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伊朗娃娃,太可爱了。
出发前简单学习了一点波斯语数字。
其实应该再多了解一下这个国家的文化知识的。
补课:文字由地接后来在旅行中提供
伊朗历史与大片地域的历史纠缠在一起,该地域西起多瑙河,东至印度河及药杀水,北起高加索、里海及咸海,南及波斯湾、阿曼湾与埃及。
伊朗高原的埃兰自青铜时代初期起便是古代近东历史的一部分。严格来说,波斯帝国是从铁器时代开始的,伴随着伊朗人的影响,他们建立了米底、阿契美尼德帝国、帕提亚以及古典时代的萨珊帝国。
自从其成为超级大国的一部分时起,波斯便一直拥有此称呼,其领域范围及占有者数世纪来一直在变化。尽管它先后为希腊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等入侵并占领并常常卷入更加强大的国家的事务中,波斯人却一直保持其民族认同,并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政治及文化实体。
国名释义
编辑 播报
自从前600年开始,希腊人把这一地区叫做“波斯”。而关于波斯人的第一个书面记录是来自亚述帝国人在公元前九世纪的叙述,他们称为“帕尔苏阿什”(Parsuash)及“帕尔苏阿”(Parsua)。这些近似的词语源自古伊朗语“Parsava”,大概是指“边界”、“边陲”的意思,用在地理上指称伊朗人(他们在种族上自称为雅利安人,以示尊贵)。帕尔苏阿及帕尔苏阿什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地方,后者位于伊朗西南部,在古波斯语当中称为“帕尔萨”(Pârsa,今法尔斯)。希腊人在公元前六世纪使用“帕尔撒斯”(Perses)、“帕尔斯卡”(Persica)及“波西斯”(Persis)等形容词用于居鲁士二世的帝国的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英词里的波斯人(Persian)因此而得。在圣经较后的部分常提及到波斯帝国(以斯帖、但以理、以斯拉及尼希米记),称为“帕拉斯”(英语:Paras;希伯来语:פרס),如“Paras ve Madai”(פרס ומדי)即是“波斯及米底王国”。直到1935年,欧洲人一直使用波斯来称呼这个地区和位于这一地区的国家。而波斯人则从萨珊王朝时期起开始称呼自己的国家为埃兰沙赫尔,意为“中古雅利安人帝国”。
1935年,波斯国王礼萨·汗宣布国际上该国应被称作“伊朗”。但“波斯”一词在这之后还有人使用。
在中文里,“波斯”被用于描述19
埃兰和米底亚
编辑 播报
(前2700年-前553年)
埃兰和米底亚尚未被希腊人称为波斯,但却是波斯地区历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埃兰是波斯地区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位于当代伊朗的西南部,公元前三千年以前在底格里斯河东岸建国。他们和达罗毗荼人的关系十分密切,以善战的人民著称。在公元前2700年至前600年期间屡次被灭及复国,最后于前639年被亚述所灭。
米底亚(前678年 - 前553年)是一个以古波斯地区为中心的王国,领土面积最大时西起小亚细亚的卡帕多西亚,东至阿拉霍西亚西部。他们隶属印欧语系,是雅利安人,也是第一批在伊朗高原地区定落的民族。亚述帝国曾入侵伊朗高原,试图征服。但是亚述的入侵,促使米底各部落走向联合,从而形成了米底国家。前553年,米底亚国王的女婿居鲁士二世起兵反叛米底亚,建立了阿契美尼德帝国,米底王国结束。
古典时代
阿契美尼德王朝
(前553年-前334年)
公元前559年居鲁士二世统一古波斯人部落,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鲁士二世并于前553—前550年击败了当时统治波斯的米底亚王国,使波斯成为一个强盛的帝国,前547年居鲁士二世武力入侵征服了当时小亚细亚西部的吕底亚王国,使得阿契美尼德王朝崛起,前546—前540年,居鲁士二世向东武力入侵征服了帕提亚、阿利亚、巴克特里亚、德兰吉亚那、格德罗西亚、阿拉霍西亚、马尔基安娜、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索格狄亚那)、乾陀啰、克兰斯米亚。前539年,居鲁士二世武力入侵征服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迦勒底帝国的首都巴比伦,但是不幸在前529年的出征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中亚河中地区的锡尔河谷地的马萨革泰人的战斗中身亡。
到了冈比西斯二世时代(前529—前522年)则最终于前525年征服古埃及后王朝.
