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山,盘踞在安徽省绩溪县东20里,山不高,主峰龙峰海拔仅1048米,这座不论是高度、山势都不显特别的山,之所以吸引我去攀登,其主要原因是听闻它的山脊空旷、狭窄并且因为其花岗岩岩表风化使山路十分难行。
或许是出于同样的缘由,4月4日夜里,我们一行23人往龙须山进发了,在经历了高速公路长达1个半小时的拥堵后,在凌晨时分赶到了位于山脚下的营地。
4月5日8时,我们整理行装、检查装备、拍完集体照后,大家迈开了攀登龙须山的脚步
龙须山脚也有着大片的油菜花田,大家行行摄摄,轻松惬意。
山坳很美
山路平缓
不过,好景不长,山里一下子变得有些陡峭了,让轻步快行的队伍有些不适应了
好在山间的竹笋、映山红、松果甚至露水都让我感到身心愉悦
阳光刺破了山脊,不知是我们攀登的太快还是太阳起的太早
羊肠小道隐没在密林中,走过时耳边沙沙作响
小憩片刻,我们将登上山脊,去见识传说中的那份险峻
越近山顶路越发不好走了
太阳也在努力挤进密密的树丛、跃上高高的山脊
经过1个小时的山路,我们登上了、看到了传说中山脊,精力过剩的还不忘捣蛋、嬉戏
稍事休整、拍摄,满足一下新奇感
山顶植被稀少,可供落脚的地方也就不足肩宽,岩石表面的沙砾让脚下不时有打滑的感觉
好在周遭的风景不错,让我们忘却了脚下的恐惧
一路守望相助,我们在艳阳下穿行
经过了第一个需要绳索辅助的地方。
不过看得出来,有些队员并不擅长使用绳索,眼、手、脚不太协调——眼睛没有直视前方的山坡不利于观察落脚点、两脚没有打开到与肩同宽以抵消绳索的动态滑动和体态控制、身体过于前倾从而没有形成对崖壁的垂直作用力以及利用体重增加摩擦力。
从山脊下视,10米—20米范围几乎没有拦阻,一旦失足可谓前途凶险,刺激!
偶尔一段林间穿越,虽然还是在攀登,但多少缓解了山脊行进的紧张气氛和疲劳
队员突然消失在了巨石中?!
手套、手杖对于龙须山之行是非常需要的
又一处光滑的斜坡,好在坡度不大
紧接着的是一段烟囱——位于岩缝里的通道,借助树根和藤蔓能稍微轻松些哦
给沙砾路面来个特写——薄薄的一层砂砾配合山势让人下盘很是不稳
终于可以午餐、休息一会儿了
下山的路很不轻松,松滑的山径让队伍不时被挤压在路上
这里的崖壁还不得不借助绳索
这处崖壁如果采用这种姿势是过不去的,必须克服恐惧,贴合崖壁,而在崖壁的前方——注意画面左端中间位子的黑点,那是石壁上一个石坑——天然的支点。所以,在户外运动中必须冷静和善于观察,过分的惧怕只会让你失去冷静的头脑和准确的判断力,造成动作时常和失误。
继续继续继续,加油!
再看看这些死死抱着树枝不放的手——这么多人同时攀附在同一根树枝上,其中的危险隐患可想而知啊。
我们在行进中不是不可以借用树枝、甚至于一根茅草帮助我们,但必须要记住,那仅仅是辅助而且必须正确掌握使用这些天然条件的要领,就是仅仅用来提供回复平衡、制动的辅助,用力是果断而又短促的。
终于走上了坦途
一夜休整,我们穿过板凳桥,去家朋赏花海梯田,放松一下身心
最后我想说:不要轻视了自己的潜能,只要你背上装备走出了第一步,那么之后的所有困难都会在你身后的!不要轻视了户外的凶险,只有当你正确掌握了技能,那么户外运动才能真正为你带来身心的愉悦!
2015新一年,回首过往心飞扬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龙须山的景色很棒。
引用 佳佳SH发表于 2019-02-06 16:21:32 的回复
龙须山的景色很棒。
它的山道也很有特色
这个山顶的景色非常的美。
引用 貂禅发表于 2019-03-01 14:13:18 的回复
这个山顶的景色非常的美。
山顶总能让人豁然,上升的疲惫、内心的虚无都能在山顶随风飘散
令人心旷神怡
引用 海苔q发表于 2020-01-07 09:57:19 的回复
令人心旷神怡
这是好的线路共有的特点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