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趟香港吧”,突然间有了个这个念头!
其实这个想法一直在酝酿,只是因为总在筹划比较远的行程,身边的大好河山往往会被忽略掉......
我对香港的记忆一半来自小时候,爷爷的九弟长居香港,经常会来内地探亲,我们总是会受到很多港货的礼物;一半来自港剧和粤语歌,这些曾经都是我们儿时的精神食粮啊~
有人说,现在去香港也没啥意思了,除了购物,其他的咱内地也都有哎~
这话得分开说,单看旅游,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世界旅游资源的打开,欧洲、美洲、东南亚,很多旅行目的地确实比香港玩的舒服,以前香港旅游的资源优势正在慢慢的被其他竞争者取代;
但作为自由贸易港以及人才输入地,香港的金融、第三产业、教育等资源仍然是世界一流的,有能力有财力的人还是会想去那里走一趟......
无论如何,香港,终究还是要去的目的地之一,这个曾经与家族有纽带的地方,这个带给童年美好回忆的造梦之地...... 有些情怀,有些念念不忘,无论时光荏苒,岁月变迁,总要是去实现的!
这个周末,香港出发!
按照区域划分,香港分为,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及离岛(除了前三个主岛之外的其他岛屿)。
香港虽说不大,但想要将大大小小的岛屿全部玩遍,那估计得来好几趟了!对于第一次来香港的我们,选择了热门景点比较集中的九龙半岛和香港岛!
4天3夜的行程是这样的:
DAY 1:南京 → 深圳 → 九龙 → 深水埗
DAY 2:香港大学 → PMQ元创方 → 涂鸦街 → 兰芳园 → 威灵顿街 → 汇丰大厦 → 太平山顶卢吉道观景台 → 天星小轮 → 维多利亚港灯光秀
DAY 3:香港中文大学 → 彩虹邨 → 黄大仙祠 → 旺角 → 鰂魚涌 → 铜锣湾
DAY 4:尖沙咀海港城 → 上環港澳碼頭 → 澳门
友情提醒:行程上建议最好能预留半天作为机动时间,以防止因为天气变化、飞机延误等各种意外造成的行程变化。
深水埗是香港十八个区中“深水埗区”的主要部分,位于九龙半岛西北部,距离九龙最繁华的尖沙咀有4、5站地铁。
“埗”的意思是深水而无浅滩的海湾,“深水埗”过去应该就是一个深水码头吧!
从地铁站出来,一路上都是各种小卖铺,还有密密麻麻的居民楼,说实在的,真有点城乡结合部的味道,在这里可以看到香港普通市民的生活百态~
跟着谷歌地图,很快找到了这家并不起眼,但却美味飘香的米其林一星餐厅:添好运点心专门店!
地址: 香港深水埗福榮街9-11號
推荐:★★★★★
这家店在香港有好几家连锁,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下雨的原因,吃饭的点竟然不用排队?!果然“添好运”为我们香港的第一站添了点“好运”啊!
豉汁蒸凤爪,古法糯米鸡,脆皮鲜虾杂锦紫菜卷,陈皮牛肉球,黄沙猪润肠,流沙奶黄煎堆......
添好运的美味抚慰了我们旅途的疲劳,饱餐后立马精神十足!
沿着黄竹街饭后消食,与大南街的交界处,惊现巨型大熊!
这只3D彩虹熊是2016年HKwalls第三届街头艺术节艺术家们的作品之一!
当年的主办单位特别选择了本土味浓厚的深水埗作展示场地,整个活动免费开放,当地的居民不但可以近距离的观赏,还可以感受艺术家的创作过程!
很喜欢这种“身边的艺术”,不知不觉中,你也会潜移默化的“文艺”起来!
从这个角度看,3D的效果还是挺明显的,配上旁边这座黄色高楼,即使在夜晚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呢!
大南街一直向东,一个巨大的红色招牌悬挂半空,这个充满怀旧气息的招牌“南昌押”,便是在上世纪20年代香港典当业合法化后,扎根于深水埗的老牌典当行,它承载着行业辉煌一时的历史记忆......