到了大流士一世,帝国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大流士在前521年挥军东征印度河平原,纳入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治下,西面则出兵多瑙河三角洲、色雷斯、马其顿王国、古希腊,但却因马拉松战役(前490年)之失利而功败垂成(前499—前449年的希波战争)。其子薛西斯一世后来(前480年)再度对希腊用兵,可惜最终未竟全功[见“温泉关战役”、“萨拉米湾海战”和“普拉提亚战役”]。
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是当时世界上领土疆域最大的帝国。
塞琉古王国
(前330年-前141年/前129年)
早在创建于前356年的腓力二世的马其顿帝国在不断的把古希腊城邦纳入治下之前,就有了日后对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武力入侵征服的野心,在最终于前338年把古希腊城邦彻底纳入其治下之后(除开斯巴达),在前336年就集结了由阿塔修斯统帅的五万军队渡过赫勒斯滂海峡武力入侵小亚细亚的当时属于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在小亚细亚的领土疆域,但是不幸很快在女儿的婚宴上被杀,之后亚历山大大帝成功登上王位和镇压反叛,之后一如既往的沿袭父亲腓力二世的对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武力入侵征服,在前334年—前330年间亚历山大大帝的五万大军经过格拉尼库斯河战役、米利都围城战、哈利卡纳索斯围城战、伊苏斯战役、泰尔围城战、加沙围城战、高加米拉战役、波斯隘口战役(波斯波利斯战役)、粟特岩山战役九场战役之后,大流士三世在逃跑的途中被贝苏斯刺杀,阿契美尼德王朝灭亡,其之前的领土疆域的大部分成为马其顿帝国的一部分。马其顿帝国很快在前322年至前301年的一共八场继业者战争之后就分崩离析。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的部属将军们的其中之塞琉古一世经过继业者战争最终在前312年自立塞琉古王国,以塞琉西亚和安条克为中心,统治波斯地区。
这一时期伊朗成为东西方的交流的一个枢纽:丝绸之路由此连接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索格狄亚那)和印度,佛教从印度孔雀王朝传来,琐罗亚斯德教则西去影响了犹太教。
塞琉古王国的后期东部的帕提亚在前238年由来自于里海东岸的游牧部落联盟大益的成员帕尼人酋长阿尔沙沙克一世在攻占了帕提亚并接受了帕提亚语之后建立起这个古代君主制国家,之后不断的扩张领土疆域,在前177年—前138年的米特里达梯一世时期领土疆域扩张到最大,西到叙利亚段的幼发拉底河以西的包括全部美索不达米亚,东到阿姆河,东南到哥德罗西亚,南到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和前250年大夏(巴克特里亚)独立之后,东部被大夏所扰和帕提亚的米特里达梯一世时期的领土扩张,在前190年之后,西面又面临罗马共和国的武力征伐导致不断的衰败,最终在阿尔沙克王朝米特里达梯一世时期丧失了伊朗高原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全部领土。最终被罗马共和国于前63年将其彻底灭亡。
阿萨息斯王朝
