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去爬雪山了,是以往她只在书中和视频中见过的那座高耸入云的雪山,她要走进那个海拔7556米的蜀山之王贡嘎山。
俗话说得好,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让我们一起在这篇文字里跟着她,沉浸式走进贡嘎,爬上那玛峰吧。
有很多人不懂,为什么这么辛苦,这么虐,吃不好睡不好,风吹雨淋,阳光暴晒,甚至还有生命危险,你还是要去!
你为什么要徒步,为什么要去登山?
电影《绝命海拔》有一段很经典的对话:
“我没有对我家人说的,我们登山的真正原因......”
“当我在家时......”
“常常感觉到......”
“背后跟着一大片乌云......”
“就好像忧郁症......”
“而当我来到这里时......”
“去任何一座山......就好像被治愈了,感觉就像重生。”
“那你现在开心吗?”
帐篷外,下着雪,刮着着大风,温度很低。
“并没有,我现在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了。”(哈哈大笑,开着玩笑,其实很开心)
“这有够痛苦的.....对,像是自虐。”
樊登有一段话,很出名。
如果你觉得很疲倦,压力很大。一定要去高海拔的地方,并且进行艰辛的活动。
因为在高海拔的地方缺氧,大脑无法思考。而此时你要进行艰辛的活动,你根本无暇去想其他东西。
身体也许会很累,但是你的灵魂会得到彻底放松。
如果你是去低海拔,特别是海滩的地方。
那里繁华,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缺。你的压力只更大。
所以我想,也许,这是一种自我修复的方式,在这过程中会慢慢自愈,获得重生。
有时候在重生的路上,也是一种自我修炼,在这艰辛的路上,眼睛会更加通透,灵魂会得到洗髓,会学习到很多东西,会认识很多人,会明白很多事情。
该放下的要放下,该追随的要努力追随。想清楚了,想明白了,才能重新启程。
【山峰简介】
那玛峰位于四川甘孜州康定县境内,为贡嘎山卫峰之一,海拔5588米,为典型的初级技术型雪山。
山顶部分为一巨大的远古冰帽覆盖。攀登难度不大,为冰川裂缝及冰雪坡攀登,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可由冰舌末端大本营一天登顶。
山峰景色极佳,可以清楚看见整个贡嘎西北山脊和主峰。
【背负系统】登山包/格里高利DEVA 65L。
【睡眠系统】帐篷/三峰,睡袋/黑冰Z700,防潮垫/山之泉 鹰99,睡垫/seatosummit。
【炊具系统】气罐/火枫G2,炉头/柯曼 XD-2NE,钛锅/牧高迪1.2L。
【保暖系统】
主要衣物:防风冲锋衣/montbell雨舞者,防风保暖软壳裤/土拨鼠M1,保暖厚羽绒/牧高迪,轻薄羽绒/凯乐石,羽绒背心/黑冰。
主要配饰:防寒防水抓绒手套,防寒防水针织帽/戴适,保暖厚袜子/smartwool,美利奴羊毛保暖秋裤/smartwool,保暖加厚美利奴羊毛袜/smartwool。
次要衣物:皮肤衣,速干裤,速干衣,普通抓绒衣/优衣库。
次要配饰:护膝,护踝,魔术头巾,防晒帽子,墨镜(要有防晒指数uva400及以上)
【杂物和工具】唇膏,纸巾若干,环保垃圾袋若干,电池,普通水杯,超轻钛小刀,卫生巾若干。
【电子设备】头灯/山力仕,充电宝/华为2w,三脚架。
【外用物品】登山鞋/LOWA,登山杖/杖一,保温瓶/飞剑,保温毯,迷你牙膏,牙刷半截,超轻速干毛巾,面巾,雪套。
【药品系统】创可贴,纱布,云南白药,行军散,白花油2.5ml,何济公,999感冒灵,碘酒消毒棉签等等。
【防护系统】
护肤类:防晒喷雾/安耐晒,(洗面奶,爽肤水乳液旅行版)
【食物系统】
食物类:此处不予详情。
补给类:纯巧克力若干,糖果和坚果若干,葡萄糖,维c泡腾片,能量胶。
注释: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使用装备,徒步习惯等都有所不同,以上装备仅供参考。
1.行前攻略:
在各个旅行软件平台查找该线路的游记,图文攻略等等,做好笔记和草稿地图,多下载几条相关的轨迹路线。
2.行前会议:
确定徒步线路,确定每一天的露营点,确定该行程的景点位置,队伍的进度和通讯,下载同一条轨迹,路途中可能遇到的天气问题,遇到人员伤亡事情的处理方式,确定出山时人员的去从,地点和住宿安排,关于每一天的出发和到达的时间问题,等等。
3.自我准备:所有装备的复盘,尽早休息。
4.【DAY0 集合点:成都】️
下午酒店集合,进行简单会议,检查队员装备,签订登山服务协议,讲解登山活动规则和行程安排。
D1 今天的行程: 成都 ——折多山——新都桥镇。
交通丨大巴:成都(新南门车站)——新都桥镇(路程340km,耗时7h)
新南门汽车站去新都桥的是一辆九座的商务车,空间非常宽敞舒适,价格是200/人(值得推荐!)
