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基本信息

    彩云之南,是云南省的美称。
    云南省,简称“云”或“滇”,位于西南地区,省会昆明
    云南有风花雪月的大理、多彩明媚的丽江、岁月静好的泸沽湖、热情火辣的西双版纳……
    同时也有屹立的土林、绽放的油菜花、惊为天人的梯田……
    这正是本次行程,我们行摄的云南之南——“滇东南”


    摄影领队:迷藏
    地接导游:青丘、龚勋
    司机:李师傅、罗师傅
    时间:2025.2.19-26;2025.2.26-3.05
    游侠:11位、12位

    老规矩开始还是合影镇楼

    元谋土林

    元谋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形,因远望如林而得名
    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一大奇妙的自然奇观,在经历了几百万年的地壳运动后
    风雨之神把元谋的土地雕琢成了千奇百怪的形状

    土林一般在盆地或谷地内出现,以近年在中国云南元谋发现的为最典型,反映了古地理变迁和地貌发育过程

    元谋土林按其成因和土柱的形态特征,分为四种类型
    土芽型、古堡型、尖笋型、铁帽型

    土林是在自然界的外力(主要是水流)的作用下,经历千百万年的时间而形成的
    土林是流失地貌特殊形态,一种奇异的自然地理现象
    是在千差万别的地形结构,组成物质,构造运动,水文气候,土壤团力和水动力等综合因素形成的

    东川红土地

    云南地处温暖湿润的环境,土壤里的铁质经过氧化慢慢沉积下来,逐渐形成了炫目的色彩
    东川红土地指的是位于昆明市东川区西南40多公里的红土地镇
    这里方圆近百里的区域是云南红土高原上最集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红土地

    落霞沟的日出

    东川红土地位,被专家认为是全世界除巴西里约热内卢外最有气势的红土地
    而其景象甚至比巴西红土地更为壮美
    放眼望去,山川和原野呈现出一片片暗红、紫红、砖红等不同的红色

    红土地的网红老大爷

    瓦梁房子日落

    落霞沟
    落霞沟里的红土地与山间的田野、村庄相融合,景色更为迷人
    远远望去,非常的有层次感,就像天边的彩霞跌落人间

    老龙树

    罗平油菜花

    中国最早的春天在云南云南最早的春天在罗平
    在这个偏于一隅的小城,因为油菜花变得无限美好

    螺蛳田位于中国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是罗平油菜花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其独特的梯田地貌和壮丽的油菜花景观闻名,被誉为“大地上的金色螺蛳”,是摄影爱好者和自然爱好者的天堂。

    螺蛳田是当地少数民族世代耕作的成果,体现了传统农耕文明的智慧。梯田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远处的山坡上,开满油菜花的层层梯田一直延伸到山顶,满山遍野
    这是大自然与人工的杰作,大自然生就了这一奇特的串珠漏斗岩溶地表
    经勤劳的农民修造耕耘,加上罗平得天独厚的气候,造就了这状美的奇观

    罗平 ——美丽花海的代名词
    “万亩黄花金化海,四围青岭玉雕屏”
    驻足于此,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金黄,无论是谁,都将为之震撼

    建水 双龙桥

    建水县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辖的县之一
    建水县居住着汉、彝、回、哈尼、傣、苗等民族,1994年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双龙桥,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乾隆年间重修
    双龙桥桥长25.7米,桥高和桥宽均为8.6米,桥基高5.3米
    双龙桥为单孔桥,径跨达13.5米

    双龙桥清乾隆年间,当时只是在泸江上建石桥三孔,后因泸江、塌冲河水泛滥,河床逐渐加宽
    三孔小桥独居河中,不能横贯两岸,当地官民又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续建十四孔
    与原建的三孔桥首尾相连,雁齿蝉联、合为一体,故又称“十七孔桥”
    “双龙”,即是以塌冲、泸江两条河汇合在一起,有一桥镇锁“双龙”,因而得名
    远看犹如一艘楼船,近观似长虹卧波

    元阳梯田 坝达

    元阳梯田,世界三大梯田之一,一座座的“田山”
    仿佛就是一部非文字的巨型史书
    直观地展示了哈尼先民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压力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1300 多年前,哈尼族无法抗衡强大的游牧民族,从而迁徙至哀牢山
    他们开垦荒地,以数十代人毕生心力,垦殖了成千上万梯田
    生生不息地“雕刻”成了山水田园风光画

