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兰州出发去往敦煌,动车将近8小时,沿着祁连山穿行,伴随海拔抬升,远处是未消融的皑皑白雪,车厢内能明显感受到气温下降。千年前,一位谥号“炀”的帝王,清扫完吐谷浑残部后,在六月天里,带领浩浩荡荡的队伍,穿越扁都口前往张掖,也是受低温天气的影响,死伤无数,艰难穿越后到达张掖,会见西域二十七国使节,开创了世界博览会的先河。历史功过都是后人评说,青史上短短一行字,就是一个人的一生。
祁连山下牧草枯黄,曾经的少年将军,马鞭高扬,纵横疆场,这一片肥美的草场,最终归属了大汉疆域,直到今天,说起这里,我们会一遍一遍重复匈奴人的哀歌:
“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似乎只有哀乐,才配得起给一场场宏大的军事战争做注脚。
出了张掖,沿途地貌逐渐延伸为戈壁,一路有隆起的小土丘,在百万年之后,应该是另一片壮阔的雅丹。
河西走廊,迎来送往,千年前有军士商队,千年后有旅人和探险者。
玉门关是在一个晴朗又清冷的早晨抵达的,通往汉长城要经过一段搓板路,大巴车的顶部被震得呲啦啦响,行李架上积攒的尘土飞扬,我们的衣服头发都难以幸免,司机师傅似乎早已经习惯了,依旧神情淡定地握着方向盘。
古时长城都是就地取材,在荒漠戈壁里,一层黄土一层杂草,层层堆叠,整整齐齐,这段保留下来的汉长城并不长,但站在下面,仍觉震撼。而河仓城是另一个意外,我总是分不清大小方盘城的区别,所以在说起时,总是以他们本来的名字称呼,等站在河仓城遗址底下,我明白,此后,我一定会牢牢记住,河仓城是大方盘城,原因无他,唯面积更大矣!
西千佛洞和榆林窟是深度刷窟的前菜,榆林窟的2号窟,是在敦煌艺术馆和很多资料里频频刷到的。水月观音是观音菩萨三十三种化身之一,是观音静观水中月影状而得名,据说是由唐代画家周昉首创,以前都是在博物馆里看别人的复制品,等亲眼看到,真的太美了,是词穷的那种美,青绿色调,静雅娴和,两幅观音都坐于岩石上,动作自然随意,悠然自在,讲解员从侧面打光,贴金突起的部分又给人另一重惊喜,洞窟里听取“哇”声一片。
莫高窟离市区只有十几公里的路程,淡季的好处是人没有那么多,不用抢票,还能看12个窟,两场数字电影之后,乘坐20分钟的大巴到窟区,虽然天气晴朗,但是西北的春天,昼夜温差依然在,一下车就被迎面吹来的冷风侵袭,大泉河道里,还能看到未消融的积雪,窟区的白杨树高高大大,树干在太阳直射下泛着银白色的光,稍稍留意,能看到末梢抽出的小小“毛毛虫”,春天也在不为人知的角落悄悄绽放着。
在陈列中心看到的285号复制禅窟,一束冷关灯打在窟顶,绚烂多彩的诸神游弋飘荡,佛教、道教、婆罗门教、东方、西方的内容都汇集在这一方小小的窟顶壁画上,我们找到了伏羲女娲、羽人飞廉、力士捧举的摩尼宝珠、朱雀和乌获,很多传统神话中的神兽也是第一次听,不折不扣的万神殿,窟顶的颜色以蓝青色为主,是古代盛产于阿富汗的青金石才能描绘出的,从西魏到现在,历1400多年,在数字敦煌上查到的实体窟,颜色依旧明朗。四壁上,绘有各类因缘故事画,看完《五百强盗成佛因缘》故事,就想起常说的“好人成佛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坏人只要放下屠刀就能成佛”。
而环窟一圈绘的打坐禅师,有一位很特殊,是坐在椅子上的,原以为这个时期都是席地而坐,嗯,有用的知识又增加了……
看窟也是眼光逐渐刁钻的过程,前两天的彩塑,还需要讲解老师提醒是清代重新绘色的,后两天,一进窟看到塑像造型呆滞,颜色艳丽、眼珠反光的,就能听到好多人念念有词“又是清代重修的”,有痛恨有惋惜……
在乐乐大王咖啡馆旁的体验中心见到了福娃和它的伙伴,乐乐大王去年已经回归了汪星球,福娃们薪火相传,成了新一代巡窟汪,我拍照,傲娇的它们转过头不给一个正脸。
千年敦煌人文旅行,我们从四面八方而来,共聚敦煌,短短的5天,沉浸式刷窟,有依婷老师随时随地的文化输出,在莫高窟聆听素说敦煌吴老师的深度讲解,莫高学堂的各项活动,也是体验古人营造石窟的另一种感受,总之,淡季去敦煌,入手超值,期待下次再会呀!!!!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敦煌真的是挺远的
颜料很独特
好有意思的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