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
     ▲背景音乐:艾尼瓦尔江—《最美新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直是个中国国家地理库!

    塔什库尔干,对于地理盲来说是个神奇的存在。
    它像一个小型中国国家地理库,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地形地貌。
    雪山、峭壁、湖泊、红石、没能亲眼见到的草原... ... 
    水蓝得彻底,阳光一洒又像披了层金衣,神游间总以为会有海豚跳出来。
    沙地又是一片纯白,远远看去就像白沙滩。
    站在这广袤的天地下间,水天一线,云淡风轻,兴奋得想跳起来欢呼!

    塔县是个边境小城,当地人崇拜雄鹰,处处可见与雄鹰相关的标志。
    县城不大,绕一圈就能走完,再往远了走就见不着人家了。
    这里的街道名都以山峰、地域来命名,看着很是亲切,比如“乔戈里峰路”、“慕士塔格峰路”。
    喀什-塔县的路上,先会经过一大片的荒地,毫无人烟。
    随后行驶方向右侧会出现峭壁,阳光照耀下呈现砂红色,像极了美国西部。
    再往前开,雪山、冰川才开始现身。
    我从未想象可以站在离雪山那么近的地方,好像伸手就可以触碰到。
    麻麻鱼说这里的雪山和西藏的不同,不需要远观,因为它真真切切地就在你面前。
    帕米尔高原连接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昆仑山脉等五大山脉,横跨三国。
    它还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通往中亚、西亚等多国。
    帕米尔高原的山峰陡峭,看连绵不断的山脉都露着尖尖角,
    而高原上的乔戈里峰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攀登难度最大的山峰。

    喀什-塔县的沿途景色,是最让人意外的。
    本来就足够美了,它时不时还换身行头亮给你看,让人怎能不爱。
    去程温度较高,卡拉库里湖没有结冰,
    在雪山的映衬下,是清透的蓝,像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多看几眼就沦陷。
    回程恰逢前一天下大雪,卡湖像被封印了,
    反而显得寂静,脚步声重一些就觉得惊扰了这冰雪王国。
    走了两趟,仍弄不清慕士塔格峰的真正位置,
    但这又如何?这里的雪山都一样巍峨壮观,每一座都是慕士塔格峰。
    生活总是充满惊喜,就像我们担心路上结冰赶不上火车时,
    永远不会想到等待我们的是这样的童话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杏花渐欲迷人眼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如果你对杏花还停留在江南,那就错了。
    帕米尔高原上的杏花村静美得像是秘境般,春一来,
    塔什库尔干河谷两岸的杏花就竞相开放,成片的粉色将这里装点得春意盎然。
    恶劣的气候环境,干涸的土地,
    杏树却顽强地闪耀着,融化冰冷的环境,用暖色调热烈地迎接春天。
    杏花在此次旅行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在塔县我们幸运地遇上了杏花的盛放期。
    在这样贫瘠的土地上,看见绽放的粉嫩花朵,颇为震撼。

    原想去大同,却因路途颠簸而放弃,我们最终前往了库科西鲁克和阿勒玛勒克。
    库科西鲁克乡比较大,乡民们居住点也较为分散,而杏花是随着人家才能找到的。
    除了村口外,其他区域的杏花较少,但小道上的杏花在雪山映衬下也好看。
    乡里铺着柏油路,可以开车驶入,且路况较好。
    我们让司机往深了开,有一户人家的院子挺美,杏花种得很少但很艺术。
    这里的乡民们生活很简单,没有彩电,也不用手机,
    每天出去劳作一下就回来看家,冷了就烤烤火。
    有些人家会养牛羊,会有拖拉机,他们就常年生活在这片高原下,自给自足。

