇狮”

隋梅上的小松鼠

——国清寺贴士——

地址:浙江台州天台国清寺景区

交通:21年开通了高铁,但还是自驾方便;

门票:免费

周边其他景点:天台大瀑布、琼台仙谷、济公故里、赤城山、桐柏宫

二访国清寺:清凉法界灵台空

差不多是在一年后,22年的7月,二度前往天台山及国清寺;
差不多的季节,天气却炎热了很多;
故地重游之际,越接近国清寺——这个清凉法界,心也不由得愈加清净;
国清国清,心若冰清;

这次去是晴空万里的盛夏时节,午后热辣的阳光穿过国清寺高大斑驳的古木,似乎也虑上了一层“佛光”,照的黄墙灰瓦也熠熠生辉,一路山门、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阁,却是旧时相识;
方才隔一年,却似乎有那种久别重逢的悸动;
而这种故地重游,又令人感到未曾远离,时时刻刻呆在此地的熟悉和亲近感;
这或许就是那么多人喜欢国清寺的原因吧;

仅一桥之隔,黄墙之内的是出世的禅寂和空灵,黄墙之外是入世的喧阗和热闹;

而且天气再炎热。国清寺一直给人绿意葱茏的凉意和清爽之感;
不光在环境,也在整体的氛围;国清是不收门票的良心5A景区及国保单位,在其他所谓的佛门圣地大肆借机敛财的时候,甚至这边请香都不会让你多花钱,说价格贵的香和便宜的香其实都一样,心诚则灵,佛渡有缘人;

寒山、拾得与丰干三位僧人,被称为“天台三圣”
而诗僧寒山、拾得合称“和合二圣”,有一段著名的玄妙对话
寒山问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
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联想到近来南京那座忽然“闻名”寺庙,事情具体发生的原因和幕后推手很难查出来,但这种在利益驱动下忘记历史血的教训,忘记佛门箴言,耻辱、愤怒就不言而喻了;

有些事,不拘小节,可忍可让;
有些事,国体历史,就必须严正抗议和追查到底;

天台山:烟云佛光普苍穹

一座天台山,半部唐诗史;

在《山海经·大荒南经》中就有关于天台山的记载。
而东晋文人孙绰《游天台山赋》更是天台山成为古代“顶流”的源头所在;
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情之壮丽矣。”

未到天台时,我就在想这座海拔也不算少,也没有多少奇峰名山的浙东山脉,怎么能让那么多文人墨客竞相寻访;

而李白诗歌中更是极尽夸张之能“天台四万八千丈”

本来以为这个四万八千是太白随意挥洒的数字,最近在阅读学习中国著名考古及古建专家宿白老师的《宿白讲稿之中国佛教石窟寺遗址,3-8世纪中国佛教考古学》中,谈到这样一个典故和古籍记载;说是6世纪梁僧慧皎所著《高僧传:康僧会传》中,康僧想要在三国吴国都城——建业(南京)设佛像传道,吴主孙权问他有何灵验;康僧回答“如来迁迹,忽逾千载,遗骨舍利,神曜无方,昔阿育王造塔乃四万八千。。。。。”

方才知道“四万八千”是佛教里用来表示数目之大的约数;

如“佛观一滴水,四万八千人”就是众生平等的意思;

还有“眼耳鼻舌身意,八万四千法门”的佛门用语;
太白另一名篇《蜀道难》也有云“而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天台的四万八千,除了山势的绵延和气象万千,更在佛道等宗教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在两度驱车造访天台山,见识到不同天气下的“圣境”后,才笃定了这座山、这座小城,心中“圣山”、“圣城”地位;

21年梅雨时节,在国清寺礼佛完毕后。顺道在天台山路自驾游走;彼时忽雨忽晴;
微雨时,如俯瞰天台山及县城,云遮群峰,雾隐诸佛,如同一幅简笔山水画,自然幽静,却意境深远悠长,一气风云吐纳间,飘然若仙;

初晴时,阳光穿透厚重的云层,给晦暗阴沉天地重塑明媚,天台县宛若被笼罩在佛光初现之中;

本来以为这样的天台山够美了,想不到一年后的诗文宗教圣山,给了这个风雨行路人更大更惊艳的馈赠;

最后傍晚在天台山返程时,竟然遇到了神奇的丁达尔效应;

一大片厚实的云层遮在这座名山上空,却没有遮住光照进来的裂缝。
一时间天空宛如开了各种不同形状的漏斗,金箭四射,佛光普照,
直如“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每一瞬,都有不同、绮丽的丁达尔效应;

宋代诗僧释心月创作《示阿阇梨偈》,正合此情此景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意思是心一旦开悟就有极为强大的力量;

正如王阳明名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天公开颜,赐予了迥异的胜境,感慨颇多,只能疯狂按快门!