今天的路途没什么特别之处,路上会经过折多山观景台,下来透透气。
早上十点多从成都出发,下午两点多到达折多山口,六点多到达新都桥镇。
今天夜宿新都桥。
D2 今天的行程(交通丨包车):
新都桥镇——冷噶措——子梅垭口——子梅村
新都桥——冷噶措(141km,4h左右)
冷噶措——子梅垭口(19km,1h左右)
子梅垭口——子梅村(15km,50分钟)
他们今天起得很早,11月的新都桥已然很冷,今天定的是六点半酒店大堂集合。
此时的天空还漆黑一片,往外一看,漫天的星辰。
带着沉睡的眼眸,背起巨大的行囊,虽然起得很不情愿,但是大家依旧准时到达酒店大堂。
为什么起这么早?
一是今天路程远,大家都想把时间多放在景点处停留玩耍,二是那时疫情还没过去,当天必须去荒凉的镇子上找医院做核酸。
真冷啊,虽然没有风。
但是原本还带着沉沉的睡意,还是被寒冷的气息给打醒了。
匆匆吃完早餐,大家都迫不及待回到暖和的车子里蜷缩起来。
只等太阳出来,应该就不会那么冷了。
他们一路有说有笑,时间过得很快。
路上经过了大大小小的村落,河流,溪水,森林,牧场,羊群,牛群......
下午一点多到达冷噶措徒步口,门票20元/人。这是一个很小的驿站,没有补给。可以乘摩托车或者骑马到达冷噶措。
这一段路还是很好走的,走着走着,回头一看,就已经能清晰地看到贡嘎山出现在眼前。
贡嘎雪山“蜀山之王”,海拔7556米,是世界第十一高山。
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名山”第二名,是世界上最值得观赏的极高山之一。
由于冰川侵蚀,使得陡峭的山峰呈金字塔形,颇具王者风范。
站在一望无垠的大地上,贡嘎雪山就在身后,似乎很近,但其实还很遥远。
淡季的出行造就了路上人烟稀少,放眼望去,似乎那个什么都看不见的深陷“谷底”,此时隐隐约约传来说话声,大概就是目的地了。
十一月的草地枯黄枯黄,映衬得天空越发的蔚蓝。
很快就到了那个深陷的“谷底”。
下午两点半到达冷噶措。但是由于此时的光线以及湖面有风的问题,所以倒映就不是那么好看。
湖面的一半已经结冰。
虽然天气很晴朗,但是风很大。
冷噶措的海拔4500米,风把他们一行几人吹得直哆嗦。
他们在这里停留了将近一个多小时就匆匆回程了。
今天还要赶下一个大戏,子梅垭口,她要赶在日落前去摆好三脚架拍个日落延时呀。
【角度1:位于即将到达冷噶措的那片草原】
【角度2:冷噶措边上的小山坡】
【角度3:冷噶措之贡嘎雪山湖面倒影】
当然这次是没看到倒影的,只能拍雪山,湖和人。
这里一定要拉长焦,拉长焦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贡嘎雪山真的太好看了!
金字塔造型的王者风范,现场的震撼,大概只有等去了现场才能体会得到。
图片不及现场的1/10。
随手就是大片。
【角度4:冷噶措航拍&延时】
来到这里,就如同眼睛进入了一场极美的视觉盛宴。
风呼呼地吹过耳边,寒冷又刺骨,可依旧抵挡不住内心因为看到贡嘎雪山油然而生的那种热血沸腾。
这个卫峰是谁?这张图是在冷噶措拍的。明天他们就启程,往这个高度(5588米)去攀登了。
没错!他就是那玛峰!
