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到了成都,不了解这些而随便玩玩,你真的好意思么?

    四川 /到了成都,不了解这些而随便玩玩,你真的好意思么?

    ABOUT CHENGDU CITY

     在作家汪曾祺眼中,成都是这样的一座城市:“在我到过的城市里,成都市最安静的、最干净的;在宽阔平整的街上走走,使人觉得很轻松、很自由。成都人的举止言谈都透漏着悠闲。这种悠闲彷佛脱离了时代。”
      在作家贾平凹笔下,成都是这样的一个形象:“满街红楼绿树,金橘灿灿,树叶全没有动,但却感到有熏熏的风,眼皮、脸颊很柔和,脚下飘飘的,似乎有几分醉后的酥软。我早早晚晚都在茶馆泡着,喝着茶,听身边的一片清淡,这么一杯喝下,清香在口,音乐在耳,一时心胸污浊,一洗而净,乐儿不可言状也。在那有名的锦江剧场看几场川剧,领悟了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尤其是那高腔,甚是喜爱。当一个唱而众人和之时,我便也晃头晃脑,随之哼哼不已了。”
      这是两个中国作家的看法,而在外国人眼中,成都又是何种面目的呢?
      在马可波罗看到的视角下,《马可波罗·行记》中记载道:“市内有一座大桥横跨其中的一条河流上,桥顶是木质结构,装饰着红色的图画。河中船舶舟楫如蚁,运载着大宗的商品,城中有许多的制造业,尤其能纺制精美的布匹、邹纱和绫绸。”
      以上这些文史记载里,描绘了一座传统南方城市的华丽、悠闲、舒适、养人,这是成都人创造出来的生活场景。
      成都在漫长的历史中所沉淀下来的东西在一点点的保存下来,同样的日新月异发展下的新城也在快速的浸润中。

    印象·成都

      成都这座城市,细化来说,从城市的格局和高度到市民们的为人处事,一切都刚好的这么彻彻底底。这是一个对少数人群宽容的城市,接纳边缘生活方式,是LGBT少数人群的天堂,因为这里不存在本地人,也没有外地人之分,往上推祖上都是湖广填四川过来的移民。大概在中国应该没有第二个城市,拥有如此强烈的从老到少,具体鲜明的本土文化,并且依然具有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能力和野心了吧。
      在成都双流国际几场,有句城市宣传语是“【China's China,Chengdu.】”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眼前浮现的画面是,“小街尽头,空荡荡的米店门前,四个人围坐,专心致志的在屋檐下搓着麻将,任凭路边人来人往,四人犹如仙人下棋一般,气定神闲,其实再没有比这更市井、更庸碌的画面感了。”这是一种只有平原沃地上才可以造就的人文气氛和集体性格,不可言,不可说,真正会心者,自然能参透其中的奥妙。
      自由、平等、从容。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在这里社会等级感不强,人性受束缚小,大角度在循人的本性追求快乐享受生活。经常和很多人聊天的时候会被问为什么离开了成都又要不惜一切的回来,想说,出去其实是生存,留在成都才是生活。
      如今成都是一座堵城,和中国任何一座中型以上的城市一样。任何一个大城市的崛起,都太像一个社会的缩影,如果在上班高峰期的时候开车的化,一定会被堵在水泄不通的路上,其实仔细想想那应该不叫是一条路,密密麻麻的汽车、电瓶车、自行车,还有四顾茫然行色匆匆的行人,像一锅沸腾的饺子一样,每一张匆忙的脸上,写满着生活的匆匆,不过好玩的是本地的电台,椒盐的味道更能让人在这样堵着的时候开怀一下。

      成都人在吃喝上花费的智慧实在能代表人类之最了,所谓天府之国,真心不是盖的。不光如此,在玩乐上的追求也不造次。川蜀数不尽的青山秀水,叫成都人不光嘴挑,眼界也很挑。青城山、西岭雪山、峨眉山已经不算什么了,再往远了说,往北抵达九寨,往西进入西藏,往南进云南,都是集中国大美于一身,大江大河,好山好水,其美无可媲之。