【狮子口观景台】

【清岚寨露营基地】视角

左下白塔为桐柏宫

后来天色渐暗,云霞更多变绚烂,赤城山上的古塔在红紫色的暮色之中,仿若穿越回盛唐;

孟浩然云“坐看霞色晓, 疑是赤城标”;
天台古有“赤城之名。古人诚不我欺,今日一睹其本色真容;

赤城山

天台大瀑布:银河倒悬玉娇龙

天台山大瀑布是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区的核心景观,是天台两大地标之一;

晋孙绰《游天台山赋》云“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借道”,
落差325米,最宽处达100米的天台大瀑布,堪称中华第一大瀑布;
大瀑布1600年前就闻名,诗仙李白曾作诗云“龙楼凤阙不肯走,飞腾直欲天台去”

断流60年近几年年才重新开放;

虽然断流后新的水源是人造的,来自上游的桐柏水库;
但是飞瀑之壮观震撼,山色之瑰丽奇秀,冠绝东南;

拾级而上,全部九级瀑布层层叠叠,且水量丰沛,响声如雷,起初仅仅是飞珠溅玉般的水珠,带后来水雾弥漫全身,直接给你一个透心凉;
所以去看瀑布最好穿着雨衣;

——大瀑布旅游贴士——

门票:50(21年去的时候要100元。。。)
和琼台仙谷联票80元

(联票购买渠道:APP上没有联票,要去wx号:【天台旅游景区购票】)

交通:天台高铁站-【天台7路】到【水厂路口】下-转天台8路到【琼台仙谷】下

琼台仙谷:百丈风雷劈鸿蒙

琼台仙谷是和大瀑布景区连在一起的;走到大瀑布的顶端,从另一条路上往下走,就是去到仙谷,这样就不用再爬一边山了;

【琼台仙谷】是一处比较典型的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以奇峰迭起、怪石错列、飞瀑轰雷、仙湖碧潭等闻名;
著名的有“李白题诗岩”、“仙人聚会”、“双女峰”、“元宝石”、“佛手峰”等景点;
诗仙李白在《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中就如此写其绝景“百丈素崖裂,四周丹壁开。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但见瀑泉落”

【凌云栈道】

八仙湖

会仙桥

仙谷天生石桥

沿着建立在峭壁之上的凌云栈道走了一半的路程,本来就阴沉沉的天陡降暴雨,
这“搬到银河往下倾”的大雨,立马让人湿身;
烟雨凄迷,如入仙境。
所谓“少年听雨歌楼上”,如今听雨天台山,梅雨湿衣衫;


在琼台仙谷的山路上看到了很喜欢的一首诗歌,出自宋代道教圣人紫阳真人张伯瑞(他是临海人,所以台州府城的紫阳街就以他命名),正是他在天台开创了道教南宗;
“刀笔随身四十年,是非非是万万千。
一家温饱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
紫授金章今已矣,芒鞋竹杖任悠然。
有人问我蓬莱路,云在青山月在天。”

有人问我蓬莱路,云在青山月在天。
这联诗也算是这一年多行摄路上的写照和总结了;

——琼台仙谷贴士——

门票:32元,会仙桥额外40元;和大瀑布联票80元
(联票购买渠道:某程上没有联票,要去wx号:【天台旅游景区购票】)

交通:
天台山高铁站—天台1路到【济公站】——转【天台513路】到【桐柏岭】下,打车或者步行1.8公里;
所以天台还是适合自驾;
游玩时间:1.5小时
注:建议和天台大瀑布一起游玩,可以直接送山顶走到山谷,是 比较省力的路线;

桐柏宫:道教祖庭分南宗

位于天台桐柏山上的桐柏宫,名桐柏观、桐柏崇道观,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南宗祖庭,九峰环抱,碧溪前流,是中国道教南宗祖庭。
这里曾是道教第一部藏经《桐柏宫小道藏》的汇集编撰之地;

道教在天台的鼎盛时期为唐代和宋代。那时,楼台争耸的宫观有三十六处,有千僧万道的规模。
一直作为领头羊的桐柏观,成立于吴赤乌元年(238),由孙权遣葛玄开创。到最盛时期,仅桐柏道观一个宫就“接客可容千众”。

桐柏宫和许多宗教场所一样历史上几经兴废;1973年,桐柏水库建成蓄水,桐柏宫址沉于水底,部分建筑和文物移往“鸣鹤观”。

《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新建的桐柏宫在桐柏水库边上,有灵官殿、真武殿、御碑亭、大殿、紫阳楼的建筑;还有四年制的道学院;能看到很多道士再次学习修行;
(科普小知识:著名的天台大瀑布断流后,新开发景区的水流其实是人造的,就来自桐柏水库;)
听说还有一座鹤庐,养着两只极具灵气的仙鹤,但没机缘得见;

