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一、缘起
                    说到华山,很多人会十分自然地联想到那林立的寺庙、缭绕的香烟,以及古朴而庄重的晨钟暮鼓之声。不错,这就是华山。虽然亦有着无限风光和各种名胜,然而真正使得这座山蜚声海内的原因,恐怕还在于这里正是佛教中地藏王菩萨修行布道的场所。
                    小弟初识华山在两年以前,在家中亲戚的建议和组织之下来九华参加佛教活动。当看到那云遮雾绕的山峰,听到那淙淙不断的溪水之声后,小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因为这里的一草一木竟都能与传说中的仙山对得上号。当然这些还只是外在的,华山真正内在的灵性有缘人自能体会,小弟在此就不便也不必多说了。不过由于那次时间安排较紧,而同行之人多已上了年纪,小弟最终只是在九华前山简单地转了一下,而无缘一睹当年地藏菩萨修行所在地——后山的风采,这不免留下了些遗憾。
                    时光飞逝,当年的一个人如今已成了一双,但去九华后山一游一直是小弟内心深处的一个愿望。不过由于缺乏资料,小弟的九华后山游一直未能成行。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弟在翻看网页时得知游侠客准备在清明期间组织九华后山的徒步穿越活动,于是便果断注册了ID,报名参加了活动,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吧,虽然无从证实,但是谁又能证明它不是呢?
                    如今,三天的活动已经结束,可是这三天来我们所经历的故事还是会不断浮现在小弟眼前,于是便有了这篇游记。在此之前,我们的领队丁丁已经发表了本次活动的作业帖,其文字功力小弟是自愧不如。不过好在此篇游记并非要成为什么传世名作,仅以留存美好记忆为目的,因此只要大家看后能够明白也就算达到目标了,当然如果本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激发更多同游的创作热情,那小弟会更为荣幸。小弟的摄影技术一般,游记中部分图片需要用到其它小伙伴的杰作,此处一并感谢,不过若有侵权还请万勿见怪,谁让我们领队说偷逃抢是户外三大乐趣之一呢?小弟猜测这偷并非指偷鸡蛋,而是指偷拍吧。另外,小弟记性较差,若有记录不足或不实之处,还请小伙伴们多多补充更正,小弟再次表示感谢。
                    