    水脉·成都

      成都历来是一座与水关系十分密切的城市,甚至可以说,成都文化的某些面是由水流孕育而来的。1254年前的杜甫,就在这里写下「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千古诗句。
      成都市区的这条河流,叫锦江,也被称作府南河,有府南河的地方,就有成都。其实府南河不是一个正式的名称,它来源于成都的两条支流,府河和南河。府南河真正的名字应该叫锦江,但成都人一般更喜欢称它为前者。
      成都自有城市这一天开始,就开始了与河流生生不息的缠绵与恋爱。古代的这条河是一条浩浩荡荡的柔媚无比的河流,不仅具有灌溉、航运、排洪等的综合作用,还是人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那时的人在河边生活,在桥上贸易,在水上流连。
      如果说先前没有这条河流打通跟外界联系畅通无阻的水上通道,那么成都就只是一座凡俗而干涸的内陆城市,如今一切的繁华和喧嚣对它来说,都只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
      在成都市区能看到的水体,几乎都来源于府南河,这条河路已经有2300年的历史,承载了太多人的记忆和生活,生活在成都的人,总是或多或少会和府南河产生一些联系。夏日里,晚上的府南河畔是最安逸的,安逸这个词不是抽象的概念,也并非是一个对成都的刻板印象,而是实实在在的体验和感受,在河畔行走,歌声和舞蹈,酒精和茶水,在这里只会感受到岁月静好,无忧无虑。

      如今成都的城市精神,大抵是由府南河孕育而来的:小巧精致,缓慢温吞,婉曲含蓄。总有人说成都没有大江大河,没有高山丘陵,城市是一望无际的平川,实在有些许平淡无奇;而这里的生活,似乎也是平淡知足,缺乏斗志,而在我看来,“平”或许才是成都最高级的生活状态。
      总是会有人批驳说成都人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言论。而这种刻板印象已然流传了很久,这大概是外来的人们看成都人整天吃吃喝喝,玩耍打闹,一副富贵在天,及时行乐的模样,由此而生发出的“偏见”吧,每个城市的年轻人都一样,充满了斗志和活力,他们努力工作的样子在早晚高峰的时候就能看到。成都的安逸不是放纵,更是一种平衡,在奋斗和生活之间保持着一种完美的平衡感,我想,这才是对生命最高等的尊重。
      河边的小街安静可爱,沿街既有传统的茶馆麻将馆,也有时兴的轻食店、咖啡厅,虽然形式和内容不尽相同,但是老年人和年轻人都在这里共享同一种安静的生活方式。
      夜晚的府南河,总是有音乐飘过,不论是九眼桥边儿年轻艺人的嘻哈、民谣,还是望平街老汉老嬢的管弦乐大合唱,坐车从合江亭一侧疾驰而过的时候,窗外总是呼啸而来的音乐,不同的音调不同的乐器, 这总让我想起在兰州和杭州的生活,街边总是坐满了人,总会有人鼓掌,总会有人鼓掌,哪怕听到的多是椒盐味的普通话,声气也总得大到让河对岸的人也听到。旁边东大街的金融商务区,是和市井民居深度融合的片区,府南河亦是从这里流过,夏夜里东风大桥宽阔的街面上,总是有很多成都的爷爷嬢嬢踩着拍子,跳着交谊舞,管你是不是市中心,管你是不是寸土寸金,只要大家过的快乐开心就好。

      府南河合江亭一侧的锦官驿街是水锦界所在街区,背靠水井坊遗址,这里主营餐饮和娱乐,有很多的西餐厅、粤菜馆、烤鱼店,也是兰桂坊的大后方,泡吧的人们总是会在开始前和结束后来这里聚餐,有很多的餐厅甚至在结束用餐后就变成了酒吧。这里的名气不是很大,但是比较清净,晚上霓虹闪烁,低矮的屋檐上方就是城市夜色,这里汇聚着成都最fashion的姑娘们,漫步其中甚是魔幻,在古墙青瓦中蹦迪的感觉也是十分的奇妙。
      这里也是很多外国人喜欢流连的聚集地,因为这一带的酒吧风格也更加开放和狂野。兰桂坊近几年在媒体上曝光度是很高的,由于某些难以启齿的原因我就不在这里细说了——不过九眼桥地区的确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毕竟,成都人民喝多了,什么都干的出来。
      合江亭边上的二麻酒馆是一个半露天的酒吧,依靠在府南河边,旁边就是安顺廊桥,是一个非常适合游客的地方,酒虽然不多,但是地段非常好,一定要坐河边的卡座,夏天的时候八点之后基本就没有位置了,在河边的夜色中微醺发麻,会是一种绝妙的体验。
      合江亭在府河和南河的交汇处,因此而得名。这里被赋予了爱情结合的含义,许多成都新婚夫妇都会选择在这里拍摄婚纱照,这是一个只属于成都的爱情暗喻,亭旁边甚至还有巨大爱心组成的爱情斑马线,拍婚纱照的时候,交警蜀黍还会主动帮助维护交通秩序。
      然而府南河畔并非只有喧嚣和热闹。锦江在市中心穿城而过,河畔两岸就是树荫,老小区和历史遗迹,城市化的进程还没有侵略到这里。从谷歌地图上看下来,府南河和新城是有鲜明的分界。这里还保存着老成都的生活方式。
      望平街街头的香香巷,这是一条特色美食街,尽头便是府南河,巷子很短也很窄,餐厅排列的密度非常高,招牌都快挨到一起了,一到晚上就灯火通明,恍惚间像是到了台湾日本的夜市。里面的内容也十分有趣,基友霓虹灯又有红灯笼,酒吧旁边就是茶馆喝川剧院,泰国菜和日料的对面则是本土的自贡菜和火锅,可以说,成都多样的生活方式被极强的浓缩在了这样的一条小巷子里。
      府南河成为了成都生活的一个载体,老年人和青年人都在这里共享同一种安静的生活方式,像极了这个城市的缩影,安静又喧闹,时尚又古老。

