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苏州天平山有“天平红枫甲天下”之誉,以怪石、红枫、清泉并称“天平三绝”而名闻天下。进入11月,天平山枫林似火,红叶如霞,观赏枫叶的最佳时间到了!​​

    天平山海拔 201 米,山势峭峻奇险,古称白云山,又名赐山,系北宋名臣范仲淹先祖归葬之地。景区占地近百公顷,向以“红枫、奇石、清泉”三绝著称,有万笏朝天、高义叠翠、万丈红霞、玉泉轻吟等十八胜景。它位于太湖之滨,是太湖国家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有“吴中第一山”、“江南胜境”之美誉,是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

    预告片

    天平秋景 红叶烂漫

    灵岩壮观 古塔古寺

    天平秋景 红叶烂漫

    天平山是苏州文化的祖山,是北宋贤相范仲淹家族的根脉之地,也是江南地区的一处文化圣地。
    天平山又是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景区占地近百公顷,以“红枫、奇石、清泉”三绝著称,有万笏朝天、高义叠翠、万丈红霞、玉泉轻吟等十八胜景,我们几乎每年秋天都会去此观赏。
    每年秋天天平山游人如织,登山、赏枫,带孩子来秋游,还有菊花展也不错。缺点就是人山人海啊!

    天平山风景名胜区,海拔221米,山势峭峻奇险,因山顶平正故名。 宋代,宋仁宗将此山赐给范仲淹为家山,又名“赐山”。天平山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

    天平山的自然风光十分秀美,山势陡峭,峰峦叠嶂,林木葱茏,溪流淙淙。山上有多处奇石景观,如“仙人足迹”、“石门”、“玉笋”等,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此外,天平山的红枫也是一大特色,每年深秋赏枫时节,满山的红叶如火如荼,美不胜收。

    太平山有多种枫树,最出名的是历史悠久的枫香树,这些是年逾400岁的古老枫树。 据传明万历年间,范仲淹第十七世孙、福建布政使司右参议范允临弃官归苏,将从泉州带回的枫香树苗380棵植于天平山的。从此天平山就有了这满山红叶,与山上的奇石、叮咚的泉水而名扬天下。

    古枫林在北临范文公祠,东靠放生池,西依紫藤长廊的地带,就是古枫树林区域,久经风霜的古枫香树,最高的约20多米,胸径近1米,冠幅达10多米,需要三人合抱呢。

    天平山中部有一股清泉,醇厚甘冽,相传茶圣陆羽品评为“吴中第一水”,唐·白居易赞为“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进入景区,首先被眼前的白云池等几个池塘所吸引。这里的枫树最早变红,近距离欣赏临水红枫,仿佛置身仙境。叶子在秋风中飘舞,映衬着碧水,构成一幅如诗如画的画面。

    微风拂过,五彩枫叶悠悠飘落,宛如枯叶蝶飞舞且落入水中,藏在这流丹叠翠的三角枫叶中,入眼入心,美不胜收!

    唐代以来,天平山就是江南著名旅游胜地,白居易、范仲淹、唐伯虎、乾隆皇帝等人物,留下了众多的诗词、游记和遗迹。山门有乾隆皇帝御赐“高义园”牌坊、接驾亭,古景塘西侧古枫林中有御碑亭、范文正公忠烈庙等名胜。

    乾隆帝六下江南,四次登临天平山,有感于范仲淹创立义庄高风亮节之善举,钦赐御书“高义园”三字。赐五龙金匾,现在这里仍留有“高义园”牌坊遗迹。

    天平山的红枫和其他三处的枫景有所差别,天平山的枫树品种是三角枫的枫香树,枫叶的变红过程是渐变的。枫香树由于树龄不同,地势不同,又因山体阻挡,所接受的寒气不一样,所以叶子的色彩变化有先有后,有深有浅,呈现出嫩黄、橙红、赭红、血牙红、深红等自然景观,亦称五色枫,似如鲜花争艳。