过了南昌街,来到深水埗最热闹的菜市场和电子产品大市场!这里是九龙西北部人口密集的核心区,不少游客也会特意过来一睹香港草根人民的日常生活。
没能看到白天人头攒动的场景,只见夜色下匆匆而过的人群,他们中有忙碌了一天准备收工回家的,有三五成群出来聚会聊天的,还有像我们这样的过客......
走到北河街最大的室内菜场,看着安静的摊位,想象着白天人声鼎沸的叫卖与讨价还价,还原到生活里的柴米油盐,也许全世界人民都会走到同一个平台上
鸭寮街,原本是专门卖二手货品的街道,后来变成了电子零件的集散地,有很多价廉物美的货品出售,二手电器、旧书刊、旧唱片等等。
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没能继续深入挖掘这个充满着港式情怀的地方,有机会,找个白天,好好感受这个平凡小区不平凡的独特魅力......
推荐几部电影,都是在深水埗取的景:
《无间道》(2002)
《桃姐》(2011)
《攻壳机动队》(2017)
港中大位于九龙半岛的沙田区,是香港第一所研究型大学,也是香港唯一采用书院联邦制办学的大学,现共有9所成员书院及8所学术学院。
成立于1949年的新亚书院便是我们今天的主要目的地!
所有的教学楼都是依山而建,如果要徒步在这个“山城”里上上下下,特别不方便,所以校内专门设置了穿梭校巴。从大学站A口出来,跟着最长的队伍排队就好了,搭乘2号穿梭校巴,在新亚书院站下即可。
新亚书院成立于1949年,以弘扬当代新儒家学为主,教授官立学校所缺乏的中国文化课程,是中国儒学的复兴基地,以及宋代书院文化的延续。
来新亚书院并不是要做什么学问,而是想站在“合一亭”,感受一下“天人合一”的意境!这座位于新亚书院学思楼与知行楼之间的“合一亭”,是为纪念新亚书院创办人钱穆先生及其所著的《天人合一论》,而兴建的!
前临吐露港,遥对八仙岭,碧海连着灰蓝天色,人与影、天与水均连成一体,“天人合一”指的就是此情此景吧!
钱穆先生把毕生所学所思所悟所得,最终归结到“天人合一”四字真言中!细细品味,似乎有种“人生不必苛求,顺其自然才是正道”的意味......
现在看到的“合一厅”前的榕树已经不是最美容貌了,好多垂下的枝柳都被前不久的台风吹的七零八落......不过似乎并没有影响我们摆弄着各种pose的创意灵感
“一池清水,二树半抱”,这才是“合一厅”的全貌!前任校长金耀基教授誉之为“香港第二景”!
我们待了好久才走,虽然是很小的一块地方,却给人带来回味无穷的意境!
从港中大出来,直接港铁来到了彩虹站,这里有个同样以彩虹命名的居民区“彩虹邨
”,它是黄大仙区首个获得香港建筑师学会银牌奖的建筑群!
彩虹邨是香港最早期兴建的公共屋邨之一,香港的公共屋邨就是我们内地近几年效仿兴建的公租房!对于寸土寸金的香港,这些由政府或志愿团体兴建,出租给低收入市民的公租房已成为香港最主要的住房类别!
目前香港约有260万套公屋,据说40%多的港人都住这种公屋,可想,香港的房价是有多贵啊!
来彩虹邨,主要为了打卡其中一个四周环绕着彩虹大楼的篮球场,因为特殊的空间和色彩,成了年轻人镜头里的网红取景地!从彩虹站C4出口,左手进入一条巷子,看到这个中学大门,对面的停车场顶层就是了!
在这里拍照,挺考验摄影师的创意度的,因为几乎没有一个统一的机位,或是成型的景点,全靠灵感和个人的审美!
这个不大的篮球场,集合了各种姿态的模特和各种拍法的摄影师,躺着,坐着,跳着的什么都有,估计是目前香港最热门的拍摄地了!
