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
10月1日
今天和大部队会和了,然后比较轻松的开始了今天的第一站—镇北堡西部影视城。
1992年用他的70万税费加上少量的集资
影视城分 青城 和明城 两部分,也就是以前的两个古堡。我们从明城开始,青城后来时间不大够了,也就进去转了一圈,没怎么细细研究。
城墙上舞动的旗帜,是古堡想向我们展示他曾经的傲然, 还是如今拍戏的道具呢,我们只能想象。
十八里坡 月亮门,张艺谋当年光着膀子在这里拍《红高粱》。这个月亮门也成了影视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了。
回来之后莫言得了诺贝尔,红高粱也取景地也又一次火爆了起来,那我们也算是赶了个提前。预热了一下。
银川
贺兰山
东麓。是
西夏
王朝的
皇家陵寝
,在方圆53平方公里的陵区内,分布着九座
帝陵
,253座陪葬墓,是
中国
现存规模最大、地面
遗址
最完整的帝王
陵园
之
一种民族文字的出现是一个民族成熟的标志。自1038年元昊称帝,就统一了自己的文字--西夏文。但是西夏文晦涩难懂,最然是方块文,但是比划复杂,在西夏灭亡之后,几乎变成了一种死亡的文字。直到1804年,学者张澍在凉州大云寺游览时,无意间发现了《重修凉州护国寺感通塔碑》后学者根据该碑上的汉字与西夏文对照及记年,才重新确认了这种文字即是衰亡已久的西夏文,西夏文字又重新回到了学术者们的视线中。
瞧瞧这东南西北,多么的复杂,我快找不着北了~
蒙古
对于西夏国都中兴府的屠城,是蒙古军队对一个城市摧毁得罪彻底、最凄绝的一次。在中国历史上,对一个都城无节制地屠城和催婚,中兴府之劫是空前绝后的。贺兰山下的西夏王陵,或许就是帝国之死时承受的一场劫难的一页证词。
站在贺兰山下,想起这么一句话,没有江山永固,没有万寿无疆,没有永垂不朽。江山易主,朝代更替,贫富贵贱,生老病死,一切都在代谢中。我们都是过客,一切都在向前,顺其自然快快乐乐地过自己想要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 ...
2012年10月2日
为了要赶车,顶着月亮我们就出发了。由于修路和限度,原本8-9小时的车程,说是可能会被拉长到十多个小时。车停停歇歇地颠簸过来,椅子靠背还不时地会自动向后滑落,需要手动才能恢复。后排的两个姑娘,我不是故意的,委屈你们了:p
为了赶在巴丹吉林沙漠看日落,但最终还是没到八道桥太阳就已经下山了。一路在车里,看着窗外太阳一点点地落下,最后在路边,我们下车,算是赶上了个日落的尾巴。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北,《西夏死书》的开头就是由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俄联合科考队在巴丹吉林沙漠深处遇险,然后引出了这个故事,引起了我对西夏王朝的兴趣。(好吧,其实我是看了《西夏死书》后,对那个被蒙古大军一夜屠城西夏王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巴丹吉林沙漠有着那一点点憧憬.对党项民族的神山贺兰山十分向往..对那座埋藏着西夏王朝宝藏的黑水城好奇万分...然后,然后就开始了这次的西北行... ... )
巴丹吉林沙漠有别于沙漠中缺水的常规,沙漠中有许多的海子,给予游牧民族得以生存的水资源。据传说,这里以前都是海洋,然后经过地质变迁,海水退却,行程了大大小小的许多海子。由于这次不去沙漠腹地,这样的传说不得而知。
【沙漠边缘的日落云彩和...我】
2012年10月3日
黑河边的日出被厚厚的云层压住,看来没希望。我们驱车开进了此次的重点之一----黑水城(大概就我把这里当成重点大家都是不是期待着胡杨林?)
西夏时期~这里有个党项语的名字“亦集乃”,后来蒙古军队从党项人手中夺回这个双方交战中有着重要地位的军事重镇后(当然是在西夏王朝灭亡之后),沿用了党项人的叫法,这种叫法在几百年的历史中被口头延边成为了现在的“额济纳”。
【远观黑水城】--还真有点远
800多年来,她就想是一尊名贵的瓷瓶,一天天忍受着风沙的吹拂,不曾经有人为她擦拭。直到1908年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的探险队在沙漠里发现了一座高达突兀的古塔,一座典型中国西夏时期的古塔,这座在沙漠中等待近千年的古城才得以再一次回到了世人的眼前。
【残垣断壁中,谁能回想去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战争】
科兹洛夫对于黑水城挖掘和掠夺 就像是斯坦因对于敦煌的侵占,暂时不论是非功过,但至少他打开了一扇世界认识西夏了解西夏的门,或者想去认识西夏的门,让那段历史能更清晰的展现在人们面前,为后人研究西夏历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黑城遗址中,我们现在仅能看到的也就只有这几座古塔。登上那座城墙,看向辽阔的天地... ...
