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用弹指一挥来感慨人生的短暂,高人用逝者如斯夫来感叹岁月流逝的无情和恐怖,我们凡夫俗子大多用时光如梭来形容时间之易逝。没有丝毫玩笑,真的感觉时光如梭,在不知不觉中距离我上次回厦门已经过了十二个春秋。7月14日回厦当晚,见了久未谋面之学弟、同窗乃至同床,没有莺歌燕舞,只有杯筹交错,笑语晏晏。席间昔日同乡兼老友老谭提议爬山(未洞悉其小心思和恶趣味),稍微小议,和同宿舍老唐,建铭初步达成了第三日下午一起爬洞房谷的决议。 考虑厦门气候的炎热,决定第三日下午四点从洞房谷开爬。
第三日中午在老谭豪宅和几位老友小酌嗨聊之后,准备出门之际,看到老谭家门口有一大提小瓶矿泉水,稍一犹豫,在建铭建议和协助下我把整个背包装的满满当当,后面方知这是多么英明的决定啊!闲话不表,三人开车去地铁口接上老唐,直奔洞房谷。山脚下停好车,行一段水泥路后,见一大榕树下立一巨石,巨石上有洞房二字。榕树下有一天然石洞,传言古时有穷人结婚无处居住,在此行周公之礼,喜结良缘,遂名洞房谷。洞房巨石前,将近二十位年轻人在热热闹闹的组织合影,旁边围观的我们四位年近半百的老人不禁感慨和羡慕起来,年轻真好啊(有无嫉妒恨的暂且不表)。在年轻人合影之时,我们几位在潜意识担心被年轻人追赶的压力下,无暇拍照立马急行军。轻松疾行不多会,到一近乎九十度,高十多米的斜坡下。斜坡之上有几株高大榕树,榕树的粗壮根须深入石缝并布满了整面斜坡。老谭作为半资深老驴一驴当先,带头手抓树根脚踩树根或者石缝攀爬起来,我们同宿舍三位紧随其后。登到一半,因攀爬之人太多(厦门著名徒步线路,驴友太多),有一分多钟头顶人不动了。在此不上不下之际,我有点小尴尬并带些许紧张。幸亏不一会上面人动了,腾出位置,我们才得以继续前行(现实中亦如是,上面必须有人腾位置,下面人才能安全体面的继续上啊)。根须之上,是块长度七八米,斜度近六十的光滑大石头,四个人手脚并用一口气冲了上去,避免了退回来掉下悬崖的厄运。大石头之上,我们择一平坦处,让刚才那帮合影的年轻人(年轻人就是猛啊)帮我们拍了几张照片以作纪念。在老谭头驴领路下,经过将近两个小时常规的林间小道穿行,我们疲惫不堪的到达了逍遥谷(怀疑此处为丁春秋隐居修炼之处,后续有时间当来考证)。至此处,满满一背包水被我和建铭老堂消耗殆尽。我第一时间脱下身上速干衣,拧下了至少半斤汗水,接着窜到水龙头下清洗一番,又用背包里的空瓶子灌了一瓶山间自来泉水畅饮起来。四人在谷中闲聊打屁之际,间或讨论了一下后续行程。我和老堂,建铭一致决定走最快最近线路下山。老谭貌似忠厚的给了我们两个备选项。但是,议来议去,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乖乖的跟着老谭往跳跳谷方向行去(人生感悟,要随时提防身边猪一样的队友,后面方知这是一个多么错误和痛苦的决定)。在老谭若干次十分钟就到跳跳谷的保证下,经过将近一个小时连吃奶力气都使出来的急行军,在落日余晖的沐浴下,我们赶到了跳跳谷。极目远望,全都是一个个巨大无比滑不溜丢的大石头。石头与石头之间或相连,或有石缝,石缝大处有的接近跳跃极限的宽度,相连处有超过个人攀登和下跳的极限高度(滑溜溜无处借力,还要担心不成功跌入深渊的隐患)。在老堂和我对老谭的不停贬损和老谭一次次五分钟就到的忽悠下,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痛苦不堪,惊心动魄的跋涉,在黑漆漆的夜里我们终于摆脱了大石头蛋子群,到达了一段山间土路。靠着微弱的手机电筒光亮,又走了十分钟左右,在七点五十分我们终于完完整整的回到了人世间。那一刻我才深切认识到文明世界的光对于黑暗中的我们意味着什么,对于人类有多么重要。那一刻我对无我相这话嗤之以鼻,因为肉体近乎虚脱的痛苦和精神的愉悦是那么真实的存在。
通过此次穿越之旅,总结三点,一是凡事须量力而为,莫逞英豪,该低头时必须低头!二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话某种程度上也是道理的!没有退路的情况下,人会迸发出平时没有表现出的能力(黑暗中跳跳谷跳跃之际,好几次我都产生了要原地过夜或者呼叫救援的念头)。三是以后必须多加运动,恢复体能,避免被我大学时候所藐视的运动渣人老谭之流耻笑!
此次爬山穿越,是我人生旅途中值得我浓墨书写一笔的重要活动!感谢老谭的领路,感谢兄弟们的参与和配合!时光如梭,不知不觉我从厦门回来已一月有余,因最近有感于自律之重要,所以强迫自己絮叨一番,给生命中值得纪念的活动留个见证。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徒步旅游好线路
树根就是很好的攀爬工具
还是很难的啊
特别的攀爬工具
又是开心的一天。
登高望远 很舒服
这个景色真不错。
很想去的地方
登高望远的好地方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