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四下班后,游侠客苏州站的办公室就成为狼人杀玩家的天堂。
我们会摆上专业的号码灯、面具,以及丰富的水果零食,等待着我们的狼人杀爱好者们到来。
说到爱好者,其实大家也是一批比较新手的玩家,
于是,如何上手狼人杀这款社交类游戏成为非常重要的环节。
狼人杀始于法国,盛于中国的聚会类逻辑推理游戏。狼人杀的正版本体由Asmodee公司在2001年正式出版,本名TheWerewolves of Miller’s Hollow, 在BGG(世界最权威桌游网站)上有最原本的介绍,在这里贴一下这个网址。
这个公司大家可能不熟悉,它出版了非常多的桌游,例如权力的游戏第二版,还有七大奇迹。事实上狼人杀这个游戏的本体在国外虽然有流行过,但没有彻彻底底地火过。BGG给的排名是599,热度只是中等水平。原因大概也不难猜测——他的游戏深度低于传统的德式桌游,游戏的本身规则也不平衡(现有的流行的屠边竞技规则并不是官方规则),可玩性也不见得很强。1.0中功能牌为预、女、猎、守、丘、盗、小女孩,算是有了基本的雏形。就这么跌跌宕宕走过了几年,在2005年推出了新月事件;2009年迎来了第一个正式的扩展包(简称二扩),新增了白痴、长老、替罪羊、吹笛者,其中白痴牌算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2012年三扩,就出现了十几个新角色,包括神、狼、高级村民,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为白狼(并非现在流行的白狼王)、种狼、野孩子、狐狸、绣剑骑士、熊;2014年四扩,也是琳琅满目,代表为狼兄狼弟、骑士;其中有很多角色因为平衡性或者可玩性不够,暂时没有被开发的趋势。
狼人杀游戏的下一次大规模走进公众视野,则是2015年Lyingman第一季的播出。在此之前狼人杀一般以各种地方村规存在于各地的桌游吧和聚会中,没有特别统一的规则。而战旗的Lyingman/熊猫TV的pandakill的全国性播出就开始整合各地的狼人杀爱好者一同观看讨论,除了引起了狼人杀的热潮,也让这个游戏在中国开始走向规范化和竞技化。LM、PK的节目嘉宾的水平可能参差不齐,但背后的技术支持是非常靠谱的。LM/PK以及民间的赛事在不断的尝试后,终于找到了相对平衡的版本,即现在最流行的预女猎白444标准配置,这一配置也被绝大部分的狼人杀比赛所采用,并且通过一些细节来微调好人狼人的胜率,其中包括且不限于:
1.女巫第一天被首刀是否可以自救;
2.白痴牌翻牌自证后是否需要狼人再刀才算死亡;(一般线下面杀局默认都是女巫不能自救,白痴需要追刀)
3.警长是否能选择发言顺序以及选择限制;
4.女巫使用解药后是否能看见自己被刀等。
随后,熊猫TV的播出节目Superliar出现了四个国内原创角色:白狼王,狼美人,潜行者,禁言长老;于是预女猎守白狼王板子也开始流行起来,而狼美人和潜禁则昙花一现。但禁言长老却无心成为了15人555标配版中的最后一神;在最近的黄金十五宫比赛中,由于大家发言质量都非常好且渴望(听)发言,禁言长老改为禁票长老(剥夺一人第二天的投票权利)。
接下来简单说下狼人杀的近邻——杀人游戏。杀人游戏虽然也有很多个版本,但它基本保持着自己的纯粹——四警四匪八平民,三警三匪六平民,匪一晚刀一人,警察一晚验一人,有着很成熟的竞技规则,当然本身也是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它的起源已经无法考究,但至少是70年代,单单是杀人游戏引入国内的时间都早于狼人杀游戏的发明。本人无意进行“哪个游戏逻辑性更强、更能体现能力、更优秀”这种引战,不过从近期表现上杀人游戏由于对新手而言较为枯燥、较难入门等原因,相对没有狼人杀的普及程度高,Bestkiller的观众也比LM、PK差一个数量级。但我个人的理解是,这两个游戏其实是有着实质上的区别的。
总而言之狼人杀作为一个年轻的游戏,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生态产业链——线下桌游咖、线上app、从聚会游戏到娱乐综合节目。这种娱乐性、社交性、竞技性并存的游戏,的确值得这样的待遇。
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肯定想过快速提高自己的狼人杀水平。大家固然都知道大量的练习肯定可以有很好的效果,但这种一局经常超过一小时、每局质量不稳定的游戏,单靠练习真的很难在短期有很大的提高哦。我个人认为,狼人杀作为一个不算特别复杂的游戏,算是能通过学习基本理论、观看模仿高配局加上一些练习就可以快速提高的游戏了。对于学习能力特别强的人,这个游戏应该并不是特别难以掌握,至少比MOBA类LOL这种考验即时意识操作的游戏友好许多。
最基础的一些游戏知识相信很多人都是从聚会游戏或者看Lyingman之类的节目了解到的,但是如大家所知道的,LM、PK这类节目的嘉宾的平均水平并不是特别高,基本属于一高带三低的鱼塘局面,但是非常适合新手入门,建议可以看看开始学。大家可以大致熟悉下整个流程。