这些光鲜亮丽的高楼里,每户的生活空间估计也就四五十平......
记得有期综艺节目拍的是蔡少芬和她两个女儿在香港的日常生活,那个家好像也就七八十平.......
油麻地、尖沙咀、旺角组成的油尖旺区,是香港十八区中面积最小的一个!1860年九龙半岛被割让给英国时,只有几个小型的渔农业小区,如今的油尖旺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之一,在这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竟居住有超过34万人!
同时这里还是香港文化餐饮、时尚购物的集中地,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
第一次知道旺角,是电影《旺角卡门》,王家卫早期比较容易看懂的一部。
刘德华,张学友,张曼玉,当年的青春偶像,演绎了香港底层人民的悲与苦。
除了黑帮电影里传统的街头打杀,爱情线的温情是片中的一大亮点!特意找了一段影片里的经典台词,分享给大家:
表妹(张曼玉):厨房里有煮好的饭,另外我还买了几个杯子,我知道,用不了多久就都会被打破,所以我偷偷藏起了一个。到有一天你需要那个杯子的时候,就打一个电话给我,我会告诉你放在什么地方。
华仔(刘德华):我想告诉你,我找到那只杯子了......
将玻璃杯比喻为“爱情”,并传达出“喜欢你”的意味,确实是王家卫一贯的风格啊~
影片中的很多场景早已改变了容貌,不变的是旺角一如既往的车水马龙和人流不息
西洋菜南街是旺角人流最高的购物集中地,因为浓浓的生活气息和市井味儿,不少香港电影都喜欢在这里取景
冰厅,是上个世纪香港茶餐厅的前身,最早只卖冷饮,那个时候的冰块都是从欧美海运到香港,冰室原本是富人们享受的呢!后来逐步才有了自制的冰块,普通大众也能消费的起了,慢慢的,冰厅开始同时经营起菠萝油、芝多士、三明治等小食和简餐,满足了快节奏的生活和社会的变迁......
到如今,全港只剩下不到20家正宗的冰室!我们特意选了旺角的“金华冰厅”,因为他们家有“香港第一”的菠萝油哦!
地址:九龙太子弼街47号地下
推荐:★★★★★
必点:菠萝油,丝袜奶茶,咖喱猪扒饭,时令杂菜
冰厅的门口提供外卖服务,挑一些喜欢的点心,直接带着路上吃
隔壁就是金鱼街金华冰厅的左手一条街就是旺角最有名的金鱼街!
因为金鱼长相富贵、色彩夺目,香港人喜欢在家里或办公室放一缸金鱼,据说可以取个好兆头。
这里的店铺,会预先把一条条鱼儿放在充了氧气的小塑料袋里,在袋上写上价钱,再一排排的挂在店前铁架上让顾客选购,各种颜色的小鱼,挺好看的~
从港铁佐敦站A出口右转往佐敦道,沿弥敦道往旺角方向步行,于甘肃街右转就到庙街了!
油麻地其实白天更热闹些,到了晚上,很多商铺都收摊了,唯有庙街,热闹非凡!入夜后,点上灯的地摊,把整条街照得通明,原来安静的小街,一下子变得人声鼎沸!
站在庙街对面的停车场3楼俯瞰庙街,灯火通明下是百姓的各种生计......
这里也是《新不了情》、《食神》、《庙街皇后》等多部电影的拍摄地,浓浓的地方特色,处处反映着香港的文化生活!所以你会看到来这里的老外特别多,独有的文化是西方世界不曾见到过的!
逛完庙街,不要错过马路两旁的大牌档美食!除了煲仔饭等地道美食外,还能找到食神里的“拿渣面”哦~
我们住的地方就在尖沙咀港铁站步行100米的美丽都大厦,每天一早就出门,到了天黑才回来,尖沙咀站也成了我们打卡次数最多的地方!
