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简称“鲤”,别名刺桐城、温陵,福建省辖地级市,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沿海,渔业、港口经济发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
蟳埔村位于泉州晋江入海口,其背倚鹧鸪山,三面临海。蟳埔村,以前取名前埔。因座落于后埔的前面,故称前埔。因背山面海、靠捕捞渔虾、红蟳为主业,且盛产红蟳于泉州地区故称蟳埔。坐落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港北岸,曾是远洋商船的出发地,蟳埔女以头戴鲜花做的“簪花围”而著称,以“簪花围”为代表的蟳埔女习俗,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晨,我們從酒店出發,来到這個保留了濃厚的閩南漁家風情,四周圍繞著美麗的海灣。漫步於村中,我們可以看到傳統的石頭屋,空氣中彌漫著鹹鹹的海風。村內的小吃攤販售著新鮮的海鮮美食,如炸蚵仔、海蠣煎,讓人食指大動。我们换上传统服饰,体验了头上戴花的闽南风情,感受蟳埔村的独特氛围。午後,我們前往梧林古鎮,這是一個保存完好的閩南僑鄉古鎮,擁有眾多南洋風格的洋樓和閩南紅磚建築。我們在青石板街道上漫步,欣賞雕花窗櫺和古色古香的騎樓,參觀當地的宗祠和華僑文化展館。
今日,我们前往世界遗产——河坑土楼群。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土楼以石为基,以生土为主要原料,分层交错夯筑,配上竹木作墙骨牵拉,丁字交叉处则用木定型锚固。福建土楼或方或圆,以圆为主,如珍珠般洒落在闽西南的绿水青山间。福建土楼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就地取材,选址或依山就势、或沿循溪流,建筑风格古朴粗犷,形式优美奇特,尺度适当,功能齐全实用,与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相得益彰,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我们看到土楼的布局如同“北斗七星阵”,我们在土楼间穿梭,近距离感受这些古老建筑的震撼。下午,我们参与了土楼模型DIY和舞龙民俗活动,晚上则体验了土楼长桌宴,还有篝火晚会,共度美好时光。
第四天我们前往厦门,乘船前往世界遗产——鼓浪屿,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南宋时,它的名字是“五龙屿”,明朝改称“鼓浪屿”。乃因岛西南方有一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鼓浪屿融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留存着千余幢风格各异的建筑,保留着音乐文化的传统,建成了“中国首家、世界一流”的钢琴博物馆和“中国唯一、世界最大”的风琴博物馆,享有“钢琴之岛”“音乐之乡”的美誉。主要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等。这座小岛曾是各国的租界,充满了异国风情的建筑。我们漫步在鼓浪屿的小巷中,聆听过去的故事,感受这座“万国建筑博物馆”的魅力。
最后一天,我们参观了厦门大学,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一起来感受这座中国十大最美大学的风采。随后,我们来到厦门桅杆(帆船)的聚集地五缘湾,这里水质良好,空气清新,景观美丽,冬天不冷,常年有风,航海人士称赞它是“少见的适合帆船运动的海湾”,在这里我们体验帆船出海,学习帆船构造与原理,感受大海的广阔与自由。
2.2-2.6 小学士走闽南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