    塔县拼车的3天,2辆车,7个女生。
    小伙伴们身处不同的行业,却都挚爱旅游。
    那晚7个女生睡大通铺,聊生活,聊家庭,他们都是旅途故事里的一员。
    梅姐总是代表女子军团同司机谈条件,特剽悍!
    花花关照人,半夜也愿意陪人去厕所,
    天使说着一口不顺畅的普通话总能把人逗笑,
    焦大大提前离开后一直叮嘱我们保持联系,以防司机突然使坏,
    我们遇上了很糟糕的司机,却也遇上了一群有趣的小伙伴,旅行真的很有魅力。
    3天里我们忍受住了路途颠簸、大通铺,但吃饭问题还是让人感到头疼。
    第一顿是白米饭混着风干羊肉粒和白菜,膻味太重实在难以下咽,
    所幸花花有神器老干妈和榨菜,让其变成了美味。(所以以后出行还是要带着老干妈)
    第二顿是前晚的米饭煮的稀饭,只能再就着榨菜吃。
    早晨睡到自然醒,戴上新买的头巾、帽子,追着光去找杏花。
    本来想学习当地人带上“库勒塔”(塔吉克族女士圆顶帽)再裹头巾,结果发现最好别轻易尝试。
    住宿女主人非常喜欢我们的红头巾,眼神直勾勾地盯着看,我们就赠她做礼物了。
    后来阿勒玛勒克校长家夫人也看上了我们的蓝丝巾,
    没想到这两条在喀什巴扎买的这两条丝巾深受塔吉克族人喜爱。

    麻麻鱼自踏上杏花之旅,一直在找寻一张杏花图,拍摄地就在塔县的欧米伽转弯处。
    曾刊登在《中国国家地理》,我们再次交好运地遇见了。
    由于比较难抓时机,也没有大广角,所以图片可能并不太看得出来这是个圆形。峭壁边,河流两端架着小木桥,对面便是成片的杏花,像极了世外桃源的模样。
    ▲Tip:欧米伽大转弯杏花位于库科西鲁克与阿勒玛勒克中间的位置。
    距离两地都差不多开车半小时左右,转弯在靠河流一侧。
    两侧道路较窄,不方便停车,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拿手机抓拍。

    阿勒玛勒克村(幸福四号桥)是我们一行人最爱的地方,悔恨没有第一天就直奔这里。
    阿勒玛勒克不同于库科西鲁克,却是名副其实的杏花村。
    这里没有柏油马路,没有大餐厅,而村民们喜欢聚居,不大的村子里有1000多棵杏花树!
    这儿的杏树们自由生长,哪怕枝桠长歪了也无需担心,杏树一个个都长得高,饶是踮脚也碰不到它。
    走入阿勒玛勒克,会彻底迷失在杏花的世界里,抬头看低头看,都是杏花。
    杏花一簇簇的,长满了枝头。风一吹,眼前就飘起杏花雨。
    记得梅姐当时捡的杏花,我们细数下有近40个花骨朵。
    阿勒玛勒克村不大, 但岔口多容易迷路。
    房屋高低有层次感,有时走着走着会发现已经踏在人家屋顶上。
    那晚我们住校长家,校长女儿汉语说的很溜,沟通无障碍。
    他们家中都会准备很多垫子、床单和被子,说是为游客准备的,一到杏花季会常有客人来。
    窗外飘起来了小雪,校长家贴心地开了火炉,屋子里也逐渐暖和了起来。
    大家看我这样冻得膝盖疼,就空出火炉前的小板凳让我坐着,还替我抹药膏,令人感动。

    村民们的主食是馕,他们一般坐在炕上,往床上铺一块小布,
    备好一壶温奶茶与小点心,一边聊天一边吃。
    刚烤好的馕自然是新鲜好吃的,但放置时间太久后口感会大打折扣。
    校长女儿从我们入住开始便去忙活了,很有耐心地从活面开始到面条出锅,汤料是风干羊肉。
    怕大家吃不惯羊肉,梅姐亮出自带的方便面调料,然后我们几人就直接拿着白汤面条加调料粉吃。
    第二天一早我们索性放弃当地食材,直接吃泡面。
    梅姐他们掏出6包泡面,不同口味的一起煮着吃,没想到味道也不赖。
    有人说,幸福五号桥的景色比阿勒玛勒克更美,
    但真正去到那里,再没有拍照的欲望,只想静下来欣赏美景,回想阿勒玛勒克的狂风和温暖。
    这部分Part的最后会放上摄友楚门在杏花大道拍摄到的美图,杏花大道在塔尔乡,我们没再往那里去。