【苍茫的天地中,你在等候着谁,你又在守护着什么】
1908年6月,科兹洛夫在黑城遗址中发现了一座约10米高的古塔,并进行挖掘。在佛塔的北墙前正位大佛旁发现了一幅坐姿女人骨架,面朝南方。他判断这座古塔是为了纪念这个女人而建造的。俄国汉学家门根据历史环境和资料推测,这个女人就是仁孝皇帝的罗太后。
【我知道,你看到了曾经的战争,你看到了他们的掠夺,但是你不说,你只是默默地守护着这一片土地,这一座城... ... 】
好像历史太沉重了点,那来个轻松点的。
【将军洞四格漫画版】--风大是大得来,站不稳当~
出了黑城,一路上刮起了不小的风沙,来到大同城已经是满天沙土漫漫,像是在向我们叙说着她的悲伤。
走近大同城,我们只看到堵两米多高的城墙,高高低低,承受车黄沙的侵蚀。
【站在城墙上,扔一把沙子,让时间静静流逝】
【那边的姑娘~你再沙里拾起了什么~是岁月的回忆还是对历史的沉思】
出了大同城,一路上顺道来到了怪树林,这里适合各类凹造型,能出好片子,只要有创意。但是我在这里出不了好片。我处理不来这样的苍凉感。嘿嘿,所以大片就详见Sam和单眼镜的帖子吧,我还是来讲个故事大家听~
1929年,科兹洛夫第三次来到黑城,因为他在上两次的挖掘中通说这一代流传这黑将军率军抵抗蒙古军队的故事:黑将军在蒙古军队来临前,将共计80车财宝和自己的女眷埋进了一个巨大的坑内,自己和将士们拼命抵抗。在城外的一片树林里,黑将军和将士们与追杀来的敌军遭遇,经过殊死拼命,最终全军覆没。
我不知道怪树林是不是就是当年黑将军和战士们覆没的树林,但是在这里有着“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的胡杨树。如果当年黑将军就是在此经历了最终的殊死搏斗,那我们可不可以把这些不愿意倒下的胡杨树化作是将士们的不愿意屈服。他们用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就像夕阳下,被映红了的这片死树林。(我们是没能看到夕阳下的怪树林,我是在其他帖子里看到,然后联想了一下,嘿嘿。)
【满尽枯枝叉叶,在这片荒漠中顽强地屹立着】
2012年10月4日
今天可能是这次来额济纳大部队的重头戏,因为要进胡杨林了。
早晨人就五点半出发,去到居延海看日出。没有走去芦苇丛边,估计那里连站得地都没有。
在一个不算远的山坡上,静静地等待着日出的降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阿俊在车上给我们念起了这首诗。这诗中第一句中的“居延”就是我们今天来到的居延海。估计大家都是对诗句的第三句特别熟悉。
在魏晋时期这里曾被称是“西海”可想当时的湖水面积是多么的广阔,这里是通往漠北的重要通道,是兵家必争必守之地,也是西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毕竟游牧名族是跟着水走,哪有水哪都是生存之地。
而今随着沙化的日益增加,湖水面积在一天天减少,并且有逐渐干涸的趋势。
看这太阳从云层里钻出来,也算是没枉费我们这么早的起来,然后我们去向策克口岸,中蒙边境口岸。内蒙的边境有不少通往蒙古的口岸。前几年去白云鄂博的时候差点去了 满都拉口岸,但是时间的关系,最后没有去成。这次来到了策克。其实口岸都是军事重地,大概只有我们国家能让这重地变成参观游览的胜地吧。咱也算是到这里为祖国边疆做了一把贡献。
【蒙古帽形状的建筑在蓝天白云下守卫边疆】
还是坐了公交公司的旅游车下了山(这个比较靠谱的说),在太阳神大酒店站换乘了17路去了西塔(就是承天寺塔)这里的人习惯称呼为西塔。
承天寺塔是一座八角形的11层楼阁式西夏砖塔,底层边长5米,建造在26米方形台基上。承天寺塔是佛教在西夏兴盛的一个标志。元昊死后,没藏皇后为保佑其子登基建立承天寺塔祈望江山稳固。是座西夏时期皇家的佛寺。
连塔尖通高64.5米,比西安的大雁塔还高0.5米。整座寺院出了塔本身,几乎都被毁损了,前殿和后殿都大门紧闭,向寺院的人打听,里面没东西,就是一个空空如也得废弃殿堂。只告诉了我们前院那颗古树是乾隆年间植下的。是棵受保护地古树。
听不了故事,只能凭借着自己的了解登塔吧。塔内有木梯可盘旋而上,登顶层,凭窗眺望,看银川全景。
【站在11层的高塔上】
踏着人家下班的脚步,我们出了寺院,回望一下前院的古树 。
回望一眼前院的古树,回首一段被消亡了的历史,我们只能在偶尔的风情片段中去模糊地想象,体会空气中不断蔓延的贵族气息... ...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