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三寺,是浙江省杭州市天竺山有著名三寺,统称“天竺三寺”(通称上天竺法喜讲寺、中天竺法净禅寺、三天竺法镜讲寺),均系杭州古代名刹。
下天竺创建最早,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六十馀年,创建最晚的上天竺寺也有千年历史。清高宗乾隆命名上、中、下三竺为“法喜寺”、“法净寺”、“法镜寺”,并亲题寺额。
下天竺法镜讲寺是杭州市唯一的佛教女众道场,俗称下天竺,是三天竺中最早建立的,距今已接近1700年的历史,位于杭州灵隐寺之南,西傍飞来峰,东临月桂峰。
清乾隆时改名法镜寺,乾隆总喜欢干这事,三天竺都赐了名。后多次毁坏,又多次重建,现在我们看到的是1982年由杭州市佛家协会重建,49尊金佛,药师殿也由《药师经》设计塑造而成,别具一格。
相对于中天竺法净寺和上天竺法喜寺,法镜寺小了很多,游客也相对较少。但里面的景色却也独具特色。
也许因为是尼众寺庙的缘故,整个寺庙的园林建筑都有一份秀气婉约的独特气质。
规模虽不如法喜寺,但胜在清净人少。
一入院就能看到一株盛放的丹桂,
以寺院黄墙做背景,美成了一副古画,
可惜桂花季将过,想要观赏的话需要明年了。
寺里清幽静谧,只能听到尼众们的吟唱,
幸运的话还能遇到一只小狸花,
陪你嬉戏玩耍一番。
如果不想去法喜寺人挤人,
那就去这里吧,你不会失望的。
路过小西天,路边的青苔蕨类真是应了那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想挖回家,还有茂密的竹林和雨后茁壮的春笋。
来到法云古村,法云古村坐落在幽静山谷,被7座寺庙和一个佛学院包围,古朴又安静,这里低调内敛,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标志,绿树浓荫,竹林密布特别适合散步。这里现在改造成为了法云安缦酒店。
原路折返,会经过中天竺寺——法净寺。
中天竺法净禅寺,由宝掌禅师创建于隋开皇十七年(597)。明代改称法净寺。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南巡时,为中天竺御题寺额为“法净寺”。光绪十八年(1892)重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寺院遭遇火灾,损失巨大,现已恢复原样。2006年开始进行修缮整治。
上天竺法喜讲寺,建于后晋天福四年(939),僧道翊在白云峰下结庐,为上天竺开山祖师。清乾隆时赐名“法喜寺”。光绪二十四年(1898)重修。1985年、1991年进行了两次大修。现寺规模为三天竺之冠。2006年开始进行修缮整治。
上天竺法喜讲寺以观音灵验、香火兴旺而闻名,历代许多帝王敬香朝拜。 是天竺三峰较大的一座寺庙,也是中国白衣观音的起源地。中国有两个著名的拜观音道场,浙江舟山市的普陀山是国际性的进香道场,而杭州的上天竺寺是地方性道场。法喜寺的摸字墙是一面可以摸字祈福的墙,上面刻有“福、发、喜、幸、郎、孝、安”等字样。这些字样代表了人们对于财富、功名、情爱、安康等世俗所求的寄托。然而,寺庙出口处的牌匾上写着“莫向外求”,这传达了一种禅意,即不应过分依赖外力,而应更多地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提升自己的修为。
从法喜寺旁的小道拾级而上,就能到达中印庵了,这里是古天竺中印度僧人千岁宝掌禅师于隋朝开皇年间创建的,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现在是佛学院的研究生院,已不对外开放。