    天平山景区内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比如“ 白云古刹 ”,是天平山最古老的寺庙,建筑风格独特,是信佛游客的必游之地。它是唐宝历二年(826年)僧人永安修建,初名白云庵,以前有白云泉得名。北宋赐额“范氏功德禅院”,又称天平寺。如今的白云古刹寺,为晚清重建,内种有高大的古银杏树。

    由此拐弯,可从登天平路,经一线天、飞来石、望枫台到中白云亭,继而向上,过卓笔峰至去上山顶,环顾四周,近看远眺,农田林网,延绵群山,浩瀚太湖,绘制成一幅充满时代气息的江南山水书卷,瑰丽壮观,生机勃勃。

    天平山的人文景观也非常丰富。山上有许多古建筑和历史遗迹,如天平寺、范仲淹墓、燕子楼等。这些建筑和遗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游客了解苏州历史和文化的好去处。
    天平山如果没有范仲淹,只是普通的山丘。2005 年,苏州市建立“范仲淹纪念馆”。使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研学活动基地、

    雕像旁边是 “范仲淹纪念馆 ”。走进纪念馆,环境很幽静,仿佛进入了一个书院。每一个竖桩上都有一个字的主题,鼓励人们心中的真善美。从墙上的标牌看出,此院落已成学生的思想教育基地。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发扬光大,深入人心,世代相传。

    大殿正中是范仲淹塑像,还有文字介绍。展览馆,分了好几个主题。”第一流人物“ 是理学家朱熹为这位忧国忧民的大人题写的牌匾。

    院子里的碑廊,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书,范仲淹家庭的叙事,关于兴学,以及义庄规矩。“高山仰止 “很真实地反映了大家的敬仰之情。

    景区和范氏相关的人文景点主要集中在山脚,包括先忧后乐坊、高义园、范仲淹纪念馆、范文正公祠、范参议祠。正能量的事迹,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百姓们颂扬。

    康熙帝南巡时,曾为忠烈庙题“济时良相”匾额。乾隆帝表彰范氏之高节,并赋诗赞誉其为“千秋第一流”。偏堂还供奉着范家很多子嗣的塑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范家四个儿子都成就了功名。好男儿志在四方,分别到不同的地方造福于民。

    还有很多人文资料,制作成了精美的图片展示。满满的正能量的鼓舞。《宋史》:“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 惊天动地的大英雄,必是一个正直和善良的好人。

    核心景区的古枫林更是让我们陶醉。老枫树分艳绽放,古色古香的庙宇相得益彰。这样的搭配让整个山林更加美丽,让人更好地领略这座天平山的魅力。
    漫步在五彩的世界,看着空中,树上和飘落在小溪怀中的五彩叶,如此平静和淡定。

    唐宝历二年,僧永安在山南麓建白云庵,亦名天平寺。山半有白云泉,这处“吴中第一水 ”的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四周景色宜人,是拍照的好地方。此外,景区内还有许多古迹和自然景观,如古松林、奇石等,众多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览。

    古枫林中有座“ 御碑亭 ”。每到秋季,层林尽染,蔚为壮观, 御碑亭 前是当代著名书画家范曾先生题词“枫染山醉”,名副其实啊!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名言。时至今日,依旧是让我们感动和热血沸腾的一种追求。 这个牌坊在我看来,是最能代表天平山精神的标语。

    湖边,我们跟拍了这位古装打扮的苏州姑娘,在绚烂的枫林之间,衬托着她的婀娜多姿……

    这边十景塘为明末范允临开凿,池上架桥,红栏曲折,四周有来燕榭、翻经台,白云古刹等古迹。

    这是天平山景区的最佳观景平台,登高一望,天平山的美丽尽收眼底。红枫、怪石、清泉交相辉映,仿佛是进入了一个画意的仙境。

    天平山有“天平红枫甲天下”之誉,迄今已举办了多届 “天平红枫节 ”,每年秋天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

    最后,让无人机飞起来吧 !自上而下,看五彩缤纷的太平山是如此的美丽!