                    二、行程
                    第一天上海——屯溪老街——谭家桥
                    从时间上来说,第一天大家主要干的就一件事:赶路。虽然根据行程计划,我们应该在下午一点左右抵达屯溪老街,不过显然这一时间估计并未将清明节假日因素考虑在内,最后我们到达老街时已是下午4点左右了。当然这一结果的出现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是交通因素,比如小弟乘坐的第二班地铁已然是人山人海,而此时地铁方面的发车间隔却与平时低峰时段的运营安排一致,这直接导致了地铁运营时间的延长,个别小伙伴估计是因为这个原因没能按照预定时间到达集合地,因此出发的时间顺延,导致了后续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其次是对于路上的情况估计不足,比如我们所停靠的服务区存在人群拥堵的现象,排队上厕所花费了不少时间,而可悲的是由于要赶时间出发,很多女同胞并未能如愿排到队首;还有就是交通意外,偏偏出发那天还发生最难处理的货车翻车事故,货物在高速上洒了一地,只能对高速的一段采取封闭清理,导致了大量车辆的滞留,而中国司机们的技术流路线也为交通拥堵添砖加瓦,当然这对于我们出行来说就是雪上加霜了。
                    不过虽然遇到了堵车,大家的情绪却没有受到很大的打击,这应该归功于我们的领队丁丁、经纬和小宝,首先是在出发时他们已经为大家打好了预防针,提到了路上可能发生堵车的情况;其次在发生堵车之后,他们适时地组织大家进行自我介绍和所谓的“惩罚”活动,有效减缓了大家焦躁情绪的产生。不过现在看来,堵车也不完全是件坏事,至少来说我们彼此间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认识和交流,而整个团队的默契也是从那个时刻开始建立起来的。第二么,既然我们是去华山这样的佛教名山祈福,又岂有一帆风顺之理呢?堵车和后来的徒步包括逃票失败应该看成是对我们的磨炼,这不跟当年三藏法师西行取经一个道理吗,是吧?
                    车上的自我介绍部分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在以前的旅行过程中,小弟也经历过自我介绍的环节,不过大多都是一句话的事情,开始或许还有人会多说两句,到后来就变成了“我是来自XX的XXX”的模式了,到最后就连“我是来自XX的”也给省了。不过在这里,想要这样蒙混过关可就没这么容易了,领队制定的四个步骤的介绍不仅使别人清楚了你姓甚名谁何方人氏,也大致了解了你的经历和旅行取向。我们中一位小伙伴的名言“旅行去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一起”给小弟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当然可能人家说出此言的时候是有所特指的,不过在小弟看来,只有大家志同道合,旅程才会充满期待。
                    抵达屯溪老街已是下午四点了,因为还要赶到谭家桥住宿,领队们商量后决定在此仅停留一小时。其实一个小时的时间是比较尴尬的,如果粗粗地浏览一下老街,那会有许多空余,可如果要细细地逛,估计就不够了,因此选择主题很重要,比如小弟,在这里的主要活动就是“吃”。说起来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路上堵了那么久,肚内空虚亟待补充,而更重要的还在于,小弟在车上意外收获了一个新的名字——吃货,因此怎么着也得名副其实一下吧。
                    老街上还算热闹,沿街两边多是卖一些当地特产的商店,或者更应景一点应该叫铺子。这其中又以卖烧饼和茶叶的为多,不过干粮和茶叶显然不是小弟所期望的,黄山毛豆腐才是小弟的第一目标。从街口走了很长一段路,终于出现了一个卖毛豆腐的摊位,摊主前方放着一个木盒子,盒子上面的确都长满了毛,看来这毛豆腐并非浪得虚名。付了钱之后,老板从铁板上装出一碗成品豆腐来,豆腐上有些许剁椒,似乎也是当地特产。这豆腐入口即化,其口感介于豆腐和腐乳之间,配上剁椒之后十分美味,不过一盒豆腐的量实在不能算多,等到小弟意识到应该拍张照留念一下的时候豆腐早就被吃完了,因此就只能有真相没有图了。之后小弟还在老街的小弄堂里吃到了一肩挑馄饨,就是小馄饨,比较一般,不是太推荐;还有一样东西小弟叫不出名字,像饼,不过是用糯米做的,里面包裹了咸菜和笋,味道还不错,只不过要从入口走很远的路才能遇上卖这个的摊子,而且似乎仅此一家。如果有谁去屯溪老街想尝一下这个“饼”,估计得好好花功夫找找了。
                    盗几张图吧,感谢丁丁故凉、玩具狐狸、王悟空等小伙伴的无私奉献,其实也不是小弟不想自己拍,无奈当时“吃货”的本性暴露了,没顾上。不过话说回来,虽然照片创作者不是小弟,不过大家的经历确是相同的,希望看到这些照片之后,去过的人能够重拾当年的美好回忆,没去过的人能够对此行有那么一丝憧憬,那这些小伙伴的奉献大概也就算值了吧。
                    

                    
                    五点,大家集合准时发车前往谭家桥下榻。我们住宿的地方是东黄山青年旅社,据称这是整个华东地区最大的青旅。当然,这个大主要应该是指占地面积,论房间的话还是不要抱太大指望了,毕竟人家的本质还是青旅嘛。
                    这家青旅的前身估计是一间学校,住房外的走廊上可以看到有几个柜子中摆放着如化学试管、物理教具之类的东西。房屋的后方是一个大园子,首先是一个草坪,可供游人烧烤、露营,草坪之后还有一个拓展基地,里面环境非常不错,还有一列退役的蒸汽机车。青旅的大堂内则呈现出非常浓郁的人文情调:墙上挂满了老照片,青旅的员工在吧台后为游客们调着酒,如果你兴致高,还可以到舞台上谈着吉他高歌一曲,释放你年轻的活力。
                    经过一天的奔袭,小弟在饭后不久就洗洗睡了,此处继续盗图N张,以描绘住宿地的氛围。至于小弟么,一夜无话,不过有没有打呼噜磨牙什么的,就只有同住的几位同仁知道了。如果真的有的话,实在对不起啊。
                    

