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2014年3月四川雪山深度游记
                    2014.3.15
                     12:20到达成都双流机场,机场大巴1号线将我们送到成都市中心岷山饭店,再打的到达游侠客网指定的成都市二环附近的酒店入住(二环南四段48号宽堂酒店)。
                     稍事整理后就坐公交到位于市中心的武侯祠游览(门票60元/人)。
                     天空雾蒙蒙的,太阳似露未露,气温倒是适宜;正逢周六,武侯祠里游客熙熙攘攘,玉兰花开得正盛,还有海棠花等好多花卉也已相继开放着。上海的玉兰树上还是蓓蕾含苞时,而成都这里则已经是一派热烈怒放的艳春景色了。相继走过供奉刘备、诸葛亮、张飞等人物的殿堂和埋葬着刘备的惠陵,看到了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结义楼等建筑群,给人印象较深的是众多刻写在木柱、碑廊石碑等上面的对联和碑文等,都是有价值的文物呢!熟知三国故事的人可能对武侯祠会比较感兴趣,可惜我们历史知识、文化知识贫乏,只对着娇艳的玉兰花频频地拍摄着... ... (书到用时方恨少,真是自惭形秽啊!)。
                     逛完了武侯祠景区,就转到相邻的锦里老街上,这里的游客更多了。街道仅约两辆小汽车可并排行驶的宽度,青石板铺就,路旁还有潺潺流水不知流向何方,不宽,一脚就可跨过。两边小商小铺林立,卖陶笛的那人在自吹自娱、卖明信片的门前有一袖珍的邮箱、卖肉制品的店家打扮成张飞的模样向游客推销各种牛肉干之类,多数经营饮食的店铺门口均有人在卖力地吆喝招揽游人入内... ... 。看看天色将晚,两人就找了一家几乎坐满吃客的店堂,进去品尝了几个成都的名小吃,什么“大妈蹄花”、“夫妻肺片”等。吃完出来已经入夜,但灯光辉煌,不妨碍我们横街竖街一条也不漏地继续逛,直到意犹未尽地回到酒店休息。
                     发起组织出游的游侠客网站派出的领队小林到游客的房间来核实相关信息等事项。
                    2014.3.16
                     早上8点出发,成都—汶川(映秀)--理县—卓克基—日隆镇。整整12个小时在路上!
                     在映秀地震遗址公园逗留了一小时,(前年10月份已经来过,那时仅在地震遗址——漩口中学附近参观凭吊,新建的镇子中心未去)黄灿灿的转经筒静静地耸立在街口,一座水泥桥柱子上五彩的经幡在劲风中烈烈舞动,街上全是崭新的房子,富有藏族、羌族风格,沿街房子的楼上屋檐下挂着成排自制的腊肉,看上去就是很丰衣足食的感觉。游客不多,当地的老人抱着幼儿悠闲地走在街上,整个小镇沉浸在安静祥和的气氛中,如果不是前年已经看到过的地震遗址,作为游客的我,怎会体会到此地此时映秀镇重生的意义?亦再次感受到生活平安的重要。
                     在理县境内用了午餐后,车子继续爬高,车在山路上转来转去,从海拔500多米的成都平原上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穿越了鹧鸪山隧道(4700多米)后海拔更上一层楼,眼看车外的山峰都是云杉挺拔,树干树叶、林中草坡上到处雪迹斑斑远处更高的峰顶则是白雪皑皑。接连翻越几座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巴郎山4532米、梦笔架4114米等等),加上从映秀镇以后路况极差,车上很多人晕车了。然而雪山风景也是很吸引人的。我们的车子在梦笔山垭口停留了一会,下车站在雪地里拍照留念,周围雪可埋没脚脖,风好大气温又低,此时一丝云彩均无,天空瓦蓝瓦蓝的,与灰蒙蒙的成都市区天空形成强烈的对比。
                     19点以后我们还在路上,此时天空渐渐暗下了,正当苦于晕车的人们昏昏欲睡时,车行右前方山梁上升起了明亮而又硕大的月亮,周围黑黝黝的山峦都抹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那种亮度啊!简直就城市里照明用的小太阳灯光那样,不,应该说是像太阳一样耀眼!队友们不禁欢呼,纷纷拿出手机、照相机,不顾车子的颠簸摇晃而忘情地拍摄着。原来今天是农历二月十六,“团团冰镜吐清辉,今夜何如昨夜时。”如此美丽明亮的月亮对于我们这些城市里的人们来讲,今天可真是饱眼福了。
                     入住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日隆镇(四姑娘山景区所在地)。
                    2014.3.17
                     昨夜约10点时高反出现了,一夜浅眠。幸亏今天就在四姑娘山景区的长坪沟活动,离我们所住的宾馆才10来分钟的车程,进去后可步行可骑马,自由活动时间约6小时。
                     在景区门口换乘景区中巴,到达步行栈道,开始了漫步自由行。一条峡谷约东西方向,游客从入口处(西边)迎着四姑娘山主峰前行。峡谷两边背阴的地方处处是白雪或冰层。除了常青的松柏类林木,大多数地方还是枯黄灰色为主,整条峡谷还未从冬眠中完全醒来。但毕竟春天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我看到峡谷里高山杨柳的枝头上密密麻麻毛茸茸的芽蕾在逆光下纤毫毕现;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树木下的积雪已经化成清澈的流水汩汩往下淌去。当地百姓命名的大、二、三、四姑娘山峰从南至北依次排开,披着洁白的雪衣站在蓝天之下。其中四姑娘山峰(又称幺妹峰)最高、峰型最美,不论山路栈道怎样地弯曲,这“幺妹”总能够展现在游客的眼里,且呈现出不同的形状,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这里的原始植被保持完好,大片大片的云杉、松柏、桦树、沙棘树、高山杨柳(后两种是请教了牵马人才得知的)以及更多我认不出、记不住的植物;树底下青苔、草丛茂密,流水淙淙,颇有“清泉石上流”、“林深不见鸟,只闻鸟鸣声”的意境。全程是向上的趋势,海拔越来越高,走了一半路程,觉得很累,在名为“枯树滩”景点处,就花钱骑上了马,在马夫的牵引下继续前行,马道与步行栈道平行,但相隔于峡谷的两边,马道更陡峭崎岖,许多路段更是积冰蔓延,马蹄在冰面上直打滑,人只得下马小心地步行过去。来到峡谷的里面、谷地中央一小块草甸上休息,四周瞭望,雪峰高耸,其中有一座雪峰像利剑一样陡峭,尖利地直刺蓝天,据马夫介绍那是姑娘们的外婆(什么名字又没记住)... ... 。16点回到景区门口坐车回到宾馆。
                     18:30再次集合,坐车来到公路边的一观景台,从这里眺望,四姑娘山四座山峰一览无余,视野非常清晰,“幺妹”峰明显高出她的三位姐姐,连峰顶部背后平台上两块石头都能够看见(因为山顶积满白雪,而两块石头却没有白雪覆盖,黑白相比显得很突出),旅友们开玩笑猜测是否人造建筑?是否登山大本营?用相机拉近观察后才知是天然自成。准备拍摄“日照金山”的景象,然而天算不如人算,此时西方云层浓密,直到天色暗下,吝啬的老天爷都没有洒露一缕阳光,唉!让我们白等了一场。
       

