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上篇开始看起哈
https://bbs.youxiake.com/y/1073997.html
写完法国、瑞士,就要开始进入意大利啦~
五个人一起出行最好的地方就在于可以住性价比很高的公寓或别墅,我们在都灵住的就是让人觉得很温馨的民宿,特别是那个嵌入式厨房,应有尽有。
早上睡醒,风野煮了一杯摩卡,阿乔在做饭,而我冲了杯手冲咖啡。等都搞定了,就是一顿很nice的早餐,香蕉、酸奶、咖啡、西兰花炒的蟹柳、小虾,还有炸的鸡块是我最爱了。吃饱喝足出发探索都灵这座城市,这是意大利第三大城市,从前是意大利的第一座首都。
先去民宿不远处的烟草店买了一张都灵一日票,乘坐轻轨来到了都灵王宫。都灵给我的感觉就是破旧而又充满历史感,这座城市曾是意大利的首都,却显得低调而悠闲。但都灵的物价超级便宜,超市买一堆东西才20欧。
都灵王宫坐落在城市中心,曾是萨伏伊王朝的宫殿,外观虽然略显古旧,但内部依然保留着奢华的气息。都灵竟然有一个埃及博物馆,这里的藏品堪称欧洲最丰富的埃及文物收藏之一,数千年的木乃伊、神像和文物陈列,太神奇了。
我们在街边走走逛逛,看着人们在表演街舞,外国人总是如此热情奔放,活得自我且潇洒,看完以后拿起口袋里的两欧元硬币扔进帽子里,就准备在日落时分前往山顶了。
买了一日票当然要坐车去圣母圣殿,在这个小山坡上可以俯瞰都灵全景,尽管天空有些雾霾,但整个都灵城市尽收眼底。我知道天气足够好,我们眼前应该是一大片的阿尔卑斯山脉,没关系,只要来过就足够了。
今天是皮埃蒙特大区的葡萄酒庄园之旅,经过阿斯蒂,浓雾弥漫,几乎什么都看不清楚。幸运的是,进入小村庄,雾气渐渐散去,视野终于变得清晰了。我们主要来到了巴巴莱斯科和巴罗洛这两个著名的葡萄酒产区,顺便购买了一些路上的“口粮酒”,为接下来的旅程接续增添一丝美妙的滋味。
午后我们直接去乡下的大house入住了,没想到在意大利住上大house了,环境无比舒适。三个房间、两个卫生间、超大的客厅和书桌,还有一间配备齐全的大厨房,餐具、面包、饼干、咖啡等应有尽有,简直像在家一样。这个安静的小村庄,让人心生陶醉,周末的宁静仿佛停驻了时间。
事实上后来风野自己去逛酒庄,而我们基本都在民宿里呆着,夜色已深,寒意袭来,今晚在民宿的厨房里,我们一起喝了很多酒。
巴罗洛和巴巴莱斯科是皮埃蒙特的代表红酒品种,虽然都是用内比奥罗葡萄酿成,但风格却是各具特色。巴罗洛以其深邃的单宁结构和复杂的香气闻名,而巴巴莱斯科则多了一丝柔和与优雅。我甚至能在不同的葡萄酒里闻到了黑胡椒、草莓、奶香、香料等等的味道,要记住哦,喝葡萄酒一定要先从最贵的开始,一开始还没醉呢,你可以清晰地闻到它的香味,喝到它的不同口感,后面喝晕了无所谓什么酒了。
开了一天的车,从都灵来到了佛罗伦萨,经过地中海时,波光粼粼的海面映照着蔚蓝的天空,这次旅行所有的功课都是在行程中才做的,以至于我们经过地中海的时候我才发现梦想已久的五渔村就在边上,但如果要去就必须要放弃比萨斜塔,最后,我们还是选择了比较容易停车的比萨,当然,就连比萨斜塔也是临时加进来的。
把车停在这个停车场,拿着小票直接停着就行,门口是有保安的,比较有安全感。走路也就两分钟就看到洗礼堂红色的圆顶了,沿途的秋日美景让人心旷神怡,不经意间我们便遇到了自驾意大利时最让人头疼的限行标志——ZTL。城墙外的小商贩卖的东西好义乌,感觉全都来自中国义乌。
比萨斜塔是课本里出现过的世界遗产,算得上是世界级的特别建筑了。奇迹广场上有三个建筑,比萨斜塔无疑最为人知的,但像蛋糕一样的洗礼堂、洁白庄严的主教堂,也是不容忽视的美。
比萨斜塔,一定要有建筑对比一下才知道它的塔身有多斜,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我总是很自觉地要将比萨斜塔拍正。这座倾斜的钟楼并不是最初人家设计者所想要的,但就是由于地基不稳土质疏松,这建到一半就开始倾斜了能怎么办呢?