在这个视角看到的那玛峰,犹如一座屹立在蜀山之王面前的王子一样,王者风范,高不可攀,可远观而不可靠近也。
真不敢想象,按照行程推算,大后天早上他们就要站在那个位置,那么远,那么高的地方,真的可能吗?真的可以吗?
可是,谁又能抵挡得住,这个角度的绝美风光呢?
不去试一试,又怎知自己是不是有这个能力站在那里俯瞰祖国山河呢?
恋恋不舍地离开冷噶措,她心里大概多少有些遗憾的,她一直想在冷噶措露营,毕竟冷噶措的日落金山和日照金山她惦念很久了。
还没下车,就已经能真真切切地看到,子梅垭口的风光绝对是空前绝无的。
还坐在车里,还隔着玻璃窗,还是忍不住想高呼,真的太好看了!!
她搓了搓忍不住打起哆嗦的手,握紧三角架就忍不住想往外冲。
这个地方,她在脑海里曾经想过无数次,这次终于能亲临此地,亲身感受那些以往只能在手机里才看得到的风景。
“我要抓紧时间拍日落延时!!”
她当时的脑海里只有这个想法。
于是,当车子停下来后,她拿着三脚架,迫不及待地就往山坡上冲了上去。
虽然看过无数次别人拍下来的视频,虽然知道这里的风景大概是什么样子,虽然知道这里的风景绝对会很美。
但是,当她真的亲身站在那个高高的山坡上,当贡嘎雪山引入眼帘,当看到贡嘎雪山下的云海静静地躺在山谷里时......
她的大脑一片空白,甚至差点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喜极而泣。
垭口上的温度很低,风非常大,她穿着一件卡其色的厚羽绒。即便如此,她还是忍不住瑟瑟发抖。
她被冻得直打哆嗦,她激动得热泪盈眶,她的脑海什么都没有,她的眼里只有这旷世美景。
晚霞染黄了整片天,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人间值得。
山坡上的人,都忙着拿起相机拼命拍照,操控无人机来一个网红视频,而她也在忙着,她要留下一个属于自己的视频,一个她自己拍的日落金山的延时。
如果垭口上的风小一点就好了,她心里暗暗在想。
风实在是太大了,她一直担心风会不会把她的三脚架连同手机一起吹进山谷里。
还记得本篇前言里樊登说的那段话吗?
当你在高海拔的地方,你会忘记一切烦恼。试问,看到这样的人间美景,你的脑海里还装得下其他东西吗?你还有心思去想其他事情吗?
山谷里云海一望无际,围绕着贡嘎山,放眼望去,左右两边都看不到尽头。
这是山谷的左边方向。
这是山谷的右边方向。
延绵的云海通向哪里?
放眼望去的那个天际仿佛就是世界的尽头,她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盛世绝景。
云海的两边,是一个落差巨大的悬崖,云海来到这个边际,就会变成云瀑流向下一条云海山谷里。云烟缭绕,仙气飘飘,那一定是个神仙居所般的世外桃源。
【日落前夕】
时间:17:00左右。
【日落时分】
时间:18:00左右。
有些风景,视频和照片永远不及现场的十分之一。
身体能到达的地方,就不要让眼睛留下遗憾。
也许是上天眷顾吧,今天的美景还远不及如此。
日落过后,车子沿着盘山公路,缓缓往子梅村的方向驶去,他们坐在车子里有说有笑,刚刚子梅垭口给大家带来的视觉余温还在。
沿着蜿蜒盘旋的公路慢慢进入云海里是什么感觉?