桐柏水库

佛陇古道:霞客芒鞋指西东

国清寺外,古木参天,碧溪环绕,虽然天气炎热,但国清寺一直给人绿意葱茏的凉意和清爽之感;

寺庙外的那座横跨赭溪的古桥,叫做丰干桥,是为纪念唐代国清三贤之一丰干禅师而建,至今仍挺立着不老身姿;桥一侧有“双涧回澜”题壁和“一行到此水西流”石碑;


“十里松风九里泉”的清凉法界,除了“禅房花木深”之外,还有避暑消夏的好去处;

两次夏天去,寺外溪水处都有很多人在玩水避暑;

国清寺旅游的人还会在寺庙外看到“霞客古道”的指示牌;
霞客古道是古代宁海通往天台的要道,约建于唐代,约建于唐代,现存古道多为卵石铺面;按《徐霞客游记》中所述行程路线,途径宁海西门、梁皇古驿站、水母溪、松门岭、筋竹庵、弥陀庵等,古道约为50公里。

其实在国清寺门口一直往上的山路,包含霞客古道,还有一条清凉且宝藏的小众自驾路线-【天台佛陇绿道】
天台古有塔院、修禅寺、太平寺、说法台及其周边地区通称“佛陇”之说,故称佛陇景区——

南起国清寺,沿着山路,经岭脚、金地岭、水磨坑、北至石梁片区龙皇堂,全长12.3公里,一路古村、古寺(高明讲寺、智者塔院等),更有“霞客古道”穿插其间,非常适合溯溪、自驾、徒步;

我是第二度去完国清寺后,自驾沿着佛陇古道北上石梁;中间一段又窄又险,而且多弯起伏,非常考验自驾功力;

听当地居士说,这是天台老路,就是国清片区的僧人们要去石梁通玄、方广华顶等寺庙,都走此路,来回起码一天;

沿途满目青翠,有人在接山泉水,有人在山涧溪谷里纳凉;
车行海拔预告,松风阵阵,能俯瞰到天台县城;

贫僧看到都想还俗

——佛陇古道贴士——

导航:“国清寺”,
注:但车子开到国清寺景区里面,如果有保安拦着,就说去“智者塔院”,车可停在国清寺边上的【天台宾馆】

线路指引:
徒步路段:国清寺-隋塔-霞客古道;
自驾路段:天台宾馆-西冷坑村-高明讲寺-智者塔院-螺溪钓艇-水磨坑村-兴龙湾村-龙皇堂-石梁景区;

智者塔院:岩岩松壑塔头风

“名山埋佛骨,万八丈烟云供养”

作为天台宗的发源地,天台寺庙群可不止国清寺;
佛陇古道上的重要一站就是天台宗的一处圣地——【智者塔院】

智者塔院,俗称塔头寺,真觉寺,位于浙江天台县城北金地岭、银地岭交界处。
是中国佛教天台宗创始人——“东土释迦”智者大师(538-597年)的初修之地也是其肉身塔的所在地;

《国清寺志》云:「周围古松蔽日,修竹凝翠,更兼地势高峻,正风猎猎,清凉幽静。」素有“高明幢,塔头风”’之称;
而要找寻这一座寺庙,也不是那么容易;
寺庙不能自驾到达,需要把车停在山路边,然后取道山路石阶,方能在山回路转之际,寻访到柳暗花明的深山古刹;

塔院始建于隋开皇十七年(597年),智顗圆寂于新昌大佛寺,遗体被送回天台。寺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建。

由于来天台的普通游客,国清寺是必去的,所以离开人头攒动的国清景区,到了塔院里,愈发清净古朴;

其实从公路缘着石径到塔院,五分钟不到;

寺前照壁上“即是灵山”,意为这里就如同印度的灵鹫山-----释迦牟尼佛修行的地方。智者大师创立了天台宗,开创了中国佛教的新纪元,后世尊称“东土释迦”,天台山也因此有了“灵山再现”之誉。

整个塔院非常小巧,但看点颇多

智者大师肉身塔:肉身塔用青石制成,连座高约7米,2层6面;镂刻精细。但由于各种原因毁坏后于1980年重建


在整理资料是还找到了100年前日本学者所拍的肉身塔原物照片;

塔殿前的狻猊石兽充满古意,光影斑驳,熏香缭绕,正值佛号阵阵,时光似乎在此凝固;

院内有唐元和六年(811年)翰林学士梁肃撰、台州刺史徐放书的《智者大师修禅道场碑》(即唐碑)一座
修禅道场碑有云:“门人比丘法智,洒扫大师之旧居……得大师之门者千数”,可以想见当时盛况。