    佛系·成都

      如果用一个地方来概括成都的城市性格,我认为一定是坐落闹市的大慈寺,“此地壁画精妙冠世!”1056年前,苏轼在成都夜游大慈寺之后,欣赏完大慈寺白色粉墙上的一幅幅鲜活的绘画后,这位在中国文化史上大放光彩的四川人惊呆了,翘起大拇指对身旁的弟弟苏辙如是说。
      大慈寺无论是以博物馆、茶馆、寺院或者其他是那么形式出现,都不能改变其作为成都文化象征的面貌,这座唐宋时期极其繁盛的老院子,集中展示着成都的宗教文化、商业文化、游乐文化等丰富的地域文化传统,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成都的佛教中心、文化中心和贸易休闲中心,所以说,来成都,没到过大慈寺,等于没到过成都
      回成都的这段时间,我曾多次一个人游走在大慈寺,或者等朋友,或者排号等餐,或者无处可去的时候,不拜佛也不烧香,只是听出家人们诵经、鸣钟。黄昏时分,大慈寺古老的建筑和寂静的园林笼罩在一片温暖的紫光中,流动的光影放佛岁月的潮汐令人怀想,让这种体验变得特别:离开喧嚣闹市,恍然进入秘境的那份出世感。
      对于一座佛寺来说,大慈寺所在的位置一定不是一个绝佳的选址。从魏晋建寺,到唐代玄奘受戒,再到明朝毁于大火,再到1983年改为成都博物馆,最后重新开寺,大慈寺一直就坐落在成都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段。
      一般的寺庙多远离尘世而选择一片清幽的地方,唯独大慈寺不仅历来而且至今周边多市场,是帝王百宫、老百姓的游乐场所,各种市场围绕大慈寺的格局经年不衰,这也成为中国寺庙史上少有的一种情形。
      史料记载:“大慈寺在唐宋极盛时,占有成都东城之小半,是当时成都的游览名区,每逢庙会就会更加热闹,大慈寺附近商业繁荣,寺前形成季节性市场,如灯市、花市、蚕市、药市、麻市、七宝市等,大慈寺附近夜市的盛况,一直沿袭到近现代。”
      大慈寺走过了由盛转衰的道路,那些令人向往的壁画、建筑、宗教文化都在斑驳的时光中消隐了,大慈寺的衰败是从南宋末年开始的, 那是时代无可挽留的流逝,如今的大慈寺是1876年鉴真和尚发愿重修的,占地仅有盛时面积的一个零头。
      然而现如今,它已然成为了成都的心脏,禅坐于寸土寸金的商业街区内,佛陀的砖瓦倒映着城市的霓虹,“震旦第一丛林”的名号在这一盛景之下也变得魔幻了许多。
      而成都这座不断革新的城市,最终选择了与这座千年古刹和平相处。寺庙门口每天熙熙攘攘,但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城市的人却纷纷对它侧目。无数的无神论者和反叛者从它门口穿行而过,但它并不显得泥古而拘禁,而是以宽容的姿势拥抱着这座全新的城市。那些天际的摩天大楼,与寺庙的飞檐红墙对比的景色才是真正的迷人,像一部老派的科幻电影,墙内墙外,两个世界,两种价值观。

