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古称安南,曾经是作为中原王朝的最南端,后独立为藩属国,直至清朝彻底独立成为了如今的越南。
作为东南亚的一员,越南的近代历史中也不乏被资本主义列强殖民的历史,经过了殖民时期的阵痛,孕育出了越南如今东西交融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
越南地理上位于东南半岛的东部,由南到北地势狭长,北部与中国接壤,基本上是接管了东南半岛东南部的整个海岸线,从外形上看,如果把东南半岛想象成一个手机,那越南就是它的手机壳。
来到了越南,会发现越南国父胡志明的影子无处不在,而胡志明市作为曾经南越的首都,现在仍然是越南的经济中心,带动了湄公河三角洲的经济发展。
在19世纪越南曾经沦为法国的殖民地,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法国殖民者的离去,留下的确实随处可见的法式建筑,以及那些刻在越南人基因里的欧式小情调。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从美食,建筑,咖啡等等都深深的留下了法国的烙印,虽然现在的胡志明更为资本化和欧美化,但是人们还是比较一厢情愿的称西贡(SAIGON)为东方的巴黎,希望保留一些浪漫和异域的文化感觉。
无论是粉粉嫩嫩的粉红教堂——耶稣圣心堂,亦或是始建于19世纪的百年邮局,还是西贡市政厅,无不留下了浓浓的法式风情。
中央邮局始建于1886年,由设计巴黎埃菲尔铁塔的法国建筑师设计,1892年正式启用,目前已经有一百多年地历史,因此中央邮局又名百年邮局。虽然这座法式建筑已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但至今仍然正常运作着。
入内看去,目光所及的拱顶、花窗、柜台、吊灯、邮筒、电话间等等,都散发着浓郁的欧洲古典气息,时间仿佛被镌刻在这些细小的花纹中,不曾流逝。
位于百年邮局对面的圣母大教堂正在维修,没能一睹真容,夜晚看见熙熙攘攘的人坐在圣母像边上聊天聚会,热闹非凡。
要了解一个城市的真面目,还是得从夜晚看起。
入夜后,简单的来一次西贡citywalk,看到的是越南人不加掩饰的,舒展开的悠闲一面,活力而内敛,热情不张扬。
如同杜拉斯笔下的西贡一样,嘈杂的街道,各种小贩,炎热的天气和怀旧的建筑。
浪漫,已然成为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底色。
昏暗的路灯,轰鸣的机车,如织的人群,忙碌不停的夜宵摊子,席地而坐热烈交谈的年轻男女,热闹背后工作的环卫工人,交织出悠然自得的西贡小夜曲
离开胡志明市向北200公里,这里有一个安静的小渔村,名为美奈。
这里曾是越南鱼露的一个重要产地,50公里绵长的海岸线给了他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红白沙丘的出现给了美奈“一半沙漠一半海洋”的独特景观。
兴起的一片片度假村,给这个小渔村带来了第二次生命。
路过的一个村民家,古朴而艳丽的色调相互碰撞,感觉很奇妙,也会有一种莫名的庄重感。
越南人相信死去的人和活着的人,仍然有精神上的交流。所以即便房屋外面破旧掉漆,风化掉色,正厅里用来祭祖的祖坛也是一尘不染,锃亮如新。
红沙滩也叫黄沙滩,距离大海较近,在一边是海,一边是沙漠的美奈,层层叠叠形成了多种色带,最有特色的是红沙丘。虽没有白沙丘壮观,但是红沙丘是观赏夕阳的绝好位置。挑一个高处坐下,看着夕阳渐渐地西沉,映红了半个天际,紫色的晚霞与棕红色的沙丘在落日余晖的笼罩下显得更加艳丽,整个气氛浪漫至极。
白沙丘是美奈著名的一个自然景观,沙丘边还有一小片绿洲,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植被。延起伏的白色沙丘放佛置身纯白的沙漠,远处的海水又仿佛沙漠中的绿洲,构成了“一半沙漠一般海水”的奇幻景象。
远远地可以看到美奈渔民的小渔船,即便是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捕鱼做鱼露的传统还是留了下来。
正好是台风时期,美奈的晚霞万分迷人。
坐在海景餐厅的露台上,看着晚霞从粉色,变为橙色,再从蓝调变为紫色,最终变成夜晚的黑色。
小渔村简单的一天就这样落下帷幕。
美奈再往北,来到的是位于越南南部海岸线最东端的芽庄。
