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程已经结束多时了,始终不知道怎么来定位自己的这次此次出行,既对目的地的美丽风光垂涎已久,内心却企图用高原纯净的空气来慰籍自己;既不是行者,也不是靠摄影吃饭的人,当我的灵魂于梦中不由自主得在卡瓦博格之颠与泸窟海底之间飘荡的时候,我明白了我天生就是一个带负电的男人。行摄匆匆,晒得黝黑的皮肤下却常挂着一张笑脸。红尘太累,太想出去走走。我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否有蓝月谷,也不知道茶马古道的沧桑自己能否体会。我执著得追逐着光线,直到天边那消失的地平线... ...
回来整理着这些照片,过往的情景渐渐清晰... ... .
到达丽江后已然是万家灯火了,远远得在外面看了看古城,伴随着一阵阵喧嚣的电子音乐,一股难以言状的艳俗弥漫开来。我瞬间体会到宣科老先生所言丽江已经死去时的痛苦,索性收拾东西离开,在新城住了下来,准备次日一早就向中甸进发。
朝阳未红,就登上了前往中甸的车子,途经拉市海,这个地方的图片已经看的太多,和亮海(泸沽湖)的差距太大,瞄了一眼作罢。几个外国友人一个多小时后就下了车,一打听,哥们姐们几个是穿越虎跳峡去了。看着他们大大背包,心里挺佩服的。
一阵昏睡后终于到站了,兴奋的心情刹那驱赶了疲劳,我按照攻略的提示,坐上了香格里拉2路公交车,月城离我越来越近了。“香格里拉”中“日、月”相伴,城也是如此。然而日城在历年的战乱中未能幸存下来,如今的遗址只是孤单得矗立着一座白塔,淡看历史的沧桑。月城独克宗之名则源于其茶马古道上的众多硕大光洁的青石,传说在皎洁的月光下,由于它们的强烈反射,整个古城笼罩在一片月夜的光辉之中。我避开了“丽江化”的四方街,走到城后幽静处,俯身让耳朵贴在那光洁的青石表面,古老而悠远的马蹄声再度缓缓响起,清风席地而过,依稀带来普洱的清香以及雨季将至的讯息。
月城的僻静处,古镇的味道愈发的浓郁,这条狗完全在享受它午餐后慵懒的人生。远处缓缓走来一位异国黑衣女士,我记录下这一场景,后期模拟了一下PC的效果――这让我突然惦记起那只没订到的PC24。着时候还在惦记器材,汗啊~~
城小,领略了风情后便向下一站进发了。说来不远,换乘3路车颠簸一小会儿,车在一个坡前转弯后,一道甚为刺眼的金光夺目射来,我知道黄金般的松赞林寺已在眼前。
五世达赖亲自选址的松赞林寺号称小布达拉宫,寺内供有诸多活佛神像,存有不少珍品,前来朝拜的游人如织。往上望去,气势不凡。老外在玩DV,也许在他眼里,靠着架子手握快门线的我俨然是个“严肃摄影者”。
大殿在高原强烈的阳光下巍然挺立,经我无数实验,银广的抗眩确实不是盖的~
中间的大殿还在修缮,我离开二十米开外,用长焦记录了一位正为修缮工作辛勤劳动的妇女,这里有很多同样装扮的女人,她们用辛勤的汗水构筑起了这宏伟的建筑。
一个小喇嘛轻快的飞奔向前,如小鸟一般不识愁滋味,我不知道他眼中的世界和我所看到的是否相同。
有一位游客想必累了,坐在红墙之下,她一边休息一边欣赏着风景,不经意间成为了他人的风景。游历完毕后赶紧回到客栈休息,明日还有遥远的旅程。
去德钦的路好漫长,纳帕海中还没有什么水,成排的青稞架着实是一道漂亮的风景线,可惜车子匆匆地往前,也没有机会得以留影,旁边的一位藏族老大爷一直在念经,好容易停了下来,摸出一个小盒子,抖出点鼻烟,问我要不要来一点。我不敢尝试这劲儿大的东西,婉言相拒。而后在鼻烟和念经声的夹杂下慢慢进入了睡眠。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车子猛然停下了,迷糊间听到后面那个拿徕卡的蓝眼睛,金头发小伙子用蹩脚的中文对我说:“哥们,金沙江第一湾到了”。
金沙此处不丽水,无甚植被的群山却大气的紧。正叹装在APC机上的广角大受限制,回头再看看使徕卡的外国哥们,人家的35mm头使得很happy呢,赶紧认真照吧~~
车子一路颠簸,途经山间的东竹林寺,喘着粗气才慢慢爬上了白马雪山。司机师傅人不错,哑口处放了我们同车几个爱捏片的下来,从山脚的森林一直望到白马雪山顶峰,无限风光。草甸子上的野花都开了,黄色的,紫色的,空气中夹杂着湿润的气息,我久久的凝望着眼前的雪峰,而心已经飞到他的身后――卡瓦博格,等着我!