只能停工调整方案,尽量补救,整个比萨斜塔从兴建到完工,大概过了快两个世纪了吧,建成距今也已经有850年之久,谁能想象这样倾斜的塔身竟然能够一直屹立不倒。
当时的工匠们智慧真是超群,修建的时候用的就是柔韧性比较高的白色大理石,可以有效缓解因为倾斜而产生的张力。后来人们又使用了现代加固技术进一步稳定塔身的倾斜度,真的太神奇了。
在意大利开车非常麻烦的ZTL限行标志,许多市中心根本无法进入,自驾的我们只能将车停在郊区。还好,樊凯凯推荐了我一个自驾营地,我们入住的小木屋既便宜又方便,营地还提供了佛罗伦萨市区的大巴车,往返只需3欧元,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自驾难题。
佛罗伦萨,别称翡冷翠,是欧洲文艺复兴的摇篮,算得上是非常著名的世界艺术之都了。
营地的区间车停在了阿诺河河畔,下车后,踏上佛罗伦萨的石板路,就好像沉浸在了中世纪的历史画卷。不知不觉,来到了圣十字广场,一旁的圣十字广场内安葬着不少重量级的名人,米开朗基罗、伽利略等等。
漫步之间,不知不觉地往圣母百花大教堂走去,就在我停下来端详这个伟大的建筑之时,看到了一对年轻的情侣根本无视路人的目光,很甜蜜地在kiss,看得我不由自主地欢喜,年轻可真好啊。
回过神来再看圣母百花大教堂,这座教堂的外观是以白、绿、红为主色调的大理石所装饰的,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它的穹顶,这个穹顶的诞生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史的开始。我们进去教堂是不需要门票的,但排队巨长,想要登顶钟楼和穹顶则需要提前预约购票。
我们这趟旅行是真的只是走马观花,哪里有够时间让我去排队进入教堂,关键是一会儿还安排了乌菲兹美术馆以及傍晚要到米开朗基罗广场看日落呢,索性就在外面多欣赏几眼大教堂的美。
约好的是下午两点进入乌菲兹美术馆,佛罗伦萨老城里有好多广场,来到领主广场,能看到很多雕像,最著名的当然就是大卫像了,当然是复刻品,拐个弯旁边就是乌菲兹美术馆了。
乌菲兹美术馆最早以前是市政司法机构的办公室,后来演变成了欧洲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整个美术馆有46个展室,藏品足足有十万件,是不可错过的艺术殿堂。
看到人家在排队我也去排队,原来是乌菲齐美术馆的八角形讲坛厅,吸引到我的是展厅的这个穹顶,用照片根本无法描述它的美,这个穹顶是由5780颗珍珠贝母建造而成的,非常特别,展厅内正中心的雕像便是著名的维纳斯。
在这个顶级美术馆里,我着重找的都是一些非常出名的画,少有的会拍到雕塑,就用我拍的顺序来展示一下吧。
马萨乔《圣母子》,圣母身着蓝色披风,怀抱着婴儿基督,慈爱之情溢出画面来。
波提切利《春》,画中维纳斯居中,上方是丘比特,女神们在森林中沐浴阳光,遍地鲜花盛开,表现了春天里的美好故事呢。
虽然不是很看得懂,但好看的画还是被我拍了下来。一边逛着展厅,也一边望向窗外,刚刚还是大雨倾盆,这会儿阳光竟有点透过云层想要洒下来了。看来傍晚的日落有希望。
乔托《宝座上的圣母》,乔托被认定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创者,他的圣母端庄而神圣,象征了宗教与艺术的融合。
弗朗契斯卡《乌尔比诺公爵夫妇肖像》,这幅画画了很久,它对15世纪的肖像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这就好像画着维纳斯是从这个贝壳里生出来的,可以看到左边的风神将贝壳吹向岸边,右边的春神正要为维纳斯献上衣裳。
