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经黑砂的制作过程
在美丽的荥经古城,有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工艺——荥经黑砂制作。这项工艺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荥经黑砂的世界,探索它的制作过程吧!
原料采集与处理
荥经黑砂的原料主要是本地特有的荥经泥,这种泥土呈黄白色,土质细腻,粘性极强,是制作黑砂的关键。陶工们会将这种黏土取出,堆放于露天场地,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使其自然风干。之后,他们会将黏土和煤燃烧过的灰渣(煤渣)按一定比例混合,并经过反复揉搓、筛选,最终制成细腻的陶器用泥。
制坯成型
制坯是荥经黑砂制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工匠们会在自制的木托转盘上,用脚轻轻蹬踩转盘,双手则不停地抟、捏、摁、抹,将泥料塑造成各种形状的坯体。这个过程需要极高的技艺和耐心,因为每一块坯体都要做到大小一致、形状规整。
晾晒与开伦
成型后的坯体需要放置在阴凉通风处自然阴干,切忌阳光直晒,以免开裂或变形。晾干后的坯体还需要经过开伦工序,即将坯体内部的空心部分开口,以便后续制作瓷器的口部和立柄等零部件。这个步骤同样需要细腻的手法和准确的力度。
刻花与修整
刻花是荥经黑砂制作中最具艺术性的环节之一。工匠们会在坯体上刻出深浅适宜的瘦金体文字和富有艺术效果的图案,这些图案和文字不仅美观,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刻花完成后,工匠们还会对坯体进行修整,将各部位的凸凹点整理出来,增加瓷器的观赏性。
烧制与上釉
烧制是荥经黑砂制作中的关键步骤。工匠们会将晾干的坯体放入特制的地窑(馒头窑)中,经过1250度至1310度的高温烧制。在烧制过程中,他们需要严格控制火候和升温曲线,以确保坯体能够充分烧透并呈现出理想的色泽。烧制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上釉工序。上釉过程中,高温的坯体在封闭的环境里“闷燃”,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使胎体表面的氧化层强制还原后,呈现出炫目的金属光泽。
定格与包装
经过烧制和上釉的荥经黑砂瓷器需要进行定格处理,以使其更加坚实、美观。最后,工匠们会将制作完成的黑砂瓷器进行包装装箱,销售到各地。这些精美的黑砂瓷器不仅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还是极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