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角楼】也叫紫禁城角楼,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代重修。角楼是紫禁城城池的一部分,它与城垣、城门楼及护城河同属于皇宫的防卫设施,现在则以观赏为主。如果参观完故宫(博物院),出了神武门后,顺着景山前街(沿筒子河或故宫护城河北岸)往东西两个方向(西边游人少一些)继续游览,走300米即可到达故宫角楼。故宫城墙的4个角(东南、西南、西北、东北角)都矗立着金碧辉煌、熠熠夺目的角楼,它那别出心裁的建筑结构,让人看着真是赏心悦目。每天除了一些旅游爱好者从它面前走过(打卡),还会有很多拍婚纱照的情侣们,以它作为最有意义的背景,留下一秒永恒的美好画面,多么珍贵、多么吉祥。
【构造概述】在故宫的建筑中,为了表示不同建筑物的高低等级,古代匠人煞费苦心,采用了以屋顶就让人一目了然的奇巧方式来建造:其中最高等级的是重檐庑殿(如太和殿)、重檐歇山(如天安门),然后是单檐庑殿(如后两宫)、单檐歇山(还有悬山正脊、悬山卷棚、硬山正脊、硬山卷棚,这后四类屋顶都是用在附属建筑上)。而角楼则是更为与众不同的三重檐多角建筑(多角、多檐、多山花、多屋脊),由六个歇山顶(两个单檐歇山顶和四个重檐歇山顶)构建而成的,其中铜制鎏金宝顶高1.9米,下部直径1.1米,光鎏金所用黄金就得,1.1公斤,一共是9梁18柱72脊,看起来像一件精美的百褶裙。它的造型华丽、层层叠叠、纵横交错、檐角翘起,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低调奢华有内涵”。整座角楼高27.5米,坐落在须弥座上,四周环绕白玉石柱杆基座,中间是三开间的方形亭阁,却有3重屋檐,4座抱厦,10面山花,16个窝角,28个翼角,28个窝角沟,76条房脊,220组斗拱,234个神兽仙人,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角楼传说】传说当年建造角楼时,工匠们都是“提着脑袋”在干活。从永乐皇帝朱棣下令修建角楼开始(三个月时间),就绞劲脑汁、废寝忘食地设计着,却总是不如人意。在焦急如焚之际,木匠祖师爷鲁班降临人间,提着造型精巧的蝈蝈笼来“协助”他们,他们数了数,这个蝈蝈笼不多不少正是9梁18柱72脊,众人才有了设计灵感,构建出角楼,喜出望外的交了差;还有一个关于角楼的传说:“宫里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唯独角楼的来头大,那是为天神造的,是紫禁城的镇城之宝物。天上二十八星宿,分成四象,四象中东方青龙为首,青龙象由七个星宿组成——角、亢、氐、房、心、尾、箕。角宿是龙头,为大,城墙的四个角建四个大房子,就可以把角宿请下来镇宫城。于是,角宿住的就被称作“角楼”了;角楼作为紫禁城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设计其实是借鉴了古代画中的《水殿招凉图》(南宋李嵩)、《黄鹤楼》、《汉苑图》(元代李容瑾)等临水的建筑,既和灰色的城墙相得益彰,又和护城河、景山互相对望,人仿佛置身于一副优美的风景画中,乐而忘返。
【静静守护】角楼和52米宽的护城河600多年来默默守护着紫禁城里的一草一木,毫无怨言;如今它们每天继续静静的看着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成为新时代的网红打卡地。角楼和城墙的倒影在护城河碧绿的水中微微荡漾着,春天岸上的树叶轻轻吹拂,徜徉在阳光下,说这是北京城的动人一景,一点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