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想去北方看雪了,去年湘西归来之后?亦或是更早些,在西藏时由于雪线提高,未能踩着雪地的时候?暑假里,帮人排北极村的行程,更加坚定了我冬天前往北国的决定。然而,最近似乎陷入一个怪圈,我的冬天出行,总是不太顺利。这次,出发前一个月,大事,小事,琐碎事,忙的没停,几乎连整理行李的时候都没,更别提安排行程了;而出发和回来的两班飞机,均误点;最最槽糕的是,我从出行前就开始生病,重感冒一路没好过,加上旅途中的劳累,几次早晨都不能发声,一路上吃药比吃饭还勤快。身体不适实在是旅行的大忌。不过,无论如何,我们总归还是幸运的,到达北国之后的天气一直很好,虽然冷,但是阳光灿烂,看到了天池全貌,天公实在作美。
第一站沈阳,纯属路过。从机场到火车站的一路上,最明显的就是随处可见的烟囱,果然是东北最大的工业城市。然后由沈阳,踏上前往安图的火车,直奔我们第一个目的地。我们的第一站,便是长白山北坡。在火车上,联系了郑家兄弟,说好480/人,全程包车,安图-二道白河-长白山-滑雪场-雪乡-哈尔滨。
曾经的二道白河,现在改名为池北,是天池之北的意思。准确的说,我们的旅行是从这里开始的。从池北出发,走上一条笔直的公路,两边是清一色的白桦树,世界一下子变得安静和简单。阳光晒在车窗的玻璃上,可以听见窗户上的冰霜裂开的声音。伴随着滚滚雪尘,我们一路向前。大约40 分钟的车程,到达长白山山门。
长白山,中、朝两国界山,图们江、鸭绿江、松花三江发源地,国家5A级风景区。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历史有过数次喷发,最近的一次则是在1702年4月14日(清康熙十一年)。山上,最著名的景点,便是天池,另外,有温泉,瀑布,绿渊潭,地下森林,小天池等景点。基本上,安排合理的话,一天可以走完,当然,时间允许的话,在山上住一夜,也是不错的选择,只是山上住宿偏贵,我们这次不算旺季,讨价还价,最后住在韩国人开的天上温泉宾馆,450元/标间。放下行李,穿上所有能穿的衣物,直奔倒站口,换吉普车去天池主峰-天文峰。
主峰眺望
事先看过各种攻略,对于天文峰的冷和大风有了充分的认知。有人在山顶上遇到13级大风,有人在山顶冻伤了耳朵,也有人乘雪地车到了山顶,却无法下车。相比起来,我们在这里实在是太好运了。到达长白山的那天,正是长白山这几个礼拜以来温度最高的一天,阳光灿烂,并且我们选择了中午上山。虽然还是很冷,但是并没有到无法忍受的地步。有大风的时候,就背对大风,等风过了再转过身去看天池。
冬天看天池的美,是壮观,是静谧,是冷峻。
天池
天池
[/url]
天池
天池
天文峰,海拔2670米,观赏天池最佳地之一。站在天文峰上,眺望天池16峰,天高地广,一览众山小。冬日的天池,池水早已结冰,白茫茫的一片,配上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峰,好似一块无暇的白玉。此时的天池,收起了它夏日里的温柔和灿烂,展示给我们的是它的粗犷和冷酷。而环绕天池的长白16峰,更是在这冰天雪地里,用他们或裸露,或被冰雪覆盖的山崖,向我们展示了豪放的曲线和棱角。在这里,天池沉睡了,只剩下风呼啸而过的声音。世界尽头,冷酷仙境。远道而来的我们,只为瞥一眼天池,就已不枉此行。
虽说我们运气不错,山顶上是最近温度最高,且风不大的一天。但是,我们还是包的严严实实。想起出行前,我在家一边试穿全部装备,一边和老妈聊天,说到长白山上风大的可以把人吹走。老妈看了我一眼,随口就说,“就穿成你这样的,吹走的希望不大,倒是滚下去比较有可能。”后来发现,滚下去倒也不是不可能,一来因为风大,一来是因为环绕天池是火山岩和火山灰,十分松软,且容易打滑。若是夏天掉下去,或许还能见一见天池怪兽的真面目,冬天的话,大约就只能撞到这冰封的湖面了。我们小心翼翼的,人当然都没事的,不过小姚的手套可没这么好运,被风吹走了。
[url=http://img.blog.163.com/photo/1JSS5Gefj07-TaDnyAwCGw==/4504162577324232280.jpg]
温泉区