很特别的一座大理石雕像,《拉奥孔》,这个是复制品,正品在梵蒂冈美术馆,这描述的是特洛伊祭司拉奥孔与他的儿子被海蛇缠绕而死的情景。
拉斐尔《自画像》,拉斐尔的美与忧郁在这幅自画像中展露无遗,文艺复兴大师的魅力直击人心。
提香《乌尔比诺的维纳斯》,就是这幅画背后是墨绿色,搭配着这么漂亮的维纳斯,亲眼看到之时不由得多在它眼前驻足了许久,这身材丰满而不臃肿,可太美了。
阿尔泰米西娅《朱迪斯斩杀赫罗弗尼》,这个血腥的画面,看起来是有点吓人。
卡拉瓦乔《美杜莎》,这幅画是在一个凸出来的盾牌之上,看起来就像美杜莎刚刚被砍下的头颅就这样封印在上面,喷溅而出的鲜血还在嘀嗒嘀,瞪大的眼睛张力十足。
卡拉瓦乔《年轻的酒神》,酒神巴库斯拿着盛满了葡萄酒的高脚杯,仔细看还能看到酒杯的纹路,脸上红红的,就好像微醺了一般。
乌菲兹美术馆闲逛到此为止,再看下去我的日落就要错过了。从美术馆散步到米开朗琪罗广场没多远,大概走个20分钟就到了,位于阿诺河南岸的奥特拉诺区山上,可以在这里俯瞰到佛罗伦萨的城市美景。
下午在逛美术馆还是倾盆大雨,谁能料到这会儿上了山上送给我们一场绝世晚霞,当落日余晖洒在佛罗伦萨古老的教堂之上,简直是迷人得不行。
转过身去看大卫,他的人体肌肉比例简直就是完美,天空中出现了一小段彩虹,仿佛在告诉我,这一路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一直到夕阳西下,远处的乌云又要席卷而来,天空中继续下起了雨,而我们正好可以吃顿饭等待回营地的车,结束一天的行程。
去威尼斯才知道是需要坐火车才能登岛的,而你如果靠着双腿走完一整个威尼斯是不太现实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上了岛,就买一日游船票,通过船只来实现一些你想去的点。
我原本对威尼斯的期待很高,但刚到岛上时竟觉得它有些类似国内的鼓浪屿,可能是因为同样的文艺气息和游客众多。唯一不同的是,这里费腿得多,石板路、上上下下的桥走得让人又爱又恨,走久了简直难受。
以下是暴走威尼斯不走回头路的规划:
圣露西亚火车站-Ponte degli Scalzi赤足桥-圣耶利米教堂-里亚托桥-Libreria Acqua Alta沉船书店-Piazza San Marco圣马可广场-Ponte dell'Accademia学院桥远望安康圣母圣殿-火车站
圣露西亚火车站:威尼斯citywalk的起点
圣露西亚火车站是威尼斯的门户,一出站便看到大运河流淌在眼前,水上游船在河道间穿梭,川流不息的人们和他们的行李箱在石板路上拖出嘀嗒嘀嗒声。
赤足桥:一座通向生活的桥梁
赤足桥是除了火车站第一个遇到的桥,桥上人来人往,桥上的视野不算开阔,但却可以近距离开始观察威尼斯的船在水上穿梭的忙碌。
圣耶利米教堂:威尼斯巴洛克式建筑
从火车站出发走到这个典雅教堂大概也就七八分钟,是游玩威尼斯环线可以顺带看一眼的美丽教堂。
里亚托桥:历史的符号
看完教堂沿河边步行,便会来到威尼斯最古老的桥——里亚托桥。这是威尼斯的地标之一,桥上有许多小商铺,售卖各种纪念品,站在桥上眺望,运河两岸的建筑倒映在水中,也是到了这里我才开始觉得,这才是威尼斯啊。
沉船书店:威尼斯的文艺之地
我跟着攻略来到了威尼斯最奇特的书店,但却由于门口时在太多人而没有进入书店一探究竟。前往书店的路上吃了一口威尼斯很出名的suso冰淇淋,而且我在纵横交错的小巷间,听到了正在卖唱的歌手,观察到了许多坐船游玩的游客,以及散漫的坐在河边惬意喝酒的好友,也不失为威尼斯的另一种美。
圣马可广场:威尼斯的灵魂
继续沿着运河前行,我来到了圣马可广场。广场上圣马可大教堂与钟楼高高矗立,每一处细节都在述说着威尼斯的辉煌历史。广场旁离开了各式各样的桥,而来到了码头边,旷阔的大海和无数的船只穿梭在此,海鸥在这儿一点都不怕人,都蹲坐在岸边等着投喂。