                    
                    
                    第二天谭家桥——九华后山——天台正顶
                    第二天五点多,大家便陆续起床了。按照领队的安排,当天大家要在七点出发前往九华后山,算上洗漱吃饭什么的,时间是比较紧张的。当然绝大多数人早起的原因并非这么简单,而是想把第一天没能在青旅园子里拍下的照片给补回来。于是在清晨略显雾蒙蒙的山中,一群自称游侠的人分散到了青旅的后花园,寻找着他们心中的美景。小弟此处暂贴几张胡乱拍摄之作,当然认真拍估计也不会比这个水平高到哪里去,对此段有兴趣的读者可仔细研读我们领队丁丁写的《绝战华山颠!逃的不是票!是刺激!》一文及其后跟贴,相信能对东黄青旅的后花园能有一个比较详尽的了解。
                    

                    
                    
                    拍完照片之后,我们便来到青旅对门的餐厅吃早餐。对于自助餐而言,10元一位的价格应该是小弟迄今见到最低的了,虽然这只是早餐。取餐的地方有荤食提供,不过由于当天要上九华的缘故,所以小弟只能忍痛割爱了,好在这里的面、饼、粥等都还算可口,饮料方面有豆浆和白糖,这些对于足够我们吃饱喝足了,毕竟一会要爬山,不吃饱哪来的力气呢。
                    早餐过后,我们便集体登车奔赴本次行程的主要目的地——九华后山,这一路还算顺利,除了在最后快到终点的时候稍微绕了点路。车上,领队们对于本次旅程的精髓——逃票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并且提供了一些遭人查票时的处理预案,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四个字:装傻充愣。虽然事后证明我们精心准备的逃票伎俩在本次行程中完全没有奏效,不过对于其它景点的“逃票”活动或许有所帮助,因此在此还是略提一二,以供大家参考、改良。第一个方法是装傻说票在领队处,假装打电话给领队让其来赎人,当然能不能逃过就看对方耐性如何了;第二个方法就是换上休闲装假装票掉了,然后跟人家分析说后山上应该穿冲锋衣,休闲装不能爬山云云,当然成不成功就要看人家会不会相信你了;第三个方法是我们领队小宝一度想施展的,就是学几句当地土话蒙混过关,不过虽然我们听上去已经与当地方言十分接近,当地的老乡还是能一下听出话中的区别,所以具体能不能过关就看你语言天赋如何了;退而求其次的话可以用学生证之类的证件补个半票,当然前提是你得有,如果没有的话,就看你能不能让别人相信你有啦。当然,小弟在此处决不是唆使大家逃票,只不过据说逃票乃户外三大乐趣之一,况且咱们“逃的不是票,是刺激”嘛。
                    车到朱备镇后大家换乘当地的小面包上山,到达向导老王的家。在此大家可以得到淡水的补充,如果有兴趣的话,也可以买一些他家自产的茶叶和葛根粉之类的。顺带一提的是老王家有竹竿出售,如果对于自己的脚力信心不足且没有携带登山杖(很大可能性是出于害怕被抓而故意不带)的同志建议还是花上两块钱买上一根,小弟曾在峨眉山用过这种竹竿杖,效果还比较不错,而且上山后直接扔掉即可摆脱登山者的形象,性价比还是可以的,当然如果不买的话山上也可以就地取材当拐杖,只不过握着不如竹竿舒服,强度也不如竹竿大罢了。至于老王家的风景么,唯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其院子里的一个水池,此处感谢王悟空师兄提供的照片。