山就是这么大,明知道不远了,却在白马雪山上绕了三个多小时才到德钦。未在这个修建于陡坡之上的城镇作片刻停留,我心急火燎得找了个开面包车的藏族大哥要去飞来寺,一位来自版纳的油画作者恰巧也在找车,欣然与我同行。德钦在改造,县城附近的国道也在修,车子过往,尘土漫天。少时已达。原本该最先印入眼帘的迎宾九塔没有出现,只看到了重新修葺却还未涂上白色的新塔。下车后就只看到硕大的太子群峰被其下澜沧江升腾上来的云雾围得个严严实实,我一点也不意外,俯身在一座玛尼堆前作了个揖,绕了一圈后找客栈去了,心诚自然灵,我想。
当天自然是看了一天的云,虽然天气不错,但第二天早早起床的我还是一无所获。缅茨姆这位王妃依然“羞涩”。想想令其名声大噪的中国国家地理封面,清晨矗立在日音卡村山头的我只有呼呼的风声相伴。直到烈日当顶了,回到了飞来寺,很不情愿地捏了一张。冗长的时间有办法打发,“季候鸟”是个不错的地方。
老板娘外出了,我和王哥海阔天空的聊了很多,面对着雪神的仪仗队,慢品着一杯藏红茶似乎独具韵味。王哥说“季候鸟”即将搬到有着迎宾十三塔的雾浓顶去,那里有更好的观察位置。聊完刚在这里取景的电影(《车票》),他笑着说到那边后还要分别养一只猫和一只狗,均要培养成各自领域的“梅里一霸”... ... 谈笑间,不觉天色已晚,冰峰依然隐藏,而晚霞却令人动容。(后期处理了一下,愚认为这样更能表现此时此景的仪态万千)我在心里暗暗祈求,伟大的万山之神啊,您可曾听到了我虔诚的祈祷?也许,就在明日?我架好了相机,窗帘都舍不得拉上,望着满天的繁星进入了梦乡,我看见了... ... .
偶什么时候才能拍出这样的大片啊~!!
当早晨眼睛睁开后,非头脑控制下的意识就是跑到窗前往外望――-结果让我非常失望。卡瓦格博及其庇护下的太子十三峰依然隐没在厚厚的云雾中。太阳已经渐渐将金色的光芒洒满了山间的云雾,景象蔚为壮观!然而想着连一早日出这最好的机会都没有目睹到太子真颜,心头不禁略过一丝茫然与无助。
然而接下来戏剧的一幕诞生了,也许是小可一番至诚之心已然感动了昔日的威猛煞神,说时迟,那时快,我突然惊觉原本缭绕在神峰周围的云雾在以极快的速度在消散!那种排山倒海,气吞山河的气势难以用言语来形容,我下意识得握紧了相机。
尽管还有一丝的云还未散去,我实际很满足的心却一直不停的说:“再多一点,再多一点 ... ”(为此我后来自己罚抄“人”字一百遍,从心里鄙视每个“人”字里所包含的贪念)
我知道,神在眷顾我这个执著的人,让那些憧憬“日照金山”,过时就走的人们后悔去吧~
卡瓦格博终于拉下了他神秘的面纱,太子千万年来一直展开着他那硕大的斗篷,庇护着其麾下的一切。曾经九头十八臂的煞神,经莲花生大师的点化成为萨格尔王的守护神,统领藏区八大神山,两百五十五雪山的神山之首。相比这个集山神,主峰,群峰三位一体的称谓,眼前浑然大气而实实在在的玉峰让我这个凡夫俗子不得不屈身仰视,虔诚敬畏!
换一个角度。
两侧的大将军峰以及无敌降魔峰就是太子的左右护法,他们一起看上去显得格外威严庄重,而主峰卡瓦博格好似一把锐利的宝剑,拔地而起直刺向浩瀚的天际。
主峰正面特写.