百年前日本学者拍摄到的肉身塔照片

而在抬头之际,蓦然看到一块匾额,竟是光绪十六年曾国荃(曾国藩弟)敬献之匾额,按照年数也超150年了;
匾额应该新修过,但当年曾国荃贵为湘军二把手、太子太保,和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国藩共同平定太平天国之乱,挽救清朝气数;
他和天台及塔院的缘分,资料也未查到;就留个遗憾吧
毕竟万事非要刨根问底;

室外还有一座般若心经奉纳塔,此为1989年日本天台宗,为纪念比叡山开山1200周年,百万信众书写1200卷心经建塔供奉,朝拜祖庭而建;

另存3座天台宗法师古墓:“唐天台教主荆溪尊者湛然大师”、“唐法集宗章安
尊者主持灌顶大师”、“明传林教观幽溪传灯法师”

——智者塔院贴士——

位置:国清寺外7公里处,佛陇古道边;

导航“智者塔院”,车子无法直达,需走山路5分钟;

线路:按照导航,过“高明讲寺”,在公路边上停车,看到上山石路,小房子岔路口【左侧】往上就到了(如下图指引)

看点:智者大师肉身塔、塔殿前狻猊石兽、3座古墓、般若心经奉纳塔、唐代石碑

附近:
佛陇古道:国清寺-隋塔-霞客古道-西冷坑村-高明讲寺-水磨坑村-龙皇堂-石梁景区;

永福桥:山回路转现惊鸿

而且从国清的佛陇山道(以前的小山路)一路自驾,沿着大泄线途径慈圣村时,还偶遇一座古石桥“永福桥”——单孔弧圆型石拱桥;
始建于清朝,长42.8米,净跨18米,跨度仅次于泰顺彭喜溪桥、新昌吉安桥、在浙江的古石拱桥中跨度列第三;桥面宽5.4米,高15米,面为鹅卵石铺设;

古桥四周青山环绕,高跨碧波,宏伟且古朴,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感;
若然下到桥底下,抬头仰望,就知道高15米的古桥是多么的壮观;
蓝天白云掩映下,水中的倒影也逼真的宛如双生一般;

几年行摄路上,也见过不少古桥,如大运河上的广济桥、拱宸桥,四明山区的白云桥以及廊桥之乡丽水的永和桥、护关桥等
但忽然闯入眼帘的永福桥,以其震撼的高度和优美弧度令人深深难忘,这或许就是旅途中不期而遇的惊艳馈赠吧;

大竹园村:太白覆舟谈笑中

离开石桥,在驱车10分钟左右就到了大竹园村;
大竹园村算是天台比较小众的地方了,村子北距石梁镇约17公里,在新昌天台的交界处;

别看他名头没有天台其他景点大,却是浙东唐诗之路天台段的起点,同时也是唐诗之路水路的终点。

据说当年李白的就是沿着此水路访天台山;吟诵着“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
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行舟至大竹园,船无法继续前行,就覆舟于岸上晒干赋诗,改走陆路;

千年过去,这些传说到底是真是假也难以考据,但此地依山傍水,风景清幽,有长溪如带,飞瀑如龙,茶园座座,果园飘香,很适合露营、戏水、行舟,是个亲近自然的好地方;

村落也依此传说建有“扑船码头”。趁着诗画浙江以及乡村振兴的大战略以及浙东唐诗之路的历史,正打造唐诗文化旅游村。

总体来说由于此地还不算是成熟景区,所以非常清净;
晚上星月在天,虫鸣阵阵,一早看到村民牵着马匹装卸物料;

——大竹园村贴士——
地址:浙江台州天台县石梁镇
导航:大竹园村
入住:天台“发现艺家”民宿
区位:离石梁飞瀑景区10公里,20分成车程;离国清寺以及天台大瀑布35公里,50分钟车程;离天台高铁站40公里,1小时车程;
附近:迹溪村、石梁飞瀑景区、铜壶滴漏等

发现艺家民宿:清风明月与君同

循着盛唐诗人的足迹,水路双栖,来到这个山清水秀且文脉悠长的大竹园村,入住的是天台“发现艺家”民宿;

民宿背依青山,面临长溪,位置绝佳,风光秀美;


民宿有多重宽敞的房型:景观房、亲子房、露天阳台房等;
而且设施齐备:露天泳池、小花园、棋牌房、公共影院KTV等;
除了选址考究,主理人还因地制宜,让前来入住的客人进一步亲近自然,组织对面的溪谷处桨板、露营、山洞巡游、飞瀑纳凉、夜间摸螺狮等野趣活动;