旺记冰室,是离海港城最近的茶餐厅,吃不惯西餐的,这家冰室一定可以满足你的胃!我们在香港的几天,基本上都是在各个冰厅/冰室里解决午饭的。
地址:湾仔谢斐道142号建利大厦地铺04号铺
推荐:★★★★☆
虾仁滑蛋饭很棒,猪肠鲜鸡汤通粉不推荐了,奶茶一如既往的好评!
吃饱喝足,去维多利亚港吹吹海风,生活不太要惬意~
九龙半岛的部分就是这样啦~
抵达香港的第二天,我们一早搭乘港铁在香港大学站下,地铁站直通大学校园,搭乘上升电梯前,会经过一条长廊,两边展出了不少港大的珍贵历史照片,孙中山、张爱玲都是港大的校友啊~
港大本部所在的薄扶林是香港岛的最西面,站在校园里就可以看到海景哦!
我们来的的时候正值港大的毕业季,到处都都能看到这只毕业吉祥物的小狮子,意为:亚洲雄狮?!
这个绿色底纹的狮子图案铺满了整个阶梯,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网红打卡地?
香港大学成立于殖民地时期的1911年,是英国人在东亚成立的唯一一间大学!作为香港第一所百年大学,不少校园建筑被列入香港历史建筑及香港法定古迹!
建于1912年的大学本部大楼,是校内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港大的地标!电影《玻璃之城》里黎明和舒淇的某个亲密镜头就是大楼里的庭院拍摄的。
逸夫楼前的莘莘学子们,正在拍摄属于他们的青春回忆
喜欢逸夫楼周围的环境,无论是潜心学习,还是用来谈情说爱,光是看看都是赏心悦目的呢~
研究生院,位于整个校园的制高点!
背上书包,扮回学生的模样~
几乎所有的公共空间都被学生们用的满满的,他们在人来人往过道上,能投入到心无杂念,这就是所谓的利用碎片时间吧!
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继续港铁之旅!
如果说旺角油麻地是“平民天堂”,那么上环则是高雅的“花样年华”!
上环是香港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这里汇集了大量古老的店铺,是感受老香港情怀的好地方。
来元创方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这一带全是上坡,难度系数堪比山路!
你一定想象不到,这座开满设计师工作室和时尚店铺的“PMQ元创方”,最开始是香港第一所提供高小及中学程度的西式教育官立学校,孙中山,何东都是这所学校的学生!
直到1951年被改建为香港第一所已婚警察宿舍(未婚警察难道不能住么?),无论建造方式和选料都是当年的建筑时尚,现在看来依旧是工业味儿十足的先锋建筑
不大的两座楼里云集超过100位设计师及创意企业家,家具、服饰、食品、珠宝,还有各种萌物在楼道里出没~
如果深入探店,估计能在这里泡上一天!
开放时间:7:00am - 11:00pm
建筑绘画,在每栋楼里被运用的淋漓尽致,不得不佩服港人在氛围的渲染上花足了功夫!
中环,被称为浓缩了的 香港 !
上世纪70,80年代是中环的全盛时期,当时中环不断兴建摩天大厦,金融市场开 始兴 旺,不少 香港 主要的商业活动都在中环进行, 香港 人都以在中环上班为荣。
随着中环地区租金节节攀升,港岛的主要商业区也逐渐扩展至上环、湾仔北岸,不过中环地区仍是 香港 的心脏和重要的商业中心。
中环最有特色的景点,可能要数嘉咸街和临近几条街上精美的壁画了!
在 香港 涂鸦艺术组织HKwalls的推广下,中环错落交织的道路,变成了艺术家挥洒创意的街头画布!平淡无奇的墙面,经由艺术家精湛的技艺与无限创意,摇身变成了惊艳的街头壁画!
中环上上下下的街道和巷子特别多,这边还是杂货市场,街对面又是生鲜菜场,各种商业形态交织在一个空间里,一不小心就迷失在这个老城的市中心里......
走着走着,兰芳园出现在眼前,它正是我们要寻味的老牌茶餐厅!