      大慈寺是一个避世的好地方,对这份出世宁静的获取也是毫不费力的,只需要跨过那道门槛,而门槛外的那个喧嚣世界让这份安宁显得弥足珍贵。
      僧房内朴素简单的修道生活,与商店橱窗内物欲横流的场景,只隔着一道红墙的厚度。庄重空灵的大雄宝殿背后,就是忙碌喧闹的城市街道,一对石狮守卫者尘世与佛门的界限。
      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当你在太古里二楼的窗边用餐的时候,抬头就能看到一位僧人在寺庙的阁楼回廊中走过,两个世界,互不打扰。

      大慈寺的门和建筑,都是精致且巧妙的,无论是檐头的神像,还是雕花的屋脊,甚至是撞钟的鲤鱼柱,彩漆都是精心上过色的。这其实是一个爱面子的寺庙,也是我见过的第一个有VI设计和动漫IP的佛寺,不像中国大部分寺庙的粗放式建筑,大慈寺更多了一份成都式的温婉和精致。

      可能是因为同是唐风的建筑,这里经常会带给人一种京都寺庙的错觉。这里极适合独处,静谧又美好,庄严而神圣。当鸣钟声响起,当诵经声响起,所有的烦恼似乎都能短暂忘却。坐在殿外供人休息的藤条长凳上,连发呆也变得具有了仪式感。
      然而这同时又是一个亲近、开放的地方。对外人没有太多的戒律清规,游客们可以在寺内拍照、合影,僧人也不是印象中严肃刻板的模样,而更像是普通人一样,是有温度的。
      就像千年银杏下打坐的小和尚卡通形象一般,当宗教的概念能够以更为亲近、更为多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时候,我们也许能得到更多的共鸣和感悟。就像门口大殿的进门处,是一尊乐呵呵的弥勒佛像,而不是张牙舞抓的四大金刚,这是一座更容易令人亲近的寺庙。在这里,宗教感的传递并不是以威严和压迫来达到的,而是亲近和兼容。

      如果说大慈寺是闹中取静,那么大慈茶社又是静中再取闹,闹中有静,静中又有一片小小的喧嚣和市井。同四川的大多数寺院一样,这里也有一个配套的茶馆,从鲤鱼撞钟柱的后面进去,就是百年历史的大慈茶社,一方小小的天地中,保存了最成都传统的生活方式。

      在大慈寺温暖的午后阳光下喝茶会看到如上的情景:开阔的露天庭院内,数把桌椅依次排开,他们处于殿与殿之间的空地上,放佛皇宫内召集“经筵”时的热闹场面。然而这里的陈设却是极端的平民化,椅是常见的竹椅,一个靠背四条腿,久坐之后的扶手和靠背变得尤为光亮。桌子呢,是一律的黑漆小方桌,桌面上烫着茶壶底圆圆的烙印,环环相套,像是树干的年轮。有时阳光从树叶或藤蔓之间洒落下来——那像是张爱玲笔下才有的阳光,穿过了岁月的尘埃和朱红色的老建筑,显得有些陈旧,有点灰扑扑,然而却很温暖、实在,想怀揣着一只烤红薯,
      有别于鹤鸣茶社,这里十五块钱的素茶钱在这块寸土寸金的土地上,简直不可思议。人们慵懒的躺在竹椅上,喝着茶水,晒着天井里漏下的阳光,同身边人聊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历史车轮的重压下,竟然还有这样原始这样朴素的这样随意的生活方式,在如此魔幻的地段,让人感到惊讶。
      半日光阴转瞬即逝,陶醉在大慈寺茶馆里的人有时会在茶香中沉沉入睡,唤醒他们的也许是一片落叶,也许是茶博士收拾碗碟的“叮当”声,这时候,茶客们伸个懒腰站起身,茶水已经把全身骨节都泡开了,便迈着不快不慢的脚步踱出大慈寺。
      这里定期还会举办一些市集活动、艺术展览、法会,内容都很有意思,非信众人群也都十分友善,比如观莲节,六一文创市集等等。这里甩开传统寺院的清静,更实人间烟火,却丝毫不落俗,在这里佛教的力量不需强行灌输,你只用一个人在庭院中逛逛,便能感受的彻彻底底的。
      在这里我看许多人都是独自前来,他们是佛教徒、是无神论者、是外国人、他们有信仰、他们无信仰,但这都不重要了,也许,享受此刻的安逸宁静才最重要。
     成都茶馆的意义何在?它的意义就在于它是这座城市唯一的不同的阶层都可以共享的地方,在这里,一切的虚伪和矫饰都被冲淡了,我们的城市需要这些古旧、无欲的地方,来庇护这些气喘吁吁,疲于奔命的人们,让他们能短暂地忘记都市的浮躁,去重返孩提时期的无欲无求。
      这是成都的市中心,传统又开放,静谧又喧嚣,固执又包容。
      这也代表着成都气场,最鲜明的个性。