从天池下来,换乘景区内的环保车,前往温泉群。在表面冰冻的雪层下面,居然是流动的温泉水,并且不时有热气冒上来。实在是很神奇。在这里用温泉水煮的鸡蛋也很有意思,蛋黄是熟的,而蛋白却是半生的。原因是温泉水的温度刚好处于蛋白和蛋黄煮熟的温度之间。温泉鸡蛋10元/4个。很好吃哦。
走过温泉群的栈道,便是韩国人出资建造的室内长廊。长廊里的阶梯很滑,因此,虽然两边有扶手拉着,还是不断的有人滑倒。好在,大家衣服都穿的很厚,滑倒了倒也不疼。快走到长廊的尽头的时候,就能听见水流的声音。然后,一个转弯,便出了长廊。这水流的声音来源,便是天池的出水口,瀑布。瀑布的表层现在已经结冰了,但是内部的水流并没有被冻住。未见水流,先闻其声。
瀑布边上,是另外一条通往天池池边是长廊。但是由于天色已晚,并且池水早已结冰,走上去也就是白茫茫一片,我们就原路返回了。
当晚住在天上温泉,宾馆用的是地热,因此不会有睡炕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450/间。
另外,有大宇宾馆,400/间。
而唯一中国人开的岳桦旅馆和温泉旅馆,300/间,不过电话里听上去,态度实在是不怎么样。东北的服务业态度,似乎都不怎么样,习惯也就无所谓了吧。
[/url]
山的纹理
[url=http://img.blog.163.com/photo/iKMzVqVXVfIZJSbw5WyNeg==/4504162577324232277.jpg]
树
[/url]
绿渊潭瀑布
[url=http://img.blog.163.com/photo/0I3RUhzddPFVz4FFu1fzog==/4225502350380700911.jpg]
雪景
[/url]
地下森林
[url=http://img.blog.163.com/photo/CTHRKc0cKEh39rk008OyCQ==/4225502350380700913.jpg]
雪地
第二天上午,去了绿渊潭,小天池,地下森林。或许是因为清晨的缘故,明显感到比前一天到达长白山时要冷。由于呼出去的热气,我的睫毛和刘海都被冻住了,白毛女形象代言人。
绿渊潭的景色在这三者中,个人以为是最好的。飞流直下的瀑布,被定格在一瞬间。如同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虽然结了冰,景色却更加壮观。而在去绿渊潭的路上,要经过一个冰窟窿,也很有意思。绿渊潭入口还有个萨满教的雪雕。比起后来在哈尔滨雪博会上看到的雪雕,这个也毫不逊色。
小天池的景色比较一般,地下森林则是另外一种风格。不过,沿途的雪景都非常的童话。感觉置身在童话世界中,比如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生活的那片森林。
[url=http://img.blog.163.com/photo/o7HqEMOafVbn3mzk8z4TBA==/4225502350380700914.jpg][/url]
一路向前
下午则到长白山滑雪场,初试滑雪。请了教练,学了一些最基础的简单的动作。滑雪很好玩,一个下午实在是不过瘾。决定回杭州要去天荒平滑雪场继续。基本可以从一半坡度的地方滑下来,不摔跤,但是不怎么会转弯,并且摔跤了就爬不起来。>_< 这边的人很热心,每次我摔了都有人来拉我起来。可是,我想学着自己爬起来额。。这个看似很简单的心愿,居然到最后都没完成。
晚上在二道白河的一家朝鲜人的餐馆吃饭。坐的是炕,点了冷面,打糕,石锅拌饭,狗肉... ... 点了满满一桌,没有一盘是吃完的。在东北的这几天,但凡是点菜的,我们似乎就没有吃完的一餐。
晚饭后,赶往雪乡。大约8小时的车程。吉林段的路况比较好,进黑龙江后就有些颠簸。
黎明前的黑暗
如果说长白山是寂寞,冷酷的,那么雪乡就是热闹,欢快的。
到达雪乡时候,大约是2点。找了向导,约定第二天一早4点半起来去看日出。
起来的时候,还是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到的时候,也是一片黑,出来看日出依然是黑夜。我们一进一出雪乡,居然对雪乡长的什么样子,完全没概念。看日出是在羊草山的山顶,这里也是雪乡穿越的其中一部分。不去穿越的我们,在登山的途中也稍微领略了下穿越的感觉。