明永冰川是罕见的完整的低纬度冰川,从6740米主峰往下,这条冰舌从海拔五千多米的高度一直垂到海拔两千多米,非常壮观。但这条冰川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正在以五十米每年的速度在急剧后退,情况令人相当担忧。
从飞来寺下去,经过西当村,跨过澜沧江,翻过众山前面大山的垭口下去就可以到达雨崩村。不去天堂就去雨崩,我会去的,虽然不是在这次有限的行程内。也许,真正跟着藏民去转山才能真正洗涤那久居尘世的灵魂,对罪孽深重的人身进行重生般的救赎。我最后深情得望了一眼缅茨姆,这座中国境内最漂亮的雪峰之一仍紧围面纱,我已经在默默盘算着下一次的行程,我心中的女神,让我们相约在某个寒冷清晨吧,我想,大约在冬季~
接下来的一天都是在车上度过的,从德钦回到丽江的路程长达十多个小时,夜里到达后再无力折腾,早早入睡,明日还要远行。
当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的时候,我已经在前往泸沽湖的车上了。旅途上的路并不好走,风光却是别样的好。特别刺激的是那著名的丽(江)宁(蒗)十八湾,天刚下过雨,中巴车师傅在这忽上忽下,忽左忽右,90,180不断变换的山路中玩起了“漂移”,我嚼着口香糖,随着身体左摇右晃,发现好多朋友已经在狂吐了#¥%&×... ...
而我的行程简单而充实,徒步围着泸沽湖走一圈!车至大落水而停,我却没有在这个商业气息浓重的地方多做停留,直接向后面的美景进发了。大鱼坝是个惬意的地方,却还没有完全摆脱大落水的气息,但至少让我的心已逐渐平静下来。
前行一程,小鱼坝就在眼前,湖边,路上,除我外一个人也没有,我恣意得享受着这都市中不曾有的宁静,一口红牛下肚,慢慢将旖旎的风景收入我的镜头。从这里开始,我感觉到泸沽湖正在悄悄得将其秀丽的面容一一展现在我面前。
小鱼坝的码头停泊着许多的船只,是承载游人到湖心的小岛去游玩使用的,木船,湛蓝的天空和清澈的湖水,让人心旷神怡。
而后的路途中风景果然渐入佳境,连路边的即景也是非常的迷人。
当进入红崖子的地段后,我走到铺满碎石的湖边,将手放入沁人心脾的湖水中。水很凉,在极其开阔的视野中,虽然有很多辞藻走马灯似的闪过脑海,但已变得懒散的我也顾不得这些了,只想尽情的去享受,实在是很爽~~
次日一早,我又早早上路了,得益于客栈小妹的“点化”,我绕道从小路转过里格湾前行。清晨的湖水很平静,颜色显得很深邃。往前看去,一山,一湖,一小屋,里格岛外打鱼船,晨风拂面,似换了人间。
穿过一片林子,我突然停住了脚步,当我扒拉着灌木走到视角得以舒展的位置时,一幅美景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呈现在眼前了。
回归大路,一路上人轻快飞奔,很快就到达了尼塞村,传说中的情人树宛如一对如胶似漆的眷属,相偎相依,结成连理。
进入村子后,风景还是那么的美。我进入了一个院子,大门敞开,没有一个人。把这动人的美景收入囊中后,我悄悄地离开了。
小落水是云南的最后地段,从山上看下去并不出彩,但当下去抵达湖边的时候,震撼的场景才得以呈现。
进入四川的地界也就到了杨二车娜姆的地盘,我还是很佩服她《走出女儿国》传奇的经历,但当《走回女儿国》的时候一切似乎已经变味,其闺房鄙人也就免于参观啦~~较长的路程后终于到了大嘴村。大嘴的美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只能切身去体会才能感受。也许是五月底的天气极为陪衬这里的景色,无数的船只漂在蔚蓝的湖上,水面开满白色的波艺(音)花,这些与岸边的纳西民居,绿树红土交相辉映,美得彻底~当时光比太大,我甚至萌生了留宿的想法,无奈行程太满只得作罢。一大帮当地纳西人在自发组织修建玛尼堆,我前去帮忙搬搬经石。寒暄过后对方竟一定要一同吃饭,图中的大姐给我端来了土豆,面饼,泡蒜等好多东西。大爷和纳西兄长给我斟满了苏尼玛酒,我知道开始一口气就要连喝三杯,我毫不含糊,一连数杯下肚,与众人把酒言欢,甚为欣喜,以至于怎么告别大伙儿并行数里山路都记得不太清楚了。哦卖糕的,这才是真正旅行吧。
真好~!