    备注:▲上图(杏花大道)出自摄影师:楚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原民族塔吉克

    塔吉克族作为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并不常在大众面前露面,
    像每年春晚的各民族表演里也不曾见过他们的身影。
    他们在中国人口数不多,更多的是在塔吉克斯坦。
    而国内的塔吉克族人民跟我们强调说作为中国人民真幸福,
    中国政府多好,帮着建房子,又帮着修路,生活多有保障。
    所以哪怕他们生活在边境高原,只是过着畜牧的日子,也怡然自得。
    他们见面会有吻手礼,相见会握手再吻手,男女有所不同,但大抵都是尊敬问候的意思。
    他们原先是游牧民族,现在大多也就是圈养一些牛羊,可以在自家院子度过一个休闲的午后。
    女性嫁人后多是家庭主妇,主要负责家庭事务。
    在大城市生活久了,会觉得回归这样原始的生活又何尝不令人羡慕呢?
    住库科西鲁克那晚,住宿男主人被司机牵着鼻子走,我们说什么也听不进去。
    女主人倒是一乐天派,除了不给我们做饭以外,我还挺喜欢她。
    她嗓音尖,一直都笑着跟我们说“要劳动 劳动”,然后耐心帮着我们铺垫子和床单。
    她也会进进出出提醒我们这个那个,晚了还提醒我们别浪费电,早些关灯。

    仍记得塔吉克族司机载我们去塔县那天,他最开始时介绍说:“我们塔吉克族都是好人。”
    所以哪怕司机再令人讨厌,我仍觉得塔吉克族人是亲切可爱的。
    哪怕说着不同的语言,却能感受到他们的热情。
    在阿勒玛勒克逛村子那会儿,狂风四起,裹再厚都觉得人在打颤。
    这时,一位塔吉克族阿姨一直对我比手势,看半天后麻麻鱼懂了,她是请我们进去坐坐。
    我们坐在炕上那一会,她为我们升起火炉,拿来点心,再为我们沏上奶茶,微笑着递给我们。
    阿姨担心我们饿,示意我们再多吃些。仅是一个眼神,心里就暖暖的。
    这儿的小孩见了我们都会可爱地说“你好”,一直笑,哪怕对着镜头也不怯生。
    如果提出想给他们拍照,他们会开始介意自己是否穿戴整齐,甚至提出等换了干净衣裳再拍。
    生活敝塞的人民也是不一样的,与三毛笔下的撒哈拉人民畏惧相机夺去灵魂不同,
    塔吉克族人民是如此热烈地展示自己的笑容,他们也热爱镜头下的自己。

    塔吉克族的房屋是土木结构,正方平顶。
    屋顶中央会开天窗,下面就有专门烧火用的管道,可以将烟雾排出。
    门墙多是用石子堆砌起来的,门前都有个大院子,一般也不放什么,只在周围种几棵杏树。
    他们的屋子里都有一个较为低矮的三面土炕,不过不能用来取暖。
    土炕上会铺毛毯,可坐可躺。土炕的一侧会堆放床垫、床单、被子,多数为客人使用。

    校长女儿是我们遇上的大救星,在阿勒玛勒克碰上会讲汉语的朋友真是太让人感动了。
    亏得她,我们才能摆脱司机的控制。
    塔吉克族女人一般都会戴上“库勒塔”,头发盘上去就看不到真实头发长度。
    当校长女儿将头发披下来,我们才惊讶原来她已经长发及腰了。
    而她也向我们宣布喜讯,希望大家都能来参加她7月份的婚礼,她将出嫁到库科西鲁克乡。
    这里一般一个乡只有1-2所小学,小学老师都是当地人。
    我们路过幸福五号桥时碰上了教师一家,因为乡里缺老师,他们每人都教着不同年纪的学生。
    回程路上又遇上来塔县支教多年的女生,很敬仰这些为教育事业付出青春与无限努力的人。
    大概,他们在看到塔吉克小孩儿求知的眼神那一刻,就背负起使命感,以人民的名义扛起重责。
    那些小孩儿,会用扑闪扑闪的大眼睛盯着你看,做鬼脸或是逗你开心,让人由衷地感到快乐。

