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迟到了二十天左右的游记,不管工作或生活如何,最开心的莫过于回味旅途的一切美好。这次去杭州是在12月初,据上两次去杭州只有半个月的时间,相比于上海,杭州少了一些喧嚣,多出的是江南独特的安宁。 灵隐飞来峰 上次来杭州行走太匆匆,这次来直奔目的地。景区内有三座古刹:灵隐寺、永福寺、韬光寺。三座寺庙均属千年古刹,历来香火鼎盛。 进入景区最早看到的就是飞来峰的石刻佛龛。这也是飞来峰的标志之一。历经几个朝代的雕刻,不同时期的佛龛呈现给世人不同时期的美。
玉乳洞:玉乳洞因洞内为钟乳岩而得名,洞内阴暗潮湿,整齐排列的罗汉坐像等时刻,又名罗汉洞,洞口外悬崖上各种佛像主要开凿于北宋时期。
理公塔:相传为灵隐寺开山祖师慧理禅师舍利所在之处,一座宋代重建,明代重修的六面七级浮屠,也是杭州目前仅存的明塔。
龙泓洞:洞外悬崖的石像部分被毁,有一些较为完整。龙泓洞内佛像主要为元代造像,少数宋代和明代造像。不同时期的造像风格迥异,但都栩栩如生。洞内中间部分正上方抬头看,可见微露一线天光,“一线天”因此得名。出洞后悬崖石刻和印度佛像很相似。
布袋弥勒佛:这是飞来峰的标志之一。雕凿于南宋时期,也是众造像中最大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据旁边的导游介绍,文革时期大多数佛像被毁,灵隐寺一个小沙弥就把主席像贴在了弥勒佛首上,才免遭此劫,才会有今天呈现给我们的笑容。不禁想起南京栖霞寺后的千佛岩的共同遭遇。
沿路往上走登飞来峰,山并不高,不一会儿就爬上去了。不过飞来峰顶可真是让人失望。没有开阔的视野,没有平坦的场地。上来后的游客不禁叹一声“这就到顶了?”
灵隐寺:名声在外的古寺,因济公而被大家所熟知。该寺始建于东晋年间,开山祖师为印度僧人慧理禅师,经后世发展才有今日之况。在南宋时期,临安作为都城,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目前仍是江南一带较有影响力的寺庙。
永福寺:相比与灵隐寺,永福寺显得有些低调,与灵隐寺同为慧理和尚创建,迄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永福寺历代高僧辈出,在明末清初时期心越禅师东渡日本,传授书画篆刻艺术,复兴琴道,被日本奉为“篆刻之父”“近代琴学之祖”影响至今。雨花亭是永福禅寺的第二道山门,乾隆爷题字“福田花雨”,到处题字的乾隆爷啊。
韬光寺:韬光寺处在北高峰的半山腰,也是三座寺庙中唯一一个儒释道三栖圣地,该寺建于唐朝,相比前两个要晚一些。寺前楹联“楼观沧海日,门对钱江潮”现在山上树木丛生,倒是有些碍眼了。
金莲池是山泉流下汇聚的一方池子,泉口石雕一个龙头吐水,这里也曾是白居易与韬光禅师品茗论道的地方。池子旁边放一长把水瓢和一个漏斗,供游客装水,一品山泉甘甜。纯阳殿:殿内供奉八仙之首吕洞宾,殿后正是其隐修之地——丹崖宝洞,吕洞宾原名吕纯阳,是道家全真道祖师,丹崖宝洞为唐朝时期吕祖炼丹之地,磁场较强,裨益身心。
三座寺庙皆匆匆走过,并未深入游看,游人如织,便觉少了一份清静。北高峰:由韬光寺一侧石阶往上走便是北高峰,因为该山在西湖北侧而得名,相对的还有南高峰。登上北高峰顶,山下龙井茶田,近处西湖烟涛浩淼,远处钱江如带,杭州城景色尽收眼底。
北高峰顶有一财神庙,上书“天下第一财神庙”进入需要另外购票,门外两尊金身佛像,分别为弥勒佛和韦驮天菩萨。再往里是一尊关公像,关二爷入佛籍后封伽蓝菩萨,在民间一直是武财神。北高峰有缆车下山,倒也方便,我和玺哥选择步行下山,山中树叶各色交叉,层林尽染,置身其中方知天地之美,真正的美景还是要亲眼去看的。下山后骑车前往住处,道路两旁都是红风和银杏,红黄交织这才是秋天该有的颜色。真是感叹,“赏秋何须奔栖霞,临安灵隐红霜撒”。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