                    
                    一番休整之后,大家集合出发,不多久眼前就出现了一条上山的小路。小弟很是兴奋,以为顺路而上便能直达九华之巅,然而走了十多分钟之后,眼前再次出现了平整的水泥马路,看来此路只不过是方便村民上下的捷径而已。当然在看到公路之前,此路的作用已略显端倪了,因为路的两侧都生长着整齐的茶树,而清明又正值采茶期,不少茶农还在树旁忙活着采摘新鲜茶叶。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老王他们家的人并没有亲自带我们上山,估计种茶才是他们家的主业吧。
                    

                    
                    说到茶叶,华山的茶或许没什么太大的名气,不过小弟觉得若以茶香而论,九华佛茶也不见得就输给龙井、毛峰、碧螺春等传统名茶。事实上华山一年两百多天的雨雾天气是非常有利于茶树生长的,之所以其名气不够大,或许一方面是这里离黄山过近而毛峰已十分出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此处还顶着一个佛教名山的大招牌,因此茶叶就直接变成华山的副产品了。
                    言归正传,接着说上山的事情。真正的进山入口在公路旁的一潭泉水之后。在这之前,偷懒的小伙伴们或许还能将自己的背包交由向导的摩托车托运,可是从这里开始,就真的只能自力更生了。当然所谓自立更生也不是绝对的,在我们队伍中体能好的帮助体能稍弱的也是常有的事,比如我们的领队小宝,就一度背着三个包上山,不知道另外两只包的主人MM当时有没有感动的热泪盈眶呢?毕竟人家自称才120斤并且妻妾为零啊。

                    以小弟来看,九华后山的路并不难走,大多数人要完成这段徒步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过有一些上山徒步经验还是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当然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第一是要平均分配体能,尽量不要走走停停,避免初期用力过猛,中后期走两步就歇,这样反而会拖慢行进速度;第二是善于利用工具,比如登山杖及其替代品,用上手总比光用两条腿强,尤其是感到双脚无力的时候,路边的一根树枝就可以帮上大忙,当然这不是必需的,因人而异;第三个就是要合理分配饮水,避免大口牛饮,当然如果不嫌重的话你也可以多带一些水上山,不过如果分配合理的话,大半瓶矿泉水已足够支持你上到景区了;最后么,尽量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两腿的负担上,可以看看周围的风景,拍拍照,和周围的人说说话,或者听听音乐什么的,把注意力分散掉,这样总比一味想着又累又饿又渴要舒服些,当然如果有人就是想体验这种感觉只需直接忽略此条即可。
                    不得不佩服当地人的勤劳,在上山途中我们还是见到了一些茶农和茶园,在这没有通公路的山上进行劳作,或许这里出产的茶叶质量更好吧。有时我们也会遇到惊喜,比如趴在茶树附近的石头上“侦查敌情”的狗儿,不过当我们从附近走过时,这里的狗却不像其它地方的狗那样嚣张而不停地吠,难道它们也沾染了佛性而知道我们并非恶人?或许吧,毕竟地藏菩萨的坐骑也是一条狗呢。
                    

                    
                    
                    向导在上山途中也为我们介绍了许多山里的情况,当然主要是哪里有个景物,哪里有什么作物之类的,包括长在某块岩石上的石耳他都了然于胸。看来他带团走这条路线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终于,我们的眼前又出现了一条相对平整的小泥路,而向导也在此处向我们作别,看来我们马上就要进入景区了。领队再三关照我们去除一切与游侠客有关的物件,同时各自散开,以免被抓补票,看来游侠客在华山的名气真的不小。不过有时有些事情并不是由你的美好愿望决定的,相反,越害怕出现的事情其出现的可能性越高,最后我们还是被人家成功地守株待兔,这也成就了我们此次上华山最特别的一段回忆。
                    在诉说逃票失败的经历之前,为了平复一下至今想来还略感沉痛的心情,还是先上一些被查票之前拍的风景吧。
                    