主理人是位浙大系的设计师。整个民宿的选址、设计等都是他一手操办;
主理人直言工作上的高强度以及很多不喜欢但必须参加的应酬活动,让自己的身心都越来越反感;
于是有了这样归园田居式的做民宿的想法;

太多的人无法脱离红尘和俗世名利,但一抽空就想着遁入山野,亲近自然,追寻片刻的放空,这或许就是近年来民宿越来越发达的原因吧;
但浙江虽然作为民宿发源地。其实整体民宿还是粗放化发展和管理,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经济发展,也存在诸多弊端;

导航:天台“发现艺家”民宿
(老板在新昌还有一家民宿)

地址:浙江台州天台县石梁镇竹园村

迹溪村:华顶百越玉纸筒

“问我今何适? 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 疑是赤城标。”

天台以寺庙、飞瀑、名山闻名,但二度走访间,这颗浙东唐诗路上的明珠,诸多古村也颇有看点;
上述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舟中晓望》,据说写的就是天台的一座古村——【迹溪村】

【古村简介】
迹溪村,位于天台石梁区域,有着600多年历史。因汉代隐士高察到此而得名。源自华顶山的溪水穿村而过,村四周山青竹翠,碧水环绕。
于2018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

【区位优势】
村东为华顶国家森林公园,浙东剡溪之源头,狮子岩峡谷;南邻石梁飞瀑,西有铜壶滴漏、水珠帘、全国唯一规模的梯田百合花园;北接新昌菩提峰;

迹溪村全村海拔在600—900米之间,森林覆盖率高,平均气温较城区低3-6度,既是氧吧也是避暑胜地,有着“浙东小莫干山”之称;

看似平平无奇的“古村”,其实有非常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价值所在;

这里是桥多古建多——
普安桥、鹊榆桥、广湾桥横跨村口水源的三大古桥,看样子可都是上百年的历史了;还有万竹楼、松鹤楼等古桥古建;
从村口普安桥的古道有游步道,可以爬山俯瞰整个“船型”古村;

普安桥

村口徒步古道

鹊榆桥

广湾桥

原竹造纸技艺是迹溪村的又一大特色,因为村周围的高山上有绵延5000亩的竹海,给造纸提供了大量原料;
史载“伐竹造纸,史书有载,江浙最久”;
迹溪所产“玉版纸”连苏轼都赞不绝口,称其比当时(北宋)的澄心堂纸还要好;可以说是台州的“宣纸”;
村里至今还留有以竹子为原料的传统造纸土作坊。

民谣传“迹溪本是京城里,穿着鞋袜任我嬉;百米干柴岩骨水,纸筒一响,吃鱼吃鳖”;
除了造纸,古村的中药材以及百合花也很出名;

不过在历史上名甲东南的重镇,如今却十分安静祥和,一如在角落处晒太阳的老人们一般;

在拍摄村里的几座古桥时,向一位问起这座村子具体有多少年历史了;一位老人摆摆手说自己也说不清楚了,传到他这一代已然26代;

皓皓天风,湛蓝天空,松风响过几阵,便换了人间;
人生代代无穷已,古桥年年忘相似;
迹溪村,和之前走过的许多小众古村如:新昌西坑村、松阳呈回村、苏州东山村等一般,应该算是古村名录里面难以继续发展和扬名的一类了,旅游特殊性以及特色都相对不够,镜头中记录保留着的古桥古建也不知能存在多久;

——迹溪村贴士——

地址:浙江台州天台县石梁镇

导航:“迹溪村”

看点:普安桥、鹊榆桥、广湾桥、万竹楼、松鹤楼、古法原造纸厂等

周边:石梁飞瀑景区、铜壶滴漏(废弃景区)、大竹园村、狮子岩峡谷、华顶讲寺

铜壶滴漏:石潭嵯峨且峥嵘

天台这么一个山水胜境,除了问道礼佛,古迹寻幽,当然也要倾心于纯粹的自然风光;

于是从迹溪村的小山路,开了40多分钟的崎岖山路,去了一个废弃的景区——【铜壶滴漏】


铜壶滴漏是天台石梁飞瀑大景区中的一个,在石梁东北方2.5公里的铜壶村附近。
直接按照“铜壶滴漏”导航,按着民宿老板的指示,从“铜壶人家”的住宅外面的吊桥处,下到废弃景区;

此地是一片深山峡谷,总共有两个飞瀑;
第一个是因地层裂陷而成的腹大口小的壶形两级瀑布,壶高15米,径达7米;突兀壁立,高耸天际,很象一把硕大无比的铜壶。因而得名“铜壶滴漏”

上级瀑布十分秀珍,但潭水碧绿
下级瀑布更高俊,连同“铜壶”怪石,有着更加震撼的视觉冲击力;总体水量不大,看点是在怪石;