(前247年-226年)
阿萨息斯王朝又称帕提亚帝国、安息帝国等,发源于当代的伊朗东北的当时叫帕提亚的地区,在米特里达梯一世(前177—前138年)统治的极盛时期包括当代小亚细亚东部、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伊朗高原、阿富汗、阿姆河以南的大呼罗珊和今印度河以西的巴基斯坦,与古罗马帝国隔幼发拉底河为界,首都泰西封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塞琉西亚附近。两个帝国之间经常战争。同时帕提亚帝国与一世纪之后建立的贵霜帝国也是战事频传。帝国的美索不达米亚和都城泰西封分别在116年、164年—165年、197年—198年屡次被罗马军团攻占而国力衰竭,造成了三世纪初期的诸侯割据。
萨珊王朝
(224年-651年)
224年安息帝国的一个地方总督的儿子波斯人阿尔达希尔一世由于扩张地方势力而和帝国开始战争。经过两年的战争,推翻安息帝国并杀死国王,于226年正式建立萨珊王朝(伊兰沙赫尔),首都泰西封。萨珊王朝因阿尔达希尔的祖父而命名。波斯自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后再次统一,被认为是第二个波斯帝国。萨珊王朝多次与罗马帝国开战,曾在260年俘虏过罗马国王瓦勒良。但是萨珊王朝所属的美索不达米亚及其底格里斯河畔右岸的首都泰西封也在283年、297年、361年三次被罗马军队攻打。
浦东机场登机柜台就排队2个多小时,出行的散客,团队人数黑压压的挤满。
疫情后第一次出国,心情是激动的,为何要选伊朗,那是免签和伊朗人民的友好和那里物价的便宜还有认识一群也喜欢旅游的陌生人变成认识的人和好朋友,这也是最主要的寄托。
准备起飞
经过夜空飞翔9小时,我也在飞机上是迷迷糊糊的睡了的(吃了两颗退黑素 的可能吧,可能比吃安眠药要好,不过这也看不同人不同情况吧)
在飞机上吃了两顿餐,是中国口味,都吃完了,这相比从德黑兰飞回时两顿是伊朗口味,几乎没吃,区别的很,哈哈哈哈。
到达,看到德黑兰的城市灯光。这个灯光面积不是很大?。
全程7197公里
直飞德黑兰伊玛目机场,然后去第一站卡尚的郊区的农家乐住宿。
卡尚是玫瑰产地。(推荐:应该在这多购买一些玫瑰精油)在后面的城市里买了玫瑰精油,是3-10美金之间的价位。
卡尚:人口11万,主要生产陶瓷,,有玫瑰之都(穆罕默德玫瑰)。
这个机场比较大,比较的是从沙拉子到德黑兰的国内飞机段机场大。
落地从中国来的游客好几个一队一团的,很是热闹。看来旅行的春天又来了。
等当地大巴接
当地手机卡,旅行社提供,当地是3美金,网速慢。国内全球通约190元,刷抖音都嘎嘎的。
服务区的第一顿地面早餐
自我感觉精神还行
上车后地接送每人一朵玫瑰,这个环节很温馨又浪漫
他就是安德鲁,后面是团员都尊敬的地接导游,这次有二位导游,一位小哥哥快乐努力,中文带浓重的口音,一位不会讲中文,但会六国语言能力。
苏丹浴室
卡尚著名的苏丹浴室,是早期伊朗百姓洗澡的公共浴室,先这类浴室已经全部弃用,用作参观,在众多浴室中,苏丹浴室最为出名,因为他是最大,建造最辉煌的,晚上还能登上屋顶,屋顶的设计巧夺天工,设计师用各种凸起的玻璃罩,确保白天浴室里的每个角落都能照射到阳光,关门时间大约晚上八点,可以晚点去,夜晚的景色很漂亮
浴室内部装饰非常精致,穹顶花纹极为复杂,浴室楼顶上还有十分有特色的一个个半球状突起,被游客称为“太空球”。浴室的大门有左右两扇,上面的门栓一个是棍状的,一个是环状的,男女进门要敲不一样的门栓,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里面的服务人员就知道上门的是男客还是女客了。