                    
                    好了,来说一下大家最感兴趣的逃票吧,虽然失败了,不过其中却别有乐趣。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我们的失败可以为后来人提供前车之鉴,如有人能由此想到破敌之策,那我们的牺牲也算有价值了。
                    其实在刚入景区的很长一段路上,是不会有人查票的。事后小弟猜测可能有如下几点原因:第一,后山岔路较多,如果直接进行拦截则必须布置大量人力,而前山此时由于正值节假日,游客众多,需要景区管理人员维持秩序,所以景区管理人员根本不可能深入后山;第二,景区管理人员多住于九华前山,如九华街,如果深入后山则势必导致下山时间延长,这显然不是这些查票者所希望的事情,因此拦截地必离前山不远。事实上最终我们被拦截的位置也就在离天台正顶不到一公里处。
                    在我们到达查票点前,查票点的后方已聚集了从杭州苏州出发的两拨同路人。大批人员的集中显然更不利于讲求灵活机动的逃票行动。最后的结果和其中某些精彩的过程相信大家已经从《决战九华之颠... ... 》一文及其后的跟贴中有所领略,可惜小弟当时身处前方,这些故事大多没有亲眼目睹,不过却也乐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与大家分享,顺便对原文的逃票场景进行一下补充。
                    其实在最终惨败之前,我们还是进行过一番尝试的,首先是小弟向领队们建议另辟蹊径,在经过一番地形观察之后小弟发现了一条也许可行的路线,于是就带着爱侣前去一试,无奈被管理者发现,不过他们决不会拦着你不让你走,因为所谓的蹊径根本就没路,需要从一堆荆棘灌木中斜穿过去,而管理员是不可能因为个别人走此路就追上去的。事实上,在小弟之前我们另一位领队小宝刚从此路上去,而当小弟两人试图穿越荆棘的时候,两位管理员迅速向后回撤,其实更准确点说应该是去堵截我们,不料却与从树林中一路而下的小宝撞了个正着,于是我们的小宝领队便十分无辜地躺了枪。在此先对小宝领队表示一下歉意,虽然似乎已于事无补了。
                    一计不成,只能又生一计,第二个方法是向从对面过来的人收购门票,不过毕竟僧多粥少,而且人家一见我们那么多人在此等候,已然被吓得不轻,也不愿轻易将手中的票拱手让人。随着天色转晚,从前山过来的人越来越少,最终这一计划也只能以失败告终。
                    等到约5点的时候,我们终于迎来了一次机会。当时小弟一行约七八个人的小部队在最前方,忽听闻有人大喊“保安来啦”,于是大家下意识撒腿回跑。小弟当时撒了个心眼,往山上跑去,躲藏于矮灌木之后,本来等那两个管理员向后碾去的时候小弟便可迂回到他们后面一路扬长而去,无奈由于事先没有通气,小弟的家人由于找不到在下又折回来找我,最终与两个管理员相遇在离小弟不远处。无奈,还是乖乖现身吧,又何苦为了一些门票钱让家人担心呢?两个管理员倒是十分直接,跟我们说他们之所以会在这里等是有人通风报信的,同时跟我们说可以便宜点让我们过去,对大家都有好处。至于价格么,当然要只有通过谈判来解决咯。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终于将过路费从90一人谈到70一人,然后在领队经纬的略施小计之下,最终分摊到大家头上为50一人,此次逃票上山也就以这样的结局而告终。
                    现在想来,对方能够将我们全部拿下的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尽占天时、地利、人和,因此能做到以逸待劳。不过说实话,真要逃票成功也完全可行。比如,在刚入景区之时便可向从前山到后山来坐索道的游客收购景区门票,至于理由可以说掉了想留作纪念什么的。只要有了票,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当然如果实在收不到票,那么出点钱过路也是明智的,毕竟太阳下山之后山中会又湿又凉,如果感冒了那无疑会影响到后面的游玩兴致的。
                    过了查票点步行十多分钟便可到达天台正顶。好在领队们早已作了安排才使我们的晚饭没因为迟到而作废。别人告诉小弟,寺庙中吃饭切忌浪费,而且最好添饭两次,三碗饭分别代表福禄寿,添饭就是增福增寿之意,当然添一口作一碗亦可。至于菜,还是少量多次的好,以免食不对味造成浪费。饭后,小弟等人顺便到天台正顶的寺庙主殿询问了第二天早课的时间,并且到禅院下方的地藏古洞上了香烛,虽然太阳已下山不应是烧香点蜡的时候,不过小弟依然希望借此感谢地藏菩萨保佑,保佑大家得以顺利上山。要知道,在我们到达禅院不久后山中就下起了大雨,如果这与稍微早来十几分钟,那么我们大家估计就全都得做落汤鸡了。
                    最后在睡前,建议大家泡个热水脚,对于解乏极有帮助,不过领队经纬补充建议在泡脚之前先将腿部肌肉和脚部肌肉进行揉捏,以避免某些副作用。山顶禅院的条件比较简陋,在室内也能听到外面呼啸的山风和淅沥的雨点,不过相信大家都会早早地躺到床上,毕竟累了嘛。只是不知道有几个人会像小弟这般,一边听着身旁人的呼噜声,一边回想着白天发生的事情而发笑,至于笑什么,呵呵,自由知音知晓。
                    
