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维斯湾(WalvisBay)又称鲸湾,是纳米比亚唯一的深水良港。在港湾南部,巨大的泻湖和湿地中栖息着火烈鸟和各种鸟群。整个南部非洲四分之三的火烈鸟都栖息在这片浅滩上,大概有五万多只。
浅滩、水道,构成漂亮的弧线,成千上万只火烈鸟在这里觅食飞翔,动静相宜,天然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我们悠闲地坐在堤岸边,近在咫尺观赏。
优雅觅食
吃饱了,飞一会儿
海滨小城——斯瓦科普蒙德位于纳米比亚西部,西临大西洋,其它三面则被沙漠包围。
这座建于百年前的灯塔已成为这个小城的地理标志。
这里曾是德国的殖民地,许多建筑呈欧式风格,精巧的别墅顺着海湾蜿蜒。一边是沙漠,一边是海洋,构成了独特的纳米比亚风景。
港口栈桥延伸入海数百米。
我们在栈桥尽头的西餐厅,面朝大西洋,品尝美食美酒,涛声阵阵,夕阳徐徐沉下。
出海去啦!
鹈鹕空中扑食
海豹密密麻麻
斗嘴
鹈鹕
有吃的吗?
火烈鸟入海
继续穿越纳米布沙漠,前方雄踞Spitzkoppe 山脉的这座花岗岩峰海拔1728米,已有1.2亿年的历史,以古代圣地遗址闻名,被称为纳米比亚的“国山”,经常被人描绘成纳米比亚的“马特洪峰”。

在这一地区的岩石上可以看到许多布须曼人留下的岩画,分别有动物、狩猎、日常生活等,据说有两千年以上历史。Spitzkoppe 山脉也是电影2001年《太空漫游》的拍摄地。
布须曼族解说员
水蚀运动形成的奇特花岗岩地貌
红泥人村落
红泥人,是外界的称呼,其实是辛巴族人。他们将一种发红的矿物质涂抹全身。习俗独特、坦胸露乳。
村子里,有管事的酋长,和年轻的对外女“联络官”,会讲英语,服装也异于族人。收了游客的25美元/人门票后,他们载歌载舞,欢迎参观拍照。
女“联络官”
村里也有不抹红泥的女性
这是男孩还是女孩?
“联络官”正在给小孩子分发游客给的食物
路上遇到的牧羊人和他的孩子
赫雷罗族小摊贩
南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是发达国家,如今列入发展中国家,原因何在?辛巴族人(红泥人),现存不到二万人,在现代文明、商业社会冲击下,有人接受教育,有人走出贫困村落到城镇讨钱,他们还能保持传统繁洐吗?因天气干旱及观光需要,在纳米比亚自然保护区的一些池塘旁矗立着大水罐,以解野生动物喝水之需,逐渐增多的人为干预,会给生态平衡带来什么样的冲击?……
我们在埃托沙国家公园(即自然及野生动物保护区,全国最大)外面和里面共住了三晚营地。
一早穿上公园发的可防风披篷,换乘小型半敞篷越野车。出发,此行重头戏开始!
车在砾石路疾驰,劲风扑面,尘土滚滚,强睁双眼,四处搜寻。
荒野上、树丛里、盐湖边、水塘旁,长颈鹿、犀牛、非洲大羚羊、大象、斑马……野生动物陆续出现。
“快看!这有一只”,“那有一群”,尽量压低音量的兴奋叫声,此起彼伏……
瞪羚
斑马
非洲大羚羊
捻角羚与直角羚羊
捻角羚
直角羚羊
蜜獾
蜜獾身体粗壮似獾,爪子强壮,可以用利爪捣毁蜂巢,喜食蜂蜜,其厚的皮肤和粗糙的毛可以抵御蜂群的攻击。除蜂蜜外,蜜獾也食其它昆虫、爬行动物和小哺乳动物。
2002年国家地理频道一部纪录片“蛇的天敌:喀拉哈里沙漠的蜜獾”中,记载了一只被命名为克兰曼的蜜獾,从一只蛇的嘴里抢了对方正在食用的猎物,并当着这条不断发出嘶嘶声的毒蛇面前吃掉。当这只蜜獾吃完了以后,又开始猎杀这条蛇并要吃它。然而在这场打斗中,蜜獾被毒蛇咬中,当场倒在死蛇的旁边。但经过2个小时,麻痹瘫痪消退后,蜜獾站起来吃掉这条死蛇,并继续它的生活。这种天性也使蜜獾得到了凶猛的形象。
但我们并没有看到它凶猛地猎食
野猪
角马
角马打架
长颈鹿
狮子
饱餐一顿
鬣狗
鬣狗在寻机抢掠狮子的食物
黑背豺
在我们帐篷外出现过
鸵鸟
不知是什么鹰
犀牛
大象

近一个白天的“”游猎”,在保护区的南部走走停停,看看拍拍,跑了约三百公里。可能所涉面积还不到保护区2.3万平方公里的零头。
夜宿帐篷,兴奋过后,才感觉脸颊、双手已被风吹日晒得干巴巴,甚至裂开了小口。
安然入睡,梦里会与大小动物相遇吗?它们才是这的“原住民”、“长居户”呢。
第二天,乘坐大卡继续穿行荒原,直奔保护区北部,继续与动物相遇。
遗憾的是,还是没有看见雄狮。
傍晚,在保护区内北部的纳幕托尼扎营。我们安坐在池塘边上高处,伴着夕阳,静静看着成群大小动物喝水、玩耍、冲突,余兴未尽。
温得和克,纳米比亚首都。这个城市很小,一条独立大道基本把市中心串了起来。
其标志性建筑是福音路德大教堂,又叫德国大教堂,也是一战前德国驻军阵亡者的安息教堂,蕴含了该国的殖民历史。教堂红色的尖顶和彩色的玻璃在阳光下十分耀眼。
这里是我们16天行程的最后一站。
掐头去尾,不算来回乘飞机时间,实际住宿14天,其中四天旅舍,10天营地自搭帐篷,还换了八个地方,车程约四千公里,灰头灰脸,风尘仆仆。
去当地网红啤酒屋贺一贺,尝了五种野生动物肉。辛苦已过去,全程平安顺利!
“走进真正的非洲”,这是印在我们队服上的一句话。南非走了,纳米比亚走了。历史、社会、人文、自然,虽然只是一鳞半爪,浮光掠影,但都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记、感悟。
走进,才能有收获,由此及彼的思考、疑问也是收获。
“通往自身的最近之路就是环游世界”,这是德国哲学家盖沙令在他的《哲学家的旅行日记》扉页上写下的著名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