    街巷·成都

      成都的街道总是给我一种安心的感觉,因为它们不冰冷,不古板,充满人情的关怀,大多数街区都如记忆里小镇街道般小巧精致,亲切又熟悉。
      街道干净,绿树成荫,总是能看到便利店和饭店,人们在街道两边生活:饮食、玩乐、打牌、闲聊、散步、公共街道是生活的载体,无数条街道就成就了无数种生活方式。大家似乎并不介意自己的生活暴露在外人面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亲密,他们的生活是和街道一体的,街道是他们的生活,而不仅仅是一条通行的水泥路。
    「四圣祠街」

      市二医院地铁站一出来,就能看见四圣祠街36号,典型的川西民居门头,蜷缩在摩天大厦之中。
      这里是一片历史痕迹很重的老街区,曾经有供奉着孔子四位弟子的祠堂,并以此为街道命名;这里也曾是成都的外国人的聚集地,周边散落数座教堂和医院,这里还发生过震惊全国的“成都教案”;同时这里还是谢无量先生的故居... ... 如今这里,的近代建筑中仍然居住着居民,为这些老宅子增添了生命的活力。“小时候的糖油果子”也在这里,这代表着四川人童年里的味道。
      「平安桥街」

      平安桥街上有最为著名的就是平安桥天主教堂,它是天主教成都区的主教堂,这是一座始建于1897年的拜占庭式建筑群,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门口的圣母无染原罪像就矗立在街口,向行人敞开着怀抱,整条街去都是中西混合的宗教元素,重视围墙上的神龛里矗立着十二圣徒的雕像,很有异国情调,这里对外开放,可以随意参观,周末的时候,会有新人在这里举办婚礼,每年平安夜的时候这里聚集着很多祈愿的人们,窸窸窣窣的祷告声,有慈祥的老人和嬉闹的孩童,还有时不时经过的猫,安静的让人不忍离开。
      「解放军7322工厂」

      这里早期被叫白药厂,是成都仅存的清末工业建筑群,由德国人设计修建,后来被解放军接管当作了生产工厂。现在军民共建,一半以上的工厂变成了创意园区,滑雪和蹦床都可以去KU FUN库房运动,理美式复古油头可以去老王家的理发铺,买花可以去MSTUDIO,喝茶可以去门前艺术院子,打拳可以去风暴搏击,这里还有刺青馆、咖啡馆、陶艺店、画廊等等。与成都的东郊记忆、U37、IBOX等创意园区不同,这里还处于开发阶段,作为军事管理区,有很大一部分区域还是受保护不能进入的。
      「西村大院」

       “西村”的名字来由比较简单,因为在成都西边,所以开发商希望这里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前卫的文化创意区,其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地球另一端纽约的“东村”,而大院的概念也更叠加了多层次的含义和愿景。这里位于青羊区贝森路,是刘家琨设计规划的文化创意园区,基地被定性为“社区体育服务用地”,设计师认为将建筑沿基地周边围合布置是最合理的,它是移动巨大的混凝土建筑,灵感来源于早期成都的院子,装饰风格来源于川西的传统元素,在其中生活和工作的人都以“村民”自称。这栋建筑打造出了一个完整的社区生态,有跑道、足球场(李伯清皇家贝里斯俱乐部驻地)、画廊、餐厅、艺术馆、健身房、茶馆。每天傍晚都有市民在这里跑步、锻炼,大家和睦共处在这座巨型院落之中,整体有一种共产主义修道院的感觉,游侠客成都站就坐落在这里的第三层中,接纳着各种个样来参加活动的小伙伴们。
      「宽窄巷子

      倘若你是游客来成都玩,那么宽窄巷子这里随便逛逛就好了,不需要待着太强的期望去游玩。其实每个城市都有这么一个很类似的地方,本质上没有什么太大区别,无非便是小吃酒吧餐厅纪念品之类的,并且吃的并算不上好吃,也谈不上正宗,基本上都是对游客温和的改良版。但是宽窄巷子是一张有着悠久历史成都名片,在这里能触摸到历史的痕迹,也能体味到成都最原滋原味的休闲生活方式,走进宽窄巷子,就走进了最成都、最世界、最时尚的老成都名片,在这里选景打卡是很好的,成都人对宽窄巷子是这么概括的:宽巷子:老成都的“闲生活”;窄巷子:老成都的“慢生活”;井巷子:成都人的“新生活”。
      「文殊院街」

