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下下树,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九溪

11:00,我们从九溪景区入口出发。
一路上,树木繁茂,绿叶如盖,为夏日游玩的人们遮起一片阴凉。
九溪烟树俗称“九溪十八涧”,有着“万壑争流下九溪”的美誉,是西湖新十景之一。其发源有二:一自龙井狮子峰,一自翁家山的杨梅岭。
九溪在烟下岭的西面,北接龙井,南贯钱塘江。九溪水曲折回旋,它曲曲折折了九回才流出,所以称它为九溪。

九溪十八涧

步行不久,就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小朋友踩在清澈的溪水中,或拿着玩具嬉戏打闹,或是戴着头盔习水。天真烂漫的童趣,让人心情舒朗。
不禁心生感慨,应该没有一个杭州小朋友的童年记忆中会缺失九溪戏水的场景吧。

途中有两条路线可走,一条是岸上的大马路,一条是溪流穿行,树木环绕的土路。我们的路线当然是更有趣的土路。

溪水潺潺,鸟鸣啾啾,仿佛置身于一幅山水画中。
不知不觉来到【九溪烟树】石碑打卡处,领队站在岔路口,指引队员前行方向,提醒美景在侧不容错过。
映入眼帘的是一汪碧波荡漾和葱葱郁郁的树木掩映下的拱桥。让我想起了李白的诗句:“九溪烟树多溪水,近看苏堤杏李红。”待秋日枫叶泛红,此地此景一定更甚今日。

从九溪烟树石碑前往龙井村的途中,我们一行人在高低不平的路径穿行。
路边上一垄垄翠绿的茶树,潺潺的溪流涧水流淌在垂兰吊藤的山脚岭根,如梦似幻,仿佛行走在仙境的长街。

沿着九溪走到了龙井村,这里是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西湖龙井茶的主产区。我看到村里有许多茶馆和茶庄,门前摆着各式各样的茶具和茶叶。
走进一家茶馆,品尝一杯龙井茶。茶叶的清香和甘甜,以及茶水的清澈和润滑,让夏日的燥热一扫而空。
或是来一碗桂花藕粉,小小的碗里五彩缤纷,仿佛也有了如西湖美景一般的诗情和画意。

路上,一位小姐姐看到我,热情地递给我一根冰凉的雪糕,感谢感谢。

十里琅珰,狮峰茶田爬升挑战

十里琅珰是驴友非常喜爱的一条经典徒步路线,原是古时候货郎挑担从钱塘江边道龙井、灵隐的近路,因为货担上发布叮铃当啷之声而得名,路途有近十里,因此叫“十里琅珰"。
12:25,在龙井村补给休整完毕,我们就从龙井村口开始了十里琅珰的爬升段。
夏季中午的高温加持,以及狮峰茶园一段基本处于无遮挡的暴晒,让这一段路多了其他季节没有的小小挑战。
经验丰富的主队草药,在休整时反复叮嘱队员,由于爬升叠加高温,会带来一段较高心肺的路段,所以一定不要吃太饱,注意水分补充和散热,防止中暑。登山杖,在这一段路可以用起来。

循着石阶路,拾级而上。不一会儿,随着汗水的流淌,就感受到了“桑拿式”徒步。
偶遇一个游玩的小姐姐,带着急切的语气问我们,身后的路还有多远,想快点行至阴凉地方。
我们笑答,“快了快了”。我们也紧接着问她,“前面怎么样”。小姐姐说,前面有阴凉,没这么晒。
户外活动,总是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侠义互助的情怀。
沿着山路爬到了狮峰茶园,它是西湖龙井茶的核心产区,也是最贵的茶园之一。
漫山遍野的茶树,形态各异,有的高大挺拔,有的矮小灵巧。让层峦叠翠围绕下的村落,更显一分幽静和韵味。

石径弯弯,越走越高,似乎看不到尽头。烈日暴晒,偶有一丝山风送爽也难以抵挡高温。
不知不觉,汗已经湿透了全身。轻松早已消失殆尽,随之而来的是身体耐力与意志的挑战。
此时,调整呼吸,低头一步一步地往上走,一步一步感受向前行走的力量。
稳住节奏,凭着毅力向目标迈进。

何由身著画图间-五云山

13:05,终于到达山顶的三岔口,登顶成功。
在补给点稍作休整,纳纳凉,平缓一下心率,来一根爽口的黄瓜。此处,收到来自另一位可爱队员的投喂。

前方的路纵横在山脊之上,平缓了许多,心跳也舒缓了许多。此时,才觉得挑战自己极限的成功,也是徒步之中最美的风景。
五云山,北接郎当岭,南濒钱塘江,东瞰九溪山,西邻云栖坞,海拔334.7米。
相传山顶常有五色瑞云盘旋其上,故以”五云”名之。
“爬五云山,找五朵云”据说找齐五朵云,就会平步青云,财运亨通,达成心愿,长命百岁。
山上视野开阔,江天湖山尽收眼底。
翠茶满坡,五岭起伏,祥云出岫,飘渺天际,令人胸襟豁朗。

