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西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 下辖2个地级市、6个自治州, 总面积722300平方千米, 省会是西宁市。 2023年年末,青海省常住人口594万人,居住着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等民族, 常用语言为汉语、藏语、蒙古语、撒拉语等。青海省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和重要源头之一,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茶马古道贯穿青海省,形成了以昆仑文化为主体、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多元文化。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通陕西,西达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宁夏、内蒙古,西北端与蒙古接壤。常用方言为甘肃方言,分为兰州方言等七个小片。甘肃省文化底蕴丰富,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汇地。
青甘环线深度游的第一站来到阿柔大寺,是祁连县境内格鲁派寺院,最初为一座静房,30年后,献寺于阿里达尔罕曲结。里达尔罕曲结后又称“阿里呼图克图”,其第二世罗桑丹巴热吉出生于阿柔部落,曾入藏学经,返回后扩建阿柔寺;第三世桑丹巴达吉建立显宗学院,完善各种法会制度,寺僧增至400 人,发展成一座正规寺院。
卓尔山,属于丹霞地貌,由红色砂岩、砾岩组成。藏语称为"宗穆玛釉玛",意为美丽的红润皇后。卓尔山景区项目建设地位于青海省祁连县八宝镇,紧靠八宝河与藏区神山阿咪东索(牛心山)隔河相望。站在卓尔山顶视野极度开阔,四周没有任何遮拦,山对面是一山尽览四季景色的牛心山,左右两侧分别是拉洞峡和白杨沟风景区,背面是连绵起伏的祁连山,山脚下滔滔八宝河像一条白色的哈达环绕在县城周边。处处美景,宛如仙境,令人心旷神怡。
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位于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白集镇周边的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康乐乡境内,是张掖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周边富集了冰川、雪山、森林、草原、丹霞、丘陵、戈壁、沙漠、湿地等众多地貌景观。公园包括: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及大炼钢铁遗址四个景区。这里奇峰突起,峻岭横生,峡谷险峻,崖壁陡峭,岩柱嶙峋,奇石突兀,地势恢弘广袤,色泽绚丽多彩,许多地貌景观在全国范围内都非常罕见。
张掖七彩丹霞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发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高度复合区,色彩缤纷、观赏性强、面积大,集雄、险、奇、幽、美于一身。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是“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奇险灵秀美如画——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第三届世界会长大会推选2023年首选旅游目的地。张掖祁连山丹霞地貌群,海拔高度在2000米至3800米之间,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5~10千米,分布面积在300多平方公里以上。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红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该处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亿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
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的敦煌。它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前后延续约1000年,这在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在石窟艺术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窟内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敦煌石窟是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结合的立体艺术。 洞窟分南北两区:南区492个洞窟是莫高窟礼佛活动的场所,北区243个洞窟主要是僧人和工匠的居住地,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无彩塑和壁画。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 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城南5千米处,占地面积为76.82平方千米,核心景区面积界定为12.79平方千米。 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鸣沙山东起莫高窟,西至党河口,东西绵延40千米,南北宽约20千米,主峰海拔1715米,山体由红、黄、绿、黑、白、五色细沙堆积而成。月牙泉地处鸣沙山的环抱之中,因形状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泉内产有铁背鱼和中药材七星草。
大柴旦翡翠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政区大柴旦镇境内,是大柴旦盐湖风貌,属硫酸镁亚型盐湖组成部分,大柴旦盐湖面积15平方千米。盐湖由矿区资源开发后的卤化物(水)和矿物质(结晶物)组成。 原是化工厂盐湖采矿队的采矿区,是海西州第三大人工湖。由于湖水含盐量高,四季不冻。湖内富含不同浓度的钾、镁、锂等多种元素,所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翡翠湖清澈通透,透过水面,能清晰的看到湖底的盐层。翡翠湖内层呈碧蓝色,外层呈奶蓝色,透过水面,能清晰看到湖底的盐层。
南八仙雅丹地貌群位于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北缘、青海省大柴旦行政委员会境内,平均海拔3260米。这里分布着众多长条形土墩与凹地沟槽,形状奇特,刮大风时还会发出令人恐怖的怪声,且地磁强大,易使罗盘失灵而致人迷路,故又被称为“魔鬼城”。
乌素特雅丹地质公园,又名水上雅丹,位于柴达木盆地腹地,青海省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西台2号(G315线900千米处),东临青海湖、茶卡盐湖,南距格尔木市300千米,西距茫崖镇350千米,北距敦煌500千米,面积约2.1万平方千米。这里本来没有水,2007年,发源于昆仑山的那棱格勒河因山洪爆发,河水改道,淹没了这片区域,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水上雅丹地貌。
U型公路,致命的诱惑!
远眺小柴旦湖
茶卡盐湖景区(古称西宫咸池 )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盐湖路9号。湖面面积约105平方公里,景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茶卡”是藏语,为“盐池”的意思,是一个盐湖,茶卡盐湖镶嵌在雪山草地间,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湖内既有层层碧波,又有片片白盐,既有雪山相映,又有草地相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形状各异的盐花。茶卡盐湖现有的盐够全国人民吃70年,而且茶卡盐湖的盐是可再生。有“天空之镜”美称,是“青海四大景”之一,是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选的“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也是中国盐文化发源地之一。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跨海北、海南藏族自治州的海晏、刚察、共和三县之间。 湖面东西最长106千米,南北最宽63千米,周长约360千米。青海湖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高原内陆咸水湖,湖水面积4625.6平方千米,湖水容量743亿立方米。
青海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湖面海拔3196米。 流域整体轮廓呈椭圆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是一个封闭的内陆盆地;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青海湖是微咸水湖,矿化度较高,水补给来源是河水,其次是湖底的泉水和降水。
青海湖是藏文化区,不仅具有藏文化区的共同特点,拥有藏文化区共有的民族风情、文化渊源,同时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水文化特点。
青海湖是世界高原内陆湖泊湿地类型的典型代表,是水鸟重要繁殖地和迁徙通道的主要节点,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气循环通道,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被称为中国西北部的“气候调节器”“空气加湿器”和青藏高原物种基因库。
塔尔寺,地处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创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
塔尔寺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明朝对寺内上层宗教人物多次封授名号,清康熙帝赐有“净上津梁”匾额,乾隆帝赐“梵宗寺”称号,并为大金瓦寺赐有“梵教法幢”匾额。三世达赖、四世达赖、五世达赖、七世达赖、十三世达赖、十四世达赖及六世班禅、九世班禅和十世班禅,都曾在塔尔寺进行过宗教活动。
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另外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每年举行的佛事活动“四大法会”,更是热闹非凡。 塔尔寺的酥油花雕塑也是栩栩如生,远近闻名。
塔尔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