再走十分钟不到,就到了第二个飞瀑;整体比比铜壶处的瀑布更宽,水量也更大。加之碧水寒潭,好像白龙从天而降坠入水潭,人称“龙游涧”;

可惜了不会游泳,在炎炎夏日,有这么一个水潭做自然冰箱该多舒爽;
但水之清冽澄澈,好似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水中的游鱼以及小小的娃娃鱼成群出动,充满野趣;

不过铜壶滴漏寂寥无人,只闻松涛,不见人迹,呆的久了也颇有《小石潭记》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之感;

——铜壶滴漏徒步贴士——

地址:浙江台州天台县石梁镇铜壶村

导航:“铜壶滴漏”(注意不是石梁飞瀑景区里面的滴漏)

【路线指引】如果从南面国清方向开到,会穿越一个坑洼的【隧道】,口子写着铜壶景点尚未开放的【告示牌】,(如下图1)

我从北面迹溪村方向往南开,由小山路直接到“铜壶人家”农庄;

入口:
有上下两个入口,可以走环线;
按照导航,开到一座房子叫做“铜壶人家”(图下图2),走过【吊桥】,就是从上往下走;

出口:走完一圈,可以从有做废弃景区房子出(下图3),但需要山路走七八百米回“铜壶人家”取车;也可以原路返回,但重新又爬山了;

长度:4-5公里;

时间:1.5-2小时;

注意:由于废弃景区,无人看管,孤身别到深潭里;

附近:石梁飞瀑景区、大竹园村、华顶讲寺、通玄寺、迹溪村、慈圣村永福古桥

通玄寺:心外无法起吾宗

访天台奇遇记的最后一站,是这座独特小众的的佛门圣地——【通玄寺】

位于石梁通玄峰南麓的寺庙,前有香炉峰、瑞狮岭、鳌鱼岗拱卫,有观音洞、罗汉岭、铁船湖等胜迹。历史悠久,而且历代高僧辈出,是观音菩萨、韦陀菩萨的感应道场;

【历史渊源】
始建于后晋天福元年(936年),为法眼宗第二祖德韶国师在天台山创建的第一座寺庙;德韶国师写下著名的禅偈:“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即此一偈,可起吾宗!

【万法宗源】
在吴越王钱弘俶护持下,德韶大师在天台山先后建立了十三座道场,大兴禅法;并应天台宗羲寂大师之托,向吴越王谏言遣使高丽、东瀛笈取国内散失的天台宗典籍,为天台宗的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唐代在有不少僧侣同时来中国求学,所谓的"入唐八家",就是指最澄、空海、宗睿、惠运、圆行、常晓、圆仁、圆珍等八人;
最早前来的最澄开启日本天台宗的,他和和创立密宗的空海,他们最大的贡献,是将中国传去的佛教加以日本化。

由于天台日本天台宗的祖庭和渊源所在;
所以整个天台包括本片去到的国清寺、通玄寺、智者塔院等地方等每年都有很多日本信徒及僧人前来;
听了通玄寺居士说才知道,日本星野集团还专门在石梁开了一家高级酒店;

【重建故事】
近代寺庙倾颓,在国清寺法主可明大师的倡议下,对通玄寺进行重修;
整体重建建筑风格为唐、宋式;但大部分都还没修建起来;

新建的这座出片的庭院,是禅房和客堂,会有僧人、义工、居士等居住修行;
听说连刘诗诗等明星都来拍写真;

【生灵】
寺庙虽未完全完工,但收养的小动物很多,我还没进寺庙就看到很多狗子,后来进了寺庙各品种的猫也很多,在庭院后面还有两头灵气十足的梅花鹿;

这条也是网红狗了

【感恩际遇】
通玄寺是本次台州四天行的最后一站也是时间花的最久的;
高温下的持续高强度消耗,让人摊在庭院里又饿由累,一位大师过来询问,后来竟然煮了碗面给我吃;
事后才知道是国清前主持可明大师的坐下弟子,和现任国清主持是师兄弟关系;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后来受通玄寺居士邀请,参观了通玄寺庭院内部,也尝到了居士泡的天台华顶云雾茶;

除了天台宗,天台山的茶道,和杭州径山寺径山茶一样,也是日本茶道渊源之一;

天台山的茶被称为“江南茶祖、韩日茶源”;天台山不仅是江南最早的茶叶栽培地之一,中国茶道思想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与朝鲜半岛、日本佛茶交流传播的圣地,
作为中日佛茶“罗汉供茶”发祥地,而且还首次点出了“茶禅一味”这一茶道最高境界;