从最高点到真迹院一段,山高、人少、凉快。
偶遇几位疾速的大佬,疾行如风。和我聊天的话音刚落没两分钟,就已不见人影。
有了树荫遮蔽后,让这一段路比狮峰茶园爬升一段清凉不少。走在幽静人少的石头路上,参天的大树,古朴的色调,让我不禁脑补古人在此行走游玩的画面。

偶遇小哥,骑着摩托,在山路穿行,有点酷。

心静自然凉-真迹院

真迹院遗址位于五云山山顶上,建于五代,现为翻修。
14:00,行至真迹院。一眼就被寺院的侘寂之美震住,让人心生安宁,燥热之感骤减。老话有道理,“心静自然凉”。
真迹寺的开山祖师是伏虎志逢禅师,师奉天台宗,谥号“普觉”为一代名僧。
曾说法于后来成为著名佛教丛林的【理安禅寺】,后周显德丙辰年,禅师在此处结茅开山,静修说法,寺名静虑庵,又叫定慧庵。
北宋乾德间,寺改名为"真迹院"。明朝初年寺毁,正德十二年僧人法坚重建。

院门口有一颗1400多年的银杏王,高21米,胸径2.45米,被称为杭州古树第一号。
大树曾历经磨难,多次遭到雷击和火烧。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野营寄宿真迹寺的某中学学生因用火不慎引发火灾,部分树干被严重烧毁。直至今日,焚烧痕迹犹存。
树干上挂满了红色绸缎,人们给予了各种各样的祈福。

大树生命的盛放与寺院建筑的古色古香,相得益彰。和我一道进寺的姐姐忍不住赞了一句:“ 哇,这里好美。”
走进院内,仅有一座大殿,曾经供奉着十八路财神。现在只剩下五路:赵公明,和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位仙官。
论资排辈,真迹院是杭州最早的财神庙,比天下第一财神庙还早一些。据说,从前杭嘉湖萧绍一带的商人做生意前,都会来院里求财神保佑。

寺院旁有洗手间,院内有商品小店售卖饮品、雪糕等补给。
院门口的小狗,甚是可爱。

万竿绿竹影参天-云栖竹径

从真迹院出来,走过一小段高高低低的石阶路。
14:45,进入了云栖竹径景区。相传,五云山中飘出的五彩祥云常在此停留,故名“云栖”。又因万千茂竹、曲径通幽,故名云栖竹径。
石板路蜿蜒,竹海洗眼,蝉鸣阵阵,鸟声悦心。
“云栖竹径”,早在清代雍正时就被列入了当时的“西湖十八景”。是古代贵族的秘密花园,康熙、乾隆分外中意此地。竹景之美位列西湖之冠,获“湖山第一岙区”美名。
景区不仅有竹海之美景,还是杭州古树名木集中保护区。
曲径间建有兜云亭、双碑亭、回龙亭、景碑亭、洗心亭、遇雨亭、三聚亭诸亭以及云栖寺、御道等著名景点。
其中,回龙亭也是著名华裔导演李安电影《卧虎藏龙》的取景拍摄地,景碑亭内“云栖竹径”亭石碑系陈云同志书写。

云栖竹径-竹海
行走在“一径万竿绿参天”的幽幽山道上,犹如潜泳在竹海碧波之中。老竹苍碧,新竹青翠,一眼望去,密密层层不知其所终。
一时间,仿佛走入武侠电影的场景。脑海中,不禁浮现章子怡在《卧虎藏龙》中,在竹林上方与人会武的飒爽英姿。
官方数据显示,云栖景区占地面积150亩,其中竹林面积就达到120亩左右,主要品种有大黄苦竹、紫竹、毛竹、方竹凤尾竹、黄金嵌玉等近十个品种。
蝉鸣声声的炎夏暑期,是云栖竹径一年中最佳时节 。盛夏到此旅游,更能领略其绿郁、清凉、寂静、幽雅之感。
绿荫连着绿荫,清凉裹着清凉,山风起处,偶尔有阳光从枝叶梢头的空隙处洒落,光点跳动。
一路上,三三两两的游人或是相偕攀登,或是坐在台阶上歇脚乘凉。有一位小男孩不知犯了什么错误,站在妈妈跟前被教训的哇哇大哭。旁边的小哥哥,似乎腿脚受了伤,拄着登山杖侧身下山。

云栖竹径-兜云亭
 兜云亭是一座八石柱单檐歇山顶的亭子,横跨登山路上。
此亭位于五云山与云栖坞交界之处,亦是由云栖登五云山之山道起始之处。
传说五云山即因五彩祥云在此滞留而得名,“兜云亭”之意即为了能够留驻祥云。亭向山外有一组楹联,为当代书画艺术家陆维钊所题书:“迎绿为栽无尽竹,缘云直上最高峰。”

云栖竹径-莲池大师墓
经兜云亭,向右前方直行不到50米,即为莲池大师墓。
莲池大师俗姓沈,名祩宏,字佛慧,杭州人。大师以佛教慈悲济世,一生致力于弘扬净土宗文化,被尊称为莲宗第八祖,对禅宗、华严宗、天台宗等均有很深的研究,与真可、智旭、德清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
大师对云栖寺的重建功不可没。云栖建寺始于北宋乾德五年,即公元967年,是吴越王为伏虎志逢禅师兴建的三座寺庙之一。明朝1494年因连降暴雨导致山洪暴发,寺院经像都随水漂没,直到1571年才由莲池大师重建。