                  还是住在日隆镇。
                    2014.3.18
                     早起8:30出发前往十四姑娘山双桥沟景区。坐上景区中巴沿着峡谷前行,有藏族导游随车沿路讲解。双桥沟景区开发较完善,沥青观景道路沿一条小河蜿蜒前行,两边雪峰林立,峭壁、山坡上不时看见条条结成冰的瀑布垂挂着,游客们“遥看瀑布挂前川”,遐想着等到这冰冻的瀑布融化后,该是“疑是银河落九天”了吧?人参果坪区域两边山峰后退、地势豁然开朗,虽说现在此地还是冬末时节、地上少见绿色,但平坦又稍有起伏的草场更显得天空高远,觉得有点像亚丁景区的洛绒草场。双桥沟是是雪峰集中展示区,可让游人过足了欣赏雪峰的瘾念,随车前行中导游不断地介绍着雪峰的名称,什么“日月宝镜山”、“猎人峰”、“鹰嘴岩”等等,指出各座雪峰的不同,在我们看来却好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座座千姿百态,且随着峰回路转观看角度的不同,同一座雪峰又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有一座雪峰看上去犹如城堡——山顶平坦、山腰层次如阶梯,导游介绍说当地人称为布达拉宫山;还有一座雪峰的山腰上铺满了千年的冰川,那冰面在阳光下闪烁着,视野很好,冰川的皱褶都很清晰,给人的错觉好像就近在眼前、稍爬几十米就可触摸,其实那是高高在上、远离游人的(抱歉,又未记住名字)。来到盆景滩,清澈透明的水面上倒映着千年不朽的沙棘树身影,水底下的石卵历历在目,清风徐徐吹皱了原本平静的水面,那不倒的沙棘树枝干在水里又变得影影绰绰别有风姿。经过一大片沙棘树林,许多沙棘树上面还生长着黄灿灿的果实,导游告诉我们这全是野生的沙棘林!介绍了沙棘果实的食用价值,我们看着沙棘千奇百怪的形状,不禁赞叹着沙棘顽强的生命力、赞叹大自然的慷慨赠予。
                     12点告别双桥沟景区,在路边午餐后向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的甲居藏寨进发,约16:30到达。丹巴县的甲居藏寨现在正是梨花盛开的季节,我们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奔此而来。从小金县的四姑娘山景区沿着大渡河一路南下,海拔稍低,气温则上升了不少,路边植被的颜色逐渐丰富了,绿色更多了。来到甲居藏寨,站在观景台上四处眺望,好一派富蕴藏族风格的田园风光啊。只见白红相间的藏家民居掩隐在嫩白的梨花中,五彩经幡在风中舞动,山腰上下不规则的梯田里麦苗青绿,间或还有一两株开着粉红色的桃树,稍远处的河边还有一座土黄色的碉楼鹤立鸡群,“欲与天公试比高”,确实优美!不愧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2005年评为中国最美的乡村之一。小小的藏寨窄窄的乡村公路上人来车往、路边的观景台上“长枪短炮”在追光逐影:因为名声在外、更因为此时此地梨花盛开,故吸引了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这就是甲居藏寨给我的第一印象。
                     既然此行目的之一是来看梨花的,那么就仔细地、好好地欣赏一下吧:单朵地看,花瓣嫩白、花蕊点点粉色,显得那么地娇嫩、那么地冰清玉洁、含蓄内敛;个体看:整棵树每一枝条上都开满了花朵,“玉树琼葩堆雪”, 少有绿叶,衬映着清澈的蓝天;整体看,整个村庄“千树万树梨花开”,栋栋藏家民居被梨花遮掩了,又显得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不过这以粉白为主的色调还是让人觉得这是一种清美、或者说还带着一丝凄美(看欣赏的人儿当时的心情了),想起元代丘处机所歌颂的梨花:“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 ... 浩气清英,仙材卓荦... ... .”,不得不佩服丘处机对梨花独特的评价。