几年前被大雨冲坏的墙体
这是养蜜蜂的陶罐
溪云的优秀沟通,与安德鲁的互动,让这位老先生少了很多孤独,而我们也得到小姐姐的直意翻译,也是对所看到的补充和一种美好回忆。
阿巴斯国王一世 费恩行宫花园
这是卡尚郊区农家乐的屋顶
第一晚住卡尚的民宿,有点像西北的地坑院,院子下沉一点,冬暖夏凉的,园子中有一方水池,这个很有特色,也是国王花园里翻板。
一美元是500000里拉儿,后面的购物都是按这个换算,在机场的专换柜台换(那里黄牛也多,不能找哦)更合算。不建议换很多,例如100美金的里拉尔是一大包,算钱算到手酸,而当地人更喜欢美金。
苏丹浴室
卡尚市内的景点并不算太多,我们也住在郊区的农家乐,而且大多数都周边都是荒废的土房倒塌的建筑。不过每一个景点都有一种大片的感觉;这些景点大多是建立于数百年前的古宅及其庭院,像布鲁杰迪宅院和塔巴塔巴依宅院皆为如此,它们也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波斯风格;而艾哈迈德苏丹浴室则是一座建于500年前的土耳其风格的浴室,这座浴室如今仍然保留着当年古典而奢华的伊斯兰浴室风格,其间的一些细节也凸显了属于这一片地区的特色,洗澡很奢华。
聚礼清真寺是伊朗行的第一个清真寺,感觉她的宏伟,慢慢的,都后面还是有不同城市的清真寺看,于是团友分享看够了的感觉。
500年的葡萄树
在聚礼清真寺外,地接请大家吃冰淇淋(巧克力味和藏红花味两种)
街道的宣传画
下午在哈鳩大桥
伊斯法罕。
晚上的33孔桥
伊斯法罕
月亮
乘风凉的人们很多:有骑行的年轻人,有一家人的散步,有发呆放空的人,有唱歌的人,……
第四天早上醒来,已经是北京时间11:00了,昨晚是伊朗时间20:00睡的,这样就找到了头脑醒来的感觉。
在回酒店的路上,遇见一台xi:当地教会人员组织教会教义的推广,用heipao女生的歌唱,还有男士的诵读,还有电视台的转播,还有jingcha,很是热闹。
伊斯法罕住的酒店,感觉不错。
早上,我在花园里跑了3公里,也是唯一一次的在这个城市的晨跑。
这里是伊玛目广场,相当于北京的天安门广场
世界文化遗产
现场展示瓷砖的制作过程
40柱宫
伊斯法罕城自古就被称为“波斯明珠”。俄罗斯商人菲多特·科托夫早在1623~1624年间就到达了波斯,他在旅行日记中写道:“该城既大又美。皇宫的大门一律朝主广场。大门很高,而大门之上则是饰有花纹的金碧辉煌的房间。”四十柱宫建于1647年,是阿巴斯二世处理国事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它并非实有40根柱子,因为宫殿门廊上的21根大柱倒映在门前清澈的池水中,仍佛又出现了20根柱子,故得名“四十柱宫”
一种有特色的冰糖棍➕红茶
伊玛目广场旁的大巴扎,这里是第一次兜大巴扎,商品琳琅满目,商铺纵横交错,不留心就迷路。
为了去找wc,问了当地的一位小姐姐,她还特地带我们到这家餐厅,特别美,有衡山路酒吧西餐厅的小院,大家在用餐,还有等位的,哈哈哈。误打误撞进了网红餐厅,哈哈哈。
伊斯法罕的喝水乌鸦
伊斯法罕酒店的洗地的工人
当地人游客也是非常热情
美堡冰屋(Yakhchal,Ice House)
在邮局对面,属于萨法维时期建筑,也是亚兹德省内仅存的少数几个大冰窖之一。冰窖有4个部分:盆地、影壁、圆顶及储冰容器。美堡冰窖因地制宜利用自然条件制造和存放冰块,经济环保,是该地区古代文明的象征。
冰屋对面还有一个免费的地毯博物馆,收藏着超过五六百年以上历史的手工波斯地毯,还有手工艺人现场制作可以观看。(这次,我们没有去,因为天气热,可能大伙儿没倒好时差吧)