因其细腻的白沙滩和出众的潜水体验,早已经声名远扬,已然是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漫长的海岸线上密布着各种餐厅和各种高级度假酒店,曾经的海边小城变得热闹非凡,随处可见的背包客,走十分钟路能听到好几种不同的语言。
古时候这里信仰婆罗门教,相信婆那加(天依女神 Po Nagar)能够庇佑他们,于是兴建了占婆塔,也称天依女神庙,祈求保护着靠海吃饭的渔民。到了近代又受到了佛教和基督教的信仰文化,形成了多元的信仰体系。
芽庄是我对越南的初印象,从此让我喜欢上了这个悠然自得的东南亚国家。
海边城市人都有一个同样的特性,就和漂在海面上的渔船一样,随着海浪摇摆,随着海风漂游。
你很少会看到芽庄本地人和你红脸,但是当你在沙滩上走,一定能看到热情的芽庄人和你打招呼。笑容如同和煦海风拂面一般舒服。
选一个舒服的天气,来一段芽庄的citywalk,解锁不一样的海边城市吧。
远离芽庄海岸线,往城市内走,在游客罕至的地方已经褪去了海边城市的滤镜,明显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悠然自得和生机勃勃。
散步的时候正遇上芽庄的下班高峰期,龙山寺前川流不息的摩托车大军,路边咖啡店越来越多的人,慢慢开始支起来的街边小摊,和以各种姿势靠坐在路边的人,无不宣告着这座海边城市的夜晚已经到来。
终才发现,悠闲,是芽庄的底色,即便来了这么多次,依旧喜欢这里。
越南北部的红河三角洲,掌握了整个北部越南的经济命脉,而在这里坐落着越南的第二大城市,也是越南的首都——河内。
很多人来过越南,最深的印象就是无处不在的摩托车大军,全靠自觉的交通规则,随处可见的小“斗笠人”以及熙熙攘攘的老街。
诚然,河内不同于被法国美国重点投资建设的胡志明市,这里的建筑和人文会显得更加朴素和原始,正是这种朴素让我们得以窥得越南人生活的原色。
以还剑湖为分界,湖的西边代表的是不加掩饰的朴素的越南,而到了湖的东边,就展现出了河内作为国家首都的现代化一面,会有更多偏西式的建筑,宽大的马路,更多的红绿灯,形成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现代化越南景象。
河内老街、圣约瑟夫大教堂、巴亭广场.......让我们以还剑湖为中心,开始一场河内的城市探索之旅吧!
白天的河内老街给我印象最深刻的,除了琳琅满目的店铺之外,就是满目的绿色和鲜艳红色的三轮车。
东南亚潮湿闷热的气候让河内的树木长得格外茂密,时不时可以见到从墙内、阳台上伸出来的枝丫奋力地伸向天空,对外昭示自己强大的生命力,就和遭受了被西方侵略、殖民和战争之后的越南人民一样依旧顽强不息。
而街上那些三轮车这是街头另一亮丽风景线,被中国游客亲切地称呼为“客先死”。
乘客坐前面,车夫坐后边蹬,据说它是由当时法国殖民者设计的。既可以避免闻到车夫的臭汗,又可一览无余地欣赏风景,真所谓两全其美。
头顶的绿色,和街上随时点缀的红色,构成了河内街头五彩斑斓的美丽颜色。
越南的街道大多是偏开放式的,人们更喜欢在户外享受美食或者茶歇,所以显得这个城市非常的活泼,富有生命力。
渐渐入夜,而河内人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也准备开始享受生活。
感受过西贡的浪漫之夜,又怎能错过河内的美好夜晚呢。
虽然入了夜,这座城市却仿佛才刚刚苏醒,河内的黑夜是五彩斑斓的黑,从开放式的街道上就能感受到河内人对生活的热情。
在河内的人们相比早C晚A,仿佛更喜欢早C晚C。可以理解为早上和晚上都要喝Coffee,也可以是早晚都很Chill,这种轻松地氛围感染了这座城市,也感染了来这里游玩的人们(比如我)。
要我说,生命力,是河内的底色。
越南这个国家得益于悠长的海岸线,有得天独厚的旅游环境,曾经的殖民史留下的除了疤痕,其实更多的还是生活习惯的改变和多种文化的交融,使得这个国家的色彩更加丰富。
在越南,每一个不同的城市都有着不同的性格,“斗笠人”的笑容仿佛有一种魔力,即便是游客也能够快速的融入进他们的生活节奏。
记得18年第一次来到越南的时候,被川流不息的摩托车大军着实吓得不轻,然而慢慢的我也学会了和越南人一样,在路边的开放式咖啡厅点一杯喝的,静静地欣赏着“斗笠之国”的日常。
旅游不仅仅是空间上的移动,当你到一个新的城市,需要探索的不仅是不同的景观和人种。当你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最大的乐趣就是了解这个地方。
试试看,假装做一天越南人,早起去集市逛逛,街边摊吃个午饭,路边咖啡馆看着飞驰而过的车辆喝一杯滴漏咖啡。也许会收获完全不同的旅游体验,不仅仅是照片和纪念品,而是独一无二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