今天眼睛实在是看美景看到傻,看到呆,看到麻木,累并快乐着。
原以为今天的行程在刚刚上车的那刻就结束了,没想到这条云海公路才是最后的点睛之笔。
车子一路从山顶来到山谷下面,跟云海的距离也越来越短了。
从高高的俯视,到跟他持水平线的位置。
在荒芜人间的夜幕下,一辆开着古黄色灯光的小面包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之上,上面是连绵不绝的雪山群,下面是万丈深渊,深渊之上覆盖着肆意涌动的云海。
车子慢慢地消失在厚厚的云海里,他们就好像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一个有着仙境般美丽的世外桃源。
晚上七点多,到达子梅村。
吃饭,整理装备,睡觉。
D3 今天的行程(徒步)子梅村—贡嘎寺—BC大本营
徒步公里:9km(可选择乘摩托6公里前往贡嘎寺,徒步3公里到BC大本营,乘摩托费用自理,150/单程)
️徒步需时:约6个半小时
️海拔:贡嘎寺3750米、大本营3900米
天气真好,天空中的蓝色给大家点亮了一整天明媚的好心情。
背起沉重的行囊,已经迫不及待要出发了。
熟悉的森林气息扑鼻而来,松软的土地带着幽幽“牛粪”的味道,喜欢行走在大山里的徒步者们在这一刻就开启了真正的放松模式,沉浸式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治愈感。
幽静的山谷里,人烟稀少,清晨起来能清晰地听见森林里传来各种各样鸟儿的鸣叫声。
子梅村更是清静得只听得见鸡叫的声音。
最热闹的可能是少数几个慕名而来的登山者说话的声音和登山杖在地面划过的声音。
这一路上,几乎可以说全程都能看到贡嘎雪山的主峰。
而且距离是越来越近,一种主峰似乎就在眼前的错觉。
贡嘎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寺庙,到达这里,可以说明距离今天的目的地已经至少走了一半。
在这里其实也可以远远的眺望得到今晚的营地了。
这一路上,全是河滩碎石。
沿着河谷,一直往深山里走。
协作扎吉不仅仅是带路,他还一路在给成员们拍视频和照片。
蜀山之王的金字塔造型,怎么看都是一条绝美的轮廓线。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妙不可言。
他们一路上都沐浴在雪山的环抱之中,贡嘎主峰似乎很近,但实际上还有十万八千里。
这是队伍里最年长的资深徒步爱好者,走在前头,精神抖擞,神采奕奕,走在路上那矫健的步伐,那灿烂的笑容跟二十岁的小伙子毫无差别。
这是队伍里的一个青年小伙子,他始终一步一个脚印,不忙不乱,专心走自己的路,看喜欢的风景,尽情享受着特地为这次行程休假的放松时光。
早上九点半从子梅村出发,下午三点半就达到今晚的营地了。
他们各自忙活着自己的事情,烧水,做饭,露营,休息,睡觉......
今天还有个重要任务,要使用上升器进行技术性训练。
挂在半空中的感觉似乎很爽,看他们一个两个玩得不亦乐,一遍又一遍地重新再来,重新再来。
夜幕开始降临,她在蹲一个日落。
饭也不吃,就光顾着去摆弄手机和三脚架。
一起来看看今天在营地里看到的日落是什么样的......
好了,日落看完了。她总该去做饭吃了吧。
太阳下山后,温度就开始骤降。
好在没什么风,吃完晚饭后,大家便早早地钻进被窝里开始酝酿睡意了。
可是她偏不,就爱瞎折腾。
她说,她要看银河,要拍星空,她说她的游记里关于这一晚的星空描述,她一定要给大家展示出图片实景。
即便用手机拍的,不够清晰。
于是,一个人摸黑蹲在地面上,摆好三脚架和手机,调整好角度,然后一个人在黑暗里跑来跑去。
这个发光的帐篷便是其中两个小伙子成员的营地,看来他们还没睡觉。
左下角是协作们的帐篷,灯光还亮着,他们坐在一起聊着天。
终于,她折腾到十一点多,一个人傻傻地在外面拍了一两个小时,也不知道拍了什么,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能这么热爱。
她终于决定回帐篷里睡觉了,晚安!
D4 今天的行程(徒步):BC大本营—C1营地
️徒步公里:6km
️徒步需时:约6小时
️海拔:大本营3900米、C1 4850米
早上7:50分。
“好冷啊~”
她蜷缩在睡袋里,不想起床。
隔着睡袋都能深深地感受到外面刺骨的寒冷。
“球球,起床了......”