同样,建议多看看“Lyingman经典局汇总”,能够迅速上手这个游戏。
毕竟大家面杀的环境相对其实是比较接近于Lyingman的,其中还是有很多局的一些逻辑和发言非常值得研究讨论,正好罗列出了经典局,就比较省事。如果是没有太多实战经验的玩家可以考虑先看LM,因为高质量局可能会有点难跟上他们的思路,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Lyingman的链接不是很难找,B站就有。
每个游戏都有一些默认的潜规则,他们是保证游戏能高效率、高质量进行下去的关键。且狼人杀作为一个带有娱乐和社交性质的游戏,就更加需要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争论和不快。事实上很多老玩家也没办法完全避免这些问题,而它们的存在的确会让其他玩家可能感觉到不适。除了常规的贴脸/场外等等,我加入了一些自己觉得尽量避免的擦边行为,包括一些无意行为。
尽量不要做一些疑似贴脸行为
最简单的发誓(我是狼人我XXX)、羞辱等全贴行为大家都知道,我想着重讲讲一些半贴或者1/4贴的行为,虽然很难完全避免,但可能会引起其他玩家的不快或者游戏的不公平。举例:
(1)配置贴:在这里我不是说“我不用验你你的配置能站对边”这种发言,而是一些用自己的配置进行担保或者以别人的配置做好自己身份的行为。“我有那么蠢刀歪成这个样子去刀这个人吗”“你这个配置居然能把我投出去还不是狼吗”“你如果真是个好人那我只能说你配置太低了”“以你的水平总能听出来我是个好人了吧”
(2)熟人/底牌贴:“我男朋友死了,难道还能是我刀出来的吗(说不定还真是)”“熟悉我的都知道我从来不刀这个人/我一定会验这个人”“我是从不自刀/从不倒钩/从不悍跳的人”
(3)情绪贴(主要是针对对狼人/好人的轻蔑或者羞辱的情绪,并非情绪式发言,不属于严格贴脸):“你们狼人怎么这么菜啊赶紧交牌吧没什么好玩的了”“哇你的爆狼发言让我饭都喷出来了笑死我了赶紧自爆下一局吧不知道在玩什么”“我现在很生气,我不想贴脸发言,但你们好人真的玩得像屎一样”
以上行为多多少少会让部分玩家感到不适,或者压缩狼人的发言空间(毕竟狼人很难演出这种状态),相对来说会影响游戏平衡和体验。
2. 场外应适度
熟人场有一些擦边的小场外会带给大家更多的欢乐,不过有一些场外是只能引起反作用的,也是尽量避免。尽管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产生和接收一些场外,但至少应该将他合理化地进行屏蔽或者换种更舒服的表达。举例:
(1)晚上评价狼人的行为、白天评价晚上狼人的行为:晚上:“狼人怎么这么慢啊”“要给我早就刀完了”白天:“昨晚讨论这么久的战术那你们就有很大嫌疑了”“我旁边的他干了什么什么应该不是狼人这么做作”
(2)理由不充足的针对:“这个人面露凶相我感觉像一只狼人”“反正我觉得他像一个狼人,我的第六感告诉我”“盘不到狼就肯定是出他没问题了”“刀法这么准一定是你了”
(3)进行一些狼人很难做到的场外对话。熟人局允许适量的场外沟通,但主要以调节气氛为主,而不是表达观点、表现无辜。
3. 永无休止、有始无终地定向抿身份、诈身份
定向抿身份其实是一个企图获取场外信息的擦边行为,例如入夜前对特定玩家疯狂撩拨“你是狼吗?你看你就是狼”“我们晚上见”,或者在其他人发言阶段对旁边的人进行“做作”的“观察”或者撩拨。其实熟人局大家会互相开开玩笑,不过有些时候我们自己拿到狼牌被骚扰的时候也难免会有些尴尬,这属于对狼人杀游戏没有贡献的行为。
还有一种是无休止的诈身份。在新手眼里警上跳预言家发查杀炸身份(发金水我认为是不必要且不可接受的,除非是强神底牌)是很酷的做法,而事实上在一定条件下的诈身份的确能找出爆狼发言、拉出狼队逻辑或者视野上的漏洞。但这一切都建立在合适的场合、机会下,且能在警下有始有终地跟其他好人分析出自己的行为、对方的发言或逻辑上的问题,只有这样地诈身份才算是“好人行为”,否则则更有可能影响警下玩家对真/悍跳预言家发言的记忆(警徽流太多了)、干扰其他玩家的分析逻辑(两个总比三个好分析)、让狼人通过这种行为隐藏下来(诈身份做身份)。总而言之,一切不能找到狼人发言和逻辑漏洞且正确表达给好人的诈身份都是没有必要的诈身份。
4. 预言家应上警,狼人尽量悍跳,平民不应随意跳神。
预言家上警主要是因为警徽流,且警下被爆刀闷掉的话狼预言家将几乎不能被逻辑上扛推出局,然后浪费大家一小时。在新手局中大家似乎不愿意悍跳,四狼生推的板子我也打过很多,新人总是觉得反正悍跳不过,拉爆狼队也辩不过,不如不跳。而其实在发言和表水水平越高的局里,狼人的生推空间是越低的。像Bestkiller、正规的狼人杀比赛中,好人被扛推的次数屈指可数,基本为狼人胜利局,且绝大部分是真预言家被扛推。扛推真预言家的收益是很高的,扛推平民只是领先一个轮次,扛推真预言家则为两个轮次(省了一刀),这意味着狼队可以多抗女巫一毒(悍跳狼被毒也赚)或者多歪一刀,有时候这一个轮次就是胜与负的区别。平民不应随意跳神也是为了不被抗推出局,当然适度时候也应该为神穿身份,这个以后再说。
-END-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