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尔代夫,最令人着迷的还是那里的水。海水有三种颜色,浅蓝,灰蓝和黛蓝。浅蓝色是礁湖区,下面是白色沙砾或珊瑚残骸的沙滩,灰蓝颜色的是水下布满了延绵的珊瑚丛,黛蓝处才是深不可测的深水区。其实水是同样的水,因为太清澈了,从表面看,呈现出了不同的颜色。
那的小鱼似乎特别怕孤单,成群结队的小鱼群在海里呼啦啦不时变换着队形。
面对这么浩大、这么洁净的游泳“池”,如果不下去畅游一番实在没有道理,也对不起这次万水千山的跨越。
马尔代夫的白天有点让人受不了,阳光透过纤尘不染的空间曝晒在洁白的沙滩上,刺得人睁不开眼。于是游客们只好躲进房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中午涨潮的时候,才陆续有人下海游泳,多数是喜欢接受紫外线的老外,我的骨肉同胞往往要等到下午三四点才开始蠢蠢欲动。
每个房间都放着两个救生衣,每一个房间出门就是天然游泳池。
下水时的防护措施可忽视不得。浑身擦好50的防晒霜,穿上防晒衣,(这是去之前有个朋友正好从马尔代夫回来,关照我必须怎么怎么滴,否则阳光会穿透海水,将皮肤晒伤,于是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再在外面穿上救生衣,戴上潜水面罩,全副武装下水,使那些特地将皮肤晒黑、誓要将非洲人民比下去的洋人一脸狐疑,分明是把我们当成了怪物。
小岛四周很大一片礁湖,几乎没有坡度,哪怕已经离沙滩很远了,站在有石块的地方海水也许只有到膝盖,没有石块最多也不会到胸前,并不像我曾见识过的大海,一般由浅逐渐到深,只是坡度缓还是急的问题。起先我很奇怪这种现象,后来有游客告诉我:礁湖区曾经露在海面,是小岛的一部分,是这些年来的下沉才导致小岛面积越来越小,礁湖区域越来越大。
那里的水下跟我们通常见过的海底又不一样,离沙滩几米以外就开遍了珊瑚。下水游泳的兄弟姐妹注意了,那珊瑚可不是好惹的,就像带刺的玫瑰,只可观赏,不可接近。它们身上看似没什么利器,表层却像刀子一样,哪怕轻触肌肤,也立刻会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幸亏我事先脚上套了双厚棉袜,轻点在珊瑚上也没什么大碍。而在水浅的地方,尽量不用脚蹬。想稍息的时候,看准了落脚点才落脚。
如若站在珊瑚旁边,直接穿透水面看,波光粼粼下的珊瑚看不出什么名堂,戴上潜水面具浸到水里,一切就像四维电影一样,身临于层次分明的“丛林”中了。。
珊瑚实在太漂亮了!淡绿、翠绿,淡紫、茄紫,浅红,土黄,宝蓝,色彩鲜艳夺目,形状千奇百怪,有的像错落有致的树枝,有的像千姿百态的菌菇,也有的像磨盘大的灵芝... ... ,我仿佛穿梭于生机勃勃、绚丽动人的茂密热带丛林中,从没见过的万类鱼群在身边、在珊瑚丛中竞相自由。明明看到石头上开着蓝莹莹的花,等我过去,那花就一点点闭起来,直至完全消失,石头上只留下一条有点弯曲像蚌闭合起来的缝,搞不清这东东该算是动物还是植物。好几处看到黑乎乎、没有头、没有尾、从头到脚跟胳臂一般粗,看似软骨隆咚、令汗毛跳舞的东东,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不知不觉一边游着,一边欣赏着,忽然珊瑚断层了(或者说截面了),前面即是深不可测、蓝得阴森的深水区,就像走着走着,一下子来到悬崖,眼前就是万丈深渊一样,尽管许多光彩照人的鱼儿在蓝色中闪闪发亮,但这丝毫激不起我的兴趣,恐怖充斥着整个身心,我赶紧掉头远离深水。现在每每想起,还会华丽丽抖落一身鸡皮疙瘩。
口说无凭,最最遗憾的是这次我没准备水下摄影的装置,没能把那里一个个精彩的画面呈现给广大的朋友。
最后,还要友情提醒一下:戴上潜水面具,咬住呼吸管的时候,尽量将嘴闭紧,从口中呼吸,否则,不但水会一下子充盈整个口腔,而且还会进入面罩,那咸津津的海水可是相当地不好喝。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