前半程路程里,一直只有我们几个人。雪地上连脚印都看不见。天顶上是灿烂的星空,星星的数量刚刚好,再多一些就会密密麻麻,看着头晕;而少一些又会缺少震撼。脚下是雪地,踩起来有嘎嘎的声响。快到山顶的时候,身后开始传来雪地摩托的声响,问了向导,雪地摩托220/人。我们爬上山顶,大约用了1个半小时。到山顶的时候,远处的天空刚开始有一点点红光透出来,并且看得到启明星。山顶上很冷很冷,应该是我们这段旅行中最冷的一刻。同伴的脚被冻住了,而小姚后来也发现脸被冻伤了。
等了不知道多久,才等来日出,而这个时候,我的相机已经不工作了。事后想想,其实我们应该在看了一会后先躲到山上的大棚里取暖,等日出要出来时再出去拍照,而不是在室外站了大半个小时。
看完日出,实在冷的不行,在大棚里取暖,直到把里面的木材烧完,才依依不舍的出来>_< 一度有念头坐雪地车下山,还好向导劝我们自己走下山去。下山的风景很不错。唯一的遗憾是没能拿相机拍下来。这里的风景和长白山有很大的不同。长白山是桦树林,树木光突突的,树枝曲折。而雪乡,则多为松树,白皑皑的雪压在松树的枝头,白绿分明。
雪乡
[/url]
雪乡
[url=http://img.blog.163.com/photo/YRiGieRqcIfQUQfKqVkjxA==/2326109207537330631.jpg]
篱笆
回旅馆睡了一小会以后,再出来逛雪乡。这里的房子都是山里人家,每家每户都有个小院子。到处都挂着红灯笼,路边堆着雪人。和黑夜里的寂静的雪乡不同,白天的雪乡,充满着热闹和欢快。主街的两旁到处是商店。露天的箱子里卖着冰棍和冰糖葫芦。
现在的雪乡,和早些年的不同,已经很商业化了,任何能赚钱的地方,都不会错过收钱的机会。甚至会在堆好的雪人身边看到一块牌子,写着拍照请自觉在箱子里扔钱。而一些人家门口写着院内有好景,入内拍照请付费的广告更加是无处不在。滑雪,雪圈,狗拉篱笆,雪地卡丁车,雪地摩托,马拉车,任何和雪扯的上关系的游乐项目,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当然,是付费的。不过我们住的毕大姐家还是比较实在的。
[/url]
雾凇
[url=http://img.blog.163.com/photo/08U28AFtetKbErBdSMziDQ==/2326109207537330626.jpg]
雾凇
[url=http://img.blog.163.com/photo/OwW5NP3TYYFPOAyouxN0KA==/2326109207537330625.jpg][/url]
雾凇
在离开雪乡的途中,我们看到了雾凇。
雪乡门票60
羊草山门票 30
雪乡包餐住宿 70
[/url]
圣索非亚大教堂
[url=http://img.blog.163.com/photo/ObEzQfsKXzhFnW55t5q6mw==/3445535189915476256.jpg]
到达哈尔滨,我们便直奔圣索非亚大教堂。在旁人的指点下,好不容易在寒冷的冬夜找到了它。看到教堂的第一眼,有种震撼。在繁忙的街道间,忽然有一片宽阔的广场,广场的正中央是灯火辉煌的教堂。在静谧的夜里,响起了教堂的背景音乐。庄严,神圣,不可侵犯。
圣索菲亚教堂,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教堂为绿顶,红砖,气势恢弘,精美绝伦。在这样的一个教堂面前,我忽然之间忘记自己身处哈尔滨市中心,似乎等那门打开,就会走出一个穿长袍的教徒。
拜占庭风格,本身就是继承了罗马建筑风格,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影响,追求神圣,高贵,璀璨,丰富多彩,富于变化,而又协调。而这样的一个饱经风霜,历尽风雨的教堂,更是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意境。它见证了战争的烽火,经历了文革的洗礼,承受着岁月的侵蚀。
[/url]
教堂内部
[url=http://img.blog.163.com/photo/y3WTf3cbGTGZBM7dkazFCA==/3445535189915476254.jpg]
[/url]
踏入教堂的内部,仿佛走入了另外一个空间。恢宏的圆顶,精致的吊灯,斑驳的墙壁,隐约透过窗户的光线,这一切,构成了教堂内部神圣的意境。现今,教堂内部,已经改造成展示哈尔滨城市历史的博物馆。教堂的四周贴满了照片,这些照片展示了近百年来,哈尔滨的变化。在这些大多为黑白的照片中,我们看到了哈尔滨的沧桑。这是历史的剪影,这是时空的回眸。