    _____________

    出行贴士

    1.建议游玩天数:4-5天(含喀什-塔县往返)
    2.推荐行程
    D1 喀什-塔县 【白沙湖】【卡拉库里湖】【慕士塔格峰】
    D2 【下坂地水库】【库克西鲁克乡】
    D3 【阿勒玛勒克】或【大同乡】
    D4  返回塔县
    D5  塔县-喀什
    3.气温
    塔县属于高原地区,四季不分明,基本无夏天,日温差大。
    如果选择3-4月新疆杏花期出行,请准备好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放心,肯定用的上。
    厚装备:冲锋衣 抓绒 薄羽绒 或 大衣 薄羽绒、毛裤(女生一定要重视这个,不然线袜也行,裹里面)、帽子等;
    薄装备:长裙、长袖、短袖、薄外套(如百搭的牛仔衣)、牛仔裤等;
    必须装备:墨镜(看雪山必备)
    4.交通
    基本靠拼车或包车,人少选择拼车,人多包车即可。
    (1)喀什-塔县
    喀什青旅为了赚钱做生意,全是喀什-塔县往返2-3日的拼车,而喀什-塔县的单程拼车几乎没有。
    想坐单程车的可以去喀什的“晨光.伊甸园”,门口有多辆皮卡车常年走该线,
    可以提前一天过去预定,一般是120元/人单程,车程在4-6小时。
    当然也可以提前淘宝预定。
    (2)塔县周边
    塔县周边可以去库科西鲁克、阿勒玛勒克和大同乡,杏花期这里非常美丽。
    塔县拼车可以找塔县凯途国际青旅的老板,他旗下有凯途温泉酒店、青旅、一品牦牛火锅。
    他能提供不少拼车包车信息,杏花期每天都有车前往大同乡。
    一般去大同的7座商务车拼车,是100元/人/天,不含油费、司机食宿。
    自定义行程会相对贵一些,500元/车/天(价格稍高),不含油费、司机食宿。
    5.塔县特色
    (1)塔县边防证
    前往塔什库尔干(即塔县)一定要事先在喀什办理边防证。
    边防中心可直接从喀什市中心打车前往,一口价15元可到。
    ▲友情提示:办理边防证不需要费用!!((划重点!!)只需要向兵哥哥出示身份证就好。
    下图是边防中心的开放时间,请大家提前进行办理比较稳妥。

    (2)几乎没网
    县城里可能还能感受到E的网络,出了县城后基本处于无服务状态,信号时有时无,要能够忍受没网的日子。
    (3)伙食不佳
    四月的南疆没有蔬菜可吃,当地人除了吃羊肉,就是吃鸡肉。
    处理地好的羊肉是没有气味的,但遇上风干的羊肉,羊骚味会影响整个口感,完全提不起兴致了。
    ▲友情提示:一定要携带泡面、榨菜、老干妈等救命神器。
    (4)高原反应
    塔县的海拔约为3000-4000米,可能会出现轻微高反。
    容易高反的尽量出发前先吃红景天,当地也有葡萄糖售卖。
    高原地区最好慢走,拒绝跑跳性动作。
    (5)旱厕
    塔县偏远地区的厕所都是旱厕,露天也没有门遮掩,夜晚没灯时最好两人搭伴。
    (6)看清楼房再走路
    乡里的楼房高低层次不均,可能刚踏过的还是别人家的院子,下一秒就踏上了另一家的屋顶。
    而这儿的住房又多为土木结构,得要靠边边走,不然房屋有塌下去的危险。

    举报

    本篇游记共含0个文字,0张图片。帮助了0名游客

    游记目录

    • 01 / 简直是个中国国家地理库!
    • 02 / 杏花渐欲迷人眼
    • 03 / 高原民族塔吉克
    • 04 / 出行贴士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微信扫描二维码👆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2025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