“球球,吃早餐了……”
自己都起不来,还好意思喊同伴起床。
放在桌台上的温度计,表面已经凝结出一层薄薄的冰霜,擦一擦,温度显示零下五度。
昨天洗完的锅里面残留的水,也已经凝结成厚厚的冰块。
收拾完装备后,她一个人爬到一个小山坡上抱着睡袋晒太阳。
头顶上飞来一只红色的小鸟,大概是被太阳光照射着,所以图片看起来会偏浅色一点。
肉眼所看的会比图片鲜艳一些。
昨天晚上大概是拍星空拍昏了脑袋,瓶子的水忘记倒掉,早上起来结成了厚厚的冰块。索性倒点可乐进去,变成冰镇可乐。
早上10:10左右,出发。
今天也是蔚蓝的一天,雪山之下,他们几个犹如沧海一粟,渺小而勇敢。
他们在这里合影留念,左一(协作之一),剩下的就是本次的成员们。
今天还是一路继续走碎石路。
没有人能拒绝雪山的诱惑,即便是每天都看,每天都住在雪山脚下。
他们一路走走停停,翻过了好几个小山坡,来到一个山谷里。
这里有好几个帐篷,这也是一个营地。
现在的时间是上午10:45分。
他们放下背包,拿出路餐,一边环顾四周,一边休息养神。
“我们待会往哪里走?那边吗?”
“不是!”
她看了看眼前那座一眼望不到顶,陡峭而荒瘠的山坡,忍不住吞吞口水。
她指了指,“呃......不会是要爬这个吧?”
“你说呢?”
她已经从协作那似笑非笑的眼神里看到了答案。
“真的要翻这个坡吗?”
“扎吉,有没有捷径啊......”
“扎吉你说,我现在回家还来得及吗?”
有一定高度后,回头发现,在山谷底下,山坡后面有一个人工水池。
越爬越高,一起回头看看。
不知不觉,他们已经爬到很高很高的地方了。
阳光很给力,海拔也很高,此时的海拔四千多了。说不累,那不可能。
昨晚没睡好,她走着走着,就一屁股坐在凌乱的草地上,包也不用卸,直接当成靠背,躺在上面舒舒服服地享受着阳光的滋润,闭目休息。
无论是哪里,不管是何地,任凭冷风怎么吹袭,草木如何泥泞,走不动了就停下休息,躺下就可以睡觉,就地就是厅堂。
以天为被,以地为床,四海为家,随心所欲。
这就是户外!
作为视频创作者,她不仅仅在徒步,她更多的时间是在用眼睛和心脏在感知着周围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风一云。
“这里好像还不错…这个角度还行唉…我看看这里拍下来会是什么样子……”
她一直在细心观察着。
除此之外,沉浸式享受徒步带来的乐趣,人烟稀少带来的安宁,大山深处带来的绝美风光,身心俱疲带来的刻骨铭心。
“嗯!这个地方还不错!小蔡,你帮我拍一个!”
“就是大概这个构图,等我完全下去消失在画面后,拍我从这个画面里慢慢出现这样......”
现在的时间是中午12:35分。
“十二点半了,要不在这里吃个午饭再走吧!”
于是大家卸包,围在一起,坐在草地上,各自拿出中午的路餐。
有方便面,辣条,饼干,干果,蛋糕......
唉唉唉…她怎么又爬到山坡上去了!
“你去干嘛?”
“我就上去看看!你们吃,不用管我!”
她脑子里有一个画面,场景大概是:雪山下,几个围坐着的人坐在草地上聊天说话的样子。
“不管了,上去看看画面效果再说。”
当这个视频加上bgm,当看着此情此景,听着这个音乐,她想到的文案是:
现在是北京时间中午 12:30分
我们最大的区别是:
你坐在狭窄的椅子上 充满迷茫
我躺在辽阔的雪山下 思考人生
人的一辈子是一场修行
短的是旅途 长的是人生
就算过几天就得回去
依旧上班 依旧吵闹 依旧心烦
可我对世界有了新的看法
就算什么改变都没有发生
至少 人生像一本书
我这一本 也比别人多了几张彩页
这就是人生的意义
登高望远,山坡之上,她看到的是这样的贡嘎。
继续出发!翻完那个山坡后走了一段平地,那是一段很荒瘠的草原。
“终于不用爬坡了!”
她看着蓝天,小声地吐槽了一句。
“谁说不用爬坡了?”
尽管声音很小,一旁的扎吉还是听到了。
“什么?还有坡???!”
“在哪里!?”
“在前面。”
放眼望去,她只觉得什么都看不到啊!哪来的坡?咦......等等......不会是那个吧......