云栖竹径-古木展览
时间紧张,右行匆匆一瞥,即向左折返往双碑亭方向前行。
走到这里,会发现竹子的数量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古树群落。
这些古老的树木见证了西湖湖光山色千年的历史行迹。
云栖竹径,是杭州城区内拥有古树和名木最多的公园,是一座天然的古树名木博物馆。
杭州市共有5棵名木,其中2棵香樟树就在云栖,它们是陈云同志在1987年亲手栽种的,如今已亭亭如盖。
景区内,古树名木多达120株,其中树龄千年以上的就有4株,以枫香古树数量最多,共有49株,还生长着杭州最美古树群——浙江楠古树群。
一路行走,可以看到很多稀有古树和稀有植物,涵盖枫香、苦槠、糙叶树、樟树、豹皮樟、槐、浙江楠、红果榆等17个树种。
与以往不同,有意外惊喜的是,这次我们正好赶上7月5日起,在云栖竹径枫香古树文化公园内开展的“云木参天·葳蕤千年”——杭州市首届古树名木主题展。
内容详实的宣传展板就分布在云栖竹径整个公园中,主要展示杭州市古树名木文化故事、古树名木保护优秀案例以及发展历程。主题展中,专门设有古树名木科普区,结合公园里的古树本体,可以了解树木的根系、年轮、树皮、果实等,让过往游客能近距离观察古老而珍贵的“活化石”,感受穿越千年的绿色底蕴。

云栖竹径-双碑亭
从兜云亭前行不到5分钟,就看到了双碑亭。
双碑亭旁,有3棵寿逾1040年的枫香树,其中一棵主干高达38米,粗壮可容3人合抱。
亭内原有康熙题“云栖”石碑,传说康熙再游云栖时曾在此小憩后回行官,又立一碑以记其事,故称双碑亭。现双碑均不存,亭为1978年重建。

云栖竹径-回龙亭
著名的卧虎藏龙在此处取景。白墙方窗,一边窗是树木森森,一边窗是竹海滔滔,自成一副风景画。
在亭的框景前拍摄,十分出片。拍摄一张魏晋风美照,和博主一样仙气飘飘。

回龙亭跨山洞而建,亭正中横匾上书“修篁深处”。亭柱楹联云:“大道半途且小休歇去,灵山有会不为等闲来。”
灵山有会指的是佛事盛会,大休歇和小休歇也是佛教修行中的两种境界。这幅对联既是暗指历史上的云栖曾经是一处佛教圣地,佛教徒是虔诚而来,并非等闲,也是提醒游客到了这里可以歇歇脚,休息片刻,再往上进行参观。

云栖竹径-御道
云栖竹径的主干道被称为御道,按清康熙时的御道原状修建。
中间为米色平整石板,两侧用小碎石弹砌,在碎石和石板之间用黑砖镶出两道黑线,黑线以内过去是专供皇帝游景漫步而特意铺设的御道,当年康熙皇帝巡游云栖,也曾沿着此路上山。

云栖竹径-景碑亭
云栖竹径碑亭为六角攒尖顶建筑,亭中之碑据说是西湖新十景第一块景碑。
碑题四个苍劲潇洒的大字“云栖竹径”,由老革命家陈云同志1985年亲笔题写,次年建亭。
陈云同志生前十分喜爱云栖,每到杭州必至云栖。
路过时,一位独游的男子在亭内,身贴碑上大字,用手机和石碑自拍合影留恋。

云栖竹径-洗心亭
客到洗心亭子坐,顿教尘虑一时湔。洗心亭亭名,取自于佛教所强调的心境澄净。
路过洗心亭可以稍作歇息,也可以打卡拍照,这里是行人驻足最多的地方。
亭前还有一方泉池,洗心池,池水清澈。亭柱还留有一副对联:“翠滴千竿遮径竹,寒生六月洗心泉”。
即便是在35℃以上的高温天,到了这里,暑气也会消散掉一些。景区工作人员曾做过测量,夏季高温天下午1点左右,洗心亭附近的温度比景区入口的马路上低5℃左右。
一位小姐姐穿着白色汉服拍摄古风照,倚站池边,似穿越回千百年前的风雅时光。
沿洗心亭小路的木栈道直上,就可以寻得绿野仙踪般的吊桥,据说也是一个小众打卡点,按下快门,收获满满的电影质感。

云栖竹径出入口
不知不觉,来到了景区出入口。“云栖”碑在翠绿色饿掩映下,展示出景区清、凉、绿、净之感。

回程

依依不舍和一路的美景告别,坐上网红公交车,返回宋城集合点。
九溪十八涧-十里琅珰-云栖竹径,全程12km,累计上升410m。是一条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点,还能满足户外轻虐的线路。
经典果然是经典,值得去,值得反复去。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