地址:中环结志街2号地下
推荐:★★★★★
兰芳园创办于上世纪50年代,是丝袜奶茶的真正创始人,港式浓滑奶茶的鼻祖,他们家的奶茶是用 斯里兰卡 科伦坡 的“季后茶叶”和 马来西亚 的植脂奶冲制而成。
味道比其他冰厅的略苦一点,正宗的味道嘛!
和其他冰厅一样,兰芳园还供应传统多士、三文治,奶油猪仔包、猪扒包也是他们的特色菜!
兰芳园对面的自动扶手电梯,是《 重庆 深林》里王菲走过的地方!这个自动电梯,原本是政府修建用来吸引半山区居民步行往来中环商业区,以纾缓半山区的道路交通,结果修着修着,发现严重超出预算,前前后后整整修了11年!
从自动扶梯下来,来到威灵顿街,这条以 英国 鼎鼎 大名 的威灵顿公爵命名的美食一条街,云集了各种港式美味,从平价的筷子记,新晋网红Cupping Room,到曾是米其林的镛记酒家,每一家都有各自的特色与招牌......
不过这几家都没能让我们产生想进去坐坐的欲望,想着,中环这么大,后面肯定还有餐馆吧,再往前逛逛吧......
这是我们唯一没有做美食攻略的一天,参照国内的某个城市中心,心想吃饭的地方还不好找么?
于是我们就按照原定的计划,一路走过了都爹利街
一路走过了高楼大厦,前方的高楼便是 香港 首富的“长江集团”
等我们走到汇丰大厦的时候,一阵饥饿感忽然袭来,腿也不听使唤了,又累又酸.......
回过神来才发现,过了刚才人声鼎沸的威灵顿街,走过的这几条大街上竟然没有一家餐饮店啊!!(惊悚)
这时,我们看到了一个流动摊点发来了一张传单,满满的食物照片勾起了我们的食欲,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点几碗吃的再说!
结果,小哥说,他们这个是提供给这些办公大楼里白领们的简餐,不单独对外售卖的!(大哭)
此时的我们,已无力再走回头路,想想这要是在国内,随手就是一家吃饭的店儿啊!在香港不做攻略还真不行!
于是,赶紧找某点评来救援,就地搜索离我们最近的美食店!最终找到了这家离我们仅100米的“Cova Pasticceria & Confetteria”,太子大厦里的一家意式甜品店!
这家百年甜品店的2大盒 三明 治,完美的拯救了我们饥肠辘辘的 中国 胃!而且还意外的美味!
以前因为不喜欢里面的奶酪,几乎不怎么吃 三明 治的,但Cova家 三明 治里的奶酪让你吃完了还想再吃!另外,他们家可以对熟食加热,加到你觉得合适的温度!
地址:遮打道10号太子大厦1楼134-135号舖
推荐:★★★★★
这次的经历让我想起一句话: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有的时候,该出手时就得出手,千万别等了!
肚子饱了,精神也恢复了过来!想想刚刚饿着肚子的时候,什么美景都看不进去,现在回头望望, 香港 最经典的几栋高楼就在眼前!它们也是一会儿欣赏夜景的主角们!
5座大厦,海山、海景、益昌、益发、福昌,将天空框成一个长方形,垂直的空间里紧密的排列着每层住家的阳台、空调和晾衣架......
电影《变型金刚4》让这个原本普普通通的商住两用的居民楼一下子火了!于是,无数的游客专程跑来打卡!
推荐港铁做到太古站,B出口往左转,过两个红绿灯就到了!
在鲗鱼涌当地的居民眼中,这里不过是能为百姓提供价美物廉生活服务、具有活力的小区而已,不少年轻的港人就是在这里长大出门闯荡的......大量游客的涌入,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网红打卡地的魅力!
四面的高楼共有2200多个单元,按照每个单元4-5人计算,最多可住上10000人,人口密度如此之高,也算是独一无二的港式特色了!
我们到达的时刻差不多是晚上17点多,天气好的情况下,正好是日落前的蓝光时刻,可以拍出非常漂亮的颜色!可惜天公不作美,雨一直下个不停,好吧,那就找个道具弥补一下咯!