在那个很远很远的土坡上,有一条几乎看不见的"z"字形弯路,看着非常陡峭。
拿出手机,拉个五倍长焦看看。
那玛峰已经近在咫尺了,眼前这个远古冰盖的雪峰就是那玛峰了!
"怎么还要翻一个这么高的坡啊......"
"我不想活了,我走不动了,我要回家......"
"翻过这个山坡就到了!"
原来如此,再看看手表。下午14:00整。那时间还是非常充裕的。
"那我可以走慢一点,反正时间很多耶。"
好好地注视一下这个角度下的那玛峰。
看着很近很近了,一想到明天就要爬上去最高点就很激动啊!
"扎吉,帮我和那玛峰拍一张吧!"
现在离那段"z"字型路面不远了。
只要翻过这个"z"字形路面就到达今天的露营地了。
她心想,在爬坡前,先找个地方躺下睡一觉吧。反正时间还很多,不着急不着急。
这不,摄影师还卸了包,拿着相机在找角度拍照呢,有他垫底,不着急不着急~
刚好,再补拍一个他们爬上这个斜坡的画面,完美!
下午14:41分。
这个坡看起来好像很陡,很高,其实爬上去之后,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
到达营地后,要做的事情很多,扎营,烧水,做饭,晚餐......
在营地看到了很多小可爱。
这里有个拍人物大片的好角度,可惜当时大家都累坏了,已经没有心思去拍照了。
运气好的话,可以在这里看到山谷里的云海。
去找地方上厕所的时候,她看到了这个残余的云海。
算了,厕所不上了,先拍个延时再说。
凌晨就要起床去登顶了,所以大家都早早回到帐篷里休息。
今晚又是一个晴朗的天气,夜幕降临后,抬头一看便是星罗棋布。
营地即将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远远望去,那个右下角的山谷里,似乎隐隐约约的看到有云海的出现。
她压抑着想跑过去看看的冲动,为了保留精力去冲顶,还是不要瞎折腾了,她选择乖乖地呆在睡袋里。
今天的行程(徒步&冲顶):C1营地——冲顶5588米——子梅村
️徒步公里:20km(贡嘎寺坐摩托返回则需要徒步14公里,坐摩托6公里,费用150/人)
️徒步需时:约15小时
海拔:顶峰5588米
她调了个2:30的闹钟。
一宿未眠,在睡袋里挣扎了一下,拉开帐篷,果然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
天空中还挂着满天星辰,这个微微发亮的就是一个队友的帐篷,他们也都早早起床了。
其实他们也没怎么睡,在海拔4800米的地方想要好好睡一觉这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没有食欲,她吃了两口泡面就吃不下去了,再吃感觉会有想吐的冲动。
凌晨三点半,出发去登顶。
这个时间没什么风,爬着爬着就热了。
今天的登山队伍只有他们这一队,巍峨的高山上乌漆嘛黑,只有七盏零星在悬崖峭壁上晃悠的头灯在发光。
头灯所到之处只有狭窄的碎石坡路面,而两边似乎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悬崖。
路上大家没有过多的语言,看着脚下的路面,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小心谨慎。
在这个漆黑的夜里,脑海中伟岸的那玛峰仿佛戴着一缕面纱,深不可测。
他们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也不知道自己周边是何环境。
大家都沉默不语,但是脑海中已经在脑补着现在的处境,我的两边是不是万丈深渊?
我是不是在悬崖边上?
我今天能不能登顶?
不知道登顶后看到的贡嘎山主峰是什么样的?
耳朵传来呼呼的风声,开始起风了。
时间真的过得很快,凌晨6:00,海拔5100米。
他们来到一个避风的平台上。
卸下背包,装好所有装备(上升器,头盔,冰镐,冰爪等等)
不需要用的东西就放在这里,然后轻装上阵(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看到的,登顶的画面是没人背包的,因为大家的背包都放在这里了,带个人去登顶就好了)
穿上冰爪之后直接就往冰壁上爬。
这就是那一段比较陡峭的路面,由于冰雪覆盖比较厚,所以这次没用到上升器,直接踩着冰爪就能上去。
以上7张照片的情形为,攀登陡峭的“冰壁”,感谢协作扎吉在一旁细心地为大家拍照,保留画面素材。
走到画面模糊…
摸着黑,顶着风,在黑暗的远古冰盖上,缓缓前行。
早上7点,天已经开始微微发亮。
已经可以隐约看得见周边的环境,以及清晰的路面。
由于温度太低,手机常常无法正常工作,一拿出来就被冻住了(画面静止不动,只能听得到声音)
所以他们要把手机放在胸口,用身体的温度给它温热着,否则就无法正常拍摄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海拔越来越高,天空越来越亮,身后的贡嘎山主峰慢慢的显现出来,越来越壮观。
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没有因为疲惫的身体而失去兴致和斗志。
反而越爬越高,越斗越勇,越来越兴奋和激动。
画面又被冻住了😂
已经感觉得到胜利在望,顶峰就在眼前,他们即将要登顶了!