                     今天我们入住甲居藏寨中真正的藏民家,很感新鲜。高低错落的房间围着一小院,房间大小不一,层层叠叠,小的可住两人的,大的可住九人,都有单独的卫生间,可用热水冲淋。床有点像沙发,三面的木板上都雕绘有浓郁色彩精美花纹,连天花板都是如此装饰,富丽堂皇的。晚餐就在院子里,简单的桌凳,队友们亲热地挤挤挨挨围在一起,农家的腊肉、土豆、青菜等等,口味不错。晚饭后天色才慢慢暗下,店家燃起篝火,游客们围火在导游的带领下学跳起藏族的锅庄。没参加跳舞的我们则爬上屋顶的平台,抬头欣赏起星空。当天是农历二月十八,幸好月亮还未升起,只见猎户座和麒麟座相依相伴已上中天,是此时天空的“明星”星座,过不了几小时,它们就该落没于西方了。转过身望去,北斗七星像一个巨大的问号悬在那里,通过星座勺口的那两颗指极星的假想连线,我第一次清楚地看到了北极星,凭我这双深度近视眼,在城市里是不可能看到的北极星,很开心啊。我的旅友们全都是摄影发烧友,面对如此良辰美景,好多摄友放弃学跳锅庄的机会,都爬上屋顶,架起三脚架摆好相机,耐心地在搞星空摄影... ... ;气温不冷不热适宜观赏星空;稍感不足的是这里位于山坳,视野不够广阔,因此所看到的星星并不多,回想起去年9月在理塘与巴塘之间的海子山上看到的灿烂星空,那才是震撼呢,而这里则有点像井底观天。
                     出来时我曾经算过,3月21日是农历二月二十一,月亮约到午夜才升起,上半夜的天空没有月光打扰,星空该是何等美妙!怀着到牛背山顶欣赏星空的期望去休息了。
                    2014.3.19
                     6:30起床,此地的天空还是黑黑的,整理好东西就走出去,漫步在乡村小路上,天空渐渐透明了,薄雾蔼蔼,眼观四周景色,耳闻鸟鸣啾啾,山坳里的农家正在醒来,但太阳还未爬上山梁,沟谷里还是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这对摄影可不是好条件;也有几棵正开着花的桃树,与梨花相比却是那么地热烈,怪不得古人称之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两种花给人以不同的美感,对我来讲都是很有诗情画意的。
                     领队和导游请来了丹巴美女(地方导游),为我们的摄影爱好者作摄影模特,边拍摄边等阳光,一直等到8:30阳光还未照耀在山沟里,无奈我们还得按计划赶路,不得不告别甲居藏寨前往泸定县。
                     全是碎石路面,路很窄,一边是去年芦山地震后碎石累累的山坡或山崖,一边是水流湍急的大渡河,120公里足足走了5个小时,车子摇晃得好像是风浪里飘摇的小船。14:30才到达泸定县的红色景点铁索桥,下车解决午餐、拍照等。
                     去年9月前曾经来此游览过,想不到时隔半年我又站在桥畔重温当年红军的历史,铁索桥依旧,但看望它的人们却已经是物是人非了。铁索桥门外是广场,广场尽头有一座红砂石质地的大型雕塑,纪念红军长征飞夺泸定铁索桥的事迹;广场四周都是商铺,广场上当地居民三五成群地闲聊、打牌等等,正当我们在采购水果时,原本风和日丽的泸定县突然大风起兮尘飞扬,瞬时满天塑料袋等垃圾飞舞,卖水果的人说可能是天气要有变化了吧?
                     赶紧上车,继续前往泸定县的海螺沟景区,1