学院桥:静谧中的浪漫
整个行程一直到了学院桥才算进入高潮,这是威尼斯欣赏大运河美景的绝佳地点之一。而且相较于前面那些靠近火车站的桥梁,学院桥少了些喧闹,多了一份静谧。站在桥上,夕阳西下时的景色尤其动人。两岸的宫殿映着金色的光,浪漫得让人舍不得离开。
回到火车站:为今日行程画上句话
沿着另一条线路步行回火车站,沿途继续看着海上夕阳,威尼斯走起来真的太累人了,尽管初见时觉得不过如此,但随着脚步的深入,这座水城的独特魅力早已深深刻在记忆里。
原以为,我会遇见那个梦幻般的戈绍湖——绿草如茵,湖水倒映蓝天白云,远处是巍峨的雪山。可没想到,迎接我的却是一片完全不同的冬日景象。
踏入戈绍镇,原本绿油油的草原间铺着薄薄一层白雪,山间是秋天的金黄,搭配着远处的雪山,仿佛把夏秋冬同时揉进了一幅画中。
越往里走,草原渐渐隐退,取而代之的是纯白的雪地,村庄也披上了静谧的冬装。路边的小木屋尖顶透着阿尔卑斯独有的浪漫气息,教堂钟楼仿佛从童话书里走出来的一般,映衬在清冷的天空下。
把车停在了湖边停车场,往山上走去,眼前的景象彻底颠覆了我的想象。没有绿草如茵,没有蔚蓝的湖水,只有黑白相间的戈绍湖,静静地躺在冬日的怀抱中。我一边感慨湖的景致与我的梦有多么不同,一边又忍不住被它特有的冷峻之美所吸引。
毕竟南方的孩子看到这么大的雪,还是会非常激动的。就在此时我的搭子从背包里取出了手冲咖啡的器具,熟练地开始此刻专属于戈绍湖的仪式感,沸水缓缓注入滤杯,热气升腾,在寒冷的空气中化作一层薄薄的雾气。
咖啡的香气与湖边清冷的空气交织在一起,竟有一种说不出的暖意。手中捧着一杯刚刚冲好的咖啡,抿一口,温暖在舌尖绽开,仿佛融化了这冰冷的冬日,也融化了我未见到戈绍湖的遗憾。
在戈绍湖边喝咖啡,为这段旅途注入了一种无可比拟的情绪价值,咖啡的香醇、湖水的纯净、雪山的壮丽交织在一起,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好,不虚此行。
清晨醒来,窗外一片银装素裹,纷纷扬扬的雪花把大地盖得严严实实。昨晚住的民宿特别好,今天心情自然也很好,怀揣着满满期待,我们出发前往哈尔施塔特,这个被誉为世界最美小镇之一的地方,一直是我此次欧洲自驾之旅最期待的风景。
车子蜿蜒驶入湖区,前往哈尔施塔特的湖边,同样一个位置,昨天还是有彩色的房屋,今日已经被大雪覆盖。我知道,估计今天到了梦中明信片处也不过如此了。
果不其然,湖水在寒冷的冬日里显得沉寂而暗淡,彩色的小屋隐没在雪中,虽然眼前的它没有明信片上的五彩斑斓,但却是哈尔施塔特的另一种冷峻之美。
湖边的小镇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小木屋、尖顶的教堂塔楼,在雪中勾勒出一幅安静的画卷。
离开哈尔施塔特,带着些许遗憾来到了圣沃尔夫冈。圣沃尔夫冈是奥地利湖区的湖泊度假区之一,以沃尔夫冈湖而闻名。先是驱车来到山腰的教堂,教堂所在的位置视野极佳,可以直接俯瞰沃尔夫冈湖。
虽然此时阳光尚未透过云层,逆光下的湖面显得有些黯淡,但那种静谧的美让人心旷神怡。下山时,路面因为积雪竟有点打滑,车开得小心翼翼,但一切紧张都在抵达湖边后消散。
沃尔夫冈湖的湖边小镇洋溢着浓浓的圣诞气息,两旁的小店铺挂满了圣诞花环,空气中弥漫着热狗与热红酒的香味。行走在小镇上,感受到了冬日欧洲小镇的独特韵味。
就在这时,阳光终于冲破厚厚的云层洒下来,为湖区增添了一抹生动的亮色。阳光下的沃尔夫冈湖碧波荡漾,宛如一颗镶嵌在山腰间的宝石,湖水与雪山交相辉映,最主要还是湖边的建筑映衬着蓝天,金黄的芦苇随风摇曳,岸边几棵晚秋的树木还保留着浓郁的色彩,仿佛将秋冬的交替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阳光的照耀下,整个圣沃尔夫冈熠熠生辉,呈现出一种温暖与冷冽交织的绝美画面。