[url=http://img.blog.163.com/photo/umBUed2MEqgnQCfNP3SOrw==/3445535189915476252.jpg]
中央大街
[/url]
中央大街,各种欧洲风格建筑的集聚之地。一路走来,目不暇接。不长的一条街,涵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建筑流派,有起源于十五、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式,十七世纪初的巴洛克式、折衷主义,以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建筑。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等欧式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欧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文化发展史,在中央大街上体现的淋漓尽致。[url=http://img.blog.163.com/photo/TTw6hDa8TAmOHJQNhrGO0A==/3445535189915476250.jpg]
露西亚
中央大街走到头,便是这家网上口碑不错的露西亚。要说口味,实在不觉得有多少美味。倒是这间房子原本的历史,值得品位。这里原本是一位俄侨达维坚果·尼娜·阿法纳西耶夫娜的客厅。屋子一角,有对主人的介绍和一些照片:“1910年前后,三岁的俄罗斯女孩达维坚果·尼娜·阿法纳西耶夫娜跟随父母迁居哈尔滨,从此开始了她在中国的91年的,孤苦无依的人生。尼娜过世之后,她居住的房子几经转折,最后成为今天的露西亚餐厅。”她后半生在文革中有过不少悲惨的境遇,但其对生活的乐观平和让她坚强地在这座城市住下来。西餐厅的主人遵照她的遗嘱,买下了她的衣物,家具和饰物,是为了给她做一个纪念馆,同时也为了纪念在哈尔滨曾经生活过的二十多万俄国侨民。
[/url]
冰雕
[url=http://img.blog.163.com/photo/r1Hj40S58FUbm2NMWNElNQ==/328762772798550805.jpg]
[/url]
[url=http://img.blog.163.com/photo/HKtrFJhffNVhEaVdw6IMFg==/328762772798550803.jpg]
晚上参观了冰雪大世界。基本,对于外地游客,这也是必到之地吧,虽说看了也没什么独特,但是不去看又有些可惜。天黑后,华灯初上,还是比较漂亮的。
[/url]
太阳岛的花样滑冰表演
[url=http://img.blog.163.com/photo/nYmWleMRb0pZ3IDUVUOcrQ==/328762772798550801.jpg]
雪雕
[/url]
[url=http://img.blog.163.com/photo/6IzJcrD8DnTE07fZS7N6nw==/3150830889299541005.jpg]
在哈尔滨的最后一天,我们去了太阳岛的雪博会。看完了冰雕看雪雕。个人而言,还是更加喜欢雪雕,虽然被人评价说像石膏像。这期雪博会的主题是奥运和法国文化。一些大型的雪雕比较壮观,而各国参赛队伍的作品则比较细腻和富有创意。
[url=http://img.blog.163.com/photo/QpJFQOcu-8QHy3cTt70s8w==/3150830889299541002.jpg][/url]
拆迁
在准备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这样一座即将拆除的房屋。相比杭州,哈尔滨其实是一座太年轻的城市,历史的痕迹却无处不在。
至此,我短暂的北国之行结束了。没能到漠河,有些遗憾。或许,将来还能有机会补上。总结,长白山主要为自然风光,雪乡主要体验风土人情,哈尔滨则是北方都市。三处目的地,侧重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