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春醒太行】
三月的南太行,冬雪初融,山桃野杏次第绽放,峭壁上的挂壁公路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条条缠绕山腰的玉带。我们一行17位来自天南地北的游侠,踏上这场“花开太行”的春日远征。中国国家地理曾言:“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而此行,我们将用脚步丈量这份壮丽与柔情。
【郭亮挂壁,崖上人家】
绝壁长廊——那条由13名村民耗时5年徒手凿出的“挂壁公路”,,我们沿着之字形山路盘旋而上,脚下是万丈深渊,头顶是初绽的野杏花。游侠们纷纷驻足拍照。
天将黑未黑之时,我们一行人前往崖上人家观景台看挂壁公路夜景,偶然听到一游客感叹:“古有愚公移山,今有郭亮人凿壁——这哪是路?这是生命的史诗!”话音未落,山风掠过,粉白的花瓣簌簌落下,仿佛为这份坚韧献上自然的礼赞。
【昆山挂壁与锡崖沟的“三次筑路”】
穿越昆山挂壁时,队伍贴着岩壁前行,一侧是凿痕斑驳的隧道,另一侧是豁然开朗的峡谷。我指着岩缝中倔强生长的野山桃说:“看,太行山的春天,连石头都开花了!”游侠们笑称这是“钢铁柔情”。
午后抵达锡崖沟,这里的故事更令人动容。村民曾三次修路失败——第一次摔死13头猪,第二次引来狼群,第三次沦为“羊窑”。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他们才用“天窗排渣、螺旋上升”的方案,凿出这条“之字形”挂壁公路。站在观景台俯瞰,层层叠叠的路痕与山花交织,仿佛大地上的五线谱,奏响一曲人与自然的壮歌。
【侠客精神,山野回响】
行程最后一晚,我们在农家院围炉夜话。篝火旁,游侠们分享着手机里的照片:峭壁上的山桃、崖壁间的英姿,玻璃栈道的搞笑瞬间……“重要的不是去哪里,而是和谁一起去。”游侠客的slogan在此刻格外应景。
回望太行,这里的花开得比平原晚,却因历经风霜而更显灼灼。正如那位修路老人所说:“海枯石烂,斗转星移,生命总能在绝处逢生。”而我们,不过是这壮阔篇章中的一行注脚——以侠客之名,赴一场春山之约。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