匆匆告别圣沃尔夫冈,我们赶往萨尔茨堡,今天的行程是有点紧张的,我们仅仅只有2小时能体验这座以莫扎特故乡和《音乐之声》的取景地闻名于世的城市。
我没有在花钱登上萨尔茨堡城堡,只是在城堡的半山腰上俯瞰这座城市,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尖顶赫然显示在眼前,如果继续往高处走就可以看到蜿蜒的萨尔察赫河,刚刚下过雪使得路面有些滑,徒步在山上要小心。
作为一座充满音乐与文化气息的城市,萨尔茨堡的每一条街巷似乎都能听见莫扎特的小夜曲回荡。在老城里,石板路仿佛记载着千百年来的繁华与故事。
一整天的奔波虽然有些疲惫,当我站在萨尔茨堡城堡底下看着恢宏的城堡,身边就是圣诞集市,时不时地还有马夫赶着马车带着游客行走在这座城市之间,奥地利的多样之美在心里存留着。
初次踏入被伏尔塔瓦河环抱的克鲁姆洛夫小镇,这才是欧洲最像童话世界的小镇啊,发光的石板路、色彩明丽的中世纪建筑、还有气势恢宏的克鲁姆洛夫城堡,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这座小镇在时光中的辉煌与浪漫。
CK小镇根本不需要攻略,因为小镇本身很小,你也必然会被城堡所吸引,走到最高点来看俯瞰着整个CK小镇,城堡的拱形门自然就是最好的拍摄点。漫步其中,也会遇到各式各样美丽的建筑角度,此时仿佛自己成为了故事中的主角,不自觉地爱上这里的静谧与美妙。
我们很幸运,抵达时小镇刚下过一场雪,屋顶上还残留着点点白雪,为克鲁姆洛夫增添了一丝童话的韵味。CK小镇被入选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在中世纪时期是欧洲重要的商业枢纽之一,小镇的建筑融合了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风格,保存得近乎完美,每一处建筑都饱含历史的厚重。
在小镇上溜达一整天,午后选择了朋友推荐的越南餐厅,热气腾腾的越南粉,香气四溢的炒饭,捷克啤酒是必不可少的,那醇厚的麦香,与伏尔塔瓦河边的美景,让这一顿饭更加难忘。
我们的公寓距离CK小镇步行仅十分钟,日落之后,我才依依不舍地散步回到小屋。傍晚的CK小镇被暖色灯光点缀,静谧中透着温暖,令人心醉。
总结下来,城堡顶上的观景平台是拍摄CK小镇的最佳位置,特别是在上午,游客比较少,且光影恰到好处。虽然特种兵式游览两三小时即可走完CK小镇,但我仍然强烈建议在这里住上一晚,静静感受这座童话小镇的独特魅力。
从CK小镇出发,三小时后我们抵达捷克的首都,布拉格。这座城市,对于许多人来说,也许最初的印象来自蔡依林那首“我就站在布拉格黄昏的广场”,没曾想我真的踏上这片土地,那些梦境般的氛围变得更加真实、触手可及。
在布拉格停车,真是太刺激了。我们在接近中午11点多找到停车位,研究了许久的停车规则才搞定停车票。欧洲自驾不仅要避开像意大利ZTL限行区这样的雷区,大城市的停车问题同样令人头疼。在布拉格的这个下午我们就付出高额的停车费,4小时约150元人民币,不仅如此,当晚我们还在酒店前台的帮助下预约了停车场,将车辆放进停车场过夜,一晚上接近200元人民币的停车费,但无论如何我们终于安置好车辆,开始探索这座城市的核心。
第一站当然是天文钟广场,快接近中午12点了,这里聚集了无数人们,大家都屏息凝视着天文钟,每一分每一秒地等待,只为目睹整点报时的精彩瞬间。从钟楼里缓缓走出的12门徒,带着中世纪的仪式感,将时间的流逝演绎得无比生动。