    这次金秋赏枫之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天平山的独特之美,红枫、怪石、清泉,庙宇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画卷。领略了天平山的风采,发现天平山的神秘之处,令我们对这片秋天的美景更加向往……

    灵岩壮观 古塔古寺

    苏州灵岩山地处太湖之滨,位于苏州城西南15公里处,海拔220米。因山上有许多状似灵芝的岩石,故称灵岩山。灵岩山寺建于山巅,山门朝南,俯临太湖,湖光山色,蔚为壮观。

    一路向上登攀,山径曲折有趣,路经继庐亭、迎笑亭、落红亭和石幢……

    历代诗人如李白、刘禹锡、白居易、韦应物、李商隐、苏舜钦、高启、文徵明、沈德潜、尤侗等都曾登临灵岩山,留下了动人诗篇。

    一路上,边走边欣赏山上的奇石,如灵芝石、醉僧石、石鼓石、馒头石、鼠儿石、上山马石、石龟等……

    半山有座观音洞,俗称 “西 施洞 ”。是 中国 首屈一指的佛教道场,由高僧妙莲法师所主持。

    这里香火挺盛,香客真是虔诚,小狗也闻香不去。

    来到灵岩寺,未进大门,先看灵岩素食-----“包有灵气 ”,哈哈哈!

    山顶是灵岩寺,又名崇报寺。位于 苏州 市太湖之滨, 木渎 古镇 西北 ,位于有着“秀绝冠 江南 ”之称的灵岩山麓上。它始建于西晋,是一座具有1600余年历史的庄严古刹。
    春秋时吴越一战,越国大败,越王勾践和大夫范蠡被押为人质,居住在石室。向吴王夫差献上越中美女西施。夫差为西施在灵岩山上建造行宫,铜钩玉槛,奢侈无比。吴人称美女为娃,故名馆娃宫。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从水路攻进吴国,把这富丽堂皇的馆娃宫付之一炬,烧成断壁残垣。

    我们居高临下,看景色,看行人……

    灵岩山中轴线上有 弥勒 楼阁、大雄宝殿、念佛堂三进殿堂。东西两侧贯以长廊。东部为多宝塔、智积殿、钟楼、香光厅等建筑,西部以花园为主,很是别致。

    1990年,灵岩山寺筹集了80多万元资金,对山寺,多宝佛塔进行了全面修复,灵岩寺现存寺院规模宏大,为典型的 中国 佛教净土道场之一。并参照宋代营造法则,恢复了多宝塔刹、塔基、平台和塔檐。重修后的宝塔恢复了宋塔原貌,使灵岩山寺更为壮观。拾级登临,可眺望太湖风光,观赏 苏州 风貌。

    大殿东侧的灵岩塔初建于梁代天监二年,历经沧桑,现为七级八面砖塔,挺拔耸立,凡来游山者莫不在此留影纪念。灵岩塔又 称多 宝塔,高34米,7级8面,砖木结构、楼阁式。游人可拾级登塔,极目远眺姑苏景色。它与三重飞檐之钟楼相呼应,成为灵岩山之突出标志。

    休闲的工作人员,看手机的老和尚都吸引着我的注意力,收进了我的镜头。

    顺时针右绕佛塔3圈,是游客们的功课啦……

    灵岩山寺西部以花园------山顶花园。春秋时期馆娃宫的御花园,留有许多名胜古迹。
    池西有石城,即山颠围墙,相传为吴王阖闾所筑,以石砌成冰纹形。井边有玩花池和玩月池,当年西施曾在此观花赏月,采莲为乐。

    有圆形的吴王井,又称日井,相传是西施照影整容的地方。还有八角形的智积井,因是梁代智积和尚修浚,又称月井。井中泉水甘例,煮茗甚佳。在吴王井后,有梳妆台,是西施梳妆之所,现台上建 长寿 亭。

    灵岩智积茶室茶客不少 ,休闲,玩耍,拍摄各玩各的。

    转了一天,我们俩在此喝了茶,吃了有灵气的灵岩包子,哈哈,“无事小神仙”,下山回家啦……

    举报

    本篇游记共含0个文字,0张图片。帮助了0名游客

    游记目录

    • 01 / 预告片
    • 02 / 天平秋景 红叶烂漫
    • 03 / 灵岩壮观 古塔古寺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微信扫描二维码👆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2025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