       文殊院红色围墙的外围接到,是市井和旅游区深度融合的我非常喜欢的一条老街,街道两旁布满了专售香蜡纸钱和冥事用品的商店,一家一家挨次排开,长达好几百米。我第一次经过这条街的时候,就被街上的景致迷上了,两旁的房子是几十上百年的老房子,虽然有些破旧,但是跟老的传统习俗、传统商品相结合,就显得十分般配和协调。
       这里还有很多本地特色的日常食物:宫廷桃酥、白家肥肠粉、甜水面、陈麻婆豆腐、张老二黄凉粉,还有一个火锅一条街,都是非景区类型的餐馆,生意都很好,而且远近知名。街边的茶馆都是沿街摆设,能看到很多喜欢喝茶的人在一起,坐在街边的么,蔑竹椅上,看挑夫在茶座中叫卖,惬意的享受亲切的生活时光。
       我时常想,文殊院之所以带给人们那么多的美好回忆, 就是因为它有一种敢于把世俗的欢乐奉献给芸芸众生的气度,那是一种包容的气度,它缩短了宗教和世俗生活之间的距离。
       「柿子巷」

       这是一条不到300米的小街,是清代少城的太平胡同,因为巷子里原来有一棵大柿子树而得名,柿子巷靠近宽窄巷子,从地铁二号线通惠门站下车步行就可以抵达,因为这片区域总是容易被游客忽略,所以显得清静非常,这里有一家很雅致的私房菜:斯文草堂,有两家很文艺的茶社:角馆和嘤鸣小舍,还有接地气的杂货铺和饺子馆。
       这条街名人辈出,巷子头就是骨伤科圣手杜自明的传人诊所“杜氏骨伤”;巷子尾就川军将领王俊泽的民国公馆,想必很多人去宽窄巷子的途中都会看到那栋全砖木结构的欧式洋楼,里面早已不再住人且被隔离保护起来,所以网络上总有人说里面在闹鬼... ... 
       「339锦绣电视塔」

       电视塔是目前成都和西部已经建成的最高的建筑,成都不是一个追求摩天大厦的城市,因为某些不可言说的原因整体限高,不过这样也让城市显得更加平和,天际线虽然是难看了一些,但是要那么高又有什么意思呢?也恰恰是因为低矮的城市高度,在成都的每个角落里,几乎都能看见339这个城市地标的轮廓,339的裙楼是一圈商业综合体,塔顶上有旋转餐厅和室内观光层,上塔需要门票,高速80,观光100,是成都最不可错过的点。
      339欢乐颂购物中心负一层和四楼分别是两个超级火的酒吧——NASA和Space。
      NASA是成都地下街头电音文化的地标之一,主打HIPHOP演出,尽管环境简陋粗燥,但是DJ相当给力,经常有知名Hiphop电音制作人去表演,而且因为年轻人多所以气氛不错。同时酒水相对便宜,因此是许多成都大学生=欢度周末的首选
     Space Club,是目前在成都见到过最宽阔的场子,空间巨大,是成都的夜店新地标,人气很旺,周末的凌晨都需要排队,但是场地的秩序却非常的好,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说:每回去Space蹦迪的时候,都像是在看一场大型的演唱会。
      成都斯特丹的盛名不是白来的,成都的夜色之下,无数的地下Rave,无数的电音大趴,无数的摇滚乐和先锋艺术家在活跃着,似乎城市的夜晚永远不眠,所以说:「这是一座充满了包容和可能性的城市,当你融入进来,你会发心啊所有表象下的精神内核,都是及时行乐。」

      「建设路」

       这是四川民族工业的开端,起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街道,众多工厂串联出成都工业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条路,所以很多老成都会称这里为“万人坑”,毗邻电子科技大学,是老成都人民的味觉记忆,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成都第二大商圈,是真资格的美食天堂,从徐亮的烤猪蹄到童年小吃的冰粉嬢嬢,从山城串串到老裹裹火锅,还有很多很便宜但味美的食物躲藏在巷角街头。如果说你来成都的目的是吃,那么一定要找一个熟悉这里的人,成都美食打卡坐标还是看这里。
    【天府广场】