    6:45到达位远离磨西镇主街的宾馆。磨西镇所在地是一块台地,前尖后宽位于峡谷中,四周与两岸断绝像一孤岛,是远古时期冰川运动的结果,查资料得知其长约10公里,宽约02.~1.2公里、厚约120米,总有一天这块台地也会崩塌于历史的时光内,幸好我们所住的宾馆是在峡谷边上,与磨西镇遥遥相望。海螺沟景区位于磨西镇区域,磨西镇因景区而繁荣。
                     自行解决晚餐后19:30导游组织我们(自愿自费的,188元/人)到海螺沟景区一宾馆去泡温泉,体验“温泉水滑洗凝脂”的舒适。那泸定县城卖水果的猜测说准了,果然是受到冷空气影响,四川全省范围大规模降水,海螺沟景区时早就开始下雨了,到傍晚时雨越下越大,我们泡在温泉里,身体下面是温暖的泉水包裹,头顶上面则是冰凉的雨点霏霏,除了一个相当于3个标准泳池的大水池外,还有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若干小水池,设施和服务一切都很标准化现代化。
                    2014.3.20
                     昨夜至今早此地春雨潇潇,连空气也都是湿漉漉的,宾馆外、村路旁三二株梨树、桃树,白的红的花朵在雨中显得娇艳欲滴。8:30换乘景区大巴来到海螺沟景区门口,因为比磨西镇海拔高许多,这里已经是白茫茫一片,积雪深没脚背,而且雪花还在飘洒,气温比宾馆那里明显地低了许多。我跟着队友步行上山了。一路木栈道上积雪满满,浅浅的游人脚印一会儿就会被雪埋没。稍远处就是浓雾弥漫,能见度极差。周围林木茂密,或是根部紧紧抱住石头顽强地向上生长着,或是斜刺于栈道,游人不得不在大自然面前弯下腰低头前行。山坡上、崖壁上、树干上、枝条上等全都是银装素裹,昨天这里可能是先下雨,在深夜里气温急剧下降,因此树枝上叶片上现在都已经是冰条垂挂、积雪包裹,连轻软的松萝都冻得硬邦邦的,失去了平日里飘逸。漫天飞雪也挡不住我们去看冰川的热情,因为我们都很少看见冰天雪地的场景,如今身临此境很是兴奋。
                     行行停停、上上下下,在景区轿夫的帮助下,我终于走到了冰川前。因为空旷,觉得此时风雪更大更猛了,没有了方向感,幸亏有向导带领。不顾风大雪打、不顾气温低于零度、不顾脚下高低不平,来到那冰川的冰面处,只见那千年的冰川厚厚的,像一堵墙似的耸立在人前,约2米高,垂直面是灰蓝色的,冰里夹杂着砂砾或小石块,迎风面则粘上了正在飞扬的雪花,举目四望,白雾茫茫飞雪密集,冰川上及周围凹凸不平,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块,其中不乏大如房间,都被这场飞雪覆盖了;还看见一座冰川的下面有一溶洞,洞的那一边设有一简易铁梯,人可以穿洞而过,从洞的那一边爬上。据向导说,其实我们所站的地方就是厚厚的冰层,只不过这表层覆盖了冰川从山上带下来的石块,再往前走还可以看见更高大的冰塔,可惜当时气候条件实在太差、风雪交加白茫茫一片,又无路可走,不小心就滑下没脚的冰水里,真是寸步难行!想想还是安全第一,只得放弃继续前行的愿望。据资料介绍如果天气好,除了近距离观察冰川、大冰瀑、冰塔林等,还可以远眺蜀山之王——贡嘎山主峰及其他众多的雪峰,然而这些景色此时的我们是白茫茫一片皆不见;稍有安慰的是,还好我们遇到了下雪,欣赏到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就算是老天给我们的一点补偿吧,也算是给自己留下一个下次再来的借口。