当天空亮起来之后才看清楚了,周围是什么环境。
太阳即将在主峰后面升起。
那时候的天空已经非常亮了,一眼望过去,已经看到那玛峰的顶峰。
大家的心情是非常雀跃的,但是依然努力压制着内心的激动,保持稳定的呼吸和步伐。
天空发出橙黄色的亮光,海拔太高了,风也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低,大家都在等待阳光赶紧升起来,赶紧照射在身体上暖和暖和吧。
协作会细心地在安全的路面上会提醒大家,停下来拍照吧!
去过的人都知道,想要在这种环境底下拍照是非常不容易的。且看且珍惜!
凌晨3:30到现在7:30,已经爬了4个小时。昨夜的未眠,加上周遭环境的侵袭,看得出来,他们非常疲惫但是意志力非常坚强。
“我可以的!我一定可以登顶的!”
即便面容憔悴,但依旧难掩“容光焕发”,这是来自精神世界的容光焕发。
眼看胜利在即,倒是不紧不慢起来。
大家心知,这次一定可以顺利登顶!
要稳住,稳住,再稳住,小心,小心,再小心。
脚下的冰爪,手上的路绳,眼前的道路。
一分一毫,都不能有错。
一分一秒,都不能着急。
快要日出了,天边泛起金黄色,红色,绿色,蓝色的亮光。
也许是在昨天傍晚,也许是凌晨,或者是今天清晨,那场绝美的云海,他来了!!!
不知道那是在什么时候,只知道当他们把埋着的头,抬起来的时候,云海就静静地躺在眼里。
这次他们是以一个站在海拔5000多米的角度,俯瞰这片绝美的云海。
感觉还有几米就要登顶了!
让我们一起回头来看看周围的风景。
还记得那天子梅垭口的云海吗?
这就是那片云海,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得到,那片云海真的很大很大,延绵数百里,一眼望不到头。
早上八点,他们终于成功登顶了!!
此时相信大家的内心是激动和骄傲的,如此美景,不枉辛辛苦苦地爬上来一趟。
只有亲自来感受过才会懂得,那些路上所受的折磨和痛苦,在登顶的这一刻,会瞬间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自豪骄傲感,一切都是值得的!
顶峰是一个雪坡,地势还是很平坦的。
周围的风景绝美,怎么看都是奇景。
但是真的很高很高,风也越来越大,为了拿出手机拍照,不得不把手套摘下来,裸露的手很快就开始冻僵,失去知觉。
真的太冷了,身体忍不住直哆嗦,反反复复地把手从手套里拿出来,又戴回去。
在这种地方拍的每一张照片和视频,都极其的珍贵和不容易……
不停地搓手,抖动僵冷的身体,走来走去,踱来踱去……
“好冷好冷啊~嘶——我的手冻僵了,会不会截肢啊~”
扎吉路上跟他们讲过,他有一位最近遇见的客人的手指就是在这里因为冻僵失去知觉后就被截肢了……
口齿之间都在上下抖动,风景虽好,也是实在扛不住这让人蚀骨的冰冷。
“快快快,帮我拍一张呗!”
“快快快,走了走了!下去了!下去了!”
此时,连拿个手机都费劲儿,更别提构好图,摆好角度了。
能随便拍张照,留个影就不错了。
蜀山之王,就在眼前!他的美丽和壮观,视频和照片终究不如现场的十分之一。
那玛峰果然是欣赏贡嘎雪山的最美观景台!
随便拍几张照片,球球赶紧拿出背了一路的无人机。
这个角度,必须飞一个!
不能在这儿过多停留,看得差不多就启程下撤,今天的回程还有很长很长呢!