      天府广场之于成都,就像是天安门广场之于北京,这里是政治文化的中心。不仅仅是因为伟人的巨像矗立在人民南路的始端,更因为这里是明蜀王宫的遗迹之地,自古以来便是成都的中心,城市的东西南北,便是从这里开始划分。蜀王宫早已毁于军阀混战和大革命,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展览馆,也变成了四川科技馆,历史和尘埃全部装进了一旁的博物馆,如今的天府广场,如成都人所言,像一口巨大的鸳鸯锅汤在城市的正中央,而30米高的毛爷爷冲着南方伸出五指——说五十块!
      天府广场有一个下沉广场,是一个商业综合体,同时也是地铁一二号线的中转点,交通大枢纽,从这里出发,几乎能去任何一个地方,广场正中央是成都市市徽——太阳神鸟,是古蜀国金沙遗址出土的图腾,未加工变形,直接沿用古人的设计,成都很多地方都有这个黄色的圆盘标志,可不敢认为它是凤凰卫视的台标哈,广场地面安保极为严格,背着书包进入会被拦下查包并登记身份证,不过经常叔叔是很有礼貌的,所以一旦被拦下,千万不要误以为是自己的长相有问题哈。
      天府广场西侧是成都市博物馆,博物馆紧挨着皇城清真寺并且与之相融,是一处非常别致的景观,市博物馆对市民免费开放,但是需要刷身份证在自助机上取票。博物馆内主要是成都地区的文物和文化展示,对历史爱好者和游客来说,是一个快速认识成都四川的好地方。博物馆主体展厅叫做“花重锦官城”,是成都的历史文化陈列,展厅以时间为线索,从先秦到西汉,每一厅都以一句有关成都的诗句命名,相当震撼,馆内还有很多小惊喜,比如在民俗厅里关于老茶馆的全息投影,可爱而精妙。馆藏内容很丰富,粗略浏览都得要两个小时,相比于林路小酒馆,更推荐第一次到成都的发朋友来这里看一看。
      四川省图书馆在博物馆对面,外形为汉代书阙加博士帽造型,全馆藏书量达750万,共可容纳6000人,馆藏有部分只可借阅的成都志,爱读书的小伙伴不可错过!
     

    待续·成都

      我们一只认为,用一半本地人,一半外地人的视角,解读成都才算是完整。
      成都这个城市的根基是传统和市井,在我理解的构架中,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元素叠加的持续的过程,最终成为一个文化多样性的互融局面:古老、时尚、本土、外来,一切元素的叠加皆是原有根基上加固的演绎。
      在成都,人们强烈的满足感来源于多元化的美食,缓慢的节奏和发达的城市智慧,数千年来沿袭的生活方式,深刻的影响着在这里生活的万千居民,最终汇聚成为一种独特的城市文化气质。
      在成都,尽管城市这么堵车,但是各路旅人依然前仆后继,每到周末,寻欢作乐的成都人变开始蠢蠢欲动,各路参观均人满为患,夏日里,平时一到深夜,都会被烧烤摊占据,摊子快铺到马路中央了。夏天的时候烧烤配啤酒,被称为冷淡杯;冬日里,就来煮啤酒,由醪糟枸杞配啤酒煮制而成,也是超级美好的体验。
      所以在成都,不管再怎么阴天,再怎么堵车,但是味蕾种下的是关于成都情结的提取码,未来的某一天里,当吃到的馆子再不能让你食不下咽的时候,就会觉得成都随便一个苍蝇馆子的厨师手艺都会比这些更好,会想起在成都的一切。
      想到很多年前读到的书里的一段文字:
    “无论是纽约东京还是北京上海,都可以说,如果你也爱他,就带他去那吧,因为那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带他去那儿吧,因为哪里是地狱。”
    “但对于成都,我想只能说,带上你所爱的与所恨的去那儿吧,因为哪里就是人间。”
                                                                                                                                                               ——赵勤《人间成都

    举报

    本篇游记共含10781个文字,21张图片。帮助了13481名游客

    衣白写的真不错

    举报 回复
    2018-02-08 15:37

    边玩边了解

    举报 回复
    2018-02-08 17:14

    成都的妹子就是好看

    举报 回复
    2018-02-08 19:15

    怎么有东方明珠塔?

    举报 回复
    2018-02-08 20:08

    里面两个妹子是双胞胎吗?