                     15:00回到宾馆,16点又出发去看正在建设中的红石滩国家公园。车子穿过磨西镇,沿着磨榆公路(通往康定县的)前行,路旁是一条干枯的、布满了大大小小石块的河道相依。车子往河道的上游前行海拔缓缓上升,浓雾夹杂着雨滴相伴。渐渐地,河滩里石块上有了红色,在细雨的滋润下,其颜色显得很鲜艳,路旁的山坡上不时有飞石滚落,还有塌方的泥石堆起在路中间,为了安全,我们的车子只好返回了,未能够前往景区内游览,只是在路边一片红石头比较多的地点稍作停留,让大家拍摄一番。留下一片惋惜唉叹声、而对摄影爱好者来说这红石滩无疑又是欠下的一份相思债。
                     回程途中在磨西镇外路边一小饭店晚餐,路边农家的油菜田里黄花金灿灿的,还有白色的梨花、红色的桃花相衬,如此好一派田园风光,我的摄友们怎能放弃创作好作品?于是饭都顾不上吃,就纷纷去路边一阵狂拍了。
                    2014.3.21
                     早9点车行月30分钟来到泸定县的冷碛镇,在这里换乘当地人经营的越野车上牛背山(自费300元/人)。
                     从大渡河河谷的冷碛镇到海拔3600米的牛背山山顶虽然才44公里,可是道路绝对是“难于上青天”!又加上四川地区最近几天大面积降温降雨水,山道上初始是湿漉漉地泥泞不堪,海拔稍高一些后,只见又是皑皑白雪一片。道路结了薄薄的冰,车子开过只见两道车辙蜿蜒;有一段路面可能是因为山体含有丰富的氧化铁,土壤都呈现红色,被车轮碾过而融化的雪水竟显示出血红色,简直就是一条“血路”,看上去真是触目惊心的,但衬映着路旁银雕玉砌的树木、枝条、等植被,又是别有一番景象!整整开了3个半小时才到达山顶的客栈,此时已经是下午14点多了。
                     这山顶客栈就是一排排木板搭就的板棚,分割成一间间房间,白天没有电,房间里黑咕隆咚,有床有厚厚的被子,很简陋,但比珠峰大本营要稍好一些,至少晚上还能提供3小时的电,供人们电热毯取暖和给相机手机等充电。店家还提供热饭热菜(可以点菜的),小小的厨房屋里挤满了各地来此准备看云海的游客和摄友,烧木柴的火炉上硕大的水壶不停地提供着开水;没有无线网络没有电视,中国移动的信号也接受不到。因为天气不好,刚上山顶时,整个山顶浓雾弥漫能见度只有几百米,山顶下还能隐隐约约看见一些云海,我的队友们兴致还是很高,在门外笑着、跳跃着拗造型摄影;当然人人心里还抱着一丝希望:希望晚些时候能够云开雾散、能够看到壮观的云海、能够看到日落的辉煌、能够远眺高山的丰姿,不辜负我们千里迢迢来这里的一片诚意... ... 。19点以后,虽然此地的天空还未暗下,但白雾更浓了,能见度只有几十米,温度下降到负10度(自我估计的),彻底没希望了,队友们又涌进厨房,在音响的伴奏下自娱自乐的狂欢,23点随着老板关了发电机,整个客栈才渐渐地安静下来。
                    2014.3.22
                     早上6点起来,此地还是漆黑一片呢。外面还是浓雾弥漫、天空还是阴沉沉的,大家明白到牛背山看日落日出、看云海的计划落空了,不由地责怪可能是自己人品不好,故老天一点面子也不给我们。
                     无奈只得下山了。经过一夜的冰冻,山路的摩擦系数更是减小,车子往下开得小心翼翼。虽说四周还是白茫茫一片,然而近景还是那么地吸引人,