看完整点报时,自然是要去找饭吃了!布拉格的美食不能错过,在网上找了一家装修简约但评价挺高的餐厅,Restaurace U Dvou velbloudů,吃了以后的评价就是,晚上继续再来一次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我们点了猪肋排、牛排以及鸭肉三款,吃起来都很不错,特别好吃的是猪排。菜单上翻译写着带有饺子,结果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馒头片,蘸着它特有的酱,很赞。
捷克啤酒一直都是我梦中想畅饮的,主要是有一回听播客,有个周游列国的哥们给了布拉格啤酒最高分,我自然是想来试试的。餐厅里有黄啤和黑啤,两款都试试,泡沫好细腻而且持久不消,啤酒入嘴里味道丰富顺滑,赞。
吃饱喝足后继续探索这座城市,前往查理大桥,伏尔塔瓦河就在脚下,周边都是哥特式的塔楼和雇来的建筑,远处是布拉格城堡。桥上坐着模特儿画画的街头画家,到处拍照留念的人们,正在拉手风琴的老爷子,夕阳余晖洒落在对岸的建筑上,整座桥格外鲜活动人。
傍晚回到广场吃饭结束以后,我在布拉格的街头闲逛,听听酒吧歌手的弹唱,美丽冻人的正在街头弹电子琴的艺人,我索性去便利店买了捷克当地特别出名的皮尔森啤酒乌奎尔,继续前往查理大桥溜达溜达,住在市区中心的好处就是景点走两步就到了。
清晨醒来,我用无人机从空中俯瞰布拉格老城,红色的屋顶在阳光下如同片片翻涌的火焰,伏尔塔瓦河将城市温柔地分隔开来,带着晨雾的朦胧与柔美,布拉格显得既静谧又充满生机。
布拉格的美,是一种缓缓流淌的优雅,无论是夜晚的喧嚣,还是清晨的静谧,它都让人沉醉其中。就像那句歌词所描绘的,每一步、每一瞥,都是一场与浪漫的不期而遇。
从捷克布拉格到德国法兰克福,五百多公里路,光开车需要五个小时多,路上休息吃饭上厕所,满打满算走了7个小时。我们一早就出发了,德国高速不用钱,但进入德国境内需要为车辆办理一个环保标识,有了这个就可以在德国随便跑,7欧元,一定记得。
办理车检站旁边就是一个啤酒商城,简直就是进入了天堂,上百种啤酒可以供我选择。随便挑了两瓶急急忙忙就去法兰克福了,结果在我们入住的酒店里一瓶啤酒是5.5欧,而下午看的超市一瓶酒都是1欧左右,这价格着实差得有点多。
今天的快乐是收银员小哥给的,在欧洲一直买错水,要买水买成了气泡水,只有依云是最好认的,其它的水我都不敢随便拿了。刚刚买啤酒的时候,正好结账时旁边有一瓶很像水的水,我就问收银员这是不是水,不是气泡水吧,气泡突然忘记怎么说了,他马上明白我的意思,就做了一个动作咕噜咕噜的水冒泡的样子。太可爱了,他马上就跑去货柜帮我拿了一瓶真的是水的水,好开心啊。
我们在法兰克福住了两个晚上,青旅旁边就有停车场非常方便,正好可以有一整天的时间给法兰克福。我从法兰克福主教堂开始,来到美茵河畔寻找出名的铁桥,去罗马广场感受欧洲的圣诞氛围,最后找一家餐厅吃个大猪肘子,喝上一杯啤酒,结束一天的city walk。
从入住的青旅出发,我的法兰克福探索之旅从主教堂开始,这座高耸的哥特式建筑,静静伫立在城市中心,既庄严又充满历史感。
散步走来美茵河,发现整个法兰克福都很新,与之前走过来的欧洲其它城市不一样。因为法兰克福在二战被轰炸过,整个城市很多都是重建的,自然看的更现代化一点,但法兰克福一直都是非常繁荣的商业城市,它有着德国最大的航空枢纽和铁路枢纽。
河边的冬日阳光总是躲在云后,偶尔透出来显得十分柔和,不远处,著名的铁桥横跨河流,这座桥因其悬挂的无数“爱情锁”而闻名。站在桥上远眺,对岸是现代的高楼,前方则是古典的街区,有一种视觉冲击感。
步行至罗马广场,眼前是一片充满圣诞气息的热闹景象。广场上到处都装饰彩灯与圣诞饰品,摊位上贩卖的东西琳琅满目,手工艺品、德国香肠、啤酒,应有尽有。浓郁的节日氛围让人心情愉悦,随意逛了一圈,在摊位上我买了一杯啤酒,融入这片节日的海洋。