    举报 回复
    2018-02-08 20:22

    要吃成都的串串

    举报 回复
    2018-02-08 21:37

    好的,既然这样,那是该重新去到这个地方重新审视一下。

    举报 回复
    2018-02-08 21:38

    好实用的帖子

    举报 回复
    2018-02-08 23:27

    把一座城市写得活灵活现

    举报 回复
    2018-02-08 23:37

    好想去成都吃一次火锅

    举报 回复
    2018-02-09 09:19

    介绍得很详细,图片也很吸引人哇

    举报 回复
    2018-02-09 09:30

    看一看防空洞改造成的火锅店

    举报 回复
    2018-02-09 09:59

    看来我还没深入去发现成都的美

    举报 回复
    2018-02-09 13:41

    引用 虾米0720发表于 2018-02-09 09:59:30 的回复

    看一看防空洞改造成的火锅店

    啊哈?防空洞火锅店?那是重庆呀。

    举报 回复
    2018-02-09 13:54

    照片都好酷哟

    举报 回复
    2018-02-09 15:35

    成都真是是一个魔幻的都市,很棒很喜欢

    举报 回复
    2018-02-09 15:57

    为成都之行,提前做好攻略

    举报 回复
    2018-02-09 17:16

    我就能想到火锅啊

    举报 回复
    2018-02-09 17:24

    我去的成都市灰蒙蒙的

    举报 回复
    2018-02-09 17:30

    写的用心了,原来上次你去 白药厂 也有这个目的

    举报 回复
    2018-02-10 20:36

    成都底子里很文艺

    举报 回复
    2018-02-10 22:20

    成都人民生活确实惬意

    举报 回复
    2018-02-10 22:44

    看到成都就想到火锅啊

    举报 回复
    2018-02-10 23:51

    哈哈,不了解这些,我依然爱她

    举报 回复
    2018-02-11 09:09

    引用 拍客王发表于 2018-02-10 20:36:49 的回复

    写的用心了,原来上次你去 白药厂 也有这个目的

    没错,当时去白药厂,也是为了去拍一些素材。

    举报 回复
    2018-02-11 11:51

    这样的夜景很辉煌

    举报 回复
    2018-02-11 17:13

    很喜欢成都这个城市

    举报 回复
    2018-02-11 17:23

    在这里看到不一样的城市

    举报 回复
    2018-02-11 19:33

    成都是一个好棒的地方

    举报 回复
    2018-02-12 09:57

    多元化的成都,不愧是西部中心城市之一

    举报 回复
    2018-02-12 17:49

    最爱成都的火锅

    举报 回复
    2018-02-12 20:52

    想去吃吃喝喝逛逛

    举报 回复
    2018-02-13 11:11

    城市好美

    举报 回复
    2018-02-13 11:35

    很喜欢成都的城市

    举报 回复
    2018-02-13 19:30

    很喜欢成都的城市

    举报 回复
    2018-02-13 20:03

    这些街头都挺好看

    举报 回复
    2018-02-13 22:09

    一座慢生活,沉淀了自己特点的城市,值得玩味啊

    举报 回复
    2018-02-14 22:58

    除了吃。成都很多地方可以好好拍拍

    举报 回复
    2018-02-14 23:00

    夜景好繁华啊

    举报 回复
    2018-02-17 13:50

    步行探索成都最好了

    举报 回复
    2018-02-17 18:26

    攻略很多啊

    举报 回复
    2018-02-19 22:40

    成都的老街很有历史沉淀

    举报 回复
    2018-02-24 17:35

    太全了,有空我自己去走走

    举报 回复
    2018-02-24 22:41

    成都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举报 回复
    2018-02-24 22:40

    成都,骨子里是一座地处西南的北方都市

    举报 回复
    2018-02-26 12:48

    成都的夜景美不胜美

    举报 回复
    2018-03-14 10:56

    想念成都的美食

    举报 回复
    2018-03-15 14:07

    成都,想到的都是小吃

    举报 回复
    2018-03-15 14:10

    成都的美食

    举报 回复
    2018-04-28 10:02

    感觉以前都白去了啊

    举报 回复
    2018-07-21 23:04

    相关游记

    相关攻略

    > 周边目的地: 成都

    游记目录

    • 01 / ABOUT CHENGDU CITY
    • 02 / 印象·成都
    • 03 / 水脉·成都
    • 04 / 佛系·成都
    • 05 / 街巷·成都
    • 06 / 待续·成都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微信扫描二维码👆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2025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