太震撼了~!
接下来的路是最乏味的一段,因为后面的路已经不再邻湖而变得漫长,也许,它本来也就很长,所幸的是,日落前我赶到了赵家湾。我知道赵家湾的冬季扣人心扉,但亲身站在此地后还是不禁赞叹不虚此行。对面的尼姆女神山如多年来一般依然不断向她的阿夏(狮子山)传送着阵阵爱的波澜,此情此景让人动容。
湖岸一侧的鱼塘,一只牛蛙伴随着快门声跳入池塘,在我心中掀起阵阵涟漪。
随着西日渐沉,最后一抹金色的阳光留在了岸边。
留宿在赵家湾唯一的客栈,主人郭哥和女主人热情好客,收费很便宜,还包一日三餐。郭哥颇为博学,我喜欢倾听他讲述茶、瓷、佛、缘,晚餐挺丰盛,主人,沈阳的大哥,来自成都的一对儿大家欢聚一堂,好不自在。席间结识了前来“串门”的洛瓦江大哥,人特别实在,大家说话很投缘,于是早早将次日的落脚点定在了他的“前龙客栈”。大家谈论起湖中鱼来,我索性来到湖边,正见赵家湾真正的“主人”,赵家七哥在整理渔具,他说明天是端午节,他们一大家所有的亲戚都要来过节,明天就是有鱼恐怕也得招待客人了。尽管鱼是没得吃了,我从心底依然祈愿七哥能有个好收成。
次日一早我由郭哥指点的后山直接踏上了去洛瓦的路,到山顶后岔路众多,那里好心的赵大爷指出了正确的道路,还给了几块冰糖吃,我嚼在嘴里,甜得我想哭~~下山一路好跑,到洛瓦湾后远远看到江大哥已经在那里挥手了。晚上江嫂做的鸡火锅闻起来就想流口水,江大哥的客栈风情特浓,他现在着力组建泸沽湖客栈联盟,真心祝愿他成功。他是个热心人,做事实在,不虚言废话,值得驴友信赖。这时结识了一位韩国女诗人,中文名字叫刘贵子,她的诗集已经出到第七本了,她本人略懂中文,所以我们之间的交流几乎都是用英文夹杂着中文来进行的。晚上我请她以及同住江哥这里的一对佛山情侣一起烧烤,大家非常高兴,摩梭人的篝火舞蹈风情正浓,歌声伴随着湖上的风入夜,久不能眠。
早上是我的专属时间,到达走婚桥后满是向你推荐穿摩梭衣服照相的当地人,老桥已经断裂,新桥上人畜共行,时有摩托穿越,我看着眼前布满的电线和越来越多的游人,摇摇头继续前行了。约摸20分钟光景,我被吸引入了草海前的一片草甸子,阴沉的天气根本出不了水面片子,呼吸着带有青草气息的空气,刚刚长芽的草上出现了一群可爱的幼鹅,和草一般,它们给人的感觉很那什么,对,现在称之为“萌”。
透过厚厚的云层,天空中透出了些许的光,置身于草海的深处,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愉悦感,我自私的认为这是独属的。
不断的深入,景色愈发的霸道,再多言都是多余,唯有记录这样的美景。
彼岸的路又再次远离了湖岸,幽谷之地非我所欲,回到大落水后没有再停留,回眸深情一望,再见了,高原的明珠!
重复的颠簸将我再次带回了丽江,余下的时间所剩无几。挑选了早上的时刻,深入古城的小巷,当地民居很具特色,江南风光跃然纸上。
闹中取静的小客栈被艳丽的鲜花包围,建筑的氛围和整个大研古镇颇为神似。
雨停后的街道被冲洗的十分干净,而人马上又变得多了。这个女孩本来神情自然得站在小店的外面,发现我在拍摄后神情变得有点不自然,正在她再度变得自然的过程中,已经被快门永远的定格。
临走了,才有时间给领导拍点照片,我希望她永远这样美好自然,如同这片土地,这丝回忆一般。(完)
谢谢您的欣赏呵
智者无惧,行者无疆
有好几天没有上网了,今天才看到这个帖子,两个字的形容词形容,可以用这些词语:精彩、精致、震撼
首先,我觉得猪版此次的风光片和以前的相比,是一个新的开始,一种新的风格,一种巨大的进步。色彩漂亮,画质高,构图独特(不再是平淡的视觉),画面大气,能够感受到作者与大自然相隔的真情。
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到达这个圣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