    十几万亩的梯田,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
    在漫漫云海的覆盖下,构成了神奇壮丽的景观
    每年一般在 11 月-3 月为灌水期,此时波光粼粼,光影变幻莫测
    加之早上雾气升腾,光束穿梭其中,美轮美奂

    坝达梯田是摄影爱好者的圣地,尤其是日出日落时分,光影变幻令人叹为观止。

    傍晚,夕阳余晖将梯田染成橙红色,水面倒映天空,形成壮丽的“光影交响曲”。

    坝达梯田是哈尼族千年农耕文明的杰作,
    体现了“四素同构”(森林-水系-梯田-村寨)的生态智慧。
    哈尼族通过开凿梯田、修建水渠,创造了可持续的农业系统。

    坝达梯田面积大、线条美、立体感强,梯田地势陡峻,大气磅礴,随山势地形变化
    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
    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
    它从海拨800米的麻栗寨河沿山而上,山岭相连,交错贯通
    一直伸延到2000多米海拨高度
    以梯田的田埂为计算单位有3500多级

    元阳梯田 多依树

    多依树梯田,景色秀美,一年四季景色各有特色
    梯田三面环山,一面与山谷连接,树木葱郁,环境静谧,其靠山的三面还分布着非常多的村落
    梯一共占地面积六千多亩,从东到西分布

    元阳梯田 阿者科

    阿者科村是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一个传统哈尼族村落。
    位于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核心区。
    这里不仅是哈尼族千年农耕文明的缩影,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阿者科”按照字意是指最旺盛吉祥的一个小地方
    蘑菇房是阿者科村的哈尼族的传统民居
    阿者科村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遗产区五个申遗村寨之一

    哈尼族,东南亚称阿卡族,民族语言为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现代哈尼族使用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镇沅等县
    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的北部山区

    哈尼族沿用千年牛耕、木犁等传统耕作方式,保留鱼鸭共育、稻作轮作等生态农业模式。

    阿者科周边的梯田随季节变幻色彩,
    冬季灌水后形成“天空之镜”,
    春季插秧时绿意盎然,秋季稻谷金黄,
    日出日落时分光影尤为壮丽。

    阿者科的蘑菇房

    哈尼族传统民居“蘑菇房”是阿者科的标志。
    以土坯墙、茅草顶和四坡屋顶为特色,形似蘑菇,冬暖夏凉。
    村落布局紧凑,石板小路蜿蜒其间,充满古朴气息。

    元阳梯田 箐口

    菁口梯田以五个哈尼族村寨、四个彝族村寨为主
    由爱春、大瓦遮等六千多亩梯田组成
    纤丽秀巧,蘑菇房遍布
    假如云雾升腾时,绝对是一幅典型的中国水墨画效果

    箐口梯田是哈尼族千年农耕文明的杰作,体现了哈尼族人民在陡峭山地开垦梯田、修建水渠的智慧。梯田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哈尼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梯田面积广阔,层级分明,从山脚延伸至山顶,线条流畅,宛如大地的指纹。

    梯田周边有保存完好的哈尼族村寨,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哈尼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整个箐口寨子被一层层的梯田所包围
    森林、村寨、梯田、还有清清的溪水相互交映,组成了一幅优美的田园山水画。
    箐口梯田不仅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更是哈尼族千年智慧的结晶。
    无论是摄影爱好者还是文化探索者,
    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与震撼。

    江湖再见

    行程的最后一天,我们在昆明解散,行程也就此结束。

    8天的时间如白驹过隙,
    旅途的时光总是短暂,
    云南天气多变,
    大片都有拍到,也都留有了少许遗憾。
    数次日出日落,只为拍摄,相信各位老师都拍到了满意的照片。

    旅行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有时此刻少许的遗憾,正是未来某天我们故地重游的动力之一。
    一路车程,风光相伴,人文左右。
    相信这次行程会让大家难忘。
    在此和大家别过,有缘江湖再见啦~

    举报

    本篇游记共含0个文字,0张图片。帮助了0名游客

    游记目录

    • 01 / 基本信息
    • 02 / 元谋土林
    • 03 / 东川红土地
    • 04 / 罗平油菜花
    • 05 / 建水 双龙桥
    • 06 / 元阳梯田 坝达
    • 07 / 元阳梯田 多依树
    • 08 / 元阳梯田 阿者科
    • 09 / 元阳梯田 箐口
    • 10 / 江湖再见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微信扫描二维码👆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2025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