临近傍晚,一个人找家餐厅点了一份德国经典的大猪肘子。猪肘的外皮烤得酥脆,内里肉嫩多汁,搭配一杯地道的德国啤酒,解腻、清爽,堪称完美。
这一天的city walk总会在脑海里记得,教堂的庄严、河畔的静谧、广场的热闹,拼凑出了一幅我心中完整的法兰克福。
此次自驾旅程的最后一站了,我们来到了卢森堡,一个“袖珍王国”的超级发达国家。让人惊喜的是,这竟然是一个公交车、火车、轻轨全免费的国家,也太有钱了吧。按中餐麻辣烫的物价来说,昨天在隔壁德国100g2.89欧,今天卢森堡100g4.68欧,就能感受到卢森堡的物价了。
刚到卢森堡时,阴沉的天气让人有些沮丧,但在卢森堡风景走廊上找了一个高处俯瞰卢森堡古堡还是很漂亮的。卢森堡的地势像是一座天然的堡垒,高低错落的建筑与蜿蜒的峡谷相互交织,宛如一幅立体的山水画。被誉为“北方直布罗陀”的卢森堡市,不仅地势险要,城墙、桥梁、谷地之间都有蕴藏着浓厚的历史韵味。
沿着街道,来到宪法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高高伫立的“金色小人”雕像,眼前的阿道尔夫桥链接着老城和新城,脚下便是佩特罗斯大峡谷,我们都是在老城里游荡,卢森堡虽小,但处处透露着一种精致与大气。
宪法广场上的圣诞气息热闹非凡,摊位上摆满了各种特色美食、手工艺品和圣诞装饰。此时下起了雨,我在摊位上买了一份卷饼,站在旁边的雨伞摊位下方躲雨,耳边响起的是圣诞旋律的音乐,感受着卢森堡独有的圣诞氛围。
第二天原本想要离开卢森堡了,醒来天气特别晴朗,我们又一次驱车回到卢森堡市。卢森堡被誉为千堡之国,阳光下的卢森堡如镀上了一层金光,建筑的轮廓愈发清晰,绿色谷地与石桥、河流、教堂交相辉映,美得令人屏息。
真好,就两天时间,我见到了卢森堡阴雨天的古朴和晴天的明媚。
卢森堡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大公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是金融之都,它也是欧元区内最重要的私人银行中心,全球第二大仅次于美国的投资信托中心。
卢森堡的美景如同它的“金色小人”般耀眼,成为我们这次自驾之旅最独特的结尾。
1.语言:欧盟有好多种语言,英语也不是说非常好用,会英语当然还是好事,可不会英语也不应该成为你不敢去的借口,如今翻译软件很简单,欧洲总体走下来我认为自由行还是很简单的。
2.消费:提前换100-200欧足够多,日常消费都是使用Visa卡或者万事达,可能在上厕所、交停车费等情况是需要用硬币的,就连在超市买一瓶水都可以刷卡不用担心。
3.住宿:欧洲住宿是比较贵的,如果一个人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就只能选青年旅舍了,人多的话我们这次选更多的都是airbnb,别墅公寓都非常赞,但还是建议能提前预定会更好。
4.欧洲自由行:坐火车或大巴车要提早订,它的火车票、大巴票都是浮动的,越临时越贵。门票建议在飞猪购买,方便还便宜。
5.最关心的25天欧洲自驾个人费用:我们是5个人一辆车,很挤,但好处是不贵。但所有费用要*5个人才算是一辆车的正常消费,另外由于住的都是带厨房的民宿,我们很多时候都自己做饭吃,且出发前我带了很多面食、方便粥等等,在吃的方面省很多。
人均:28000+
住宿:5500
吃饭:4700
租车、过路费、油钱、停车费:4000
门票、机票、无人机保险:8500
我最爱喝的酒:2500
其它:(例如城市税、上厕所等忘记记录的)2800
1.高速费及交通规则