石榴城堡(Narein Castle)
石榴城堡是波斯典型的泥砖建筑,也是伊斯兰史前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是古时王朝的行政中心兼庇护所。城堡建于美堡附近的一座土山上,因地制宜,呈现不规则的椭圆形,上下多达5层,包括多座堡垒和瞭望塔。在城堡制高点有一座堡垒,四周被高墙环绕,与城堡的其他部分相隔。堡垒有一处朝北的门廊,可以俯瞰整个美堡城。
鸽子屋
是位于石榴城堡东边的古老建筑,这里曾经圈养了4000多只鸽子,它们的粪便被用来当作农业用肥。如今鸽子屋被小心保护起来,成为政府财产。
鸽子屋有6层楼高,外面是厚厚的土坯墙。塔的西面有一处很小的入口。进门之后,左右各有一条楼梯可以分别通向塔顶。位于塔的最顶层的4个小塔,其实是鸽子们自由出入的窗口,城垛的颜色吸引了大量的鸽子们前来筑巢。(这结束后,地接又请大家吃两个球的冰淇淋,我只需一个,怕大热下吃冷的多不好,只能不贪嘴)
古城的狐狸 在大中午的嗮太阳☀️
午餐的点,像个大窑洞,很有地方风情,外面热,里面开空调,舒服。
(例如wc都设在地下,可以减温)
冰窖
利用冬天水池里的水结冰后,分割一块一块,拿进来,放进大坑,顶上开洞是防止冰气聚多后墙体爆炸,墙体一圈一圈也是引导冰气上升拍出。(这是溪云翻译给我们讲的)
冰窖外观
聚礼清真寺
(关于拜火教的祖庭和后入的清真礼教和犹太教六星遗迹)
神像上半身为一个留着长胡子的庄严而智慧的男子,身体周围展开三重羽翼与尾巴,羽翼代表纯洁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尾巴则相反;神像右手指天,意味着对崇高的不懈追求,左手的圆环则代表虔诚;在身体中部还有大圆环,由太阳演变而来,象征永恒与不朽。琐罗亚斯德教有四个元素:天、地、水、植物,而且琐罗亚斯德教认为自然是有火、水、土、风组成,这四样东西都要保持纯洁。
以下这是同行的小姐姐黄的微信分享(前几天的内容分享细致的,都倒数第三天,大家都感觉疲惫了,体能有耗)所以,出来旅行,身体要杠杠的厉害才行呢。那为了能看更远的世界而平时要注意锻炼哦。
夕阳之旅(十六)走进波斯
D1浦东—德黑兰,7200公里,飞行10小时,德黑兰时间凌晨4:30抵达。怀揣千万,游历从波斯风味早餐开始。
夕阳之旅(十六)走进波斯
D2德黑兰—卡尚。早上出机场就赶往卡尚。时差、高温,一天昏头昏脑,身边的每一个人,看到的每个场景都是初遇,犹若梦游。晚上入住当地特色民宿(图九)
卡尚是伊朗中部的城市,除了是全球著名的玫瑰纯露产地之外,也是波斯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之一,这里有很多被波斯古建筑。我们参观了艾哈迈德苏丹浴室、布鲁杰尔迪古宅、塔巴塔巴依宅院、费恩庭园。
夕阳之旅(十六)走进波斯
D3卡尚—伊斯法罕
打卡点:1500年历史的高原古村落奥比扬奈村,建于11世纪伊朗最古老最大的清真寺聚礼清真寺,扎因达鲁德河上建于400多年前的古桥三十三孔桥。
夕阳之旅(十六)走进波斯
D4 伊斯法罕
打卡地:世界第二大广场伊玛目广场;伊朗最大清真寺伊玛目清真寺;阿里卡普王宫;四十柱王宫;大巴扎。广场很大,寺堂很多,天气很热,跟着小团旗跑进跑出累到不想动,想得最多的还是酒店那张床。真心佩服团队里几位近70的大哥大姐,精神头比年轻人都好。
夕阳之旅(十六)走进波斯
D5伊斯法罕—梅博德—亚兹德
打卡地:梅博德纳林古城堡遗址、冰屋、鸽子塔。从伊斯法罕去往亚兹德途中,经过梅博德,这是一座有1800多年历史的土砖建筑为主的城市。纳林城堡地处市中心,从高处可以俯瞰城市全景,土黄色的建筑中点缀着绿植,古波斯文明的苍凉没落尽在不言中。冰屋和鸽子塔是体现波斯人智慧的建筑,前者储存冰块,后者养鸽集肥。