这个机位,就是电影里的长方形天空啦!
拍摄的时候,也是豁出去了,因为镜头没有任何遮挡的直对着哗啦啦的雨滴!由于光线太暗,当时也不知道拍的清不清楚,修完图后感觉也还能看嘛!
近十年内地游客激增带来的巨大消费商机,铜锣湾商铺的租金曾一度超过纽约的第五大道,成为了“全球最昂贵商铺地段”之一!后来虽有下降,但仍然维持着香港主要旅游购物区的地位!
遇上雨天,铜锣湾的各大商场自然成了打发时光的首选!这里的商业楼一家挨着一家,希慎广场、崇光百货、时代广场、柏宁商场、金百利商场......从大型百货公司、精品商店,到廉价品的商贩,足以让你逛上一整天!
我们在希慎广场里逛的最久,Line Friends专卖店,冬季主题的吉米漫画展,4层的空中花园平台更是休息闲坐的好去处!
逛完街,准备去湾仔觅食!
吸取了前一日在中环的教训,这次我们是有备而来的!
“靠得住粥麵小館”总店,连续7年被米其林推荐,2018年更成为米其林创立以来,首间荣获“米其林必比登推荐”的粥店!
地址:湾仔克街7号地下(湾仔站A5出口步行7分钟)
推荐:★★★★★
虾球鸡粥,新鲜鱼片粥,红油抄手,水煮芥兰,总体上,味道和店名一样“靠得住”, 连平 时不爱喝粥的牛爸都直夸,好喝!
饭后漫步回车站,细雨蒙蒙的夜色中,少了些喧闹,多了份宁静,这个时候,才慢慢开始品味这座城市的味道......
等待红灯的时候,一辆香奈儿5号的红色叮叮车停在了我们的面前,这个古老的有轨电车,不少国家还保留着,但双层的有轨电车,全世界只有香港才有!有机会的话一定要来体验一下!
香港的最后一个篇幅将留给这座城市我最爱的“夜景”!
作为世界三大夜景之一(另外两个是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和日本北海道的函馆),唯有身临其境,才会感叹世间竟有如此壮美动人的景色!
观赏香港夜景的地方很多,第一次来,这几个地方一定是必打卡的:
▼ 太平山顶卢吉道观景台
▼ 维多利亚海港
▼ ICC天际100观景台
太平山顶到达太平山顶有2种方式:
1)从中环6码头搭乘15路巴士,直达山顶,车程30分钟
2)从花园道山顶缆车站,搭乘山顶缆车,全程10分钟
两种方式都可以刷八达通,不用提前买票;山顶缆车登山时间虽短,但排队的人超多!
我们去的那天,山顶缆车维修停运,只能搭乘15路巴士上山!
如果你是搭乘巴士上山,建议从6号码头的起点站乘车,因为路程长,找个位子坐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比起排长队等缆车,个人推荐不如坐坐巴士,因为可以欣赏到城市里看不到的山的另一面的风景!
下车时,看到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大海的那一刻,美极了!
我们没有去人流涌动的凌霄阁,而是选择前往步行10来分钟的卢吉道观景台!这里的遮挡物更少,可以直接可以饱览香港岛和九龙半岛!关键是没什么人,随便拍啊~
在香港的几天,几乎天天都在下雨,唯独上来看夜景的这一天,傍晚开始放晴!
天空完全黑下来的时候,没有一点雾气,远处的云彩都能看的一清二楚!这一晚的夜景绝对时人品大爆发啊!
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看城市夜景!
上一次看夜景是在纽约的洛克菲勒大厦楼顶,不过那是在城市里看登高,这次站在山顶看城市的体验还是不一样的,有种置身其中的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下午17点一直到晚上快19点,2个小时的等待还是相当值的!记得上山多穿点衣服,山上的风还是挺冷的!
美国《国家地理旅游杂志》曾将天星小轮列为“人生50个必游项目”之一!这个运营了100多年穿梭于维港的古老交通工具,至今仍是许多香港市民过江的首选!