                    第三天天台正顶——九华前山——上海
                    第三天一早3点半,我们中不少人就起了床,因为寺中师傅告诉我们4点半可去大殿听早课。说起来小弟第一次听早课也是在华山,只不过是在九华街上大悲楼中,他们的早课时间是凌晨2点半,小弟还能清楚地记得当时小弟在华山的三天中都下着大雨,但是2点多我们出去听早课的时候雨就变小了,在早课期间雨几乎就停了,等到4点多听完早课返回旅店之后雨又开始变大,一连几天如此,实在十分神奇。同时,虽然我们大多数人无法听懂早课中师傅们诵经的具体内容,不过小弟却真的能感受到其中那令人荡涤人们心灵的力量,因此既然来到了华山,小弟就不能错过这听早课的机会。
                    寺中早课真正开始的时间是5点,或许师傅们也怕我们睡过了头,因此刻意让我们四点半到。在听课之前,建议大家先依次拜一下殿中供奉的佛像,然后去大殿角落中拿上拜垫置于大殿左侧师傅的拜垫后面,一会儿可是要在这垫子上行礼的。至于怎么行礼,这个比较容易,看着师傅们怎么做依样画葫芦就可以啦,当然,最重要的是对佛门怀有敬意,在此情况之下即使礼行错了,应该也不算什么大问题吧,所谓心诚则灵,应该就是指这个意思了。
                    早课在约6点半的样子结束,此时我们中那些贪睡的同志们也都起床吃早餐了,毕竟这是清明假期的最后一天,在回程途中遇上堵车是免不了的,所以领队要求大家务必在12点前到达景区门口集合上车,这当然意味着如果不想错过前山的风光,只能早起早动身了。
                    九华前山是华山佛教文化的集中地,在这里不但寺庙林里,而且还留下了地藏菩萨当年修炼时的诸多痕迹