日本天台宗创始人——最澄入唐求法至天台山国清寺,带去天台山茶叶与茶籽,
种植了日本境内最古老的茶园。
而被誉为日本“茶圣”的荣西禅师于宋代前来求法,前往万年讲寺求得茶籽、茶树带回日本,使得日本的茶文化得以传播;
后来日本发展出了自己的“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中国大陆茶人多有赴日访古,茶界一直流行着“日本回流器皿”,这就是后话了;

【居士和僧侣修行日程表】

国清前主持可明法师像

浅析通玄寺·庭院形制,及中日建筑渊源差别

关于通玄寺(庭院)发到网上后,想不到因为庭院形制问题,迎来了中日建筑源头及传承等诸多争辩;
有很多人和我当初一样,秉持着日本建筑技艺基本源自中国的事实,就盲目的说这个庭院为唐宋建筑;
却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太太泛泛而谈了;

经网友提醒以及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加以比照;修正了看法,进行了自我纠偏。

日本建筑概览】
汉代起,日本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公元8世纪的奈良时期,日本开始大量吸收中国的盛唐文化;
日本佛教建筑而言,总体分为“和样”、“禅宗样”、“大佛样”;

-平安时代(794年-1192年),日本最澄、空海等诸多僧人旅唐,继承唐代建筑样式就是“和样”;

-东大寺重建时,吸收了中国宋代建筑样式的样式,被称为“大佛样”;
源头可追溯到福建一带,但大多是本土化新样式;

-禅宗建筑的样式称为“禅宗样”。
镰仓时代(1185—1333年),日僧旅宋归来,禅宗传入日本

-江户时代(1603—1868年),日本才有能力建造本宗派样式的伽蓝。

【中日古建筑对比】
以下列举一些个人走过的江浙一带的寺庙观宇古建,由于唐代都在北方,尚没机缘亲眼得见;所列都是北宋以降,但按北宋建筑官方奠基《营造法式》,还是宋承唐制,在斗拱比例、屋檐坡度、出檐的长度等方面,历代都在变化,就不详细述说了;大家还是看图吧

宁波保国寺大殿(北宋)

苏州玄妙观三清殿(南宋)

武义延福寺大殿(元代)

景宁时思寺大殿(元代)

再看梁思成先生和营造学社所发现的、打破日本学者“中国本土已经没有唐代建筑”谬论的那座寺庙
——亚洲第一佛光——五台山佛光寺;
以及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主持修造的招提寺
(由于都没看到实物,只能拿效果图举例)

图片都来自【艺旅文化】

招提寺最早修建时完全是唐代移植,但近现代翻修后,加入了日本本土的“小屋组”,现存屋顶坡度陡了许多,外观失去了唐风;

台州临海龙兴寺;近年来新造的仿唐寺庙建筑;

现在我们就来以通玄寺的那座庭院,简单做个分析;

⭐️【推拉门】
汉朝长乐宫遗址有类似建筑形制,唐朝已有隔扇门,但不在宗教建筑中使用。
日本只会使用推拉门(幛子)、板门,几乎没有隔扇门,
在奈良时代只有板门,大量使用推拉门的建筑,自寝殿造以后到书院造才盛行。

有看到说《日本建筑词典》指出,日本推拉门源自中国屏风,从日本称之为“明障子”、“襖障子”,是源自中国的“幔帐”和插屏;
但近就日式推拉门的受力方式以及后世与中国的分道扬镳看来,个人的看法是两者推拉门基本上可以说是日本建筑体系自主创新的结果。

加之通玄寺庭院的栏杆式抬高和推拉门样式,整个庭院就是经典的近代日式风格;

图 2左:为宋《营造法式》中记载的格子门。

图 2右:为中国古画,形式类似尚有差异

⭐️“兽面脊头瓦”(鬼瓦)

中国南北朝至隋唐的兽面瓦当,是日本鬼瓦的源头,中国的建筑部件“脊头瓦”传来异化形成;
这种雕有兽面的瓦件在宋代以后减少,在明清彻底消失;
日本一直普遍使用,镰仓时代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鸱尾,成为正脊端头的主要装饰;

图3左:山西忻州九原岗 北朝墓建筑壁画;

图 :日本鬼瓦及鸟衾及日本明代风格寺庙:万福寺

⭐️“翘头筒瓦”(鸟衾)

“翘头筒瓦”者,为《营造法式》中的“瓦头子”,

图:敦煌壁画,屋脊端头突出的圆形筒瓦

图5下:北魏宁懋石椁的脊头筒瓦

日本“鸟衾”的源头,是中唐时期出现的筒瓦;
平安时代开始使用叫鸟衾的勾头,不与鬼瓦接触,直接上翘。
(通玄寺仍接触)

我们可以把仿唐建筑中出现的“鳥衾”,称作是一种中国建筑的“回流”;