在中印峰下,相传是由宝掌大师创建,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原先寺庙规模不大,与天竺各寺一样供奉观世音。有一井,清澈见底,人称甘露泉。后年久失修,香火渐衰。2006年进行了整治修缮。中印寺虽不大,但小巧精致,藏而不露,也不失为一处佛教宝地。
天竺三寺深藏林间山谷,由下而上,寺宇壮丽,景色清幽,高僧辈出,佛学与诗文并茂。据《湖山胜概称》“由月桂峰迤西入佛国山,自下竺,过中竺,至上竺而止,上竺则观音灵感。下竺则古迹为胜,三竺之间,云影天光,泉声松籁,岑寂岛空,香凝钟静,耳目心神之会,觉其迷极其光者,岂不超三界外乎。”《武林旧事》亦称:“三寺相去里许,皆极宏丽,晨钟暮鼓,彼此间作,高僧徒侣,相聚梵肤,真佛国也。”从上天竺可东至龙井,南至琅铛岭,左通五云山,下止梅家坞。天竺,钟灵毓秀,山岚云影,佛学教观,源远流长。慧理、宝掌、道翊三天竺开山祖师,之後,能诗善文,佛学造诣很深的名僧层出不穷,正如苏轼所说:“天竺禅师有作家”。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也赞天竺称:“地是佛国土,人非俗交亲。”天竺三寺始於晋,兴于唐,盛于宋,为我国东南名刹。南宋时中天竺寺曾被评定为“禅院十刹之首”,上、下天竺寺同被列为“教院五山前茅”。
从灵隐到天门山,周围数十里,统称为天竺山。从灵隐咫尺西天照壁沿天竺溪而上,依次为下天竺、中天竺、上天竺,有天竺香市和佛国胜地之称。 韬光可观海,天竺则观山。徜徉天竺山,最为诱人的是四周的山峦秀色。从灵隐合涧桥旁循路而进,山色如列画屏,崖陡谷深,曲涧淙淙,山岚云影时而飘忽,极富山林野趣。著名的山峰有灵鹫峰、莲花峰、月桂峰、稽留峰、中印峰、乳窦峰、白云峰、天竺峰。
天竺峰双峰削立,形同天门,故杭人又称它为天门山。同高455米,有西湖第一高峰之称,为西湖群山的主峰。 天竺道上有不少古树名木,如七叶树、枫香、紫楠、黄檀、榆树等。天竺山奇石更奇,特别是莲花峰一带的山石,晶莹清润,嵌空玲珑,俊美无比。 从灵隐“咫尺天涯”照壁沿天竺溪走500米许,便是下天竺寺,又名法镜寺。法镜寺在三竺寺中历史最为悠久,创建于东晋咸和五年(330),相传为印度慧理和尚所建。现寺内有天王殿、圆通宝殿、药师坛场三进殿堂。法镜寺现为杭州的尼姑寺院,今尚在恢复扩建之中。 中天竺寺位于稽留峰下,离法镜寺约500米,又名法净寺。如今,中天竺寺佛门重开,现寺内有原天王殿、安养堂、三圣殿等建筑,盛行宗教活动,也是西湖一大寺观。
上天竺寺又名法喜寺,离中天竺约1千米。天竺三寺以法喜寺面积最大,建筑雄伟,布局庄严。寺内殿堂很多,除大殿外,有肃仪亭、夜讲堂、白云堂、两峰堂、雪坡轩等。寺四周有白云峰、白云泉、乳窦峰、乳窦泉等名胜。白云峰的白云茶曾是南宋岁贡的西湖名茶。宋元佑中,苏东坡出任杭州知府,曾数次来游,留下《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等诗篇。宋朱熹、吕祖谦、戴复古,元赵孟、倪瓒等均有游上天竺诗。宋代抗金英雄岳飞的《归赴行在过上天竺寺偶题》诗篇更是气壮山河,令人感奋。 现寺中有大殿和斋、客堂等辅助用房,铸5吨半重的大铜钟,并在重建天王殿和后殿 。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天气真好啊
引用 图图--jcy发表于 2024-04-24 22:56:18 的回复
天气真好啊
如果是逛这种郁郁葱葱的竹林,还有古寺庙,那这种下雨天,确实是最有那种意境,伴随淅淅沥沥的雨声,很是惬意。😃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