法国:拿卡或纸张,跟国内差不多,走多远交多远。
瑞士:欧盟之间其实没有具体的国界线,所以开车的时候就需要副驾来注意是否过了国界,瑞士可以在关口加油站的便利店购买全境通票,最低一年起卖,45瑞郎。
瑞士的交通法规非常严格,一定要注意行驶时速,不要超速,环岛行驶车辆路权更大,注意让行,看到STOP的标识要严格停下再开。
意大利:意大利高速公路也是拿卡或者纸,走多远交多远。
意大利有很多ZTL限行区,我们去的都灵、佛罗伦萨都是有限行区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住宿地点选在郊区,坐公交车游玩城市。
有一些城市可能有它特有的通行票,比如我们准备去米兰就是在网上买了C票7.5欧元,但由于网页翻译不来,不懂得激活车牌号,又或者说是我们的车不允许进入所以激活不了,于是就没去成米兰。
威尼斯的进城方式是坐火车,可以选择把车停在Venice Mestre火车站附近,在坐火车去威尼斯一日游,再返回火车站来入住,建议不要住在威尼斯上面,整个岛没有车,需要拖着行李走很远的路。
奥地利:在关口的加油站可以直接购买高速票,直接贴在车前挡风玻璃处即可,10日票11.5欧元。
捷克:需要在官网购买全境通票,支持VISA卡付款,大概是20欧,忘记记录具体数值。网址:https://edalnice.cz/en/
德国:全境高速免费,但需要在入境关口附近寻找购买环保贴的机构,大概7欧。
以上:高速服务区卫生间不多,并非每一个服务区都有wc,基本都需要1欧元。
2.加油
第一次体验自己加油,据说是欧洲的人工成本太贵了,让别人帮你加油费用更高。在法国加油是先刷银行卡的预付款,之后再结算具体的油费。其余的国家基本都是加多少付多少款,有的先加油再去超市里面结账,也有的是刷卡再加油即可。
3.租车和驾照
建议在app上直接下订单,买基础险后付款,到了当地再升级成全险,这样会更有保障。信用卡预授押金300欧元。租车时司机、驾驶证(翻译小白本)、信用卡,要三证合一。我们的驾驶证甚至有做英语公证和海牙公证,但路上并没有遇到警察查,如果赌一把,带上小白本也够了。
4.停车
法国、意大利、奥地利:自助机停车取票,机器上自助刷卡,再出停车场。
瑞士:停车后,需先刷卡,购买你所需要的停车时间,再将小票放在前挡风玻璃处。
捷克布拉格停车:需要提前在网上预约好停车位置和时间,建议预定酒店就先问清楚。
5.导航
巴黎接机的司机告诉我们说当地人都是用waze来导航,主要是路段的限速、摄像头、限行区,它都能及时提醒。但到了奥地利,waze就用不了了,只能用谷歌导航了,总之在欧洲自驾就是车速控制好,不要闯红灯,不要开快车就好了。
戈绍湖畔的手冲咖啡
哦哦哦哦,以下是具体的路线。
Day1 厦门高崎T3-巴黎戴高乐T2E-塞纳河游船-凯旋门
Day2 卢浮宫
Day3 巴黎
Day4 戴高乐机场提车,巴黎-第戎
Day5 第戎-康帝波恩罗曼尼-波玛城堡
Day6 勃艮第骑自行车一日游酒庄
Day7 第戎-因特拉肯
Day8 因特拉肯-布尔恩茨湖-梦幻山坡-图恩湖
Day9 因特拉肯-都灵
Day10 都灵
Day11 都灵-巴罗洛酒庄
Day12 巴罗洛-佛罗伦萨
Day13 佛罗伦萨
Day14 佛罗伦萨-威尼斯
Day15 威尼斯-奥地利戈绍湖
Day16 哈尔施塔特-圣沃尔夫冈-萨尔茨堡
Day17 萨尔茨堡-捷克克鲁姆洛夫
Day18 CK小镇-布拉格
Day19 布拉格-法兰克福
Day20 法兰克福
Day21 法兰克福-卢森堡
Day22 卢森堡-巴黎
Day23 巴黎
Day24 巴黎-重庆
Day25 重庆-泉州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