⭐️【华废】
如下图,对比可见,通玄寺庭院的华废更近日式;

【参考内容】
建筑史学刊——
日本佛教寺院建筑之类型和样式的意义——以构建东亚木构建筑史为目的》(铃木智大 原著,唐聪 译)
建筑史学刊——
《孙毅华:从敦煌唐代及西夏壁画看两种垂脊头瓦饰的演变》
以及知乎,百度等网络内容

【综上】
日本很多建筑样式确实源自中国,但大多经历本土化改造及创新,但以通玄寺(庭院)为例,确定为日式;
评论很多“宗源说”、“祖庭说”都正确,“以wo代唐”虽然难听也算正确;
中日之间虽然一衣带水,但情感上来说很复杂;加之近来一些事件的推波助澜,确实会令人有偏激的看法;

有句诗说“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但明月已然是两乡,不管是上文提到的“茶道”还是建筑风格;
我们应当有大国风范和源头自豪,不妄自菲薄,也不能夜郎自大,抱残守缺,通过各种历史及实例,也要承认日本所做的本土化吸收和改造,基本是独立于中国传统之外的新生事物了;而且现在日本建筑及上文提到的“茶道”对中国的“回流”,也是个不争的事实;

“一个民族的自大和自卑,都源自于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无知。
只有了解自己民族的过去,才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产生深沉的民族自尊”
梁思成先生的这句话应该能给大家悟一悟;

现在看来要了解自己民族的过去还不够,还得睁眼看看世界,这能到达“客观立场”的知识储备和平和心态;
可是有那么多人以去过多少个国家而沾沾自喜,却不肯花时间好好的看看自己祖国的城市和文化遗产;
有那么多人自诩会多少种外语,却忘了这个文明和语言未曾断绝过的华夏古国曾经的文化辐射圈是多么的广阔;

在网上看到的大多是不明原因的瞎争论,网络给了人们另一幅奇怪的面孔:可以说话不负责,可以作出出格鲁莽粗野的言行(而现实中或许不是这样);
我们兴许不能简单定义其为杠精,这是网络化时代下对于人们心态言行的扭曲化效应;

苏格拉底曾有过一句名言“未经受过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但这是一个娱乐化时代,当他们在留言完后,谁又会不偏不倚,放平心态,就算不是不是专业学者,谁会去花点时间去看看一些关于中日建筑的科普或学术文章呢?基本不会。
就如犬吠终日,什么都没学到什么都没反思,还会继续在其他地方如跳梁小丑般现世;

后记:提笔再忆复相逢

自从写长篇线性的大地理游记开始,很少会单独花费笔墨写一座小城市的详细内容,或许是太喜欢天台——这座心中的“圣城”了吧;
而整个台州,整条浙东唐诗之路,以及之前走过的丽水等浙江山水,仙居临海松阳、景宁、龙泉、遂昌新昌、余姚。。。。。
整个诗画浙江遍地都是这般如明珠般迷人又底蕴深厚的小城,等着我们去挖掘和相逢。

徐霞客那样“朝碧海而暮苍梧”的生活和毅力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但把生活主观能动地过成诗,还是够得到的。

——天台3天自驾攻略——

【路线】
D1天台大瀑布-琼台仙谷-桐柏宫-天台山路自驾(狮子口、清岚寨)-住天台县城
D2:天台博物馆-国清寺-智者塔院-大竹园村-入住发现艺家民宿
D2: 迹溪村-铜壶滴漏-通玄寺--回程;

【交通】
天台刚通高铁,靠近国清片区和县城,离石梁较远;
大景点有公共交通,但更适合自驾;

天台其他景点】
国清片区:赤城山,高明寺,济公故里,后岸村等
石梁片区:石梁飞瀑,华顶山国家森林公园,华顶寺,方广寺;

——历史游记参考——

《跟着诗文游浙江一: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
https://bbs.youxiake.com/y/1045250.html

《跟着诗文游浙江二:大运河诗路文化带》
https://bbs.youxiake.com/y/1045419.html

《跟着诗文游浙江三:钱塘江诗路文化带》
https://bbs.youxiake.com/y/1045570.html

《江南三部曲:古镇系列》
https://bbs.youxiake.com/y/1044899.html

《江南三部曲:古村系列》
https://bbs.youxiake.com/y/1044812.html

《江南三部曲:寺庙系列》
https://bbs.youxiake.com/y/1045128.html

丽水8天深度自驾游:江南真正的底色,浙江屋脊的风骨》
https://bbs.youxiake.com/y/1045046.html

川西游记:此生必去系列,见人间最美秋色》
https://bbs.youxiake.com/y/1044719.html

《从未见过的贵州游记:历遍河山,现实魔幻,》
https://bbs.youxiake.com/y/1044478.html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