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庙、药王庙、伍公庙、汪王庙、小普陀、宝成寺……吴山上有很多寺庙,但基本上以庙居多(至少现存的建筑以庙居多)。庙大抵归于道教,这似乎能够说明吴山自古以来是一座释道共存的一座山,亦或者是一座以道教占主导地位的山,要不然为什么即使是后来重修,吴山上的寺庙也基本上是以庙为主,而鲜有寺呢。
不过,现在吴山上的庙基本上是不承受香火的,而是以景点作用为主,有的甚至还开起了茶馆(例如小普陀)。这一方面当然是有预防火灾的考虑,另一方面也说明庙相对而言还是以祭祀和记念为主,即使是不受香火,纯粹当作一个纪念馆或卡博物馆也是很容易被接受的。而寺却主要是满足人们祈祷的需要,少了香火的加持也就少了那一份神秘和仪式感了。要想别人崇拜你,就必须营造出一种鹤立鸡群、卓而不群的气势和氛围。这就像营销培训现场那些导师出场的时候,都会配上激昂的背景音乐、都会安排一群“保镖”保护、开路、都会安排人送花,这些就是气场和气势的铺垫和衬托。寺里面的和尚和香烛、颂经可能也是起到气氛组的作用吧(以我有限的游历,没有香烛的寺可能只有保国寺吧,不过它以寺之名,其实就是一个博物馆)。从这点上来讲,吴山上的庙目前是没有这种令人忍不住想去祈祷的氛围的,因为既没有香火,也没有庙祝,静巧巧地就像一个幽幽的园林。
对于普通游客而言,吴山上的庙如此清冷的氛围可能并没什么不好,本来就是到此一游的猎奇,纯粹的走马观花也并无什么不妥,谁也不是特意来吴山上祈祷求福的,更何况杭州能满足这个要求的地方本来就有,真有需要,你可以去灵隐、去抱朴道院。但对于依山居住的山脚下的居民,总还是有不少老头老太有祈祷的精神需求的。正规的庙已失去了这个功能,那么就自发建立一个崇拜图腾的地方也算是自力更生了。
吴山本身就是喀斯特地质,这种地质在江南地区可能不太受注目,因为再明显的喀斯特地貌,被茂密的植被一覆盖,也就看不出什么区别了。但只要你进入吴山,你还是能明显感觉到这种地质的存在的,最常见的就是“石芽”、“石林”、“溶洞”。吴山上的溶洞很多,瑞石古洞、云隐洞、紫云洞、青衣洞等等。这些都还是比较大的、出名的,那些不出名的小山洞很多,多得官方都不给正式起名了,民间有好事者就直接在山洞入口为石壁上用油漆直接写上自己心仪的名字,譬如图片上这样的“百花娘娘洞”。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仙自然住在洞府的,所以山洞自然就会和神仙天然地联系在一起。民间的信众会自发地在洞里供上神象,平时在神灵的诞辰都自发地聚集于此烧香颂经,也就慢慢地成了民间自发地宗教场所。但一旦形成了一定规模,自然会引起管理部门的注意。譬如滴水观音洞,原来就是一个渗水的、凹入山体的小石壁,后来有人在石壁上刻上了观音像,在石壁前修了个蓄水池,种上假荷花、养上金鱼,又有一群信佛老太太是不是来念经拜佛,宗教的氛围慢慢就形成了。现在每次有宗教活动,现场都会有保安远远地盯着,真的香烛肯定是不允许的,都只能用电子蜡烛,虽然也是防火需要,但就宗教而言,终究还是少了些香烟凫凫的仙界气氛。所以,吴山上真正还能享受香火的,可能也就是那些不知名的小山洞了,随便找一个石缝、浅洞,摆上一个小佛像,甚至可以不设佛像,就可以自己一个人随心所欲、不受人打扰地抒发独立的宗教热情了。这其实可能更符合个人信仰的表达方式,每个人内心的东西,没有必要去广而告之地宣传,不然就是广告营销了。套用王朔对素质的理解,“宗教信仰其实也就像人的底裤,自己穿了自己知道,没有必要每次都脱下来给别人看。”当你行走在吴山之中,有时候能看到无名的小石缝或山洞中有香烛燃烧过的痕迹,或者有一个很简陋的小佛像,这大抵就是民间某个信众的精神寄托所在。我甚至在一个半山腰的小岙内发现过一幅包青天的神像。虽然这都有些偷偷摸摸、难登大雅之堂,但这可能也是吴山民俗文化的根源所在。承载了老百姓的精神寄托,吴山也就不是普通的的风景点了,这点对走马观花的外地游客而言,确实是不太好感悟的。
不过,时代总是向前的,每个时代对文化的理解可能也是不同的。当时年轻的一代对宗教的理解仅仅停留于仪规而非内在、仅在意于索取而非自律、只在意于表达自己的感悟而非虔诚地遵守的时候,宗教的概念可能更多地存在于故纸堆或博物馆中了,亦或者会以另外一种全新的形式存在于世吧。但至少吴山之上的香火之气肯定是会越来越少的,这从现在这些庙的现状我们也可以大致推断出趋势吧。这应该算是时代的进步吧,但算不算文化的没落,则见仁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