夕阳之旅(十六)走进波斯
D6 亚兹德
打卡地:寂静之塔(拜火教天葬台)、聚礼清真寺、拜火教火庙、古城、多莱特阿巴德花园。
亚兹德建城有5000年历史,也是是伊朗拜火教的中心。作为古波斯帝国的国教,拜火教曾统治波斯世界1000年。公元七世纪,阿拉伯帝国崛起,被阿拉伯人征服的波斯人逐渐改信伊斯兰教。据说现在拜火教信徒在伊朗有二十万左右。天葬是拜火教的殡葬习俗,一千多年历史的亚兹德火神庙附近散布着的“寂静之塔”即是天葬台。天葬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被伊朗政府废止,现在的天葬台只是旅游景点。
后补一些图片,是因为这个游记打开太慢,怕漏了,后补在最后吧。
鸽子塔内部
寂静塔
伊朗寂静塔是琐罗亚兹德教徒过去进行天葬的场所,也是拜火教。位于亚兹德南郊。它由两个坐落于小山峰上的砖石建筑构成,顶部是实心的,中间有一个小洞。俯瞰亚兹德市区,可以看到另外一座寂静塔(“女性用”)已停止使用。墓园建筑保留了琐罗亚兹德教徒除天葬外的传统丧葬习俗。现在的后人是旁边的墓碑形式了。
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所主张的善恶报应、灵魂转世和末日审判以及天堂地狱之说,对于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后来宗教均产生过深远影响。当它传入中国后,唐王朝便在首都长安及其附近建立教堂,它无疑也对古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波斯帝国和波斯新帝国(萨珊王朝时期),最突出的文化现象莫过于琐罗亚斯德教,它是前后两个波斯帝国的国教。在琐罗亚斯德教的旗帜下,两个帝国曾经是当时世界的头号强国。
现代人的篝火仪式就是源于。
风塔
古城
晚饭后
定位:亚兹德广场
像在家乡的花园里散步,看外婆们带第三代,看孩子们有粑粑麻麻的陪玩,看奶茶店的忙碌身影,看被dijie说是xinao的广场纪念活动,这个全世界的人民广场都那么热闹,真嗨啊[偷笑]。
今天最值得记录的是:
根本听不懂一点英语的伊朗妈咪把她的五个月的孩子给我抱,这么友好又放心,真的很感动,伊朗人民的那种渴望与世界交流的向往力和热情度啊[调皮](这个城市出生过有几位已经在别国做老大的大人物[偷笑])
粉红清真寺里的士兵,不是军人。
家访人家提供的晚餐
蜜月夫妻
我们是爱的见证
自由塔
伊朗自由纪念塔,气派雄伟,风格新颖,由西郊麦哈拉巴德国际机场驱车进入市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座纪念塔。塔高45米,塔基长63米,宽42米,呈灰白色,采用钢筋水泥和大理石建成。自由纪念塔于1971年10月落成,伊朗建筑师候赛因·阿马那特在设计该塔过程中,既注意吸收外国建塔的优点,同时注意充分体现伊朗建筑的民族风格。塔的底层是博物馆和电影馆。电影馆可容纳500名观众,5部电影机同放。
队友黄老师在这中心点唱歌,声音共鸣四散,非常放大。这不解决了麦克风的未研发出的发明吧。
中国人在伊朗坐地铁,两站路(票费0.2美分),内不允许拍照。
都是有中国捐赠建设。
一路,时刻感受到伊朗人民对中国China的热情(波斯发音: 秦)
(还有很多视频,不上传了,怕这承受不了,因为我开始是按时间轴发的图片配的文字,但最后都是乱的)
还有后半部……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