站在顶峰,太阳还没照射到身体上的时候他们就匆匆离开了。
站在冰盖下撤的途中,他们终于沐浴到了温暖的阳光。
这里的场景,用无人机随随便便一飞就是大片啊。
迎着阳光,顶着寒风,缓缓下撤。
大家已经没什么心思看风景了,说话也有气无力,面无表情。
话就不多说了,还是留着力气去下山吧。
遇到那段陡峭的“冰壁”,冰雪层层覆盖,形成了如同楼梯般的路面。
累的时候直接坐在了“冰楼梯”上。
下面是下撤路途成员们的部分照片花絮。
到达一个小平台,扎吉提醒大家,这里也是个拍照的好角度。
登山者们原本低垂的头,终于缓缓地抬起来,看了一路的贡嘎主峰,现在似乎已经很是麻木了。
看与不看,没多大区别了。
“拍照了,拍照了!”
扎吉兴致勃勃地拿出手机,招呼着这些慢悠悠的登山者们。
走到这儿,就离开了雪线,进入碎石岩壁的路面了。
此时的太阳也快到头顶正上方了。
凌晨那会只知道埋头苦干,啥也不看,当然啥也看不到,因为那时候的天空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
现在原路下山才看清这是什么样的路面,什么样的环境。
他们突然发现,这悬崖峭壁的,有时还要手脚并用,碎石横飞......
“我们昨晚是怎么上来的?”
“我们居然爬了那么远的路吗?”
碎石路面有时很滑,大家都多多少少地在下山路上滑了,摔了。
大家都抱着不可置信的眼神,不约而同地面面相觑:“我们昨晚真的是从这里上来的吗?”
“怎么那么陌生?一点印象都没有。”
“这么陡?这么滑?这么高?这么远?”
回到C1营地已经是大中午了,大家赶紧又忙活起来。
烧点热水喝,吃点午饭路餐什么的,收拾自己的装备什么的。
下午一点多从C1营地出发,今天的终点要返回子梅村。
还是原路返回。
还是这个来时最不愿意爬的山坡。
一路上,大家没有过多的言语。
只是偶尔苦笑着,说着疲惫口音的对话。
是啊!很累了,已经没有心思拍照,拍视频。
杵着那根如同救命稻草般的登山杖,在这条心知肚明的路上,默默前行着。
他们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也许是因为太累了……
只想赶紧结束这个行程,赶紧回到有房子的地方,去吃一口热饭,一碗热汤……
回到有床的地方,躺在上面,啥也不想,啥也不动……
今天在路上他们终于遇到盘羊群,很多很多,估摸着有几百头的大群体。
由于他们的颜色与周围环境很相似,所以不仔细都没发现。
看,那个半山上的,全是大大小小的盘羊。
下午六点多,在天黑之前终于回到子梅村里。
至此,那玛峰行程结束!
【本次徒步行程概括】
D1(乘车):
◾️成都—新都桥
D2(乘车与徒步):
◾️新都桥—冷噶措(徒步)—子梅垭口—子梅村
🔺海拔:冷嘎措4500米,子梅垭口4500米。
D3(徒步):
◾️子梅村—贡嘎寺—BC大本营
👉徒步公里:9km(可选择乘摩托6公里前往贡嘎寺,徒步3公里到BC大本营,乘摩托费用自理,150/单程)
⏰徒步需时:约6个半小时
🔺海拔:贡嘎寺3750米、大本营3900米。
D4(徒步):
◾️BC大本营—C1大本营
👉️徒步公里:6km
⏰徒步需时:约6小时
🔺海拔:大本营3900米、C1 4850米。
D5(徒步&冲顶):
◾️C1营地——冲顶5588米——子梅村
👉️徒步公里:20km(贡嘎寺坐摩托返回则需要徒步14公里,坐摩托6公里,费用150/人)
⏰徒步需时:约15小时
🔺海拔:顶峰5588米
️D6(乘车):
◾️PLAN A丨子梅村——成都
早上7:00/8:00出发乘车到沙德镇午餐,然后直接当天返回成都(路程太长坐车会比较累)
👉️乘车公里:520k
◾️PLAN B丨子梅村——康定——成都
在康定住一晚好好休息,然后第二天再走。
第二天早上坐车离开的路途,去协作家里做客。
至此,行程完美结束!感谢观看!
温馨提示:本次活动是专业的户外团队确保在安全的情况下实施的!户外活动有风险,请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再参加户外活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