    减轻了心中的不安。来到半山腰一平坦处,这里也有一家客栈,可以休息以及远眺近观附近的好风光。此时老天爷好像动了恻隐之心,为我们稍稍拉开了观看云海的神秘之门,只见山坳里云海浩荡、气象万千,远处的山峰犹如海中的岛屿在水波中沉浮。因为天还是阴沉沉的,没有阳光和蓝天,所以这片云海像是水墨画成的,就是灰白两色,不过是浓淡有别而已;云海与天际线相连着,显得无限地广阔;这“海面”时而平静、时而波涛翻滚;右前方的一座山峰在云海中“小荷才露尖尖角”,它的旁边却忽而卷起了云层,似袅袅轻烟、又如白色的火焰,顺着“尖尖角”不停地变化着,直至大片的云朵淹没了那座山峰。我们好开心!虽然在牛背山顶上没有看到云海和日出日落,却在这山腰里得偿所愿了。
                     怀着兴奋和感恩之心,回到冷碛镇,解决了午餐后一路往成都赶去,当然沿路还是有风景可看:大渡河河谷的壮观、二郎山隧道的悠长、二郎山两边植被情况的截然不同... ... ,都留在自己的记忆和卡片机里了。19:30回到成都市区,队友们互赠祝愿、可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历时8天7夜的《四川雪山观景深度游》就此曲终人散!
                    
                    
                    
                    
                    

    谢谢阅读,希望对您的游程会有一些帮助。不好意思,照片我发不上来
                    

    不好意思,我的照片不会发上来啊!
                    

    海之影大师:我的照片怎么发不上啊?
                    

    举报

    本篇游记共含0个文字,0张图片。帮助了0名游客

    游记目录

    • 01 / 默认目录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微信扫描二维码👆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2025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