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采青,共赴青团之约
“清明时节雨纷纷”,可今年清明前夕却是个难得的好天气。在这微风不燥、阳光正好的春日,我和朋友相约前往郊外的农场,开启一场特别的青团制作之旅。
一踏入农场,满眼的翠绿便扑面而来。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泥土的芬芳和青草的香气混合在一起,让人瞬间放松下来。我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来到了清明菜生长的区域。
清明菜并不起眼,小小的植株贴着地面生长,叶片上还带着一层细细的绒毛。一开始,我总是认错,把其他杂草当作清明菜。好在同行的朋友经验丰富,耐心地教我辨别:“清明菜的叶子是那种灰白色的,背面还有白绒毛,而且它的茎是软软的。”我按照朋友的方法,仔细观察,终于找到了第一株真正的清明菜。那一刻,心中满是收获的喜悦。
采摘清明菜是个需要耐心的活儿,得小心翼翼地把它从土里拔出来,不能弄断了。不一会儿,我的小篮子里就装满了嫩绿的清明菜。看着这些新鲜的食材,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开始制作青团了。
采摘结束后,我们来到农场的手工区。工作人员早已准备好了糯米粉、豆沙馅等材料。首先,要把清明菜洗净,放入开水中焯水,去除苦涩味。然后将焯好水的清明菜放入搅拌机中打成泥状。接着,把清明菜泥和糯米粉混合在一起,加入适量的温水,开始揉面。一开始,面团还有些粗糙,在我的不断揉搓下,渐渐变得光滑细腻,就像一块绿色的美玉。
面团揉好后,就可以开始包青团了。我揪下一小团面团,搓成圆球,再用手指把它捏成中间厚、边缘薄的面片,放入一勺豆沙馅,像包汤圆一样把馅包起来,最后搓成圆球。一个青团就初步成型了,不过和旁边朋友包的相比,我的青团形状有些歪歪扭扭,不太美观。但我并不气馁,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我的手艺越来越熟练,包出的青团也越来越像样。
包好的青团被整齐地摆放在蒸笼里,等待着蒸熟。随着蒸汽升腾,厨房里弥漫着清明菜和糯米的清香。大约二十分钟后,青团蒸熟了。打开蒸笼,那一个个碧绿如玉的青团,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青团,轻轻咬上一口。软糯的外皮,香甜的豆沙馅,还有清明菜独特的清香,在口中交融。那一刻,所有的疲惫和烦恼都烟消云散,只留下满满的幸福感。
这次去农场采摘清明菜、制作青团的经历,不仅让我体验到了亲手制作美食的乐趣,更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馈赠和传统美食的魅力。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样的慢生活显得尤为珍贵。我想,这就是生活的意义吧,在平凡的日子里,寻找那些不平凡的美好瞬间。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