    ,比较有名的是肉身宝殿中的菩萨肉身,古拜经台的菩萨脚印等,与之辉映的是华山的自然风光,云遮雾绕,水气翻腾,确有神化传说中的仙境之感;如果天气好的话也许还能看到一些神奇的景象,至于有多神奇,还是由各位自己体会吧。
                    这里说一下下山时间吧。首先徒步的终点是九华街景交站,从前山下山据说只有一条盘山公路,因此乘坐景交成为不二之选,不过景交在路上需要行使20分钟的样子,加上买票等车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其次是在上车之前得先解决午饭问题,我们这一团的人大多选择在九华街点菜拼餐,这样最少也需要半个小时,所以在11点之前赶到九华街是比较合适的。这样来算的话,实际留给我们的时间也就四个小时左右,这期间还要去掉一些烧香拜佛的时间,所以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紧张的。对于体能比较一般的朋友而言,充分利用景区内的交通工具才是明智之举,例如索道、滑轿等(也包括搭人家的顺风车,我们里面就有牛人这么干的),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以游玩更多的景点,同时也可减小身体的负荷,毕竟全程徒步可能会造成肌体的劳损,我们中就不乏有人在下山之后连腿都很难弯曲的。
                    说到九华前山的景致,小弟觉得其宗教文化较自然风光更值得一看,其中最令人称奇的要数肉身菩萨。所谓肉身菩萨就是指在出家人圆寂之后将其骸骨移入缸中,举行仪式之后封缸,这一过程叫做坐缸。期满后举行开缸仪式,若肉身不腐则表明该僧已修成正果,其骸骨即为肉身菩萨,僧人们会将其上金,然后与众菩萨一起供奉于大殿之中。华山一年中有200多天是雨天,就算不下雨山中的湿气也很大,这种环境理应非常不利于防腐,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华山中先后修成了十数座肉身菩萨,真的十分难得。如今,地藏菩萨的肉身已经被封存于佛塔之中,世人难得一见,但是其他的肉身菩萨,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在我们下山路上有肉身菩萨的庙宇有肉身殿(地藏菩萨肉身)、旃檀林(明净和尚肉身)、通慧禅林(仁义师太肉身),这三尊肉身均位于九华街附近,因此还是尽早赶到九华街较好。
                    九华前山比较出名的景点还包括百岁宫、古拜经台等。百岁宫由于此次时间原因未能前往,其中亦有肉身供奉,而古拜经台虽然没有肉身菩萨供奉,却有地藏菩萨当年修行时留下的脚印一对,况且这里是从天台正顶下来的必经之地,因此正好可以好好看看。不过时间方面还是要把握好,不然恐怕就很难有时间看肉身菩萨了。
                    当然赶路归赶路,沿途观赏下自然风光也是必要的,毕竟相机带着也占地方,如果不拍两张就太浪费了。不过小弟的习惯是入寺不照,而且还谈不上有照相技术,所以就只能请各位多多包涵了,以下照片仅供大家粗略体会九华前山的风貌。
                    

                    
                    和计划的一样,我们到达九华街在11点左右,然后吃饭、下山,约12点到达景区大门,之后便踏上了回家的旅程。由于安排合理,此次九华之旅留下的遗憾不大,当然如果想玩遍整个华山,还得来日方长。回去的时候我们依然遇到了车祸,而且是三起,不过每每当我们以为会如来时般大堵一场时,却总能逢凶化吉,或许是受了地藏菩萨的庇佑吧。车到上海,大家依依惜别,领队们发表了很多感言,小宝激动地说他为我们奉献了很多“第一次”,不过一句“我们不要”却一下子把现场的气氛由悲剧转成了喜剧。其实又何必要悲伤呢?我们逃得不是票,是刺激;饱览的不是美景,是人情。既然大家能够一聚,就表示命中有此缘分。所以就算分离,后会也指日可期。虽然大家都不曾说起,不过无疑,我们已结下了最深厚的友谊。
                    
                    三、后记
                    从华山回来已经近3个星期了,这篇游记也就拖了三个星期,说到写的效率真可谓是很低的了。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有小弟比较忙又比较懒之外,更重要的在于我们的领队丁丁的写作效率实在太高,并且文辞还十分出色,这一度让小弟怀疑是否有写这篇游记的必要,不过后来想想还是决定下笔。既然车上领队们都点了我的将,总不能搭架子吧,呵呵。
                    如今虽然已过了3个星期,不过华山的三天时光还是历历在目。同时小弟觉得每个人对于旅程都有自己的感受,因此此篇游记就非常不幸地成为了小弟表达感受的牺牲品。小弟自知文辞不佳,所以只期望各位在看了本文之后不要对华山有所失望而放弃前往就好,当然如果有人会因此而萌生想去的冲动,小弟会感到万分荣幸,说实话,那里真的值得一去。
                    记得劳动节期间游侠客还会组织一批人前往华山,估计到时的情况会与我们相同,因此本文在这个时候完工也算是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希望本文对即将成行的各位朋友有用,哪怕只能帮到那么1%,那也就不枉小弟一番辛苦了,只能说敲键盘真的不是小弟的强项。
                    
                    

    举报

    本篇游记共含0个文字,0张图片。帮助了0名游客

    游记目录

    • 01 / 默认目录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微信扫描二维码👆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2025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