看完山顶夜景,继续搭乘15路原路返回,下了车直接前往中环7号码头,乘坐天星小轮回到尖沙咀码头,一路上你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欣赏香江两岸的美景!
时间算的好的话,此时维多利亚港的灯光秀刚刚开始,坐在小轮上就可以欣赏啦!
每晚8:00,维多利亚港都回上演大型灯光音乐汇演“幻彩咏香江”!两岸的地标建筑随着充满节奏感的音乐,发放缤纷而跃动的灯光,为无数观众带来声光盛宴!
官方的推荐欣赏地是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外的沿海一带,或湾仔金紫荆广场海滨长廊。
若是错过了灯光秀,也没关系,维多利亚港本身的夜景也足够细细品味,慢慢欣赏了!
夜未眠,人已醉!
香港,再让我多看你一眼,下一次,不知是何时......
1. 港澳通行证
办理地点:各地市/区公安局
办理时间:10个工作日(以公安局通知为准)
相关费用:
港澳通行证白本:80元,有效期10年
香港 / 澳门 单次签注:15元/次,有效期1年
港澳通行证现在的办理手续已经优化了很多,不需要准备任何资料,带上身份证就可,在通行证和签注的有效期出入港澳即可。
关于从 香港 到 澳门 再返回 香港 ,或是反过来的一地多次进出,需要办几个签注的问题,直接向公安局的工作人员询问,以他们的回复为准。
2. 入关
深圳的口岸:罗湖、福田、文锦、 深圳 湾等9个口岸,2018年底还新增了莲塘口岸
我们走的深圳湾口岸,直接在 深圳 机场搭乘直达 九龙 的“中港通”大巴,大巴会在关口停车,放大家自行入关,办完入关手续后,会由另一辆车直接把我们送到 九龙 的海港城。
整体上, 深圳 湾口岸人流也不算少,但闸机多,基本上没怎么等,前后10分钟吧,就入关了!
大家可以结合飞机的时间以及是否住 深圳 考虑从哪个口岸入关,推荐“ 深圳本地宝”的网站,上面对各大口岸入关的详解解析: http://jt.sz.bendibao.com/z/ka/
珠海的口岸:拱北、九洲港、 珠海 港、万山等8各口岸
大部分游客都是走的拱北口岸,由于 澳门 博彩行业的兴旺,这个口岸的人流量还是大的,我们前后花了30分钟才出关。
3. 交通
如果你在 香港 需要搭乘地铁超过4次,不用多想,直接买张八达通卡,省钱的同时,主要还是方便!公交、叮叮车、港铁、山顶缆车,都可以用这个卡!
购票地点:某宝,或直接在地铁站内购置,工本费50港币,地铁站退卡的时候可以退还。我们是尖沙咀地铁站内购买的,人工售票的速度相当快,排队也不需要等几分钟
据说这个八达通卡,终身有效,如果你经常去 香港 ,这个卡可以反复充值~
关港铁线路和价格信息,可以参考官网: http://www.mtr.com.hk/ch/customer/st/index.php
关于叮叮车路线和其他信息,可以参考官网: https://www.hktramways.com
每一次出门旅行后,都会发现,去的时候想象的是A,实际感受到的是B,写出来再次被阅读可能就变成C了
出发前特意回顾了不少港片,好让自己多感受点港味儿的气息,可实际到了香港的时候,结合当时的天气影响,此情此景,早已体会不出那种感觉了!
也许,感受当下,才是最大的收获!
To Be Continued......
带着“环游世界”的愿望与勇气,
跟着自己列出的To Go清单,
走过了24个国家260多个城市!
每一次旅行的结束,又是下一次行程的开始,
一种美食,一段旋律,一栋建筑,或是想见的人......
在探索世界的路上,遇见未知,发现新的自己!
我是Fiorelady,欢迎关注
公主号:Fiorelady的田园(ID: MsFiore)
全平台ID:Fiorelady(请备注来自游侠客)
("Fiore"在意大利语里是"花儿"的意思)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