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烂莫高窟 七彩丹霞张掖
敦煌的莫高窟,开凿断崖上。它始建于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才有如今南北长约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的规模。 她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莫高窟拒绝拍照,也真的是因为她美丽的容颜已饱受岁月的沧桑和摧残,经不起更多的风雨,虽然她在大漠深处,但祖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文人志士都已经被其深邃的文化折服,又痛彻她受到的伤害,而将保护这座宝库作为一项毕生的研究~~
真的,原来只是闻其名,而没有观其行,此行我们还是万幸,参观那天开放了十五个洞窟,比平日的开放个数增加了很多,从隋唐的西域粗犷的风格,到唐代细腻精致的描绘,其中的神秘优美,纯朴的辉煌,历经风雨沧桑,依然在荒漠中绚烂绽放,真是叹为观止啊~~
通过讲解员的手电筒,每个人都对其精美曼妙的壁画,栩栩如生的的雕刻,绚烂无比的色彩,活泼生动的故事描绘都唏嘘不已,赞美声不绝于耳~~
不是身在其中,真的很难用言语表达她的瑰丽,我回来对每一人说,西北塞外,如果你只能去一个地方,那一定是敦煌莫高窟,她有着灿烂而有残缺的无与伦比的惊艳之美!
我的语言实在太贫乏了
这是一段余秋雨关于敦煌的描述:
莫高窟确实有着层次丰富的景深(depth of field),让不同的游客摄取。听故事,学艺术,探历史,寻文化,都未尝不可。一切伟大的艺术,都不会只是呈现自己单方面的生命。
一堵壁画,加上壁画前的唏嘘和叹息,才是这堵壁画的立体生命。
如果仅仅为了听佛教故事,那么它多姿的神貌和色泽就显得有点浪费。如果仅仅为了学绘画技法,那么它就吸引不了那么多普通的游客。如果仅仅为了历史和文化,那么它至多只能成为厚厚著述中的插图。它似乎还要深得多,复杂得多,也神奇得多。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把人性神化,付诸造型,又用造型引发人性,
于是,它成了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它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
大师的表达,我还是没有说尽她的美丽,最好,还是去亲身感受!!!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看了楼主的文字,突然想起了一句话,与你的年轻美貌相比,我更爱你饱受摧残的面容....这句话或许适合说给敦煌
配点图片的话 也许效果会更好。。
没有图片就觉得缺点什么东西...
是的,一定要上图才好!!!
超级同意啊!!!!沧桑是因为有故事。。。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